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岭山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306
颗粒名称: 九岭山脉
分类号: Q1
页数: 1
摘要: 九岭山脉斜跨县境东南面,南人铜鼓,东出武宁、靖安,是修河与锦江的分水岭。属褶皱断块山,主要由双桥山群变质岩与晋宁、澄江期斜长花岗岩构成。境内东起修水、武宁、靖安三县交界处1712米的无名高峰,南至修水、铜鼓、宜丰三县接壤处1204米的无名山峰,横跨黄坳、黄港、上奉3个乡镇,全长约40 千米,有1000米以上跨界高峰27处,将修水与靖安、奉新、宜丰三县隔断。在其西端,有支脉沿修水、铜鼓县界绵延至复原西部与幕阜山脉第五支脉相接,并在金鸡桥、界牌垄2处被山口水和东津水深度切割。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山脉

内容

九岭山脉斜跨县境东南面,南人铜鼓,东出武宁、靖安,是修河与锦江的分水岭。属褶皱断块山,主要由双桥山群变质岩与晋宁、澄江期斜长花岗岩构成。境内东起修水、武宁、靖安三县交界处1712米的无名高峰,南至修水、铜鼓、宜丰三县接壤处1204米的无名山峰,横跨黄坳、黄港、上奉3个乡镇,全长约40 千米,有1000米以上跨界高峰27处,将修水与靖安、奉新、宜丰三县隔断。在其西端,有支脉沿修水、铜鼓县界绵延至复原西部与幕阜山脉第五支脉相接,并在金鸡桥、界牌垄2处被山口水和东津水深度切割。该支脉在境内有五枚山、毛竹山、九云岭、千里峰、五梅山、东港山、天狗岭、九龙尖、鸡公尖、操兵场、萝卜山、四脚岭、七窝尖、龙泉山、仙鹅抱蛋、棺材尖等主要山体。
   九岭山脉有五条支脉向北展布如下:
   第一支脉 自修水、武宁、靖安三县交界点起,沿黄坳、庙岭与武宁县界蜿蜒,余脉延伸到太阳升境内,构成修水武宁县界。该支脉有山门峡、尖岭、瓮岭山、大凼、红岩尖、王鹰岩等主要山体。山门峡海拔1716.5米,是修水最高点。
   第二支脉从黄港与黄坳交界处五枚山起,沿黄坳与黄港、黄沙边界北伸人义宁镇,余脉延至抱子石附近。该支脉构成洋湖水与安溪水的分水线,有昆山、鸡卵尖、眉毛山、桃花尖、北峰尖等主要山体。
   第三支脉从黄港与奉新交界处起,在黄港、黄沙与何市、征村之间绵延,伸入义宁境内。该支脉为安溪水与奉乡水的分水岭,有清凉山、杨岭、大板尖、南山、和尚垴、葫芦山、山炮岭等主要iJI体。 第四支脉 自上奉与山口交界处操兵场起,沿何市与山口、征村之界北伸至赤汀,构成山口水与奉乡水的分水岭。该支脉有陶姚尖、轿顶岩、太平山等主要山体。
   第五支脉 白山口南部的边家尖起,向西北入漫江,沿程坊与漫江、征村、竹坪三乡之界延伸,脉止板山。该支脉为山口水与东津水的分水岭,有太阳尖、观音岩、理顺尖、烟竹窝埂、梅岭、板山等主要山体。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