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156
颗粒名称: 城乡建设
分类号: F303.3
页数: 11
页码: 375-385
摘要: 2014年,九江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全年全市共安排各类城建项目769个,其中中心城区安排重点城建项目210个,县(市、区)安排城建项目559个,全市共开工在建城建项目556个、完工223个,完成投资额达605亿元,各县完成投资均超过20亿元,改善民生,提升品位,促进发展。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城乡发展

内容

综述
  2014年,九江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全年全市共安排各类城建项目769个,其中中心城区安排重点城建项目210个,县(市、区)安排城建项目559个,全市共开工在建城建项目556个、完工223个,完成投资额达605亿元,各县完成投资均超过20亿元,改善民生,提升品位,促进发展。
  年内,九江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45个百分点,达到49.12%。九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启动编制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根据规划,中心城市面积将达2350平方公里、大九江都市区面积达7070平方公里。当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四县一山”向中心城区融合,大九江格局基本形成。共青城市、德安县、永修县策应昌九一体化战略,为建设“昌九新区”奠定基础,城镇空间进一步拓展。各地策应国家构筑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结合自身实际,以新区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规划引领,做大城市体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赢得发展空间。修水县竹坪——黄田里新区、永修县湖东新区、共青城市南湖新区、彭泽县山南新区、都昌县滨水新区、湖口县洋港新区、瑞昌市大唐新区等规划起点高、推进速度快、社会反响好,逐步成为各地闪亮的城市名片。
  全市各县(市、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过程中,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农贸市场等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将新型城镇化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实施的众多项目都是打基础、托民生、惠百姓的项目。武宁县依山就势新建自来水二厂,利用落差采取无动力供水,满足县城和工业园区20万人的供水需求,并在全国率先实现自来水直接饮用;浔阳区十大片区改造完成拆迁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拆迁户数7300户;德安县精心策划生成、组织实施污水处理厂、水厂扩容改造、学校等一大批民生城建项目;永修县、湖口县、星子县、庐山区等地的农贸市场,修水县、都昌县等地的安置房小区,起点高、质量好、配套全,个个都有新特色、处处都是新亮点。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各地坚持把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关乎群众利益、普惠共享的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完善城镇各类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都昌县新建人民医院西区分院,湖口县引入社会资本倾力打造“石钟情”养老城项目等,均成为当地亮点。
  全市各地以城市创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人居指数。坚持以“农村园林化、园区城区化、城区景区化”为目标,全面推进公园、广场、绿道等城市景观建设,营造“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效果。武宁县的八音公园、九江开发区的护池河、共青城市的珍珠湖公园、星子县的秀峰湿地公园、彭泽县的鹿鸣公园,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文化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创新城市管理,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往日城市“脏、乱、差、堵”的现象,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九江市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各地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同步推进产业培育与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城乡产业支撑力度。湖口县按照“发展工业建城市,建好城市引工业”的思路,打造一园多区、产城一体的发展平台。武宁县在园区、城区结合部举全县之力建设大型灯饰城,带动园区产业拓展升级,打造中国中部最大的灯饰产业集散中心、现代灯饰之城和光电产业新高地。各地在造城的同时,注重建好城市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启动实施一批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街区、现代物流基375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社会综合服务能力。九江开发区的联盛快乐城、庐山区奥特莱斯、九江县皮革城、瑞昌市林安大市场、星子县石材交易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专业市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市场,聚集财气人气。各地既注重建城又注重造景,力求把城建项目建成景点景区,充分彰显九江市的山水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修水县的宁红茶文化产业园、都昌县的鄱阳湖文学艺术院等项目,实现城市建设与地方风貌、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各地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和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九江县的中华贤母园、庐山区的南山公园、瑞昌市的中部红木博览城、武宁县的西海湾等项目获得国家4A级景区称号。各地通过产城融合,改变城区面貌,拓展园区空间,聚集人气、吸纳财气,有效促进经济繁荣。
  (王晶)
  城乡规划
  【概况】2014年,九江市城乡规划科学有序。《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通过,《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完成初步方案成果。控规和专项性规划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启动芳兰片区、濂溪片区、旧城功能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完成《九江市中心城区燃气工程专项规划》《九江市中心城区公交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德安县、都昌县、瑞昌市、星子县、湖口县和九江县等均完成总规最终成果,并经省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下发正式批文。市政府批准修水县局部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彭泽县总规初步成果通过专家评审会;永修县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审查。庐山西海完成《巾口西部启动区控规》等3个风景区控规,并获得住建部批准。庐山区完成海会镇总体规划、赛阳镇集镇控规的修编工作。九江开发区完成三马路茶市一条街改造项目规划、城西港区二期规划。
  严格规划运行管理。强化规划管理,进一步规范各规划分局规划行政管理工作,加强中心城区规划协调管理工作。完善九江市规划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九江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标准(试行)》《九江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试行)》《规划条件变更审批流程》等一些地方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开展《九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电子文档成果标准参考》《九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九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工作规则》的修订工作。实行规划审批全程的效能监督,年内中心城区发放规划审批项目收发件总计1284件。八里湖新区起草《八里湖新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规定》,有效提升新区规划控制标准。武宁县、瑞昌市、德安县、都昌县加强规划立法和技术规定制定,有效推行规划公示制度,加强规划批后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会议】4月16日,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2013-2030)》第一次调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政府有关领导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市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组织下,深刻认识编制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在都市区相关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下,大力配合规划编制单位,按时限、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的资料提供,全面配合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完成,共同促进九江都市区的发展。
  资料链接▶▶2013年12月26日,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在部署2014年的重点工作中提出,江西将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城镇化,着力培育鄱阳湖生态城镇群,加快推进京九、沪昆沿线城镇带发展,支持南昌大都市区、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九江都市区以九江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江联动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向南联动德安县、共青城市、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强化昌九城镇走廊整个环庐山地区资源,形成沿江城镇发展带,建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按照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关于“加快九江都市区规划”的编制工作,九江市2013年底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规划局。4月15日,《九江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项目组成员抵达九江市,开始进行为期10天的第一次调研工作。本次调研主要包括重点地区踏勘、召开总规动员会和座谈会、四县一山调查和全面资料收集。(王晶)
  【瑞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8月4日,(江西)省长鹿心社主持召开第二十九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通过《瑞昌市2013-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标志着瑞昌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该规划方案由瑞昌市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制定、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负责编制,于2013年8月和12月分别通过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规划纲要论证和规划成果评审,并征求市民意见,通过瑞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规划》明确瑞昌市城市性质为长江中游和赣西北港口工贸城市、九江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优美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确定瑞昌市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25万人、用地规模为27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用地规模为32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38万人、用地规模为38平方公里。
  (来源《江西日报》《九江日报》)
  城市建设
  【概况】2014年,九江市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以拉开框架向完善城市功能为主转变,以政府主导向社会主导转变,以夯实基础向聚集人气转变。城镇化率提高1.45个百分点,达到49.12%。全市共安排各类城建项目769个,开工在建556个,完工223个,完成投资605亿元。中心城区210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25亿元,增长7.14%。其中,长虹东大道、濂溪大道延伸线等35个项目建成并交付使用;芳兰组团路网、浔阳西路支路网等37个项目基本建成;第四自来水厂、动物园搬迁、琴湖大道等138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市建设规划局作为责任单位的城建项目有25个,完成投资6.23亿元,濂溪片区污水管网、侯白垄路延伸线、桑家老屋路延伸线、赣北化工厂中间规划道路、白水湖环湖公园、2014年绿道建设、琴湖大道(南段)、芳兰组团规划五路、滨江东路(石化总厂段)道路改造、长虹大道辅道及交通组织改造、第四自来水厂、老城区城市污水管网完善工程、老城区改造提升等13个局属项目开工建设。琵琶亭公园、长虹东大道、陆家垄路延伸线二期、学院路二期、濂溪大道延伸线二期等5个项目完工,其余项目正在推进。
  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投资5亿元的边街小巷整治、主次道路改造提升、市政管网完善等老城区改造提升八大类工程基本完成,整治改造边街小巷278条,改造提升主次道路13条,完成路面改造14.2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3.2万平方米,疏通改造排水管网2.3万米,新增路灯900余盏。配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庐山大道、长虹大道、长虹北路、庐山南路等8条道路绿化提升全面完成。长虹立交桥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城市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大九江格局逐步呈现。加快“四县一山”与中心城区相向发展。九江县“一城两镇三区”的格局初步形成,全面实现与中心城区的无缝对接。瑞昌市主城区“一区三组团”建设项目呈现多、大、好的特点。星子县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温泉镇为副中心,从白鹿集镇至东林大佛的依山傍湖城市带。湖口县坚持“东扩西改”,推进产城融合,文体中心公园、石钟情养老中心、力山世贸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全面完工。庐山管理局完成大林路综合改造项目、建成区人行游步道改造工程、伴月公园改造工程等,并稳步推进居民下迁安置工作。
  各县区建设亮点纷呈。各地不断加大项目投入,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武宁县基本完成自来水二厂、锦城大道二标、新老城区市政设施质量提升工程。共青城重点实施了南湖新区“四横四纵”路网工程,道路总长37公里,总投资16亿元。德安县启动总投资3亿元的新农贸市场建设、隆平实验学校等社会服务重点项目。彭泽县实施“三横九纵”路网工程,山南隧道完工通车,迎宾大道雏形显现,山南新区正式投入使用。永修县构建“东扩南拓北联西进”城市发展框架,完成1.6亿元的修河二桥建设,城市发展由“一河两岸”步入到“一城四区”时代。修水县完成黄田里大道、竹坪大道、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工程。都昌县快速推进南山大道、国际汽配城、西区整体搬迁安置房等项目。
  【三马路区域旧城改造项目启动】2月19日下午,九江开发区召开三马路旧城改造(九江茶市)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动员大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凯波,副市长、九江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和民出席会议,并分别作动员讲话和工作部署。九江开发区计划利用6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三马路区域旧城改造。该项目位于九江开发区滨兴街道三马路周边——浔阳西路东段以南区域,东至三马路一福建商城、西至河西水厂规划道路、南临龙开故道新开河、北至浔阳西路,用地面积约192亩,涉及拆迁区域居民2000多户、公建单位30多家,房屋征收面积约17万平方米。按照“统一规划、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将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努力打造成为集居住、商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居住区和茶文化街。会上公布《三马路旧城改造(九江茶市)项目房屋征收工作方案》,明确总体工作目标,即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和谐征收”的原则进行房屋征收工作,确保征收工作顺利完成。房屋征收公建单位代表和房屋征收居民代表先后上台发言,表示积极支持该项目顺利推进。
  【开展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7月,市建设规划局按照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全市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全市代理机构共2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中,省招标办专家详细讲解《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省现行实施的设计、监理、施工招投标管理实施办法和招标评标办法、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和信用管理实施细则及其相关规范性文件和现行采用的江西省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操作知识,并对培训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答疑。通过培训,提高了九江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也提高了从业人员政策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九江市全面提升城区绿化水平】为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2014年,九江市在城区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化提升项目。此次城区绿化提升项目包括长虹北大道、濂溪大道、南湖支路、庐山南路、长江二桥引桥连接线与昌九高速交汇处、和中广场、民俗园、抗洪大道、白水湖公园、南湖公园、市七中临街绿地等补植,选择一些适合九江市地理环境的常见绿化树种,包括银杏、无患子、水杉、黄玉兰、紫玉兰、桂花树等,通过绿化提升项目的实施,丰富城区的绿化种类和层次,达到立体绿化的效果,为建设美丽九江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基础。(王晶)
  城市保障
  【概况】2014年,九江市着力加强城市保障,城市功能明显完善。市政设施管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完成城区日常道路维修5.6万平方米,新铺、改造甘棠南路、南湖路、庾亮北路等道路路面12万平方米,日常维修人行道2.5万平方米。通过实施边街小巷及城区主次干道工程,新铺、改造九龙街、德化路、庐峰东路等道路人行道11.5万平方米。维修路灯、景观灯1万余盏,新装、拆装、更换长虹大道、学院路、会馆街、浔阳片区、庐山片区等路灯、景观灯1400盏,铺设照明电缆1.13万米。日常疏通排水管道1.1万米,新建各类管道3000米,清掏窨井820座,新建、更换各类井具1000台(套),改造城区积水点30余处,组织实施两湖截污管道疏通、清淤、堵漏和十里河、濂溪河污水管网完善等工程。
  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再度升级。年内,九江市建成区绿地面积5011.42公顷,绿地率达50%,覆盖率达52.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77平方米。完成庐山大道绿化升级改造工程、长虹大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城市之门”工程完成荷花垄和邹家河高速出入口绿化提升工程,增强道路绿化景观性。九江市动物园迁建工程列入市政府重点城建项目之一,确定选址于濂溪大道中段南侧。夏秋季干旱期间,每天出动洒水车13辆、水泵17台,全力做好“抗旱保绿”工作。
  供水供气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第四水厂开工建设。全年完成供水量9162万吨,增幅为3.76%,完成售水量6520万吨,增幅为6.97%。累计新增供水管网87.76公里,完成新装及户表改造32179户。《九江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实施办法》公布施行,为规范供水市场行为提供依据。全年液化石油气销售量6730吨,完成新增居民点火用户16867户,天然气通气户数累计10.2万户,敷设管网118公里。修编《九江市燃气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加强城市燃气管理,成立由市区重点企业安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督查组,经过专项整治,市本级燃气企业均达标。
  【城市保障新措施】2014年,市建设规划局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提高市政、园林养护费用和水准。完成城区公益地下管线普查,建成地下管线管理平台;创新机制,建成数字市政平台,统一市政投诉热线8835888,开展城区市政设施普查,制定设施管养计划,为市政设施管养从表面化转向精细化打好基础。推进园林绿化管养市场化,对南湖公园、甘棠公园、白水湖公园、龙开故道、浔南大道等绿地进行公开招标管养,市场化管养面积达400公顷,占中心城区管养总面积的60%。供水服务日趋人性化。“12319”城市建设服务热线累计接听31854个电话,热线电话回复率100%。深燃公司开展“声音传微笑”热线服务活动。(王晶)
  小城镇建设
  【概况】2014年,九江市积极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市建设规划局组织编制下发《九江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和《九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技术导则(试行)》。指导2014年全市新启动镇村联动建设的23个重点乡镇编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指导修水县山口镇、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修水县黄坳乡朱砂村、湖口县流泗镇庄前潘村成功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组织实施完成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共8825户,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9799.15万元。组织实施完成全市渔民上岸工程总户数141户,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284.25万元。(王晶)
  【都昌县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资格】11月14日,省财政厅在南昌举办2015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竞争立项、公开评选活动。此次评选由全省11个地市各推选1名试点县参选,采取现场陈述与评委问答的方式集中评审,通过公开竞争最终确定5个县作为2015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九江市推选的都昌县以全省第三名好成绩入选省2015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是婺源县和广昌县。(来源《九江日报》)
  【九江14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7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公布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名单,共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九江市14个入选,分别是庐山区新港镇、姑塘镇,九江县港口街镇,武宁县鲁溪镇,修水县太阳升镇、渣津镇,永修县虬津镇,德安县丰林镇,星子县温泉镇,都昌县三汊港镇、蔡岭镇,湖口县流泗镇,瑞昌市码头镇,共青城市甘露镇。(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网)
  【星子县入选“中国最美城镇”名录】2014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网联合举办的大型活动一“2014中国最美城镇电视展播暨评选”活动中,星子县成功入选“中国最美城镇”,成为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来源央广网)
  【九江2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1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建村[2014]168号),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碣石村等99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修水县黄坳乡朱砂村和湖口县流泗镇庄前潘村入选。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网)
  建筑业
  【概况】2014年,九江市建筑市场发展稳健。建筑业稳步发展,建筑业总产值达310.66亿元,增长11.28%。市本级共核发施工许可证55本。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支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1家施工总承包企业由二级资质升级为一级资质,新增非市政园林类二级施工企业3家,新批准三级施工企业18家,为三级施工企业办理资质增项11家。市三建公司围绕生产经营,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参与工程项目投标16项,中标4项,总造价达12618万元。广安公司多元化发展,仅九江地区承接大型厂房工程4个,合同金额达1亿元,全年签订工程合同额2.7亿元,成立赣州、吉安2家省内分公司。
  建筑行业管理有力。有效加强勘察设计工作,勘察设计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100项,核准丙级建设工程设计企业资质3家,初审上报省住建厅乙级建设工程设计企业资质2家。违法违章认定中心认定执法局商请来函、市民举报违章项目等共57起。建筑设计院完成勘察设计项目60余项,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勘察设计收入2550万元。市规划设计院市政工程资质升为甲级。市造价站完成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备案27份,竣工结算备案18份。市收费所收缴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837.1万元。抗震办办理抗震设防监管项目130项,总建筑面积812.9万平方米,为历史上办理面积最多的一年,抗震设防率达100%。办理49个工程项目、53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建筑节能工程备案登记手续。城建档案馆接收档案工程279项,整理录入审核各类档案3688卷。
  工程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开展工程质量2年行动,建筑安全标准化工作引领全省,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市质量检测中心分别在九江开发区、庐山区购买工业用地共50亩,设立检测分部。市质监站受监工程项目78项,工程竣工交付验收合格率达100%,办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167项。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全年累计下发整改通知297份,及时纠正监督检查、巡查中发现的质量行为不规范和各种影响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严厉打击建筑施工非法违法行为。全年还组织开展综合性拉网式大检查5次,共检查项目668项(次),督查各县(市、区、山)在建工地127项,对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违规冒险作业的施工、监理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792份,停工或局部停工通知18份,整改文件5份,挂牌督办通知30份,组织召开安全隐患整改约谈会15次。全年共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市场行为问题5089条。
  招投标更加透明规范。全年市本级实行招投标工程135个,中标总造价26.8亿元,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全面启用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网上信用管理系统,启用新的网上合同管理系统,使九江市施工企业的基本信息、中标情况、合同备案、注册建造师在建工程等信息与现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相链接,实现投标企业投标申报材料与信息库内容的自动比对。要求代理机构严格按照格式文本编制公告、招标文件,限制其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约束代理机构行为。
  【全市创建标准化建筑工地现场会】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市容市貌的整洁美观,8月10-31日,市建设规划局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开展创建标准化建筑工地活动,经过考评,“九江万达广场”“长虹大厦”“民生瞰江郡”“禧徕乐国际商业中心”等10个建筑工地获2014年“十佳”标准化建筑工地称号。9月26日,2014年全市创建标准化建筑工地现场会在万达广场项目工地举行,副市长卢天锡出席并讲话。
  【启动工程质量治理2年行动】10月24日,九江市召开工程质量治理2年行动动员会,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有关会议精神,及时启动九江市工程质量治理工作。副市长卢天锡出席会议。会议提出,大力规范建筑市场诚信行为治理工作,切实认识到加强质量行为治理的重要性;切实落实质量终身制。按照住建部要求,抓好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落实工作;加大建筑工程质量执法力度,抓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九江市将通过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全面落实工程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制责任制,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现象,规范企业行为,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加强综合整治。健全质量监督、监理机制,建立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信息采集及评价机制,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九江市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监管目标。市建设规划局领导、局相关科室及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市、区、山)建管、招标、质监、设计股(站)负责人;市直总承包企业、二级以上专业承包企业、监理企业、勘察、设计企业法定代表人;市本级在建工程的外地施工、监理、勘察、设计企业及图审机构驻浔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全省建筑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现场会在九江召开】
  11月24日,全省建筑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现场会在九江市召开。副市长卢天锡出席并致欢迎词,省住建厅副厅长李道鹏主持会议,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章雪儿出席会议并要求注重“三个结合”推进建筑安全标准化。会上,浙江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安全管理先进经验。与会人员还观摩了浙江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九江移动枢纽大楼、九江市房产交易中心等建筑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现场。(王晶)
  附:2014年九江市建设规划局领导名录
  党委副书记、局长:吴爱龙
  党委委员、副局长、总工程师:郭军
  党委委员、副局长、调研员:张伟
  党委委员、水务公司董事长:郑田田(正县级)
  党委委员、副局长:夏川胡斌胡林军
  党委委员、副局长、规划局局长:陈智
  党委委员、园林管理局局长:徐礼云
  党委委员、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局局长况:荣发
  党委委员、副调研员、置地公司副总经理:唐建宇
  调研员:许立仁邱家传(1月退休)张宇陈述副调研员:赵宗明毛宗水
  市规划局党总支书记:宋晓龙
  市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院长:吴健
  市城市规划市政设计书记:周贵生
  市园林管理局书记:温小春
  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罗建华(副县级)
  房地产
  【概况】2014年,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在房地产市场总体艰难环境的情况下,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出台相关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调整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中心城区将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的价格标准从5400元/平方米调整到6100元/平方米;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支持引导居民住房消费,如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首套房贷款还清后再购第二套房时仍享受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同时还实行了公积金既提既贷政策。2014年全市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799.13万平方米,增长30.77%,其中住宅629.18万平方米,增长28.36%;商品房销售面积608.7万平方米,增长27.62%,其中住宅为518.78万平方米,增长30.25%;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526元/平方米,增长4.31%,其中住宅为4011元/平方米,下降3.05%。通过努力,在外界不看好的情况下,九江市房地产市场销售规模仍达到历史最高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住房公积金管理效益明显。历年累计归集资金突破100亿元,达到108.78亿元,累计提取资金41.26亿元,累计余额达60.52亿元;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累计4612家,全年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251家,其中非公经济单位增加62家;全市公积金缴存职工262623人,其中非公经济缴存职工26862人,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70.5%。将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25万元上调至35万元,推行既贷既提、按月冲抵的探索工作,启动住房公积金贷款昌九一体化同城联贷,向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联名卡, 简化职工购房贷款的办事手续,受到职工广泛好评。
  物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积极开展“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主题活动和物业管理市场专项整治等工作。通过努力,一批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已成为九江市新的亮点,先后有2个住宅小区获国家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3个住宅小区获省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30个住宅小区获市级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
  房屋征收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全年共启动征收项目48个,征收面积129.77万平方米,涉及征收8112户。在实践中不断规范房屋征收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市本级先后拟定《九江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九江市中心城区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实施细则》《九江市中心城区安置房委托建设管理办法》《九江市中心城区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等政策。部分县、市制订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房屋征收政策,指导本地房屋征收工作。推行房屋征收听证制度,设立征收项目社会风险稳定评估机制,按照法定程序在制定征收安置方案过程中进行公示,推行房屋征收信息公开化。各县(市、区)重视安置房建设,建设优质安置房小区,让老百姓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做到拆旧屋住新屋,百姓拆的满意,住的开心。
  【房屋登记】2014年,全年办理房屋转移登记12617件、13228套;房改房登记1266件、1266套;抵押登记15681件、16388套;发放各类房屋权属证书44547本;房屋租赁登记备案805宗。
  【房地产市场监管】2014年,市房产局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监管主体责任,继续落实调控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通过开发项目手册制度建设,强化商品房预(销)售市场跟踪管理,加大中介服务市场整治。同时,强化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和开发企业商品房开发销售信息公示制度建设,并加强房地产市场研究、监测等工作。年内,九江市房地产市场呈现“两增两降”的特点:即商品房人市量增加,商品
  住房交易量增加,商品住房价格下降。全年全市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389.75万平方米,增长39.29%,其中住房为298.24万平方米,增长37.23%;商品房销售面积245.46万平方米,增长27.78%,其中住房为209.29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0.4%。商品房成交综合价格为5305元/平方米,下降6.02%,其中住房价格为4629元/平方米,下降8.86%。城区二手房买卖成交量为45.2万平方米,下降17.15%,其中住房成交31.6万平方米,分别下降23.18%。
  【物业管理】2014年,市房产管理部门开展“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主题活动,通过中心城区联动管理模式的运行,切实服务于民,全年共接待和处理群众来访来电310人次,调处房屋装饰投诉19起。制定《九江市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备案》和《九江市物业招标投标工作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加强物业监管和指导,完善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和物业招标投标工作。
  【住房公积金管理】2014年,市住房公积金与上年同比:归集增加19%,贷款增加43%,提取增加48%;用其发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6700万元,累计发放项目贷款19600万元;从其增值收益中,提取上缴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0069万元。至12月末,累计上缴25595万元用于九江市廉租住房建设。
  全市当年新增归集单位251家,新增缴存职工22654人,归集资金205460万元,增长19%;提取资金117273万元,增长48%,其中住房消费类提取(购房及偿还房贷)提取资金85911万元,占全年提取总量的73%。至12月末,全市累计归集资金1017761万元,累计提取资金412595万元,累计余额达605166万元。年末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4612家(其中非公经济单位345家),全市公积金缴存职工262623人(其中非公经济缴存职工26862人),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70.5%。当年向全市7001户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48960万元,增长43.48%,累计向44761户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19128万元,期末存量贷款笔数28375笔,期末贷款余额375954万元,年末含市直在内的14个业务网点有9个贷款逾期率为0,年末全市逾期贷款额45.43万元,逾期率0.012%。
  2014年10月8日起,南昌、九江住房公积金贷款昌九一体化政策正式实施。九江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到南昌购房,可凭公积金缴存证明,视同南昌公积金缴存职工,按南昌公积金中心贷款政策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2014年7月29日起,九江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25万元上调至35万元。
  【房屋征收管理】
  2014年,随着近年来房屋征收工作的不断推进,九江市安置房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市房产局起草《九江市中心城区安置房委托建设管理办法》《九江市中心城区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九江市中心城区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实施细则》。全年共收到信访件15件,接待上访群众约500人次,工作中变上访为下访,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主动进行协调、化解矛盾,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房屋安全管理】2014年,全市直管公房大、中、小修共投入维修资金106万元,维修面积2.47万平方米,维修户数1700余户。同时,维修接管改制企业房屋共计115栋,涉及砂轮厂、制氧厂、九针厂等单位,维修面积约4.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800万元,确保了改制企业房屋的安全使用。进一步健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制度,严格执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缴交与产权手续联办制度,确保新办产权专项维修资金缴交率达100%。全年共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7909万元,核准5300多户业主使用维修资金410多万元。
  市白蚁防治管理所全年共签订《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合同书》41份,合同面积364.91万平方米,完成施工面积312.60万平方米。同时,开展为保障性住房、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文保、园林绿化、堤防等单位和个人提供灭治白蚁服务,并对满3年的预防工程全部进行蚁害检查,共回访复查145万平方米,复查中发现的蚁害都及时进行治理。
  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全年共完成房屋安全鉴定报告268份,涉及房屋建筑面积52636平方米,确保群众房屋的住用安全。
  【房产档案管理】2014年,市房产档案馆全年办理交易、抵押核档业务13015人次,出具唯一1套住房证明25937人次,公检法查询业务796人次,接收整理档案30209卷并全部上架入库。
  【房产信息建设】2014年,九江市房产局与湖南省株洲市房产局签订《数据异地备份协议》,数据异地备份工作着手开展,异地备份系统建成后,将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对九江房产网进行整体升级改版,改版后功能更完善,内容更充实,安全性更高。全年共完成房产新闻更新154条,业界动态更新87条,发布各类公示公告24份,县区传真114条。市房产局还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和处理制度,对重大舆情或影响恶劣的负面信息做好应对工作,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房产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
  (钟祥云)
  附:2014年九江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朱作清
  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海林宋时德蒋琼王叙宇
  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邹海孙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扶松涛
  调研员:刘观明
  副调研员:周甫
  九江市房地产公司经理:姚国平
  九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洪
  九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元清
  九江市保障房管理局局长:周良亨
  城市管理
  【概况】2014年,市委、市政府制订《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工作方案》,并召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暨“百日大会战”千人动员大会。全市城区范围内共清理垃圾死角1359处、实行经常性清洗的道路76条,总面积780万平方米。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出店经营5094处、清理流动摊点7429处;相关部门结合老城区改造提升,投入资金4100万元进行道路维修和绿化补植,新增道路标识、标线4800平方米,增设道路护栏7826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泊位4399处,机动车停车泊位819处;挂街部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清理垃圾死角和上路文明劝导,宣传部门积极开辟专栏,社会团体、街道社区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环境整治,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市执法局针对中心城区占道经营、占道摆放严重的情况,在九江市中心城区开展取缔跨门经营、清理流动摊点、规范占道亭棚的专项整治活动,并把此作为突岀重点、突破难点的中心工作。市执法局领导各挂点1个辖区中队,帮助推进此项工作,各大队实行每人每周6天工作制,增加路面执法力量。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疏堵结合、分类管理”的思路,设置严禁区、严控区、规范区。对主次干道、校园周边、农贸市场周边等严禁区、严控区加大整治力度,提高整治频率,并实行“错时守点、加强巡查”的方式巩固整治效果;在规范区联合辖区政府、街道设立若干疏导点;另外还在时令季节设置52处西瓜自产自销临时销售点。出台《九江市中心城区亭棚整治实施方案》,结合“百日大会战”整治任务,市容科会同辖区大队摸排应整治各类亭棚568处,按照严格控制,逐步减量的原则,拆除未经审批和失去功能的各类亭棚251个,升级更新设施破损、影响市容的各类亭棚54个。成立“两湖”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联合辖区政府、公安、市政园林等部门,共取缔公园内打牌10家、唱歌唱戏6家、摊点140余家,暂扣物品320余车。经过大力整治,塔岭北路、姚家洼、三里街、江州菜场、九江学院门口、长城路等以往占道经营严重的区域发生明显的变化,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称赞。市执法局在加大渣土运输整治力度、完善建筑工地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开展标准化建筑工地创建活动,召开全市创建标准化建筑工地现场会,评选出“十佳”标准化建筑工地。城建科、渣土大队通过强化建筑垃圾处置审批的前置条件,强力推进建筑工地“六项标准”达标管理,城区重点路段周边53个建筑工地中,“六项标准”达标或基本达标的有44个,达标率83%。推行“白天禁运”管理,明确规定禁运时间、禁运区域、可通行路线,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加大对城区范围渣土运输车辆的监管。开展“治理雾霾、城管在行动”专项整治,坚持24小时日巡夜查制度,对渣土运输、散装建筑材料运输车辆超载、超限、超高、沿途撒漏等行为实行严管重罚。开展工地出入口专业保洁和渣土运输车辆公司化调研,起草《九江市渣土运输管理办法》并上报市政府。市执法局加大整治广告店招力度,委托专业单位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组织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广告科会同直属大队拆除荷花垄、长虹立交桥和邹家河等区域大型户外广告牌21块。拆除条幅5985条,灯杆旗广告577处,移动式广告牌127块,清理破损门头、门头吊挂2758个。加强户外促销监管。清理拆除未经审批设置彩虹门360个,舞台10处,展棚120个。市执法局加强违建管控,对违建案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涉及违章建设的重要访情,采取“定包案领导、定督办科室、定责任大队”的方式,一些重大的违建案件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市执法局全力保障道路畅通,结合“畅通九江”工作,对城区20条重点路段占压盲道及严重阻碍人行道畅通的停车行为严管重罚,处理人行道违规停车368起,清理在人行道违规设置的各类地桩400余根。市执法局强化依法行政,全年共查办案件2856宗,召开行政处罚听证会1次,案审会4次,应诉行政及民事诉讼案件3件,均取得较好效果。
  全年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共处理全市12个县(区、市、山)生活垃圾298916.53吨,是全省覆盖范围最广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完成九江县原垃圾堆放场存量垃圾治理工程,共清理垃圾14万余吨。原东郊垃圾处理场的封场工程也已开工。
  市执法局牵头制订《中心城区临时便民摊点疏导点管理办法》,指导辖区政府做好疏堵结合工作。推出“十大为民举措”,即打造10条示范道路、治理6个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5个校园周边秩序、打造10个标准化建筑工地、规范20条人行道停车秩序、规范设立13个鲜菜早市、规范设立13个便民早餐点、设置42个时令瓜果销售点、新建(改造)78座公厕、打造8个示范城管社区,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
  解决中心城区环卫工人的岗位津贴、防寒费、取暖费等福利待遇。组织“十佳环卫工人”评选,增强环卫工人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开展城管“进社区、进学校”活动,进驻中心城区11个街道的39个社区,建立志愿者服务站31个,吸收城管志愿者152名,与6所大中小学校开展共建活动。
  九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大楼于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结束市执法局成立12年以来一直租房办公的历史。九江开发区大队、八里湖大队、庐山区五里中队相继搬入了新的业务用房办公。
  【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暨“百日大会战”千人动员大会】11月3日,市委、市政府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召开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暨“百日大会战”千人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全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全力做大九江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各单位负责人,各区、街道、社区负责人,各大专院校,公安干警,执法队员,环卫工人共计1000余人参加会议。市委书记殷美根出席并讲话,市长钟志生主持,副市长卢天锡部署工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挂区督导,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挂街帮扶。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清理垃圾死角、推行道路清洗、规范工地管理、整治占道经营、整治占道亭棚、整治市政园林、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公共秩序8个方面,并制订一系列保障措施。
  【九江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投入使用】11月8日,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机关及部分局属大队,搬入位于长虹西大道的九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大楼,383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结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12年以来一直租房办公的历史。九江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由市政府批准建设并列入市2012年九江市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九江市城市中轴线——长虹西大道北侧,占地面积4362.79平方米,框剪结构,主楼12层,裙楼3层,总建筑面积9294.1平方米,总投资约4300万。该工程于2012年10月30日开工建设,2013年7月15日封顶,2014年9月开始试运行。
  【九江市建筑渣(余)土运输车辆整治联合执法队成立】12月8日上午,由市执法局、市交通局、市公安交管支队、市建设规划局4家单位,联合组建的全市建筑渣(余)土运输车辆整治联合执法队正式成立,加大对渣(余)土运输车辆的整治力度,依法打击渣(余)土运输违法车辆。
  【提高环卫工人待遇】九江市贯彻执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保障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的通知(赣建城[2012]30号)和2012年《江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费用定额》文件精神,上年九江市环卫工人最低基本工资提高到1212元/月,达到省定额标准。年内,九江市市区环卫工人基本工资按相关规定保障到位,城区环卫工人基本工资由1212元/月增加到1265元/月,由城区各区财政列入预算;各项岗位津贴、降温防寒补贴按标准执行。7月,市区环卫工人工资及补贴发放到位,实际环卫工人工资不低于1600元/月。
  【提高机械化清扫水平】2014年,市、区财政共同负担2000万,新购置一批道路清扫车、洒水车及垃圾桶、果壳箱等其他环卫专项设备,提高环卫保洁机械化水平。九江市中心城区道路清扫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米。浔阳区机械清扫道路面积42万平方米,占清扫保洁面积的23%;庐山区机械清扫的道路面积为57万平方米,占清扫保洁面积的25%;九江开发区机械清扫道路面积为340万平方米,占清扫保洁面积的36%。机械化清扫率的提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年内,九江开发区拿出22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面积进行市场化运作试点,以机械化作业为主,占清扫保洁80%,运行情况较好。
  【加快公厕改造和新建工程】2014年,市政府投入专项经费1500余万元,对中心城区46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公厕15座,更新移动公厕17座,共78座,城区公厕标准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东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开工】年初,九江市启动东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先后完成8.4万平方米工程的地勘,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可研报告,环评报告的编制及其批复,财政预算评审及招投标工作。8月10日,东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开工。
  【市第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安稳运营】九江市第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共接收来自全市12个县(区、市、山)的生活垃圾。2014年,处理生活垃圾298916.53吨,是全省覆盖范围最广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梅浔燕)
  附:2014年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曹俊良
  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宏泉余立生李树平谭勐
  调研员:周卓德叶富贵(任至9月)
  副调研员:郑树军吕林
  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管理委员会
  【概况】九江市八里湖新区东接老城区,西连九江县,区域面积66.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9.10平方公里。2014年,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八里湖新区管委会)围绕“十年全面建成生态文明活力新区”目标,着力推进项目、完善功能、优化环境、发展产业、提升品位、聚集人气,9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16个项目基本建成,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全年接待客商500多人次,10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商业地产项目正在对接洽谈中,并取得实质性进展,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5年基本建成目标,城市门户形象日益凸显。
  【突出规划引领】2014年,八里湖新区管委会按照“行政文化中心、商业居住圣地、休闲观光乐园”的功能定位,完善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开展八里湖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的国际招标工作,邀请60多家中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投标,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进行高规格评审,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全程参与。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完善“一书两证”审批核发,对国际金融广场、联泰•万泰城、中奥广场、八里湖宾馆等重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把关,提升建设品位;全年授受理项目报建材料200余份,办结率100%,办事效率提高;对不符合规划的行为及时责令停工并进行相应处罚,维护规划权威。
  【推进项目建设】2014年,八里湖新区管委会加大工作力度,着力破解项目建设各种问题和困难,项目建设高效快速推进。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等9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八里湖西路、移动通信中心、市房产交易中心、市食品药品监测中心等16个项目基本建成,全面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通岭大道、庐山索道、九派诗廊、九龙山公园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城市展示馆、八里湖公园等建成项目成为九江旅游休闲新热点,仅城市展示馆全年就接待游客达16万,成为外界了解九江、展示新区的重要窗口。
  【加强城市管理】2014年,八里湖新区管委会理顺城市管理职能,按照先行先试、超前管理的要求,做到项目建到哪里就管到哪里,加快从建设向管理转型。响应全市环境综合整治暨“百日大会战”号召,结合工作实际,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工地管理“六条标准”、重点区域标准化围墙建设、整治乱弃渣土行为4项内容的全覆盖,新区城市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加强社会治安、综治维稳等社会管理,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各类矛盾均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接待群众来访60件280人次,未发生一起重大群体事件;设立维稳信息督查员岗位,建立农民工工资预留保证金管理台账,有效预防群体事件发生,被评为2014年度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获得全市信访工作单项奖。
  【加快产业发展】2014年,八里湖新区管委会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区产业发展取得实际成效。八里湖新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方购物中心等项目建成和投入运营,国际金融广场、绿地ICC大都会、九江国际湾、中奥广场等总面积720万平方米、总投资400亿元的社会项目快速推进,新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八里湖新区管委会根据《八里湖新区产业发展纲要》,围绕金融商贸、总部楼宇和文化旅游产业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在新区开发建设5周年之际,成功召开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上海绿地集团、雨润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参与,集中展示新区的优势和环境,前来投资洽谈的客商明显增多,全年接待客商500多人次;雨润商业城、华远九都会等10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商业地产项目正在对接洽谈中,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八里湖新区开发建设5周年座谈会】(参见“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类目,第60页)
  【八里湖新区首次组团向外界推介新区旅游】为进一步宣传九江旅游,开拓福建客源市场,4月12-16日,九江(庐山)旅游推介会在福建省多个重点地市举行。八里湖新区首次组团向外界推介新区旅游,展示八里湖新区的城市形象,通过宣传推介,提升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新区旅游观光和参与新区旅游开发,此次推介活动大量采用海韵沙滩、文博园、八里湖公园等地的风景图片,在莆田和三明,许多市民、客商询问主背景图片拍摄的是哪里的风光,得知是八里湖新区后,称赞八里湖新区山清水秀,“简直就像一幅画卷”,表示非常向往到八里湖新区旅游观光。本次活动是八里湖新区首次参加省外大型旅游推介。
  【九江小学八里湖新校区正式开学】9月1日,九江小学八里湖新校区开学揭牌仪式在八里湖新校区门口举行,副市长廖奇志出席并宣布新校区正式开学。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项目是九江市重点民生工程,校区位于八里湖新区财富大道与思德路的交汇点,校园用地面积56.3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校规模为6个年级,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2160人。作为八里湖新区的第一所小学,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的建成有效地完善八里湖新区的城市功能,优化城区教育网点布局,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中心城区小学的就学压力,促进城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仪式最后,廖奇志和新校区师生代表一起为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揭牌,并携手种下1棵樟树。(刘晶明)
  附:2014年九江市八里湖新区领导名录
  党工委书记:陈小明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勇(7月到任)党工委副书记:杨剑杨琦
  李金梅(4月到任)
  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钟群久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翟健艾菲曹会焰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长:梅媚党工委委员、总工程师:余韧磊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年鉴2015》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专记、九江概况、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园区经济等类目,记述了2014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开福
责任者
鹿心社
相关人物
陈和民
相关人物
廖凯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都昌县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