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良种繁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28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良种繁育
分类号: S603.8
页数: 1
摘要: 种猪繁殖1986年,城门良种母猪年末存栏6000头,有长白、约克夏、克米洛夫良种公猪共42头,分散于全县各乡镇农户家庭饲养。县农牧局种猪场、县商业局食品站种猪场,采用人工授精或上门配种方式提供服务,确保全县生猪生产杂交一代化。自1990年开始,随着养猪业由户养向专业户饲养为主的转变,良种繁育也随之改变,逐渐淘汰老品种,引进杜长大、三元杂交良种,由专业户自繁自育自养。同时,全县建有3个良种猪繁育基地,南部马回岭有市农科所创办的九江市种猪场,年可向周边乡、镇个体养猪户供应良种猪苗1.5 -2万头;北部赛城湖有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创办的九江畜禽良种场,可满足北部沿江滨湖几个乡、镇对良种猪苗的需求;中东部沙河街镇有1986年县水禽场创办的县良种猪场(后改名县华山牧业有限公司),1997年由六角垅迁建骆驼山,有良种母猪1500头、良种公猪14头,年繁殖良种猪苗3 -4万头,良种猪仔源源不断供应周边农户。
关键词: 繁育制度 留种

内容

种猪繁殖1986年,城门良种母猪年末存栏6000头,有长白、约克夏、克米洛夫良种公猪共42头,分散于全县各乡镇农户家庭饲养。县农牧局种猪场、县商业局食品站种猪场,采用人工授精或上门配种方式提供服务,确保全县生猪生产杂交一代化。自1990年开始,随着养猪业由户养向专业户饲养为主的转变,良种繁育也随之改变,逐渐淘汰老品种,引进杜长大、三元杂交良种,由专业户自繁自育自养。同时,全县建有3个良种猪繁育基地,南部马回岭有市农科所创办的九江市种猪场,年可向周边乡、镇个体养猪户供应良种猪苗1.5 -2万头;北部赛城湖有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创办的九江畜禽良种场,可满足北部沿江滨湖几个乡、镇对良种猪苗的需求;中东部沙河街镇有1986年县水禽场创办的县良种猪场(后改名县华山牧业有限公司),1997年由六角垅迁建骆驼山,有良种母猪1500头、良种公猪14头,年繁殖良种猪苗3 -4万头,良种猪仔源源不断供应周边农户。
  种牛繁殖1986年,全县年末存栏滨湖水母牛4351头、种公牛97头,主要分布在江洲、新洲、永安、港口等沿江滨湖乡镇农户家庭饲养,由养牛户自繁自育。2000年,全县有繁殖能力的滨湖母牛3077头,种公牛137头,其中江洲纯种母牛264头,种公牛12头,耕牛繁殖仍保持良种化。耕牛繁殖任其自然,由养母牛户与养种公牛户商议配种价格,进行繁殖。
  种禽繁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户家庭饲养的本土鸡或杂交鸡,禽苗主要由各农户用老母鸡自孵自繁为主;良种来杭鸡、白洛克等纯种禽苗,主要由赛城湖水产场孵房生产、供应全县专业户饲养。赛城湖孵房停办后,1990年,县水禽场孵房承担鹅鸭和良种鸡苗的孵化繁育。1997年始,先后有狮子、新合、城门等乡镇的专业户用木炭或电热器办起小型孵化房7家,为农家养禽供应禽苗,并有一些外商挑着禽苗走村串户叫卖,但品种不纯。2000年后,由于养禽专业户倍增,县内禽苗不足,有专业户从湖北小池或山东引进大批良种禽苗。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