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概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4》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0015
颗粒名称: 九江概貌
分类号: P942.56
页数: 10
页码: 80-90
摘要: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大京九铁路中段,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8。47'~30°06',东经113°57'-116°53'。东与鄱阳县和安徽省东至县毗邻;南与新建、安义、靖安、奉新和铜鼓五县相连;西与湖南省平江县和湖北省崇阳、通城、通山、阳新四县交界;北濒长江,与湖北省武穴市、黄梅县及安徽省宿松、望江两县隔江相望,是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江西省惟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重要的工业、商贸城市,著名的旅游城市。全境东西长270千米,南北袤140千米,总面积18823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修水县面积4503.72平方千米,是全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
关键词: 九江市 概貌

内容

自然地理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大京九铁路中段,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8。47'~30°06',东经113°57'-116°53'。东与鄱阳县和安徽省东至县毗邻;南与新建、安义、靖安、奉新和铜鼓五县相连;西与湖南省平江县和湖北省崇阳、通城、通山、阳新四县交界;北濒长江,与湖北省武穴市、黄梅县及安徽省宿松、望江两县隔江相望,是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江西省惟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重要的工业、商贸城市,著名的旅游城市。全境东西长270千米,南北袤140千米,总面积18823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修水县面积4503.72平方千米,是全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
  九江地貌较为复杂,地形变化大,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市区平均海拔20米。境内山地、丘陵、平原皆备。俗称“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中部为鄱阳湖平原,水网交错;西部为丘陵、山区,层峦起伏,九岭、幕阜两大山脉,分立西部南北两侧,延绵耸翠。武宁县境内的九岭山九岭尖海拔1794米,为九江之巅。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北沿,在本境长度151千米,流域面积3904平方千米。
  (盛翔)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九江市实际使用的土地总面积为19503.07平方千米,折合1950307公顷(包括管理使用的鄱阳湖水面、草洲)。分为耕地235173.33公顷,园地19440公顷,林地1027100公顷,牧草地97013.33公顷,水面330133.33公顷,居民用地68413.33公顷,交通用地39486.67公顷,其他土地133546.67公顷。土地资源主要特点是:山丘大于平原,水面大于耕地,冲积平原较多,水土流失较大。
  【水资源】九江市水资源总量141.84亿立方米(常年平均值,其中地表水136.5亿立方米,地下水5.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4126立方米,每公顷均水量60045立方米。与全省均数相近,比全国均数多了近一倍。此外还有长江、鄱阳湖过境水达8900亿立方米。除长江、鄱阳湖外,全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70.1万千瓦,可开发量32.9万千瓦。其中修水、武宁27.2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82.6%。水资源特点是:补给充足,过境水资源大,时空分配不匀。
  【矿产资源】九江市受长江断裂带影响,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矿种齐备,储量丰富,是江西省的矿产资源大市。全市共发现九大类矿产104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68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80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黄金、锑、锡、萤石储量居全省之首,铜居第二,钨居第三。矿泉水及地热资源丰富,全市有7处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部门鉴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和7处地热资源。其中星子温泉地热温泉国内闻名。全市矿产资源地域分区明显,北部以铜、硫、铁、金、银、煤和水泥灰岩为主,西部以钨、金、铀、石煤等矿产为主,东部以石英砂、高岭土、板岩、长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为主,中部以锡、铅、锌、锑、珅、萤石等矿产为主。全市共有大中型矿山10家,其中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武山铜矿产值超过1亿元。全市矿业总产值(含深加工产品)10亿元以上,产值占前五位的矿种是铜矿、水泥灰岩、砖瓦粘土矿、黄砂、钨矿。
  【野生动物资源】九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的是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自1980年起,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九江境内先后建立了3个自然保护区,即:庐山自然保护区、彭泽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永修吴城候鸟保护区。境内鸟类11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黑鹤、白头鹤、白枕鹤、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天鹅、鸳鸯、白鸪、金雕、游隼、白鹏(又称角鸟)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的有大鸨、鸺、苍鹰、莺、雀鹰等。属于省级保护的有杜鹃(布谷鸟)、伯劳(山和尚、黄莺)、大山雀(白脸山雀)、燕子、红咀兰雀(山凤凰)、红咀相思鸟、喜鹊、灰喜鹊、地鸡、啄木鸟、黄鹏、猫头鹰、角环颈雉、锦鸡、画眉等。哺乳动物类有2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梅花鹿、苏门羚、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黑鹿、青羊、河鹿(牙獐)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猕猴、金猫(又名山猫)、水鹿、水獭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的有大灵猫(九节狸)、小灵猫等。属于省级保护的有豹猫(狸子)、黄鼠等。两栖动物类有10种以上,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穿山甲(俗名鲛鲤)、蟒蛇等。
  【水产资源】九江市水域总面积330133.33公顷。天然捕捞水域以鄱阳湖、长江、修河和博阳河等大江大河为主。可养殖水面69333.33公顷,居全省之冠。全市鱼类118种,属12目、25科,大多鱼种具有经济价值,渔获量大。主要类型有咸淡水涧游性鱼类、江湖半洞游性鱼类、湖泊定居性鱼类、山溪性鱼类,洞游性和半涧游性鱼类数量较多,个体大,是季节性捕捞主要对象。全市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青、草、鲢、鳙、蝙、蹶、鲴、鲚、鲶乌、银鱼、鲥鱼等30余种。名贵珍稀的鱼类有:鲥鱼、银鱼、石鱼、中华鲟(亦称鲟鱼)、白鲟(象鱼)、鳗鲡(也称青鳝、白鳝)等。其他水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青虾、米虾、长臂虾,螃蟹、中华绒螯蟹,贝、螺,白鳍豚、江豚(又称江猪),中华鳖(又名甲鱼、脚鱼、团鱼),棘胸蛙(石鸡)等。水生植物资源主要有:莲藕、芦苇、蒿芭等。
  【植物资源】 九江植物品种繁多,仅庐山自然保护区就有34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8科、75属、203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5种;被子植物154科、864属、2105种。全市木本植物有103科、349属、1140种。草本植物,仅牧草就有数百种,其中饲用价值较大的有67种。森林主要分布在九岭、幕阜山脉。全市活立木蓄积总量2136万立方米,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
  【旅游资源】奇秀险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文明史,使九江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一个以庐山为中心,集名山(庐山)、名洞(龙宫洞)、名城(九江)、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名寺(东林寺、真如寺)为一体的赣北旅游区系已初步形成。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以庐山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区是京九沿线最大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和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庐山也是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全市有大小景点230多处。
  (郭国胜熊卫强)
  水文
  【2003年水文情报】2003年主汛期属平水年份,汛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局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全市4-9月平均降水947毫米,较正常年份偏少5%,时空分布也不均匀。6月下旬修河流域普降暴雨,永修站6月23-27日过程降水达350毫米,造成修河水位迅速上涨,自上而下先后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其中高沙站超警戒水位1.58米,永修站超警戒水位1.69米。长江干流受本地降水和上游来水的共同影响,九江站7月中旬也出现了超警戒水位。
  【2003年水资源公报】水资源量状况: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01.04亿立方米,折合深度为1068.1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71.5%,较多年均值多24.4%,但因时空分布极不均匀,4-6月偏高近3成。下半年又出现了明显的旱情。修武山区明显高于沿江及滨湖地区,但沿江及滨湖地区又具有丰富的过境水资源。
  全年地表水资源量为169.20亿立方米,折合深度为1042.1毫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3.13亿立方米。
  蓄水动态:全市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1座。2003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5.9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6.34亿立方米,出现年末各大、中型水库严重空蓄。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2003年因降水分布不均、汛后干旱的原因,全年需水量较大,水利工程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全年总供水量为25.9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7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0.22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12.6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0.83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0.72亿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量1.03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3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01亿立方米。全年总耗水量12.77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49%。
  【水质概况】河流水质:长江中游干流区(武穴至湖口为九江段)评价河长为71.5千米,评价河段为1个。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修河水系评价河长为457千米,评价河段为6个。修水县城河段枯水期氨氮超标,最大超标0.5倍;永修县城枯水期总磷超标,最大超标0.31倍。修水水系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全部优于III类水。博阳河评价河长为93.5千米,评价河段为2个。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全部优于Ⅲ类水。长江下游干流区(湖口至马当)评价河长为76.5千米,评价河段为2个。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
  湖库和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九江市辖区内鄱阳湖评价面积为1552平方千米,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优于Ⅲ类水。1-12月,富营养化评价值为43,属中营养,水质较好。柘林水库正常高水位蓄水量为47.2亿立方米,全年水质为I类水,全年富营养化评分值为38,属中营养,水质优良。九江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河东水厂、河西水厂、第三水厂)水质监测,每旬一次,全年共36次。全年水质均优于或达到Ⅲ类水,为水质良好或合格的供水水源地。
  省界水体水质状况:在长江湖口下游300米处和彭泽马当设省界水体水质监测站。湖口站、马当站全年、丰水期、枯水期均为Ⅱ类水。
  水环境水质调查(由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下达):长江九江段近岸水域水环境质量调查,调查长江九江城市江段16.5千米,结果表明,长江九江段存在较为明显的岸边污染带。在乌石矶至益公堤之间的水质,平水期为IV类水,枯水期为V类水,达不到工业用水区水质管理目标,有待削减入江排污量,提高近岸水域水质。
  长江九江段入江排污口水环境质量调查,在长江九江城市江段共调查了19个入江排污口,有73.7%的入江排污口属超标排放,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磷是主要污染物。
  (吕兰军)
  气象
  【概况】2003年,九江市天气气候基本特征是:年总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日照偏少。冬季气温偏高,气温变化剧烈,出现两次冻害天气过程,降水明显偏多,日照偏少;春季气温略偏高,没有明显的春分寒和清明寒,4、5月份雨量、雨日偏多,大到暴雨过程或强对流天气频繁,局部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内涝等灾害;夏季全市气候异常,夏初有暴雨集中期,部分地方出现内涝及因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7、8月份出现罕见的高温干旱,全市旱灾严重;秋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持续。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7.1℃-18.0℃之间,较历年同期偏高0.5℃-0.9℃。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7.9℃,偏高0.7℃。全市夏季出现罕见的晴热高温天气,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8.9℃-42.V℃ ;全市极端最低气温为-2.4℃--5.4℃,大部分地方出现在1月份。
  全市春季平均气温为16.1℃-16.9℃,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0.5℃。全市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3月18-19日,较常年提早3-5天左右。全市夏季平均气温为27.6℃-29.1℃,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5℃-1.3℃。夏季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极端最高气温连续超过极值,7月下旬旬平均气温大部分地方超过历年同期极值。全市秋季平均气温为18.1℃-19.3℃,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3℃-0.9℃。秋季全市持续干旱,冷空气活动偏弱偏迟,轻、重度寒露风均出现在10月2-7日。全市冬季平均气温为6.1℃-7.1℃,较常年同期偏高0.7℃-1.2℃。
  全市年总降水量为1432-188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修水、庐山、彭泽三地基本正常,其他各地偏多9%-18%。全市春季降水量为509-753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九江、庐山两地基本正常,其他各地偏多10%-32%;整个春季全市共出现暴雨过程5次,共15站次。全市夏季降水量为388-711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修水、武宁、彭泽、德安偏少15%-26%,瑞昌、湖口、庐山、永修基本正常,都昌、星子、九江偏多7%-16%。全市夏季共出现暴雨35站次,其中6月23-28日共出现暴雨20站次,大暴雨5站次,特大暴雨1站次,出现在永修,25日永修降水量达213毫米,为全年日降水极值。全市秋季降水量为94-1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9%-57%,秋旱比较明显。全市冬季降水量为306-434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58%-129%。12月17-18日全市出现一次大到暴雨过程,有7个站出现暴雨,这种暴雨过程在冬季是比较少见的。
  全市年日照时数为1260-1969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修水偏多127小时,德安偏多74小时,其他各地偏少63-510小时。全市春季日照时数为251-382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修水、永修偏多9-34小时,其他各地偏少4~96小时。全市夏季日照时数为435-712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修水、德安偏多54-58小时,湖口正常,其他各地偏少29-194小时。全市秋季日照时数为391-552小时,武宁最少,德安最多,与常年同期相比,武宁、瑞昌、彭泽、庐山、九江偏少18-120小时,永修正常,其他各地偏多16-80小时。全市冬季日照时数为174-32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26-131小时。
  【主要气候事件】2003年,九江市主要气候事件有:低温冷害、大风、暴雨洪涝、盛夏高温和夏秋干旱。
  低温冷害:3月上旬中前后,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市出现一次大风降水过程,过程降温达到10℃,4-6日平均气温只有2℃-3℃,极端最低气温部分地方低于0℃,3日鄱阳湖地区出现大风,对正处开花期的油菜危害很大,油菜花期受到较严重的冻害。
  暴雨洪涝:春季,全市共出现暴雨过程5次,共15站次,分别出现在3月17日,4月9-10日48-19日,5月6-7日、11-13日,给全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中,4月9~10日修水、德安、星子三地出现暴雨过程,使星子县受灾人口达60人,倒塌、损坏房屋15间,农作物绝收面积1000公顷,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修水县因暴雨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县受灾人口达30万人,成灾人口26万人,因灾死亡1人,因灾伤病人口320人,转移安置4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公顷,成灾5600公顷,绝收800公顷;房屋倒塌458间,损坏389间,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850万元。4月18-19日,全市出现一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星子、德安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仅星子县受灾人口就达1400人,倒塌损坏房屋16间,农作物绝收面积达120公顷,蓼南乡、泽泉乡出现较严重内涝,直接经济损失达119万元。6月23-28日,全市出现连续性的暴雨过程,共出现暴雨20站次,大暴雨5站次,特大暴雨1站次,25日永修降水量达213毫米。受暴雨影响,全市受灾人口达145.73万人,成灾人口95.74万人,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3610.6公顷,成灾面积46295.5公顷,绝收面积达7936.4公顷,倒房11.055千间,损坏房屋15.928千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8858.3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达21653.7万元。
  盛夏高温及夏秋干旱:7月、8月,全市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全市≥35℃的高温日数为26-46天,比正常年份的高温日数多出1倍,有7个县(市)分别出现了1-6天≥40℃的高温天气,九江、修水、武宁、庐山、永修等地极端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值,特别是修水≥38℃的日数达21天,≥40℃的日数达6天,极端最高气温达42.l℃,为历史罕见。受高温干旱影响,全市棉花、中稻及一晚均不同程度受灾。
  9~11月,全市降水持续偏少,秋旱仍较严重,对油菜等秋播作物播种育苗不利,对秋播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
  2003年全市气候异常,冬季“暖冬”明显,春季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汛期有降水集中期,局地出现洪涝或内涝,盛夏出现异常高温干旱,秋季干旱持续,全市综合气候为“一般”到“偏差”年景。
  (张恒桃)
  人口与民族
  【概况】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九江全面实行有计划的人口增长政策,特别是进入90年代,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措施,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九江人口发展稳步进入低生育水平发展阶段。九江人口发展基本态势表现为:人口规模继续扩大,自然增长趋势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步伐加快,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人口规模扩大,增长趋势减缓】2003年末,九江市常住人口460.08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40.12万人,增加19.96万人,增长4.5%。人口总量占全省的10.81%,在11个设区市中列第5位,位次比2000年后退了一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已成为自觉行动,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2000年为9.51‰,2001年为8.83‰,2002年为8.68‰,2003年为8.09‰。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68、0.15和0.59个千分点,表明九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稳步进入低生育水平的人口发展阶段。
  表12003年九江市人口变动情况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九江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化结构被打破,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九江城乡人口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人口不断增多。2000年,九江城镇人口达124.86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990年的18.0%上升到28.4%,上升10.4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几年,九江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园区工业、房地业迅速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003年,九江城镇化率达到34.6%,比2000年提高6.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58个百分点。后三年增速平均每年提高2.07个百分点,平均增速是前十年的2倍,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人口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九江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2000年,九江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3.9%,比199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人口文盲率为6.4%,比1990年下降10.9个百分点。每10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990年的933人,上升到2000年的2465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九江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民健身意识增强,人口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2000年九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72岁,比1990年提高了4.75周岁。
  【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人口地域分布合理】随着人口的增加,九江人口分布出现不断内聚现象,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全市的人口密度由1990年每平方千米的216人增加到2000年的234人,增加了18人,到2003年人口密度增加到245人,三年间增加了11人,人口密度增速明显加快。从行政区域分布看,市区人口密度最大,增速最快。市区人口密度由1990年每平方千米632人增加到2000年789人,增加了157人,增长24.8%。其次是离市区最近的湖口县、九江县、瑞昌市,2000年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390人、374人和280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武宁县,为每平方千米98人,倒数是修水县,为166人。从地形分布看:人口密度平原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山区。2000年山区(武宁县、修水县、瑞昌市)每平方千米为158人,丘陵 (德安县)每平方千米为210人。平原(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每平方千米为289人。
  【少数民族成分增多,人口总量增长迅速】九江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多民族人口聚居的地区。九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日益繁荣,吸引着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成分增多,发展加快。2000年,全国56个民族中九江有39个,分别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仡佬族,比1990年增加15个。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39.17万人,占总人口的99.7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697人,占总人口的0.22%。与1990年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965人,增长44.7%。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高出汉族人口37.1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中,100人以上人口的有11个民族,按人口多少排序依次是回族、畲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壮族、彝族、朝鲜族、土家族、藏族、维吾尔族。其中1000人以上的有3个,即回族3633人、畲族2288人、蒙古族1148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7.5%、23.6%和11.8%。人口迁移流动和对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的宽松政策是少数民族成分增多、人口增长加速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聚居九江,使九江的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变得更加成熟。
  【人口年龄结构已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迈进】九江的人口年龄结构随着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发生较大变化,少年儿童比重不断减少,成年、老年比重逐年上升,人均寿命延长,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2000年在全市人口中,0-14周岁的儿童比重为25.33%,15-64周岁的人口比重为68.51%,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6.16%,与1990年相比,少年儿童比重下降37.15个百分点,15-64周岁的人口比重上升6.0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上升1.07个百分点。按国际标准把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年龄构成,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属于老年型社会。九江人口的年龄结构步入成年型晚期,逐步向老年型迈进。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根据人口变动调查资料推算,到2003年,九江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6.78%,已经接近老年型。
  (周腊秀)
  建置沿革
  【九江名源】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荆州”篇中“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意即九江很富饶,奉命献过大龟。九江地望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较一般的观点是“江自寻阳分而为九,皆东会于大江”,故名九江。
  用“九江”冠行政建置名始于秦代。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置楚地为三郡,其中有九江郡。二十六年秦灭齐,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仍设九江郡,境域包括今江西全部、安徽的淮南及河南的一小部分,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改九江郡为九江国,治六(今安徽六安),其重心仍在淮南。汉析秦九江郡为九江、庐江、衡江、豫章四郡,九江郡辖境仅有今安徽淮河以南,瓦埠河流域以东,巢湖以北之地,今九江境域原分属豫章郡和庐江郡。新莽改豫章郡为九江郡。隋以寻阳跨江而治,江水会境,遂改江州为九江郡,最为得实。明、清设九江府。民国改德化为九江,使九江地名与政区名融为一体。
  【建置沿革】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晚期,九江地区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属古三苗族活动区域之一。
  夏、商、西周,九江地区处荆、扬二州界,大致是彭蠡泽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九江地区为吴之西境、楚之东境,俗称“吴头楚尾”。周敬王十五年和十六年(前505、504),吴国两次出兵攻楚,迫使楚势力退出九江,九江地区归属吴国。
  战国初,东周元王二年(前474),越灭吴,九江复为楚所占。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建九江郡。二十六年,秦灭齐,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仍设九江郡。当时是郡、县两级地方管理体制。
  汉高帝元年(前206),项羽改九江郡为九江国,以英布为王,建都六安(今安徽六安)。二年,英布叛楚。三年,项羽击败英布,废九江国,分其南部为庐江、豫章郡,九江地区大部在豫章郡。四年,高帝复封英布为淮南王,继续都六。十一年,英布再反,高帝击败英布,改立自己长子为淮南王。文帝六年(前174)收归汉中央。
  汉武帝时,形成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九江地区大部分属豫章郡,立有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区及九江、星子、瑞昌三县、市)、彭泽(治今彭泽西南,包括湖口、彭泽、都昌3县及安徽东流一部)、历陵(治今德安)、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铜鼓2县)、海昏(治今永修东,包括永修、武宁、靖安、安义、奉新5县)、鄡阳(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县和波阳县各一部)等县。另外,寻阳县(时属庐江郡,治今湖北黄梅县)一部也在九江。
  汉永元十六年(104),于海昏西南置建昌县(治今奉新甘坊附近)。
  汉中平二年(185),分海昏、建昌部分地设新吴(治今奉新西)、永修(治今永修西南)2县。
  汉建安四年(199),分海昏、建昌另立西安县(治今武宁西)。
  至汉末,九江地区设有7县,绝大部分属扬州刺史部的豫章郡,分别为艾、柴桑、永修、西安、彭泽、鄡阳、历陵。另外,仍有部分地属庐江郡的寻阳县。
  三国,九江属吴。汉建安十五年(210),吴分豫章郡置鄱阳郡,鄡阳、历陵2县隶鄱阳郡。魏黄初二年(221),吴置武昌郡,寻阳、柴桑2县划属。当时,九江地区设有9县,分属3郡,其中海昏、永修、西安、彭泽、艾县隶豫章郡属扬州;鄡阳、历陵县隶鄱阳郡;寻阳、柴桑县隶武昌郡属荆州。
  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为豫宁县。二年,寻阳移划入庐江郡。
  晋元康元年(291),设江州,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湖北东部及浙江、福建北部,州治曾一度置寻阳。
  晋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的寻阳县、武昌郡的柴桑县合立寻阳郡,属江州,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江南的柴桑地。四年,改豫章郡的彭泽县属寻阳郡,又增置九江、上甲县。不久撤九江县并其地入寻阳县。时九江地区设有10县,其中海昏、永修、豫宁、艾县隶豫章郡,历陵、鄡阳县隶鄱阳郡,寻阳、柴桑、彭泽、上甲县隶寻阳郡。全部属江州。
  东晋义熙八年(412),寻阳并入柴桑县,上甲并入彭泽县。
  宋永初二年(421),鄡阳县撤销,境域人彭泽县。
  宋元嘉元年(424),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海昏并入建昌县(治今永修艾城街附近)。
  梁太清二年(548),分柴桑置汝南县,以汝南为寻阳郡治。
  陈永定元年(557),分彭泽复置上甲县。三年,划建昌、艾、永修、豫宁、新吴5县设豫宁郡,属高州。
  时九江地区设有8县,其中汝南、柴桑、上甲县隶寻阳郡,豫宁、建昌、艾、永修县隶豫宁郡,彭泽县隶太原侨郡。
  隋初裁郡,保留州、县二级政区。开皇九年(589),废寻阳郡,并柴桑、汝南为寻阳县,并上甲、彭泽为龙城县。废豫宁郡,以其地置建昌县,属洪州总管府。十八年,改寻阳为彭蠡,改龙城为彭泽。
  隋炀帝继位,改州为郡,行郡、县二级政区。大业二年(606),废江州改置九江郡,改彭蠡为湓城县。时九江地区设有3县,其中湓城、彭泽县属九江郡,建昌县属豫章郡。
  唐初废郡复州。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浔阳县。五年,又分湓城置楚城县;以彭泽为中心设浩州,分彭泽置都昌县同隶浩州;升建昌县为南昌州,领建昌、新吴、龙安(豫宁改)、永修4县。八年,废湓城县置湓城戍,属浔阳县;以历陵故址立蒲塘驿,属楚城县;废浩州,彭泽、都昌县划归江州;废南昌州,地域并入建昌县,隶洪州。
  唐贞观八年(634),废楚城县立楚城驿,改蒲塘驿为蒲塘场,俱属浔阳县。
  武后周长安四年(704),分建昌设武宁县。
  唐建中四年(783),以浔阳西偏远处,分立赤乌场。
  唐贞元十六年(800),析武宁设分宁县(今修水、铜鼓境)。时九江地区设有6县,其中浔阳、彭泽、都昌县属江州,建昌、武宁、分宁县属洪州。
  五代吴乾贞元年(927),以蒲塘场升德安县。大和年间,析庐山南境置星子镇,属浔阳县。
  五代南唐升元元年(937),析武宁、建昌、奉新部分地置靖安县。二年,析彭泽置湖口县,属江州。三年,江州设奉化军,以赤乌场升瑞昌县,改浔阳为德化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彭泽之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
  后周显德六年(959),九江地区设有9县,其中德化、彭泽、都昌、德安、湖口、瑞昌县隶江州,武宁、分宁、建昌县隶南昌府。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七年,以星子县建南康军,划洪州的建昌县、江州的都昌县归其管辖。此时,九江地区设有10县,其中德化、彭泽、德安、湖口、瑞昌县隶江州属江南东路,星子、都昌、建昌县隶南康军属江南东路,分宁、武宁县隶洪州属江南西路。
  元设行省、路(府)、州、县四级管理体制。至元十二年(1275),于江州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改江东西宣抚司为江西大都督府。十四年,罢江西大都督府为江州路,设总管府;升南康军为南康路,设总管府。二十一年,置武宁州,领武宁、分宁2县。
  元大德八年(1304),升分宁县为宁州,南康路的建昌县为建昌州。当时九江地区设有8县2州,其中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县隶江州路,星子、都昌县和建昌州隶南康路,武宁县和宁州隶龙兴路。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江州路为九江府,南康路为西宁府。
  明设司(布政司)、道、府、县四级管理体制。九江府、西宁府属饶南九道,武宁县和宁州则隶南昌府属南瑞道。
  清改司为省。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至清末,九江地区设有9县1州,其中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县隶九江府,星子、都昌、建昌县隶南康府,武宁县和义宁州隶南昌府。
  民国初年设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三年(1914),改九江府为浔阳道;改德化县为九江县,改建昌县为永修县,改义宁州为修水县。浔阳道领九江、瑞昌、湖口、彭泽、星子、都昌、德安、永修、武宁、修水、安义、鄱阳、余干、乐平、浮梁、德兴、万年、奉新、靖安、铜鼓20县,道尹公署设九江。
  民国十五年(1926),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民国十六年(1927),九江城区设市政厅,直隶省政府。十七年,改市政厅为九江市政府。十九年,九江市政府撤销,市政并入九江县政府综理。二十三年,复设九江市政委员会,隶省政府。二十五年,撤市政委员会,城区归九江县浔阳镇,为特种甲级镇。
  1949年5月九江解放。7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九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九江、瑞昌、武宁、永修、星子、德安、靖安7县,署治九江。浔阳镇划为九江市,为省辖。9月,袁州专署的修水县和鄱阳专署的都昌、彭泽、湖口3县划归九江专署管辖,靖安县从九江专署划出;同时九江市亦划归九江专署管辖。至此,九江专署辖10县1市。
  1959年1月,九江市、县合并为九江市。1961年9月,九江市、县分置。
  1968年8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九江专区改为九江地区,1971年2月,成立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设置九江行政公署。
  1980年3月28日,九江市由地辖升为省辖,成立浔阳、郊区、庐山3个市辖县级行政区。
  1983年7月,撤销九江地区行政公署,将原属九江地区的九江、星子、彭泽、湖口、都昌、永修、德安、瑞昌、武宁、修水10县划归九江市管辖。
  1984年5月,将郊区改称庐山区;撤销原庐山区,成立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属省政府行政机构,由九江市代管。
  1989年月12月,撤销瑞昌县,设立县级瑞昌市,属省辖,由九江市代管。
  至此,九江市辖修水、武宁、永修、德安、九江、星子、都昌、彭泽、湖口县和瑞昌市、浔阳区、庐山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9县、1市、2区、1山。
  (郭国胜)
  行政区划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北邻湖北、安徽省,东界上饶市,南接南昌、宜春市,西毗湖南省。面积18823平方千米,辖庐山、浔阳2区和九江、武宁、修水、永修、德安、星子、都昌、湖口、彭泽9个县,代管瑞昌市。
  庐山区有街道办事处3个,分别为十里街办、七里湖街办、五里街办。有镇7个,分别为牯岭镇、海会镇、新港镇、莲花镇、赛阳镇、威家镇、姑塘镇。有乡1个,虞家河乡。有社区居委会56个、村委会64个。
  浔阳区有街道办事处7个,分别为甘棠街办、滨兴街办、湓浦街办、白水湖街办、金鸡坡街办、人民路街办、西二路街办。有社区居委会89个、村委会8个。
  九江县有镇7个,分别为沙河街镇、马回岭镇、江洲镇、城子镇、港口街镇、新合镇、狮子镇。有乡5个,分别为永安乡、涌泉乡、新塘乡、城门乡、岷山乡。有社区居委会15个、村委会109个。
  武宁县有镇8个,分别为新宁镇、泉口镇、鲁溪镇、澧溪镇、船滩镇、石门楼镇、罗坪镇、宋溪镇。有乡11个,分别为大洞乡、横路乡、官莲乡、巾口乡、甫田乡、上汤乡、东林乡、石渡乡、清江乡、罗溪乡、杨洲乡。有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196个。
  修水县有镇18个,分别为义宁镇、溪口镇、港口镇、白岭镇、全丰镇、古市镇、马坳镇、杭口镇、渣津镇、大桥镇、黄港镇、黄沙镇、何市镇、上奉镇、山口镇、三都镇、四都镇、西港镇。有乡18个,分别为布甲乡、大椿乡、路口乡、庙岭乡、竹坪乡、石坳乡、新湾乡、上杭乡、程坊乡、黄龙乡、东港乡、水源乡、复原乡、上衫乡、余段乡、黄坳乡、征村乡、漫江乡。有社区居委会28个、村委会350个。
  永修县有镇11个,分别为涂埠镇、柘林镇、白槎镇、吴城镇、梅棠镇、虬津镇、艾城镇、滩溪镇、江益镇、燕坊镇、马口镇。有乡4个,分别为九合乡、江上乡、三角乡、立新乡。有社区居委会22个、村委会154个。
  瑞昌市有街道办事处2个,分别为湓城街办、桂林街办。有镇8个,分别为夏贩镇、码头镇、白杨镇、堂陈镇、高丰镇、南义镇、横港镇、范镇。有乡8个,分别为横立山乡、南阳乡、黄金乡、武峡乡、洪一乡、乐园乡、花园乡、洪下乡。有社区居委会33个、村委会157个。
  德安县有镇4个,分别为蒲亭镇、车桥镇、聂桥镇、丰林镇。有乡10个,分别为塘山乡、邹桥乡、爱民乡、吴山乡、林泉乡、磨溪乡、宝塔乡、河东乡、高塘乡、金湖乡。有社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88个。
  星子县有镇7个,分别为南康镇、白鹿镇、温泉镇、蓼花镇、华林镇、峡塘镇、横塘镇。有乡3个,分别为蓼南乡、苏家当乡、泽泉乡。有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72个。
  都昌县有镇12个,分别为都昌镇、土塘镇、周溪镇、三汉港镇、中馆镇、大沙镇、万户镇、南峰镇、大港镇、蔡岭镇、徐埠镇、左里镇。有乡12个,分别为和合乡、阳峰乡、西源乡、芗溪乡、狮山乡、鸣山乡、春桥乡、苏山乡、多宝乡、北山乡、汪墩乡、大树乡。有社区居委会40个、村委会257个。
  湖口县有镇5个,分别为双钟镇、流泗镇、马影镇、武山镇、城山镇。有乡7个,分别为大城乡、凰村乡、张青乡、文桥乡、付垄乡、舜德乡、流芳乡。有社区居委会15个、村委会122个。
  彭泽县有镇10个,分别为龙城镇、棉船镇、马当镇、芙蓉墩镇、浪溪镇、东升镇、定山镇、天红镇、杨梓镇、黄花镇。有乡3个,分别为太平关乡、黄岭乡、浩山乡。有社区居委会18个、村委会141个。
  (袁松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2003年是九江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实现九江在江西率先崛起”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在中共九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一二三四朝前奔”的总体工作思路,克服“非典”疫情和严重干旱的影响,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一是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00亿元。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6.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一产增长6.3%、二产增长22.4%、三产增长13.0%。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5:45.7:35.8,优化为16.8:48.0:35.2。财政总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8.4个百分点。三是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去年,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由15%提高到30%。非国有经济逐渐成为投资主体,投资规模达76.49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额的69.2%。经国家统计部门评估,九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名列全省第二。
  【开放型经济初具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2003年全市以加大投入为突破口,引进外资项目90个,比上年增长76.5%,实际利用外资3.25亿美元,增长61.3%,实际引进内资126.45亿元,增长183.4%。九江昌河、金宗化工、香港彩云集团、3T国际光电工业园、江西博莱畜药厂等一批重大内外资项目落户九江市。全市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4%。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200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6%,投资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4项重点工程中,九江电厂三期、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两湖治理、九江东郊垃圾处理厂、庐山供水工程、巨石九江公司池窑拉丝6项已全面竣工。抱子石电站、金鹰化纤、环庐山公路、县城电网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5%,全年竣工83个技改项目。
  【工业增速和效益实现“双赢”】2003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27.9%,增速是自1994年以来最快的一年。与上年相比,二产在GDP中的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这是全市上下主攻工业的结果。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口径工业企业整体扭亏,市及市以下工业实现利润达1.15亿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13个工业园区去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9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9.15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4.92亿元,利润总额2.96亿元,上交税金2.88亿元,入园企业达486个。国企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江西锻压机床厂、都昌棉纺厂、德安棉纺厂等61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涉及资产5.4亿元,落实债务7.61亿元,职工身份置换6479人。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2003年完成滨湖路、湖滨路、李公堤、甘棠公园路、九威大道、抗洪大道、火车站内外广场和百条边街小巷改造等近30项城建工程,超过前5年工程量的总和。市区城建工程投资达10亿元,新建改造道路面积39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3万多平方米,新建下水管道6400米,新装路灯1973盏。全年新增燃气用户12300户,用气普及率达95%。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加快】2003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6.3%。杂优水稻产量上升10.7%;棉花总产5.34万吨,比上年增长16.9%;油料产量10.64万吨,增长9.3%;水产品总产量25.3万吨,增长4.2%,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7.32万吨,增长20.0%。农业产业化成果显著,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94户,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达6户,创农产品优质品牌80个。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德安、星子、武宁、永修、修水财政增幅跨入全省“十快县”行列,县级财政总收入增幅比全市高1.6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全省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商贸旅游在困境中保持增长】2003年,在“非典”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全市商贸旅游业克服重重困难,仍保持一定的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8亿元,增长13.8%。增速上升3.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之首,创近7年来最高记录。
  随着旅游业服务管理不断规范,去年全市接待境外游客3.9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79.8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605.1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亿元,均增长0.6%。
  【财政金融形势良好】财政收入增幅再创新高,全年财政总收入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23.0%。随着庐山区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区)增加到7个。金融形势良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0.55亿元,比年初增加40.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2.52亿元,比年初增加17.58亿元;年末货币净回笼17.60亿元。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得到很好的体现。搬迁式扶贫力度加大,全市共完成扶贫搬迁5000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再就业农业园、工业园及再就业商城初具规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比上年增长31.7%,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2.2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4712人。“农民贷款、干部担保”和“五助工程”活动深入人心。社会保障工作持续稳定,全市8.94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1.75万名在再就业中心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均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失业保险全年分别新增参保人数8200人和3200人。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58元,比上年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73元,增加259元,增长12.3%,增幅比上年上升4.6个百分点。
  【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得到加强,市图书馆、水上游乐中心、市中心血站已建成使用,共青科技园正在加紧建设。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小学入学率达99.8%,初中入学率达95.8%,高考录取率达77.3%,全市高校共招生2万人,在校生达4.6万人,比上年增长33.9%。社会力量办学取得重大突破,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19231人,比上年增加6622人,民办共青航天科技大学、优质高中扩招教学用房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卫生防疫成效显著,没有发生一起“非典”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全市性的安全保障与预警应急系统初步建立,市、县级疾病控制中心项目、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运作。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9‰以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不足之处尚待改进】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结构调整的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如:经济总量偏小,城市化、工业化程度还不高,资本市场运作缓慢,土地开发利用和工业园建设需进一步规范,就业难、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对于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逐步加以解决。
  (摘自九江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彭敏在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关于九江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本栏编辑郭国胜)世界最大的白鹤越冬栖息地
  地处鄱阳湖滨的吴城镇,湖泊、港汉星罗棋布。附近的蚌湖、大汉湖、象湖、大湖池、常湖池是鱼类生存的广阔天地,每到秋冬枯水期间,大量的鱼、虾、蚌、贝等水生浮游生物滞留浅滩,以及丰富的芦根、水草,形成了气候温和、湿地辽阔、水质洁净、饲料丰富的候鸟越冬场所。
  在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栖息的候鸟,通常每年10月从西伯利亚北部、蒙古、朝鲜、日本及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成群结队,飞越千山万水到此过冬。第二年春回大地,又携儿带女“北上”。这时冬季群集的候鸟铺天盖地,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栖息时间之长,为世界罕见。“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可见湖区候鸟壮观非凡。经中国科学院考察,鄱阳湖吴城镇为世界白鹤越冬的最大的栖息地,越冬白鹤占全球的95%以上。世界野生生物会会长菲力浦亲王,国际鹤类基金会会长乔治•阿基波,丹麦亨里克亲王,以及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鸟类工作者和旅游者到此考察观赏。
  (凌凤章)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4

《九江年鉴2004》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九江年鉴(2004•创刊号)》主要记载2003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为突出《九江年鉴》作为“政府公报性质的时事年刊”的时事性,以“特载”形式收录2004年九江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九江市十二届一次会议的相关资料及九江市党政领导关于2003年工作的重要讲话;以“专辑”形式收录2003年全市性的重大活动纪略及副县 级以上领导名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敏
相关人物
菲力浦
相关人物
乔治•阿基波
相关人物
亨里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江西省九江市
相关地名
湖南省平江县
相关地名
湖北省崇阳
相关地名
通城县
相关地名
通山县
相关地名
阳新四县
相关地名
湖北省武穴市
相关地名
黄梅县
相关地名
安徽省宿松
相关地名
望江县
相关地名
修水县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
彭泽县
相关地名
德安县
相关地名
瑞昌市
相关地名
湖口县
相关地名
庐山市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
庐山区
相关地名
浔阳区
相关地名
九江县
相关地名
星子县
相关地名
都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