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众在中共九江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055
颗粒名称: 陈安众在中共九江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分类号: D220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市委全会,也是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省委书记苏荣同志视察九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总结2007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部署2008年全市经济工作。
关键词: 陈安众 九江市 经济工作 会议

内容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市委全会,也是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省委书记苏荣同志视察九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总结2007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部署2008年全市经济工作。刚才,德意同志传达了苏书记视察九江时的重要讲话。等下,王萍同志还将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巧抓机遇,进一步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九江全面快速健康发展之年,也是九江安定和谐协调发展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着力推进“四个打造”,全面实施“五大战略”,狠抓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环境建设、队伍建设、县域
  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难得的“三好”形势:
  一是呈现出科学发展的好势头。发展速度加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92亿元,增长14%,增幅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57亿元,增长24.3%,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增长24.1%,增幅分别比2006年提高9.1和8.1个百分点;发展后劲增强,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283个,比上年底增加175个,其中,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7个,项目多,项目大,质量高,前景好,成为过去一年项目建设的鲜明特点。发展质量提高,预计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9.63%,较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发展效益趋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6亿元,增长71%,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户,比上年增加4户;发展更加协调,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新农村建设进入全省前列。林改工作得到温总理的充分肯定和中央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
  二是开创了和谐稳定的好局面。民生进一步改善,市中心城区建设经济适用房3111套24」万平方米,获购买资格的户数占全省的41.8%,在全省率先启动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惠及群众71万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全市财政预算新增“民生工程”资金6130万元。环境进一步优化,“九江精神”全市共鸣,“五城同创”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通过评审,九江入选“中国宜居城市十佳”第六名,被评为中国吸引华商投资之最具潜力五城市之一,同时再次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社会进一步和谐,与2006年比,全市治安案件下降23%,火灾下降71.5%,交通事故下降59.8%,赴京访和赴省访分别下降55.7%、30.5%,全市没有发生赴京上访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治安案件和暴力恐怖事件,治安秩序好转,城乡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和谐。
  三是营造了干事创业的好氛围。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确定了“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普遍认同,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全市干部的积极性,形成了“千秋伟业在于创,九江巨变在于干”的生动局面。同时,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整治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促进了工作提质、提速、提效。特别是通过开展“建设新九江,我们怎么干”、“建设中心城市,我们准备好了吗”和“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三项活动,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形成了赶超的志气、干事的风气、争先的锐气、高昂的士气,展现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喜人景象。
  一年来,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也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二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升级,尤其是科技创新存在差距;三是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县域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四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设比较滞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艰巨;五是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物价受大环境影响上涨幅度较大,城乡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六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七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政能力和干部作风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还不能相适应。以上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一个正确的基本估价:第一,对我们的市情要有一个基本估价。九江天生丽质,资源丰富,条件优越,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但九江另有三个特点很明显:一是属于中部的不发达地区;二是二线城市;三是在中部不发达地区和二线城市中还不领先。第二,对我们的工作要有一个基本估价。历届班子带领人民群众多年奋斗,九江在不停地发展,但不发达地区、二线城市的地位没有变;没有进入第一方阵、仍处第二方阵的地位没有变;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中掉队的危险没有变。现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离我们越来越远,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果没有危机感,不努力,则会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第三,对我们的发展道路要有一个基本估价。确定一个地方的发展道路、目标和战略,要讲市情、讲结合、讲方法。九江发展崛起之路应是特色之路。“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一核两轴六板块”的沿江开发空间架构,“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城市空间布局,项目、规划、环境、队伍、县域经济和新农村等五个建设,项目建设的 “四个对接”,等等,都是准确把握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特征,都是讲基
  本市情、讲紧密结合、讲方法艺术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我们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新的一年里,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不断增强我们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牢牢把握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1.要把握宏观大势。我们要从这几方面把握今年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是全球经济放缓但会相对平稳。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蔓延,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会放慢,但由于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宽松的贷币政策,加上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经济保持高增长,预计今年全球经济不会出现大的滑坡,而保持相对稳定。二是中国经济降温但仍保持高速增长。在从紧的贷币政策下,中国经济会有所降温。但由于国家今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扩大消费需求,大规模实施民生工程,以及举行北京奥运会等利好因素,全国经济仍会保持高速增长。三是新一轮宏观调控会实施“软着陆”而非“硬着陆”。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波和多年的调控历练,中央在调控的手段上越来越高明,完全可以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四是区域经济竞争会更加激烈。十七大后,中央正在陆续出台各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策,通过分类指导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预计今年区域经济一体化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区域中心城市竞争也将升级。
  2.要善于发现机遇。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正在全面启动,今年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总量和新开工项目,全面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这将对我市项目建设、外贸出口、投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阻滞发展,而是利导发展,有压也有保,关键是我们要善于从宏观调控中发现新的机遇:一是内需增长的机遇。今年宏观政策的着力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国家将会启动一系列“减税增支”和惠民增收的政策,以激活消费市场,提升消费预期,必将带动旅游商贸业的发展。二是农业发展的机遇。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落实支持生猪、奶业发展政策,完善涉农补贴政策
  措施,在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稳定的形势下,我市作为全国主要商品粮棉油基地,这些惠农政策对九江农业发展有利。三是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受节能减排压力和油价上涨影响,国家近期将出台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市属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会有新的突破。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今年资本市场将推出创业板,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新的平台,今年元月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放宽了高新技术企业界定标准,高新技术产业将走出多年来的低谷ー迎来新的复苏发展期。我们要牢牢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在竞争中争取主动,促进九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要充分发挥优势。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机遇和压力对全国都是一样的,如何抢抓机遇,化解面临的挑战,关键是要把国家宏观调控和本地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使发展机遇转变为现实的发展成果。一是发挥沿江优势。通江达海是九江在江西设区市中特有的优势。虽然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对重化工业有一定影响,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国工业化中期工业重型化的客观规律,我国人均消费仍然很低,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大量工业装备需要改造升级,沿江开发不仅对交通运输、港口物流发展作用巨大,利用沿江发展重化工业也有很大的空间。二是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新一轮宏观调控将推动国内消费加快升温,休闲经济将可能成为最大热点。我市山川秀美,文化资源丰富,是最适宜发展休闲度假的地方。三是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九江是典型的山水城市,也是中国最宜居城市,在同等区域生态之良好绝无仅有,生态优势是九江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九江区域竞争取胜的“王牌”。九江发展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态旅游,打造生态名城正逢其时。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实现九江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好思路,保持好势头,维护好局面,发展好氛围,努力在构建支撑九江发展的大格局上有更大作为,在培育壮大九江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上有更大作为,在形成具有强大动力和活力的大机制上有更大作为,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推进大开放上有更大作为,在营造更优的创业大环境上有更大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2008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围绕“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思路,紧中求活突出抓机遇,好中求快全力抓项目,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恢复九江应有的历史地位创造新的辉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三个达到(GDP达到680亿元以上,增长14%;财政总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增长22.8%;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在2007年的基数上达到500个以上);三个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0元,增长8%以上),三个下降(单位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9.5%, 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2.2%),三个控制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以内)。
  为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向产业集群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实行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
  努力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批产业聚集度高、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基地,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必须实施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抓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关键问题,集聚科技、知识、文化、体制等要素驱动发展,使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切实增强九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经济学家分析,物质资源投资增加1倍,生产收益增加0.78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1倍,生产收益增加5倍。以人力资源为主的要素支撑,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率和环境污染程度,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要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把资源利用率提上去,把能耗排放量降下来。要依法依规管好地、用好地、造好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突出工作重点,集中主要精力、主要时间抓重点工作、抓工作的重点方面,通过抓重点、带一般、促全局,实现加快发展、扬优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之中重来抓。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好六项工作。
  1.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综合竞争力。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省委苏荣书记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项目建设是一个不应停顿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农业生产有四季,项目建设无季节。在视察九江时苏荣书记又强调:“项目是经济的载体,是工业化的起点,是我们长时期盼望、思考、论证的结果,是提高服务水平的一个结果。项目是衡量抓经济工作本领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领先,工作就会领先;工作领先,项目就会领先;项目领先,发展就会领先。新的一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使重大项目成为引领九江发展的“动车组”,力求做到建成一批、投产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手中抓一批、眼睛盯一批、心里想一批,一批又一批,永远不停顿。首先,要通过“四个对接”上项目。发展抓项目,项目抓对接。对接成功才有项目,有项目才会有投资,有投资才会有发展。要通过“四个对接”,聚集各类生产要素,聚集高、新、大龙头企业,聚集国际知名品牌,聚集高科技创业人才,使九江由“承接基地”变为“承接热地”,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承接、更有效益的开放。其次,要围绕六个“800~1000”产业集群上项目。产业集群化是现代工业发展方向,要通过5〜10年努力,在产业集群建设上达到六个“800〜1000”。一是炼油能力及油化工、精细化工要做到800~1000万吨;二是钢铁冶炼及其产业链要做到800〜1000万吨;三是大力发展船舶、交通机械、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1000亿元;四是以九江电厂、水电、风电、彭泽核电为依托的电力能源基地,力争达到800〜1000万千瓦的装机能力;五是建材产业力争新增800-1000万吨生产能力;六是轻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1000亿元。要把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区域、具体产业、具体项目,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牵引力强、产业链长的旗舰型、龙头型和基地型项目,通过集群、集约、集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向一、三产业延伸上项目。在抓好二产的同时,一产要在巩固建设好粮棉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水产、水果、蔬菜、蚕桑、茶叶、草食动物等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创汇、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三产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
  2.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原动力。改革开放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要善于在改革中创新,在开放中搞活,在竞争中奋进。一要加快国企改制步伐。我们提出三年基本完成国企改制,这既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是跳起来摘挑子的目标。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变困难为机遇,变挑战为跳板,变包袱为财富。目前在我们九江投资的外省企业,很多也是国有改制企业,如安徽海螺集团,前身就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国有水泥厂,现已成为中国建材行业的优势企业。面对新一轮宏观调控,技改项目将成为国家投资重点,要以此为契机,扎实有效地推进国企改制。二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加快搭建融资平台,推进资本运作,重点组建沿江开发、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三个投资公司,筹建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做强开发区富和公司。深交所创业板开通已进入倒计时,极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到创业板上市的门槛比主板要低得多。我们要抓住机遇,做好具备条件的公司、企业上市的准备工作,推动一批企业尽快上市。要在落实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中解决好信贷融资问题,按照“有保有压”的要求,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的发展给予信贷支持。三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推进开放程度,提升开放层次,提高开放成效。优化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采取网络招商、委托代理招商、驻外机构招商、中介机构招商、以商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全力促成一批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作用,建立企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对国有企业通过改组改制激发新活力,对民营企业通过放开放活释放创业新能量,对外资企业通过亲商安商发挥投资新热情,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增长10%;引进市外资金285亿元,增长15%。在突出抓好引资选项的同时,坚持“三外”联动,抓好外贸出口和对外劳务合作。
  3.全力推进沿江开发,增强要素集聚力。当前沿江开发的好势头、好局面来之不易,全市上下要倍加珍惜、倍加呵护,一鼓作气、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奏响沿江开发最强音,掀起沿江开发新高潮。从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临港大产业的发展大格局上切入,实现大格局定位、大产业支撑、大腹地依托、大投入带动、大手笔推进。
  一是统筹规划,坚持高起点开发。新一轮的沿江开发,决不仅仅是停留在增设泊位、扩大吞吐量的港口开发,也不单纯是沿岸开发,而是要依据总体规划,坚持港口、产业、物流、城市“四位一体”推进,以港口建设为龙头,以物流园区为纽带,以产业集聚为根本,以临港新城为依托,建设亦港亦城、功能齐全、工贸协调的全新临江新区,形成 “一核、两轴、六板块”的沿江开发空间架构(“一核”指九江中心城区及九江县城形成的集聚发展核,“两轴”指沿江临港产业发展轴和昌九产业发展轴,“六板块”指城西板块、金安板块、金砂湾板块、码头镇板块、马土当镇板块、庐山国际旅游板块)。二是创新机制,坚持开放式开发。沿江开发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开放为第一动力,以对外大开放促进沿江大开发。要面向全国、面向全球、面向市场,全方位扩大开放,吸引各类资本、各种生产要素向沿江集聚,实现内外部优势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优势叠加、功能复合的大规模开放开发的新态势,使沿江开发成为吸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强磁场”。要善于用资本的理念整合沿江资源、打造沿江品牌、经营沿江岸线及沿江土地,将沿江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及其他经济要素变为资本,通过资本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的以无生有、以小变大。项目引进、基础建设、公共设施都要利用市场的魔棒来撬动,BOT、TOT、BT等各种形式都可以大胆运用。新的一年,城西港区要力争融资12亿元,其它板块新增融资2~5亿元。三是突出重点,坚持互动式开发。六大板块要互动,在功能划分、产业布局上,既要错位发展、各显特色,又要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沿江临港产业发展轴与昌九工业走廊发展轴要互动,在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昌九城际高速铁路加快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放大沿江开发效应,做大做强昌九沿线这一轴。在产业布局上,昌九沿线要以九江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为龙头,以沿线园区为支点,做到与沿江产业既互相关联、互相配套,又错位发展,各展所长,把昌九沿线建成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和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群。四是环保优先,坚持保护式开发。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注意“土地不违规、环保不出问题、防洪不受影响、进项目不搞恶性竞争”,尤其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沿江饮用水源地,打造产业先进、生态优美的沿江产业密集带和沿江生态风光带。要十分珍惜“寸土寸金、寸岸寸金”的沿江资源,更加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真正让黄金水道产出黄金效益。
  4.全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乡统筹力。实现富民强市必须夯实县域经济这个重要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强化县域经济这个重要枢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实力增强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民营化,走出一条低成本扩张、高起点发展的道路,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强县,力争财政收入县县过两亿元、2个过5亿元、3个过4亿元。一要把做强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首要任务。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工业园区是壮大工业经济的第一载体。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盘活工业存量,扩充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效益。做大做强工业园区,要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园区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离乡进园,个体私营企业连片进园,积极引进各类项目入驻园区,不断提高工业聚集度,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争取全市园区经济进入全省前三位,把工业园区建成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城市发展的新城区,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二要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工作。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发展向农村延伸,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坚持“发展为先、富民为本、文明同步、整体和谐”,按照就地城镇化、就地转移就业为主的思路,发挥县城和中心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优势和作用,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高起点搞好县乡规划和产业布局,做好城镇与新农村试点村规划建设的衔接。继续着力抓好1800个示范点建设,加快农民变市民、乡村变城镇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推动农村发展的同时,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对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三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水产、水果、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力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2万亩,新扩九江水梨7万亩,全年农业增加值达到86亿元,增长3%。以•“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以工业化视角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谋划农业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九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服务领域和质量。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参与科技承包和从事科技有偿服务,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包村包点,大胆探索科技承包模式。四要把激发全民创业作为推进民营化的重大举措。鼓励全民创业,提高发展的民营化水平,重点要创新体制机制,管理上要“放权”,政府最大限度地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创业者,让创业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做大做强。政策上要“放宽”,实行“非禁即入”,鼓励、支持各类投资创业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环境要“放活”,对创业者提供有效便利的信息、融资、科技、人才等各种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5.全力发展文化旅游,增强城市软实力。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竞争力主要看科技创新,城市软实力主要看文化旅游。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也要有城市的软实力。吴省长讲,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江西要实现崛起新跨越,最要紧的是软实力必须实现新超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较好发挥文化扩散效应、环境促进效应、地方品牌效应、经济吸引效应、市场开放效应,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改善发展环境,打造城市品牌,吸引要素集聚,提升对外开放。省委苏荣书记这次视察,对我市给予了 “人间的天堂”、“早知九江好,何必下苏杭”的高度评价。我们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只有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文化与旅游穿上.“连体衣”,才能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否则,历史文化就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故纸堆,旅游资源就可能仅是粗糙廉价的“装饰画”。突出发展文化旅游,要着力解决好“顶天立地”的问题。“顶天”,就是要提升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立地”,就是要把发展文化旅游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项目上。一要舞活大龙头。庐山是九江文化旅游的核心资源,是引领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要强化旅游管理,做到市场有序、服务规范、制度完善、管理严格,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使资源开发实现科学利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持续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整理传承、开发利用庐山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厚自然资源,统一规划“九江十景”和“庐山十景”,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吸引眼球的庐山美景进行全面包装、重点推介,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融为一体,全力打造精品,全面提升品位,全力打响品牌,培育独具庐山文化旅游特色的热点、亮点、卖点,切实打好“庐山牌”,让庐山在辐射、带动全市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繁荣中作出更大贡献。二要促进大联动。全力推进九江中心城区建设,按照 “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总体构想,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支撑能力。全面加强山上山下及周边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大联动,凸显各景区景点的特色,实行优势互补、共
  谋发展,拉长九江文化旅游发展的大链条,进一步完善以九江为城市旅游目的地、以大庐山为区域旅游中心、以各旅游景点景区为节点、以乡村旅游休闲区为策应的市县联动文化旅游发展体系,联手把庐山打造成真正的国际会展中心和休闲度假胜地,并构建星子沐浴、共青揽胜、西海休闲、永修赏鸟、湖口听潮、彭泽游宫、都昌探秘、瑞昌寻古等各景区景点交相辉映的大旅游格局。三要开拓大市场。坚持整体推介、高位推介、特色推介,把文化旅游推介同城市形象推介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文化旅游推介工作“调头转向”,变面向政府、面向奖台为面向游客、面向市场,开发一系列适应游客意愿、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最广泛地赢得游客。筹办好云居山真如禅寺建寺1200周年庆典和世界禅修中心奠基活动。想方设法引进理念新、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力争与国旅、中青旅、港中旅、首旅等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强势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文化旅游新产品,构建现代营销平台,努力实现营销渠道多样化、营销方式多元化。
  6.全力改善民生质量,增强社会和谐力。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民生“五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和重要抓手。要继续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政策,健全制度,每年突出几个重点,兴办一批实事,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的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一要解决民生难题。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努力办好群众急需、群众受益、体现民意的实事。要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城镇就业率94%,确保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解决好困难家庭的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等工作,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完善廉租房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抓好“菜蓝子”工程,加强物价监控,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特别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等四个“全覆盖”。二要关注民生诉求。对事关民生的问题应正视而不回避,对改善民生工作的不足应改进而不掩饰,对可能诱发民生问题的矛盾应化解而不大意,让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进行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企改制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区分轻重缓急,制定工作方案,落实领导责任,想方设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要建立畅通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完善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团组织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对话平台。同时,建立健全民生问题督促督办机制和领导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全程监控、跟踪管理、有效协调、及时反馈,全面掌握民生动态。三要强化民生保障。切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紧盯住安全生产这根弦,高度重视做好信访工作,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积极构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措并举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网络,形成人防、技防、设施防“三位一体”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不断加强大综合治理,形成党政统一领导、职能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建设“大治理”格局,努力实现生活安宁、生产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居。
  三、总揽全局,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少。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转化力,找准各项工作的着力点,着重抓好三个方面:
  1.继续着力抓氛围。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发展方式呈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阶段,能否解放思想,如何解放思想,必将对各个地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我们要在解放思想中营造求实、求新、求成的氛围。一是通过解放思想营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氛围。九江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总量不大、发展不足的根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不足,何谈科学?因此,对于九江来讲,压倒一切的是发展,要想尽一切办法,集中一切力量,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壮大总量、提高质量、调优结构。我们既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又要解除加快发展的后顾之忧,绝不能借口科学发展而不加快发展。全市将开展“求科学发展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主题实践活动,全市上下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中心转,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工作都要围绕中心忙,全市干部群众都要围绕中心干。二是通过解放思想营造勇创实干、开拓创新的氛围。有人认为,2008年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我们要将这个“拐点”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引爆点、裂变点,就必须敢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敢闯“盲区”,直面“难区”,不避“雷区”。只要我们所做的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要义无反顾地实践、一往无前地坚持。要把执行文件的规范性要求与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要大胆探索;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用活用好。三是通过解放思想营造求真务实、破解难题的氛围。解放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尤其是破解难题。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用地紧张、融资困难的矛盾,就有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要以破解难题的成效来检验解放思想的程度。
  2.继续着力抓环境。好的环境对外是竞争力,对内是亲和力;差的环境对外是排斥力,对内是破坏力。我市在环境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始终当作加快九江发展的基础工程,视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常抓不懈。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是提升整个发展环境的关键。要积极推进部门审批与窗口联批一体化,严格实行检查报批制度,着力推行企业生产经营无干扰制度,强化行风民主评议制度,加大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使各项工作提质、提速、提效。对基层和企业的合理要求,各级干部要不说少说“不能办”,多想多教“怎么办”。你的“理”,我的“理”,都必须服从富民兴市的硬道理;你的权,我的权,为人民谋利才称得上真正用好了权。二是优化人文环境。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培植大树,得先培育适合大树生长的土壤。一个地方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支撑。要大力弘扬“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九江城市精神,大力培育“吃苦耐劳、诚信至上、尊重规则”的文化理念,大力营造“尊重创业、尊重创造、成就创业有功、败坏创业有过”的创业氛围,让每个想干事的人都能放心地干事、舒心地干事、能干成事。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我们一定要保护利用好生态资源,坚持把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生产建设、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提高环保、节能、节地、节水、安全等方面的产业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环保利益机制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等五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努力使九江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的先导示范区,跻身国家生态市行列。
  3.继续着力抓队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发展的任务更繁重,面临的各种问题更复杂,对干部队伍的要求也更高。我们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九江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进一步增强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落实好全市发展总体思路。苏荣书记讲,思路不能一以贯之,是发展的大忌;今天一个口号,明天一个战略,是领导不成熟的标志。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不断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不断增强领导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本领,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富民惠民论能力,以项目建设定水平,以争先进位定实绩,在实干中看干部,凭实绩选干部。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要以创建“五个好”党组织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机关党组织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引领,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支部、学习型干部创建活动;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加大“两新”组织中党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解决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多办一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千条路万条路,真抓实干是唯一的出路”。全市上下务必进一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放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多联系群众,少联系领导。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把宏伟的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创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年鉴2009》

出版者:武汉出版社

《九江年鉴》是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地方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逐年记录九江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由《九江年鉴》编辑委员会组织实施,《九江年鉴》编辑部负责编辑,稿件由市直各部门和单位、各县(市、区、山)、中央和省属驻浔单位负责提供。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安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