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文体科技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193
颗粒名称: 卷十一 文体科技志
分类号: G812.756;G127.56
页数: 14
页码: 389-402
摘要: 本卷《文体科技志》含文化、体育、图书、博物、科学技术、计量管理。1981年,德安文化馆开始对全县的民歌和业余剧团、剧种、剧目进行普查,普查了12个公社,43个生产队,民歌收集了118首,整理45首,并编辑誊印成《德安民歌集》,先后被省市评为民歌集成先进馆。1956年7月,德安县筹备成立科学普及协会(群众团体),在宣传部办公,由宣传部代管。1980年4月起,开始在农村的聂桥、磨溪等乡建立科普协会,后改名科协,至1984年底,全县十八个乡,全部建立了科协,均有牌子、办公室、图书资料阅览室,多数还修建了科普宣传栏。1981年10月,聂桥老屋聂村、磨溪港口一组、五星六组,建立以“科学、文明、卫生、富裕”为内容的科普村。
关键词: 德安县 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 科技建设

内容

本卷《文体科技志》含文化、体育、图书、博物、科学技术、计量管理。
   一、文化
  1.文化管理机构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县教育局和民众教育委员会共同管理民教文化事宜。民国二十一年,县政府设督学一人,督学协助教育委员会管理民众教育和文化工作。 建国后,1951年,教育科改为文教科,才正式设立文化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956年8月,改文教科为文教局,设正副局长各1人,干部2人。1984年4月,文化与教育分开,与广播事业管理局合并,成立文化广播电视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下设人秘股、业务股、剧目工作室。编制:行政6人,事业3人。
  2.民众教育馆 民国十八年,德安设民众教育馆一所,内分书报阅览、通俗讲演等部,民教经费年340元(银元),占全年教育经费6%。民国二十二年,民众教育馆内分书报阅览、体育、游艺、通俗讲演四部,由各部主任择员兼理,均不另支薪,年经费240元,悉作事业费,共有人员5人。民国二十三年,民众教育馆办民众学校两所,附设予县党部及区立时阜门小学校内,学生约90余人,后就江西省立图书馆流通图书之便,设图书阅览室,并设有体育场及民众问字代笔处。民国二十四年,办《警钟报》(详卷二十三《艺文志》)。民众教育馆,设巡回教育库四组,民众学校四所,民众阅报处五处,民众代笔问事处12处,公园及体育场各一,公园为工兵所辟(现在商业局、供销社即其遗址),社教经费320元,占全县教育经费的4.95%。民国二十七年,县城被日寇侵占,民众教育馆停办。 抗战胜利,恢复民众教育馆,有职工4人,办《正义报》(详卷二十三艺文志》),设书报阅览处和民众学校1个班,学生约30一40人。
  3.文化馆
  1950年,德安成立文化馆,馆舍将永兴路正街国民党德安县党部房改建,有职工4人,设有书报阅览室,1951年,文化馆被大火焚毁,后迁至十字街口一幢两层楼房内办公(县供销社初建办公室),面积约100平方米,有职工5人。1958年,文化馆进行了大量的文化活动,馆内有图书室(近万册图书)、报刊阅览室(近百种报刊)、音乐室(有进口钢琴一架),还有不定期的象棋比赛,馆外对全县业余文艺(地方采茶戏在内)团体进行辅导。群众创作方面,与县文联联合编油印文艺刊物《葵花》、音乐刊物《德安新歌》,并整理了民间流传的长篇叙事山歌《梁山伯访友》。1965年,文化馆在原地扩建面积达400平方米,有职工7人,开始注意文物考古,与江西省博物馆及其考古队进行联系。
  1968年,适应文化大革命需要,文化馆与广播站、书店、电影队合并,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改称文艺工作站,有职工12人;1979年,恢复文化馆原名,职工仍12人,设备有电视机l台、电唱机1台、照相机3架、钢琴l部;展览3次,参观的2700人次,举行报告会、故事会10次,听众9600人,组织文艺演出5次,观众约6000人次。同年3月建立磨溪丈化站,该站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曾先后赴北京参加经验交流和表彰大会,成为县文化中心站;随后又建立聂桥中心站。
  1981年,文化馆开始对全县的民歌和业余剧团、剧种、剧目进行普查,普查了12个公社,43个生产队,民歌收集了118首,整理45首,并编辑誊印成《德安民歌集》,先后被省市评为民歌集成先进馆。业余剧团最多时期有50多个,演出人员1000余人,剧种有西河弹腔大戏、德安采茶戏、傩舞戏和外来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睦剧、越剧等,上演剧目100余出。1982年,成立邹桥、车桥、高塘、狮子、樟树、金湖等文化站,至此全县已建公社文化站12个,大队文化室24个,这些文化站基本上都配有业余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
  1983年6月30日,在原馆址新建成高达18米,面积1100平方米的四层新馆楼房,开馆仪式有省、市、县文化部门有关领导和来宾参加,江西省广播电台、电视台分别进行了现场采访和电视录像,同年7月1日均在省台播放。这年有职工9人。现有设备录音机3台、扩音机l台、手风琴1部、旧钢琴l架,举行展览2次,组织文艺演出4次,被评为省、市文化先进单位。
  1984年,有职工8人。到年底全县已普及文化站14个,文化室48个,阅览开放共2400天,其中最多300天,最少109天,读者21000人次,举办各种展览,其中馆办有:国庆图片展览、美影书法展览、六一少儿美术展览、馆志资料展览、馆站书法展览、进修美术习作展览、暑期业余美术培训班习作展览;宝塔文化站办有杨超图片展览,还办有书法讲座、故事讲座、摄影技术培训班、舞蹈培训班、民歌手演唱比赛音乐会及团县委联合举办的青年歌手比赛文艺晚会。4.图书馆 德安图书馆由德安县文化馆图书室发展而来,于1978年7月28日,经江西省图书馆批准,将德安县文化馆图书室建成为德安县图书馆,由于没有馆舍,与文化馆合署办公,年末藏书13400册,外借书刊32000册次,借阅者3万人次;报纸杂志开放320天,读者32000人次。1982年10月28日,文化馆将旧屋拆除新建大楼,而图书馆则无房屋活动,停止开放。
  5.博物馆 德安县博物馆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德安县文化馆文物陈列室,1982年,由于江西省文化厅和省馆的支持,在义峰山筹备博物馆,当时,因清道光年间建筑在白水长庆的夏炽南侍卫府要被湖塘水库蓄水淹没,决定将它搬迁到义峰山上做博物馆。省文化厅拨出古建筑搬迁费,后经过详细计算,材料拆迁费用,比买新材料在义峰山做一幢房子所花的钱还要多,最后决定原屋不拆迁,按照原侍卫府的整个建筑和风貌在义峰山另建一幢,作为博物馆的馆舍,1984年9月27日馆舍落成,博物馆正式成立对外开放。 德安县博物馆,是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有工作人员7人,设有办公室(含行政、财会、保卫、后勤)、业务(含田野考古、群工陈列、文物保管),全馆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馆舍面积约3000平方米,库房与门亭、松厅、接待厅、办公楼,成为具有民族风格的仿古建筑。 馆藏文物有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木器、货币、书画和仿古器物等3000余件,其中一级藏品16件,珍品有:全国罕见的北宋影青瓷、堆塑粉盒和瓷钵;元代青花八棱型玉壶春花瓶;全省罕见的新石器晚期玉琮;商代青铜矛、青铜凿;春秋青铜剑等,其中北宋影青堆塑粉盒、瓷钵、元青花八棱玉壶春花瓶均收入《中国文物精华》一书。
  6.书店 民国初年,德安县城十字街口有周三兴书店,东岳庙对面有吴郁成书店,罗家巷隔壁有张泰山书店,以周三兴开业较早,经营面较广,除出售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杂字》、《幼学琼林》外,尚售《四书》、《五经》、古文、小说、诗歌,兼售毛笔、纸张、条墨、石砚等文具。民国二十四年以后,增加王永成书店、青云斋书店,王永成兼售小学课本、毛笔、钢笔、铅笔、纸张、墨水及各种球类、棋类、体育用品。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后,仅有吴郁成书店一家,专售小学课本和各种文具、体育用品,直至1951年,新华书店德安支店成立,它才停止营业。 新华书店德安支店,于1951年创设,当时属九江新华书店下设的门市部,1953年,正式成立新华书店德安支店,由县文教部门领导,有店员5人,房屋面积100平方米,在农村设有邹桥、磨溪、聂桥、黄㛚4个供销社销售网点。1958年,农村网点发展到17个公社,还有一个小商贩挑书到公社所属机关、学校、工厂及村庄销售,县门市部也经常抽人轮流下乡搞图书发行工作。
  1962年9月,文化部发出关于调整新华书店省以下各级机构管理体制的通知,将原已下放的专、县书店改为由省书店和专县的文化行政部门双重领导,业务以省书店领导为主。1968年,为适应文化大革命需要,书店并入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成为宣传站图书组。1971年10月宣传站撤销,书店回归县文教局领导。
  1984年,有营业办公用房面积800多平方米,仓库面积100多平方米,职工宿舍三幢,面积900多平方米,干部5人,职工8人。农村网点:供销社销售点21处,供销分点18处,文化站售书点1处,工厂商店2处,茶场商店l处,共计43处,相当于五十年代初期的10.75倍。 图书发行量,自建店以来,逐年都有上升,但由于各种政治运动,发行量也有起伏。1951年的营业额12500元,1958年,大跃进上升到23506元,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浩劫期间,图书发行量遭到严重的挫折,造成前所未有的书荒,书店正常营业基本停顿,除大量发行毛主席著作、评法批儒读物、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读物外,其他书籍没有出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发行工作,清除了多年来“左”的思潮影响,1979年起,图书的发行量大幅度上升,1983年的营业额就达到284600元,上缴利润19500元,相当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每年营业额的7.2倍。
  7.广播站、局
  1957年,德安县建立收音站,当时只有一部收音机,主要任务是每天向县委、县人委提供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纪录。1958年大跃进,购买一台上海产500瓦扩音机,正式成立广播站。1968年,适应“文化大革命”需要,广播站、电影院、文化馆、新华书店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广播站为宣传站的广播组。1971年10月,宣传站撤销,恢复广播站。1981年8月成立广播局。 收音站、广播站原属县人委直接管辖,收音站只有职工1人,“文革”前,广播站有正式职工3人,1名站长兼编播,1名机线兼会计,1名编播兼出纳。1968年增到5人。1971年11人,并成立了广播站中共党支部(局级待遇)。1978年16人,设立了编播、农网管理、办公室三个组。1980年,农网管理组划分为广播电视服务部和农网两个组。1981年,广播局有职工24人,其中干部6人,以工代干5人,工人13人,还有公社广播工作人员(无编制),共34人(机线、播音各半),工资由地方财政开支,全部吃定销粮。 广播站建站时设在县委宿舍内的一幢三间小平房内,除一间作宿舍外,实际用房只有24平方米,后迁到解放路十号原老发电厂内,面积为118平方米(包括职工宿舍),1976年,省县拨款6万元,新建广播大楼一幢,面积600平方米,原办公用房,改作职工宿舍。 广播站现有广播设备:计上海产的TAI000/500瓦扩音机和上海6TY2×275一2型扩音机各一套、V607型录音机4台、十进频率仪等仪器5台、载波放大站机一套。黄㛚、聂桥建有载波放大站两个,输出功率30瓦。各公社放大站均配有250瓦以上扩音设备一套。传输方式,开始是借用邮电局电话线路,每天早晚广播时,均断电话通广播。1975年,研制成功利用载波传送讯号,从而使广播时间也可通话,当时全县133个大队中,通广播的有91个,占68.4%;1193个生产队中,通广播的有272个,占22.79%;入户喇叭6840只,只占32%;有音响的620只,听户率6.8%;全县通高音喇叭的生产队146个,听户率12%,高音喇叭2480只。1980年,县集资拨款32000元,架设两对用于传送广播节目信号的县至公社(聂桥一一邹桥)水泥杆广播专线22公里,解决了山里片各公社传送节目信号的问题;公社一一大队一一小队共有广播专线425公里,其中水泥杆专线380公里。 广播站全天播音时间为五个半小时,分早、中、晚三次,转播的主要节目有: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江西台“全省联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本站自办节目:“本县新闻”,每天15分钟,发稿字数2800左右,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宣传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宣布政令,报道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情况和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以及党、政、军领导机关的主要活动;“科学知识”节目(每星期一、六,播出时间15分钟),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按照不同的农事季节,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农业生产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门路;“理论学习”节目,主要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举办理论广播讲座;“为听众服务”节目,每星期四、日播出,时间15分钟,主要根据不同季节和群众生活不同要求,宣传医药卫生知识、日用电器、中高档生活用品等,并开辟了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广告专栏;“文艺生活”节目,根据群众爱好,选编一些戏曲、歌曲、曲艺等文艺节目;“德安文化”节目,定期播出本县历史故事,有影响的革命烈士传略,以及本县名胜古迹、山川地貌、历史沿革等。 广播局职工,承担站内设备维修,农村载波管理,民间无线电、收音机、电视机修理,在技术上不断革新。1975年,试制成功载波传输广播讯号,结束了播音时不能通电话的历史。1983年,通过技术革新,将载波机频率改为75KHZ,由原来利用邮电线路改为只须借助予邮电线路传输,不必用耦合元件,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并大大地杜绝了影响通话的故障。
   行政经费:1978年以来,每年包干为22300元;1983年,包干25000元;1984年,包干26100元。
   事业发展经费:1980年,32000元;1983年,28000元。 农村广播站,1964年,农村只有爱民、金湖两个公社有广播放大站,1971年,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和掀起大办农村广播网的热潮,由地方财政拨款,各公社(场、矿)都建立了广播放大站。1972年,社队规模调整,全县除蒲亭镇、义峰联合公司外,共建立了20个放大站。
  8.电影队、院、站、公司
  1953年,九江专区电影队开始深入农村,来到德安放映,本县群众第一次看到电影、1956年2月,中共德安县委、县人委根据中共中央提出1956年底全国要实现每县有一个流动电影队精神,通过考试,招收了3名初中毕业生,输送到省电影放映干部训练班培训,同年9月,省文化厅下拨一套16毫米电影放映机和电动机,本县就成立了第一个流动放映队。
   县放映队第一场电影是在县城礼堂售票放映的,效果很好,受到县委,县人委及各界观众的好评。遵照县委安排,于县城放映后的第三天,电影队便赴全县各乡巡回放映,当时农村没有公路汽车,跋山涉水,途经乌石门一一黄㛚一一高塘黄墩一一清塘一一金盆一一岷山一一吴山一一老山湾一一竹蓬一一爱民一一傅山一一塘山一一大泉一一杨坊一一白水一一车桥一一南田一一磨溪一一聂桥一一芦溪一一县城一一木环一一米粮铺一一河东后田一一金湖。放映机发动发电均是仿苏联图纸制造的54型和1101型,比较老式笨重,因而每次放映转点,要配备6至8个劳动力抬机子,从氓山到吴山,放映队天亮动身到天黑才到,每到一处受到乡干部和当地群众热烈欢迎与协助,群众反映说:“这是旧社会有钱老板才看得到的影里戏,现在我们农民也能看得到,这真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得好啊!”电影队每年要在农村巡回220个工作日,放映300余场,县城售票放映20多场,虽放映工作较苦,但放映人员干劲足、热情高。1959年上半年,电影队发展到两个队,1960年发展到三个队,人员增加到8人,每年在农村放映近1000场,每个生产大队范围内,每年可看到5至6次电影。1962年,省文化厅又拨了一套长江牌的35毫米的提包机,县政府拨款5000元,将县城老浴室(即现在酒家所在地)改建为可容纳700名观众的简易电影院,至此我县电影放映工作初具规模,县城有电影院,农村有三个流动放映队,放映人员增加到16人,每年放映达1400场。
  1970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就近方便让群众看到电影。”当时为适应需要,电影发行业务下放,县成立了电影管理站,统筹规划,安排全县电影放映和电影发展事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75年,由国家拨款和自己积累共投资36万元,在县城广场建了一座可容纳1250人观映的专业电影院,并设有机械降温通风设备,全县每个公社都办起了一个电影队,老苏区一一彭山也办了一个8.75毫米电影放映队,加上省属驻县工厂和县办工矿电影队,全县共有29个放映单位,放映和管理人员85人。1984年底,全县有一个专业电影院,三个35毫米工矿俱乐部,十四个公社电影队,两个大队办的流动队,加上县办工厂和农科所、垦殖场等九个放映单位,共计29个,放映机35毫米的5部,16毫米的23部,8.75毫米的18部,放映专业人员79人,并成立了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有人员14人,8.75和16毫米的专用拷贝三百余部,固定资产净值60余万元,全年放映电影在7000场次,放映收入18万余元,发行收入8万余元,观众200余万人(次),上交国家利润34000余元,公社电影队全年积累资金约2万元。 为了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看电影的条件,塘山、车桥、聂桥、山湾、狮子、米粮铺都利用公社礼堂办起了简易电影院,共青垦殖场投资200余万元,兴建了一座影剧院,磨溪、杨坊公社由国家贷款和地方自筹分别投资14万元,正在动工兴建影剧院,预计1985年可以完工使用。
  9.评剧团 德安县评剧团成立于1960年10月,当时将县文艺学校学员送江西省评剧团培训为演员,聘请了少数老艺人为教师,大多数成员为南方人。1968年10月8日,剧团被撤销,演员作为社会闲散劳力下放。1969年初,抽回部分下放演职员,加上吸收的知识青年,并入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搞政治宣传演出。1971年,又吸收原江西省评剧团部分下放人员成立德安县京剧团。1977年,由九江地区文教局决定,重新恢复德安县评剧团名称,以人民剧院(于1969年建,有正规舞台及1360个座位)作为活动场所。剧团演出的剧目,有照演的传统剧目,移植改编的传统剧目,还有为当时政治运动和经济建设服务的自编的一些剧目。这些自编剧目演出场次都很少,会演完了,也就完了,除《办嫁妆》(孟庆喜执笔)被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外,其它都没有在省级刊物发表。 剧团有中共党支部、团委会、共青团支部等组织,在职人员57人,退休10人,共67人。
  10.文联 德安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文联),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已建立,受中共县委宣传部领导,当时未经代表会选举,由县人民委员会和县委宣传部商定,由县文化馆选1人任县文联秘书,办公地点设在文化馆内,对外未挂牌,只刻一颗“德安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的公章。文联在“大跃进”中,编了不定期的油印刊物《德安新歌》和《葵花》(综合性),并对外来剧团演出的现代剧目组织评论。文联活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
  1982年4月下旬,召开德安县文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文联和文学工作者协会、音乐工作者协会、美术工作者协会、戏曲工作者协会的负责人。县文联办有双月刊小报《博阳河》,发表小说、散文、故事、诗歌、歌曲等作品。
  二、体育
  1.机构与设施 德安建国前未设体育机构,体育由教育部门兼管,建国初期仍由县文教科兼管。1959年10月,正式成立德安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由一名副县长兼主任委员,文教局长兼副主任委员,配干部1名,与文教局合署办公。1967年5月(“文革”期间),机构瘫痪。1972年11月19日,恢复德安县体育运动委员会,配专职干部2名。1973年并入县革委文教办公室,配干部1名。1976年,配干部2名。1978年,文教办公室撤销,设立德安县体育运动委员会,配专职干部3名。1984年,机构改革,又并入县教育局办公,配专职干部2名。 体育专业人员:1972年2名;1984年,业余裁判员:篮球裁判员二级的3名,三级的9名;田径裁判员二级的2名,三级的12名;乒乓球裁判员二级的2名;排球裁判员三级的2名。 运动场地: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开辟面积约45000平方米的体育运动场一个,地址在当时县政府后面,今粮食局范围内,民国二十七年(1938),遭日寇飞机炸毁;1959年,建灯光球场一个;1984年,有灯光球场四个,400米田径场一个,300米田径场一个,足球场二个。2.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民国和解放后,我县中、小学根据部颁教学计划,每周均安排两节体育课。_文革”期间,体育课改为军体课,1976年,又改为体育课,以后发展成为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周两次课外活动,每天一次课间操、一次眼保健操,学生体育分数列入升留级考查标准之一。竞赛活动:每校每年举行一至二次田径运动会;每校每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行一至二次小型体育竞赛,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拔河等。 “劳卫制”(《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和达标;1954年至1964年,县中、邹桥中学、聂桥中学推行“劳卫制”锻炼,达到要求的人数,占当时学生总数的25%以上;1974年以后,在全县普遍开展“达标”活动,根据测验统计,“达标”人数县一中、县二中占总人数的35%以上;城镇小学占总人数的20%左右。
  3.群众体育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举办体育练习所一个班,学员24名,教练2名。1974年,设县青少年业余体校田径班、篮球班,由县体委主管,教练由体委干部和城镇一小1名体育教师兼任,1979年10月,省体委正式批准转为省办青少年业余体校田径普通班,配专职教练1名,经费由省体委拨给,田径班先后向省体工队、省体校输送学员4名,向地区业余体校重点班输送学员6名。1984年,少年业余体校有田径班学员30人,武术班学员12名。1983年12月27日成立德安县武术协会,由县体委主管,武协设主席1名,名誉主席1名,副主席3名,理事8名,秘书长1名,会员35名。在武协的主持下,举办了二期“鹤翔桩”气功训练班,参加学习的400余人次;1984年3月6日,武协主办青年和少年武术学习班,招收学员73名,教练5名,同年6月5日,武术学习班第一期结束,再从县青少年业余体校结业学员中选拔部分学员,参加第二期武术班学习。1984年7月,武协学员参加九江地区武术比赛,获南拳二等奖1名,获梅花枪三等奖1名。
  4.全县体育运动会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十日,举行全县第一届秋季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青少年500余人,县长周景江主持。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月,举行全县第二届秋季运动会,参加的青少年600余人,县长丘新民主持;竞赛内容,分田径赛各个项目,为期三天,奖品有省长熊式辉赠的大锦旗一面,驻军杨师长赠的大型银盾一座,还有县城各单位赠的锦旗、银盾和文具等,敷阳小学获团体总分第一,时阜门小学获团体总分第二。
  1965年10月,举行县城各单位篮球赛,参加单位有县委机关、公检法、商业局、粮食局、卫生局和县中学等,男子冠军由县委机关和公检法系统夺得,女子冠军县中夺得。1971年9月25日至10月2日,举行全县职工篮球赛,参加的男子24队,女子8队,爱民厂获男子冠军,浔阳电子仪器厂获男子亚军,共青垦殖场获女子冠军,彭山林场获女子亚军。
  1972年至1984年,每年国庆节都举行了职工篮球赛。
  1974年9月底,举行了全县农民篮球赛,赛区分米粮铺、狮子、磨溪、杨坊等四个片,磨溪赛区因在此比赛中,发生纠纷,以至决赛未进行。
  5.省地市运动会 县小学乒乓球代表队:1965年5月,参加九江地区乒乓球赛,获男子团体奖第3名。县乒乓球代表队,1973年,参加在湖口县举行的九江地区乒乓球赛,获成年男女团体第2名,女单打第1名,男单打第2名,中学组男子团体第4名,小学组男子团体第3名。县乒乓球代表队,1978年,参加九江地区乒乓球赛,获团体第3名,男子单打第2名;1981年,参加在都昌县举行的九江地区乒乓球赛,获男女团体第2名。 游泳代表队:1971年8月,参加九江地区赛,获6个项目第1名,其中3名代表九江地区,参加全省游泳赛;1人参加全国赛,获100米自由泳第16名;1973年,参加在庐山举行的九江地区游泳赛,获3项第一,1人打破九江地区1500米自由泳少年纪录;1978年参加在九江市举行的九江地区游泳赛,获团体总分第4名。
   县中学生篮球代表队:1972年,参加九江地区中学生篮球赛,获男子队第4名。 县象棋队:1976年,参加在都昌县举行的九江地区象棋赛,获成年组第8名,少年组第2名;1977年,参加在永修县举行的九江地区象棋赛,获个人第2名,1978年,在星子举行的九江地区象棋赛,获个人第2名。 县田径代表队:1981年,参加在彭泽县举行的九江第四届运动会田径赛,获团体总分第3名,有1名运动员打破九江地区少年男子1500米最高纪录。
   县职工足球队:1984年,参加九江市足球赛,被评为“精神文明队”。
   三、科技
  1.科技管理机构
  1956年7月,德安县筹备成立科学普及协会(群众团体),在宣传部办公,由宣传部代管,任命科普协会秘书1人,同年9月召开了一次科技工作者代表会议,正式成立县科普协会,并在县城中、小学、农村四个卫生院和农技站分别成立科普小组。1958年5月,建立科委(行政机构)。1959年3月,又建立县科学院,当时是科协、科委,科学院合署办公,实际工作人员1人,仍由宣传部代管,三个机构复于当年撤销,1961年1月,并入文教局。
  1963年9月,科委、科协机构恢复,成立独立的办事机构,由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兼管,设副主任1名,办事员1名。县科协委员会,有委员6名。公社建立科普协会,部分大队建立了科普领导小组。1968年,文化大革命高潮期间机构撤销,并入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干部下放劳动。1972年,成立科技组。1979年8月,重建科委,设副主任1人,秘书1人;同年10月恢复科协。1980年9月,重建科协,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兼主席,设副主席4人,正,副秘书长各1人,委员11名,这时科委代作科协的日常工作。
  1984年8月,科委与科协分署办公,均为独立办事机构。科委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调研员1人,秘书1人,干部3人,招聘借用2人,共10人,设主任办公室、科技计划组、科技市场、科技情报站、人秘室、资料室。 科协由县委委托政府办公室代管,仍与科委同一个党支部,设主席1人,秘书长1人,办事员1人,司机1人,共4人。
  2.各种学会
  1979年9月至1984年底,在县城先后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德安分会、数理化生学会、农业学会、农业经济学会、畜牧水产学会、水利学会、林业学会、质量管理学会、电子协会、科普创作协会,第二小学少年气象小组、新闻学会等科技组织。
  3农村科协与科普村
  1980年4月起,开始在农村的聂桥、磨溪等乡建立科普协会,后改名科协,至1984年底,全县十八个乡,全部建立了科协,均有牌子、办公室、图书资料阅览室,多数还修建了科普宣传栏。1981年10月,聂桥老屋聂村、磨溪港口一组、五星六组,建立以“科学、文明、卫生、富裕”为内容的科普村。
  4.科技活动与成果
  1957年9月至1958年6月,县科普协会,先后举办了“宇宙构造”、“人类起源’’等内容的科普讲座。1960年起,开展科技试验和革新等科普活动,创办《德安科技》铅印刊物,一般两月一期,配合工农业生产单位开展插秧机、萤石选矿机等研究试验,推广水稻矮杆良种、蓖麻蚕等新品种,购置了书籍、仪器。1972年至1978年,先后几年中,抓脱粒机的研究试制、沼气池推广,并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1978年,召开了全县科学大会。
  1979年9月至1984年底,县城部分学会,每年多次从上海、湖北、福建、南昌、九江等地请来专家、教授作学术报告,县科委、科协合编《科学种田参考资料》20期,巡回放映科技电影和举办《破除迷信》画展,为了加强宣传,县科协办有《科协通讯》、《信息窗》、《科普专栏》、铅印《农村家庭多种经营技术资料选编》2000份,与省科协一道编印彩色《柑桔病虫防治挂图》60套。办养鸡培训班,开展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调查。
   各乡科协采用广播、宣传栏、夜校、技术资料讲座、学习班、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开展了科普活动。
  1981年,九江市科协在德安磨溪乡召开农村科普工作现场会,参加者有省科协领导、外地区部分县科协代表。中国科协普及部的《中国科普通讯》转登了消息。此后连年有江苏,湖北、安徽、辽宁、吉林及本省部分县科协人员前来考察;全国科普作协亦派人员前来考察,考察文章登在1984年的《科普创作》第一、二期上。
  1984年,县科协被评为中国科协和省、市科协先进单位,出席了中国科协召开的表彰大会。磨溪、聂桥两个乡科协也被评为省、市科协和县里的先进单位,聂桥乡专职人员被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个人。
  1978年至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奖的有:县鱼场“青鱼人工孵化”获省三等奖;宝塔液压广“MT液压升柱器”获省三等奖;宝塔液压厂“MT液压推溜器”获省三等奖;县铁制社“G501型出口园林工具”获省三等奖;县铁制社“F107出口钢叉”获省三等奖。
  5.计量管理 德安县计量管理站于1973年11月成立,隶属县科技组领导,人员编制未定,最多8人,经费属差额补助性质的事业单位。1979年,改为计量管理所,定编6人,经费由县财政拨款。 建站初期,只能对木杆秤、台秤、地秤进行检定和修理;竹木直尺、油酒提只检不修。1975年,开展了万能量具的检定和修理。1979年以后,除开展以上各种计量的检定和修理外,还增加了厂矿企业计量的管理,产品创优,计量定级、升级的考核工作。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德安县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一、本志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通贯古今。上限一般追溯到事物在县域之发端;下限至一九八四年,有的事物记述至付印时为止。按照详今略古原则,着重叙述德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本志用纲目体,多框架,横分门类,纵写史实,以卷为纲,卷下分目,条目式的编写法。全志分《概述▪大事记》、《建置区划》、《地理》、《人口》、《党派团体》、《政权》、《军事》、《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农牧》、《林业》、《水利水电水产》、《工厂矿山》、《交通》、《邮电》、《财政金融》、《商业》、《粮食》、《民俗》、《胜迹文物》、《艺文》、《人物》、《附录》二十五卷。另以卷首刊新志序言及部分摄影,共二十六个部份组成。

阅读

相关机构

文化广播电视局
相关机构
收音站
相关机构
广播站
相关机构
广播局
相关机构
德安县评剧团
相关机构
德安县武术协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民众教育馆
相关作品
文化馆
相关作品
德安图书馆
相关作品
德安县博物馆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