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24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气候
分类号: P46
页数: 14
页码: 66-79
摘要: 本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稳定在10℃以上的持续天数230~244天,积温在5358.7~5402.1℃,常年无霜期258.8天,热量分布趋势是西南沿湖一带高于东部沿山地区。皂湖周围是个暖中心,大垅联丰是个低温中心,年平均气温两地相差1.6℃。惊蛰到春分常有较强冷空气侵入,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可降到零下1℃左右。春分以后,由于暖空气势力渐强,三月下旬中开始,气温显著回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日期全县平均在3月25日~4月1日。春分至清明期间仍有较强冷空气入侵,日平均气温可降至10℃以下,并伴有雨雪,出现较严重的春寒。冬季较寒冷,1月平均气温4.2℃,为最冷月,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0℃,出现在1969年2月6日。
关键词: 气候 气候资源

内容

本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稳定在10℃以上的持续天数230~244天,积温在5358.7~5402.1℃,常年无霜期258.8天,热量分布趋势是西南沿湖一带高于东部沿山地区。皂湖周围是个暖中心,大垅联丰是个低温中心,年平均气温两地相差1.6℃。
  本县春秋短而冬夏长。四季划分标准:一般是日平均气温稳定在摄氏(下同)10度以下的时期作为冬季,稳定在22度以上的时期作为夏季,10~22度之间作春秋季。据此标准,本县四季起讫时间为:春季开始日期为3月23日~4月1日,终于5月26日~6月12日,季长62—73天;夏季开始日期5月27日~6月13日,终于9月14~24日,季长94~120天;秋季开始日期9月15~25日,终于11月16~21日,季长59~63天;冬季开始日期11月17~22日,终于3月22~31日,季长121~135天。春季回暖迟,有倒春寒。惊蛰到春分常有较强冷空气侵入,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可降到零下1℃左右。春分以后,由于暖空气势力渐强,三月下旬中开始,气温显著回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日期全县平均在3月25日~4月1日。春分至清明期间仍有较强冷空气入侵,日平均气温可降至10℃以下,并伴有雨雪,出现较严重的春寒。夏季炎热时间长。梅雨结束后,进入盛夏季节,是全年最热的时候,7~8月平均气温在28.8℃。自1959年以来,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白露后天气逐渐变冷,秋分后常有寒露风天气出现。冬季较寒冷,1月平均气温4.2℃,为最冷月,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0℃,出现在1969年2月6日。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24.8℃,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值)为6.6—8.2℃,以10月~11月为最大,分别为8.2℃和7.8℃,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对作物有机质的积累和果实千粒重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日最高气温30℃的高温日,出现在4—10月,其中7~8月出现多,累年平均7月为25.6天,8月为26.5天,累年最长连续日数78天(1964)。日最高气温35℃的极热日,年平均为15.8天,出现在6~9月,以7~8月为最多,平均7月为6.6天;8月为7.5天。累年最长连续日数19天(1988)。出现最低气温0℃的低温日,累年平均为24.6天,出现在当年11月至下年3月,以1月为最多,平均为10.9天,累年最长连续日数14天(1963)。最低气温零下5℃的日数平均为2.2天,出现在当年12月~下年2月,最多仍在1月,平均14天,累年最长连续日数5天(1970)。最低气温零下7℃,零下9℃很少,累年平均不到一天。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各月最低气温表)=]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各月最高气温表)=]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各月平均气温表)=]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多年高低温度平均天数和出现情况表)=]
  霜期一般初霜日期为11月20日,最早10月28日,终霜日期一般为3月5日,最晚4月3日,霜期最长的147天,最短75天。东部山区霜期要比中部和西部长7-10天。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历年初、终霜日及霜期情况表)=][=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风向风力
  本县有明显的季风,风向多为夏南冬北。每年6至7月南风最多,俗称“小暑南风十八天”、“六月(农历)温南风”。其它月份为东北风多;深秋至春初,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常有偏北大风出现。一般5至6级较多。盛夏季节常有雷雨大风。历史上最大的东北大风是10级,风速每秒为28米,出现在1965年11月16日;历史上最大的东南雷雨大风为12级,风速每秒34米,出现在1973年8月3日;全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2米(二级)。风量风力极不稳定,大而成灾,低而无用,平时正常的风能,目前达不到开发利用的要求。每年有两次信风,,出现在农历三、九月,农谚:“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在江边走。”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各月风向出现年数表)=]
   第三节雨量
  本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398.7毫米。降水量集中于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5%,为雨季,雨季结束后,雨量急剧下降,7-9月平均雨量337.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4%。此时正值夏季高温,蒸发量大,正是植物需水的关键时期,绝大部分年份降水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冬季虽降水量少,但作物需水量也少,故水分的供应矛盾不突出。其特征是四季雨量分布不均,差异悬殊,春夏雨湿,秋冬干燥,即常为春雨、夏涝、秋旱、冬干。从1950年至1982年的33年中年降雨量最大为1396.4毫米,(1954);最少降雨量为776.4毫米(1978)。雨季相差1160.7毫米。在这33年中共出现暴雨大于50毫米雨量的日数为137天(见表6-7),主要集中在5-7月,占总日数的63%,其中100毫米以上的雷风暴雨集中出现在6-7月上旬;连续暴雨最长为3天,分别出现在1974年7月10-12日和1973年7月3-5日;一次连续最大降水过程为534.3毫米,出现在1974年的7月7-20日;连续三天最大雨量为348.5毫米,出现在1974年7月10-13日;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281.6毫米,出现在1976年6月7日(见表6-8)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暴雨日(50毫米以上)时间分布)=]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日雨量100毫米日期及雨量)=][=此处为表格=]
   第四节日照
  本县日照特征:夏秋日照多,春冬日照少。总日照量较为充足。全年实际平均日照为1878.3小时,占可能日照时数42%(即日照百分率);多年稳定通过10℃以上平均日照时数为1453.8小时,占全年日照数的73%;农作物生长期各月实际平均日照在100小时以上。以7至8月为最多,平均日照在25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分别为60%、64%(每天平均日照有八小时之多),11月至次年3月,月平均日照在100小时至150小时,以2月日照最少,平均只有10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2%,平均每日日照3-5小时.,日照时数最多年为230.23小时,出现在1963年;日照时数最少为1444.3小时,出现在1981年;口照时数最高月为8月,平均2519小时,日照时数最少月为2月,平均106.6小时;月日照极端最多为350小时,出现在1966年8月,月日照极端最少为26小时,出现在1980年3月。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多年平均月日照统计表)=][=此处为表格=]
   辐射本县年总辐射量为110.87千卡/平方厘米,月辐射总量最高值出现在8月,为14.28千卡/平方厘米,6-10月太阳总辐射平均大于1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生理辐射为55千卡/平方厘米,4-10月是一年中生理辐射较高时间,总量为38.52千卡/平方厘米,占年生理辐射量的70%。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各月太阳辐射总量平均状况表(卡/平方厘米))=]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各月生理辐射量表(卡/平方厘米))=]
   [=此处为表格(湖口县各界限温度、初终日期间太阳辐射总量与生理辐射)=]第五节物候与气象谚语
  立春一夜,百草发芽。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雁门开,八九燕子来。
  蚕豆开花艳阳天。
  野菊结蕊,菜籽落地(即播种)。
  布谷鸟叫,春播开始(指中稻播种)。
  “割麦插禾”(象声)鸟叫,割小麦,插中稻。
  狗喝水,要下雨。
  乌龟晒壳,将有雨来。
  蝉猛叫,天燥热。
  手冷天变脚冷晴(指在冬春之际)。
  男(脸部)烧天变女烧晴(烧,即脸部非病态发热)。
  猪衔窝,小雪落。泥鳅翻上翻下,天气就要变卦(起风或下雨)。
  燕子低飞,必定有雨。
  蛤蟆社(春社)前叫,种子要两套。
  磉礅出水,天要下雨。盐回潮,雨来到。
  春南(风)夏北西,打马送蓑衣。
  春东风,雨祖宗,先东后西大雨从。
  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
  久晴西风落,久落西风晴。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早起西风晴不到夜,夜起西风晒死槎。
  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也枯。
  冬月二十一,南风干到底;南风猛过头,田沟无水流。
  南扬头,北扬尾(南风边起边小,北风边起边大)。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雨凄凄;云往南,水连天;云往北,好晒谷。
  天上云交云,地下水淋淋。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
  一块乌云在天顶,风雨再大也不惊。
  有雨天顶亮,无雨四面光。
  早看东南(方),晚看西北(方)。
  早看东南如黑漆,雨势来时千万急。
  早怕南云涨,晚怕北风催。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起东无云,日出特光明。
  暮春西边晴,来日定光明。
  早撑脚,滴滴嗒,晚撑脚,晒破乌龟壳(阳光透过云层,漏出一条条光柱,谓“撑脚”)。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乌云接得高,狂风吹断腰;乌云接得低,打马送蓑衣。
  乌云接得高,有雨在今朝。
  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乌云在东,有雨不凶;乌云渡河,大雨滂沱;横破三朝,直破当日(夏夜晴空万里,如有一抹乌云在银河出现,预兆雨将来临)。
  春雾一朝天,夏雾晴半年。
  秋雾热,冬雾雪;春雾雨,冬雾晴。
  一日雾,三日雨,三日雾,九日晴。
  大雾不收即是雨。
  早雷不过午,中雷晒破肚。
  雷打中,两头空;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打惊蛰前,高山也变田(预兆当年雨量充足)。
  雷打雪花开,谷子压断街(预兆粮食丰收)。
  雷打菊花心,菜油贵如金。
  冬雷春凌(一说“冬雷春冻雨”)。
  东闪(电)日头西闪雨;南闪天开,北闪雨就来。
  头九落了雪,九九当六月。
  腊雪一百二十天回头,春雪一百天回头。
  大雪大洪,小雪小洪。
  头年瑞雪满地银,次年定有好收成。
  天上粉粉白,就要落大雪。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涨大水。
  虹在东,有雨也不凶;虹在西,天井淹死鸡;虹在南,沟里划船;虹在北,雨不歇。
  明星照烂泥,晴不到鸡啼。
  久雨见星光,明天雨更狂。
  当顶一现(指太阳),三日不见。
  日出东北红,无雨必有风。
  早上阴一阴,晏些晒断背颈筋。
  月亮生毛,大雨滔滔。
  月亮驮枷(指月外光环)驮过岭(天顶),晒干井。月润草头枯。
  正月二十晴,树上挂油甏(凌冰);二月二十晴,一箩大麦两箩芒;三月二十晴,田沟地沟不用另(腰沟,即当年降雨量小)。
  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小黄梅。
  春寒致雨,夏寒断流。
  春天孩儿脸,一日有几变。
  春无三日晴,冬无三日落。
  六月下雨隔座墙。
  六月落雨隔牛背。
  六月风暴,桥东哭,桥西笑。
  春社无雨莫种田,秋社无雨莫兴园。
  先社后分,五谷丰登。
  清明要明,谷雨要雨,立夏要下;立夏不下,高田莫耙;小满不满,栽田不稳。
  清明寒十,谷雨寒七,立夏不寒也寒一日;三月三,寒招晴,清明寒招雨。
  四月八,冻死鸭;六月六,晒得鸡子熟。
  四月夜,割担槎,八月夜,搬乘耙。
  熟不熟(收成)单看五月二十六(分龙日),分龙过后雨来稀。
  吃过端午粽,棉衣件件送,但也莫送完,还防六月马栏冻;过了八月中,只有梳头吃饭功。
  夏至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日晴。
  有钱难买双八月,十年难逢担头春。
  三九不穿靴,三伏车破车;南风送九伏天干。
  霉夹伏,热得熟;一日炎天热煞人,三日炎天热不成(出霉到入伏之间天数谓之“炎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六月六,阴一阴,黄草贵如金。
  六十天荞麦四十天雨,还要田沟地沟不淌水。
  第七章自然资源
  本县自然资源和特点是:地下资源贫乏,尚未发现有开采意义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除地表砂石外);生物资源,种类不少,但数量不多,而且呈下降趋势,如虎、豹、豺、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