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人生礼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661
颗粒名称: 第八十六章 人生礼仪
分类号: K892
页数: 5
页码: 771-775
摘要: 旧时重男轻女,男女双方无婚姻自由,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有“童养媳”、“指腹为媳”等陋习。如双方满意,婚事即成。解放后,仍有相亲的程序,但弄虚作假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解放后以结婚登记为法定手续,订婚在法律上不予承认。金婚之贺老夫老妻结婚50周年称金婚,亲友、乡里、同事要祝贺,东家则大摆筵席款待。
关键词: 风俗习惯 人生礼仪

内容

旧时重男轻女,男女双方无婚姻自由,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有“童养媳”、“指腹为媳”等陋习。男的可以休妻、蓄妾、嫖妓,女的不能改约、离婚,即使夫亡也不得改嫁,叫“守节一,即使未出嫁丈夫就天亡也不得另配,称“亟门守节”。对守节者如属名门,皇上钦赐牌坊,县志予以记载。但也有的夫方族长贪图钱财,逼卖寡妇。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由,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婚事陋俗逐渐杜绝。
   婚姻属男女终身大事,湖口俗称结婚为“做大人”,故礼仪甚多,古代尤甚。本县按联婚程序有以下几种主要礼仪:
  看亲即相亲。旧时在媒人撮合下男女双方见面,有明见与暗见之分,明见即公开相见;暗见即在媒人暗示下借某一机会,男女双方偷偷看一眼。如双方满意,婚事即成。不少媒人弄虚作假,造成男女终身痛苦。如生有丑陋子女的人家,在相亲时请人代替其子女,叫“做照面”,以假充真等。解放后,仍有相亲的程序,但弄虚作假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订婚旧时相亲双方满意后,还需配“八字”,合者嗣后行订婚之礼,用戒指或其他物品定情,将婚事定妥,不得轻易改悔。解放后以结婚登记为法定手续,订婚在法律上不予承认。
  行聘也称过礼。订婚后,男方向女方送聘金、聘礼,项目和数量由双方家长商定,媒人传递,一般依照女方意见,故有“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女儿”之说。解放后,50年代和60年代时从简,70年代恢复了丰厚的聘礼,80年代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规格愈来愈高,多至数百、数千元。
   送节在婚前的头一年,端午节和中秋节要送礼,称送节。礼品中除给岳父母的礼品外,还有媒人礼和送女方亲戚的“散礼”。
   轿下礼在迎亲的头三天或更早点,男方给女方送鱼、肉等礼品,以便女方备办出嫁酒。
  出嫁出嫁前父母、姐妹、哥嫂等亲属挥泪送别,还要置办酒席款待嫁娘。出嫁时娘家要陪嫁妆。旧时“满堂嫁妆”(全套家具,还有牛、犁、种子、土地、柴山、鱼塘等)、“半堂嫁妆”(只有全套家具)和简易嫁妆(只有女子一般生活用品)之分,穷户人家则无嫁妆,仅穿身新衣服,或买尺红头绳表表父母的情意。民间有“上等之人赔钱嫁女,中等之人仰钱嫁女,下等之人赚钱嫁女之说”。50-70年代嫁妆从简,到80年代,嫁妆讲究“现代化”,富裕人家陪嫁有缝纫机、自行车、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和彩色电视机等,耗费太甚,逐渐遭到非议。
  娶亲礼仪繁杂,有迎亲、拜堂、闹新房、拜茶等。旧时,豪富与贫寒之家相差甚远,仅迎亲一项,就有天渊之别:在接新娘时有花轿铜锣对鼓,铜锣响铳;有八人抬暖轿;有二人抬凉轿;贫寒之家用土车推;最可怜的是“留婚”,即事先以某种借口将新娘留在婆家,强行结婚,留婚前男女双方家长一般都订有“君子协定”。结婚办酒席也区别甚大:穷户人家办桌茶点招待亲友、邻居;豪富则大摆筵席,吹吹打打,甚至聚赌放头好几天。酒席规格也不同,有海参酒、有香菇酒、有木耳酒,有十几或二十碗的,有四盆四碗的,也有四盆的。解放后办婚事多有改革,一是禁止抬轿、坐轿。60年代前一般以马代轿,“文革”期间只准步行,多以乐队、秧歌队迎接;80年代又比较靡费,农村用卡车,城镇用小轿车接;二是主张酒席少办或不办。70年代前一般从简,80年代后又复回升,多至十几桌,甚至几十桌,规格也有所提高。
   此外,在民国后期,在县城提倡文明结婚。解放后提倡举行集体婚礼,以茶点待客,深受群众欢迎。
  转脚、回门新婚数日后新娘回娘家探亲,新郎陪伴,称转脚。结婚一年内,农村媳妇需在娘家参加一年劳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再由婆家接回去,称回门。
   第二节丧事
   丧事又称白喜事,指老年人去世。有厚葬、薄葬之分,有“担米埋坟,斗米也埋坟”之说。一般有如下程序:
  送老即送终。老人将要辞世时,子女、儿媳等亲属守在其病榻旁,等候老人瞑目。如子孙远在他乡,一时难以赶到,豪富之家常以人参汤或羚羊角“吊气”,等候其儿孙送老。一旦息气,便号天大哭,举家致哀。
   报丧也称把讯,老人断气后,即派邻居向亲友报送噩耗。
   吊唁亲友和邻居得知噩耗后即携带香纸水礼等登门向亡人烧香行礼。
  入殓旧时有小殓和大殓之分。小殓是孝子赤身穿上亡人装老衣服,到塘边“请水”,将请来的清水滴在亡人的鼻子上,俗语“不到黄河心不死”即指此举,实际是验检是否假死的一个方法。嗣后,将孝子身上的衣服脱下,趁热替亡人穿上,使尸骨不寒,再装入棺材,钉上钉,称“进材”和“下钉”。人木需死后三天才进行,防止假死发生。大殓则除上述步骤外,还得请道士做法事、点架灯。男死念二十四孝,女死念十月怀胎,死者如属佛教徒,则请僧、尼或居士做“福事”,程式与道士的法事大致相同。法事(福事)有做一晚的,称“门搁七”,有做三天三晚的,也有做七七四十九天的,依后代贫富而定。解放后大殓消失。
   出殡又叫送葬。出殡时,孝子披麻戴缟,捧灵牌、持“缟素棍”(即哭丧棍)在前,棺材由8-12名丧夫抬着随后,执事人丢引路钱。扛祭幛、挽联,放鞭炮,敲锣打鼓在棺材前或棺材后,孝女、孝媳也披麻戴缟和其他亲友及邻居在棺材后面送丧。其他亲属和房族按辈份分别戴白缟、红缟和绿缟。县城在解放后一般手持白花,臂佩黑纱。旧时出殡声势较大,俗称“献杠”,要游乡里。解放后70年代前多不举行,80年代有所恢复。旧时出殡后并不马上埋葬,在野外停柩一至三年。儿子在外做官需奔丧丁忧,设庐墓守孝。乡中举为孝廉,可升官晋爵。辛亥革命后无庐墓之举。解放后,停柩消失,一般在出殡后立即埋葬。
   埋葬三天之内,子女亲属每天傍晚向墓前送灯、送火把,火把视死者享年多少缠多少节,第三天凌晨“封三”。
   佛教徒多用火葬,盛尸用木轿。解放后提倡火葬,干部、中共党员带头实行。有的用向遗体告别或追悼会的形式代替繁琐靡费的丧礼。
   满七、周年祭从死亡之日起,每过七天为一七,七个七称总七,每逢七日,子女等亲属向亡灵祭奠。死后一周年举行周年祭。
  拜座、红年死后第一年春节亲友向亡灵拜年称拜座。需在年前(立春前)向亡人家属送礼品,称“拜座礼”,亡人家属需备酒菜招待来客,又称“红年”或新香。
   第三节寿辰
  洗三婴儿出生后,亲友、房族馈送面条、鸡蛋、一红糖、大米等礼品,外婆、舅母还要送衣被之类物品,但内中一定有大米,所以称“送众米”。东家办酒席招待,还要回赠礼品,叫“回众米”。
   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时,东家再办酒席招待已送“众米”的亲友。亲友则送衣料或小孩衣帽鞋袜,东家回赠粑果。
  周岁也称“试周”,亲友赠送衣料、糕点、肉、面等礼品。东家以酒席待客。
  祝寿老人一般从50岁开始庆寿,有“三十不晓,四十不知,五十送个老母鸡”之说。以虚岁计算,49岁为“五旬荣庆”,59岁为“花甲荣庆”,69岁为“古稀荣庆”,79岁、89岁称“耋耄荣庆”,99岁为“期颐荣庆”。亲友、房族要向老寿星赠送寿匾、寿联、寿屏和寿肉、寿面及炮竹等礼品,晚辈给寿星拜寿,东家备办酒席。
   第四节贺屋及其他
   贺屋建造新屋时亲友、’房族要送贺匾、贺屏、贺联,还有肉面、粑果、糕点等礼。东家备办酒席招待。
  金婚之贺老夫老妻结婚50周年称金婚,亲友、乡里、同事要祝贺,东家则大摆筵席款待。1947年杨赓笙先生和夫人洪氏举行了一次金婚纪念,由当时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等119人发起,联名启事,名日“同游伴水,同证金婚纪念”。蒋介石亦赠匾额,上题“望孚乡国”。80年代双钟镇也出现过金婚之贺,双钟镇人民政府还向老人颁发了金婚证书。
  接风前清、民国都有接风之习,一般是科举得中和加官晋爵之时,族人和亲友鸣炮迎接,设宴庆贺。解放后已废。但80年代子女考取大专、中专,亲友、邻里也有送礼、请酒、放电影之举,但一般不提倡。
   第五节传统节日
  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和头年腊月三十日连在一起,统称过年。头天晚上称除夕,第二天叫元旦。新中国成立后,以公元纪年,元月一日称元旦,故将古元旦改称春节。这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头一天要贴年画,挂春联。古时还贴桃符。入夜,男丁老幼定时集中于祖堂、端“神福”、烧香纸、放爆竹、击鼓敲罄、磕头打拜、念“辞年歌”称之为“完年”,家家烧岁火,灯火通明,尽情欢乐。午夜后喝岁酒,鞭爆齐鸣气氛热烈。黎明,“出天方”。清晨给祖宗拜年,嗣后同村人论资排辈,由大到小互相拜年,恭贺新喜。
  旧社会过年,对穷人来说是过难,有的穷人家为了逃避“阎王债”,挈妇将雏,离乡背井,在荒郊野外餐风露宿。本县至今有的村庄还过“叫花子年”,即除夕之夜全村男女老少携带食品到田塍地坎聚餐,据说此习是从其祖上流传下来的。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霄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此间大放花灯,还举办各种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如演戏龙、打狮子、跑莲船、踩高跷、打蚌壳等等。1984年元宵节,县文化馆等单位组织农民上街玩龙灯,文化部出版的<群众文化》杂志对这一盛况予以报道。流泗乡农民扎的草龙一直保存在石钟山文物管理所。
  解放前在元宵夜有“赶殇”(即赶鬼蜮)的陋习。往往引起宗族纠纷,以至械斗。解放后仍有少数村庄未改,公安部门每年都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花朝在农历二月十五日,相传此日为百花生日,当开展花事活动和播种瓜、菜、旧时女孩子在这一天穿耳朵眼,以吊耳环。
  清明既是农历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前后人们到祖先墓前祭扫,又称挂纸,扫墓。解放后,在这一天各地组织青少年到烈士塔或墓前凭吊忠魂,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还有聚餐的习惯,俗称“吃清明”,即以房族为单位进行。旧时由清明公产中开支,一般女子不得参加,但年过六十的老婆婆可以“吃白”。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烟火,既不能扫墓,也不能聚餐。解放后除禁烟火外,祭祖“吃清明”仍在进行。
  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艾(蒿)条、菖蒲,称为“蒲剑”、“艾虎”,儿童额涂雄黄,胸佩香袋,以避秽气。还兴吃粽子,近水乡村则赛龙船,相传是为了吊祭爱国诗人屈原。
  七夕在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这晚在天河鹊桥相会。旧时,少女在庭院陈设瓜果香案,用彩线竞穿“七巧针”。意在向织女乞求智巧,故又称“乞巧节”。今已不传。
   中元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迷信说法从七月初一起祖先回家探望,十五日晚才返回阴间,故这天晚上要祭奠相送,俗称七月半送祖宗。
  中秋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节前亲友互赠月饼等礼品,中秋之夜满月当空,全家团聚饮酒、品茶、吃饼谈心,谓之中秋赏月,儿童还拿砖块搭宝塔用黄草燃烧,还拜月亮。
   重阳在农历九月初九日,九为阳数,故名。也称重九。有雅兴的人在这一天相约登高,赏菊,吃螃蟹,文人墨客还题诗纪游。
  小年在腊月二十四日,也叫小岁。各家各户打扫庭院,除却垃圾,送旧迎新,是传统的卫生日。旧时在这天晚上送东厨司命(灶王)上天,按迷信说法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一年来的卫生情况。除夕夜又接其下凡。旧时,从这一天起要教训孩子在过年期间不许乱说乱动,不听话予以体罚,俗谓“打伢仂过年”。
  游神会神会很多,定期举行,如“娘娘会”、“观音会”、“大仙会”、“地藏会”、“土地会”、“东平王胜会”,还有游姚王菩萨、火神菩萨、岳王菩萨等,非常隆重。白天耍节目,如踩高跷,打蚌壳、玩龙船、摆八仙等;入夜则打火把游乡、耗费甚大。马影、张青一带称“东平王胜会”为“接案菩萨”,接一次有的人家要卖田,所以称“卖田案”。游神会解放后已杜绝。
   解放后,阳历元旦、“三八”妇女节、“三·一二”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诞辰、“八·一”建军节、“九·十”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全国性的节日,都要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