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104
颗粒名称: 经济管理与监督
分类号: F202;F203.9
页数: 18
页码: 225-242
摘要: 2008年,九江市发改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谋大事、议大事、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狠抓重大项目、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等工作为着力点,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新的亮点不断呈现。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经济监督 九江市发改委

内容

发展计划管理
  【概况】2008年,市发改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谋大事、议大事、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狠抓重大项目、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等工作为着力点,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新的亮点不断呈现。
  【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做好项目策划、申报和储备工作。全年共上报项目806个,涉及总投资340.88亿元。尤其是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关于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积极跟进,安排部署项目申报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做好项目推进工作】根据市政府相关部署,大力推进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08年,九江市亿元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共37个,总投资679.7亿元,完成投资39.9亿元。综合交通体系方面:铜九铁路、武吉高速已建成通车。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已建成并运营。杭瑞高速南阳隧道工程已动工;彭湖高速正在紧张施工,已完成投资2亿元;能源基地体系方面:彭泽核电正在征地拆迁,计划2009年开展场地平整工作。都昌矶山湖风电已正式并网发电。城网改造已部分建成。庐山区长岭风电场基本建成。星子大岭风电场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工作。
  【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做好武吉高速、铜九铁路、九瑞高速、九昌城际铁路等18个省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做好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九江港城西港区上港物流园区项目、九江市国家大型油菜生产基地等151个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服务和帮办工作;先后为江西科茵格、九江思麦博运动器材等企业做好减免税服务工作,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约3.3亿元。
  【做好项目监管工作】大力做好初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稽察工作,会同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加强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全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查56个,完成以公路工程为重点的16个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先后开展或配合省里开展稽察专项活动9次。
  【争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累计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10.54亿元,比上年净增4.97亿元,完成年初任务的263.5%。其中农林水类4.23亿元,交通能源类2.88亿元,城建政法类资金1.25亿元,社会事业类1.13亿元,其他1.05亿元。
  【争取重大项目用地指标】为确保市重大产业项目用地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在省第一次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协商会议上, 获得省级农用地指标1337.75亩。
  【为工业园区争取优惠政策】2008年,九江出口加工区被评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九江庐山区姑塘产业区被命名为省级化纤纺织产业基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被命名为青年创业基地(台商产业园)和全省特色服装基地;永修云山(星火)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星火工业园区被命名为有机硅产业基地。
  【抓好规划修编工作】策应全市船舶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引导船舶产业发展,起草《九江市船舶产业发展规划》(初稿)。参与共青城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策应省里支持共青城发展的战略,积极帮助共青城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九江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体规划》、《江西省铁路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基地和口岸建设规划》、《江西省机场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
  【抓好省委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落实】积极主动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的编制责任部门沟通,力争更多的重大项目进入到全省规划;完成鄱阳湖滨湖保护区的划分与核实工作,并经市政府上报省政府;帮助共青城成功申报青年创业基地和台商投资基地。积极参与服务共青城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全市污水处理场建设。全市共有11个县区列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县,远期总规模为23万吨/日,近期总规模为13万吨/日,总投资(厂区部分)3.38亿元。
  【抓好招商对接工作】全年共引进首创、中国京冶、家乐福、中国节能4大集团来九江市投资,已签合同总投资额达13.2亿元;全市与北京地区对接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7个,已签约项目10个,草签协议项目4个。多次在北京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孙传尧、王金华等20余人座谈。促成了713厂与浙江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做好上市融资工作】江洲造船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实现在香港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全市上市后备资源库扩充到18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和项目单位对接工作,将九江市117个在建和108个拟建重大项目向省级金融机构推介。
  【做好计划编制和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完成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完成“九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和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的起草工作;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监测与调控,为推进项目提供决策参考;完成3个季度和全年的《九江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并分别对农村经济、工业经济运行开展监测。
  【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抓好九江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调研和推进工作,完成《九江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和省委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抓好调研。组织撰写《国际金融危机对九江市工业经济的影响分析》、《九江市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情况汇报》、《九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等文章。
  【科学发展促和谐】扶持社会事业发展。2008年共争取社会事业类上级补助投资11270.6万元,包括教育4221万元、卫生5040万元;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帮助武宁县成功被评为9个省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先进县之一。大力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工作;积极做好粮食、棉花流通安全和结构调整工作,积极申报并争取到九江粮食物流中心项目。
  【重点工程建设】2008年,九江市共有1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分别是:武宁至吉安高速公路、铜九铁路(江西段)、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省危险废物和九江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九江至瑞昌高速公路、永修至武宁高速公路(庐山西海)、九江公路长江大桥、九江至南昌城际轨道交通、京九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电网、京九、武九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九江段)、九江(湖口)变电站配套线路160公里、九江(马回岭)变电站配套线路108公里、共青城西游记文化产业园、九江红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直升机项目、神州通电子通讯器材生产基地项目、广东志高空调九江生产基地一期工程、九江通州船业项目、城西港区基础设施及口岸通关中心建设项目。为了确保省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市发改委克服各种困难,先后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60多次,协调解决重点工程建设中各类问题和纠纷400多个(起)。尤其是服务铜九铁路建设中,克服了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最终促成铜九铁路提前建成和运营。
  (谢庆平)
  工商行政管理
  【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个性化服务助推项目落户。对重大项目实行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特事特办,点对点的帮助145个重大项目顺利落户九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配备了群众满意度评价系统,征集民意、改进作风、畅通办事、提高效率,再次受到表彰,连续5年被评为“最佳文明窗口”。编印了《九江创业先锋》一书,弘扬个私业主创业事迹和典型经验,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
  效率优先创新市区登记机制。合并市区3个区局和市局的注册窗口,调整市、区两级公司登记权限,按照“五个统一”要求,“一个窗口对外”受理登记申请,方便了各级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协调,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创造日均登记私营企业11.5户,个体工商户81户的历史新纪录。
  发挥职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商标战略,制定“本地知名、江西著名、中国驰名”商标的梯级培育计划,表彰了15家全省著名商标企业和14家九江知名商标企业;以“内联动”的方式引导商标注册,全市新增注册商标202件,商标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参与横向协作,组织私企参加西博会、青洽会,为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办理股权质押登记和动产抵押登记,帮助300家中小企业、涉农企业取得贷款9.2亿元;综合运用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惠农和市场助农等工作机制服务新农村建设。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15家,总数达到584家,走在全省前列。
  落实政策促进全民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城镇退伍士兵、失地农民创业和再就业;切实落实优惠政策,新增I176名优惠对象,全年共减免各类工商规费266万元。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2901户,同比增长22%,总数达到11652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0506户,同比增长12%,总数达到77614户。新登记外资企业81户,总数达到859户。
  【全力维护市场稳定】妥善处置问题奶粉事件,积极清查流通环节不合格奶制品。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市局按照总局、省局的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开展对奶制品市场的4次拉网式清查,确保整治工作到边到角,确保问题奶制品及时彻底下架。共下架退市奶粉19100公斤、液态奶22800公斤;受理消费者咨询、举报、申诉3029件,退换奶制品1795公斤;联合环保部门,对封存的不合格奶粉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开展婴幼儿奶粉事件患儿赔偿工作。
  全力抗冰救灾,圆满完成“保供应”的艰巨任务。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和省局的指示精神,沉着应对,精心组织,确定了“抓监管、平物价;抓供应、保稳定;抓安全、保平安;抓服务、暖人心”的工作方针,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市场秩序,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雪灾过后,又针对农资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及早部署“2008红盾护农”行动,及时开展化肥、种子等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保障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健全维权机制,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再次对市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功能,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展“诚信承诺先进单位”评选和消费者评议服务行业活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进一步规范村级维权点建设,基本实现机构、人员、制度、工作“四落实”。全年共成功调解消费纠纷2179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27万元。
  以食品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全年共快速检测各类食品37600批次,退市不合格食品23300公斤。开展成品油、建材、汽配、网吧等市场专项整治,落实兴奋剂治理、“限塑”治理任务。全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406起,有效保证了奥运年市场繁荣、安全、规范、有序。
  【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改革方法监管食品安全。为解决“建账难、坚持难”问题,以京九批发市场为试点,推行批发商随货附送《商品交易清单》制度,零售商改“记账”为“贴票”,不但为批零双方简化了交易手续,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了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的更好落实,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追踪溯源的“路线图”。
  创新机制服务“三农”。推广化肥售前报检制度,从源头上堵截假劣农资流向田间地头。全系统抽检农资682批次,查处各类农资案件211件。
  整治侵权服务奥运。扎实开展保护奥林匹克标志及奥运特许商品专项执法行动,主动与北京奥组委取得联系,及时认定侵权行为,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件17起。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专门致函该局,对九江市依法保护奥林匹克标志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治理广告促进诚信。重点开展与奥运相关的广告、保健品广告、药品广告、医疗广告的专项整治,推行广告监测通报警示制度,落实媒体广告责任追究制,发挥广告监管联席会作用,及时曝光大要案,促进广告企业诚信立市。去年,媒体广告违法率下降了20%。
  打击传销维护稳定。强化日常监管,重点加强传销活动高发区域的巡查,加大对违法出租房屋的处罚力度。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传销,开展打传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车站活动,以基层公安、工商、街道(乡镇)为依托,加强基层打传组织建设,建全基层防控传销体系,强化信息共享,着力形成长效监管机制,保持打传高压态势。共捣毁传销窝点195个,教育遣返传销人员1745人,查处传销案件11起。
  注重效果规范执法。针对打传工作方式还比较粗放的问题,为减少执法风险,市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九江市工商系统查禁传销工作规范》,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印发全市系统执行,使打传工作更加规范、安全、高效。开展说理性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试点,使行政执法更具人性化。组织以行政处罚案件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执法检查活动,严格案件的报批、核审,案件质量有新提高。
  信息化助推企业信用监管。针对全系统硬件缺口,投入60余万元购买微机、打印机、扫描仪“三机”设备及摄录机、传真机,配置基层使用。完成局务网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 。A 办公系统,为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按照“新软件”要求,下大力气完善数据资料的录入,对照档案进行比对、校正、修改和补录,全系统共修改问题数据6000余项,数据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联网应用功能进一步改善,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眼效能严密执法程序。该局把全面应用行政处罚案件管理软件作为强化行政执法、提高办案质量、规范案件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的大事来抓。全系统实行网上办案,初步实现将立案、审核、处罚的全部过程都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的目标,执法办案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提高了执法效能。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以健全制度为保证,明确责任,跟踪进度,强化督导,狠抓落实。按照内容统一、样式统一、色调统一、规格统一的要求,全市工商系统已有78个分局制作了统一的政务公示栏。通过九江红盾网、宣传公示栏、政务公开查阅室、触摸屏、12315等平台,对涉及工商工作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收费、服务承诺等8项政务和人事、财务等4项局务全面公开。根据市局、县局、基层分局的法定职能,初步建立了有根有据、职责明确、内容明晰、便于操作的三级公开模式,有效推动了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
  【班子和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班子建设:市局认真组织实施县(市、区)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定期考核。按照国家总局推行省、市、县工商局长“一把手轮训工程”要求,选派8名县级局局长、1名基层分局长参加总局培训,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调整加强了基层班子和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全系统以征文、演讲、文艺汇演等形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工商部门恢复建制30周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提高干部职工履职能力为重点,推行绩效评估考核等重要举措。开展信息化技能岗位大练兵活动,促进干部职工信息化工作技能的提高。完成《公务员法》实施后首次面向社会招录公务员工作,为队伍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中,全系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特殊党费”等形式向四川灾区累计捐款51万元,组织广大个私业主捐款650余万元。
  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化《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一岗双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网络。开展以 “扬廉勤清风正气,促九江快速发展”和“做公道正派之人,建公平正义之家”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干部参与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展廉政艺、写廉政文,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主动性。根据省局党组的部署,开展领导干部监督“五项制度”试点工作,有效探索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监督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促进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对工商系统进一步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行有益、有效的探索。省局在九江召开全省工商系统推行领导干部监督“五项制度”现场会,推广该局的试点经验。
  基层基础建设:召开基层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开展事业单位定编定岗摸底工作。加强了内部审计监督,对8个县(区)局进行领导离任审计。宣传信息工作围绕中心,创新机制,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政务信息量在全国系统信息直报点连续第二年排名第一。更加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综治领导,履行综治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认真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实行信访接待日制度,及时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年无上京个访和到省委、省政府集体访。机关工会、后勤服务中心、妇委会、共青团组织立足职能,围绕大局,努力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2008年,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不辱使命,在完成抗击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处置问题奶粉事件、确保奥运会成功举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积极应对“两费”停征、开展领导干部监督“五项制度”试点、实现工商职能转型等重大任务中,打了一场又一场大仗硬仗,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充分展示了“团结奋发、严于管理、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九江工商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庐山区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总局联合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市局、湖口县局、庐山区局被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红盾护农工作先进单位,市局还被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市局市管科被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陈化粮监管工作先进单位;浔阳区局大桥分局被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九江县局万婉红、武宁县局黄贤宁被表彰为全国工商系统优秀工商行政管理管理人员;市局登记窗口卢珍被评为全市十大为项目服务明星。
  (周伟)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
  【概况】2008年,九江市民营经济系统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开,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继续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加大政策支持、推进全民创业、改善融资条件、强化服务力度,沉着应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断促进九江民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总量继续扩充。2008年,各类民营经济实体达91944户,其中,民营企业突破10000户,达11375户,净增1927户,平均每天诞生6户企业;企业注册资金203.18亿元,净增49.2亿元;企业户数、注册资金两项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3%、31.9%。全市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完成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5、42%。
  上交税金持续增长。2008年,民营经济上缴税金30.58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年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上缴税金占财政总收入46.2%,财政增收的8.64亿元中,民营经济占5.22亿元,贡献率达60.4%,为财政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市民营企业税收过百万元企业达260个,销售收入过千万元企业达381个,分别比去年增加59个和121个。
  全民创业步伐加快。2008年,全市已有13.1万人投资创业,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8%,约每35人中就有一位民营老板。民营经济安排社会就业50.08万人,比2007年全年增加7.66万人;累计提供再就业岗位17.9万个,占全市下岗职工总数九成,积极推动了全民创业,进一步促进了九江和谐发展。
  工业推动进一步加大。全市“项目建设年”活动硕果累累,不断促进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对全市工业拉动进一步增强。目前,九江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512户,比2007年全年增加1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44.61亿元,增幅26.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7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85.2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92个百分点。
  运行质量日益提高。2008年,九江市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640亿元,增长40%,产销率达94%。随着九江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全市民营外向型企业106户,进出口总值3.8亿美元,同比增长58%, 占全市总量的80%。
  【鼓励全民创业政策出台】2008年,为营造创业氛围,形成创业文化,进一步加快全民创业步伐,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民营经济服务局负责起草《推动全民创业若干意见》。为求政策有新的突破,紧密结合九江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外出考察学习、深入基层调研、广征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反复推敲,历时三个月起草《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市若干意见》,经报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审定,于9月16日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正式对外公布并下发执行。《若干意见》出台后,在九江报社、浔阳晚报、九江电视台、九江电台、九江政府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全文刊登播报,并配发了评论文章与政策解读,还在市级各主流媒体开展了全民创业大讨论和创业典型宣传等活动,群众反映热烈,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担保机构建设初具规模】九江市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底,至2008年底,在市信用担保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登记备案的全市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5家,其中:国有控股11家;政府和自然法人合资,自然法人控制的2家;民营独资的2家。注册资金2.58亿元(货币岀资2亿元,实物出资0.58亿),其中:政府出资1.765亿元,占资本金68.41%;企业法人出资0.135亿元,占5.23%;自然法人出资0.68亿元。占26.27%。担保机构注册资金35000万元的1家,3000万元的3家,3000万以下至2000万元以上的1家,2000以下至1000万元以上的4家,1000万元以下的6家。五年来累计为企业担保户数249家,其中2008年担保户数101户;累计担保总额5.03亿元,其中2008年2.3亿元。
  【民营担保机构势头发展迅猛】从2008年开始,陆续有民营资本开始登陆九江信用担保市场。2008年3月份,瑞昌市民营局成功引进浙江资金1000万元,组建瑞昌市盛达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5月份,共青开发区引进浙江客商投资3000万元,成立九江焕利投资担保公司。11月份,湖口县引进资金2800万元,县政府出资200万元,成立九江巨鑫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随着民间资本不断涌入,九江民营担保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企业创业基地进展顺利】2008,九江市庐山区、德安县、都昌县、修水县小企业创业基地被评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修水县、都昌县小企业创业基地获省创业服务补助资金各10万元,德安县、都昌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各3万元。小企业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做到规化先行、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采取积极政策扶持、引导能人创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太势良好。4个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入驻企业力家,2008年新入驻企业13家。大中专毕业生创办15家、下岗工人、返乡农民工创办21家、销售收入121499.5万元、上缴税金4130万元、从业人员10246人。
  【科技对接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作出“九江市科技人才项目暨院校所对接”工作部署后,市民营局高度重视,深入动员,精心安排,主动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科技合作牵线搭桥。九江市民营经济服务局积极浙江大学联系应用最新科学技术帮助市玻纤行业企业提高清洁生产能力;分别和北京玻璃钢研究院、上海盛高管理研究所等院校与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争资争项工作成效明显】2008年12月底,共争取国家、省各项资金863万,其中: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补助110万;国家银河培训资金71万;国家补助担保机构资金470万;国家补助服务平台156万;省补助小企业创业基地资金46万;省补助担保机构10万。
  【人才培养、诚信建设力度加大】针对全市民营经济人才现状,多次邀请著名专家来得举办高端讲座,市、县两级民营经济服务部门免费为民营企业举办了30多期专业人才培训班,共培训2600余人,并为企业2700多名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评定技术职称。进一步推行民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诚信守法,不断提高民营经济整体信用水平。近几年,联合市直8部门共评定诚信企业300家(2008年评出41家),其中有43家诚信企业被推荐省表彰,3家推荐部表彰。
  (邹建平)
  物价管理
  【概况】2008年,全市物价部门创新实干,依法治价,致力营造和谐有序的价格环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涨幅。强化价格监测、监管和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新的涨价项目出台,科学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市场物价,在全市经济高速增长中保持了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掌控重要民生价格动向,全市成立15个价格监测预警组和94个监测点,创办《九江价格监测简报》,出刊42期;坚持按月分析通报物价指数,每月以《九江物价》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当月物价走势;全面落实国家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严格控制政府提价项目出台,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在年初抗击50年未遇的特大冰冻雪灾中,采取控制猪肉“毛白差率”和液化气经营差价等5项措施,成功阻止周边雪灾地区物价暴涨向九江市的传导,保持粮油、猪肉、液化气、蔬菜等重要民生价格的基本稳定,受到市政府的通令表扬,同时得到了国家、省发改委的充分肯定。
  【“四招”稳定冰冻雪灾期猪肉价格】为2008年年初特大冰冻雪灾期间猪肉价格,市物价局在全省首创对猪肉价格实行临时性政府干预。认真测算,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把猪肉“毛白差率”控制在135%之内;召开猪肉批发商座谈会,耐心说服市区22家猪肉批发行在雪灾面前“舍小利见大义”,共度难关;对猪肉零售价格实行临时最高限价,并在市区各农贸市场公布“今日肉价”;组织检查人员定点定人对市区农贸市场进行“全天候”市场检查。这4招把九江冰雪灾期猪肉价格降到了比平时还低0.50元/市斤。国家和省有关领导在九江检査市场物价时满意地说:“九江的猪肉价格在全省确实是最低的”。
  【依法治价工作扎实推进】2008年,认真实施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成立价审委员会和案审委员会。开展自来水、污水处理、旅游景点门票等58次成本监审,监审金额达1.82亿元,核减成本0.3亿元;开展收费年审,取消收费项目103项,注销《收费许可证》125户;召开自来水、天然气、物业收费等18次价格听证会,规范政府定价行为。制定经济适用房价格,规范物业收费行为,积极为沿江开发7个工业集中区争取优惠电价政策,推进了九江市大项目建设。
  【开展第二届“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活动】提高经营者价格诚信意识,促进公开竞争、守法经营,2008年,市物价局联合市总工会、九江日报社、市消费者协会、九江电视台、九江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市开展了第二届“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活动,共评出(AA)级“价格诚信单位”48家,增强了经营者的价格诚信意识。
  【145万元价格调节基金补贴城区低保户】市物价局报请市政府批准,于2008年12月拨出145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向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开发区7250户低保户,每户发放了200元的价格补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展示了物价部门的积极作为。这是九江市第6次向城区低保户发放价格补贴。
  【强化价格宣传调研工作】全市物价部门高度重视价格宣传和调研工作,借助各级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市政府在扶持生产发展、改善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等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有效消除群众对物价的恐慌心理,起到了稳定市场、稳定人心的作用。修订宣传报道奖励办法,下达调研任务,2008年在各级新闻媒体采用稿件达716篇。其中,市局301篇。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汇编印发到全市物价部门学习、参考。其中,市局《浅谈建立城乡低保补助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的设想》的主要观点,被省委政策研究部门采纳,其建议在2008年市政府的民生工程中得到了实现。
  (潘贵林)
  劳动管理
  【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2008年,九江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意见》,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改善就业环境,及时兑现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取得积极成效。1〜12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28%;城镇净增就业4.79万人,完成128%;城镇就业率98%。
  【困难群体就业得到有效帮扶】针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九江市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针对2008年初冰冻雨雪自然灾害,为返乡务工人员就业和企业招收员工提供帮扶;积极开展对口小金县的就业援助工作,招收灾区来V寻务工人员20多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重点监测和工业企业缺岗情况调查,出台相关政策,采取系列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帮扶返乡人员实现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完成年任务任务的129%;“4050”人员再就业0.77万人,完成年154%;“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
  【小额贷款扶持创业促就业效果明显】通过进一步完善创业促就业政策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扩大了小额贷款规模和范围。2008年,全市发放小额贷款20929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5%, 直接扶持4717人自主创业,带动和吸纳12473人就业;累计扶持14133人创业,带动和吸纳42645人就业,贷款回收率达99%。放贷规模和扶持人数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创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序推进】围绕省政府上高会议精神,九江市对相关数据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园区用工需求推行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调查登记农村劳动力近140多万人,并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效缓解了工业园区用工难问题。1~2月,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金蓝领工程)7.8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23%,其中园区定向培训3.6万人,完成141%;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1万人,完成188%,其中省内新增转移就业4.9万人,完成205%。面对园区用工需求,不断完善用工信息对接机制,建立市内外人力资源对接基地,召开园区用工对接专场招聘会,引导企业适当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和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断改善企业文化,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同时,针对园区用工需求,科学设定招标培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按法定程序18家单位中标。健全劳动保障部门主要领导蹲点制度,每个处级干部挂点联系2~3个工业园区,并选择3~4家企业帮助优化用工环境,确保用工需求。2008年9月份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九江市积极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工业企业缺岗情况调查,迅速调整相关政策,及时跟进提供服务,冷静应对,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帮扶返乡人员实现就业。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市返乡人数达11万人,约占外出务工人数15%左右。
  【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市95%以上的街道(乡镇)和工业园区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九江县、瑞昌市部分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村级协管员制度,省、市、县、乡四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基本形成。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服务由“零就业家庭”延伸到了劳动保障整个领域。基层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网络和基础服务得到延伸。
  【劳动保障监察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保障监察活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突破口,专常结合、上下联动、教罚并举,强势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树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威,维护劳资双方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年主动监察检查用人单位2290户,涉及劳动者44.7万人;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1942户,涉及劳动者35.3万人;参与处理突发事件24起,涉及劳动者0.3万人;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11.8万份;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1149.4万元,涉及劳动者1.9万人;督促515户用人单位为3.2万名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费1172.6万元,督促383户用人单位为2.2万名劳动者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1户,清退童工2人;纠正违反职业资格和职业培训规定的单位数2户;清退风险抵押金22.2万元,涉及劳动者721人。同时,对全市1170户“四小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排查,责令整改120多家,有效防止了以暴力强迫劳动、拐骗拘禁农民工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打造阳光便民型劳动争议仲裁】增强仲裁工作公信力和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全市各级劳动保障争议仲裁委员会始终坚持“首问导诉服务群众,立案受理严格把关,庭审活动阳光操作,便民措施优惠群众,重视调解谨慎仲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各县仲裁庭建设标准;统一仲裁开庭程序、仲裁员语言表达、仲裁文书格式以及案卷归档;统一仲裁员的着装;统一仲裁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化解劳资矛盾,提高办案质量,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继续坚持“双维护”宗旨,进一步加大劳动仲裁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突出抓好劳动争议处理、仲裁监督、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处理三项工作。2008年,全市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95件,涉及劳动者人数1459人,结案632件,结案率为91%。其中,调解结案260件(含调解撤诉案件),占结案总数的41%。
  【积极配合做好企业改制工作】本着“积极稳妥、规范推进”的原则,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起草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职工安置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提高经济补偿标准,将工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职工和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龄10年以内的职工可办理离岗退养范围,并发给一次性退休前基本生活费。同时,提岀调整九江石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3家改制分流费用的审核意见,审核江西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57家企业职工安置分流方案,启动改制程序安置分流13家企业职工3991人。
  【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对3家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进行工资审核2525人,对全市8家企业工资总额进行依法监管,为执行好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引导劳动者主动了解学习最低工资制度,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发布2008年度九江市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确保职工的工资增长需求。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完善工资分配制度,规范企业工资分配行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合理的工资分配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通过开展《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五年覆盖计划的通知》的活动,维护了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持续保持基本稳定】通过推进劳动争议仲裁、工伤认定和劳动合同“覆盖”计划,进一步改善劳动关系。建立了工伤事故调解机制,全年进行工伤认定857人,组织劳动能力鉴定1109人,并对65起较重的工伤事故进行了实地调查,较好地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
  【用人单位劳动法律意识普遍提升】2008年,九江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不断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服务工作,主动为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提供法律帮助。2008年3月,为在了寻福建籍客商举办劳动知识讲座,现场解答劳动法律问题,宣讲劳动合同制度3年行动计划,帮助客商分析和解决问题,受到客商们的一致好评。同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主动为劳动者和园区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提供帮助,及时公布工资指导价位,倾力打造和谐劳动关系。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指导179家企业完善了企业规章制度,并根据企业需要到企业开展《劳动合同法》讲座25次,培养企业管理人员3000人。在企业改制中,本着积极稳妥、规范推进的原则,平稳推进企业改制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职业技能培训步伐稳步加快】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加快技工学校发展,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做好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为促进就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持续的技能人才支持。全年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3.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培训人数5.2万人,培训农民工6.4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98人,有1.75万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完成年度任务124%。
  【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加强高技能入才工作统筹规划。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入才培养为龙头,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在企业职工养老金调整待遇标准时,将高级技师纳入了与高级职称待遇范围;在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和技师研修制度,推动企业高技能入才培养工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速度,扩大培养规模。全年共考评高级技师1人,考评技师356人,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66%。考评高级工983人,完成了117%;制订技工学校与工业园区岗位对接的实施计划。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式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机制,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入才。通过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实现从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转变。实现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双贏。有5所技工学校与1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进一步做好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和农村贫困家庭助学工作。
  【职业培训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加强行政许可管理,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审批、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全年新批了15所职业培训学校,九江市已基本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全市现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50所,培训职业(工种)70余个;加强下岗失业人员技能鉴定和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加强创业培训工作,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共有1300人参加了创业培训。落实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素质就业,有6.4万农民工参加了转移培训,并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注重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等进行年检和评估,有45所职业培训机构通过年检,年检评估结果在九江日报上进行了公告,取消6所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对违规办学、无证开展培训、超越范围开展培训和乱收费、假广告等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净化培训市场,保障正规培训机构及学员的合法权益。并从对民办培训机构实行目标管理、教学指导和服务、招生广告的审查工作等方面,做好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日常监督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和管理日益规范】在全市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统考日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程序,规范实施,严肃考风考纪,切实加强管理;组织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全国统考,加强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做好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组织育婴师、理财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新职业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红黑榜”制度,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考场纪律;推行智能化考试,在加大中心操作工、计算机操作员等10个职业考核鉴定中采用答题卡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7〕73号)精神,对各类职业资格有关活动进行集中清理规范;加大职业资格证书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全社会的实施。
  【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频繁开展】在全市范围开展第二届“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推荐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省第二届“创业杯”职业技能大赛,九江市4支代表队都脱颖而出。2008年,九江市有4人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9人获“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10人获“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优秀组织奖”。并有2位选手作为省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数控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学习技能和岗位练兵的新高潮,激励了广大企业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学习成才,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为契机,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查找工作问题,采取有力改进措施。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为切入点,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亲民、爱民、为民”的效能机关。通过深入扎实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自觉性,提升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劳动保障工作的取得新进展。2008年度,九江市很多县(市、区、山)局政风行风工作在当地名列前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获得了全市政府办公厅(室)系统民评工作先进单位。
  【信访稳定工作高效推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专门制定劳动保障信访流程,使排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化解矛盾达到和谐,并要求做到“五要素”,即:信访登记、回访、调查结案、信息反馈、归档,使办结案步骤化、规范化。遵循宜散不宜聚,宜顺不宜激,宜快不宜慢,宜分不宜结的原则,迅速果断及时处理信访案件,防止事态扩大,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工作目标。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09件次3785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信访总量分别上升了15.3%和34%。其中初访件76次3560人次,同比分别上升了11%和54%。重复访28件次217人次,上升了18%和13%。不属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受理范围的信访件5件次8人,已另转相关部门受理。市领导交办2件次,已全部回复信访人并抄报市领导,无进省、进京等越级访。
  (张广军)
  国土资源管理
  【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杜绝非重点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个不准”的规定,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6月份,九江市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
  【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全市共完成造地面积960.48公顷,新增耕地847.09公顷。继续实施16个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2.32亿元,总规模可新增耕地827.08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突出“用地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建立用地指标集中调度机制,重点保证重大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沿江开发用地、新农村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民生保障用地。建立“提前介入、绿色通道、帮办跟踪”的全程服务机制。累计争取省追加九江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0.2公顷,全年经省、市政府批准新增建设用地1628.41公顷,其中使用省指标840.69公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步伐。市、县两级16个单位全面启动修编工作,市本级、沿江5县(市、区)和都昌、武宁县已完成前期调研和大纲编制任务,修水、星子、永修县前期专题报告已完成,正待省厅组织评审。在规划修编过程中,本着“非均衡发展”的理念,重点考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共青城建设和沿江开发建设,在确保国家、省、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各县(市、区)建设用地的理性需求基础上,做到有保有压,重点突出,区域倾斜。
  【建设用地全程监管】九江市被省国土资源厅列为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试点地区,瑞昌、星子2县(市)作为试点县,全程监管工作作为试点工作重点。成立九江市建设用地联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和省政府关于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有关规定,结合九江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实际,制定出台8项制度。强化对地块批准的容积率、投资强度、注册资本、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指标的考核验收,促进了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的提高。
  【市城区土地市场清理】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从12月8日开始,市委、市政府组织对市城区经营性土地进行全面清理。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45名工作人员,分成5个工作小组,集中时间、集中办公,对土地出让违规设置前置条件或承诺、土地闲置、进度缓慢的土地、烂尾楼、违规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少批多建、拖欠土地出让金等7个方面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清理。各清理组以调查摸底为主,采取看现场、理资料、对合同、查手续等方法对市城区土地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逐地排査,逐宗登记,摸清情况。对清理出来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依法确认,提出处理意见。
  【国土资源市场建设】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部实现公开招拍挂出让,全市共公开出让土地197宗,面积1340.69公顷。市本级共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38宗,总面积125.97公顷,出让总收入9.08亿元,土地平均单价48.1万元/亩。完成了征地统一年产值和片区综合地价的制订和测算工作,成果逐级上报省政府批准。城区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更新成果通过省国土厅和省发改委组织的联合验收。
  【加强土地储备】坚持土地资本运营与支持国企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推动企业改制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全年共收储土地28宗,面积185.63公顷。公开出让国企改制土地6宗,面积4.79公顷,成交价款6597.93万元,为改制企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加快储备和出让地块拆迁排障进度,完成地块房屋拆迁量15000平方米。多途径融资卓有成效,获得金融机构支持办理续贷2.5亿元。
  【地价动态监测】九江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105个地价动态监测城市之一。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确定市商业和居住用地监测范围43.231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监测范围56.6882平方公里,监测范围覆盖九江市目前已建成的商业和居住区以及已建成的工业园和集聚区。
  【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市农村土地调查的外业调查完成17910.1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调查任务的96.5%,内业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土地调查大部分县(市、区)已完成首级控制和基础测绘并进入细部测量和权属调查;全市已开展城镇调查面积152.4平方公里(其中完成细部测量26.8平方公里)。
  【土地执法监察】严格落实巡查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执法监察网络,使违法用地行为始终处在严密的网络监控之下,并对全市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了巡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确保巡查不出现盲区。全市通过巡查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202起,面积48.27公顷,立案查处74起;并制止了128起违法行为,占巡查发现的63.4%。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市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对747个矿区和183个勘查项目进行排查清理,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共査处无证或持过期失效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255起,“死灰复燃”矿山7起,越界开采1起,非法转让探矿权1起,不符合安全条件生产矿山2起,整顿和规范工作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在“治乱”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全市“治散”工作取得很大进展。2008年,通过治散的整合和关闭工作,全市矿山总数从765家减至674家,减幅达11.9%。市政府确定的14家重要矿区的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也得到积极推进。完成了修水昆山钩矿、武宁備矿等矿区的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编制工作。到2008年为止,全市基本完成国务院“国发〔2008〕28号”文件部署的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全市基本建立起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形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新机制、新制度,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九江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检查验收。
  【采矿权登记】2008年全市新立采矿权28个,延续登记496个,变更登记18个,其中市本级新立采矿登记6个,延续登记80个,变更登记2个。全市共有批准登记采矿权674个(省级以上发证矿山68个,市本级发证矿山145个,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证矿山461个),其中大型矿山6家,中型矿山10家,小型矿山456家,小矿202家。外商投资采矿权11家,其中大型矿山3家,中型矿山3家,小型矿山3家,小矿2家。主要办理采矿登记矿种有煤、金、铜、铅锌、鹄、锡、铸、萤石、矿泉水、地热、大理岩、花岗岩、板岩、高岭土、建筑用砂、建筑用石料、锐矿、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及配料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技术指标】2008年,全市矿山企业年工业总产值27.93亿元,综合利用产值0.98亿元,工业增加值9.35亿元,销售收入25.61亿元,利润总额3.59亿元,开采矿山674家,从业人数21054人,年产矿石量2431万吨。开采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的矿山596家,工业总产值17.49亿元;开采能源矿产的矿山23家,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开采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的矿山20家,工业总产值0.23亿元;开采有色金属矿产的矿山20家,工业总产值8.64亿元;开采贵金属矿产的矿山7家,工业总产值0.26亿元;开采黑色金属矿产的矿山6家,工业总产值0.07亿元;开采水汽矿产的矿山2家,工业总产值0.002亿元。
  【主要矿种开发利用情况】煤炭现有矿山19家,年开采矿石量15.55万吨;金矿矿山7家,年开采矿石量4.50万吨;铜矿现有矿山5家,年开采矿石量184.50万吨;钩矿现有矿山5家,年开采矿石量83.23万吨;锡矿开发利用:现有矿山3家,年开采矿石量15.50万吨;鋪矿开发利用:现有矿山4家,2006年开采矿石量2.55万吨;萤石现有矿山4家,年开采矿石量7.2万吨;高岭现有矿山19家,年开采矿石量12.97万吨;石英砂矿现有矿山23家,年开采矿石量125.08万吨;砖瓦由粘土现有矿山251家,年开采总量69.52万吨;建筑用石料现有矿山201家,年开采总量824.19万吨;饰面石材现有矿山85家,年开采总量58.33万吨。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情况】全市继续全面实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2008年,全市共收取采矿权价款687.76万元,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采矿权收取346.52万元。在推进采矿权市场建设的同时,采矿权取得双轨制问题也正在得到逐步解决,全年在对原无偿取得采矿权矿山进行采矿权延续和变更登记时,共收取采矿权价款341.24万元。同时,继续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矿产资补偿费征收工作,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收益权。2008年,全市共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2245.67万元,其中上解中央金库1961.47万元,较2007年分别增长19%和121.9%,征费额和入库额再创历史新高。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大力实施“百矿披绿”工程,要求所有新办矿山必须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签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协议书。全市各类矿山企业已签订了 “复垦复绿”协议书180份。
  【地质灾害防治】市、县两级制定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为总指挥的九江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市、县国土资源局成立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已建立市、县、乡、村、组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共有地质灾害监测人员1416名,能够对952个行政村,107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
  行监测。派出84批401人次应急调查小组,到204个调查点进行调查。全年共发布地灾气象预报102次,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1220份,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全市全年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4起,无人员伤亡。
  【测绘行政管理】市本级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经市政府同意实施。测绘统一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测绘成果汇交制度得到完善;组织开展全市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年度检查工作,有效增强管理、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的制度管理和保密防患意识。加强互联网地图专项治理,对全市7家“问题地图”网站依法进行了查处。
  【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抓好县、乡、村级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教活动。全市应训乡镇干部434名,实训乡镇干部434名,乡镇…级干部培训率达100%;应训村级干部3782人,实训村级干部3761,村级干部培训率达99%以上,被评为全国县、乡、村级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教活动先进单位。
  【信息化建设】“金土工程” 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实现建设用地、矿业权审批网上报件。
  (盛翔)
  国有资产管理
  【概况】2008年未,市属国有企业189户,总资产35.21亿元,总负债37.25亿元,净资产一2.04亿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316户,总资产55.16亿元,总负债12.96亿元,净资产41.79亿元。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5户,总资产21.46亿,总负债12.11亿元,净资产9.35亿元,实现利润1637万元,上交税金2255万元。
  【组建投融资平台】2008年,组建市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3亿元,市农行授信2.3亿元,信用联社、农发行、九江银行分别授信3亿元,与交行达成了放大8倍的担保合作协议,累计担保项目贷款2.4亿元。
  【开展出资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2008年,制订《九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形成了监管企业业绩考核方案,与4户出资监管企业负责人签订了2008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对出资监管企业进行业绩考核。
  【完善县区国资监管机构】2008年,与市编办联合下发《关于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14个县(市、区)已逐步成立了国有资产专司管理机构。
  【规范国有产权管理】2008年,以九江港口集团公司改制重组为契机,国资委持有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责任公司8.33%(5000万元)的股权,直接参与公司股权管理;审核批复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安居集团等44户企业申报的资产报废、产权转让、产权无偿划转等行为;调整国有资产评估专家库,组织审核市农垦农工商联合公司、乡镇企业供销总公司等企业申报的资产评估报告;开展对全市557户国有企业进行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年检工作。九江市产权管理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全省国有产权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推进国企改制】2008年,以国资公司为平台,累计回购各资产管理公司188户本息6.09亿元债权,破解国企债务难题。年内,共计71户市属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或通过职代(大)会审议。
  【重大项目建设】2008年,引进上港集团出资5.5亿元参与九江港口集团公司改制重组,改制后设立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快速建成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并已开港运营,预计到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6000万吨。在九江矿冶总公司改制的基础上增资扩股,引进战略伙伴四川宏达集团、北京创盈集团总投资8亿元建设硫酸厂。第一期投资3亿元建成年产20万吨项目,二年内完成二期工程达到年产40万吨,最终达到年产硫酸80万吨。促成九江整流器厂与湖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合作的“整流现场电网谐波静态补偿系统”项目正式投入生产。
  (周文禧)
  质量技术监督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为确保全市972家食品生产加工单元的食品质量安全,重点抓好4项工作: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完善食品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强化以“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一报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进村、进户、进企业,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食品安全警示图;政府签订责任书、企业签订承诺书,年度自查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后续监管措施,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力度;保障了奥运期间食品质量安全。对九江销往奥运比赛城市的江西七娃、石钟山豆制品、华征水产品3家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批批强制检验制度,确保产品出厂检测100%合格;快速应对“奶粉事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方案,实施驻厂监管把关,通过“五查五核对”和积极主动协调,保证了“美庐”乳业有效规避三聚氧胺污染;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整治力度,建议政府取缔258家;同时开展大米生产企业、乳制品和食品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专项检查,开展使用非食品物质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有力地保障了全市食品质量安全。
  【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全市现有特种设备11386台,居全省第二。为确保不出责任事故,采取了4项措施:1、狠抓安全责任主体规范化建设,采取包干服务到位的方式,指导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和制度,增强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开展了规范化管理典型示范单位达标工作,经省局考核验收,县级局全部达标。2、实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七率’(设备定检率、设备注册登记率、人员持证率、制造监检率、安装监检率、隐患查处率和事故结案率)达标。冰冻期间,成功排除了福银高速沙河段一台20吨满载液化石油气罐车严重翻车事故险情,避免了二次事故发生。3、启动了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制定了市区污染锅炉限期淘汰推进计划,已完成巨石集团、5727厂锅炉热效率测试。4、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专项整治活动,对1229家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了全面治理并达标。
  【发挥技术服务功能】围绕项目建设,着力抓好3个推进:推进质量工程。在6个县市进行质量兴县试点工作,建立了名牌、免检,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和3C认证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准入;推进计量工程。对全市9228台(件)强检计量器具进行了普查登记,全市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积极指导列入省耗能大户目录的14家企业节能降耗,仅九江发电厂、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九江新康达、星火有机硅厂4家企业年节煤3万多吨、节油1500多吨、节电7万多度,折合人民币近亿元;推进标准化工程。开展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工业园区、.示范企业、示范景区试点工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中有5个通过国家级验收、4个通过省级验收,首次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45万元,推动了九江市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积极为企业申报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与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数据库。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制订《九江市质监局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重点区域挂牌督办制度》,按照任务分解、抽检分离、专检与巡查结合、“查、治、管、扶、建”结合、突出大案要案的工作思路,落实质量档案、标准复审、获证、监督抽查4个100%,全市查办案件1562起,涉案产品货值2365万元,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行为。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机构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在市政府“县建食品检验室”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全市共投入384万元,加强市计量所、质检所、压力容器检测站和6个县(市)食品检验室建设,市质检所增添定氮仪、卡氏水分测定仪、超纯水机、万能材料实验机、氧弹仪等仪器设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外压荷载检测点投入运行;修水、武宁、都昌、彭泽县食品检验室通过资质认定转入正常运行。全市检验产品7600个批次,检验液化石油气钢瓶13万多只,检验液化丙烯、丙烷气瓶1226只,检验液化气汽车罐车134台,消除各类超标缺陷气瓶964只、各类缺陷罐车101台。
  【为民服务,便民惠民】针对大中型企业受训人员多、设备停运损失大的情况,把培训班办到企业,培训1800余人,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开设“机构代码年检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在“中国九江网”、“九江质监网”发出年检催办公告,方便用户代码证到期年检;为商会、经济开发区等大系统(区域)开辟了“机构代码年检绿色通道”,服务项目建设;推行代码办理“一站式”服务、咨询业务“一次性告知”和随到随办服务,市行政服务大厅质监窗口被市文明办和行政服务中心评为“文明窗口”。升级了“12365”举报申诉指挥系统,保持24小时畅通,使举报申诉能在第一时间快速、高效处理。
  【营造良好环境】“质量月”开展6项活动:在市图书馆举办“质量与品牌战略”讲座,由原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长于献忠教授主讲,市4套班子及有关部门领导、企业经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共300多人参加听讲;在市图书馆举办“质量与我同行”摄影、书法作品展览,展出的作品均为本市书法、摄影家企业采风的获奖作品,3天展出中,有2000多市民前住参观;举办“质量在我心中”质量知识竞赛,社会各界1000多人参加了答题;组织“光明健康之旅”进学校服务活动,为200多名教师学生免费验光、维修眼镜;开展“计量连万家”进社区服务活动,为百户市民免费检测检修家用计量器具,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发宣传册千份;通过短信平台多次向市民传送质量安全常识。“3.15”、“5.20”世界计量日活动中,走进市区为消费者服务。在九江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滚动宣传质监职能、质量知识达7个月之久;“九江质监网”内容丰富,网页质量高,被省局评为优秀网站;政务信息、新闻宣传用稿名列全省系统第一。增强了社会关心质量的意识,提高了质监社会影响力。
  【获表彰情况】2008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质监窗口被评为“文明窗口”,市质监局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被市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第二届江西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部门包村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市质监局荣获2008年度全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计量工作先进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质监系统“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主题活动先进单位。
  (吴周钿邢宴)
  统计管理
  【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各项准备】2008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市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推进,单位清查进展顺利。市政府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殷美根为组长的九江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及时组建市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的内设职能机构,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类人员按时到位。
  各县(市、区)经济普查办公室及内设机构按规定要求组建到位,“两员”选调已按规定及时配备到位。
  为使普查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市经普办及时制发工作计划、工作规则、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系列文件。
  召开动员会。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就落实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签订了责任状。开展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全市普查系统涌跃参加全省普查业务培训,市对县、县对乡(镇)的培训按要求进行。及时开展督查。市经普办组织了4个督查组对县(市、区)经济普查工作进行督查。广泛开展了宣传发动工作。
  【全面落实统计新任务】开展能源统计工作。市统计局从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完善制度着手,重点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和重点行业的能源统计工作。加强业务骨干培训,适时召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业务培训会。培训会对能源统计报表的填报范围、指标涵义、审核关系逐一作了详细讲解,为进一步统准、统实全市能源统计数据奠定了良好基础。认真演算,反复核实。以科学翔实的数据,核算能源消耗指数,正确反映九江市能源消耗及节能降耗工作情况。
  2008年,市统计局把推进服务业统计作为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保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加强组织实施,以此确保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依法统计取得新成效】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市统计局制定2008年统计法制工作要点,明确2008年全市统计法制工作思路,并及时印发统计执法检查方案。以专业划分、分成3个检查组,以统计巡查和统计回访两种形式,分时段推进式开展统计执法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并对2007年统计违法单位实施了统计巡查回访,大力促进全市统计执法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统计业务工作的配合度。
  强化教育培训。2008年,市统计局通过文件、网络和新闻媒体等形式,认真组织统计从业资格换证、统计从业资格及职称考试考前培训工作。2008年,339人参加从业资格证考试报名,127名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报名。统计从业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依法行政打下坚实基础。
  多形式开展统计“五五”普法工作。市统计局以年报会、专业会、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等为契机,大力实施《统计法》和《江西省统计管理条例》,并举办了两期统计普法培训班,通过培训授课、发放统计法律手册等形式开展统计“五五”普法。组织了统计部门的统计“五五”普法考试,全市统计人员法律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08年,市统计局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主要任务,展开较深层次的调查研究。除认真整理《统计年鉴》外、还组织人员编印《统计月报》、《季度分析统计分析》、《统计快报》、《统计公报》、《统计工作手册》等资料为领导和社会各界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认真做好县域经济考评及省政府六项考核评价工作。完成了2008年前三季度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考核评价,并按要求在《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公布。针对省政府六项考核评价结果深入分析九江的现状、存在的差距,努力的方向,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机关作风建设明显加强】2008年,市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本局实际,开展了 “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专项活动。通过作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通过深刻查摆问题和强力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机关党风、政风、作风建设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党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严格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并结合统计工作的特点,狠抓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坚持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夏杰)
  审计管理
  【概况】2008年,九江市审计机关共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119个,查出各类违规资金21899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326858万元;审计处理后,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220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5267万元,调帐处理8211万元,已上缴财政1577万元。市局直接组织完成审计项目69个,查出各类违规资金5924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285787万元,上缴财政49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事项5件,建议有关部门处理事项2件。提交各类审计报告和审计调查报告、信息383份,被采用253份。提出审计建议1839条,被采用的审计建议906条。
  2008年,九江市审计局先后获得省厅组织的2008年度目标管理考评三等奖、2008年度依法行政先进单位、2008年度全省审计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度全省审计机关审计统计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市2004〜2006年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项目一等奖等。
  【全面完成年度审计任务】2008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关于下达2008~2010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市局用3年时间,把市直一级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全部覆盖审计一遍。遵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局对24家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单位进行了全面审计,完成了年度审计工作任务。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市局对政府搭建的投融资平台、用政府性资源开办的投资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为政府资产、资源规范管理和有效经营使用把关。同时,市局积极努力,对企业改制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力保九江市企业改制进程的平稳。
  【深入开展财政审计】2008年,市审计局坚持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中心,继续深化以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为内容的财政审计工作机制,重点突出预算分配与部门预算执行相结合的审计,深入研究政府性资金和公共性资金监管方面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加大对整改的督查力度,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和职能的转变,促进依法行政,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为市人大、市政府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服务。
  市局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的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得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的高度评价。审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审计职能,工作认真负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敢于揭露问题,报告写得好。市人大常委们对审计工作表示满意,一致认为审计部门是人大放心、信任的部门。
  【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制度】为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建立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市审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草拟《九江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办法》并经市政府常会研究通过。文件下发后,武宁县、瑞昌市、永修县、湖口县、浔阳区、都昌县、庐山管理局等县区根据该办法,制定本地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办法,其他县市区按照原有办法、参照该办法执行。各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建设项目审计的规范流程,瑞昌市审计局制定了《瑞昌市审计局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规则》。
  2008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515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审核投资总额78029万元,核减工程款4189万元。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日益重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定将为全市经济建设堵塞漏洞,节省投资,防范腐败现象的滋生,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开展专项审计】2008年,市审计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民本、系统、效益”的原则,努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对政府关注、群众关心、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雨雪冰冻灾害资金物资使用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城市建设附加征收及管理使用情况、市水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国定贫園县2006〜2007年扶贫资金、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市本级土地经营情况、1998年至2007年底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项目等专项资金实施了有效的审计监督。审计注重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以维护国家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促进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为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服务。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在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市共完成对211名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任用干部提供了客观依据,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干部勤政廉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蓝辉)
  安全生产监督
  【概况】2008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紧紧围绕“隐患治理年”和“奥运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一个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两个深化”(深化专项整治、深化基层工作),大力开展“三个专项行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切实抓好“三个加强”(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宣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目标。2008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341起,死亡151人,同比减少48起,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2.3%和6.8%,各项指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控制数以内,全市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
  【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市政府下达2008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任务,市安委会下达2008年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市安委会根据各责任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情况组织考评,2008年共评选出德安县人民政府、星子县人民政府、彭泽县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市供销社、市质监局、市教育局、市轻化集团、九江供电公司、方园(德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九江船舶工业公司等11个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政府进行了通报表彰。同时,市安委会对53个先进单位和4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市政府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査治理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全市共排查6300个生产经营单位,查出各类隐患8340处,整改8057处,整改率达96%;查处并取缔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单位89家;各地、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落实隐患整改资金1200余万元。
  【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市政府下发《九江市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市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领导小组两次召开有26个成员单位参加的调度工作会,听取各督查组情况汇报,分析形势,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九江市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得到省安委会的肯定,省安委会办公室在网上公布了九江市百日督查好的做法。
  【煤矿安全整治】重点开展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和整治,关闭年产3万吨及以下生产能力的小煤矿工作,关闭年产3万吨及以下生产能力小煤矿13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检查,全市所有煤矿企业已建立瓦斯监控系统,绝大部分煤矿企业建成了井下电话线路、压风管路和防尘洒水管线“三条生命线”。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全市共审核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782家,其中省安监局发证82家、市安监局发证327家、县安监局发证383家,组织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査3次,共下达整改通知书153份,责令停产整顿35家。开展尾矿库专项安全检査,落实监管责任人,确保安全渡汛。
  【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全市共审核发放《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甲证227家,乙证1061家,危化品储存使用企业《安全评估审查意见书》52家,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61家。目前全市无生产、经营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单位和生产第二类单位。市、县安监局对54家涉及生产、经营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颁发了备案证明。
  【烟花爆竹安全整治】加强日常安全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加大对非法采购、运输烟花爆竹的打击力度,全市审批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烟花爆竹销售(批发)许可证》发证13家,《烟花爆竹销售(零售)许可证》发证(含批发)2507家。
  【建立健全安全'‘三同时”制度】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工作,做好和规范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的审查服务工作,全市安监系统全年开展建设项目设施“三同时” 预评价或验收评价审查共计106个,其中:非煤矿山32个,危险化学品34个,烟花爆竹2个,一般建设项目38个。
  【开展安全生产典型示范创建活动】选定122家单位作为安全管理示范单位,指导示范单位按照行业标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年底,市安委会组织了检查验收,并在德安县吴山乡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典型示范创建活动现场会。
  【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在73家化工企业、22家煤矿企业以及所有非煤矿山企业等高危企业建立警示教育室,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庐山区中心广场隆重举行2008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现场演出精彩的文艺节目,市直19个部门单位设立了宣传咨询台,展出50多块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16500份,有关单位出动宣传车(次)12辆。
  【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认真落实贯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安监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制订《九江市安监系统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和《九江市安监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手机安全信息发布平台,聘请15名效能监督员,通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进行整改,赢得基层和企业的好评。2008年,市安监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在全省安监系统排名第一,机关效能建设在市十一个重点单位排名第二,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
  (张和金、黄飞)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概况】2008年,九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科学监管、服务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食晶药品科学监管,促进医药经济发展。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次,消除药械安全隐患900余处,查处违法案件847起。全市食品药品市场稳定,医药经济不断发展,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稳步推进药品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在2007年开展动态监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该项工作。全市县城以上药品经营企业共安装视频79家,软件108家,分别占总数的97%和100%; 医疗器械专营企业安装动态监管系统46家,启动了网络实时、在线监管,成为传统监管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提升了食品药品监管效能,推进了科学监管。
  【开展兴奋剂专项治理】抓好专项整治,为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从2008年4月开始,与公安、卫生、海关、工商、体育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全市598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签订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承诺书;发放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手册1000多份,抓好全市700余名药品从业人员兴奋剂法规知识培训,在市局网站登载兴奋剂相关知识32期,检查药品生产企业33次、批发企业162次、零售企业2574次,联合市工商局对40家化工企业进行兴奋剂治理监督检查,查处违反兴奋剂管理案件3起,有力地规范了含兴奋剂类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确保了奥运会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兴奋剂相关联事件。
  【推行药品零售企业分级管理】按照全省药品零售企业分级管理试点工作要求,确定全市32条城区街道为城区商业主干道,统一分级管理药品零售企业标识,要求标识内容有企业名称、药品零售企业的级别、经营类别和投诉举报电话等,便于群众识别和监督。到2008年底已按照分级管理标准审批药品零售企业36家,鼓励10家未到期企业申请按分级管理标准进行变更,拓宽分级管理实施范围。
  【研发“药品稽查好帮手”软件】适应监管工作需要,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研发“药品稽查好帮手”软件,收录了国内外1万多条不合格药品信息,可通过现场比对快速、有效发现假劣药品,为药械市场稽查提供了有力武器,受到了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科委的肯定。
  【推行质量受权人制度】在全市中药饮片、医用氧、空心胶囊等12家药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质量受权人制度,对12名药品质量受权人、35名QA人员进行登记备案,加强企业内部药品质量责任体系建设。
  【推进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现场会,着力构建政府组织、药监牵头、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格局。全市192个乡镇政府全部挂牌成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使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在乡镇政府层面得到有效延伸;制订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合格药房”标准,验收挂牌乡镇卫生院“规范药房”170家,占93%;验收挂牌村卫生所“合格药房”1418家,占61%, 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有了明显提升。
  【药品监督性抽验水平有提升】整合全市技术力量,采取“分散取样、集中快检”的方法,实现了抽验工作日常化和“有因抽验”。推进县级药品快检室建设,购置快检仪器设备,开展药品快检知识培训,提高基层药品技术监督能力。全市完成药品监督性检验800批,不合格320批,阳性率41.3%,比上年增长了7个百分点。
  【加强物流领域药品监管】联合市公安局、工商局等5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物流领域药品监督管理的通知》,与市区41家货运中心(部)建立联系,发现并处理假冒“毓婷”、劣药“炒制白芍”等3起涉药违法案件。
  【有效处置三鹿问题奶粉事件】9月13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全市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核查及患病婴幼儿的救治工作,通过媒体积极宣传奶制品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对待问题奶制品事件。全市因食用问题奶粉就诊患儿202390人,累计确认患儿2401人;退市不合格奶制品38160公斤,为消费者退回问题奶制品1794.4公斤,受理和处理有关咨询、申诉和举报数量3074起,全市处理问题奶制品工作平稳,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10月,在湖口县举行九江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全市各县(市、区)以及市农业、工商、质监、卫生、商管等部门共1000余人参加演练观摩,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组织抗震救灾捐助】“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系统内党员、干部职工捐款,积极协调药械企业捐款捐物,全市医药系统捐款捐物共计152.9万元,其中系统内党员、干部职工捐款7.68万元,市局6名局领导捐出了1个月的足额工资,市食药检所退休党员周定苏个人捐款2000多元。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扎实推进全市系统“民评”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规范执法工作,开展忠实卫士和岗位标兵评选活动,重新聘请20名效能监督员,发放征求意见函1000封、政风行风联系卡3000张,采取整改措施40多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民评”工作在全省各设区市局名列第一,受到省“民评”领导小组和市政府的表彰。
  (欧阳华)
  口岸管理
  【继续优化通关环境】2008年是奥运年,奥运安保和通关效率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九江口岸各单位相互协调,制定措施,在确保奥运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通关效率。认真协调口岸查验和服务部门,进一步抓好服务承诺条款的落实。加强口岸协作,充分利用国家口岸办恢复在全国口岸系统开展共建文明口岸活动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口岸大通关各成员之间以及生产、服务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
  【口岸运量保持增长】2008年,九江口岸努力克服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世界金融危机、冰雪自然灾害、沿海港口城市与江西省其他地市合作建设无水港等不利因素影响,想方设法确保口岸进出口运量增长。在箱量减少的情况下,确保了外贸进出口运量稳中有升。据统计,九江口岸全年共完成进出口运量318.7916万吨,同比增长9.51%。其中水运285.1351万吨,同比增长1.68%,铁路33.6565万吨,同比增长215.54%。集装箱吞吐80927标箱,其中重箱38718标箱。
  【主动服务城西港区建设】城西港区建设伊始,口岸相关单位就主动介入,全程跟进港区建设。积极参与《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九江沿江开发基础设施规划纲要》和《九江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关于在城西港区构建九江口岸大平台的建议》,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充分肯定。在做好城西港区发展规划的同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物流园区和保税仓库的规划工作。市政府确定将城西港区纳入九江口岸扩大对外开放范围后,九江口岸办按照市政府领导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申报工作,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口岸设施配套建设取得进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大力加强口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破口岸发展瓶颈制约。“十一五”期间九江口岸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达到12.5亿元人民币。城西港区两个5000吨级泊位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已完成,并于12月27日举行了上港集团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暨物流园区开港运营仪式。214码头改扩建手续报批工作已基本完成。动工建设口岸商务中心,已举行了奠基仪式。九江口岸电子平台建设也已纳入到省电子口岸建设规划之中。届时将与口岸通关中心建设同步进行。
  【省和国家口岸办重视九江口岸工作】九江口岸办始终保持与省和国家口岸办的紧密联系,主动进行交流沟通,九江口岸工作得到了省和国家口岸办的重视和支持。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口岸相关部委对30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国家口岸办将中国口岸改革开放30年的编撰工作交给九江口岸办完成。国家口岸办将九江口岸纳入到全国40个重点建设信息网点之一,可直接与国家口岸办进行交流与沟通。口岸办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资金支持,为九江边防检查站争取到口岸配套设施建设资金150万元,已下拔到位。
  同时,省有关部门也对九江口岸建设非常支持。省外经贸厅(省口岸办)同意将九江电子口岸纳入全省电子口岸平台重点建设,公共模块部分(500万元投资)由省电子口岸领导小组给予支持。城西港区口岸通关中心5000平方米的口岸查验用房也已纳入全省口岸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已获省外经贸厅(省口岸办)同意,并向省发改委提出立项申请。口岸办以市政府名义向省外经贸厅(省口岸办)报送了《关于申请九江口岸航班航线作业区建设补助资金的请示》,争取到省政府从中西部发展资金中列出一部分,对口岸作业区给予资金支持,已在省外经贸厅(省口岸办)的大力支持下,已有明确意见。
  (胡卫星)
  九江海关
  【概况】2008年,九江海关全面贯彻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和关区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基层海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08年,进出口报关单9727份,进出口报关单量为关区第一;监管进出口集装箱21613个标箱,箱量居关区第二。监管货运量39.37万吨,占关区总量6.53%;监管进出口货物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监管和货运量均排名关区第三;加工贸易持续增长,加工贸易合同备案金额1.79亿美元,同比增长9.26%;通关效率继续保持提升,2008年进口报关单平均通关时间20.71,同比减少7%,24小时通关率为86.62%。
  【规范把关服务基础】注重制度建设。结合九江口岸进出口业务实际,加强业务自查,明确岗位职责,共修订完善90余项业务制度;见缝插针增本领。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岗位大练兵和理论考核活动,提升关员把关服务能力;注重通关监管严密高效。实行处(科)长带班巡查制,结单限时制、审核、查验双人制,完善风险查验机制,提高通关速度,通关效率领继续跑中西部;加强文明创建,积极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提升机关效能,提高服务水平。
  【优化把关服务措施】从加强区域海关合作、提高通关效率、出口加工区建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招商引资、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政策宣传等方面,出台了支持服务九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12条措施和服务出口加工区8项措施。并实行责任目标制,跟踪问效。
  【提升把关服务效能】大力推行集约化服务。全面实行业务办结限时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坚持5天上班、7天服务、24小时节假日预约通关制;采取上门验放、驻点监管、全天候无假日等便捷通关措施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
  【营造便捷通关环境】与九江市商务局、九江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关检商3方合作备忘录。与银行签订税款网上支付协议,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大通关”业务流程互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全面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通关模式,通关新模式科直接为进出口物流提速,通关速度提高达50%以上,可以真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全力跟进服务】全程跟进全省重点工程城西港区建设。成立城西港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小组,对城西港区海关监管区域、综合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的报备和设立加强政策研究,提供相关建议8条,有效地加快了城西港建设步伐;支持九江港口经济发展。建议九江市政府向有关部门申请将九江口岸作为江西省废物进口转关指运地,同时积极向南昌海关职能部门沟通转报,做好前期相关工作;从政策层面支持重点行业发展。为九江市船舶制造业解决了异地加工贸易船舶异地舸装异地监管难题,同时初步解决加工贸易项下在建船舶抵押担保的政策性难题,并免征企业风险担保金3.6亿元;主动延伸海关服务职能,在瑞昌、共青等地设立海关事务联络室,做好地方招商引资辅导和咨询服务。
  【特事特办】对特急进出口货物实行24小时服务制度。耕究落实了节假日期间以及遇到停电、网络故障等紧急情况时,加快出口货物通关速度的应机预案;对特殊疑难问题实行一事一议,简化手续。2008年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给全市各企业的海关通关造成了极大不便,九江海关采取优先为边远企业办理业务、公布24小时应急通关热线、适当延长海关工作时间等多项举措,积极应对恶劣天气给企业办事带来的影响,确保辖区各企业物畅其流。
  (陈威威)
  出入境检验检疫
  【概况】2008年,九江检验检疫局全面履行检验检疫工作职责,不断增强检验检疫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努力为促进九江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2008年,共实施检验检疫10805批次,其中出口9120批;检验检疫货值4.1305亿美元,其中出口3.5847亿美元;实施集装箱检疫查验16165标箱,其中出境12692标箱;检疫查验国际航行船舶4艘;完成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2963人次,预防接种4421人次。共检出不合格或有毒有害货物249批次,截获有害生物17种次,检出率达2.5%,有效索赔货值1617万美元,检出问题集装箱167标箱,发现出入境人员健康问题117人次。
  【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严要求抓好规定动作:组织召开专题党组会议和动员大会,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坚持高标准搞好自选动作:着力解决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问题。开展广泛征求意见和“检验检疫在基层,服务企业面对面”的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促进思想大解放,加深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提髙职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大解放。
  【抓好奥运安保工作】突出抓好口岸安保和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有效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出入境人员健康安全和九江口岸公共卫生安全,维护口岸正常运行,取得奥运安保无质量安全事故的好成绩。未雨绸缪,切实做好九江口岸反恐应急工作:全面落实奥运安保要求,及时制定《九江局保障奥运安全工作方案》;建立完善《九江口岸反恐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危险性化学品中毒救援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口岸反恐应急演练;建立并强化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反恐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确保九江口岸公共安全。突出重点,确保供港蔬菜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完善《进出境重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和《重大动物疫情处理实施方案》,坚持长效机制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确保供港蔬菜和供港活大猪的安全卫生。全年完成供港蔬菜189批次,货值19万美元;供港活猪260批次,货值313.6万美元。
  【抓好应对“三聚氧胺”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工作】“三聚氤胺”奶粉质量事件发生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应对,有效处置,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奶制品生产企业监管的“四项制度、一项落实”的规定,迅速对辖区出口乳制品企业进行应急监管。成立驻厂检验工作组,细化驻厂员职责,认真做好驻厂监管日志,进一步加强对出口奶粉的监管工作,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做到万无一失。举一反三,抓好其他高风险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工作:全面落实“源头可追溯、质量可控制、产品可追回”的要求,对出口食品、农产品,认真落实“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和“十项制度”。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确保不发生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事故。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口水产品、水生动物共计178批次,同比增长327.78%,货值587.1万美元,同比增长120.27%;宠物食品出口343批次、同比增长27.51%,货值1325.2万美元,同比增长153.87%。实现了安全、顺利、增长的目标。
  【抓实检验检疫执法把关】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处于逆势状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迎难而上,圆满完成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任务,实现外贸出口顺利与平稳发展。共完成出口货物检验检疫3.5847亿美元,检出不合格货物货值1617万美元,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319亿元。
  【抓实扶持地方特色产品出口】积极帮助和扶持九江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做强质量、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做好效益。依托技术优势,帮扶企业提高竞争力:先后成功推荐“华孚纺织”、“奥盛钢缆”进入检验检疫绿色通道,使企业出口进入了快车道。帮扶企业获得国内国外注册登记,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准入水平。九江有12家农产品、水产品、化工产品出口企业及基地获得输美、输欧、输日、输韩注册资格,16家农产品、食品企业获得出口卫生注册登记,16家企业获得检疫注册和出口质量许可。帮助规范出口种养殖基地生产,推行基地备案管理,确保出口持续发展有后劲。全市已建立出口种植基地3700多亩,出口水产养殖基地14000多亩,有8家基地企业获得备案管理证。积极指导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全年共推介指导12家企业建立了日ACCP管理体系、IS09000质量体系和IS。14000环境质量体系。争取国家政策,减免企业检验检疫规费:向上级争取批准,免除了九江有色金属冶炼厂等4家企业和5家出口活动物产品(活大猪、活蹶鱼和螃蟹)企业的检验检疫收费,对28家出口农产品和竹木制品企业给予减半收费,为出口企业减免收费共达100多万元,实实在在地为出口企业减负。用足国际规则,支持企业增效:积极宣传国际贸易中应用的普惠制政策,为出口企业签发一般产地证书和普惠制产地证书2429份,货值1.4554亿美元。支持企业享受到进口国给予关税优惠和间接获利达728万美元,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降低企业出口商务成本:积极实施电子报检、电子监管、电子签证“三电”工程,提高通关效率,减低商务成本。共受理电子报检2709批,电子转单4169份,2项共为企业节约经费100多万。
  【抓实检验检疫“一二三”工程】用好“一个网络”:在九江所辖14个县、市、区建立了检验检疫联络员网络,建立与当地政府及进出口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主动协调和解决当地政府和进出口企业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产出口中遇到与检验检疫工作相关的困难。落实“两类合作协议”:一类是与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县区政府签订了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等内容的合作协议,另一类是与九江口岸相关代理单位及重点进出口企业签订了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口岸环境合作等内容的备忘录,提升了检验检疫服务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开展“三送服务”:坚持开展“把为招商引资服务送进园区、把为出口企业服务送进厂门、把为口岸发展服务送进港区”的“三送”活动,积极提升检验检疫服务企业发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抓实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促招商引资】发挥检验检疫作用,增强有效性,提升贡献率。提前介入、主动跟进:及时制定出台《九江检验检疫局服从发展大局、服务项目建设,落实<进一步鼓励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十项举措》,着力在政策法规、质量信息、技术措施、认证认可等方面发挥检验检疫优势。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在亚东水泥、昌河汽车、江洲造船、卡博特化工、赛得利化纤等重大项目组织进口设备检验时,派员驻厂检验,为企业提供现场受理报检、现场实施检验、现场签证放行的高效快捷服务,保证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口岸,支持九江沿江开发战略:积极配合城西港区办、口岸办、上港集团等部门做好开发推进工作,为城西港区规划建设主动上门献计献策,为项目建设所涉及的检验检疫政策法规搞好解难释疑工作,对城西港区扩大开放和理顺废旧物进口关系上,全力向上级做工作,争取上级支持,用实际行动全力支持了九江沿江开发和城西港区建设。
  (张振平)
  边防检查
  【概况】2008年,九江边检站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和江西边防总队党委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主线,以打造核心班子、建设强势队伍为支撑,以推动军事业务工作上台阶、政治工作出亮点、后勤工作见实效为重点,以提升地位、“提服”达标、突破见效、安全和谐为目标,进一步振奋精神,创新思维,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积极服务和服从于九江经济建设,部队全面建设稳步推进、安全和谐、科学发展。
  【部队建设呈现新面貌】2008年,九江边检站党委始终秉承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实干求实绩,以实绩促发展。先后投入80余万元改善车辆装备、办公和生活设施,营区营貌和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部队持续保持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文明单位”、“口岸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并首次获得了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站纪委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纪检工作先进集体”,并在表彰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官兵素质有了新提升】着力加强官兵的能力素质建设,官兵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站党委班子成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90%的干部取得本科学历,大专学历达到100%。5人取得一级检查员资格,3人取得二级检查员资格。1人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4人取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和全国公共英语三级证书,7名战士取得了驾驶、烹饪证书,2名战士分别被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和广州边防指挥学校录取。2人分别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表彰为“主题教育优秀教员”和“新闻报道先进个人”,4人被江西边防总队表彰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荣立“三等功”,4人分别被市口岸办、市妇联、团市委表彰为“口岸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优秀团干部”和“青年岗位能手”。
  【服务地方发挥新作为】在部队上下深入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投入200余万元新建100平方米左右的边防检查办证大厅,改造外贸码头300多平方米的边防检查执勤点。推出“船舶在港口零待时、手续办理零等候、执勤服务零距离、日常业务零差错、热情服务零争执”的“五零”服务举措,依托江西边防总队开通互联网船舶报检专用邮箱,并在九江政府网公开边检信息,设立“阳光边检114”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优质服务举措。2008年,检查柬埔寨籍外轮“申洋1号”等直航船舶3艘次、员工36人次,为企业节约成本50余万元。部队还圆满完成了抗冰救灾、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1人被江西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抗冰救灾先进个人、1人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活动先进个人、2人被江西省公安厅表彰为奥运安保工作先进个人。
  【内外关系展现新局面】继续深入推进爱民固边战略,不断密切警政、警民和内部关系。共义务植树300余棵,社区巡逻100余人次,特别在抗冰救灾期间,先后出动警力340余人次、车辆20余台次,清扫道路积雪1800多米、铺设草袋700余条,用于购置抗冰救灾物品7万余元,走访慰问特困户14家、孤残儿童43名。组织官兵向汶川灾区群众捐款累计3.31万元,与省级贫困村修水县饭坑村结成了共建帮扶关系。2008年,共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军队党的生活》等中央级媒体上稿24篇,特别是年初官兵抗击冰雪灾害的爱民行为被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户春才)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年鉴2009》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九江年鉴》是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地方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逐年记录九江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由《九江年鉴》编辑委员会组织实施,《九江年鉴》编辑部负责编辑,稿件由市直各部门和单位、各县(市、区、山)、中央和省属驻浔单位负责提供。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庆平
责任者
周伟
责任者
邹建平
责任者
张广军
责任者
盛翔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