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565
颗粒名称: 第六十四章 中学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8
页码: 573-580
摘要: 湖口办中学教育,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是年原九江府隶属的湖口、彭泽、德化、德安、瑞昌五县共同筹资,在九江八角石附近办了一所五邑中山公学(初中)。不久因各县经济难以筹齐而停办。
关键词: 湖口县 中学教育

内容

第一节中学的建立与发展
  湖口办中学教育,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是年原九江府隶属的湖口、彭泽、德化、德安、瑞昌五县共同筹资,在九江八角石附近办了一所五邑中山公学(初中)。不久因各县经济难以筹齐而停办。
  民国三十二年,湖口、彭泽两县在都昌县大港邓仕坂村合办了湖彭联立中学,共招收4个班,学生175人,其中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学生90名,附设简易师范科和简易师范班各一个,学生分别为45和40名。校长梅荣汉系湖口县马影人。湖彭联立中学只办了一个学期。民国三十三年一月,教育厅令其改为“江西省立湖口简易师范学校”,原有的初中班则改为湖口简师附设。民国三十五年秋季初中部停止招收一年级。
   民国三十六年2月,湖口县立初级中学正式创办。新招收春季始业的一年级一班,接纳湖师附设初中部的秋二、舂三学生转学,从而成为1-3年级齐备的湖口县历史上的第一所初级中学。校址设在下石钟山。校长胡和銮系湖口县凰村人。杨赓笙还特地为该校撰写了校歌。歌词是:“匡庐之北,章贡之东,皇皇学府,蔚蔚文风。人才济济,气象隆隆,三育并重,六艺为宗。尊师重道,爱国效忠,先贤共仰,校训是崇。”
   民国三十六年秋,梅荣汉假江西农村改进社总干事苏村圃之后,在县城北门天主堂办了一所私立湖口县扶风中学。1-3年级各招一个班,共有学生176名,教职工10余名。由于学杂费昂贵和教学质量低劣等原因,师生员额渐少。1949年4月2日,该校迁至都昌县舍下徐村。不久乃随旧制度崩溃而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湖口县立初级中学,将其从下石钟山迁到县城西门(现湖口中学校址)。接管时,春三班已毕业,只有一、二年级各一班,学生共66人。原有教职人员继续任职。秋季开学时,县政府委派教育科长钱成九兼校长,学生112名,比接管时增加了46名。1950-1957年,学生逐渐增加。1957年,湖口中学已发展为8个班,在校学生410人,比接管时增加5.2倍,比1950年增长2倍。
  1958年,湖口中学增招高中一班,成为湖口第一所完全中学。这年,在农村还新设了流泗、马影、舜德三所初级中学,各招收一年级学生一个班。全县中学在校学生达648人,比1957年增长58%。
  1960年武山垦殖场自办了一所武山初级中学(1963年由教育部门接办)。
  1961年增办江桥初级中学。这年全县在校中学生达1472人,比1960年增长45.6%o至此,全县有流泗、马影、文桥、武山、江桥、舜德六所农村初级中学,网点合理,维持至1966年。
  1966年6月开始学校投入“文化大革命”运动。9月,学生开始外出串连,学校基本停课。
  1968年10月湖口中学被撤销。
  1970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共大湖口分校迁到五里公社,就其在三里街下埠校址建立湖口县双钟镇五七中学,同年F半年在农村人民公社乃至生产大队又办起了21所五七中学。这22所中学共招收新生和回收老生3249人。
  1972年,在“读高中不出社,读初中不出大队,读小学不出生产队”的口号下,全县社社办完全中学,绝大部分完小办初中,计有完中15所,初中29所,但在校学生仅2794人,校平均70人。1974年9月,双钟镇五七中学迁回县城,同湖口跃进学校合并,改建为湖口县五七中学,不久,又改名为湖口中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湖口中学教育进入新的时期。
  从1978年起全县开始有计划地对中学网点进行调整。1981年将16所完中、高中调整为6所完中和1所高中,撤销10所完中,保留其初级中学。17所小学办的初中除保留流泗公社棠山大队初中外,其余16所均并人公社中学。1984年又作了一次调整,从而使湖口的中等教育结构和网点更加合理。
  附:1988年湖口县中等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第二节教学改革 民国时期初中学制三年。五邑联立中学各年级普遍设置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体育、音乐、图画、劳作等10门课,二年级增设化学、物理。数学课一年级讲算术;二年级讲代数、几何;三年级讲几何、三角。湖彭联立中学、.湖口初级中学各年级则普遍设立公民、国文、数学、历史、地理、英文、体育、劳作、音乐、图画、童子军训练、博物和生理卫生等12门课程,二年级增设化学,三年级增设化学、物理。二、三年级都不设生理卫生课。这些中学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建国后,人民政府废除旧学校遗留下来的反动课程和教材,增设政治常识课,用马列主义指导教育工作。其他课程基本照旧。对教材内容则采取增、删、调整的办法处理。文科教材取消反动内容,理科教材删除其不实用部分,增加实用部分。学习年限仍执行初中三年制。为更好的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采取放宽学生入学年龄、设立工农班、发放人民助学金等办法,吸收了大量工农子女入学。1951年中学生中工农成分占67%。
  1951年以后,按教育部规定设置课程,并相对稳定,只在教学内容上作了些调整。1952年政治课改授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时事政策等。1953年停止春季招生。1954年外语课改授俄语。1956年秋,语文分文学、汉语两科教学。1957年,初三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学制仍为三年。
  1953年,贯彻中央关于学校“教学是压倒一切的中心”的指示,结束了随便抽调师生搞中心工作的混乱现象,进一步强调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学校的卫生体育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教育制度。学习苏联经验,运用“五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法,有重点地推广“五级记分制”。分科成立教研组,要求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从1954年起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要求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和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1954年和1955年都召开了湖口县高小、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代表会议。
  1958-1960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县文教局提出了教学结合政治、教学结合生产、教学结合实际的“三结合”教改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各校大办工厂、农场、增加实验实习、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1963年,贯彻《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草案)》后,‘各中学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以教材为依据,制订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案。
  1965年,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七·三”指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强调健康第一。在教学上提倡“少而精”、“精讲多练”,把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作为课堂,联系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到农村,到工厂参观学习,访贫问苦,忆苦思甜。
  1966年6月,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学校陷入“停课闹革命”的混乱之中。1969年3月复课后,以大批判代替课堂教学,主要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批判资产阶级,推广朝阳农学院经验,教学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斗、批、改”的口号下,取消了教学和文化课,大搞“开门办校”,用劳动代替教学,用实践代替理论,以社会为课堂,实行厂校挂钩。1972年提出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学校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农业基础知识、体育、革命文艺、地理、卫生等课,并规定了各科的周课时和学期总课时。但不到一年,教学受到“批孔运动”的冲击,课程设置流于形式。
  1969-1979年,全县的中学都实行“二、二”制,即初中、高中各二年。
  1978年以后,中央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把教育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在中学教学改革方面,教育部陆续颁发了《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中学生守则》、《关于当前开展电化教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使中学教育走上正轨并健康发展。
  1978年秋,中学正式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并按教育部的规定设置课程。鉴于当时学生中的文化水平极不平衡,湖口中学和农村各中学均采取了按学生文化程度分快慢班的权宜作法(1982年以后取消)。
   第三节成绩考核升学考试
   一、成绩考核
  民国时期,在校学生成绩考核分平时和期考两种。平时成绩包括临时测验、月考和作业记分。期考测验全学期所授课程。按平时成绩占60%,期考成绩占40%得出全期成绩,60分为及格。操行评定为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劣(差),丁等或劣等(差等)为不及格。
  建国后,学生成绩考查分学业成绩,操行成绩和体育成绩。学业成绩考查分平时考查、阶段考查(每学期举行1~2次)及学期考查。在各学期成绩中,平时考查及阶段考试成绩占60%,学期考试成绩占40%:记分方法采取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每学期考试两次:期中考试(初、高中考政治、语文、数学和外语;高中加考物理和化学)和学期(学年)考试(除体育、音乐、图画外,各科都举行考试)。考查科目依据平时考核评定成绩。操行成绩由班主任及本班教师就学生的平时行为作为经常考查,于每学期结束时,拟定评语和等级,报教导处审查决定。学生各学科成绩均属及格者升级,有不及格的学科,由学校于次年第一学期开学后补考,补考后如有3门不及格,或语文、数学不及格而在其他学科中,还有两门不及格,升级学习有困难者则令其留级。对操行不及格的学生则勒令其退学,或留校察看进行教育。
   二、升学考试
   民国时期,中学招生考试由学校自拟试题,自评试卷,自定录取名额。公立中学一般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私立中学有的则是参考必录。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学校,如都被录取,可自由选择学校。学生报考不受地区限制,全国各地都可报考。在抗日战争前后,湖口学生大多数到九江,也有少数人去南昌或其他地方就读。抗日战争期间,考生又多到都昌湖口简易师范、浮梁临时中学就读。1948年,江西省立南昌高级助产学校和九江女子师范学校采取分名额到县,由县政府代招保送人学的办法招生。
  1949~1951年,学生升学仍可自由选择地区和学校报考。1952年以后规定升初中和高中只准报考本地区范围内的学校,除省级重点学校外不得跨地区报考。
  1954年以后,小学升初中由文教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由招生委员会择优录取,分配到招生学校。初中升高中由地区统一命题,县组织考试,地区评分录取。1959年初中招生时,县政府决定按应届生5%择优(学生成绩优秀、个人表现好、身体健康)保送入学,全县保送35名。1967年,都昌中等师范在湖口招生25名,县政府将指标分配到校,由学校按招生条件择优报考生名单和材料,经县招委审查,地招委审批,免试入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招生取消文化考试,由学校组成推荐小组(工宣队、教师、学生三方面代表参加),提出本校推荐名单和意见,公社“革委”审查,报县招生权力机关批准入学。部分高校于1971年开始招生,也不考文化,采取由中学推荐的办法。
  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中、小学同时恢复平时考试和升学考试制度,湖口的各级中学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输送的新生逐年增加。1960年以前,湖口没有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升中专和在外地高中毕业升大专的人数未作统计。1961-1965年高中毕业生考取高等学校的63人,年均13人。1977-1988年高中毕业生考取高等学校的1329人,年均111人。
  1961-1988年全县升入大、中专人数统计表 第四节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此法公布后,在湖口城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宣传教育,县政府组织了专门班子,召开了各种会议,多层次培训骨干,自下而上制订实施方案,最后在“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实施”的思想指导下,于1988年11月制订了《湖口县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划(草案)》。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如下:
   “湖口县拟定实施八年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各乡、镇、场实施时间大体分为三段:
   “1989年开始公布实施小学五年义务教育的有屏峰乡、双钟镇(含胜利小学、双钟小学、县中附小、南北港小学);
   “1995年至以前,公布实施小学五年义务教育的有傅垅乡、大垅乡、东庄乡、张青乡、舜德乡;”
   “1998年至以前,公布实施小学五年义务教育的有江桥乡、武山乡、凰村乡、城山乡、流芳乡、文桥乡、马影乡、流泗乡、三里乡;”
   “1995年至以前公布实施初中三年义务教育的有共大、二中、屏峰乡、东庄乡、双钟镇(即县中);”
  “2000年至以前公布实施初中三年义务教育的有文桥乡、城山乡、张青乡、流泗乡、大垅乡、傅垅乡、三里乡、凰村乡、武山乡、舜德乡、马影乡、江桥乡、流芳乡。”
   第五节湖口中学简介
   湖口中学创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当时的校名为湖口县立初级中学,1-3年级各一班,学生共计129名,教职员工18名,其中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各1名,导师和专任教师7名,职员5名,校工3名。26日正式开学上课时,校舍尚无着落,只得以原设在下石钟山的湖口师范附设初中部借用的祠堂庙宇为教室。开学一个月后,县政府才向县参议会提出:“请确定石钟山全部房屋(浣香别墅除外)为县立中学永久校舍,以利教育”的议案,经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三次常会(民国三十六年3月26~28日)审议,作出了“照案通过”的决议。从此,学校才算有了自己的校舍和固定校址。
  1949年5月人民政府接管。9月,从石钟山迁到县城西南角原湖口师范校址(即现在初中部校址)。学校占地面积为10500平方米,其中教室、办公室、宿舍、小礼堂、厨房等全部建筑面积为1010平方米。接管后,学校在“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打好基础、准备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很快组织学生到校上课,秋季开学时学生增加到112名。
  1950年春,副县长马育奇(1950年12月晋升为县长)兼任湖口中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傅而安任副主任兼教导主任。
  1950-1957年学生逐年增加,1957年秋已发展到8个班,在校学生410名,比接管时增加5.2倍。
  1958年秋季,新招收一班高中一年级新生,成为完全中学,更名为江西省湖口中学。
  1960年学校发展到18个教学班,教职工51名,学生800多名。
  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26人,18人考取大专院校(本科7人),升学率为69.2%。
  1962年学校在南门林场山坳中建成一栋三层24间教室的教学大楼,秋季开学时迁入新址,原址作为生活区。
  “文化大革命”给学校带来极大破坏。学校先是停课“闹革命”,至1968年10月学校被撤销。学校领导被打成”走资派”,屡遭游斗;教学骨干被当作“牛鬼蛇神”隔离审查;大多数教师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只有5名教师和3名后勤人员留校,学校新址被划归工厂改建成厂房车间,教学仪器,设备,也被‘‘借用”一空。1974年9月,双钟镇五七中学从三里农村迁回县城,同跃进学校合并,利用湖口实验小学原址,重新组建湖口中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口中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湖口中学列入江西省重点中学。几年来,初、高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无论文科和理科,各科平均成绩和总分在九江市重点中学里多年位居上游,有几年还名列榜首。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1988年的11年中,该校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近千名。从建校到1988年的41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4298名,高中毕业生2785名。湖口中学的毕业生遍布祖国各地。早期毕业生中很多人已成为各界骨干或优秀人才。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杨叔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贵民,省民政厅厅长傅敏先,部队院校副师职教员沈志华(现名李志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影剧作家王一民,作家吴清汀等都是这所学校的初中毕业。
  历年来,这所学校一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近几年有32名师生在省内外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24名教师被评为县以上先进教师,并有两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有8名党员被评为九江市和湖口县优秀党员;该校工会被评为九江市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先进集体。
  湖口中学已发展成九江市规模最大的学校。1988年有教学班43个(高中18个班),学生2681名(高中1114名),教职工192名(专任教师146名),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占32.9%。教师中,有大学本科和大专毕业生139名。该校还附设小学1所,有7个教学班,学生409名,专任教师19名。现有占地面积60.2亩,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506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523平方米,生活用房4200平方米,实验大楼1240平方米,运动场30亩。教学仪器、装备齐全。设图书室一个,阅览室两个。体育场地和设施配套。有医务室一个,校医两名,添置了常用药品和器械。
  学校有党支部一个,党员50名。基层工会下设5个会员小组,有工会会员200名以上(含离退休人员)。团委会下设28个支部,有团员947名。设立了妇工委。设年级组6个,教研组7个,备课组21个。学校鉴于规模之大,校舍之散,从1985年起实行统一领导,分部(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管理。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人物

梅荣汉
相关人物
胡和銮
相关人物
钱成九
相关人物
杨叔子
相关人物
王贵民
相关人物
傅敏先
相关人物
吴清汀
相关人物
沈志华
相关人物
王一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瑞昌市
相关地名
湖口县凰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