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下水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36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地下水道
分类号: TU823.1
页数: 1
页码: 278
摘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之前湖口街道没有下水道,每逢大雨滂沱街道上便水流成河,甚至水漫店铺,使商家遭受损失。民国三十五年,国民党县政府在中正街修了一条长400米的下水道。
关键词: 湖口县 街道建设 地下水道

内容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之前湖口街道没有下水道,每逢大雨滂沱街道上便水流成河,甚至水漫店铺,使商家遭受损失。民国三十五年,国民党县政府在中正街修了一条长400米的下水道。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不断修建下水道,街道的排水能力逐渐得到改善。1983年对县城街道的下水道进行大整修,从汽车站至云亭路、大中路、中山路、沿江路,直到西门都建有下水道,全长3008米。在整修街道的同时还将县城街道地势增高1米,增强了防洪能力。1986年,增建杨港片区的下水道,长310米。至此,全县下水道总长3318米。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机构

湖口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