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捕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3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捕捞
分类号: S972
页数: 2
摘要: 捕捞方法历史上传统使用的鱼钩、鱼叉、鱼罩、鱼笼、鱼篮、麻线网等捕捞作业工具,已大部分被淘汰或改造。现代捕捞工具主要有机动捕捞船、木摇船和大型围网及尼龙丝、线系网(有1-4指等多种规格)、密线网、撒网、毫网等。 赛城湖自1990年始,以毫网装鱼和大型围网捕捞为主,每年秋末冬初大闸放水时,在闸口布毫网装鱼起捕,高峰时日起捕2 -4吨。同时,在大湖以大型围网,把鱼赶到一定范围起捕,日捕4-5吨不等。同时,撒网、系网在局部湖面作业。为照顾沿湖渔民历史习惯,在捕捞季节,实行买水捕捞,分配给沿湖的五峰、赛湖、青峰、土局、杨花等村的兼业渔民,限定渔船数量和使用的系网、小围网作业,但捕获的鱼上岸后多数变成死鱼。2000年,赛城湖水产场采用输氧保鱼措施,进行活鱼起捕、活鲜运输、鲜活上市、大大提高了鱼市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001年起,实行捕大留小,停止买水捕捞。赤湖沿湖渔民多采用木船和尼龙系网捕捞。
关键词: 捕捞 设备

内容

捕捞水域境内有天然水域捕捞和人工养殖水域捕捞。天然捕捞水域主要是长江过境客水,西段自城子镇边山电站下至赛城湖闸口,东段即江新洲周围南北水道,水域面积4282. 93公顷;其次是鄱阳湖历史习惯捕捞水域,按20世纪80年代初省渔政管理局核准为蛤蟆石一横石头一扬家渡一池口一线;再次是县境内沙河崩岸李村至骆驼山河段、新合杨桥河、狮子蔡桥河等河溪天然石鱼装捞。
  人工养殖水域捕捞主要是赛城湖、赤湖大湖捕捞及其周边围湖养殖水面捕捞,即港口街镇“五一围”,沙河街镇张家湖、枫树湾,城门乡王家湖、小城门湖、泉湖,新合镇卫东湖,城子镇蓼湖、龙江湖、白马湖,永安乡五里长河、爱民港渠,新塘乡马桥湖、沐湖、麦习湖、王家湖;其次是全县水库、池塘、渠堰等人工养殖水域。2005年,全县人工养殖水域捕捞作业面10686. 67公顷,占人工养殖总面积97. 48%。
  捕捞方法历史上传统使用的鱼钩、鱼叉、鱼罩、鱼笼、鱼篮、麻线网等捕捞作业工具,已大部分被淘汰或改造。现代捕捞工具主要有机动捕捞船、木摇船和大型围网及尼龙丝、线系网(有1-4指等多种规格)、密线网、撒网、毫网等。
  赛城湖自1990年始,以毫网装鱼和大型围网捕捞为主,每年秋末冬初大闸放水时,在闸口布毫网装鱼起捕,高峰时日起捕2 -4吨。同时,在大湖以大型围网,把鱼赶到一定范围起捕,日捕4-5吨不等。同时,撒网、系网在局部湖面作业。为照顾沿湖渔民历史习惯,在捕捞季节,实行买水捕捞,分配给沿湖的五峰、赛湖、青峰、土局、杨花等村的兼业渔民,限定渔船数量和使用的系网、小围网作业,但捕获的鱼上岸后多数变成死鱼。2000年,赛城湖水产场采用输氧保鱼措施,进行活鱼起捕、活鲜运输、鲜活上市、大大提高了鱼市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001年起,实行捕大留小,停止买水捕捞。赤湖沿湖渔民多采用木船和尼龙系网捕捞。
  1992年后,国有养殖水面实行分户网围,谁围、谁养、谁捕的经营方式。马头水库自建捕捞队伍,有养殖捕捞水面67公顷,配置大型围网2套,除水库自捕外,每年冬季向外开展捕捞业务。全县小(一)、小(二)型水库及渠堰等养殖水面捕捞,多由养鱼专业户采用尼龙线系网乘坐小木船或摇盆捕捞。池塘养殖多采取春放鱼苗、冬季排水干塘起捕。石鱼产地群众仍沿用篾编笼装习惯。
  捕捞产量人工养殖捕捞量纳入养殖产量中。天然捕捞量主要是成鱼捕捞和鱼苗铺捞。
  成鱼捕捞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为保护渔业资源,强化渔政管理,严格禁止滥捕和违法捕捞,有效维护天然捕捞正常秩序,县内成鱼天然捕捞量逐年上升。1986年,全县成鱼捕捞量90吨,1994年成鱼捕捞1121吨,比1986年增长11. 46倍。2002年,县境长江江段捕鱼船数量高峰期达111艘,从业人员200余人,全县捕捞量达2084吨,比1986年增长22. 16倍。
  庐山石鱼是县内成鱼中的特产,盛产于沙河、扬桥河、蔡桥河等河溪,年捕捞量2 -5吨。
  鱼苗捕捞20世纪80年代前,县内鱼苗生产完全依靠传统的长江天然捕捞,随着鱼苗人工孵化技术的应用,长江天然捕捞逐年减少。1986年,全县鱼苗装捞棚仅新洲、城子镇2处,年装捞鱼苗5848万尾,捞棚和捞量分别是历史上最多的1958年45处、17.5亿尾的0.04%、0.03%。后鱼苗生产渐被人工孵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