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畜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299
颗粒名称: 第十七章 畜牧
分类号: F307.3
页数: 7
页码: 168-174
摘要: 畜牧业是本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猪为畜牧业经济的主体,鸡、鸭、鹅、兔是乡村的主要家庭副业。畜牧业总产值,1949年139.0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9。55%;1965年336.3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1.17%;1978年为490.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38%;1988年为11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3.98%。本县民间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马、骡、驴、兔、猫、狗等,家禽有鸡、鸭、鹅、鹌鹑等;建国前以地方品种为主,建国后从外地引进不少优良品种。猪品种繁杂,主要有都昌黑猪、萍乡花猪、滨湖黑猪和杂交猪。1958年从外地引进四头约克夏种公猪与本地猪杂交改良。
关键词: 畜牧业 农业经济

内容

畜牧业是本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猪为畜牧业经济的主体,鸡、鸭、鹅、兔是乡村的主要家庭副业。畜牧业总产值,1949年139.0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9。55%;1965年336.3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1.17%;1978年为490.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38%;1988年为11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3.98%。
   第一节种类
  本县民间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马、骡、驴、兔、猫、狗等,家禽有鸡、鸭、鹅、鹌鹑等;建国前以地方品种为主,建国后从外地引进不少优良品种。
  猪品种繁杂,主要有都昌黑猪、萍乡花猪、滨湖黑猪和杂交猪。从50年代开始就抓了品种改良,主要从外地引进良种公猪和本地母猪进行人工配种和自然杂交。1957年在武山综合垦殖场立了公猪良种配种站。1958年从外地引进四头约克夏种公猪与本地猪杂交改良。1961年从萍乡引进150头“两头黑”萍乡猪,分放在全县繁殖改良。1971年,县食品公司在三里办起生猪良种场,专门繁殖良种公猪。1972年引进丹麦的长白猪、大苏白猪,英国的大型约克夏、巴克夏。1986年开始引进美国的杜洛克和汉普夏,1988年县食品公司良种场又引进了瘦肉 IPE种公猪。
   广大农民的实践证明:育肥猪以二品或三品种杂交,所生仔猪育肥效果为最优;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是以中型约克种公猪一 :地滨湖黑猪和杂交猪为最佳。其特点是适应性强、耐粗料、生长快、抗病力好、母猪产仔多,瘦肉型猪以大型约克夏、杜洛克与汉普夏和丹麦长白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为最佳组合。1972--1974年曾推行生猪的人工授精,对改良品种起到一定作用,后因引进外地良种公猪较多而被取代。
  牛有水牛、黄牛两种,均以役用为主。水牛毛皮呈灰褐色,体型高大,耕作能力强,属滨湖水牛,是江西省优良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沿江临湖的流泗,凰村、马影、三里、江桥、东庄、舜德等乡,其它乡也有部分,但体型较小。成年公牛平均头重400公斤上下,一般体长144厘米,体高125厘米,胸围183厘米,管围21.5厘米左右,日耕田3---5亩,日耙田5-6亩。母牛较公牛稍小。1966年后因放松选种配种工作,近亲繁殖严重,导致品种退化,加上湖洲草场被占用,牧地缩小,符合一级滨湖水牛标准的已逐年减少;黄牛主要分布在屏峰、流芳、五里等乡的低山丘陵村组,由于体型小,役用性能低,70年代以后被当作老残牛处理较多。1988年末全县仅有黄牛2208头,占牛年末总头数15.18%。
   为了提高牛的养殖效益,1952年实行全面留种,重点选种,积极繁育的办法,每30-50头母牛选公牛l头,建立耕牛配种站。1953年全县选出种公牛130多头,建立配种站35个。1958年县商业局购进一头荷兰公牛。1959年在白浒村办了一个露天耕牛繁殖场,后迁往屏峰乡皂湖村熊家垮里,共培育耕牛200头。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流泗、屏峰两乡进行过牛的品种改良,利用摩拉牛、辛地红与本地水牛.黄牛进行人工授精,但由于技术未过关,母牛发情配种期掌握不准,受孕率甚低,加之冷冻精液价格昂贵,未能推广。
  羊建国后本县曾引进乳山羊、菜羊、绵羊和新疆细毛羊。由于群众无食用习惯,出售无市场,加之1966年以前湖口血吸虫的危害,乳山羊、绵羊、细毛羊已不存在,只有少许菜山羊。
  兔本县有西德长毛兔和安哥拉兔及少量食用麻兔。1956年县供销社在灰山和三里街两处办起兔场,专门繁殖安哥拉长毛兔种,开始引进500只,后发展达2000余只。1982年县畜牧兽医站从外地引进1500只西德长毛兔,该品种繁殖率强,产毛多(年产毛1.5公斤左右)。后由于兔毛滞销,挫伤了农民养兔积极性,1983年全县养兔由上年的1607只骤减到207只,1988年只养171只。
  鸡建国初期主要是饲养本地的传统鸡为主,体型小、生长慢、产蛋率低,抗病力弱。50年代高桥人民经过长期培养选育,繁殖出体型大、产蛋多的高桥鸡,此鸡60年代初曾列为江西地方优良鸡种。60年代后期,本县北港和江桥两农场繁育出骆驼红、澳洲黑、芦花鸡等品种。70年代引进了蛋用来杭鸡、红萼鸡、肉用白洛黑、药用泰和乌骨鸡、肉蛋兼用狼山鸡。80年代又引进美国蛋用罗斯鸡、AA鸡、肉用罗斯一号和新波罗,有的已在全县推广。
   鸭主要是当地繁殖的麻鸭。本县先后引进北京鸭、昆山鸭和齐毛鸭等品种。
   鹅有白鹅和灰鹅两种,饲养量不多。1986年起屏峰程大钧饲养种鹅2000余只,1987年办了孵房,每年出售雏鹅几万只。
   鹌鹑始养于80年代中期。县城居民有少量饲养,农村未发展起来。
  蜜蜂建国前本县以饲养中蜂为主。中蜂喜密集、爱分群,具有抗螨能力,喜更新旧巢,具有野生习性,适应性较强。大多采用桶养、繁殖慢、产蜜少。建国后逐步推行中蜂改良,改桶养为箱养,使用摇蜜器取蜜。60年代初,开始引进意大利蜂,此蜂蜂团松散,不喜分群、抗螨力弱,不毁旧巢,无野生习性,采集力强,繁殖快,产蜜量高,是优良品种。全县有少量养蜂专业户,均作为副业经营。[=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家畜家禽品种表)=]
   第二节饲养
   一、饲养量
  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养牛14800头,猪33700头,鸡112600羽。建国后,随着畜牧兽医机构的建立和牧医技术的提高和畜牧生产繁殖、饲养、管理、防疫、治病等方面的进步,以养猪为重点的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消了限制家庭副业的禁令,畜禽饲养量逐年增多。比较突出的有:生猪,1988年末存栏为113498头,比1978年增长19.33%,比1949年增长3.46倍;家禽,1988年末存笼数为540557羽,比1978年增长89.19%,比1949年增长2.89倍。1988年全县人平养猪0.79头,养禽2.25只。(详见附表)[=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禽畜发展情况表)=][=此处为表格=]
   二、饲养形式
   本县畜牧业的饲养形式,建国前仅家庭饲养一种;建国后有家庭饲养、集体饲养和国营饲养三种。
   家庭饲养农业合作化前,本县畜牧业均系家庭经营。牛,一般数户合养一头,少数.一户一头或两头。猪,‘一般每户养1-2头,少数户养3-4头或4头以上。鸡,基本户户饲养,多数10只左右,少数20-30只以上。鸭,只有少数户饲养,有的养二、三只,有的养五、六只,放养群鸭的只有极少数户。农业合作化后,直至1978年以前,只有生猪和家禽由家庭饲养。1980年以后,家畜家禽仍以家庭饲养为主。
  集体饲养始于农业初级社,耕牛作价人社后,由集体固定专人饲养管理,直至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止。集体养猪是从人民公社化后开始的,当时拆除私人炉灶和猪栏,大办公共食堂,大办养猪场。1961年集体养猪531头,1966年发展到1125头,1970年增至17239头,达到本县集体养猪的最高年,1980年则只剩下3458头,比最高年份下降79.94%。从此,集体养猪又为家庭养猪所代替。
  国营饲养是以食品公司和国营农场饲养为主。1958年县商业局办起了奶牛场,北港、江桥等国营农场也都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70年代后期,除少数国营单位有少量饲养外,基本均已停办。
   三、饲料
  湖口县有丰厚的牧草资源。据1980年调查,各类草场总面积24.47万亩。其中草山草场20.51万亩,占草场总面积83.8%,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带;湖洲草场2.68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11%,主要分布在南北港、皂湖、牛脚湖等沿江滨湖地区;农田迹地草场1.275亩,占草场总面积5.2%。还有可放养水生饲料作物的广阔水面。
  1、传统饲料
  生猪饲料仔猪断奶后以稀饭为主,后期适当加些青菜、米糠或麦麸直至出窝。哺乳母猪一般以大米、豆浆、米糠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为主,并增补一些含钙较多的动物性饲料。架子猪以青饲料为主,搭配少量混合糠。肉猪,称为育肥猪,以精料为主,如大米、大麦、红薯、大豆等,适当搭些青饲料。饲喂方法,上乡以熟喂为主,下乡以生喂为主,也有生熟兼喂。
  牛羊饲料春夏秋以放牧为主,由牛羊自由采食野青草。冬季以人喂稻草为主。为使耕牛安全过冬,粮区加喂少许细米糠、杂粮以及适量白酒和食盐,棉区则加喂200--300斤棉籽饼,有的还灌食麻油。
   家禽饲料以喂粮食为主,并放觅野食。
  2、改良饲料
   糖化饲料1969--1971年大搞中曲糖化饲料养猪,为使养猪户掌握制曲、制种和糖化饲料技术,印发小册子,县畜牧兽医站并派出力量下到各乡举办学习班,培训村一级妇女主任配制糖化饲料。
  配合饲料本县粮油加工厂于1983年建立饲料车间,从事配(混)合饲料加工。1984年12月,年产配合饲料5000吨的县饲料公司建成投产。1988年全县生产饲料8723吨,其中配合饲料1348吨,还不能满足农民饲养生猪的需要。县农牧局于1984年无偿下拨了10台饲料粉碎机到基层,供农户自行配制饲料用。
   生长素80年代中期后大力推广,有“920”和翠竹牌添加剂。
  3、政策饲料
   为了鼓励发展畜牧生产,农村自合作化以后,按政策规定了一定的饲料粮和饲料地,作为饲料来源。
   饲料粮农村大集体时,规定在粮食分配中:耕牛每头留饲料粮40斤,公母猪每头留饲料粮300-500斤。据粮食分配年报统计,1957-1983年饲料粮合计为1434779担,年平均为57391.16担,最多的1980年是131073担,最少的1958年是12501担。
   饲料地从50年代土地作价入社开始到80年代土地包干到户为止,规定每个养猪户留饲料地0.1亩,养种公母猪的另增0.1亩。
   奖售粮国家自实行对猪禽统派统购后,在收购猪和禽蛋时,回供奖售粮和工业物资。生猪按斤猪斤粮标准由国家粮站供给,出售禽蛋不给奖售粮,只给工业品。
  1983年以后上述饲料粮、饲料地、奖售粮的规定逐步取消。
   第三节防疫
  疫病是牲畜的大敌。建国以来县内危害畜禽的主要疾病:猪有猪瘟、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猪丹毒、小猪白痢及寄生虫等;牛有牛出败、牛炭疽、耕牛血吸虫病、锥虫病、焦虫病、胃肠病等;禽有鸡瘟、鸭瘟、禽出败等;兔有球虫病肺炎、出血性败血病等。
  1952、1953、1956和1958年,牛猪瘟疫流行,尤以1956年为重,死耕牛1243头,死生猪4000多头。1971年流芳乡因猪瘟死猪300多头。1983年江桥、文桥、武山等乡也曾发生猪瘟,但得到及时制止。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耕牛因患血吸虫病死亡数百头,1984年、1986年因患焦虫病、锥虫病、死亡耕牛160多头。鸡瘟各乡都曾发生过,死亡程度不同,直至1988年少数乡村仍有流行。
  1952年,九江专署派兽医来本县传授兽医知识。1953年开始把民间兽医组织起来,1954年冬成立县畜牧兽医协会,1956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1958年全县15个公社亦建立兽医站,有兽医人员44人,其中国家干部10人、有集体兽医人员38人,负责畜禽的疫病防治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畜禽全面预防注射,同时对市场交易、上调畜禽、肥猪收购和屠宰实行检疫。对血吸虫病疫区的耕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分批治疗。
  从1958年起,实行生猪、耕牛“三包”(包防疫、包阉割、包治病)保险制(年底取消),耕牛每头一年一元、生猪每户一年一元。继而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以家畜防疫治病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医疗制度,名日“四包一扶助”,即包防疫、包治病、包药费、包阉割和对死猪户适当扶助。养猪户每年按规定向基层站缴交一定数额的合作医疗费,基层站经常组织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上门,使畜禽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通过健全防治措施,全县家畜疫病得到有效控制,1980年耕牛血吸虫病阳性率由1963年13.8%下降到2.1%;经上级检查验收,湖口县1977年为基本消灭耕牛血吸虫病县,1982年为基本消灭猪瘟病县,从1982年起,连续七年在江西省、九江市被评为控制猪瘟、鸡瘟先进县。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