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副土产品收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3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副土产品收购
分类号: F762
页数: 8
页码: 306-313
摘要: 扶助生产县供销社为了增加收购量,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扶助和组织农村农副土产品的生产,从1972年开始,重点抓了长毛兔、草席、黄花、油桐、茶叶、薄荷油、柑桔以及西瓜等生产。十余年来,上述品种种植面积发展到28900多亩,其中茶叶9000亩,油桐11300亩,黄花4500亩,柑桔1500亩,木梓720亩。
关键词: 湖口县 商业经营 经营状况

内容

扶助生产县供销社为了增加收购量,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扶助和组织农村农副土产品的生产,从1972年开始,重点抓了长毛兔、草席、黄花、油桐、茶叶、薄荷油、柑桔以及西瓜等生产。十余年来,上述品种种植面积发展到28900多亩,其中茶叶9000亩,油桐11300亩,黄花4500亩,柑桔1500亩,木梓720亩。分别在全县建立了马影、三里两千亩油桐基地,并建有三个“三油”(桐油、乌桕油、蓖麻油)加工厂;大垅马迹岭和武山长岭两个千亩茶园;文桥、傅垅、张青三个黄花基地;城山团结和凰村牛脚湖两个木梓基地;张青八房柑桔、西瓜基地;马影、凰村牛脚湖围堤蓖麻基地等,同时还建立了大垅联丰、武山、屏峰三个茶叶初制加工厂。
  薄荷油种植面积曾达3000多亩,加工炼油的锅灶80多套。蓖麻种植也较普遍,年产量曾达400余担。还种植了乌桕、风蓬竹、黄麻、苎麻、烟叶等。
   长毛兔饲养量曾达8000多只。
  县供销社为了建立商品基地,理顺产销关系,提高产量,从1976年到1980年先后从武宁县引进风蓬竹种苗80000多株,从乐平梅岩油桐良种场引进千年桐苗40000株、玉山县小米油桐种籽1.2万斤;从陕西引进小木漆树苗,从修水县引进大红袍漆树苗共50000多株,从浙江兰溪县引进稼接良种葡萄、乌桕1000株,乌桕籽50斤,从萧山县引进优良高产黄麻种50市斤,从瑞昌县范镇乡引进苎麻种苗10000蔸,从波阳县引进烟叶种苗10000株,从湖南平江县引进茶籽80000余斤,从福建连江引进福鼎大白茶籽扦插良种茶苗1000株,从婺源引进扦插良种茶苗1000株,从都昌县引进席草种苗50000多蔸,还从浙江温州引进蜜桔良种苗。
  县供销社为培训农村技术人员,采取蹲点的办法对生产单位进行技术指导。乌桕嫁接,油桐嫁接,草席编织,茶叶采摘和初制加工,薄荷油品种鉴别、栽培和加工以及长毛兔饲养管理的学习班。
  自1969年以来,县供销部门(包括县财政拨款)为扶助多种经营生产,共向全县各生产单位投资达135万元,下拨各种专用化肥达2千吨,还从外地请进专业人员2人传授技术。1981年为发展本县黄花生产,供销杂食品公司就向各乡生产单位贷款39000元,从湖南引进了黄花苗50000蔸。1983年之后,对全县养鱼、养鸭、养鸡、养猪专业户开始进行扶助。1984年向全县多种经营者专业户提供无息贷款3.7万元,开展产销一批发、加工等多方面的联营,同140多户专业户订立产销合同,产值达11万元,主要品种有桐油、西瓜、鲜鱼、黄花、柑桔等。1988年,县供销社举办了180多期快速养猪培训班,参加人达1万余人,快速养猪技术在农村得到推广。
  湖口县供销社扶植多种经营成效情况表产品收购建国前,本县的农副土产品多为私商所收购。湖口盛产棉花、菜油、黄豆、芝麻、水产品等,抗日战争前大量输出外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据“江西省银行经济研究室”调查,土特产品的产销量仍很可观。
  抗战前湖口县土特产品输出表
  民国三十五年湖口特产调查表
  建国后,本县农副土产品(不包括粮油)的收购主要还是棉花以及猪、禽、蛋、鱼等,三籽(桐籽、乌桕、蓖麻籽)、杂皮、黄花等也有一定的收购量。1957年开始对棉花实行统购,1961年改为换购。1962年之后农村多种经营生产开始发展,农副土产品收购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经济责任制,各种农副土产品大幅度增长。1986年黄花收购量达1.11万斤,1980年猪肠衣收购量达42942根,1979年薄荷油收购量达3.41万斤,1984年茶叶收购量达3.07万斤,1986年柑桔收购量达6.16万斤。西瓜虽然没有大量收购,但产量很高,1981年产量达849万斤,张青西瓜香甜可口,远近闻名,已成为本县的名产。
  棉花是本县的主要农副产品,创历史最高收购量的是1982年,收购皮棉65106担。生猪最高收购量是1988年,收购量为33167头;鲜蛋最高收购量是1979年,收购量为4796担;家禽最高收购量是1959年,收购量为39200羽;鲜鱼最高收购量是1973年,收购量为9221担。
  1962年以后对农副土产品收购开始实行奖售政策,凡完成农副产品定购任务或派购任务的分别奖予计划指标内的木材、化肥、,大米以及平价柴油、化肥等物资。
  为了做好农副土产品的收购工作,县供销社在每年“小秋收”之后便组织各基层供销社在本地召开一、两次物资交流会,届时农民自己所产的猪、禽、蛋、黄花、“三籽”、皮张等物资向供销社出售,以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工业品、日用杂品等,参加交流的品种有1200-1800种,销售额大的乡可达1.5万元。
  湖口县历年主要农副土产品收购情况表湖口县历年棉花购销调存统计表 土特产品:湖口县土特产品种不多,较为著称的有黄花、糟鱼、豆豉、绒螯蟹、银鱼和后来居上的石钟啤酒、张青西瓜、八房柑桔等。
  黄花又称萱草,俗称金针菜,已有二、三百年的种植历史。本地品种为霉花(霉天开花),花朵细长,肉厚软润,金黄透亮,属营养佳品,有滋阴补气、通乳消肿的功能。1963年从湖南引进伏花(伏天开花),产量高,易制作,但质地没有霉花好。湖口黄花远销广州、上海,但产量不多,每年只能收购数千斤,1986年最高收购量为11100斤。
  五香豆豉色、香、味俱佳,深受食户欢迎,产品畅销九江、景德镇、武汉、南京等长江中下游一带。建国后,食品加工厂专设有豆豉生产车间,质量和产量都有提高。最高年产量可达40余万斤。
   银鱼是湖口县水上一大特产,但产量不高,抗日时期年产量400斤左右。建国后:组织捕捞,最高年产量也只有200多斤。80年代末无出产。
  糟鱼以鲤鱼为原料,腌制晒干后,加入酒糟、白糖、麻油等料混合精制而成,能长期贮存食用。糟鱼味道独特,具有甜、辣、麻,咸、酸、鲜六味,营养丰富,且有药用价值。湖口糟鱼盛名久传,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香港。1985年在全国首届水产品展销会上荣获优质产品奖。
  石钟啤酒是湖口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产品,透明清亮,营养成分和卫生要求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1982年全省9家啤酒厂的啤酒质量品评会议上被评为第二名,现已驰名省内外,畅销于湖北、福建、广东、安徽等各省,为当地紧俏饮料。
  绒螯蟹俗称河蟹。早在明、清时期湖口县渔民,就掌握了它的生活习性,每年秋末冬初季节便在沿长江柘机至彭泽县红光一带捕捞。1975年本县从长江口崇明岛引进天然蟹苗,进行人工放养,近几年人繁蟹苗试验成功。绒螯蟹已成为湖口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
  张青西瓜盛产于湖口县张青乡,每年盛暑之时上市量达几百万斤。皮色碧绿,皮薄瓤厚,肉红籽黑,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消暑佳品。
  八房柑桔盛产于湖口县张青乡八房村,是八房村农民集南方名优品种,经试栽、筛选、驯化而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亩产可收2000斤。八房柑桔个大、皮薄、味甜、无核、营养丰富,尤其是果皮含有多种特殊营养成分,可入药。
   交切糖素为湖口地方名产,有“明如镜、薄如纸”之誉。以脱壳芝麻仁、白糖、麻油、饴糖等原料精工制作,香甜酥脆,极为可口。
   寸金糖因形如寸金故名。原料为白糖、饴糖、脱壳芝麻仁、桂花、麻油等,以甜、酥、香著称,入口便化。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黄花
相关专题
五香豆豉
相关专题
银鱼
相关专题
糟鱼
相关专题
石钟啤酒
相关专题
绒螯蟹
相关专题
张青西瓜
相关专题
八房柑桔
相关专题
交切糖
相关专题
寸金糖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