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林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27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林政管理
分类号: C931
页数: 1
摘要: 1986年,县林业局内设人秘股、综合股、林业苗种技术推广站(前身为营林股)、林政管理站、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12月,设九江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1990年9月更名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1988年8月,成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简称森防站),与林业苗种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12月,林业苗种技术推广站更名林业生产技术推广站(简称林技站)。2001年8月,成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简称野保站)。2004年9月,成立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站(简称种苗质监站);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林业生产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86年,县林业局下设岷山木材检查站、狮子木材检查站。1991年2月,岷山木材检查站更名岷山林业工作站;狮子木材检查站更名狮子林业工作站,1997年4月复名狮子木材检查站。
关键词: 管理方法 科学管理

内容

1986年,县林业局内设人秘股、综合股、林业苗种技术推广站(前身为营林股)、林政管理站、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12月,设九江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1990年9月更名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1988年8月,成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简称森防站),与林业苗种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12月,林业苗种技术推广站更名林业生产技术推广站(简称林技站)。2001年8月,成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简称野保站)。2004年9月,成立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站(简称种苗质监站);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林业生产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86年,县林业局下设岷山木材检查站、狮子木材检查站。1991年2月,岷山木材检查站更名岷山林业工作站;狮子木材检查站更名狮子林业工作站,1997年4月复名狮子木材检查站。
  林权制度改革2005年,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省、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会议精神,在全县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6月13日,召开全县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会后,成立九江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组织成立由县六套班子领导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正副组长的9个工作组,分赴重点林区乡镇指导开展工作。各乡镇、村亦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宣传林改意义和政策。同时,印发《致全县林农朋友公开信》4.5万份和《林改有关政策解答及操作规程》180本,出动宣传车30台次,制作宣传条幅48条、横幅260条,办宣传栏118期,播放电视访谈节目15次。林业部门印制林改表格50余万份,林业技术干部下村入户,协同林农现场踩界,现场勾绘林权图斑,共同填写林权申请登记表,张榜公布后再行核对,由林业部门重新核发林权证书。按照“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方针,全县参加林改农户34853户,核发林权证34341本,分山到户率达98. 53%。在林改中,落实省政府“两调整、两取消、一规范”的让利于民政策,及时取消木竹特产税和一些不合理的涉林收费项目,调整育林基金计征标准和分配比例,增加林农收入,调动林农造林管林积极性。林改当年全县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466. 67公顷。
  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二类清查1979年,国家为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森林经营效果为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编制林业采伐限额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国开展以县级为单位的森林资源二类清查。1989年,县内开展第二次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后每5年清查1次)。至2004年,共开展5次清查工作,每次清查都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县森林资源二类清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调县、乡林业技术人员组成外业调查组和质量检查组。调查组采用地形图实地勾绘和角规测树方法,计算各树种、林种的面积、蓄积(2004年又附加样地调查数据修正),求算出林业用地总面积、林木总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并编制调查成果资料集。其中,1989年调查编辑的成果,在1990年8月全市总评比中,被评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先进单位。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又称“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按万分之一地形图公里网点布设固定样地,进行森林资源各项因子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以省级为单位汇总。全省1977年开始实施,1983年进行第一次清查,1988年进行第二次清查,1991年进行第三次清查,以后每5年开展1次。至2001年,全县共开展5次清查。其中1991年第三次清查工作被九江市评为优胜单位。
  树种资源普查1986年,县科委下达县林业局树种资源普查课题,县林业局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县林区开展调查采集标本。1989年,基本完成调查采集任务,共采集鉴定全县本土资源树木标本300余种,撰写论文《九江县戴山树种资源考察》、《九江县珍稀树种调查初报》、《从九江县银杏分布看其花粉传播距离》和《赣北九江县木本植物志要》,其中《从九江县银杏分布看其花粉传播距离》发表在1989年《江西林业科技》第二期;《赣北九江县木本植物志要》约10万字,系统介绍了县内木本植物91科251属573种,其中本土树种74科160属332种,1994年,获江西省林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古树调查2002年7 -11月,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的通知》精神,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全面调查、造册登记。全县共调查古树名木122株,其中树龄最长的古树为狮子镇雨淋村洪上屋的一株银杏,树高21.6米、胸围7. 03米、胸径2.24米,估测树龄1000年以上;最高的古树为岷山乡金盘村半山周的一株枫香,树高32.5米、胸围3.01米、胸径0.95米,估测树龄300年;胸围最粗的古树为涌泉乡铁炉村东冲冯家村的樟树,树高27.2米、胸围8.16米、胸径2. 60米,估测树龄500年。2005年,在全县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期间,结合调查古树名木51株,致使全县古树名木总数增至173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4株,300年以上国家二级保护古树55株。
  木竹采伐限额管理1986年,县内木竹采伐仍实行限额管理,县林业部门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限额采伐指标,按林区各乡(镇场)森林资源实际情况,提出年度采伐建议,由县政府下达林区乡(镇场)采伐指标,林业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会同乡村采伐单位,深入林区山场进行采伐设计,经县林业部门批准后方可采伐,并征收育林基金,开具采伐证、运输放行证、经营许可证。县林业部门对采伐限额、面积、木材规格、采伐量等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采伐有指标、限额不突破,稳定林区采伐秩序,规范采伐管理。1991年,县林政管理部门在林业公安部门配合下,对全县86个采伐单位、119个采伐点进行跟踪检查,查出不按审批程序、有证超伐、无证滥伐点24处,涉及采伐面积6.4公顷、木材193立方米。2001 - 2005年,上级下达木材采伐计划31021立方米、毛竹23万根,全县实际采伐木材29697立方米、毛竹22. 47万根,分别占限额指标95. 73%、97. 70%。
  木竹经营加工管理木竹经营加工历来实行许可制度。1995年,县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对全县木竹经营加工市场进行清理整顿,通过凭证经营、加工、放行等行政措施,规范木竹经营加工行为,全县清理木竹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人1 10户,并逐一签订“守法责任书”,重新核发“江西省经营(加工)木竹许可证”。同时,加强木材消耗市场的管理,对建筑用材大户等行业用材进行审计,通过听汇报、看预算方案、看基建合同、看设计图纸,核对木竹放行证及票据,查清用材来源,对非法经营的依法处理,对木材来源手续不清的补办手续、补交林业规费。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根据县林业部门的多年调查,县境内野生珍稀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云豹、蟒蛇、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的穿山甲、猫头鹰、白枕鹤等;省级重点保护的鼬獾、黄腹鼬(黄鼠狼)、赤麂(麂)、银环蛇、黑眉绵蛇、金环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蜥蜴、鸿雁、豆雁等。珍稀植物有国家二级保护的樟树、喜树、榉树、花榈木、野荞麦、野大豆、野莲、野菱8种;省二级保护的白玉兰、紫薇、大叶冬青、刺楸、明党参、八角莲6种;省三级保护的三头杉、粗榧、天目木兰、豹皮樟、黑壳楠、华东润楠、红润楠、紫茎、厚皮香、重阳木、黄檀、紫藤、赤楠、青檀、枸骨、铁冬青、无患子、三角槭、王裂槭、鸡爪槭、黄连木、天门冬、七叶一枝花23种。
  2000年11月20日,县政府成立赛城湖越冬候鸟保护区,面积4410公顷。2001年8月,在林业局内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依法管理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宣传野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协助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负责赛城湖越冬候鸟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并配备工作车1辆,望远镜、摄像机各1部。同年,县野保站对赛城湖越冬候鸟保护区组织调查,发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小天鹅、白琵鹭、白额雁、白枕鹤等25种,江西省级保护鸟类鸿雁、豆雁等47种。其中发现白鹤99只,白头鹤71只,小天鹅6050只,白额雁1320只,鸿雁、豆雁等7762只。2002年,县野保站配合林政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出动宣传车17次,印发宣传材料3000份,县、乡办宣传栏21期次,办普法学习班5期次,群众受教育面达到85%以上。同时,深入农贸市场,查处野生动物非法经营行为。并深入林区,对重点保护植物实行挂牌重点保护。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