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111
颗粒名称: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1
页数: 3
页码: 290-292
摘要: 2008年,九江市科技工作以服务于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为目标,以落实九江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若干意见》为主要任务,以科技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6个800〜1000万”和“3个30万吨”工程,突出院校所对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惠农、争资争项、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工作重点,在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上取得了新进展。
关键词: 九江市 科技工作 创新服务

内容

综述
  2008年,九江市科技工作以服务于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为目标,以落实九江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若干意见》为主要任务,以科技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6个800〜1000万”和“3个30万吨”工程,突出院校所对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惠农、争资争项、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工作重点,在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上取得了新进展。所开展的院校所对接、高新技术等产业调研、争创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3项工作及成效,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所开展的科技项目招标、科技进村入户惠民工程、“双十佳”评选活动等创新工作,获得省科技厅的好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组织和材料工作的典型做法,在省科技系统推广。知识产权执法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改革开放'30周年科技创新和专利成就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政府“优秀组织奖”表彰。
  在年初的抗击冰雪灾害斗争中,科技局全体干部先后出动500多人次,完成九江市政府统一部署的多次破冰通路任务,做好本单位的防冻减灾工作,及时组织全系统干部勇于投入到科技救灾工作中,向省科技厅申请受灾补助项目1项,经费9万元。在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局干部先后4次共捐款近4万元,捐衣被等物39件。
  (陈文宣何文祥)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概况】2008年,九江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3项,争取落实经费1335.5万元。国家级科技项目11项,经费437万元。(其中国际合作与交流1项,经费100万元;星火计划3项,经费50万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项,经费50万元;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化1项,经费181万元;国家创新基金1项,经费56万元;国家新产品和火炬计划各2项)。省级科技项目61项,经费428.5万元。(其中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项,经费5万元;省级科技支撑计划10项,经费137万元;省级星火计划6项,经费20万元;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0项,经费120万元;省级软科学1项,经费1万元;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1项,经费5万元;省级创新基金前期培育4项,经费40万元;省级创新基金贷款贴息2项,经费3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2项,经费10万元;省级科技入园行动计划2项,经费9万元;省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项,经费9万元;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3项,经费15万元;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计划7项,经费14.5万元;省级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1项,经费5万元;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8项,经费4万元;省级受灾补助1项,经费9万元)。市级科技项目71项,落实经费470万元。(其中市级科技支撑计划36项,经费198万元;市级星火计划11项,经费77万元;市级成果推广计划5项,经费27万元;市级科技基础条件与平台建设4项,经费59万元;市级科技能力与环境建设计划7项,经费44万元;市级对外合作计划1项,经费1.5万元;市级创新基金计划12项,经费70万元、市级发展基金计划3项,经费20万元)。2008年共组织实施了“高性能预应力镀钢丝”、“年产3000万吨电子级无缄玻璃纤维布”等2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实施了“庐山石耳即食系列旅游产品技术开发”、“有机产品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等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及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实施了“年产4000吨玻纤增强超高分子聚乙烯”、“太阳能光电灯”、“D日一613自动操舵仪研发”、“红叶石楠组培快繁技术开发”等一批省级重点计划项目,带动了九江市电子信息、玻纤、石化、新材料及农业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技术创新;同时还开展了“燃煤锅炉助燃剂”、“A级防火滑移式舱壁门”、“耐高温防静电碳纤维板”、“乙烯基三氯硅烷”、“新型船用灭火报警”重点新产品的研发。
  (王德湖何文祥)
  【院校所对接活动周】7月21~26日,市科技局积极开展九江市院校所对接活动周活动,协助市委组织部组织邀请来自全国111家知名院校所、282名专家学者参加九江市2008年7月份举办的对接活动,组织九江市814家企业、院校所等单位与之对接,共签约项目80项,签约金额52.1亿元,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2项。在2008年的对接工作中,市科技局重点做好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对接工作,2008年初请这3所大学教授到九江市江洲、翔升等5家船舶制造企业,现场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组织科技系统干部深入企业征集技术需求219项,汇编成册对外发布,并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等大学网站上发布。活动周期间,促成武汉大学与九江市高利华药物研究所等4个项目技术合作成功签约。
  活动周后,市科技局重点扩大活动周对接成果,将参与对接活动周科技成果展的清华、北大、中科院等100多所院校所的490多项科研成果,选取面向九江市石油化工、新材料、电力电子等主导产业的112项技术成果编印成册,印发给九江市企业运用。促成武汉理工与湘赣鹄业有限公司进行选矿率、深加工方面技术的校企合作,促成九江学院与英国哥拉哥斯大学开展科技合作,所合作的“磁流变弹性体橡胶空气弹簧”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
  同时,在2008年12月初,市科技局围绕发展壮大九江市沿江产业,邀请北京科技开发中心来九江市进行合作项目考察并达成意向性的合作。
  截止12月1日,九江市共上报对接项目258个,引进重点调度项目76个。其中,在研项目10个,中试项目13个,产业化项目51个。从建设进度上看,13个项目已经投产,33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3个项目已经注册,20个项目已经签约,7个项目在谈,帮助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33个。
  2008年,通过院校所对接引进产业化项目51个,“电子级无碱玻纤布”、“高性能预应力刻痕钢丝、镀锌钢丝”、“高性能聚芳瞇醵酮酮树脂”、“KZX一10晶闸管智能型控柜”、“环保型节能水龙头”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全面实施。
  (万小平何文祥)
  科技成果奖励
  【概况】2008年,市科技局在全市组织评选了“双十佳”,即“十佳科技创新企业”和“十佳科技工作者”;并组织科技系统开展了石油化工、有机硅、船舶制造、玻纤、九江水梨等产业以及
  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题调研,其中关于提高船舶制造业科技竞争力的调研报告被《江西科技》刊发。在调研基础上,筛选11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向省科技厅推荐;2008年底,又按照九江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向九江市发改委推荐12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项目,向上争资争项。对高新技术项目重点向省、科技部推荐,并列入九江市级科技计划重点安排项目,在2008年九江市申报的300多项项目中,市级计划安排63个项目,其中安排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项目42个,占项目总数的66%; 资金占科三经费总数的70%。
  2008年,九江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32.7亿元,增加值为4.3亿元,分别将比2008年度增加15.2%、30.3%。科技局还启动了“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中船九江6354所被列为省级“十一五”制造业示范企业;建立江西无线电厂、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等B家市级“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电子级无缄玻璃纤维布后处理开纤技术”、“高性能预应力刻痕钢丝、镀锌钢丝”等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九江钮银有限公司通过省级双高企业认定,使九江市双高企业发展到24家、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到63项。
  2008年共组织实施“高性能预应力镀钢丝”、“年产3000万吨电子级无缄玻璃纤维布”等2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实施“庐山石耳即食系列旅游产品技术开发”、“有机产品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等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及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实施“年产4000吨玻纤增强超高分子聚乙烯”、“太阳能光电灯”、“D日一6T3自动操舵仪研发”、“红叶石楠组培快繁技术开发”等一批省级重点计划项目,带动了九江市电子信息、玻纤、石化、新材料及农业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技术创新;同时还开展“燃煤锅炉助燃剂”、“A级防火滑移式舱壁门”、“耐高温防静电碳纤维板”、“乙烯基三氯硅烷”、“新型船用灭火报警”重点新产品的研发。这些产品通过国家级优秀新产品鉴定并获省级重点新产品。“微小型导电滑环”、“智能关节坐标测量机”等一批项目,列为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开展一批重大科技活动,如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工业园”的“四进”活动,“建设创新型九江”科技活动周活动,改革开放30周年科技创新与专利成就展等等。
  “基于现场总线大型整流设备智能化与网络化的研究”等4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星火有机硅单体、全喂入收割机、太阳能电光灯、智能关节坐标测量机等一批创新产品在中国第二届专利周、东盟博览会、国际深圳第十届高交会上展览,其中导电滑环产品被运用到“神七”飞船上,研制单位6354所在今年国家召开的航天工作表彰会上受到表彰。2008市科技成果鉴定41项,登记技术合同83项、成交额6932.8万元。“充电手机配件”等项目在2008年高交会上签约,技术交易费实现2亿元。
  (杨晓燕何文祥)
  知识产权与专利
  【概况】2008年以来,九江市专利申请量达308件,授权专利243项,知识产权执法工作综合排名江西省第二名;九江市知识产权局获得全国专利执法先进集体。在2008年11月份国家专利局和省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第二届专利周活动上,九江市科技局按照政府要求承担了活动周一系列组织工作,并荣获 “优秀组织奖”,为江西省4个获奖单位之一。
  (胡雄彪何文祥)
  科技知识普及
  【概况】举办以“携手建设创新型九江”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期间,从组织协调到制定方案、突出重点组织实施活动项目,富有成效。本届科技活动周,在城区以发放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节能减排知识资料为主,指导市民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结合平时工作中收集到的农民所需实用技术和疑难问题,针对性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中,九江县、都昌县、德安县采取科技下乡、农民“点菜”,农民需要什么,就送什么,按“菜单”及时安排技术人员下乡服务;武宁、修水把送科技与送实惠相结合,在送农民需要的科技知识的同时还送去了10万多元价值的种子和化肥。本次科技活动周充分体现了现实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惠性特点。
  与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收到全市各地中、小学各类参赛作品658件,获得省各类奖项44项,获得市各类奖项238项,大大激发了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
  (杨冬火)
  【科技下乡活动】市科技局以科技特派员活动为载体,以组织农民科技星火培训为手段,在全省科技系统率先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惠民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2008年,全市农村星火科技培训针对冰冻灾害抗灾救灾、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等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先后培训农民11万人;全市5817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在实施科技进村入户惠工程中,与7319户签订了技术指导或承包合同,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215项,创建经济利益共同体95家,通过技术示范带动周边农民140108人依靠科技致富,促进农民人均增收410元。
  【科技扶贫暨新农村建设工作】2008年,九江市向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申报农业科技项目55个,争取到国家、省重点项目9项,经费300多万元。其中,争取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江西省设区市再创新高,九江天洋公司的“斑嫩人工繁育及养殖中式”项目实施,实现新增水产品销售额792万元,税收486.8万元,并带动一批水产农户养殖致富;德安柳林机械研制的高效多功能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2008年10月份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获“优秀参展项目奖”;都昌、星子县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8年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该项目核心示范区的早、晚及双季稻平均单产分别达547.6公斤、534.3公斤和1081.9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单产增28.6公斤。
  2008年,九江市新争取并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庐山生态农业科技园)。出资近10万元扶持九江市科技局村建点(瑞昌市洪下乡高露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实现了200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务,通过了村建部门的工作验收。
  【科技项目招投标活动】九江市首次开展了科技项目招投标。市科技局在全市征集100多项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围绕纺织、造船等主导产业选择8个项目,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公开招标,武汉大学、浙江农科院等外地科研实力雄厚的单位参加了投标活动,成功中标项目5个,安排经费55万元。
  2008年,市科技局先后与九江市监察局、财殴局联合开展了九江市级科技经费管理与使用效益情况调研,并结合实际制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技经费管理、使用的通知》。在2008年的项目及经费安排上,突出安排10个1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项目,突出安排产学研相结合及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的项目,改变了以往项目多经费分散的局面,使九江市科技经费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此外,在科技计划体系上,根据九江市科技工作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创新,启动了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项目。
  (何文祥)
  技术市场管理
  【概况】在2008年九江市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中,对所申报、推荐的32家企业、54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评审和公示。市科技局通过加强技术市场管理,向国家和省科技厅争取到科技项目40多项、经费近700万元,其中庐山区“花卉苗木产业化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获得科技部181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这是九江市继都昌县珍珠养殖和修水县蚕桑开发后的第三个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九江市天洋高新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斑蹶人工繁育及养殖中试”项目,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获得50万经费支持,为江西省设区市争取到的6个项目之一。鄱湖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淡水鱼产品综合加工技术产业化开发”和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庐山石耳即食系列旅游产品开发”项目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九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的制造业信息化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A级防火滑移式舱壁门等一批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国家、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和永修县易家河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项目,在江西省总共12个试点中争取到了2个名额。
  (何文祥)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年鉴2009》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九江年鉴》是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地方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逐年记录九江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由《九江年鉴》编辑委员会组织实施,《九江年鉴》编辑部负责编辑,稿件由市直各部门和单位、各县(市、区、山)、中央和省属驻浔单位负责提供。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冬火
责任者
何文祥
责任者
万小平
责任者
何文祥
责任者
杨晓燕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九江市科技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