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560
颗粒名称: 第六十三章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8
页码: 566-573
摘要: 小学是对学龄儿童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西周就有小学,其后各代继续设立,只是名称不一。清代以前的私学、蒙馆、社学、义学、讲学堂,都属于小学。
关键词: 湖口县 小学教育

内容

小学是对学龄儿童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西周就有小学,其后各代继续设立,只是名称不一。清代以前的私学、蒙馆、社学、义学、讲学堂,都属于小学。
   第一节小学的建立与普及
   湖口县第一所近代小学——湖口县立高等小学堂创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校址在县城今胜利小学所在地。
  继湖口县高等小学堂之后,在县城南门红街(今湖口中学西北侧)办起一所私立湖南小学,设4个复式班,学生近百人,均为在湖口的湖南籍居民子女。在农村也陆续办起了一些初等小学和高级小学。
   民国二十四年四月,走马实验区办起了一所中心小学(学生74名)和53所保学(即初等小学,学生2342名)。
  民国二十四年度湖口县小学概况表
  民国二十六年,县城又办了三所初级小学:孝感初级小学(设在北门正街)、义井初级小学(设在上街头),朝阳初级小学(设在东门外),三校共计4个班,学生150名。日本侵略军占领湖口期间,湖口县的小学教育受到极大的破坏。流泗和流芳等小学被日军焚烧化为灰烬;大部分地区小学遭敌扰而停办。有64名教师被编入战时教育工作队,有少数教师则辞聘改教私塾。到1943年,在半沦陷区(也叫“敌扰区”),区、乡、保三级国民学校总共只有25所,且在校学生都寥寥无几,连当时设在大屋陈村的唯一的湖口县第三区中心国民学校也只设四个班,学生不满百人。在沦陷区,日伪政府于1940年在县城原双钟镇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办了湖口县立小学,高、初小各设一个复式班,学生共100余名;在农村也只办了几所小学。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后,经过三年的恢复和重建,小学已基本上接近战前水平。
   民国三十七年湖口县教育状况如表64-2
   [=此处为表格(民国三十七年湖口县国民教育状况调查表)=]
  1949年4月底湖口解放。县人民政府遵循“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原则,接管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公立小学。
  1949-1952年,着重于安定与恢复,并开始实行整顿与改造,加强完小辅导区的建设,适当调整乡村小学网点。1949年全县建立了双钟、流泗、马影、文桥、源塘、流芳、舜德等7所完小。1950年增设仓前、酬山、武山3所完小。1951年增设凰村、台山两所完小。1952年增设东庄、红山两所完小。至此,全县有完小14所,其中一、五区各有3所,二、三、四、六区各有2所。在此期间,采取上门劝学、经济照顾、年龄放宽等办法积极组织工农子女入学。1952年小学在校学生数8669人,比1948年增长48.6%,工农成分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1.3%。
  1953-1957年,小学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53-1955年,小学教育着重于整顿巩固,无多大发展。湖口县的小学整顿工作,从1953年9月开始,抽27名干部分三期进行,至1954年1月结束,基本上查清了基数,巩固了学额,建立与健全了制度,克服了混乱现象。1956年在“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指导下,小学教育又有了较大发展。在校学生,1956年比1955年增长29.2%,1957年比1952年增长1.37倍。在这五年中,民办小学逐年发展,1957年有民办小学64所,在校学生930人。
  1958-1962年,小学教育出现了起伏现象。在校学生数,1958年比1957年下降5373人。1959年在巩固、调整和提高的基础上,又有重点的发展,在校学生比1958年增长5044人。1960年下半年,下放超过14周岁的小学生近1500人。1961-1962年在发展计划上又作了一些调整,在校学生数1962年比1961年减少7704人。在这五年中民办小学发展很快,1962年有民办小学242所,占学校总数的65%;在校学生3560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3.4%。
  1964年,全县兴办了耕读小学446所(班),在校学生662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5.8%。是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双钟小学第一部划出,新成立湖口县实验小学。文教局和教研室以此作为小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阵地。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校先后停课搞运动,直到1967年下半年才陆续复课。
  1968年下半年,城镇小学大部分教师下放农村,农村小学交生产大队办,大批教师下放回原籍,有的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被“借”到学校从教。1972年农村小学办初中,挤占了小学教师和校舍设备。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小学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有关单位每年暑假都要组织一次劝学活动,并先后在高桥、城山、凰村、五里、江桥五个公社搞普及小学试点;进行了三次全县性调查和两次全县性大普查。1985年12月17-27日,九江市普及小学教育验收工作团在湖口县进行全面验收。结果是,7-11周岁学龄儿童29825人,其中生理缺陷的210人,已入学28526人,入学率达96.3%;12—15周岁儿童总数22161人,其中尚在小学人数8625人,小学毕业、结业人数11366人,普及率为83.9%;12-15周岁少年儿童脱盲人数13004人,少年非文盲率为96.1%,文盲人数控制在3.9%以下。验收后,宣布湖口县为普及小学教育县。1986-1988年巩固了普及小学教育成果。
  1988年湖口县小学概况表 第二节学制
   民国期间,湖口小学实行“四、二”分段的六年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建国后的初期,小学仍沿袭“四、二”分段制。
  1952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精神,湖口县从这年秋季始业的一年级新生起,一律实行五年一贯制,其余各年级仍沿用旧制不变。因为师资教材等条件准备不足,1953年又全部恢复了“四、二”分段的六年制。
  1960年,在双钟、流泗、马影、舜德四所条件较好的完全小学16个班中,分别进行了三年、四年、五年的学制改革实验。
   “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统一规定,小学纷纷缩短学制年限。1973年后,全县普遍地实行五年一贯制。
  1981年实行五年制和六年制并存。确定从这年秋季开始,在县城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各乡(镇)自定一所规模较大,设备、师资条件较好的小学,从一年级起实行六年制,其它班级和学校仍实行五年制。第三节教学改革
   科举时代,小学以识字为主要课程,实行个别教学制,从破蒙点读《三字经》开始,直至读完《四书》、《五经》,学童死记硬背。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后,改个别教学为班级课堂教学,改学生专攻经书、习八股文为文理兼学,多科并进。民国五年创立的湖口县高等小学堂,初小开设了国文、修身、算术、英语、体操、图画六门课程,高小则减设体操,增设地理、历史、读经、博物、理化等课程。各科之中偏重于国文,除授国定统一课本外,教师还自选一些秦、汉、唐、宋名篇讲授。高小五、六年级分文理两科,文科侧重于国文、英语、修身;理科侧重于算术、理化、博物。
   民国十一年(1922年)取消读经课。
   民国十三年,改修身课为公民课,改博物课为自然课。
  民国二十五年,湖口小学课程安排是:初小开设公民训练、国文、算术、美术、、劳作、体育、音乐、常识等八科;高小开设公民、国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等八科。这样的课程设置稳定到民国三十七年,中间很少变动。
  民国三十八年三月十六日,湖口县政府对小学课程设置作了较大的变动,恢复公民训练(原名团体训练,包括训育与卫生训练两部分,此时合二为一);低年级国语、常识分科教学;算术从第三学年开始正式教学,第一、二年改为随机教学,不列时间;.低年级音乐、体育并为唱歌游戏一科,劳作与美术并为工作一科。
  建国后,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工作,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49年6月12日,湖口县人民政府在教字第五号通告中明文宣布废除党义、公民、童子军训练等反动课程和教材,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简史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常识课,其他课程照原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删繁增简,废除反动和非科学的内容。
  1952年湖口各小学均按教育部制订的《小学教学计划》安排课程。
  1953年实行“四、二”制以后,初小1-4年级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六门课;高小5-6年级增设历史、地理、自然,共开九门课。每节课上45分钟。这年秋,在教学上学习苏联,对“五级记分法”则采取重点试行。
  1960年,为更好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小学1-6年级每周新开设周会课一节。
  1960年2月,湖口县文教局分别批发县教研室制订的《关于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和《关于改进小学算术教学的意见》。1962年下半年,县教育局要求各小学组织教师制订语文、算术两科的《双基教学要求》。1963年上半年,教研室又组织一些骨干教师综合众家所长,研究制订了小学语文、数学的《双基教学要求》,发至全县参照执行。
  1963年,在课程安排上又作了一些变动:低、中年级每周设写字课3节,高年级设写字课2节,算术课改为数学课,五、六年级分别设珠算2节和1节。六年级不设地理,增设常识。上课时间每节课仍为45分钟。
  1981年,1-5年级的周会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周会列入课外活动,语文课分讲读、作文,写字,列入课程表。县城小学及各乡(镇)中心小学的四、五年级每周新增设外语(英语)3节,后因师资力量不足,从1983年后取消。上课时间每节课为40分钟。
   第四节重点小学简介
  胜利小学前身是1916年创立的湖口县立高等小学堂。初建时四个班。11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10名。校长是当时的硕儒吴哲夫。学校有校训和校歌。校训是:“诚劳毅朴”。校歌是:“钟山突兀蠡湖城,钟灵毓秀启人文,兴学校,起前清,笃生贤达著英明!宗悫长风万里,刘琨舞剑警鸡鸣;有志者,事竟成,青年爱惜好光阴!”从建校到民国三十八年的33年中,因战乱等原因,四迁校址,三易其名,七次更换校长,历尽坎坷。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校址被湖口师范附小占用,学校被迫设在县城东岳庙。学校设有7个班(儿童班4个,166人;成人班2个,42人;妇女班1个,37人)。在校儿童比学校创建时仅增加五十余人。1946年被湖口县政府定为示范中心国民学校。
  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管后,学校从东岳庙迂回原址,7月1日正式命名为湖口县城关区完全小学。学校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年秋季开学,全校有学生近400名,比1948年下半年增长l倍多。后来又改名为湖口县双钟小学,直属县教育部门领导,是全县重点小学。1963年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重点小学。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教育遭到破坏,“停课闹革命”,学生、斗教师,校园遭蚕食,校名被改成“湖口县红卫兵小学”。接着,学校下放到双钟镇胜利分社办,又定名为“湖口县胜利小学”。
  “文革”结束后,胜利小学仍归教育局直接领导。1988年全校有27个班,学生1582名,教职工96名(其中专任教师79名,高级和一级教师50名)。新建教学楼2栋,教师宿舍楼2栋,校舍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比建国初期的900平方米增长近7倍。体育、文娱、电教等方面的设备也添置了不少。1978年,学校办起了一座小农场,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80年开始,学校办起了教材教学实验班,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展。学校还挖掘潜力,运用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曾办过幼儿班、初中班、扫盲速成识字班。在建国后的39年中,共培养出高小毕业生4500余人,大多数人都升入中学乃至大学。1979年,有两名学生参加了全省青少年学雷锋经验交流会。1984年,一个班被评为全国读书读报先进集体,一名学生被评为先进个人;1986年,一名学生被评为全省“创造型”学生;1988年,有6名学生被评为“振兴江西小星星”,4名学生荣获“余雕杯”江西好少年称号。’还有更多的学生受到校、县、市等各级组织的表彰。学校的文艺体育活动十分活跃。1983年,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省教育厅验收合格。1984年,被省体委命名为体育运动传统项目(游泳)学校,1988年,“小天使艺术团”参加九江少年文艺调演,获“优秀团队奖”,舞蹈节目《储蓄罐》被选拔参加全省调演并获奖,还在全国少儿协调委员会、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等十二家举办的全国少儿歌舞(录像)会演中获表演三等奖。这所学校,不仅历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学校,还多次被评为九江地市先进单位。1980年以来,四次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还受到共青团江西省委的表彰。9名教师分别荣获市以上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其中,有全国表彰的小学优秀班主任一名,全国体1育传统项目优秀工作者一名,全国优秀教师一名。 流泗乡中心小学民国初期,流澌桥周围私塾斑斑点点。酆少烦设帐喻家大成学舍,名闻遐迩,学生最多(20多名)。但学俸昂贵,穷人子弟难入其门。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省教育厅任专员兼督学的胡鄂勋(又名烈生)有感于此,乃通过各种渠道凑集了一笔款子,筹划为家乡办一所国民学堂,自任董事长,委任其侄胡和銮为校长,鄷少烦为教导主任,秦啸山任训导主任。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春,正式创办了流澌桥第一所公办小学。设一、二复,三、四复和五年级3个教学班,学生百余人,八名教师。取校名时,胡先生将流澌桥的“澌”字改为“泗”字,既简化了“澌”字之繁,又寓孔子讲学泗水之意,乃定名“流泗小学”。
  流泗小学创办后,面向全社会招生,收费标准低于私塾,开设全部国定课程,教师教学认真,毕业生可到外地升学深造,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早于流泗小学建立的圣公会小学和周围私塾的学生便纷纷退学转入流泗小学就读。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声望越来越高,得到县政府的认定,于1935年改名为湖口县立第二小学。抗日战争期问学校被侵略者焚成灰烬,被迫停办。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春由周玉群任校长,租用桥西酆姓学堂屋,重新挂起了“流泗小学”的牌子。同年春,由乡政府出面,拆除流泗桥附近绝户遗房,发动捐募和献工献料,县政府也核拨了部分学田谷资助,在原校舍对面建成了一幢教学办公兼用的砖木结构校舍,名日“流泗乡中心国民学校”,并被县定名为示范中心国民学校。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定名为湖口县流泗完全小学校。该校1963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小学。1965年由省拨款3万元修建了一栋教学楼。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领导横遭批斗,教学骨干大批下放,教学设备洗劫一空,崭新的校舍移交给中学。1971年起,流泗完小依附于公社所在地的流泗大队小学,受公社、大队双重领导。1978年,流泗公社便将流泗大队小学改为中心小学,使之辅导全公社小学名正言顺。1984年秋迁到流泗桥街上,建了一栋520平方米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大楼,此后以中心小学为纽带的流泗乡各小学校舍都进行了维修、改建和重建,到1988年底,全乡19所完小和17所初小,基本上消灭了危房,4900多学生都有教室和课桌凳,学校面貌大为改观。中心小学从1982年起连续七年被评为全乡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1986年全乡的少先队工作受到共青团江西省委和江西省教委的表彰。有7名教师分别获省、市级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称号;先后有三名同学,获得《中国少年报》社颁发的“读书读报”奖章。
  马影乡中心小学民国时期马影桥有一所小学,名叫坚山乡中心国民学校,创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校址设在门港桥头的红庙里。初建时有六个年级三个复式班,在校儿童144人。此校就是今马影乡中心小学的前身。
  1949年下半年,校址迁到马影桥袁村,改名为湖口县马影完全小学。1953年秋,在校学生达360余人,比民国时期最高在校学生数增加一倍多01955-1959年该校连续被评为模范学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1963年被江西省教育厅定为全省重点小学。1964年春,省教育厅拨款四万元,在公社北面新建了一栋上下两层十六间的教学楼,下半年开学时迁入新址上课。随着条件的改善,这年开学时已发展到9个教学班,教职工20人,学生480余人。
  1968年10月,学校下放到马影大队办,校舍、设备无偿交付马影初级中学,教师除少数人调到中学任教外,大部分下放回原籍。全社的小学教育工作,由一名教育专职干部管理。
  1978年,马影公社以马影大队小学为基础,成立中心小学,恢复辅导区,校址迁马影桥彭家墩。到1988年,全乡有小学37所(其中村级完小16所),在校学生3958人。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鄂勋
相关人物
胡和銮
相关人物
鄷少烦
相关人物
秦啸山
相关人物
周玉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