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287
颗粒名称: 禽类
分类号: S83
页数: 2
摘要: 禽类鸡、鸭、鹅“三禽”为传统家庭饲养禽类,改革开放后,又引进推广饲养鸵鸟、肉鸽、鹌鹑等禽类品种。 饲“三禽” 县内饲养鸡、鸭、鹅三种家禽,以鸡居首位。1986年,全县年末存笼76. 67万羽,户均14羽。当年出笼鲜禽53. 69万羽,产禽蛋2040吨。1987年3月,县委、县政府把家禽养殖业发展战略重点转移到开发水禽饲养加工上来,成立县水禽场,担负水禽良种培育和供应任务,并承担省级“星火计划,水禽饲养和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有生产、办公等用房4531平方米,其中鹅、鸭禽舍1288平方米,猪舍2109平方米,饲料、禽蛋加工车间及附属设施用房567平方米,禽苗孵房229平方米,办公楼338平方米。1991年,县水禽场继而承担省农业开发“鹅鸭工程”实施任务和国家级“星火计划鹅鸭工程技术配套示范”等任务。初步形成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加工、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等配套服务体系。至1994年,共孵化鹅鸭良种禽苗200万只,饲养成品鹅鸭出笼3万羽,加工板鸭100余吨,咸(味)蛋200余吨。在项目带动下,全县形成以场为龙头,乡、村、组和农户一起上的发展势头,涌现大批养禽专业户。1995年,全县鸡、鸭、鹅年末存笼149.48万羽,1996年,年末存笼达152. 45万羽,比1986年、1990年分别增长98. 84%、92.97%。2000年,县水禽场因市场疲软,饲料涨价,经营亏损而停办。2001年,全县出笼鲜禽40. 35万只,产禽蛋1965吨,年末存笼48. 87万羽,出笼和存笼比1996年分别减少51. 91%和73. 53%。2004年,又因受国内外高致病禽流感疫病影响,家禽饲养量再度下降。是年,全县鸡、鸭、鹅年末存笼仅44. 23万羽,比最高的1996年减少108. 22万羽,减少70. 99%。2005年,全县出笼鲜禽51. 04万羽,产禽蛋1965吨,年末存笼44. 49万羽,户均4.1羽,年末存笼比1986年下降41. 97%。
关键词: 家禽 观赏型家禽

内容

禽类鸡、鸭、鹅“三禽”为传统家庭饲养禽类,改革开放后,又引进推广饲养鸵鸟、肉鸽、鹌鹑等禽类品种。
  饲“三禽” 县内饲养鸡、鸭、鹅三种家禽,以鸡居首位。1986年,全县年末存笼76. 67万羽,户均14羽。当年出笼鲜禽53. 69万羽,产禽蛋2040吨。1987年3月,县委、县政府把家禽养殖业发展战略重点转移到开发水禽饲养加工上来,成立县水禽场,担负水禽良种培育和供应任务,并承担省级“星火计划,水禽饲养和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有生产、办公等用房4531平方米,其中鹅、鸭禽舍1288平方米,猪舍2109平方米,饲料、禽蛋加工车间及附属设施用房567平方米,禽苗孵房229平方米,办公楼338平方米。1991年,县水禽场继而承担省农业开发“鹅鸭工程”实施任务和国家级“星火计划鹅鸭工程技术配套示范”等任务。初步形成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加工、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等配套服务体系。至1994年,共孵化鹅鸭良种禽苗200万只,饲养成品鹅鸭出笼3万羽,加工板鸭100余吨,咸(味)蛋200余吨。在项目带动下,全县形成以场为龙头,乡、村、组和农户一起上的发展势头,涌现大批养禽专业户。1995年,全县鸡、鸭、鹅年末存笼149.48万羽,1996年,年末存笼达152. 45万羽,比1986年、1990年分别增长98. 84%、92.97%。2000年,县水禽场因市场疲软,饲料涨价,经营亏损而停办。2001年,全县出笼鲜禽40. 35万只,产禽蛋1965吨,年末存笼48. 87万羽,出笼和存笼比1996年分别减少51. 91%和73. 53%。2004年,又因受国内外高致病禽流感疫病影响,家禽饲养量再度下降。是年,全县鸡、鸭、鹅年末存笼仅44. 23万羽,比最高的1996年减少108. 22万羽,减少70. 99%。2005年,全县出笼鲜禽51. 04万羽,产禽蛋1965吨,年末存笼44. 49万羽,户均4.1羽,年末存笼比1986年下降41. 97%。
  沙河街镇熊承林养鸡专业户:2002年,熊承林与妹夫林银自筹资金15万余元,租用原县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宿舍,改造成鸡舍笼养蛋鸡。第一批从湖北小池引进杂交“罗曼”蛋鸡5000余只。2003年发展到1.2万羽,当年产蛋240万个,获纯收入3.2万元。2004年,改养“海兰”良种蛋鸡1.5万羽,并建成饲料生产车间,实行饲料自配自产、投喂自动化的综合养殖技术。到2005年,共为市场提供活鸡6万羽,鲜蛋30余吨,年获纯收入5万余元。
  饲鸵鸟鸵鸟原产于非洲沙漠地带,是世界上生存最大的鸟类。雄鸟高约2. 75米,雌鸟稍小,飞翔能力差,奔走能力很强。经驯化饲养,肉量多,脂肪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稀有佳肴。1997年,通过招商引资,由澳大利亚客商投资1680万元人民币,在沙河街镇东方红村8组征地2.5公顷,圈建鸵鸟养殖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九江德华鸵鸟养殖有限公司。同年11月12日,公司从美国亚利山大空运种鸟123只,饲养1个月后,有82只雌性鸵鸟开始产蛋,经孵化繁殖1054只。其产品外销种苗、种蛋为主。2003年,该公司以鸵鸟为龙头,实行综合开发,在鸵鸟基地开发“鸵鸟山庄”项目,新建会议中心、休闲中心、餐饮中心等设施,集旅游、休闲于一体,成为县城一风景亮点。
  饲鸽历有离退休职工饲养传书、玩赏两种鸽消遣,亦有少数居民饲肉鸽,但发展与繁殖很慢。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活跃,城乡不少居民养肉鸽出售。
  饲鹌鹑20世纪80年代,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体形小(150 - 200克)、产蛋多(年产240 -250枚)、繁育快、抗逆性强、易饲养,县内不少家庭饲养以售蛋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规模饲养的专业户,进行商品性生产。
  城门乡刘诗金饲鹌鹑专业户:1993年,城门乡白合村刘诗金在外打工学习掌握饲养鹌鹑技术后回乡。1994年,引进鹌鹑种苗160只,在家试养2笼获得成功。1995年,自繁1600只,分养20笼,出售鹌鹑蛋240千克,活鹌鹑700只,获纯利8000余元。2005年,由于家里房舍和交通等限制,外出租用省棉花科研所农业一队闲置仓库三间,创办专业饲养场。夫妻2人,饲养210笼,养鹌鹑16800只,年出售活鹌鹑8500只,鹌鹑蛋1200千克,年赢利3万余元。
  昆虫类主要是养蜂,县内有中国蜂、意大利蜂两种。养中蜂技术易,自选王、自繁殖、自分箱、产蜜多,全县农村各地有不少自然养殖。意大利蜂需要人工分群,人工育蜂王,人工流动放养。1987年,全县养蜂1060箱,产蜜26吨。1989年始,养蜂逐渐减少。2001年,全县仅存200箱,2002年下降到20箱。2005年,全县共保存85箱,以意蜂居多,主要分布于永安、港口、江洲和岷山等地。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