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政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449
颗粒名称: 卷十一 政党
分类号: D691.74
页数: 28
页码: 415-440
摘要: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革命斗争迅速发展,工农运动不断深入。在外地读书的一些湖口籍青年学生接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受到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纷纷投入革命运动。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湖口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在湖口的组织活动也不断开展。
关键词: 湖口县 政党

内容

第四十五章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早期活动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革命斗争迅速发展,工农运动不断深入。在外地读书的一些湖口籍青年学生接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受到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纷纷投入革命运动。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湖口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在湖口的组织活动也不断开展。
  1926年3月,上级党组织派舒味三(名宽余,字以斋,江西靖安人),以江西省通俗教育所巡回讲演员名义来湖口进行革命活动;5月,又派肖素民来湖口。舒、肖二人介绍钱成九(湖口人,有传)入党。暑期,中共九江特别支部派党员龚载扬(湖口人,后反动,被人民政府处决)、肖厚德(湖口人)和团员陈远绍(有传)回湖口活动。8月份在县城成立中共九江特支湖口小组。龚载扬任小组长,成员有肖厚德、胡玉中、彭湖北、钱成九。
  1927年1月,建立中共湖口支部,隶属九江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龚载扬任支部书记,同年3月被撤职,由肖厚德代理。5月,在县城考棚旁边破庭堂里召开中共湖口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每两名党员推选一名代表出席,计有刘潜(3月由九江党组织派来湖口工作)、彭茂林、陈远绍、吴国璋、高道臧、钱成九、郭月桂、肖厚德、曹东园、张锦芝、彭湖北、赵祖植、胡玉中等13人参加会议。刘潜作政治时事报告,成立了中共湖口县特别支部,刘潜任特支书记。
  这时,农民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开展,县农民协会成立,邹觉民(有传)、陈远绍、徐宝义、林士友、周赓年、胡铁生、郭月桂等分别在智区、仁区、礼区、义区、信区领导农民运动,声势很大。4月,流泗一带的一千多农民在胡铁生等人的带领下,在县城东门将作恶多端的周伯恒打死;邹觉民、陈远绍等组织群众,找贪官污吏清算积谷账。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政变之后,九江发生了“七·三一”政变。国民党右派密令通缉湖口县12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当时张发奎部队驻县的颜营长(共产党员)通过县政府第一科长龙伯言及时将这一消息转告中共湖口特支,于是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分散隐蔽。
  1928年1月,邹觉民从安徽建德县(今东至县)潜回湖口。3月间,钱成九、陈远绍在波阳县找到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黄光,接上了组织关系。5月,周赓年从外地潜回波阳并参加了共产党,后调中共赣东北特委搞武装斗争。6月,赣东北特委派李新汉(又名胡烈,波阳响水滩人)和陈远绍一道来湖口恢复党组织。此时除外出未回、脱离组织和叛变革命的以外,还剩十余名党员,加上新发展的党员,共有二十余名。7月初的一个夜晚,在城山庙旁大树底下,李新汉主持召开党员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分析政治形势,提出了党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开展秋收斗争,准备武装起义,建立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迎接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并强调严守党的秘密的重要性。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湖口区委,由李新汉任书记,陈远绍、邹觉民为委员,属中共赣东北特委直辖,区委下辖三个支部,有党员40名。9月,在江桥兰亭成立了一个支部。11月增加彭泽马当和太平关两个支部。同时,周赓年奉命返回湖口,建立游击根据地,同邹觉民、刘皋等组成一支二十余人的游击队,在湖口开展武装斗争。
  12月5日,中共江西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湖口县王燧村(现舜德乡)王文凤家召开,方志敏等二十人出席,邹觉民以湖口代表,钱成九以波阳代表身份参加,湖口党组织为会议作保卫工作。
  1929年3月,中共赣东北特委调回李新汉,派谭和(又名陈又新,都昌人)来湖口。4月,中共湖口区委升为中共湖口县委,谭和任书记,邹觉民、陈远绍、王庭升、钱成九为委员,并在智区右路、后路和仁区各设一区委,陈远绍、徐保义、王文凤均任区委书记。因赣东北特委于3月撤销,湖口县党组织失去隶属关系,至1930年初才与江西省委建立直接关系。
  9月,黄光在景德镇市郊区召开五县(湖口、都昌、波阳、浮梁、乐平)联席会,研究组织武装暴动,举行秋收斗争等问题。湖口县委派陈远绍出席会议。这时,周建屏(原名宗尧、子炎、字兴唐、金溪人)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在都昌王滚垅村召开都、湖两县负责人会议,湖口有谭和、周赓年参加,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组织武装暴动的精神,研究攻打汪家墩和都昌县城等武装暴动问题。9月24日周建屏、周赓年和刘皋等率十五、六人的队伍,仅凭一支手枪和几把匕首攻打汪家墩靖卫团,获胜,缴步枪11支。9月28日,在横山园密庙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以下简称一大队),周赓年任大队长,汪笃飞任政治指导员,黄澄任副大队长,张洛宾任参谋长。游击队在舜德、城山、东庄一带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处决了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沈伟皋。26日,成立赣东北革命委员会,会址在城山高石树村。主席朱光明(虚名),委员有邹觉民、周赓年、刘皋、彭艳内、刘肩三,沈谦益、钱成九等,由邹觉民主持工作。游击队逐渐壮大,到12月已编成两个中队,六个分队,一个手枪队,共130人,并成立了县赤卫大队。为了提高游击队和赤卫队的政治、军事素质,12月底在武山铁门楼(后迁横山园密庙)开办了第一期红军预备队训练班,队长沈家楚(湖口县人,中共党员)。这时,全县除县城、三里、凰村、流泗外都建立了游击根据地。中心在城山、舜德一带。根据地的人口占全县的三分之二,面积占四分之三。也就在这时,国民党右派湖口以夏桂生、都昌以陆士郊,彭泽以汪琳为首的三县靖卫队,集中一千余人的地方武装,“围剿”赣东北游击队,双方在文桥、马影等地进行了激烈战斗,尽管敌众我寡,武器装备相差悬殊,一大队仍然处处取胜,给敌人以重创。
  1930年1月,省委派肖绍来湖口巡视工作,县委由徐宝义、邹觉民、陈远绍、王庭升、沈谦益、屈仲恒、王文凤等七人组成,徐宝义、邹觉民、陈远绍为常委、徐宝义代书记,3月初,党中央巡视员徐德(化名向式辉,人称老向,四川人)来湖口,执行江西省委对湖口工作的指示:整顿游击队;整顿党群组织;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组织地方暴动,配合九江总暴动等.。徐德执行王明的“左”倾路线,枪毙了张乐实,秘密枪决杨士超(未遂,逃走叛变投敌),弄得人人自危。4月13日,徐德命令一大队夜袭都昌徐家埠,不料遭遇陆士郊队伍,一大队受挫,周赓年、刘皋等同志壮烈牺牲。黄澄接任大队长,后因被说是搞“非组织”活动被免职,由钱成九代理,不久由殷豪接任。同月,湖口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主席余庆祥,会址初在高石树村,后迁王冕村附近大仙庙(今文桥乡范围内)。从1929年10月至1930年4月先后建立了4个区农民协会和60个乡农民协会。
  这时,在智区、仁区等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分了土豪的三万多亩土地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4月29日,一大队与德安方向来的赣北游击队汇合,攻入湖口县城,把黄光等三十多名“政治犯”从监狱里营救出来(黄来湖口途中被捕入狱),但撤退时有六、七十名赤卫队员和群众惨遭敌人杀害。
  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三)中共湖口县委和革命委员会在赵家桥(今江桥乡)召开万人大会,悼念周赓年等革命烈士,邹觉民讲了话,动员举行第二次暴动。
  7月,湖口反动地方武装靖卫队、花枪队、守望队以及都、彭两县的地方武装合力镇压革命,全县牺牲党员和革命群众达五百余人。邹觉民、彭艳内、余庆祥、王文凤等同志先后牺牲。谭和、沈春生、陈远绍等到上海找到党中央,其他同志转入地下,一大队撤离湖口。
  10月,红十军(军长周建屏、政委邵式平)第二次进击赣北,谭和、沈春生、蔡鹏、黄松健、程金生等回到湖口活动,很快恢复了中共湖口县委(谭和任书记)和县苏维埃政府(蔡鹏任主席,黄松健任副主席)。一大队(程金生任大队长)和赤卫队组织也重新开展活动。11月中旬,都、湖、波、彭四县反动武装再次向苏区进攻。谭率游击队员、苏区干部到波阳肖家岭找红军,不幸被敌打散,谭和壮烈牺牲。湖口革命斗争转入低潮,党组织和游击队撤离湖口。
  1934年6月,中共彭泽中心县委在彭泽浩山成立,陈开远任书记,受闽浙赣省赣东北特委领导,工作范围包括彭泽、东流、至德、望江、湖口、都昌、波阳七县的部分地区。中心县委派李庚庆等来湖口棠山地区开辟工作。不久,中心县委指示成立新三区(区委书记李庚庆),下设4个行政组。11月,由于叛徒出卖,组织遭破坏。
  1935年6月,中共都湖波彭中心县委在都昌大港望晓源成立,田英任书记,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五月,中心县委将都、湖、彭、波四县划为四个工作区。湖口大埠堰、陈梅里、沈贞里、西洋桥、春桥头(今属都昌)一带属都湖区;湖口的殷家山、马迹岭、梧桐岭一带属彭湖区,直属闽浙赣省委领导,1936年4月皖赣特委成立,中心县委划归皖赣特委领导。
  12月,中心县委在都、湖、波、彭四县分别成立县委和区委。湖口县委书记为戴其明;并在沈贞里、春桥头设两个区委。 芦沟桥事变以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了共同抗日,1938年1月,都、湖、波、彭游击队在浮梁瑶里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的一个大队。2月,部队开往皖南岩寺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三营七连,开赴抗日战场。田英等留下坚持工作,在都昌大港建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田英任主任。1938年4月,新四军都昌留守处遭都、湖两县的国民党顽固派袭击,田英等牺牲。
  1939年3月,谢文山恢复都、湖、波、彭中心县委,坚持地下斗争。至1941年6月,遭敌破坏。
  1943年3月,中共黄宿工委派詹润民率领15人组成的武工队来湖开展敌后抗日活动,成立了党支部,支书詹润民。同时,新四军五师鄂皖边军分区派挺进十八团政委陈钟万(化名郑重,湖北荆州人)等到彭泽。根据鄂皖边地委指示,12月,中共边江工委(简称大工委)在彭泽水下村成立,辖东至、彭泽、湖口等县,郑重任书记。同时,由郑重主持,在湖口成立棠山办事处。主任时中行,副主任詹润民。
  1944年3月,经大工委批准,在彭泽石葛阳村成立了中共彭湖工委(实际是管湖口工作),商群任书记,组织委员詹润民,宣传委员胡德荣,武装委员陶权、曾少怀,党员共五十余人。江南挺进支队属其管辖。在彭湖边区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5月,江南挺进支队巧袭日军望夫山据点。7月,先后建立了九个联村办事处机构(乡级民主政权)。8月,抗日战争胜利,江南挺进支队奉命北上,到湖北黄梅与第五师独立旅会合。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独立第二旅第六团。
   第二节县委及其基层组织
   一、县委
  1949年3月31日,由冀鲁豫老解放区抽调的3960名干部和1330名战士及其他人员,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南下支队,从山东菏泽出发开赴赣东北地区,建立党组织和人民政权。4月25日在彭泽马当确立由陈达之、王升三、魏向远组成中共湖口县委员会,陈任书记,王、魏为委员。28日湖口解放。5月13日中共湖口县委正式成立,隶属中共鄱阳地委。同年8月二野五兵团西进,接管贵州。9月10日赣东北区委撤销,划归中共江西省委领导,湖口县委随之改由九江地委领导。
  1955年5月,县委始设常务委员会,1958年县委增设书记处,至1963年撤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委受冲击,一度处于瘫痪。1968年6月在县革命委员会内设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2月恢复中共湖口县委员会(时称“新县委”)至今。
   县委内部机构:
   办公室1949年4月设立县委秘书处,1951年改为秘书室,1956年5月改为办公室。“文革”中一度瘫痪。1976年1月恢复。 组织部1949年设立。1966年“文革”开始后一度瘫痪。1968年革委会成立,在政治部内设组织组。1976年1月恢复组织部。宣传部1949年5月设立。1957年3月改称宣传教育部,1966年“文革”开始后一度瘫痪。1968年县革委成立后,在政治部内设宣传组。1976年1月恢复宣传部。
   统一战线工作部1953年2月设立。1966年“文革”后一直瘫痪,1981年.1月恢复。
   农村工作部1954年7月设立,1966年“文革”开始后瘫痪,1984年6月恢复,1989年撤销。
  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8月设立,1956年5月改为监察委员会。1966年“文革”后一度瘫痪。1968年县革委成立后在政治部内设立纪检组。1979年7月恢复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后由历届县党代会选举产生。
   文化教育部1956年6月从宣传部内分出,1957年3月撤销,后未恢复。
   工业交通部1956年6月成立,1960年3月分为工业部、交通部,次年又合并为工业交通部,1962年7月撤销,以后不复成立。
   财贸政治部1956年6月成立,1958年1月改为财经委员会,同年9月复改为财贸部,1962年7月撤销。1964年4月成立财贸政治部,至“文革”初。
   政法领导小组1977年1月成立,1981年10月改为政法委员会。
   老干部管理局1984年6月在组织部内设立老干部管理科,1986年8月改为老干部管理局。
   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1982年设立湖口县编史修志办公室(隶属县委办公室),1984年8月正式成立。
   人民来信来访办公窒1981年11月县委、县人大、县政府联合成立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隶属县委办公室,1984年正式成立信访办公室。
   对台工作办公室1975年成立,至今。
  档案馆1959年6月成立档案馆,1966年“文革”后一度瘫痪。1981年8月恢复,同年10月成立档案局,实行“局”、“馆”两块牌子,一套人员。1984年7月撤局留馆。1989年恢复局。
   二、基层组织
  区委员会1949年5月,全县在一、二、三、四、五和城关区(后改六区)分别成立中共区工作委员会,1953年9月改为中共区委员会。1955年5月,一、二、三、四、五、六区分别改称流泗、马影、文桥、江桥、流芳、双钟区,区委会的名称相应改变。1956年10月撤销双钟区,1957年3月撤销马影、江桥区,区委会相应撤销。原马影区所属马影乡,双钟区所属三里乡,江桥区所属兰亭乡建立党的总支委员会,直属县委领导。1958年4月撤销区的建制,区委会不复存在。
  乡(公社)委员会1952年农村公开建党,各乡先后建立党支部。此时乡为区辖乡,一般称小乡。1958年4月撤区并乡,全县计15个乡及双钟镇,各乡(镇、场)均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同年10月人民公社化,每个公社均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随着人民公社的增、并,基层委员会随之增、并,至1966年“文革”初,有流泗,大垅、凰村、三里、马影、张青、八方、傅垅、五里、文桥、均桥、江桥、东庄、城山、舜德、流芳、高桥、双钟等18个人民公社党委。“文革”开始后公社党委均受到冲击,一度处于瘫痪状态。1970年7月以后相继恢复13个人民公社党委(1968年底,先后撤销东庄、均桥、八方、高桥、三里等公社建制,并入其他公社)。1971年底至1973年初,先后恢复高桥、东庄、三里等三个人民公社及其党委。至1984年全县有双钟、五里、三里、东庄、城山、流芳、高桥、舜德、江桥、文桥、马影、傅垅、凰村、张青、大垅、流泗等16个公社党委。1984年6月恢复乡(镇)建制,全县有16个乡(镇)党委及共大、南北港场党委,其中高桥、五里分别易名为屏峰、武山,双钟公社改双钟镇,其他乡仍延用公社名称。 直属机关党委1957年2月成立,1959年8月撤销,1961年2月恢复,1962年5月撤销,1964年6月再度恢复,1966年“文革”开始后一度瘫痪,1972年5月恢复至今。
  1949-1988年湖口县党组织发展情况表第三节党代会1949-1988年中共湖口县历任领导人名单第四节党员
   一、组织发展
  1949年全县党员22名01952年土地改革后党组织有较大的发展,共有党员287名。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党的组织发展很快,共有党员2196名,新发展的631名。1972年恢复党的发展工作,1973年发展185名,1974年发展100名,1975年发展156名,1976年发展219名,这年党员总数为6707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组织稳健发展,至1988年党员共8664名。
  党员的结构,50年代和60年代主要是吸收工人、贫雇农和工农出身的国家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如1956年全县党员2196名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31人,只占总数的1.4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党的组织建设逐步注重了文化结构,大批知识分子加入了党的组织。1984年全县党员总数为7851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132人,占总数的1.68%,中专314人,占3.99%,高中639人,占8.14%,这一年发展了52名新党员,其中大学10人,中专17人,高中12人,知识分子入党的人数占总数的75%。
   党的发展情况详见表45-4
  建国后湖口县党员基本情况年度统计表二、党员教育
  培训班1949年5月21日,中共湖口县委举办为期20天的第一期青年知识分子训练班,由县委宣传部长兼班主任,培训了50多名知识青年。这些同志后来都是地方干部中的骨干力量,有的随二野西进。1949年下半年举办第二期青年知识分子训练班。县委在二期土改后,于1951年7月办了土改训练班。共训练半脱产干部35名,不脱产干部209名。教育内容为划分阶级、土改总路线、土改法等,结合进行生产十大政策、抗美援朝、镇反,爱国主义等教育。之后几年曾举办过建党、农业社干部、信用社干部等各种类型训练班。
  干校1958年11月,接收前工商联政治学习班的资产,成立湖口县干部学校,校址在石钟山下。配备包括校长在内的5名干部。每年举办训练班两到三期,每期七、八十人。1960年上半年,湖口县干部学校改为湖口县委干校,配备专职副校长一名,增设两个财干班,每班30多人。学校负责抓政治、业务学习,配有两名专职教员,学制一年半。从这年下半年开班到1961年年终结业。
  党校1961年上半年县委干校改为县委党校,增办两个文化班,对象是没有进过校门的生产大队党支书和大队长,每班20人左右,每期3个月。学习内容分为语文、算术、政治三门课程。共开办两期,培训80人左右。1965年7月7日郭沫若咏“党校耀人寰”指此。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校停办,领导和教员分别下农村,只留一个人看校。1970年改党校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为县革委会政治部领导F的一个组,配备组长一人,定编20人。轮训到生产队队长,每期20天,全年办七到八期,调训350人左右。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阶级斗争方面的有关文件。班设在原加工米厂,1971年迁回石钟山下,重建了校舍。1973年恢复县委党校的名称,定编7人。轮训大队党支书、大队长以上和县局副局长以下的党员行政干部,少数非党人员根据需要、主管部门同意也可入党校学习。
  1978年上半年,按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党校规定轮训县委分管的干部。公社和局级组织对应进党校学习的1140多名县、社、大队干部,分期作出规划呈报县委组织部,每期调70-100人,每年办四至五期,分三年轮训完毕。是年,校长和第一副校长由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兼任,先后配备两名专职副校长。1984年始设专职校长。校内设有办公室、教务处和总务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每当中央重要文件公布和发表,县委不定期的举办公社书记、局长和部、室、委、办负责人的轮训班。平时的日常轮训,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每期都有一人参加领导学习。1985—1988年总培训千余人(次)。
  1985年根据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县党校确定为中专体制。1985年和1986年先后办了两期中专班,由不及中专水平的在职干部离职进修一年。两期共有79人经考试合格取得中专学历。
   目1985年起县党校教员列入教师队伍。1987年有3名教员取得讲师职称,7名取得助教职称。第五节纪律检查
  1951年8月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5月改为监察委员会。1967年2月停止工作。1972年11月至1978年2月,党的监察工作由纪检组承担。1979年7月恢复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9月中共湖口县第六次党代会选举县纪委成员,任届与县委同。乡(镇、场)纪委亦由乡党代会选举产生,由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另设一名专职副书记,县直属总支(支部)设立纪检组或纪检委员。
  纪检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它重要规章制度,协助县委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同时,重新审查、纠正了一些在“文化大革命”和“反右倾”等历次政治运动中因极左错误路线影响而造成的冤假错案。
  1979年以来,县纪委注重对党员进行党风党纪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通过党课教育和通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要求党员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两个考验,抵制和防范新的不正之风。同时,对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和作风腐化堕落等违犯党纪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处分了一些违法乱纪的党员。
  湖口县历届中共纪委(监委)书记名单第六节党的宣传 县委宣传部作为县委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干部群众各个时期的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社会宣传,掌握社会舆论导向,辅导干部、党员的理论时事学习。在各个时期,服从党的中心工作。 从1949年5月举办第一期青年知识分子训练班开始,到1958年11月成立县干部学校以前,宣传部负责对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各种类型训练班的领导,之后,有重要政治学习任务时,协助组织,指导培训工作。
  50年代前期,宣传工作配合土改、互助组、中苏友好、婚姻法、过渡时期总路线,普选、农业生产合作化、宪法、爱国卫生、反对美蒋条约、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肃反、征兵等党的中心工作发动群众、鼓动群众,掀起一个又_个宣传教育运动。以1955年底县区投入合作化宣传情况为例:参加宣传总人数15490人,受教育总人数94212人,占总人口的66.21%;报告团64个,报告次数340次,学习合作化文件总人数44728人;群众宣传队109个;大字报2720份,黑板报358块,出刊物1692期,夜光报7块,广播筒194只,幻灯6个,标语19318条,漫画553幅,印发宣传材料438期,展览会5次,还组织了山歌队、腰鼓队等文艺团体参加。
  50年代后期,配合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消灭四害,找矿报矿、血吸虫病防治,社会主义教育、农业发展纲要40条,整风、扫盲、大跃进、全民皆兵、战备等党的中心工作/大张旗鼓地开展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宣传运动。1957年初组织干部特别是教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1958年下半年开展以毛主席著作为中心学习哲学,并开展读十本书写十万字运动;1959年11月初开展万人宣传运动月,歌颂三面红旗的伟大胜利,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宣传舆论工作在60年代初得到进一步加强和重视。1961年初,在全县文教系统进行整风运动,并在部分农村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干部的理论学习,以政治经济学、毛主席著作为主要内容。自后学习毛泽东思想活动持续十余年之久,并涌现出大批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迅速席卷城乡各个角落,批判“三家村”、“四家店”、“走资派”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嗣后出现了“天天读”、“早请示、晚汇报”、“红海洋”、“三忠于”等庸俗化的东西,在政治思想上造成极大的混乱。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政治宣传运动。
  1979年以来,宣传工作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作为根本任务。该年中期,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习讨论,法制宣传教育,党员思想教育被列入宣传工作的重要部分。
  1980年中期开始,对全县党员进行轮训,同时配合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和进行第一步改革,开展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宣传教育。1981年下半年,组织培训200余名骨干宣讲员,在全县普遍开展学习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1982年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1983年初开展党的十二大文件宣传活动,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作为社会宣传的重大内容也迅速全面地开展起来。
  1984年初开始,宣传工作一直密切配合整党。1985年组织全县干部群众收听收看曲啸、李燕杰的贯穿共产主义思想的录音录像报告60余场次,接受教育达数万人次。
  1986年,大力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决议》,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和移风易俗宣传。按照省委部署,对在职干部开始进行为期五年的正规化理论学习的组织、指导。学习内容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五个方面,每年一个方面,1990年完成。该年举办哲学辅导讲座6次,培训理论辅导员70余名,编印辅导材料34份。7月,全县分41个考场进行干部哲学考试,顺利地完成了哲学的学习任务。同时进行全县职工时事政治考试,6千余职工参加。
  1987年,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全年共举办3期政治经济学辅导员学习班。该年下半年还增加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书的学习,并举办各类知识竞赛。4月份举办了党政领导机关职业道德教育演讲会。宣传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服务上来。增强商品经济观念,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正面教育,加强改革舆论的宣传,树立改革先进典型,鼓动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改革。同时,调查了解学校、职工、农村三大方面的思想政治情况,加强对意识形态部门的联系和指导,整顿社会文化市场等,都是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11月3日,召开县直千人参加的十三大文件学习与宣传动员大会,接着举办学习了十三大精神宣讲员培训班,培训150名骨干宣讲员,围绕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展社会宣传教育。
  1987年5月,由董握璋、赵敦珩、李志川、刘春江4人编导的《湖口在前进》被拍摄成33分钟的录像片向全县放映,宣传本县改革九年的成果。
  1988年在武山乡和县经委所属厂(矿)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试点工作。随着对外开放的总趋势,本县的自然风景和建设风貌,吸引了许多新闻单位。仅1988年市级以上宣传新闻理论口就来人46批,300余人。宣传报道工作从1958年起就建立通讯报道网络,1971年在县革委宣传组内正式设置报道组,配专职干部3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进一步加强,在报道上取得了显著成绩,1986年被《江西日报》社评为宣传报道先进集体。
   第七节统一战线
  1981年前,我县统战对象有各界知名人员209人,其中社会知名人士17人,省政协委员2人,原省工商联执委1人,(详见表45-6)。
  1981年后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非党的知识分子干部、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原工商业者、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爱国的宗教领袖人物、去台人员留在大陆的家属亲友、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归国侨胞和国外侨胞等。
  1981年,县委统战部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组织党外知名人士学习党中央重要会议文件;开办学习班两次,共有80人次。第二,进一步落实党的各项统战政策。完成了右派改正、安置的扫尾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清退“文革”期间查抄财物折价为35146.5元,清退定息7335.55元,对各界人士因冤假错案受株连的家属、子女就业和转吃商品粮问题,会同有关部门逐个解决。第三,全面进行人物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全县181名党外人士(其中归侨2人)的情况。第四,注重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有5名党外人士担任副局长,2人担任正、副院长(县医院),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名,总护士长1名,科室院站负责人8名。
  湖口县统战对象一览表对台工作1973年中共湖口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立,7月1日正式挂牌办公。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及成员分别由县委、县革委、县人武部的负责同志和宣传、统战、外事、公安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兼任。1981年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对台工作小组。对台工作办公室(简称“对台办”)是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对台工作小组下设的办事机构。1988年底筹建湖口县台胞台属联谊会,1989年元旦正式成立,系民间爱国团体。
  设置对台工作机构以后,在全县进行了“统一祖国,人人有责”和党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并进行了台湾同胞,去台人员、去海外人员、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人员及其亲属的普查活动。初步查出全县有去台人员310余人,去台亲属(简称“台属”)1200余人,台湾省籍同胞2人。
  在普查基础上,对台胞,台属进行落实政策工作,对他们政治上一律平等,生活上略有照顾,还给台胞邹友南的长子和台胞王康、王庄兄弟俩安排在国营企业工作。
   自对台办组建以来,尤其是1986年以后,对台宣传不断得到加强,累计在各对台(外)报刊电台用稿185篇(张),其中1986-1988年有16篇稿件获省优秀作品奖,l篇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征文鼓励奖,1篇获《华声报》征文三等奖。撰写台情调研文章55篇,其中被省、市级以上采用的有15篇。鼓励台胞、台属与台湾亲人取得联系。全县自然通信由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230余人,转道寄钱,寄物日益频繁,历年累计外汇折合人民币约160余万元。1987年10月本县去台人员开始回乡探亲,到1988年底1回乡探亲的共有102人。本县对台办还组织6人在境外会亲。
   第四十六章其他政党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
  北伐前(具体年份无考)国民党已在湖口建立秘密组织,负责人有彭百庭和王宇公等。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月,国民党湖口县临时党部成立,公开活动。其时国共合作,共产党员龚载扬、陈远绍、钱成九参加了临时党部,龚任常委,钱、陈为委员。民国十六年五月成立县党部,彭茂林为常委,杨冀北、钱成九、邹觉民、陈远绍、郭月桂、高道臧、张锦芝、梅荣汉均为执委。同年“七·三一”九江政变后党部遭破坏。民国十七年国民党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派张昌俊(南昌人)、周维翰(靖安人)、邹景等到湖口进行改组活动,重新登记国民党员。民国十八年改组后的县党部由吴世莫、张昌俊、邹景为执委,潘树椿(湖口人)为候补执委,周维翰为监察委员,酆贻谷(湖口人)为候补监委。民国二十年江西省党务整理委员会派王凤山(湖南人)姚×(南昌人)和王道平(湖口人)担任湖口县党务整理委员。民国二十一年省党部又改派陈天恕(星子人)、殷昌金(星子人)和刘耕林(九江人)担任湖口党务整理委员。民国二十二年改为干事制。省派潘树椿为县党部干事。民国二十四年省派杨饶澄(新建人)为干事。同年九月又派万宝全(南昌人)接任干事。二十八年沦陷区改干事为书记长。龚载杨由县长介绍,省党部批准,于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任书记长,三十二年梅荣汉受省党部委派接任书记长,三十四年曹文超又接梅之手任书记长。民国三十六年冬,蒋介石采纳CC派的意见,决定党、团(三青团)合并,省党部统一委员会于该年十月二十三日派令曹文超、梅荣汉、董近三、吴超魏担任湖口县党团统一委员会委员,负责合并事务。合并后,曹文超任书记长,梅荣汉为副书记长,吴宗季、吴超魏为正、副秘书(合并前梅为三青团湖口县分团部筹备处主任,吴为书记)。民国三十七年曹文超卸任,吴宗季继任书记长,至湖口解放。 县党部下辖区党部,区党部F辖区分部。民国十八年八月,湖口有3个区党部,以序数称之。共13个区分部。即第一区党部辖6个区分部,第二区党部辖3个区分部,第三区党部辖4个区分部。民国二十八年起区分部F分小组。区党部设书记(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后改称常务委员),区分部设执委3人,其一任书记,另二人分别负责组织、宣传工作。
   县党部、区党部均设监察委员会,区分部设监察委员。
  民国十六年“七·三一”以后该党吸收对象大部分是官僚、地主、资产阶级分子,也有部分农民、手工业者和学校师生。只要两个党员介绍,填表后就算党员。有时机关、团体、学校、警察部队搞一次性的集体入党。民国三十六年为了竞选“国代”,奉省党部命令,成批发展,只求数量,不计其它,有人在襁褓之中就被列入国民党党员名单。
  本县历年国民党员数额: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三年均为一百名左右,民国三十年有741名,民国三十七年党团合并,数字也比较混乱,因有一部分三青团不愿转为国民党员,未予登记,故原有党员(包括三青团员)应为3103名,登记数只有1623人,总清查数2478人。 国民党的活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县党部根据“改善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容纳革命分子”的宗旨,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发动各界民众,响应北伐。民国十六年(1927年)宁汉分裂后情况大变,搞了大量反共反人民的勾当。国民党在湖口的主要活动如下:
   民国十六年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执委和监委。
   民国十八年十二月四日选出邹景、张昌俊为比席省国民党代表大会代表。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鼓励协“剿”空气,组织善后委员会党务处,镇压土地革命。这一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约计800余人。 民国二十三年,县党部为对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以办理“清乡善后”,推行所谓“新生活运动”等为中心工作。当时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便在江西挂起“江西农村改进社”的牌子,在安义万家埠和湖口走马乡筹办两个实验区。(详见《湖口走马实验区》)
  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抗日战争已爆发,县党部组织战地工作队,编制30人,到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浮梁)彭湖战地工作队训练班受训一个月后回县,先后以沈全吉、钱成九、董近三为队长,进行组织训练、搜集情报等活动,至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日奉令裁撤。
  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奉令召开国民党湖口县第四届代表大会,选举县党部执、监委员。执委有曹文超、吴宗季、董近三、蔡寿元、酆镐、夏翰、徐毅夫;监委有董志新、刘昆良、王佩赞、李传薪、夏拜遗。同月,选举本县参加第七届全省党代会代表。全县划分六个投票区,各区持势拉票者大肆活动。
   民国三十七年召开国民党湖口县第六届代表大会。
   附一走马实验区
  走马实验区系中国国民党江西农村改进社办的两个实验区之一。位于马影乡大屋梅村东面、张青乡刘镇村下首的大仙庙,民国时期,此地属走马乡所管辖。于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开始筹备,设有筹备处。由省派苏邨圃(江西贵溪人,曾任国际大学教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委员)为筹备处主任;刘延杰(江西贵溪人,曾任万年县政府法官、代县长)、梅荣汉(湖口人,后曾任国民党湖口县党部书记长和湖口师范校长)蔡寿元(湖口人,后曾任湖口县政府教育科长)为筹备委员。民国二十四年四月正式成立实验区办事处。苏邨圃为总干事,刘延杰为总务部主任,梅荣汉为政治部主任,蔡寿元为文化部主任,李恩纶为经济部主任。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梅、蔡、李因事他去,改聘苏醒(江西贵溪人,曾任江西省教育厅民教指导员)为政治部主任,赵以诰(江西进贤人,曾任龙南县县长)为经济部主任,邱耀奎(江西贵溪人,曾任县教育局长)为文化部主任。苏醒还兼任湖口县第一区区长。实验区所辖区域最盛时有62保,364村,南北约20里,面积约180平方里,可耕地53520亩,人口45008人。
   据苏邨圃《湖口走马实验区工作报告》所载,实验区成立后两年多开展之活动主要是围绕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
   一、政治方面,主要有四项:
  训练壮丁训练凡属实验区内之壮丁j均须受训。每村以一个月为限,农忙停止,农闲恢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至二十六年三月底,共办五期,132班,受训壮丁980人,占总壮丁数的14.1%a保甲长及公民训练每月召集保甲长会一次,授以“民权初步”和“新生活须知”等常识;每月派员赴联保办公处,讲演法令及时事,农村改进理论等。
   息争设立息争委员会,每半月开常会一次,遇有紧急案件,临时召集会议。两年间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135起。
   问事组织民众问事处和民众代笔处,由政治部全体职员轮流值日。
   村容村容整理为三项:修筑道路,制定村训,整理住房。
   二、经济方面,主要为两项
   筹办农村经济有六项内容:①厉行造林;②疏浚池塘养鱼;③训练农事知识;④督办合作事业;⑤发展手工副业;⑥节省婚丧喜庆耗费。
   筹办示范农场共办农场两所,一在实验区办事处背后,一在无相寺。
   三、文化方面:
   办中心小学1所,共7个班,74名学生;办保学53所,2342名学生;办民众夜校8所,男女学员计318人。
   设民众茶园,组织妇女读书会,设民众阅览室。
   组建保健所,筹办保健员训练班。
   国民党中央要员林森、刘峙、张治中、林虎、陈立夫、徐恩曾等曾先后到走马实验区视察。
   附二 “中统”、“军统”在湖口活动简况
  “中统”、“军统”是蒋介石为巩固其独裁统治建立的两个庞大的特务组织。湖口县参加“CC”派“中统”特务活动的主要有:曹军直,他在民国三十四年以前曾直接与陈立夫进行通讯联络,每月一次;张锦芝(原为中共党员,后叛变投敌)民国三十四年任湖口县政府情报主任,属中统特务骨干,手下还有两个情报员(张日宣和倪金伯),在县城异常活跃;曹文超、高国瑞也是“中统”分子。
  军统局于抗日战争期间,在彭湖设立情报组,有电台一架,正组长汪秉笔(彭泽人),副组长黄赞琳(湖口人)。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人离职,由陈俊(彭泽人)继任,陈卸任后交给蔡焕新。后彭湖情报组撤销,划归九江组指挥。民国三十三年一月至三十五年五月,湖口县军统由饶西楼负总责,另外还有李传薪、洪鉴明、叶立斋、蔡建中等头目。民国三十三年饶西楼任军统局江西站军委二阶组长,湖口军统工作组通讯员,三十四年为中尉组员。三十六年十月国防部保密局在湖口建立直属特务组,以陈炳文(进贤人)负责,有电台一架,曾顺苗为台长,县城由高立平负责,区乡由饶西楼负责(支上尉津贴),江北由保安大队长钟家梁及水警分队长朱×负责。民国三十七年饶停止活动,由王德胜接任,不久又交卸给欧阳焕。三十八年初,湖口直属组撤销,复归九江组管,湖口仍由高立平负责。黄赞琳、饶西楼等解放后被人民政府处决。
   第二节其他民主党派
  湖口县民主党派成员较少,建国后至今总共有5人,即中国农工民主党员3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人,没有建立支部和小组,他们的组织关系,或隶属南昌市,或隶属九江市。
   附:民主党派成员名单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揭锐、张佩珠、王龙骧。
  揭锐,江西省东乡县人,外科医术高明,文革前任湖口县医院副院长,“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后落实政策,历任县医院院长,江西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县人民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王龙骧,本县东庄人,长于药理,曾任国民党军后勤总部第八卫生材料补给库库长,解放前后与邵式平同学情谊深厚,原任湖口县钟山制药厂名誉厂长,1990年2月病故。
   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周子布、傅趯寰。
   周子布,湖北黄梅县人,曾任湖口县中学副校长。已病故。
   傅趯寰,高安县人,曾在九江二中和湖口县中任数学教师,在数学界有名气。
   周、傅二人在一九五七年均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1978年都予以改正,恢复了名誉傅现已调离湖口。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人物

舒味三
相关人物
肖素民
相关人物
龚载扬
相关人物
钱成九
相关人物
陈远绍
相关人物
肖厚德
相关人物
胡玉中
相关人物
彭湖北
相关人物
钱成九
相关人物
彭茂林
相关人物
陈远绍
相关人物
吴国璋
相关人物
高道臧
相关人物
钱成九
相关人物
郭月桂
相关人物
肖厚德
相关人物
曹东园
相关人物
张锦芝
相关人物
彭湖北
相关人物
赵祖植
相关人物
胡玉中
相关人物
徐宝义
相关人物
林士友
相关人物
周赓年
相关人物
胡铁生
相关人物
郭月桂
相关人物
徐保义
相关人物
王文凤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