第三节 灾害天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69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灾害天气
分类号: P429
页数: 6
页码: 84-89
摘要: 武宁县出现春寒最严重的年份有1965、1969、1972、1976四年,特别是1976年,从3月18日开始,阴雨低温一直持续到4月5日,而且3月18.19日两天还下雪。该年为严重的春分寒连清明寒,造成了严重烂种烂秧现象。
关键词: 灾害天气 气象灾害

内容

一 春寒: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北方有强冷空气南下,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这种天气称“春寒”。
  我县出现春寒最严重的年份有1965、1969、1972、1976四年,特别是1976年,从3月18日开始,阴雨低温一直持续到4月5日,而且3月18.19日两天还下雪。该年为严重的春分寒连清明寒,造成了严重烂种烂秧现象。
   春寒的标准是:
   (一)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日照少于2小时,持续五天或五天以上。
   (二)连阴雨:日照少于2小时,持续十天或十天以上的天气。
   (三)下雪。
   二 小满寒:
  5月中下旬到6月初,为早稻孕穗期,在此期问对幼穗分化及花粉母细胞形成不利的较强的阴雨低温天气,称作“小满寒”。
   小满寒的标准是:
   (一)日平均温度低于20℃,日最低温度低于15℃,持续两天或两天以上低温阴雨天气。 (二)日平均温度低于20℃,持续两天或两天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天日平均温度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
   小满寒最早出现于5月11日至5月21日(1958年),最晚出现在6月7日至6月9日(1969年)。
   三 寒露风:
  每年9月初开始,气温逐日降低,此时若遇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入我县时,将使正处于抽穗扬花的二季晚稻遭受低温危害。轻则造成空壳秕粒,产量歉收;重则造成抽不出穗,颗粒无收。这种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秋分与寒露两个节气之间,故称“寒露风”。
   寒露风的标准是: 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包括三天)低于20℃,或出现连续两天以上(包括两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0℃,其中至少有一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或冷风天气。 我县出现寒露风的平均日期是9月28日,最早为9月13日(1967年),最迟为10月7日(1961、1976年)。寒露风对二季晚稻抽穗、扬花、灌浆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产量的年份有:1960、1967、1969、1970年。 山区与平原、丘陵受寒露风危害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南部和北部山区寒露风比平原、丘陵地区要早2-3天,维持天数也要长1-2天。四 洪涝 洪涝灾害是指连接的大雨到暴雨形成巨大地面迳流,淹没低洼土地或河流泛滥淹没两岸良田所造成的灾害。 汛期(即雨季)期限为每年的4月1日到7月20日,从每年4月1日以后的第一个大雨日定为雨季始日,每年7月20日以前,最后一次大于50毫米的降水过程的最后一个大雨日或最大降水日为雨季结束的终止日。日降水量在25一49.9毫米为大雨;50一99.9毫米为暴雨;100一199.9毫米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为特大暴雨。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洪涝标准是: 日雨量在100毫米以上或连续三天总雨量在150毫米以上,就有洪涝灾害;日雨量在140毫米以上连接三天总雨量达200毫米以上,就会产生严重洪涝。 洪涝主要发生于5一7月。解放后除1954年发生洪涝最为严重外,其次在1973年,5月15日一17日连续大暴雨,三天总降水量221.9毫米。
   五 干旱: 每年当雨季、汛期结束,即进入高温少雨季节,长期不雨,又无灌溉条件,大面积农作物受旱,称为干旱。
   干旱有两种:7月中旬至8月上旬出现的干旱为伏旱,8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现的干旱为秋旱。 干旱的标准是:两场透雨(>25毫米)之间相隔20一30天为轻旱;31一40天为中早;41天以上为重旱。
   我县出现伏、秋旱和伏旱连秋旱的年份是:
  1959年:从7月15日至9月16日五十天未下过透雨,干旱最为严重,给我县农作物带来极大损失。
  1963年:8月23日至9月17日,干旱23天。
  1964年:8月23日至9月17日,干旱23天。
  1966年:9月2日至9月30日,干旱28天。
  1967年:8月16日至9月10日,干旱25天。
  1969年:7月18日至9月27日,干旱44天。
  1970年:7月26日至8月25日,干旱28天。
  1971年:7月11日至8月26日,干旱41天。
  1974年:7月19日至9月10日,干旱44天。
  1976年:7月14日至9月30日,干旱43天。
  1978年自6月13日起,持续到11月5日,近五个月时间未下透雨,全县18条较大河流曾先后断流,塘库见底,堰坝发裂,作物干死,竹木枯黄,为解放后罕见。
   六高温(干热风):
  6一8月受副热带高压(或大陆高压)控制,天气酷热,持续高温、低湿,对早稻成熟危害极大,出现“高温逼熟”的现象,造成空壳和秕粒,导致减产。这种灾害性天气俗称“高温(干热风)。”高温(干热风)的标准是:
   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日平均风力≥3级。 我县每年的高温期是6月下旬至8月中旬。高温维持时间最长,日平均温度最高,造成的危害最大是1963年。
   七 冰雹:
   冰雹是从翻滚的乌黑浓云(气象学上叫积雨云)中降下来的冷块和冰球。 从1959年至1977年,大部分社、队都下过冰雹,下冰雹的年份是1964、1967、1968、1970:1971、1972、1973、1976、1977年,占总年份的47%。冰雹一般发生在3至6月份,主要集中在4月份,持续时间一般是几分钟至二十分钟,移动路径大多是由西向东。 冰雹发生次数较多的是严阳、石渡公社的洞口、安乐大队、县农科所、罗溪珠山、尧山等山区。如1972年4月18、19日两天,石渡公社安乐、石渡两大队下了冰雹,大的直径10公分,小的有鸡蛋大,维持时间22分钟,由西向东移动。这次冰雹有三十一个小队受灾,打伤一人,损坏房屋十三间,损失油菜一千二百多亩。
   八烂秋:
  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正值二季晚稻、棉花收获和越冬作物播种期,在此期间出现连阴雨天气,严重影响秋收冬种的进行,造成棉花、稻谷霉烂,这种灾害性天气俗称“烂秋”。
   烂秋的标准是:
   日照少于2小时连续七天以上,同时有雨日,日降水量≥0.1毫米。
   出现烂秋的年份是:
  1961年10月19日至25日。
  1962年10月20日至26日。
  1963年11月6日至12日。
  1964年10月18日至24日。
  1968年10月11日至17日。
  1970年11月23日至29日。
  1971年11月2日至9日。
  1972年10月15日至21日。
  1981年10月16日至22日。
  1975年发生两次,第一次从10月23日至29日,第二次从11月8日至14日,程度严重,损失较大。
   九霜冻:
   霜冻,各地历年都出现,时间主要是当年的霜降与第二年的谷雨两个节气之间。‘ 累年平均初霜日期是11月14日,最早是10月27日,最晚是11月30日。累年平均终霜日期是3月16日,最早是1月30日,最晚是4月8日。累年平均无霜期241天,最长年达286天,最短年206天(1962年)山区与平原出现霜冻时间差异很大,一般山区初、终霜日期比平原早、迟10-15天。如南部山区尧山、朱山两个大队,海拔高度650米,初、终霜日期比平原早、迟17—22天。1971年10月10日,该两个大队就出现霜冻,而平原地区在10月30日才出现霜冻,时差20天。
   十冰霜: 冰霜,就是冰凌和较长时间的积雪现象,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初,最早初雪期为1968年的11月10日,最晚终雪期亦为该年4月4日。累年平均降雪初日为l2月18日,积雪初日为2月1日;降雪终日为3月3日,积雪终日为2月6日。降雪、积雪较大较多为年初的元月份和2月份。
   十一大风: 大风的标准是:瞬间风速≥17米/秒或风力≥8级(一天内出现上述标准之一就称一个大风日)。主要发生在西南部的沿河社、队。发生大风的时间集中在7、8两个月。解放前,我县无气象机构。解放后,为了准确地掌握自然气候,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除大力开展群众性水文气象观测外,从1951年起,开始建立水文机构。当年建有水位站一处,1953年建有一处,1955年建有雨量站三处。为了适应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农业增产的需要,1956年11月6日成立江西省武宁气候站,1957年改建为水文气象站,下属水位站3处,雨量站9处。1972年水文站与气象站分开,县有气象站,下设船滩、大桥气象哨。全县从事气象工作的国家干职工14人,专门分设了农气组、测报组和预报组,开展了预报、情报、资料等气象服务工作。
   附:旧志有关气候观测及异常气候的记载
   早在明嘉靖癸卯(公元1543年)的《武宁县志》上就记载有我县群众对气候观测的概况: “武宁处豫章西北,且江藩之良维也。四境皆山,势趋东北,去彭蠡为近,气候较江南平原为异。岁多风,春东风雨,夏北风雨,秋西风雨,冬东风则雪,夏蛟出则雹。三月后雨郁蒸,尚宜重绵。五六月骤雨时行,秋初热尤甚。八九月岚气多,人多患疟。冬冰不坚,诸种宜豫,秋社下麦,春社下稼。麦迟则凌寒,稼迟则苦旱,亦地多高亢使然也。俗传春尽有黄丹瘴则损麦,夏尽有干风则损稼,日出而雨则生蟊。春秋二仲多阴,谓之弄寒弄暖。” 清代乾隆壬寅(公元1782年)的《武宁县志》上,除沿用上述记载外,并增加了两百多年中群众对气候新的观测: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大江以南,五岭之北,吴楚地数千里,气候寒燠不甚相远。武宁当吴楚之交,其山高以密,其水冽而驶,无平原广野深渊大湖,足以舒泄地气,故郁蒸霉湿,视他处为重。春分土膏上腾,砖础皆润,立夏后尤甚。衣笥书画,经旬不见日,则多浼坏。秋分前后遇阴雨亦然,谓之秋霉。而春夏霉气近地为甚,秋霉虽重楼不免,盖地气升降使然也。山气磅礴好作雾,春雾晴,夏雾雨,秋雾阴晦,冬雾则雪降。亦云雾早散则晴,迟散则雨。三月九月,寒暖不时,或晨衣重绵,午宜单夹。五六月间山中雨多于平坂,谓之沿山雨。大约四时寒热颇均,无亢厉痹瘴之患。夏多雨,冬多晴,故稼不忧旱,而人不苦寒。草木花叶,应时而发,三冬晴暖,桃李重放不为异。然其土植牡丹甚繁盛,茉莉素馨,稍失调护,辄冻痿。故其候于中州为近,与岭峤悬殊,此其大较也。 “一邑之中气候亦复不同。西南播种较迟,东北刈获最早。廉村桑溪,绝赋危峰,皆可种稻。喜旱而恶霖,九月尽始获,而其地间宜越。辽峰之西,有田一顷,汤泉所灌,登收乃在小暑前。巾口以下,土尤蒸湿,最苦蚊蚋,与淮扬等。而太平九宫诸深山,夏月无蚊,不施帐幔,三伏亦可挟纩。严阳山有石镬泉,击其水则大雨立至。鲁溪洞每遇夏月久旱,溪水涸竭,则洞中洪涛骤发,湓涌而出,不知其水之所自,土人称为洗洞水。盖深山大泽,地气不齐,蓄泄互异,有如此者。至于山云有断续之占(俗云山云连则雨,断则晴),滩声有静躁之异(濒河居民常以半夜滩声卜晴雨云:滩声怒次日必晴,声平则雨),中秋无月则渔家喜(谚云:中秋无月,鱼虾易得),仲夏阴月则田老忧(田家以五月朔为禾生长,是日不宜阴晦)。居巢者知风,处穴者知雨,其言虽不雅驯,而刚柔异齐,寒暖异候,亦采风志地者所务白也。故采其异于他处与旧志所未备者,附于星象之末,俾居民材者知其先后焉。”
   旧志《祥异》卷除载有水旱等灾害情况外,并记载了气候反常现象。如:
   “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秋七月雨雪。”
   “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十二月中旬大雪,至次年二月乃止。”
   “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四月十七日,烈风大作,山口张氏受祸最惨。”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冬日,大风拔木,数十围者亦起。”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春三月十四日,夜,南山雨雪。”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春正月初十日,昼晦,黑云起西北,雷隐隐不发声,屋宇林木皆震。须臾,大雨雹。”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除夕,酷热如盛夏,人不能任衣,摇扇挥汗,农工多浴溪涧中。夜半雷鸣。”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三月初六日,大风拔木发屋。”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文仲源雨红粒如珠,居民呈献称瑞。”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四月,大风,屋瓦飞空如飘叶。”
   “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九月初旬,雨雪。”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三月清明后六日,大雪深三尺。”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雨黑黍。”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冬月大雪,冰坚如铁。”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六月四日,大风拔木,下南尤甚。”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二月,天寒,浃旬不见日色。二十八日大雪三日,深五、六尺,月余始消。……修江流水及酒瓮、溲器皆冰,水缸为之破泐,居民至无水可汲,融雪以供用焉。”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二月,夜大风,倾民房无算。”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七月,北乡南皋村猝有怪风,吹折民房,并雨雹碎瓦。”旧志还记载了天文和地震现象。如: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四月,星陨石枧,声如雷,其色黑。”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七月十七日夜,地震。十月十一日夜又震,省城亦如之。”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昼晦。”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地震。”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冬夜,城中地震。”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秋,太白经天。”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八月,彗星见。”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七月二十六日,平旦天朗无云,有火球堕西北方,雷声随之。”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四月二十八日地震,兴国、瑞昌同。”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八月四日夜,有白光一道,’与河汉并,自天市垣穿入紫微垣。”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二月八日夜,天西角有白气,形如练,首尾尖,横毕觜参三宿下十余夜没。”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十月,彗星见。”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五、六月,彗星见。”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