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农业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269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农业技术
分类号: F303.2
页数: 12
页码: 123-134
摘要: 建国前,农业上一直沿用传统耕作技术,极少改进。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53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57年建立湖口县农业技术研究所,1987年省拨款38万元筹建湖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使新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建国前,本县水田作物以水稻为主,基本上是栽培一季中稻,一年一熟,少数田块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解放后,耕作制度逐步改革,以水田改制为著。后因深锹埋肥影响小麦产量和棉苗生长而作罢。查明全县土壤划为五个土类,14个亚类,20个土属,36个土种.104个变种。其中农业耕地有土类3个,亚类7个,土属10个,土种25个,变种70个。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技术发展

内容

建国前,农业上一直沿用传统耕作技术,极少改进。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53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57年建立湖口县农业技术研究所,1987年省拨款38万元筹建湖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使新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
   第一节耕作制度
  建国前,本县水田作物以水稻为主,基本上是栽培一季中稻,一年一熟,少数田块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一年一熟是:夏种中稻或芋头,冬季休闲或蓄腊水。一年两熟是:夏种中稻或芋头,冬种油菜或绿肥、大麦。一年三熟是:夏种早稻或中稻,秋种荞麦,冬种大麦、油菜或绿肥。
   旱地作物,马影以北地区以棉麦两熟为主,马影以南地区以豆麦两熟为主,山区贫瘠土地一般一年一熟。
  解放后,耕作制度逐步改革,以水田改制为著。50年代初期,因地制宜地推行中稻改早稻,一季改两季,旱地改水田。1952年在流泗区莲花乡试种2.2亩双季稻,次年获得成功,早稻亩产510斤,晚稻亩产160斤。1953年在马影等地试验“再生稻”(即早稻兜再生晚稻),1954年马影、文桥等地又进行小面积直播试验,均告失败,莲花乡栽插二晚的成功试验遂被推广,1955年全县种二晚151亩,亩产315斤。1956年,双季稻在全县推开,中稻播种面积由上年的151785亩降到46548亩,早稻由上年的5376亩上升到102789亩,二晚扩大到54319亩。1975年后,二晚播种面积连续七年超过10万亩。1984至1988年,早晚稻基本对口。从此,水田大部分面积实行了稻——稻——肥和稻——稻——油三熟制。1977年稻——稻——肥三熟面积最高达到103280亩,占水田总面积79.74%01983年后因土地承包到户,稻——稻——肥面积逐年减少,1988年只有22675亩,占水田总面积17.67%,比1977年减少3.55倍。稻——稻——麦一年三熟于1970年进行过试验,但未被推广;稻——稻——油的种植面积也不甚大。
   旱地改制在棉区主要是改棉花一熟为棉麦两熟,实行棉、麦套种、棉、油套种。在粮区改豆、麦两熟为豆——薯(粟或芝麻)——麦三熟。1970年,流泗、大垅、凰村、马影等地推广“行麦行肥”,即冬种小麦时,在空行套种蚕豆或金花菜,于次年播棉前翻作棉花基肥。后因深锹埋肥影响小麦产量和棉苗生长而作罢。第二节品种改良
  建国前,本县农作物种子多由农户自行繁育。中稻当家品种有“长粒籼”、“细杆籼”,油菜有白菜型、腊菜,大麦有“三月黄”,大豆有“六月爆”,棉花有“小籽棉”、“紫花棉”。“湖口白籽棉”曾作优良中棉品种于20年代末和30年代在本省推广。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农作物品种改良,1957年建立县种子站(1958年改名为种子公司),专门从事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繁育工作。
   一、良种引进
  棉花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政府在流泗、大垅、凰村等地推广改良棉(斯字棉),当年因遭虫害而失败。之后,农民继续栽种土棉或白籽棉。1950年人民政府在流泗区长垅、棠山两乡开始推广“岱字十四号”,播种面积375亩。1952年部分乡村更换“岱字15号”,播种面积41000亩,成为这段时期当家品种。1958年引进“彭泽四号”试种,因适应性差,未被推广。1966年从湖北引进“鄂光棉”,逐渐取代“岱字十五号”。1973年从上海引进“沪棉204”,1981年从山东引进“鲁棉一号”,相继成为当家品种。1983年后从中棉研究所引进“中棉十号”、“赣棉78-7”、“豫棉29-1”,作为替换品种。
  水稻引进品种较多,其中早稻引进过18个品种,后成为全县当家品种的有:1953年引进的莲塘早、南特号;60年代引进的陆才号、矮脚南特号;70年代因提倡矮杆化而引进的先锋一号、七O五五等矮杆良种;80年代引进的广陆矮四号、钱青早等。中稻于50年代末引进了高梁糯、海南糯。从此,高杆中稻逐渐被淘汰。晚稻1953年引进油粘籽试种,后成为当家品种;1972年引进了农垦58和公社6号,1981年引进八一晚、八三晚,进行小面积试种,1975年开始引进杂交晚稻,1985年栽种面积51913亩,1988年实现了晚稻杂优化,全县栽种面积达101564亩。
  小麦原品种混杂,1953年引进万年2号,遂成为当家品种。1954年引进南大2419,因脱粒难未能推广,70年代引进墨西哥麦、碧玛1号、扬麦1号等品种,80年代引进荆州47号,因该品种杆矮,成熟期早,有利于下茬棉苗管理,推广面大期长。
  油菜1958年开始推广本县良种湖口1号,1963年引进胜利52号,1976年引进7055,1980年引进浔油3号,1981年引进西南302、秀油1号、甘油3号,又相继引进甘油5号,亩产高达400余斤。1982、1983两年参加了长江高产协作组。1983年开始引进821,1986年引进杂交秦油2号试种,1987年扩大到3000余亩,1988年成为全县油菜当家品种。
   此外其它作物种子亦有引进,计有“胜利3号”红薯,“佛山”芝麻、“武宁”黑芝麻,“强盗”花生、“矮脚早”大豆、“猪屎”豆、“宜春”苎麻、“杭州”西瓜以及蚕豆、土豆、甘蓝型包菜、金花菜、甘蔗、甜菜等。在各公社(乡)和县良种场、农科所均有种植,其中以西瓜,甘蓝型包菜推广面积较大。[=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引进棉花良种情况表)=]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引进小麦良种情况表)=][=此处为表格=]
   二、良种繁育
   民国二十年(1931),江西省农作物试验区选定本县为棉作物试验区之一,注重棉种的繁育改良。抗日战争爆发后,试验区毁于战火之中。
  建国后,良种繁育工作逐步展开。1955年,流泗区金星农业社繁育的“南特八号”和“莲塘早”水稻种,纯度达98%以上;红星农业社繁育的“彭泽四号”棉种,纯度达95%a1958年成立县良种繁育站,部分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也相继建立良种繁育机构,形成了三级繁育体系,当年即取得成效,调出南特号良种117.3万斤支援外地。1965年开始水稻高杆改矮杆试验,一般增产10%以上。1985年矮杆栽插面积达70%,1988年实现矮杆良种化。
  本县地方品种的繁育,有北港良种场1958年培育的“湖口一号”、“湖口二号”油菜,后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由于不断狠抓油菜的种子引进繁育,1988年全县油菜平均亩产达114斤,荣获国务院通报奖,农业部高产奖、江西省金花奖、江西省农牧渔业厅丰收奖,本县列为江西省油菜商品生产基地县。
  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是从1977年开始的。1977年部分农技人员去海南岛制种,连续8年,为降低制种成本,同时进行本地制种,如1981年在城山公社,1983年在瑞昌县赛湖农场制种。1985年改为农户承包制种,制种地点主要是武山乡的埠堰、长岭、前进村和傅垅乡的东涧等地。[=此处为表格(湖口县杂交水稻制种情况表)=]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引进水稻良种情况表)=][=此处为表格=]第三节土壤改良
   一、土壤普查
  建国后,垒县进行两次土壤普查,第一次是在1959年,第二次是在1979年2月开始至1979年11月结束。查明全县土壤划为五个土类,14个亚类,20个土属,36个土种.104个变种。其中农业耕地有土类3个,亚类7个,土属10个,土种25个,变种70个。主要土种:水田有黄泥田,旱地有面黄土。全县高产土壤83342亩,占耕地面积32.74%,其中水田土壤(单产800斤以上)类型有乌泥田、乌黄泥田、乌潮泥田、灰潮泥田,合计面积47068亩,占水田总面积36.07%;旱地土壤(单产皮棉80斤以上,小麦150斤以上)类型有乌黄土、乌潮砂泥土,合计面积36274亩,占旱地总面积29.25%。全县低产土壤82569亩,占耕地面积32.45%,其中水田37161亩,占水田总面积28.48%;旱地45408亩,占旱地总面积36.62%。在低产土壤中,耕层浅薄(15厘米以下),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面积为166277亩,占耕地总面积55.78%:地下水位高,土壤滞水或出现潜育隔层的面积为9473亩,占耕地总面积3.18%;质地不良(过砂过粘),有隔层障碍的面积为118180亩,占耕地总面积39.64%;长期冷浸,土温偏低的面积为4162亩,占耕地总面积1.4%。
   二、土壤改良
  经过两次土壤普查,在摸清低产耕地类型、特性的基础上,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一是深耕改土。70年代前,曾采用双轮双铧犁、江西水田犁、改良木犁深耕。70年代后,部分采用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进行深翻和套耕,也有用铁锹深翻的,水田7-8寸,旱地6寸左右。二是对地下水位在30-40厘米的田块,用漫灌改沟灌的办法,使洪水不进田,冷水排出田,肥水不出田,并改腊水田为干耕冬冻;对渍水地普遍开好围沟、中沟、小沟,降低地下水位。对隔层障碍多、漏水跑水的地块,进行合理排灌。三是培肥改土。80年代前,狠抓了种(绿肥)、养(牲畜)、积(农肥)、烧(火粪)和增施有机肥。80年代后,针对土壤缺磷、钾微量元素的状况,注意配方施肥。
   第四节栽培技术
   一、育秧(苗)
  建国前,水稻一季,育秧时间晚,“清明浸谷种,谷雨撒尽秧”;秧田不分畦,不开沟,亩播谷种700斤左右。建国后,早稻育秧多经改变。1953年推广新式秧田,1958年推行通气秧田,1975年全面推广湿润育秧和场地育秧,1958年推广水播旱育,1968年推广秧苗带土移栽,1973年推广温室无土育秧,1970年开始推行地膜育秧试验,至1983年全面推广,地膜育秧占旱稻育秧面积的60%。
   二晚育秧,50年代采用旱播旱育和半干旱育秧法,60年代中后期普及水播水育,从70年代后期起全部采取水田稀播法,亩播种子10-12公斤,从而使杂交水稻秧苗青绿茁壮。一晚和中糯稻育秧由过去的密播瘦秧改为稀播壮秧。油菜籽1965年在马影公社马影大队和流泗公社红星大队小面积试验甘蓝型移栽,1974年又在流泗公社红星大队进行同样试验,面积稍有扩大,但推广不开,至80年代后期才被农民接受。1988年全县油菜甘蓝型育苗移栽面积47635亩。
  棉花育苗是从1971年开始,在凰村公社向阳大队、流泗公社红星大队、马影公社马影大队试行营养钵育苗、方格育苗移栽,一直难以在大面积推广,至80年代后期才被群众接受。1988年全县育苗移栽面积达16000亩。
   红薯在建国前是露地育苗,建国后开始搞温床育苗,后搞薄膜育苗。
   二、密植
  建国前,水稻插秧株行距一般为0.8尺×1尺,俗称尺八两头栽;田多劳力少地区,株行距为1尺×1.2尺左右。实行双季稻后,随着品种的改良,对密度要求高,但1958年大跃进时,错误提倡越密越好。为了应付检查、参观,将数田禾苗移到一丘田,造成减产。1959年继续提倡小株密植,1965年提出全县统一栽插规格,规定早稻为3寸×7寸或4寸×6寸,晚稻为4寸×6寸,1964年开始拉索插秧,后推行划行插秧。1980年后因地制宜,实行合理密植。
  小麦在1958年以前一直是点籽稀播,少数火粪拌种,1959年开始推行等幅条播,1962年改为宽幅条播,1963年又改为宽窄行、南北向,以利棉麦套种和棉麦双丰收。
   棉花也是由建国前的稀植逐步改为合理密植,亩植株数一般稳定在3500株左右,株行距的稀密随前茬小麦播幅度大小而定。
   三、施肥
  建国前多施用农家肥,自1952年购进硫酸胺后,湖口开始了施用化肥的历史。1960年前单一施用氮肥,1961年开始施用磷肥,1964年开始施用钾肥,70年代后期试施微量元素,80年代以后又试用激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施用最多的1987年达29926吨。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部分年份化肥施用情况表)=][=此处为表格=]
   第五节植物保护
   一、病虫害
  建国前,本县作物病虫害主要是蝗虫、蚜虫和稻瘟病(又称地火),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政府未予顾及,农民一般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治虫,对病害防治则无能为力。民国二十二年(1933)五月,本县与彭泽出现大批夏蝗,来势甚猛,在本县境内掘沟二道,均长10余里,约半月才歼灭,共捕杀蝗蝻4.5万斤。
  建国后加强了病虫测报。1958年全县进行农作物病虫普查,共采集病虫杂草标本2122种,其中检疫对象有:稻白叶枯病、红铃虫、蚕豆蟓、豌豆蟓、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甘薯黑斑病等7种。自5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已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达50种。其中水稻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赤枯病;虫害有:螟虫、稻苞虫、稻飞虱、浮尘子、蔗蝗、稻蝗、稻纵卷叶螟;病虫危害较严重的有:1965年的晚稻稻瘟病,发病面积4万余亩,减产一千余万斤;1985年的早稻稻瘟病,发病面积4万余亩,减产625万斤。1983年三里、张青、马影、武山、城山等乡发生的白Ⅱ十枯病,面积200c)余亩,减产20%以上。1986年和1988年发生的纹枯病,面积分别为5万和4万余亩,减产均在15%以上。螟虫害1978年以前发生较普遍,危害程度不等,1979年以后,因推广杂优水稻,三化螟明显减少。
  麦类病害有:腥黑穗病、坚黑穗病、散黑穗病、小麦线虫病、小麦锈病、赤霉病;其中严重的是赤霉病(俗称铁锈病)危害较严重,1983年后尤为明显,1985年和1987年发病均在1.5万亩以上,减产10-15%以上;虫害有麦叶蜂、麦蚜、针绿蝽、造桥虫。
  棉花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角斑病、黄叶枯死病;虫害有:红铃虫、叶跳虫、金刚钴、棉铃虫、棉蚜、红蜘蛛、盲蝽蟓、棉蓟马、地老虎、莲纹夜蛾。1983年枯萎病发生在北港棉花原种场和三里、凰村、流泗、马影、张青、城山等六个乡的63个村,面积共293亩,后全部改种其它作物,北港棉花原种场因此改为水稻良种场。
  油菜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龙头病;虫害有:猿叶虫、菜蚜、小菜蛾。危害严重的是1966年的菌核病,面积3.2万亩,损失产量30%以上。红薯病虫害有:黑斑病、软腐病;卷叶蛾、斜纹夜蛾。
   二、防治
  防治机构1963年前农技站配有病虫害测报人员。1964年设县病虫测报站,1972年各公社亦成立病虫测报站,1984年成立县植保公司,后流泗、马影、文桥、城山等四个公社也相继成立,初步形成病虫害情报网络。
   防治措施建国后对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其措施有:
  1、植物检疫:对引进的新品种,实施检疫手段,把危害消灭在引进之前。
  2、越冬防治:对冬闲田普遍开展深翻冻土,清除害虫越冬场所;铲除田边杂草,挖烧红花田禾蔸;越冬前搞“三光”(割光、铲光、烧光),防治水稻螟虫、蝗虫;清扫盛棉晒花工具,喷药薰蒸贮棉仓库,以防治棉花红铃虫。
  3、种子处理:水稻、棉花、小麦等主要作物播种前,普遍采取药剂拌种、浸种、闷种和温汤浸种、盐水选种等方法,防治病虫。
  4、生物防治:1972年进行人工繁育金小蜂试验,防治棉铃虫。1974年后棉区普遍推行红铃虫性诱剂和小地老虎激素防治办法。
  5、药物防治:50年代初病虫发生量小,使用化学农药面积不大,棉花病虫防治主要用棉油皂、西力生、滴滴涕和野老虎花及烟草水等。50年代中期以后以使用“六六六”、硫酸铜、硫磺、石灰、“1605”、“1059”、富尔马林等为主。1970年后大量推广有机磷。从1982年起全县大面积推广使用菊脂类、叶蝉散、呋喃丹、杀虫脒、三氯杀螨醇。1985年后主要使用稻脚青、叶青双、井冈霉素、三环唑、富士一号、多菌灵、托布津等。
  由于推广应用得力,曾获奖三次:1982年红铃虫性诱剂荣获九江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金小蜂的饲养和应用荣获九江行署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新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分布情况)=][=此处为表格=][=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