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卫生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192
颗粒名称: 卷十 卫生志
分类号: R19
页数: 32
页码: 357-388
摘要: 本卷《卫生志》含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妇幼保健、征兵体格检查,当地产中草药。民国时期,德安县级无专门管理卫生事业的机构,有关卫生问题由民政部门兼管。1950年8月,德安县人民政府建立卫生科1982年5月,德安县卫生局正式配备两名药政干部,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药政法规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思想,对中西医药品的质量检查监督。1984年3月,经九江市卫生局和德安县政府批准,在德安设市药品监督员1人,县药品监督员5人,负责对药品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
关键词: 德安县 卫生防疫 医疗机构

内容

本卷《卫生志》含医疗、卫生防疫、地方病、妇幼保健、征兵体格检查,当地产中草药。
   一、机构
  1.医学
   德安医学成立于明洪武七年(1374),由知县冯衮筹建。
  2.卫生科 民国时期,县级无专门管理卫生事业的机构,有关卫生问题由民政部门兼管。1950年8月,德安县人民政府建立卫生科,科长由民政科科长兼,有办事员2人。1953年12月,卫生科设正副科长各1人、办事员3人,主管全县卫生行政工作。
  3.卫生局
  1956年8月,卫生科更名德安县卫生局,设局长1人,下设办公室和财务室,工作人员4人。1957年,文教局与卫生局合并,改称德安县文教卫生局。1962年文教、卫生分开,复设卫生局。1968年10月,县卫生局、血防站、防疫站、保健站和县人民医院、县药材公司大合并,更名德安县医药卫生防治处。1970年1月分开,成立德安县卫生局革命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下设政工、医政、财务三个组,组长3人,工作人员6人。1978年5月,撤销县卫生局革命委员会,恢复德安县卫生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6人(其中专职副局长3人,兼职副局长3人)。1984年4月起,县卫生局下设办公室、人秘股、医政股、药政股、计财股。1984年12月,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调研员1人,有干部8人,职工2人。 县卫生局下辖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血防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县直属单位),黄㛚、磨溪、聂桥、邹桥、宝塔5个中心卫生院和12个乡卫生院。二、行医卖药
  1.民间医生 德安在封建社会,有不少读书人,看了点医书,便做郎中(即医生)。由于医学知识少,出外看病还要挟本医书,故又叫“挟书郎中”。这样的医生全县各地都有,对当时的医病,起了一定的作用。 传授医学主要靠带徒弟,带徒弟的医生大多数开药店,徒弟一学行医,二学制药。学徒出身的医生,比自学的医生在知识方面要全面些。 德安历史上不乏名医,明朝有王九达(太医),清朝有张青筒(进士)、熊符梦(举人),民国有王君凡,皆医德高尚,活人无数。
  2.西医传入德安
   民国初年,外国传教士来到德安传教,给德安带来了西医。 英国人在南门外关口建福音堂(今公安局驻址),法国人在南门内建天主堂(今外贸公司左侧古井边)。他们除传教外,还行医治病,从此西医传入德安。当地中药店亦开始经营少数西药丸。
  3.联合诊所 我县历代民间医生(中医和草医)的行医开业(开中药店),处于自生自灭,自由开歇的状态,开业的医生多分布在县城、集镇和交通方便的村庄,为寻求谋生之路,都有各自的行医方式,其中以开铺坐堂行医的较为普遍,此外还有摆摊或擅长治跌打损伤的走方医生。民间医生的诊费,历代政府没有明确规定,他们多以自己的声望和技术高低定出诊金标准,并按病人贫富和病情的轻重有所增减。 建国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工作,发出一系列的指示,毛泽东主席提出“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0年6月26日,德安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有会员59人,从此全县民间医生开始组织起来。
  1952年9月,按照自愿原则,将分散民间的中医人员,组成德城中医联合诊所。1953年至1954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均先后成立联合诊所。
  1952年至1955年,县卫生局根据团结中医的政策,对全县中医人员进行了全面安排,被吸收参加国家卫生机构工作的有9人,其余安排到联合诊所和村镇开业行医。三、综合医疗
  1.县卫生院 民国二十一年(1932),正式成立县卫生院,院址设在昭忠祠,院长、医士、护理各1人,由县自治附税项下划拨三成为卫生经费,计1796元4角。其中医院诊所经费1257元4角8分5厘。民国二十八年(1939),县卫生院迁驻西乡山区岩泉桂村,县城被日军占领,全院职员6名(院长1人、医师1人、药师1人、护士2人、助理护士1人),担架工12人。
  1950年5月1日,德安县卫生院成立,负责司理全县医疗、防疫事宜,院址设在圣庙旁郭家巷。当时卫生院编制属丙等级,全院职工6人(副院长兼内科医师1人、外科医师2人、助产士1人、药剂士1人、财务1人),设内儿科、妇产科,皮、外、五官合一科,加上药房共四个科室,仅有少量药品和器械,至1952年,开始配有不完全的腹部手术器械和产科手术器械,以及常规化验设备各一套,设置病床10张。1956年,增添了肺活量机、五官检查器、手术床、产床各一台。
  1952年,卫生院迁至建设路,院舍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全院职工增至15人。
  1953年,接收本县较有名声的3名中医进院,开展中医内、儿、妇科门诊,1957年,建立中医诊断室。
  1956年,建房200平方米,人员增至27人,设置病床25张。 由于卫生院设备简陋,医疗技术力量薄弱,1950年至1954年,只能开展一般感染外科。1955年,建立手术室,开始做下腹部的阑尾切除和疝气手术,以及处理轻型肢体外伤。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县卫生院的业务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1950年,全院门诊量为3294人次,住院病人9人次;1953年,门诊量28918人次,住院病人255人次;1957年,门诊量达55818人次,住院病人1534人次,比1950年增长17倍多。
  2.巡回医疗队
  1951年,县人民政府卫生科,从社会上组织22名中医人员随同土改工作队下乡进行巡回医疗,这是德安县历史上第一批巡回医疗队。
  1952年至1953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对老革命根据地实行免费医疗,并呈报上级人民政府拨款6470万元(旧币),动员全县医务人员45人,组织五个巡回医疗队,为老区人民防病治病。据36天的统计,巡回医疗及卫生院(所)门诊免费治疗人数达17486人次,受到老区人民的热烈赞扬。 县卫生院在1951年至1956年间,配合春耕和秋收,派出一部份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基层,水利工地,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卫生宣传、防疫、保健技术指导工作,医治病人达8496人次。3.县人民医院
   机构设置:1958年,根据县人民政府决定,予同年10月,将县卫生院改为德安县人民医院。
  1968年10月,县人民医院并入德安县医药卫生防治处。1970年,撤销原医药卫生防治处,县人民医院建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撤销人民医院革委会,恢复院长、科室主任负责制。1984年12月,有院长1人、副院长1人,下设医院办公室、医防科、总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及门诊部、住院部、药局、各医技科室和家庭病床组、图书室、统计室、病案室、挂号收费室等十二个科九个室。 人员、病床:县人民医院从1958年以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员、病床逐年增加。至1984年,人员由原卫生院时的27人,增加到150人,正规病床由原卫生院时的25张增加到120张。 扩建院舍:1964年,县人民医院着手扩建院舍,国家投资88000元。1965年,国家投资26000元,新建1200平方米的门诊楼。1970年,国家投资65000元,新建住院大楼一幢,面积1217平方米。1974年,国家投资3万元,自筹15000元,新建800平方米的二层门诊大楼(1980年加为三层)。1983年至1984年,国家投资3万元,自筹10万元,建成职工宿舍二幢,面积为1672平方米。 医疗设备:县人民医院的医疗设备;一是原卫生院时购置的,二是医院自筹资金购置,三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无偿调拨。 从六十年代起,陆续增加了万能手术床、X光机、电冰箱及干燥箱等大型器械。1963年,始有救护车。 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病床数增加,技术力量相对增强。主要设备如:心动心电图机、A超机、九孔无影灯、深部手术灯、麻醉机、牙科综合治疗机、恒温箱、电脉仪、分析天平、电光比色计、水浴箱、电热蒸馏器、高压消毒器、超短波治疗机、视野计及空调机等现代医疗器械,逐年增多,逐年完善,逐年配套。
   主要医事活动 西医大内科:1958年,收治常见病、多发病和主要传染病,开始能抢救少数危重病人。1959年至1966年,门诊部与住院部正式分开。1974年以后,能收治和抢救常见危重病、疑难病,也能收治重症传染性肝炎、流脑、乙脑等传染病。1975年,设立抢救室,能按抢救规程,及时抢救心衰、呼衰、休克、中毒等危重及急症病人。1983年,设立窥镜室,开展胃镜和直肠镜检查,提高胃肠疾患者的诊断率。1984年,开展腹膜透析,使部分肾衰患者延长了生命。 西医外科及麻醉:1958年,能作气管切开胃肠穿孔修补术和肾脏摘除术。1959年起,能作胃、胆、脾切除术,当年共做手术200例。1968年至1984年,能解决上腹部原发性与复发性疑难性手术,并开展了矫外手术。1958年至1968年,先后开展了硬膜外麻及全身麻醉。1969年至1984年,一直保持2名专职麻醉人员,并成立了麻醉组,能开展一般常施麻醉术。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1984年,外科手术总人数为3095例。 妇产科:1958年,增加了手术器械,由原一般妇科检查和治疗到能作刮宫、碎胎和剖腹产术。1961年,能作子宫垂悬吊术,当年受术25人。1965年,开始作绝育术。据统计,1966年,大、中、小型手术316例。1984年,能作腹膜外剖腹产,并开展新生儿气管插管术。
   中医科:1959年,成立县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当年以梅花针为主,保守治疗阑尾炎23例;以中药为主治疗妇科病l例,支气管炎1例,肠梗阻l例,肺结核2例,均取得较好疗效01960年,因经费不足,研究所停办。1973年,以针灸为主治疗偏瘫20例,复方大青叶为主治疗乙脑40例,均获一定疗效。
   伤科门诊:主要接诊骨折、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患者。 五官科:1968年建,主要开展眼、鼻、耳、咽喉门诊,兼施拔牙、补牙。1983年,人员增至6名,能诊治五官与口腔常见多发病和开展青光眼、白内障、泪囊鼻腔吻合等手术。 药剂科:1969年,建立制剂室,配制一般口服与外用西药剂、肌肉注射用中药剂。1972年,开始生产少量大输液和一些灭菌剂,如眼药水、普鲁卡因等注射液,制剂品增至40多种。1980年至1984年,人员增至15名,其中主管药师2名,药师3名。1983年起开展了药检工作。 放射科:1962年建X光室,作胸部常规透视。1965年,增加100毫安X线机一部,能开展钡餐和钡灌肠检查及口服剂钡餐造影。1973年,增加200毫安X线机一部,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1981年,增加300毫安X线机一部。1982年起,开展断层摄影和气钡双重灌肠造影及气钡双重上消化道检查。1983年,开展经皮肝穿刺胆囊造影术。放射统计:1962年至1966年,透视14560人次,摄片1303张。1982年至1984年,透视15179人次;摄片12641张。 化验室:原有化验士1名,旧显微镜一台。1966年,人员增至3名。开展项目,以三大常规为主,还能进行一些生化与血清学检查,如康氏试验、肝功能的高田氏和碘试验、血糖定量、非蛋白氮、酚红试验,以及血型鉴定、配血、细菌涂片找抗酸杆菌等。1972年,开展谷丙转氨酶等全套肝功能检查和二氧化碳结合力与无机盐类测定、细菌培养等。1976年至1984年,化验人员增至7名,设备增加了分光光度计、电光分析天平(万分之一)、蛋白电脉仪等,先后开展了火箭电脉、肝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O”、蛋白电脉和血脂全套测定,还能进行骨髓细胞学与肿瘤穿刺细胞检查,对配合临床诊治起了积极作用。1980年至1984年,每年受检人数达6000余人次。 物理诊治室:1975年建,配有专职医师1名,开展心电图和A型超声波对肝、胆、脾的检查。1981年,人员增至2名。1984年,有A超仪二台,心电图机和超声心动图机各一台。物理检查的开展,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
   理疗室:1978年建,主要开展红外线、超短波辐射和共鸣火花器按摩治疗。
   门诊、住院:门诊人次,1957年,55818人次;1984年,85730人次。住院病人,1957年,1534人次;1984年,3468人次。家庭病床:县医院1958年建家庭病床,当年收治220人次,1959年收治548人次,1963年收治641人次,后因故撤销。1984年9月18日重新恢复(按住院病床10%的比例设家庭病床12张)。家庭病床组配中医、西医、护士各1人;专设医嘱、病历和医疗统计表。 护理:县医院建院初期,只有1名护理员,1984年,全院有护理人员43名。1956年,推行无痛注射。1958年,实行三级护理。1962年开展“三查、三对、二快”,即:查医嘱、查执行单、查病历;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进针快、拔针快。1965年以后,改为“三查、七对”,即: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剂量、对浓度、对时间、对用法01981年,配齐了护士长,并设总护士长。1984年正式设立总护理部,开始实行分组护理和半周班护理制,以及一人一针一管制,对危重病人实行“五包”,即:送水到床头,包病人吸水;送饭到床头,包病人吃饭;送药到床头,包病人服药;送便器到床头,包生活护理;服务到床头,包洗脸、洗脚、翻身、剪指甲。 技术队伍建设:1958年至1984年,县医院每年有l至2名医师(士)、护士外出进修.进修科目有内、外、妇、儿科、五官、口腔、皮肤科、麻醉、护理以及西药剂、化验、放射、心电图、超声波等56人次。通过实践自学、外出进修,医技水平有所提高。1980年,经上级考核和考试,有11名非卫生学校毕业的人,晋升为初级卫生人员;10名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的医士、护士、助产士,晋升为中级卫生人员;有7名大专医科学校毕业的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和主管医师。 人员配备:1984年,全院有职工名,按职务分工,其中行政人员13名、后勤人员10名、卫生技术人员127名(主要医务人员46名,一般医务人员57名,其它人员24名)。 临床教学:派出去任教,收进来进修,成为全县医疗技术的指导中心。1960年,为德安卫校派出了师资01981年至1984年,协助县卫生局举办三期专业培训班;同时,接受乡卫生院、厂(矿)卫生院(所)人员来院进修;接受江西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九江医专和九江卫校的学生来院实习。
   经济效益:县医院业务收入,1955年为25600元,1984年为38万元。
  4.县中医院 县中医院:于1979年建,座落城郊宝塔乡田塘村,占地面积32亩。住院部为一楼一底钢筋水泥建筑,面积840平方米,设病床50张,因距县城较远,借县防疫站三间房开门诊。主要医疗设备有:电动离心机、100毫安X线机、超声波诊断仪、电动呼吸器、微波针灸仪、切药机、粉碎机、压片机、紫外线机、心电图机、电脉仪、电冰箱等。
  1984年,门诊部设置中医内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眼科、理疗室、心电图超波室、注射室、化验室和中西药房;住院部设医师办公室、护理室、理疗针灸室、供应室、收费室、药房和附设中药加工厂。病床69张。工作人员69人,其中:行政、后勤人员12人,卫技人员57人(其中主治中医师3名,中医学院毕业生4名)。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症、颈淋巴结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统结石症、小儿急性高热、慢性肝病等。
   门诊:1984年为26159人次,比1979年增长40%。住院:1980年至1984年,共有1846人次,治愈率由88%上升到98.5%;平均病床周转次数5.2%上升到5.9%;平均病床工作日由135天上升到186天。家庭病床,1984年,收治病人52人次。
   业务收入:1980年,87000元;1984年,134000元。
  5.农村医院
   德安县有五所全民所有制中心卫生院,属区级农村医院。 邹桥中心卫生院(前身为五区卫生所),1953年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邹桥镇。1974年新建门诊、住院部楼一幢,面积600平方米,1978年建平房300平方米,连同原有用房,合计1360平方米。 磨溪中心卫生院(前身为四区卫生所),1952年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磨溪头区政府所在地。1972年新建门诊、住院部一幢,面积400平方米,1981年扩建450平方米,共建新院舍850平方米。 聂桥中心卫生院(前身为三区卫生所),1951年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聂桥镇。1969年新建院舍三幢,面积405平方米,1979年新建246平方米,共651平方米。 黄㛚中心卫生院(前身为二区卫生所),1950年5月建,1958年改为中心卫生院,院址设黄㛚铺。1978年扩建400平方米,1984年新建楼房一幢,面积400平方米,共1200平方米。 宝塔中心卫生院(前身为一区联合诊所),1953年建,所址设永兴镇,1958年10月改为宝塔公社医院,1962年8月又改为城郊中心卫生院,1966年7月,院址迁宝塔公社所在地,并更名为宝塔中心卫生院。1973年新建门诊、住院部一幢,面积200平方米,1980年增加60平方米,共260平方米。 各中心卫生院自五十年代建院以来,人员、病床均有发展,1955年至1957年,黄㛚、聂桥,磨溪、邹桥四个区卫生所共有人员16名。1958年,四个中心卫生院开始设置病床,共20张,人员增加到32人。
  1984年,五所中心卫生院共有病床70张,人员79人,其中西医师16人,中医师2人,药师1人,护士9人,助产士4人,检验士(员)3人,中西医士17人,药剂士(员)6人。各中心卫生院均可收治常见多发的内、儿科病症和一般外科、妇科病,并能进行常见急症的抢救处理,聂桥、邹桥、黄㛚三院能收治少数重症病人、一般难产和施行下腹部手术。各中心卫生院均配有1名防疫医生和保健医生,负责各种卫生和防疫发药、接种、疫情报告及爱国卫生运动。宝塔、聂桥、黄㛚三院还要担负血吸虫病防治任务,以及开展妇科病普查、围产期保健、儿童健康检查和计划生育工作。 五个中心卫生院1984年门诊人次和业务收入:邹桥门诊量10727人次,住院病人490人次,业务收入54560元;聂桥门诊量9380人次,住院病人205人次,业务收入17055元;黄㛚门诊量13000人次,住院病人500人次,业务收入24000元;宝塔(缺)业务收入14170元;磨溪门诊量7689人次,住院病人132人次,业务收入22800元。全县除五所中心卫生院外,还有车桥、金湖、林泉、山湾、塘山、爱民、樟树、白水、米粮铺、高塘、傅山、蒲亭镇等十二所由乡镇联合诊所改为集体所有制的乡镇卫生院。除车桥卫生院建于1962年外,其它分别建于1969年至1972年。乡镇医院,由县卫生局和所在乡镇实行双重领导,政治思想工作以乡镇为主,人事、财务、业务工作以县卫生局为主。工作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人民群众的疾病、血吸虫病防治、妇幼卫生、计划生育、科学卫生知识宣传、大队赤脚医生培训等。公社卫生院、镇医院的原破旧房屋,采取以公社集资为主,国家酌情补助为辅,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扩建与新建。1984年,有七个卫生院新建了医药用房,其他进行了改建与维修。
  1984年,12所卫生院,共有病床100张,医技人员76名,其中西医师(士)28名。
  6.厂、矿、场、学校医疗机构 建国后,工业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工厂、矿山、农场、林场、学校陆续建起医院(所)、医务室,开展工业卫生、学校卫生、劳动保健及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据1983年和1984年的统计。
   驻县厂 爱民厂职工医院,有病床30张,职工32人,其中西医师(士)20人;主要设备有200毫安双床双管x机、日本GB显微镜、XDH-2心电图、万能手术台、膀胱镜、“A”超声波、超短波电疗机。 浔阳电子仪器厂职工医院,有病床30张,职工27人,其中西医师(士)14人,有200毫安X光机一台、万能手术床一张、麻醉机一台,理疗红外线、紫外线和脉通各一件。 轮胎厂卫生所,有职工17人,其中西医师(士)9人,有20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图机一台、理疗机三台、显微镜一台。
   东风锻压厂卫生所,有职工4人,其中西医士3人。
   县属厂、场、矿 共青垦殖场职工医院,有病床50张,职工56人,其中西医师(士)14人。设置内科、外科(含妇产科和五官科)、X光室、化验室、生化室、心电图、超声波室、药房、总护理部、医防科、后勤科。主要设备有万能手术床、12孔无影灯、高频电刀和空调机等。能开展上腹部手术、甲状腺瘤摘除和胃大部分切除,并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制。1984年,门诊量为58299人次。住院病人448人次。还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查螺、灭螺和治疗血吸虫病人的任务,查螺面积3574亩,灭螺100亩,治疗血吸虫病人47人次(均安全出院)。防保工作方面,计接种各种疫苗2160人次,丝虫病普查264人,妇科病普查264人次,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等。为了方便汽车队、畜牧场、燃料站和羽绒厂职工家属看病需要,医院特增设二个新的医疗点。 萤石矿职工医院,有病床12张,职工17人。设中医、西医、五官、骨伤、妇产等科。医疗设备有X光机一台、显微镜一台、普外科器械一套、妇产科器械一套。傅山煤矿医务室、水泥厂卫生室、锑矿卫生所,内燃机配件厂医务室、彭山林场医务室、农科所医务室,共有职工19人;县一中和二中医务室,有医务人员4人。
  7.农村合作医疗
  1968年9月和10月,毛泽东主席批准发表《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以后,德安和全国一样,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队伍迅速发展壮大。1969年1月,德安县开始兴办合作医疗,至1974年12月,全县96个大队,已建立合作医疗站93个,其中24个医疗站设立简易病床28张,赤脚医生196名,平均每大队有赤脚医生2人。 赤脚医生来源于群众之中,由社员群众推选,大队革委会审查,公社革委会批准,经过县、社两级医疗单位短期培训后即可担任赤脚医生。为了培养赤脚医生的骨干力量,1969年,县卫生局选派4名赤脚医生到江西医科大学学习2年,1970年,又选送4名到九江卫校培养。根据1974年全县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会议精神,各公社卫生院均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指导和对赤脚医生的培训提高,每年各公社卫生院都要举办一至二期赤脚医生短训班,并派出医务人员下到大队蹲点,指导赤脚医生开展医疗、防疫和保健工作。1976年,在县共大举办一期赤脚医生训练班,全县有45名赤脚医生参加学习,时间为6个月。1978年至1979年,县卫生局重点抓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1979年县卫生局转发了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进一步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举办一期赤脚医生培训班(41名),开设政治、西医内科、中医、药理、外科、皮肤科和五官科等课程。1980年7月,江西省中医学院中专函授班招生,德安县有37名赤脚医生被录取,学习3年,结业后有30名取得了毕业证书。1982年3月,九江地区统一部署乡村医生考试考核,经过辅导、复习,德安县的312名赤脚医生有246名参加统考,其中129名获得省统一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其余的赤脚医生改称为乡卫生员。 农村合作医疗站,由公社、大队革委会领导,每个大队都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经费来源,大队、小队、社员三级负担,即在每年年终结算,按社员人头数扣除参加合作医疗的医药费(一般是5角到1元5角),其余部分从大队和小队的公益金中提取。参加合作医疗的社员在本医疗站看病除收五分钱挂号费外,诊病、取药、注射等费全免。对需要转院治疗的,经大队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逐级转院治疗。转院的医药费,则根据大队医疗站资金多少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有的报销50%到70%,有的大队对社员急性病可以全免。根据江西省政府(82)40号文件精神,从1982年起,德安县发放国家对乡村医生和乡卫生员的补助经费(乡村医生每人每月6元,乡卫生员每人每月3元)。 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逐渐消失,赤脚医生之称呼亦不存在。据1981年12月统计,全县有村民委员会119个,有医疗点的110个,其中由村民委员会集体办的17个,乡村医生联合办诊所的一个,其余均为个体行医。8.公费医疗 德安县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1952年6月27日颁发《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精神,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员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执行公费医疗,当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有694名。
  1964年,德安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颁发(64)国卫字198号文件精神,决定:凡经批准到外地就医病人的往返车、船费,可参照旅差费的规定,在原单位报销。
  1965年5月起,德安县试行“统一掌握,留有余地,分配指标,分级把口,按月结算,审核报销”的办法管理全县公费医疗工作。 德安县公费医疗费用开支;1953年,1711元;1984年,136800元。1984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的共2600,人。
   四、血吸虫病防治
  1.疫区惨状 德安县是血吸虫病的中度流行区,疫区田园荒芜,杂草丛生,钉螺密布,瘟神肆虐,很多劳苦大众死于此病,据不完全统计,到解放前夕,全县死于血吸虫病的有6199人;毁灭村庄44个,接近毁灭的村庄有16个,“清塘,清塘,灶不冒烟,地不产粮,十户人家九户亡爷,这是解放前清塘坂遭受血吸虫病的悲惨写照。湖沼型疫区的金湖寨下林场,解放前六十年号称“寨下国”,热闹非常,由于血吸虫病流行,至解放时,仅剩下洪、王两姓20多人。鱼米之乡的附城,至解放前夕,大部分农民得了血吸虫病。港嘴周村,解放前二十多年没听过婴儿的哭声。 全县有22个乡(场)、镇,其中九个乡(场)流行血吸虫病,占全县乡(场)数的40%,属山丘型的有林泉、黄㛚、聂桥、樟树;属湖沼型的有河东、宝塔、米粮铺、金湖、共青垦殖场。流行区域在东部,自北向南,与水系的关系密切。 全县历史上有螺面积为20873376平方米,其中山丘型地区有螺面积占17.6%,湖沼型地区有螺面积占82.4%。
  1955年至1984年,全县共查出血吸虫病人4331人,其中晚期201人,据历年来的粪便普查,24个村中,感染率最高的有30%至40%,最低的10%左右,疫区男女感染率的比例是10.9比1。 耕牛血吸虫病的情况也很严重,1958年江西省农业厅和江西农学院组织的家畜血防队,在德安疫区的六个乡进行了调查,共检查1155头耕牛,其中阳性140头,感染率为12.1%。2.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
  1956年,中共德安县委成立血吸虫防治病5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血防站内。1984年,县委血防领导小组人员调整为9人,县长兼组长,同时,疫区、乡亦建立党委领导下血防指挥机构,从组织上保证血防工作的开展。
  3.血吸虫病防治站 德安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建于1956年,正式编制54人,多的时候达70余人,分四组进行工作。九江专署卫生处,派九江专区第七血防组,常驻德安重疫区洞霄乡(今林泉乡),协助工作。
  1968年,血防站撤销,并入县医防处,后改为血防组,直属卫生局,1973年恢复血防站,全站职工21人。
  4.综合防治
   德安县防治血吸虫病工作,始于1953年8月,其过程大致为四个阶段:
   宣传调查阶段(1953年至1958年)
  1953年,血防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治血吸虫病的宣传运动,让“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1957年,县委召开血防扩大会四次,共91人参加。血防站召开各种会议578次,受教育的群众11271人次,占当时疫区总人口56%,放映《消灭血吸虫病》的电影23场,观众达8850人次;此外,还结合文字,图片巡回宣讲,以及上门访问等办法进行宣传活动;与此同时,专业防治机构,全力以赴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的调查,查清流行范围、流行程度及收集各地遭受血吸虫病的危害情况。
  1956年初,县委血防领导小组,组织50多名医务人员分片划组,配合乡干部,依靠合作社,采取“会议报、个别访、挨户查、现场看”的报病、报螺方法,先上游后下游,先丘陵后湖滨,再扩大到山区,基本查出了德安县钉螺分布范围、密度和感染率。 据1956年皮试、粪便检查,推算全县患病者在4000人左右,在1955年至1956年的两年中,共治疗648人,并对粪管、水管做出了规划。
   搞好试点,全面防治阶段(1957年至1969年)
  1957年冬,县委首先发动了六个乡的劳动力,15000人在洞霄乡清塘坂开新水沟埋旧水沟突击灭螺面积达10226600平方米,取得了显著成绩,同年十月,九江地区在金湖乡杨柳洲、管家湖进行湖区机耕灭螺的试点工作,从邻县抽调各种型号的拖拉机20余台投入战斗,中共德安县委第二书记兼血防5人小组组长张景堂率县委委员、各单位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中学生、手工业工人和居民等1060人,自带被子、伙食到金湖苦战十余日完成了黄桥洲、杨柳洲、管家湖三块湖洲荒地计3198亩的机垦灭螺的任务,扩大耕地面积1584亩,于第二年收获稻谷420322斤,连其他经济作物在内,总产值达32957元。实践证明,机耕垦殖灭螺,如能深耕细耙,连年种植,不仅经济效益大,而且灭钉螺效果也显著。 六十年代初期,经济困难,血防工作停滞不前,血防专业人员多数被抽去搞其它工作,致使病情、螺情有回升趋势,血防工作处于低潮。
  1963年后,各级党委调整了血防机构,血防站的业务力量得到了充实。1964年,根据中央《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条例(草案)》的精神,九江专署卫生处组织九江医学专科学校、九江专区血防站、德安县血防站、黄㛚公社卫生院等五个单位的部分医务人员,在黄㛚公社林泉大队进行消灭血吸虫病的试点工作,从四月份开始,七个多月里,反复查病,对全社68名血吸虫病人(除11名有禁忌症外)都得到治疗,并对耕牛进行了两次检查,无阳性,对有钉螺面积和可疑地段都进行了反复调查核实。在139895平方米的有钉螺面积上,先后进行了三次灭螺开沟掩埋,计土石15750立方米,花去7000多个劳动日,新建公厕九个,打水井一口,订立了《关于血防巩固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为消灭山丘型地区的血吸虫病摸索了经验,提供了依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德安派出代表出席全国第十次血防工作会议。
  1965年,在洞霄公社消灭血吸虫病,江西医学院、九江医专派学生来我县协助工作。
  1957年至1969年,全县共计反复查钉螺4784万平方米,反复灭钉螺8550万余平方米,查病72705人次,治病6809人次。 六十年代后期,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县血防站被撤并,血防人员80%被下放,血防工作又跌入低谷。
   集中力量,攻坚围歼阶段(1970至1977年)
  1970年起,再次掀起送瘟神的高潮,先结合金湖联圩和切弯取直博阳河道工程,灭钉螺面积计94498692平方米,后又对林泉公社清塘河、宝塔公社附城大队导托、金湖公社凤凰大队导托、河东公社河东大队老港,改道填旧,进行根治,反复灭钉螺面积计9048000余平方米,并在米粮铺、共青垦殖场、金湖开展机垦灭钉螺,面积计163万3千余平方米。结合造田、修路和治山治水的综合治理,改造有钉螺孽生的环境。人群的感染率,由1970年的7.2%,下降到1977年的20.1%。 查病工作每年一次。粪水管理,在金湖公社寨下林场进行推广沼气池的试点工作。兽医部门自1973年后,逐年对疫区耕牛进行了查治。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工作,全县反复灭钉螺l亿7996万6千余平方米,治疗病人10824人次,治疗病牛968头次,建造公厕155个,修建沼气池56个,疫区10%的人口用上了自来水。
  1978年春,经省、地主管部门考核,全县灭钉螺面积率达99.97%,血吸虫病人的治疗率达92%。实现了中央规定的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三条标准,中共江西省委给德安县委发了贺信;《江西日报》也作了有关报道。
   继续作战,巩固成果阶段(1978年至1984年)
  1978年5月,县委批转了血防领导小组《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规划(草案)》。按规划进行了下列工作:
   复查复灭钉螺:1981年,在接近邻县疫区的地段,进行全面普查钉螺,结果发现海拔600多米高的樟树乡大岭村刘家垱有钉螺面积5亩。在多年无钉螺的黄㛚紫荆山东麓有钉螺面积50亩。至1984年止,全县新发现有钉螺面积共60亩。 复查复治病人:对重点疫区5至60岁的人,每年进行一次粪检,沉孵结合,三年中(1978年至1980年)共检查86319人次,查出病人682人,未发现儿童新病人,其次对有疫水接触史,又未查到有血吸虫病的人,采取血清免疫法加直检,共检查7320人,确定病人216人。再次,对已治疗3年以上的病人,有症状者,进行三粪三检,查出病者,均使用“8440”足量治疗。
   进一步改造有钉螺孳生的环境。这一工作主要抓了宝塔公社附城导托工程、聂桥公社芦溪开新填旧工程,河东公社郭家港的截弯取直及高家圩的修建工程、狮子公社紫荆大队老螺区可疑环境的筑路工程,截至1980年止,钉螺区环境有95%以上得到了改造。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贯彻落实,疫区在查螺、灭螺方法上有了新的路子,林泉乡把查、灭钉螺写进乡规民约,规定每年的10月3日为查钉螺日,河东乡规定,各查自己螺区的责任田,然后乡、村干部抽查,实行奖惩。 分类排队,逐年考核:聂桥疫区芦溪,人口1344人,主要分布在程家坂,1975和1976年共发现钉螺546亩,最高密度每市亩有46只,病人检出率17%,连续三年综合防治后,未发现钉螺,病人数逐年下降;林泉是全县重疫区,有大溪坂、清塘坂、曹家坂、林泉坂四个村属疫区,1982年考核时,发动797人普查4256亩,未发现钉螺。病情低年龄组104人,成年组568人,皮试阳性75人,对皮试阳性均作间接血凝试验,计阳性35人,低年龄组无阳性。老病人和间凝阳性152人全部粪检,没有发现阳性病人,对117名老病人转归调查,全部皮试阴转率58%,全部血凝试验,阴转率72.6%,全部粪检,都是阴性;河东乡属湖沼型疫区,历史有螺面积1544亩,历年累积病人287人,钉螺区环境全部得到改造,抽查无钉螺。总调查病人2231人,占应检数的96.4%,其中,低年龄组133人,未检出血吸虫病人,老病人53人转归调查,皮试阴性33人,转阴率62.2%,血凝阴性43人,转阴81%。上述疫区,经过考核,基本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5.总成绩新面貌 德安县历史有钉螺面积2087万8千余平方米,到1984年底止,已消灭了2086万8千余平方米,压缩了有钉螺面积99.98%。 治疗了大批病人,为生产战线输送了大量健壮劳动力,到1984年,全县累计查病315562人次,查出病人4331人,查出的病人,基本当年治完。1984年底,治疗率达95%,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都经过抗虫,内科保守或外科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的体质得到了恢复,重返生产,工作第一线。
   疫区耕牛的感染率,从五十年代的12.1%,下降到1980年的2.7%。 德安县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人寿年丰新景象。金湖乡五合村横汊湖小组的熊金官,10岁时就是腹大如鼓的晚期血吸虫病人,骨瘦如柴,奄奄一息,1964年经积极抢救,已恢复健康,娶了妻,生了儿,住进了新瓦房,还参加了革命工作。重疫区的林泉乡,将大面积的水稻改种棉花,社员收入大增。昔日三根苗(指全村只有三个人)的大屋徐村,如今已有30多户,近200人;昔日的钉螺窝的清塘坂,如今绿树红楼,人瓷兴旺;共青垦殖场所在地,是昔日的荒湖荒岗,变成了农、林、牧、副、渔及工业兴旺的共青城。 按:血吸虫病,何时在德安出现和蔓延?以前无文字记载。血吸虫病严重地区一一林泉乡之大屋徐村、晏家铺、清塘坂和金湖乡之寨下等地,在清咸丰以前,都是人口繁盛的村庄,咸丰以后,人开始得大肚子病死亡,至建国初,几乎人烟灭绝。原因何在?从历史文献来看,清咸丰前德安无血吸虫病,很可能是近代外来的商旅和军队带入德安的。
   五、爱国卫生
  1.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52年4月20日,成立德安县防疫委员会,委员13名,县长兼主任委员,组织部长和公安局长兼副主任委员。县属各区成立了区防疫站,由区长兼主任,吸收文教、卫生、武装部、妇联的干部5人为干事。
  1953年3月24日,德安防疫委员会改称德安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委员33名,县长兼主任委员,公安局长兼副主任委员,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卫生科长兼,行政组15人,检查组18人。
  1958年10月,成立中共德安县委除七害灭八病指挥办公室。1963年2月11日,成立德安县除害灭病指挥部,主管文卫的副县长兼总指挥,卫生局长兼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公安、水利、农业、企业、工业、粮食、城关镇、县妇联、县团委、县工会、卫生防疫站等负责人组成,设办公室,主任由卫生防疫站站长兼。
  1973年和1978年,爱国卫生委员会进行了两次调整,各公社、镇、垦殖场、厂、矿,亦恢复或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卫生防疫站
  1959年7月以前,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院兼管。1959年7月,成立德安县地方病防治站,编制10人,站长由血防站站长兼,原县卫生院防疫股长任副站长。1961年1月,撤销县地方病防治站,正式成立县卫生防疫站,编制8人。
  1968年6月,“文化大革命”机构大合并,卫生防疫站撤销,与县卫生局、县医院、血防站、保健站和药材公司统一成立德安县医药卫生防治处。1972年10月,恢复县卫生防疫站,全站职工15人,其中卫技人员13人,设卫生、防疫、检验三个组,建立了站党支部,有党员4人。1984年全站职工16人,其中医师2人,医士6人,医务人员4人;设备有干燥箱、冰箱、恒温箱、显微镜、电动离心器等。1981年9月,配备防疫救护车一辆。3.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争,全县成立了区、镇防疫站6个,乡防疫小组63个,区乡防疫员512人,村防疫员727人。县防疫预备队一个,40人。设立防空监视Ⅱ肖75个,防疫队81个,计5399人。召开防疫专门会议39次,参加人员805人。反细菌战宣传768次,听众29934人。面对美帝细菌战的严重威协,做到全党动员,人人动手,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以反对美帝细菌战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此后,每年结合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卫生突击活动,并做到突击与经常性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卫生技术指导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不断广泛、深入地发展,形成制度化、经常化。
  1959年,我县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声势浩大,千军万马大战九月,迎接建国十周年,全县出现了303个卫生村,五个卫生小队,一个卫生工地。
  1973年起,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害灭病为中心,逐步搞卫生基本建设。1973年,评出县城卫生单位33个,农村卫生先进单位20个,全县卫生光荣户674户。1974年,评出卫生先进单位95个,卫生光荣户1947户。
  1981年,爱国卫生运动实行五抓;一抓整顿,颁布并试行《城镇整顿市容卫生管理条例》,全城划分为14个卫生地段;二抓卫生基本建设,着重解决环卫所的编制、经费和运输工具(添置二部机动垃圾车,一部洒水车);三抓绿化;四抓改水和灭虫工作;五抓经常性卫生。经过检查评比,评出食品仓库、向阳街道四组、共青酒厂为九江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
  4.传染病预防和治疗
   德安从1950年开始,就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牛痘接种,德安很早就种牛痘,解放后,1950年、1951年、1957年、1960年、1963年、1973年各普种牛痘一次,自1950年起基本消灭了天花,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对德安基本消灭了天花予以嘉奖。霍、伤混合菌苗和单纯霍乱菌苗,从1962年开始接种,每年接种人数都较多。霍乱菌苗仅1963年就接种38750人,小儿麻痹糖丸、乙脑疫苗、百日咳菌苗、麻疹疫苗在1973年以后大量接种。卡介苗,在1982年以后大量接种,1982年至1984年,全县卡介苗接种共24795人。 遵照中央卫生部1980年函发《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两个办法》的规定,德安县从1980年起实行计划免疫,使各种生物制品按所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接种,并在1984年建立了冷键系统,县防疫站配备了低温冰箱一台,各乡卫生院、各大队卫生医疗站配备疫苗保温包一个(共166个),并建立计划免疫队(兼职)139个。
  1962年,德安县为防止副霍乱传入,召开了公社中心卫生院院长会议,传达贯彻以预防副霍乱为中心的防病治病紧急会议精神,成立鉴别诊断小组,建立检疫站,设置留治站,并健全疫情报告制度,1963年,成立机动队16人。1964年,成立了德安县副霍乱防治领导小组,一名副县长任组长。1979年5月,九江、永修、德安三县防治副霍乱会议在德安召开,制定了防治方案,办了学习班,水源检索42次。1980年进行了一次现状演习,并设立了肠道门诊。1983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做好防治副霍乱》的通知,肠道门诊登记941份,腹泻病人采样检验53件,水源检索106件,重点人群检索116件。 德安县在解放后,发生过五次流行型胞膜炎:第一次1958年150例;第二次1959年224例;第三次1967年652例,死48人,发病率达7.57‰,这是德安县流脑流行最严重的一次,先后召开了两次流脑防治紧急会议,全县抽调防治流脑的医护人员119人;第四次1978年157例;第五次1979年115例。 肝炎病,1982年在458厂(浔阳电子仪器厂)进行了病毒性肝炎调查,913人中,有肝炎病史108人,占11.8%;对81名重点人群,作了乙肝表面抗原测定,阳性15人;肝动能检查349人,异常为12.3%。
  结核感染,1983年3月,对城镇一小一年级学生和县保育院500名儿童,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四月中旬复查453人,阳性137人。 对其他各种急性传染病,根据发病季节和流行特点的不同,按照《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的要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百日咳、乙脑、麻疹等的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5.地方病防治 头癣病:头癣病,1958年,查出3402人,1959年,复查累计3478人,1972年至1980年资料统计,共查治头癣患者2952人(全部为黄癣),病人遍及全县,丘陵比平原多,农村比城市多,儿童比成人多。
  1971年,中共九江地委提出要在全地区消灭头癣病,德安县开展了头癣病的普查普治。1972年,在塘山公社进行头癣查治试点,共查治376人,治愈351人。1973年,县、社、队分别成立了“两病”(头癣、疟疾)防治领导小组,组成了有领导、医务人员、赤脚医生、卫生员、理发员参加的千人查治队伍,做到主管书记亲自抓,专业队伍专门抓,有关单位配合抓,全县共查治头癣2736人,治愈1910人,夺取了第一个战役的初战胜利。
  1977年8月,县委召开了各公社文教书记、卫生院负责人会议,提出群防群治,苦干硬干30天,消灭头癣病的战斗号召。9月20日,县委负责人在全县三级党员干部会议上,传达了中共九江地委要求在10月20日前全地区消灭头癣病紧急会议的精神,要求全县各级党委雷厉风行,层层贯彻落实,县卫生局抽调32名医务人员分赴各公社抓重点、攻难点,进行技术指导,公社卫生院抽调50%的医务人员分赴各大队包队包干,社队干部跟班督促检查,挨家挨户,一个不漏,共查治头癣2728人,治愈2632人。经20余天的苦战实干,取得了第二次战役的重大胜利。
  1978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召开了消灭头癣病表彰大会。 经过三年的疗效巩固,复查补治,1980年5月起,掀起了消灭头癣病第三个高潮,县委先后两次在公社书记会上进行布置,卫生局召开了专业防治会,举办了学习班,组成了21个头癣扫尾工作队。
  1980年10月,经省、地头癣技术鉴定小组检查验收,全县总共查头癣患者2952人,治愈2950人,达到了卫生部消灭黄癣病的标准,由九江地委、专署发给了验收合格证,德安县基本消灭了头癣病。 疟疾病:德安县疟疾,年发病率最低为11.15%,最高为万分之41.59。在三十三年中,疟疾发病率出现过四次高峰:第一次在1953年至1955年,年发病率在万分之188至万分之288之间;第二次在1957年至1958年,年发病率在万分之264至万分之416之间;第三次在1962年至1963年,年发病率在万分之116至万分之181之间;第四次在1969年至1971年,年发病率在万分之212至万分之311之间。每年发病高峰在7至10月,尤以8月最高,正是农业大忙季节。青壮年发病最多,占疟疾总病例万分之72.3。在地区分布上,农村高于城镇,在各乡中以金湖、聂桥、黄㛚、磨溪、吴山的发病率较高,尤以金湖为最。疟疾对全县人民的健康和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解放以来,德安大力开展了疟疾防治工作,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由1975年的万分之126,下降至1984年的万分之11。
  1958年,全县训练抗疟员560人。当年进行系统治疗4500人,抗复发治疗11500人,预防服药52060人。1959年,查出有疟疾史者6440人,均已治疗。1960年,抗复发治疗9412人次,预防服药75000人次。1963年,休止期根治2528人,休根率89.6%。
  1976年3月,德安与南昌、新建、永修等四个县和南昌市的湾里、郊区二个区,在南昌县成立了疟疾联防片,签订了协议书,每年开展检查评比,交流经验,及时交换疫情等。1977年,德安的杨坊、聂桥、狮子、城郊四个工作片,也分别组织了疟疾联防片,开展了活动。
  1980年,休根433人,休根率80.13%。1983年,调查杨坊、樟树、林泉、高塘、狮子、爱民、和萤石矿的321名疟疾患者,现根全程足量的有320人,休根全程足量的有312人。
  1982年6月8日,对杨坊、四五八厂、城关镇进行了疟疾流行病调查,抽样调查1932人,查出有疟疾史者21人,并全部进行了血检,疟原虫阳性5人,人群带原虫率为0.26%,比1965年人群带虫率2.45%有了明显的下降。
  1984年,县卫生局转发了中央卫生部1984年7月25日发布的《疟疾防治管理办法》和《控制疟疾和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及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争取尽快达到消灭和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 丝虫病:丝虫病在德安分布很广,发病较多,属马来丝虫和班氏丝虫混合流行区。全县17个公社(场),其中14个公社有丝虫病。据1959年调查,血检18642人,占全县总人数28.64‰,检出微丝蚴阳性5231人。
  1955年,德安结合安置上海移民垦荒队,选择八里乡的西垄、莲塘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丝虫病调查,血检180人,阳性44人;有病史体征者33人,感染率为42.78%。1956年10月,在磨溪等地血检13215人,查出阳性2820人,治疗22人。1957年,治疗117人。1959年,全县共查出微丝蚴阳性5231人,全部予以治疗。1960年,复查复治2174人,至1978年,德安微丝蚴阳性率已由1959年的28.6%下降至1.03%。1983年,在塘山、邹桥、吴山、磨溪、林泉五个乡进行了丝虫病查治,共血检10746人。1984年,在14个乡进行查治,共血检30214人,阳性38人。自1955年至1984年,共查出有病史体征者共505人。 地甲病和克汀病:德安在1959年,进行甲状腺肿大调查,共查出甲状腺肿大546人,均已给碘治疗。
  1982年,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地甲病和克汀病调查,17个调查工作队,共调查8个公社39个大队,27975人,占39个大队人口总数的91.6%;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252人,患病率为0.9%。患病率最高的是傅山,其次是林泉、樟树、磨溪、塘山,爱民。252名地甲病人,男51人,女201人,男女之比为1:3.94;其中弥漫型228人,占90.48%,结节型16人,占6.35%,混合型8人,占3.17%。查出生理性肿大291人,占调查人数的1.04%。由于地甲病患病率低于1%,故德安不属于碘盐供应县。对地方性克汀病只在林泉、山湾、爱民、宝塔、狮子和磨溪六个公社查出疑似病人11人,疑似患病率0.04%。 狂犬病:狂犬病,是由过滤性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和健康,德安广大农村均有饲养狗的习惯。1971年,磨溪公社有南昌下放知识青年被狂犬咬伤致死。1971年至198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狂犬病患者16人,死亡16人,死亡率高达100%(因未经注射狂犬疫苗,发病后又未及时送医院治疗)。 县人民政府对防治狂犬病工作极为重视,多次召开卫生、农业、公安,人武部等负责人会议;并于1980年12月29日颁发德政发(1980)91号《关于坚决捕杀狂犬预防狂犬病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亲自动手,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坚决捕杀狂犬,做好防治狂犬病工作。
   附《通知》于后
   德安县人民政府文件
   德政发(1980)91号
   关于坚决捕杀狂犬预防狂犬病的通知
  各公社(大队)、镇、场、厂、矿、学校、县直各单位: 狂犬病是人畜共悉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我县被狂犬咬伤的人逐年增多,据疫情报告,今年被狂犬咬伤达三百余人,死亡三人。最近,付山园林场仅三天内就被狂犬咬伤十余人,咬死耕牛一头、猪二头、羊一头,咬伤其他动物若干,严重威胁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根据省人民政府指示精神,必须坚决捕杀狂犬,做好预防狂犬病工作。 一、各级对预防狂犬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狂犬病危害性的认识;提倡不养狗或少养狗,加强对养狗的管理。各公社对养狗户要作一次清查,家犬要进行登记挂牌,凡未挂牌的家犬及野犬,可自由捕杀.任何人不得阻扰和干涉。二、如邻近地区发现狂犬病,则应立即动员群众对本地区的狗实行圈养或杀死;如本地区发现狂犬病,必须彻底杀狗。
   三、人、畜如被狂犬咬伤,其医药费用,应由养狗户负担,还要罚款三十元作为被咬伤者的营养费。如被狂犬咬伤发病死亡者,其后果应由养狗户负主要责任。 四、在狂犬病流行区,如发现狂犬、疯猪、疯牛打死后,不能随便剥皮食用或出售,一律将尸体焚烧或掩埋,如有违反者被发现后则罚款一百元。如造成严重后果者,要严加惩罚。 五、人被狂犬咬伤后,伤口应立即用20%肥皂水充分洗涤,再行外伤处理,并及时到防疫站领取狂犬疫苗,到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及时进行注射。
   以上通知望遵照执行。
   一九八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6.环境卫生
  1950年开始,通过历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不断得到改善。1978年对670'个单位进行卫生检查,其中最清洁的247个,清洁的391个,不清洁的32个。共检查居民12689户,最清洁的户5258户,清洁户6866户,不清洁的户565户。 据1982年的不完全统计,德安共改、建水井387口,改厕所5400余座,改畜栏(牛、猪栏)4340余个,改造环境(填窖、开沟、清除垃圾堆)6750余处。 对工业污染进行了监测和管理,共青羽绒厂通过改革工艺,净毛车间用防尘设施和湿式作业,清除了羽绒满天飞的现象;萤石矿选矿厂新建了废水沉淀处理池,减少污染。
  1981年1月,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环境保护视察,同年12月,卫生防疫站配合建委、工业局、农业局、水利局对县直四十余个单位的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获得了环境污染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7.饮水卫生 “文革”前,德安县城没有自来水。博阳河的水质,受县化肥厂的污染较大,据1978年6月测定,化肥厂废水总排出口,可使博阳河下游的水中含酚量为0.3/Mg/L,高于饮用水卫生标准150倍。此外,含铁0.84Mg/L,含锰0.2Mg/L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1979年8月,兴建了县自来水厂,改用地下水为水源,此后各公社也陆续办了小型自来水厂。
  1981年,鉴于萤石矿的废水中含氟量在2Mg/L以上,污染严重,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萤石矿拨款2万元,地方拨款l万元,打井11口,初步解决了山湾公社受萤石矿废水污染范围内人民的饮水卫生问题。据1983年11月调查统计,全县办自来水厂17个,饮用人口346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9%;水井159口,饮用人口16691人,占11.6%;土井296口,饮用人口22527人,占l2.2%;塘404个,饮用人口39353人,占21.1%;泉水55眼,饮用人口7841人,占5.5%;河溪水116条,饮用人口22551人,占15.7%。8.食品卫生
  1951年,开始抓食品卫生。1954年2月14日,成立了县卫生行业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食品行业申请登记办法、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管理规则及违反卫生规则取缔办法,配合县工商科对卫生行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登记发照工作。1956年,贯彻中央卫生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的《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训练各单位炊事员26人,抓各单位的食堂卫生工作。1961年,贯彻执行中央卫生部和商业部联合公布的《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先后两次共培训从业人员50余人。1962年,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计11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71.5%。1964年6月,通过检查销毁变质食品10种,共1260斤,价值420元;带菌检查165人,食品检验31件,培训从业人员152人。
  1978年12月,召开全县爱国卫生和食品卫生工作会议,到会的有公社、镇的文教书记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共200余人,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加强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的指示精神,随即开展了检查。1979年1月,按照《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第四十三条规定,处理了驻县四五八厂由河南运进猪肉9597斤中有猪囊虫的1110斤,处理了县食品厂生产的不合格酱油3000余斤。1981年,取缔了立新镇36家卖不合格冰水的个体户,处理了从九江市食品厂购入的因杂醇油含量大大超标的一批“太白酒”。1982年12月,处理了从广东省潮安县庵埠副食品厂购入的不合格奶粉2500斤,处理了从南昌市啤酒厂购入的不合格啤酒24箱。
  1982年,按照《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核发国营、集体和个体食品营业卫生许可证197户;1983年办理有效凭证180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1983年4月9日,德安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的通知,先后办《食品卫生法》学习班二十五期,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1983年进行三次卫生联合检查,发出监测通知书44份,其中限期改进32户,停业整顿12户。对国营、集体的食品生产和饮食单位,建立食品卫生档案36家,设立食品卫生监督员2名。
  1983年和1984年,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受体检的共1312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3.6%,对体检合格者发给《健康证》,建立食品卫生监测档案260个,占应建档案数的80.2%。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给予罚款的有10个单位、4个个体户,罚款总数910元,停业整顿5户。 德安解放后至1984年止,先后发生过三次食品中毒:第一次是1960年6月16日,县党代会的代表和工作人员在德安餐厅用膳,发生食物中毒41人,因抢救及时无死亡,中毒原因是食油混浊,死膳鱼未剔除(组胺中毒)所致;第2次是1963年5月16日,磨溪公社发生了三例误食白菇中毒,死亡1人;第三次是1984年5月14日,米粮铺公社姓陈的一家5日因食剩饭(葡萄球菌毒素),中毒,无死亡。六、妇幼保健
  1.县妇幼保健站 根据妇幼保健站组织条例的规定,于1957年,在县医院设立妇幼保健组,配备2名专业人员。1963年,从县医院分出,成立德安县妇幼保健站,1966年,合并到县医院妇产科。1969年,保健站被撤销,干部下放。1972年,恢复妇幼保健机构,与县卫生局合署办公。1973年,保健站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合在一起。1978年以后,正式恢复县妇幼保健站,配有专职站长,实行站长负责制,全站职工共8名,逐步升展门诊、住院等业务。 妇幼保健站任务有:孕妇调查登记与统计,旧产婆调查登记与改造,产前访视与检查,安全助产,预防接种,婴幼儿健康检查与育儿指导,出生、死产与疫情报告等。 随着公社卫生院的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蓬勃发展,各公社都有兼职的妇幼保健人员,大队有接生员,据1984年统计,县、乡两级有妇产科医师(士)31名,村接生员100名,全县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
  2.普及新法接生 旧中国,城镇及广大农村,绝大多数的产妇都是由接生婆用旧法接生,她们一不懂接生的技术,二无消毒观念,三无接生器械,造成不少产妇与婴儿的不幸死亡。
  1953年,开始宣传和推广新法接生。1958年,全县设产院55个,产床86张,培训了115个接生员,大力推广新法接生。一年来,全县新法接生1243人,占产妇数的99.6%。由于执行了产期严格消毒,基本上控制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难产也比1957年下降20%。
  1962年,县卫生局发给接生员用接生包和接生必需器械110套,各公社卫生院加强对农村接生员的技术指导,按月召开接生员工作会议。 为了培养、提高骨干力量,1966年,县妇幼保健站举办为期20天的农村接生员学习班,学员44人,分提训组和普训组,要求提训组学习后能掌握臂位、脚位、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假死急救以及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横位等难产的鉴别与处理,普训组掌握平产、新生儿假死和产后出血的处理。 “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妇幼保健工作无人过问,边远偏僻山区的老法接生回升,据爱民乡1978年的资料统计,新生儿破伤风高达59%,婴儿死亡率为42%。据此,县委组织妇幼保健人员分赴爱民、金湖、米粮铺等乡,狠抓新法接生,吸收一部分思想好、有文化的女青年为接生员,取缔旧法接生,通过训练,有108名接生员提高了业务水平。1981年,全县新法接生率达到99%,新生儿破伤风由44‰,下降到l‰以下。1984年,保健站进行婴儿死亡凋查,按10%抽样检查3589户,新生儿死亡仅3人,死亡率为0.83‰。3.妇科病防治 建国以后,德安妇科病的防治工作,在县妇联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宣传发动群众,派妇幼保健人员深入到社、队进行全面普查和治疗。1960年,全县共有子宫脱垂患者758名,采用中医中药、针灸、丹方草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734人,手术摘除24例,到1966年底,全县共查出子宫脱垂患者2009人、尿瘘15人,并得到治疗。1978年以来,防治妇科病的工作加快了步伐,累计查出宫脱患者4003人,治疗3234人;查出尿瘘病人137名,治疗42人。1979年至1982年,分别在磨溪乡和共青垦殖场进行妇科病调查试点,共青羽绒厂女工中,患滴虫病的1979年有30余人,到1980年增加到300余人,试点工作组建议改盆浴为淋浴,才控制了感染与蔓延。同时,在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的协助和指导下,进行宫颈癌的普查工作。
  1984年,全县妇女总数为72331人,其中育龄妇女20174人,普查妇科病4813人,占总数的23%。查出病人843人,其中宫颈癌五人,宫颈糜烂524人,阴道炎190人,共治疗747人,治愈率为85%。
  4.保护儿童健康
  1958年,全县开展了妇幼保健“五好’’(即托儿组织卫生好,儿童食堂调配好,儿童疾病预防好,产视工作质量好,妇女劳动保护好)竞赛活动。这一年,全县成立了538个托儿组织,受托儿童5040人,其中全托的134人,训练保育员788人。 县妇幼保健站和公社(镇)卫生院,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认真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工作。从1958年起,定期给婴幼儿进行普种牛痘,划痕卡介苗接种和发送小儿麻痹糖丸,注射麻诊疫苗等。据不完全统计,种牛痘9219人,卡介苗接种686人。 为了切实抓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县、社、镇妇幼保健人员坚持每年对城乡儿童作一两次健康普查,边查边治,积极预防和矫治儿童常见的多发病。
  1984年,全县儿童总数为10380人,其中1岁以下1468人,1至3岁2485人;3至7岁6427人。有幼儿园45所,托儿所九所,幼儿园儿童2319人。托儿所幼儿525人,“六一”儿童节受检儿童3113人,其中体重、身长达到及超均值的儿童2980人,患活动性佝偻病8人,缺铁性贫血148人,都进行了治疗,治愈率达98%。
   七、中草药
   收购销售中药材的德安县药材公司载《商业志》,本志不再重复。1.中药材资源
   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草药生长。 德安县药材公司子1971年对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1984年4月10日,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全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组成德安县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对全县中药材进行了普查,将普查取得资料,编写了《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汇编》(油印本)。 中草药材名称:茯苓、马勃、卷柏、海金沙、贯众、石韦叶、毛姜、木贼、凤尾草、小凤尾草、侧柏叶、鱼腥草、桑白皮、楮实子、青木香、细辛、寻骨风、萹蓄、何首乌、虎杖、菠菜子、土牛膝、鸡冠花、商陆、半支莲、瞿麦、芡实、藕节、桑寄生、草乌、威灵仙、木通、大活血、八角莲、淫羊霍、十大功劳、汉防己、木防已、辛夷花、桂皮、乌药、夏天无、莱菔子、杜仲、lJl楂、枇杷叶、仙鹤草、金樱子、覆盆子、地榆、乌梅、桃仁、大皂角、田皂角、鸡血藤、葛根、苦参、紫荆皮、枳壳、陈皮、吴茱萸、野花椒、黄柏、苦楝子、椿根皮、五倍子、珍珠草、珍珠透骨草、木槿花、地丁草、犁头草、石榴皮、金钱草、明党参、川芎、虎皮革、八爪龙、柿蒂、女贞子、龙胆草、徐长卿、白薇、H前、合掌消、马鞭草、黄荆子、丹参、香薷草、益母草、紫苏叶、夏枯草、白花茵陈、南枸杞、生地、土茵陈、板兰根、车前草、枝子、白花蛇舌草、茜草、钩藤、绣花针、金银花、白术、小蓟、八棱麻、冬瓜仁、丝瓜络、葫芦壳、瓜萎、牛奶党、南沙参、桔梗、半边莲、刘寄奴、艾叶、绵茵陈、天南星、半夏、大蓟、野菊花、菊花、早莲草、旋复花、千里光、豨签草、苍耳子、鹅不食草、蒲公英、蚂蝗七、薏苡仁、白茅根、芦根、淡竹叶、香附子、石菖蒲、土大黄、瓜子金、谷精草、薤白头、天门冬、麦门冬、草河车、百合、黄精、玉竹、土茯苓、贝母、黄药、萆薢、射干、姜皮、山姜、八角枫、金樱根、凤尾草、猫爪草、黑芝麻、草决明、马兰、一枝黄花、山豆根、百部、南瓜子、紫珠、王不留行、石斛、白马骨、狗脊、蛇地钱、绿豆衣、无花果、赤小豆、黑豆衣、野芋、千层塔、马齿苋、一枝香、黄豆、大伦藤、天胡篓、黄瓜、白背叶、白鲜皮、狗肝莱、蜈蚣藤、水竹叶、刀豆壳、蜗牛、蝌蚪、香樟、杏仁、灯心草、百草霜、败酱草、奶汁树、木灵芝、鱼尾草、山药、獭肝、马尾伸今、猕猴桃、娃儿藤、冬葵子、冷水丹、松花粉、仙茅、华风仙、土三七、菟丝子、麻油、蟑螂、凤仙花、毛大丁草、积雪草。
  2.种植药材
  1959年10月,县药材公司在宝塔公社桂林大队建立了种药场。随着药场扩大,场址先后迁至滚子岭、关帝庙、后田等地,拥有资金7万多元,种植的药材有白术、生地、麦冬、白芷、枝子,玄胡、川贝等30多种,面积15亩。1961年养鹿10多头,取了鹿茸。由于技术力量差,经济效果不好,种药场于1963年停办。 根据中药材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县卫生局于1959年动员医务人员人人种中药,搞试验。当年全县共种植中药材140亩,品种有白术、菊花、荆介、麦冬、枳壳、吴萸、枣仁、大黄,生地,边豆等。3.购销药材
  1972年,县药材公司收购中药材有71种,其中野生68种,种植三种,共计24302公斤,总金额38492元。1973年,收购74种,83871公斤,总金额62998元。1978年,收购81种,共21908公斤,总金额36930元。’1981年,收购115种,共36801公斤,总金额74230元。1984年,收购100种,共40030公斤,总金额123506元。这些药材大部分制用,有余则外销。
  4.制药
  1969年,提倡县县社社各医疗单位兴办制药厂和制剂室,当时除县人民医院制药外,德安县投资4万元办一个专业制药厂,用县药材公司的一间屋做厂房,人员有下放干部和招收社会青年20余人,产品有注射用水、蒸馏水、大输液、中草药针剂、外用各种软膏、止咳糖浆、山楂片、虎骨酒等,产品均未检验,也没有报批,至1972年,因不少产品质量低劣,销路不佳,药厂撤销。
  1980年10月,县中医院为配合临床用药需要,办了附属中药加工厂,生产膏丹丸散浆等中成药,到1984年共生产中成药200余种,除供应本院临床用药外,并有少量调剂外地。
  5.药物管理
  1951年,县卫生科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内务部联合颁布的(51)联卫内社字第十二号联合指示,配合公安部门,开展禁止贩卖、使用毒、麻特殊药品的工作,严禁药商、药贩出售和流通罂粟壳之类毒品、限用剧毒药品,违者依法惩处。
  1982年5月,德安县卫生局正式配备两名药政干部,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药政法规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思想,对中西医药品的质量检查监督。
  1984年3月,经九江市卫生局和德安县政府批准,在德安设市药品监督员1人,县药品监督员5人,负责对药品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当年共查处假药劣药156种,价值4000余元,
  八、卫生事业统计表
  [=此处为表格(1.卫生事业机构表)=][=此处为表格=][=此处为表格(2.卫生系统病床统计表)=][=此处为表格(3.卫生事业人员统计表)=][=此处为表格(4.卫生经费使用概况表)=][=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德安县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一、本志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通贯古今。上限一般追溯到事物在县域之发端;下限至一九八四年,有的事物记述至付印时为止。按照详今略古原则,着重叙述德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本志用纲目体,多框架,横分门类,纵写史实,以卷为纲,卷下分目,条目式的编写法。全志分《概述▪大事记》、《建置区划》、《地理》、《人口》、《党派团体》、《政权》、《军事》、《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农牧》、《林业》、《水利水电水产》、《工厂矿山》、《交通》、《邮电》、《财政金融》、《商业》、《粮食》、《民俗》、《胜迹文物》、《艺文》、《人物》、《附录》二十五卷。另以卷首刊新志序言及部分摄影,共二十六个部份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君凡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头癣病
相关专题
疟疾病
相关专题
丝虫病
相关专题
狂犬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