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21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气候
分类号: P46
页数: 3
摘要: 气象要素县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湿润季风气候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据1986 - 2005年气象资料统计,四项气候要素是: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摄氏(下同)17.5℃,年平均最高为21.3℃,最低14.7℃。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2.7℃,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33. 40C。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6.7℃,出现于1991年12月29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0.9℃,出现在2003年……
关键词: 气候系统 气象

内容

气象要素县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湿润季风气候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据1986 - 2005年气象资料统计,四项气候要素是: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摄氏(下同)17.5℃,年平均最高为21.3℃,最低14.7℃。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2.7℃,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33. 40C。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6.7℃,出现于1991年12月29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0.9℃,出现在2003年7月31至8月1日。
  地温全县累年平均19.5qC,多年平均最高32.3℃,最低13.2℃。20厘米土壤深度多年平均18.9℃。最高7月份30. 4CC,最低1月份7℃。
  日照全县多年平均日照1667.8小时,日照率38%。7-8月日照最长,分别为208.1、186.9小时,日照率分别为48%、44%。1月份日照最短仅88.9小时,日照率27%。
  降雨由于受季风气候与地形影响,年际降雨量变化较大,地区间分布亦不均匀。多年平均降雨量1488.4毫米。极端年降雨量最多为1999年的2123.8毫米,极端年降雨量最少为1992年的1069.9毫米。按季度分布累年1-3月平均降雨量10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8. 03%;4-6月受长江静止风影响,雨量集中,平均降雨量635.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49. 56%;7-9月受副高压和台风影响,多雷阵雨,多年平均降雨量349.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27. 26%;10 - 12月受南下冷空气侵袭,多雨雪天,平均降雨量194.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15. 15%。4-9月夏秋雨季多为长江汛期,亦系全县降雨集中时段,雨量达985.5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76.8%。在地域分布上,因东部受庐山,西南受岷山和西北部长山阻挡,使中部株岭、狮子一带处于迎风坡,是全县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年均降雨量比全县平均多10% - 15%,而马回岭镇蛟田、铭山、排山一线则处于庐山南面背风坡处,年降雨量比其他地区偏少5% - 10%。
  蒸发量全县蒸发量多年平均904.2毫米,小于年降雨量。4 - 10月为农作物需水较多时段,蒸发量728. 56毫米,占全年蒸发量77.49%,而4 -10月降雨量为1015.5毫米,一般年份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7-8月份,为连续最大蒸发量时段,蒸发量高达266.2毫米,如遇少雨年份,常出现伏旱连秋旱灾害气候。
  风向县境多年风向多为东北风,7月偏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其中2、3、9月份风力较大,风速均达2.6米/秒以上,7月风速较小,多为2.1米/秒。8级以上大风累年平均4天,多出现在4-5月份,5-7月份受强对流气候影响,常有龙卷风和冰雹天气出现。
  气候特征按气温变化规律和特征,以气温指标划分四季,为农事活动提供气象指导服务。 季候按照每5天为一候,平均候温低于100C为冬季、高于20℃为夏季、10℃- 20cC之间为春季或秋季的标准划分四季,县内四季大致是:3 -5月为春季,延续时间63 -72天,山区比平原多9天;6 -8月为夏季,延续时间96 - 121天,山区比平原少25天;9 - 11月份为秋季,延续时间58 - 64天,山区比平原多6天;11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延续时间123 - 133天,山区比平原多10天。其特征是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季较短,且春末夏初阴雨,夏末秋初炎热,秋末冬初凉爽,冬末春初寒冷,多霜冻和飞雪。
  霜期县内无霜期长,全年约27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5. 07%,有利秋冬作物生长。霜期最多为132天,最少为60天,多年平均91天。初霜期一般出现10月上旬,最长霜日出在1995年11月24日至1996年4月4日,霜期长达132天;霜日出现最短为2001年12月14日至2002年2月11日,霜期为60天。
  春寒按3月中旬至4月上旬,日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或24小时内气温下降到5℃、或最低气温小于5℃为一春寒过程。4月底5月初是全县早稻或春作物播种育秧繁忙季节,如遇清明寒,常造成早稻烂秧,影响农业生产。
  小满寒5月中旬至6月上旬,如遇日均气温连续3天小于或等于20℃为小满寒,此时段为早稻园杆拔节孕穗阶段和棉花现蕾开花期,小满寒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高温逼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如出现日均气温大于300C、日最高气温≥35℃,14小时内相对湿度小于50%的高温干燥气候,对早稻灌浆,棉花结桃不利,早稻、棉花等作物在高温干燥气候条件下,干物质消耗多,积累少,形成高温逼熟现象,造成农作物减产。
  寒露风以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日均气温连续3天小于或等于20℃为轻度,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16。C为重度寒露风,轻度寒露风最早大都出现9月20号,农业上把9月20日称为二晚抽穗扬花临界期。二晚栽培必须保证在8月3-4号完成插秧,使二晚在9月20号前齐穗灌浆,避开寒露风危害。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