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粮油储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410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七章 粮油储备
分类号: TS205.9
页数: 2
页码: 343-344
摘要: 常平仓、社仓、关义仓所储之谷,在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入湖口县城时皆为义军战利品,太平军开仓赈济缺粮农户,余下为军粮。
关键词: 湖口县 粮油储备

内容

第一节储存 清咸丰之前全县就设有不少仓库,当时有常平仓5廒:祥字廒6座16间,在县署内;瑞字廒9座20间,在学宫左;人字廒4座12间,在通济门内;关字廒6座15间,在旧关署内;新字廒2座10间,在澄清门内。5廒共可储谷两万担。 除常平仓外,还有社仓7所,即本城仓、流泗桥仓、黄百户仓、马影桥仓、文桥仓、柳德昭仓、李家巷仓。7所社仓可储谷1896石。社仓属于民办,目的在于储粮备荒。由群众选正、副社长轮流经管,每年存放,秋收加一利息还仓,内除3升给正、副社长用于办公费用,每年实收7升,统入社本,源源生息。
  另外,尚有关义仓,与上述社仓性质同。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存谷1751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存谷444石;同治末年,储谷1334石。
   常平仓、社仓、关义仓所储之谷,在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入湖口县城时皆为义军战利品,太平军开仓赈济缺粮农户,余下为军粮。
   民国二十年(1931年)湖口县乡镇仓库共储粮谷2277石;三十三年有1786石,除使用外,实存289石;三十七年有14800石。
  建国后,国家储备和藏粮于民相结合,到1981年:全县国家储备粮油,分甲、乙两字,前者由中央掌握,后者由省掌握,未经批准,不得动用。1965年,湖口县粮食部门开展过代生产队储粮业务,有作价存粮取粮和存粮按统购价收款两种方法,既方便群众又可备战备荒。
  60年代初,全县粮仓由4栋增至19栋,容量达1100万斤。80年代粮仓增到40栋,总容量达2200万斤。
  1983年全县有粮库76座,总容量可达6500万斤。1984年全县储粮单位18个,共有仓库87座,储粮6000万斤,最高仓存可达8213万斤。1985年全县储粮单位19个,月平均储粮(混合粮)5550万斤。1986年,全县储粮单位19个,月平均储粮(混合粮)5600万斤。1987年,新建粮食仓库5座,修建仓库4座,新建和修建的仓容可达到1610万斤。1988年,又新建粮仓4座。至此,全县共有粮食仓库96座,仓库总容量为7565万斤。全县两大储粮单位一库、二库平均年储粮2600万斤,最高仓存可达3948万斤。
   第二节保管
  把好粮油品种入库关,做到一干二净是粮油保管的重要一环:建国前,科学技术落后,没有对粮油进行科学管理,只能靠手摇风扇来除虫除杂,对鼠害和霉变无能为力,致使粮油的浪费很大。
  建国后在储粮管理方面采取了物理机械风筛除虫的方法,收到一定效果。80年代保粮措施进一步完善,采用低氧、低药、低温的技术措施,结合综合防治,以低温储粮为主,取得良好效果。
  保管人员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对粮情进行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保证了粮食储存的安全。近几年来,积极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害、无事故)活动,并施行化学手段以防止粮油污染。1984年,经过检验鉴定,做到“四无”和“基本四无”的储粮单位共14个;做到“四无”和“基本四无”的粮仓共76座,占仓库总数的87.4%;“四无”和“基本四无”储粮5730万斤,占储粮总数的93.5%。
  1988年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是粮油储藏保管最难的一年。是年,粮食部门对储粮单位进行了4次大检查,检查粮仓83座,通过检查鉴定,达到“四无”粮仓标准的仓库73座,占被查仓库的85.5%;对有问题的粮仓及时督促其改善管理。年终,县粮油储运公司被省储运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