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东电西送”工程建设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修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5281
颗粒名称: 修水“东电西送”工程建设纪略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2
摘要: 1987年3月,武(宁)修(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1989年8月,县城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建成投人营运,9月修水县电网并入华中大电网,缓解了县城与东片区部分农村用电困难。但县属湘竹、车联堰、…口、郭家滩电站仍属孤网运行,县西片马坳、溪口、渣津、大桥、白岭区26个乡镇仍没有输变电设施,无法与华中大电网联网供电,缺电状况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乡村工业无法做大做强,农业灌溉、学生就读、医疗手术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东电西送工程投入运行后,解决了西片区26个乡镇35万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和香炉山钨矿等工业企业用电困难,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农村电气化进程。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内容

1987年3月,武(宁)修(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1989年8月,县城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建成投人营运,9月修水县电网并入华中大电网,缓解了县城与东片区部分农村用电困难。但县属湘竹、车联堰、…口、郭家滩电站仍属孤网运行,县西片马坳、溪口、渣津、大桥、白岭区26个乡镇仍没有输变电设施,无法与华中大电网联网供电,缺电状况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乡村工业无法做大做强,农业灌溉、学生就读、医疗手术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198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东电西送”输变电工程,成立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英华为工程总指挥,县汁委、县水电局、县财政局、县水电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修水县东电西送工程指挥部。1990年6月,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官正到修水视察,当听到修水还有大半乡镇用电困难时,当场拍板支持修水实施东电西送工程,并指示省市有关部门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在省市领导及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排资金510万元,拟新建5个变电站,勘测架设91千米输电线路,确保在1993年春节前投入运行。
   1990年8月,东电两送首期工程在香炉山矿区启动,11月正式开工,于矿区港口镇洞下村建设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1600千伏安,架设坪香线32.5千米。1991年下半年,启动二期工程,分别在渣津镇集镇、大桥镇朱溪村、白岭镇清水桥村、溪口镇溪口村各建1座35千伏变电站。渣津变电站主变容量2000千伏安,35千伏进出线3回,10千伏进出线4回,架设坪渣线19千米;大桥变电站主变容量1000千伏安,35千伏进出线1回,10千伏进出线4回,架设渣大线14.6千米;白岭变电站主变容量1000千伏安,35千伏进出线1回,10千伏进出线4回,架设渣白线23.9千米;溪口变电站主变容量1600千伏安,35千伏进出线2回,10千伏进出线4回,直接从35千伏坪香线Ⅱ接人。变电站均采用电磁式保护和载波通信。施工过程中,县水电公司组建专业施工队,在西部方圆2000多平方千米的地域跋山涉水,勘测架线,建站安装,兑现了工期不延长、质量不降级的诺言。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炸石放炮,爬杆架线,几百车次长距离运输,未出现一起事故。为确保不突破510万元的总投资,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学习借鉴湖南常德建小型变电站的方法,使每个变电站造价由80万元降到不足50万元,且占地面积减少一半,总造价降低三分之二。
   1991年7月,香炉山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1991年12月,渣津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1992年7月,大桥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1992年12月,溪口变电站、白岭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1992年12月31日晚11时,时任九江市委常委、修水县委书记徐明华亲手合上白岭变电站开关,35千伏强大电流从华中大电网直接输送到修水最西端,瞬间幕阜山麓千家万户一片通明,东电西送一r程正式竣工。1993年4月29日,东电西送工程完工验收。
   东电西送工程投入运行后,解决了西片区26个乡镇35万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和香炉山钨矿等工业企业用电困难,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农村电气化进程。全县用电量显著提高,1993年用电量4682万千瓦时,比1991年用电量3027万下瓦时增长55%。1994年9月3日,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吴官正再次视察修水,亲临渣津变电站,赞扬“东电两送输变电一]二程建得好”。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修水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志书上起1986年,下至2008年,跨度23年。在这期间,修水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沧桑巨变。志书真实、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些变化,且在服从体例的前提下,突出修水地方特色,如“林业”“水利、电力”“蚕桑、茶叶”“老建扶贫、库区移民”等单独成卷,矿业也在有关卷章用足笔墨,充分体现了修水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点。诚传世之信史,一方之全书,对当今及后世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教育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