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286
颗粒名称: 畜类
分类号: S82
页数: 2
摘要: 畜类全县家畜饲养主要有猪、牛、羊、兔,次为犬、猫等。
关键词: 家畜 种畜

内容

畜类全县家畜饲养主要有猪、牛、羊、兔,次为犬、猫等。
  养猪猪为畜之首,是全县饲养量最多的大宗家畜,成为农民一项传统的家庭副业。一般以家庭饲养为主,品种为城门黑猪和杂交猪等,饲养方式有圈养和放养。1986年,全县出栏肉猪64292头,生猪年末存栏11. 02万头,农业人均0. 45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由往昔户养逐渐转变为专业户规模养殖。1997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民增收畜牧业要挑重担”的要求,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开展“百、千、万”(百户专业大户、千名养猪能手,年出栏肉猪20万头)养猪活动,县政府制订新的奖励规定,对养猪大户或规模养猪场实施“三优先”(优先征地、优先贷款、优先配套服务)政策,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老畜牧场上规模,新畜牧场和养殖大户应运而生。全县初具规模养猪场发展到220余家,养猪能手达800余名。马回岭、黄老门、沙河等产粮区,把多余粮食直接转化为精饲料喂猪,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并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引进杜长大三元杂交良种猪,全面推广使用九江正大生产的全价配合精料,改放养为圈养,改湿喂为干喂,使饲养周期由一年缩短为6个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各地皆组建形式不同的运销组织,生产、收购、运输、销售全程服务,生猪生产开始迈向产业化道路。是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3. 41万头,出栏8.11万头,比1995年分别增长22.1%、3.14%。后因遭遇1998年特大洪灾,以及猪肉市场疲软、饲料涨价等多种因素影响,养猪业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只有老小留守,家庭个体养殖户大量减少,规模养猪户仅50家,比1997年减少170家,其中出栏千头以上专业户仅存9家。是年,全县出栏肉猪8. 76万头,年末生猪存栏5. 42万头,人均0.22头,年末生猪存栏比1997年减少79884头,减少59. 58%。2001年,县政府扶助华山牧业公司等专业大户,实行供种、供料、饲养管理标准,肉猪回收“四统一”方法,给专业户注入新的活力,使全县养猪业有恢复性发展。2005年,全县养猪专业大户恢复发展为203家,出栏肉猪8. 37万头,生猪年末存栏55187头,比2000年净增984头,增长1. 82%。
  华山牧业有限公司:坐落县城北部,始建于1986年,占地4公顷,总投资600万元。由建场初期80头母猪群,发展到2005年存栏1500余头母猪群;生猪饲养量由建场初期的年出售千头,发展到2005年30000头,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创税利190万元。该公司以基地加农户的模式,集养殖、经营、出口贸易为一体,为沙河街镇、新合镇、马回岭镇、岷山乡、永安乡、城门乡、赛城湖场和沙河开发区等周边地区养殖专业户提供猪苗、技术、饲料及配套生产服务,并带动2000余养猪农户。2004年,公司荣获“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称号。
  江洲唐厚勤养猪专业户:1990年,38岁的唐厚勤看准养猪能致富门路,到安徽、湖北等地拜师学艺,掌握养猪技术。1993年,先后两批购进瘦肉型杂交良种猪苗23头、42头(其中母猪4头),并与镇兽医站签订生猪疫病预防与治疗合同,到年底出栏肉猪57头。1994年,扩大规模,饲养量增加到321头,年底出栏256头,获利7万多元。次年,添置饲料粉碎机,增建猪舍等配套设施,养殖规模发展到1000头,年出栏肉猪600头。同时,带动周边120多户农民养猪,并在良种、良法、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免费辅导,使不少农户已形成规模养猪专业户,其中同村的杨振国、刘灼全户均养殖50头。 养牛县内历以役牛为主,兼养少数肉牛、奶牛。役牛有水牛、黄牛,平原地区以滨湖水牛最多,丘陵山区以黄牛多见,饲养方式一般按联户耕牛负担耕地面积以股份轮牧(养),自养、自繁、自用。1986年,全县年末存栏1. 44万头,其中水牛14086头,黄牛314头。1995年,全县年末存栏1. 21万头,比1986年减少2300头,减少15. 91%。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小型耕整机作业面积逐年增加和免耕技术的推广,役牛逐渐减少,肉牛、奶牛比重相对增加。2000年,全县年末存栏8430头,其中役牛年末存栏7530头,比1995年的10476头减少28. 12%。2005年,全县年末存栏4062头,其中役牛3616头,比1986年、1995年、2000年分别减少69. 42%、65. 48%和51. 98%。肉牛、奶牛全县均为零星饲养,其中沙河街镇老街社区回民李明生家庭经营牛肉为业,长年饲养肉牛10 -15头。
  养羊县内养羊主要是山羊、奶羊和绵羊。1986年,全县有江洲、新塘、新合、狮子、沙河、黄老门等地农户共饲养172只,最多新合农户饲羊年末存栏65只。1995年,县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老建办)先后两次投资50万元,从外地购进四川麻羊良种650只分送老区85家示范户放养获得成功,一年繁殖小羊3000只,增值90多万元,示范户年收入超万元。第二期实行以示范户为龙头,开展手拉手致富活动。示范户将繁殖种羊有偿转让,由“老建办”牧羊领导小组统筹发放给革命老区特困户饲养,帮扶特困户脱贫致富。示范户先富典型,激发老区人民养羊热情。涌泉乡老刘投资1.5万元,通过老建办买种羊30只。狮子镇朗山小朱在外企打工多年,看到家乡养羊致富快,毅然辞工回乡养羊。养羊业成为不少农民致富路。2002年,全县年末存栏1182只。2005年,年末存栏达1535只,比1986年增长7.92倍。
  沙河街镇杨仕林养羊专业户:1990年始,杨仕林夫妇俩专业从事奶山羊饲养,由妻子负责放羊,丈夫每天在县城送奶上门。年出售种羊20 -30只,产鲜奶1500千克。2005年,存栏母羊50只。年获纯利4.5万元。
  养兔县内养兔以饲养肉、毛两用兔为主,一般为专业户养殖,但发展极不稳定。1986年,年末存笼1088只。1990年,年末存笼84只。2000年,年末存笼下降至20只,为历史最低点。2001年,兔毛价高,货源紧缺,养兔业开始回升,全县养兔专业户发展到20余户,年末存笼1455只。2004年,年末存笼达5328只,比1986年增长3.9倍。2005年,城子镇、永安等少数专业户饲养新西兰肉兔,年末存笼3000余只。
  养犬县内有警犬、猎犬、家犬、肉用犬和引进的各种宠物犬等,警犬、猎犬为公安部门、山区猎户特许饲养,管理严格、规范。家犬在农村饲养较多,放养为主,虽对看家护院防盗发挥一定作用,但偶有家犬伤人,是传染狂犬病毒的途径,给人民和社会带来危害。县人民政府曾多次发布通告,要求严管,养狗户主必须对家犬注射免疫疫苗,改散养为拴养,登记挂牌编号。20世纪90年代始,县内有些专业户以盈利为目的,饲养肉用狗行销市场。1996年,城镇少数居民开始饲养从外地引进的各种杂交宠物小狗,且繁殖很快,因管理不严,常散见于县城街头巷尾、公共场所,既不卫生,又不文明,实不可取。
  养猫县内历有畜猫捕鼠。20世纪80年代,卖鼠药盛行,猫食死鼠而亡,猫源剧减,濒临灭绝,鼠害更加猖獗,既损害庄稼,且传染疫病。1996年,国家禁售和使用“毒鼠强”等重复中毒鼠药,县卫生局、农业局联合对销售鼠药市场进行多次整顿,先后查禁和没收销毁“毒鼠强”等剧毒和重复中毒鼠药2000余包,有效整顿了鼠药市场,使民间养猫快速发展。到2005年,家猫数量倍增,全县约有40%农户养猫,使鼠害得到逐渐减少。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