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防治机构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6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防治机构设施
分类号: R194
页数: 4
页码: 670-673
摘要: 清末至民国初年,本县医疗卫生落后。城乡缺医少药,医药卫生机构仅有:。县诊疗所民国二十三年成立,江西省卫生处派令李芷萱来湖口任所长(兼医师)。设助医兼事务一人,司药一人。走马乡实验区保健所民国二十四年创立。保健所的任务是:推行各项卫生事宜,定期举行卫生运动大会,开展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同走马实验区一同夭折。开始医务人员共6人,医疗设备简陋,药械短缺。民国三十五年江西省卫生处派令周淳接任院长,医务人员增至12人,设病床10张,简易手术室1个,开展小外科和妇产科手术。
关键词: 医药卫生 防治机构设施

内容

清末至民国初年,本县医疗卫生落后。城乡缺医少药,医药卫生机构仅有:
  县诊疗所民国二十三年成立,江西省卫生处派令李芷萱来湖口任所长(兼医师)。设助医兼事务一人,司药一人。全年经费1200元(法币)。所址在县城正街城隍庙隔壁(现人武部)。
  走马乡实验区保健所民国二十四年创立。保健所的任务是:推行各项卫生事宜,定期举行卫生运动大会,开展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同走马实验区一同夭折。
  湖口卫生院民国三十四年创立。院址在北门天主堂内。开始医务人员共6人,医疗设备简陋,药械短缺。第一任院长为周天柱。民国三十五年江西省卫生处派令周淳接任院长,医务人员增至12人,设病床10张,简易手术室1个,开展小外科和妇产科手术。
   建国后医药机构有:
  县人民医院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旧县卫生院,名称未动。院址设徐胜甲药铺内(今药材公司)。1953年改为湖口县人民医院。院址迁原海军花园内(今县人民医院)。
  1968年与防疫站、血防站、妇幼保健站合并成立人民卫生处。1971年院站分开,恢复湖口县人民医院至今。
  1980年调整、充实了院内的医疗、管理机构。设有医务科、门诊部、放射科、检验科、内儿科、妇外科、传染科、中医科等。实行院长负责制。至1982年全院有党政管理人员20人,医务人员14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中、西医师4人,检验师2人,护师2人,西医士6人,护士26人,助产士4人,中西药剂士8人,检验士4人,其他初级卫技人员50人。
  医院规模逐年扩大,1984年院内设有院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医务科、财务科、后勤科、工会、内科、外科、传染科、妇儿科、门诊部、放射科、检验科、五官口腔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中医伤科、理疗科、心电图超声波室、脑电图室、胃镜室、手术室、药械室、供应室等26个科室,医务人员共2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中、西医师29人,中、西药师5人,护师2人,医士、护士、助产士、检验士共58人,行政后勤人员43人,其他7人。
  1988年全院有职工228人,其中管理人员48人,高级技术人员1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32人,其他69人),中级技术人员31人,初级技术人员39人。
   病床逐年增加。1949年12张,1951年20张,1954年30张,1957年45张,1961年60张,1968年80张,1973年120张。
  医疗器械不断更新。1949年接受旧卫生院时只有听诊器、注射器和简单的检验设备。1954年配有外科手术刀包。1963年配备有上腹部手术刀包。1965年配有救护车一辆,3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1976年配有超声诊断仪一台,200毫安X光机一台。1982年配有心电监护仪一台、胃镜一台。1987年添置进口B超一台。
  医疗水平迅速提高。1949年只能诊治一般内科疾病,后逐步发展到能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进行治疗。1955年开展了外科手术治疗。1955年10月开始做第一例阑尾切除手术;1963年做了一例脾脏切除手术;1968年做了一例胃切除手术;1981年开始胸部外科手术;1982年开始做脑部外科手术。该院各科不断向专科发展,如内科分为心肾、神经、消化、血液等科;外科分普外、胸外、脑外、泌外等科。该院能治疗多种疑难病症。1985年成功地进行了两例断指再植手术。
   检验:1952年开始作常规检验,1958年开始做生物化学检验,1979年开始作细菌培养,1981年开始做免疫检验。
   放射:1962年开展胸透,1965年开展X光摄片,1972年开展造影。
   医院建设:新建1500平方米门诊大楼及1400平方米三层楼病房。
   [=此处为表格(1973-1988年湖口县人民医院几项主要指标统计)=]
  湖口县中医医院1979年撤销双钟镇卫生院,成立湖口县中医医院。1982年医院初具规模,全院有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62人,其中:中医师5人,西医师2人,中西结合医师1人,护师1人,中药师1人,西药师1人,医士、护士、药剂士、检验士共16人。设病床20张。主要医疗业务有内科、外科、伤科、针灸科,同时保留了西医的理疗、口腔、妇产等医疗项目。医院设有中药加工室,每年加工中药材约6-7吨。主要医疗器械有:1980年购50毫安X光机一台,1982年配超声诊断仪一台,心电图机一台、救护车一辆。1988年添置国产B超一台。至1988年底,全院职工增加到84人,其中管理人员11人,高级技术人员30人(其中主治医师10人,其他20人,),中级技术人员11人,初级技术人员32人。有病床35张。年门诊人数4万余人次。收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年业务收入49万元。该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采用直肠给药法,解决了小儿与不能口服中药汤剂病人的困难。
  防疫站1962年7月成立,初期有.工作人员7人。1972年恢复三站(县防疫、血防、保健),分开后,防疫站有工作人员16人。1979年起实行站长负责制,站内设有防疫科、卫生科、检验科。1962年只能做三大常规检验。1972年开展生化检验、细菌培养。1973年可做免疫检验。
  血防站1956年成立。初期只有工作人员26人,站址设舜德乡黄荆桥。同年九江地区分别在流泗、马影两乡设血防组(即九江专区第十七,十八血防组),每组7人。1959年血防站迁至江桥乡,1961年站、组合并。1962年迁至三里街。1965年迁至县城西门。1968年撤销,与其他二站以及人民医院合并,改称人民卫生处。血防工作由卫生处管理。1973年恢复防疫站、血防站,工作人员27人,血防员30人。房屋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病床48张。1982年人员增至68人,其中业务人员58人(医师6人,护师1人)。1975年配有30毫安X光机一台。1976年配超声诊断仪一台,1977年配5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1981年配200毫安X光机一台。主要任务治疗血吸虫病。
  妇幼保健院1953年成立,院址在流芳市。1956年迁入县城与县医院合并。1961年与县医院分开,成立保健站。,,1968年撤销并人人民卫生处。1972年恢复防疫站,妇幼保健工作由防疫站管理,1973年恢复妇幼保健站。lq74年保健站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合并,称计保站。1981年与计办分开单独工作。1982年人员增到10人,简易病床6张。1985年7月1日改为湖县妇幼保健站。建成五层大楼一栋,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设有病床30张及门诊部、住院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榆验、手术等科室,能做剖腹产、输卵管结扎和再通等妇产科手术。
  中心卫生院1952年由省配备20名医务人员编制,成立了流泗、江桥、文桥、流芳、马影五个区卫生所。每个卫生所配备4人。1956年撤区并乡后,流芳卫生所撤销。1958年将流泗、江桥、文桥、马影四个区卫生所改为中心卫生院,并成立舜德中心卫生院。中心卫生院除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外,还负责支援其它卫生院业务。其行政上仍属所在乡领导。
  中心卫生院有正规病房、病床,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危重病。1962年后,各院先后开展了外科手术。如舜德中心卫生院1962年做了阑尾切除疝气切除手术;1965年马影中心卫生院做了疝气切除手术;1970年江桥中心卫生院做了脾脏切除手术;1970年流泗中心卫生院做了阑。尾手术;1978年文桥中心卫生院也做了疝气切除手术。业务技术力量方面:各中心卫生院都有两名主治医师。开展了上腹部外科、血液光化检查、X光摄片技术。医疗器械设备方面:1967年,文桥卫生院配有30毫安X光机一台;1968年流泗卫生院盖起较宽敞的检验室,并配置高倍显微镜、离心器、比色计、电冰箱、恒温箱;1975年为流泗、马影、江桥、舜德四所中心卫生院各配备30毫安X光机一台。除文桥外,对其余四院化验室也进行了充实。1979年又为流泗调配了100毫安X光机一台,为文桥配50毫安X光机一台。至此,两院开始摄片。1978年对流泗、马影两院配心电图机各一台。1981年流泗配超声诊断仪一台。1982年马影也配超声诊断仪一台。1986年五个中心卫生院都完成了检验、X光机(100毫安)、心超、上腹部手术器械配套装备。1988年流泗装备国产B超一台、纤维胃镜一台。
  乡卫生院1952年以民间中医中药人员为主,成立了流泗、凰村、大垅、马影、张青、文桥、五里、傅垅、江桥、城山、东庄、高桥等12所联合诊所(集体所有制)。1958年联合诊所改为公社联合医院。1961年成立八房公社联合医院,1962年联合医院改为公社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所在的公社不再成立公社卫生院。1968年扩社并队,八房卫生院并人张青卫生院;高桥卫生院并人舜德卫生院;东庄卫生院并人城山卫生院;三里卫生院并人马影卫生院。1973年调整社队规模,恢复三里、东庄、高桥三个公社卫生院,成立双钟卫生院。1984年恢复乡,均改称乡卫生院。
  1952年各联合诊所以中医内科为主,少数联合诊所开展了中医一般外科。1958年调进部分西医开展了西医内科诊疗。后西医人员不断增加,西医内科也不断扩大。至1972年公社卫生院仍然只能进行中医、西医内科诊疗。1977年,傅垅卫生院开展了女扎手术。1976年以后,各卫生院都能做上环、人流手术。
  1978年以后各公社卫生院配有一般检验器械。1980年以后各院均配有30毫安X光机一台,都能开展三大常规检查和女扎、X光胸透等业务。
   合作医疗站是农村群众以原大队为单位创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1968年,流泗公社棠山大队创办了第一所合作医疗站,以后各大队陆续建立。经费由大队、生产队和群众个人分成集资。根据资金的多少,群众治病的药费有的全免,有的部分免。医生由大队选派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热爱卫生医疗事业、群众信任的青年人担任。这种农村医生,一般不脱离生产劳动,因此群众称之为“赤脚医生”。每个合作医疗站配有赤脚医生1-3人,除担负全大队医疗工作外,还负担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业务上受公社卫生院指导。县、社两级卫生部门定期对农村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医疗水平。据1982年统计,全县有合作医疗站144所,农村医生330人(其中女医生69人)。同年春,根据中央卫生部的指示精神,对乡村医生进行了考试考核,向成绩合格者颁发乡村医生证书。全县取得乡村医生证书者有231人。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机构

湖口县诊疗所
相关机构
湖口卫生院
相关机构
湖口县人民医院
相关机构
湖口县中医医院
相关机构
防疫站
相关机构
血防站
相关机构
妇幼保健院
相关机构
中心卫生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