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乡镇场区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20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乡镇场区概况
分类号: F276.3
页数: 12
摘要: 沙河街镇位于县境中东部,是县委、县政府机关所在地。东南为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抱,西北毗赛城湖水产场,东北邻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连狮子镇。东距庐山石门涧10千米,涧水流经赛阳桥以下称沙河,因以名街,以街名镇。区域总面积20. 78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双瑞路与沙河老街下街头(老桥头)结合处。
关键词: 乡镇概况 场区概况

内容

沙河街镇位于县境中东部,是县委、县政府机关所在地。东南为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抱,西北毗赛城湖水产场,东北邻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连狮子镇。东距庐山石门涧10千米,涧水流经赛阳桥以下称沙河,因以名街,以街名镇。区域总面积20. 78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双瑞路与沙河老街下街头(老桥头)结合处。
  全镇属丘陵地区,西北低山小丘,中为垅畈。地势南高北低,地表水流入赛城湖和七里湖。2005年,全镇有耕地面积56.1公顷(水田50公顷,旱地6.1公顷),林地428.3公顷,养殖水面54公顷。东风村崩岸李至东方红村杨家门河道是“庐山石鱼”主要产地。
  1986年,辖新城、东风、杨花、青峰、土局、东方红村民委员会6个(下称村委会或村),村民小组59个,主要自然村68个;设有站前、新城、河桥,建设居民委员会4个(下称居委会),1998年,站前居委会改称老站居委会,新城居委会改称土城居委会,建设居委会改称老街居委会,同年,增设塔南、公园居委会。2000年12月,撤土局村并人青峰村。2003年8月,杨花、青峰村及东方红村一组划归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9月,撤新城村、塔南居委会,设新城社区;撤东方红村、公园居委会,设东方红社区;撤老站居委会,并入老街居委会改称老街社区。12月,增设“九一六”和甘泉居委会。1998年特大洪水后,选择地势较高处建移民新村8个,废弃低水位旧自然村7个。
  2003年间,因部分村委会改设居委会和划归九江市开发区等因素,减少村民小组49个及主要自然村57个。2005年,辖东风村委会,东方红、新城、老街社区3个,河桥、土城、甘泉、“九一六”居委会4个,村民小组10个,主要自然村11个。
  1986年,全镇(含驻镇单位)城乡居民6399户、25876人,其中非农人口17213人。汉族以外有回、苗、壮、满、羌和朝鲜族共60人。1987 -2005年,县城建设规模扩大,迁入县城人口速度加快,因之人口增幅显著,2005年,全镇城乡居民26748户,总人口50628人,其中非农人口43425人。总人口中本镇3108户、12792人;县属及驻县单位23640户、37836人。汉族以外有回、苗、壮、满、白、瑶、蒙古、土家族和朝鲜族共94人。
  1986 - 1995年,农业种植,以粮为主,油菜、棉花次之。1996年后,逐渐调整种植结构,县城近郊以蔬菜为主,远郊油菜、蔬菜、粮食兼作。2005年,粮食总产428吨,油菜子总产18吨,蔬菜总产512吨。生猪出栏35434头,年末存栏10714头。水产品产量300吨。工业生产先后有鑫山水泥厂、邦尼制药厂等较大型企业落户镇内。2002年,鑫山水泥厂占地20.7公顷,投资3.9亿元,建成日生产能力2500吨、年生产能力90万吨水泥的较大型企业。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公司原在东方红六组创建,发展壮大后于2002年迁建到沙城工业园,占地13公顷,为全市百强民营企业。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027万元(不含以上3家企业),其中工业68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96. 8%。财政收入16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0元。
  境内武九、京九铁路穿境而过。公路运输线长,客班车县内可通达各乡镇场,省内可通达九江、南昌、德安、星子、庐山、瑞昌等市、县,省外可通达上海、杭州、厦门、石狮、广州等地。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使用率达98%;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2005年用户覆盖率达95%。2005年,有镇中心小学1所、村级东风小学1所;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3个、街道私人诊所18个。
  历任镇党委书记熊桐杨、柳存信、刘英勇、倪荣焱.桂贤艾,镇长谢远荣、任开真、黄汉林、周平松、胡凡钊、刘水桃(女)。
  江洲镇位于县境东北隅,地处赣、鄂、皖三省交会的长江中心,因名江洲。东毗新洲垦殖场,西砥江流,南与庐山区新港镇、北与黄梅县段窑和宿松县程营隔水相望,江洲大堤环绕全境。区域总面积83. 75平方千米。1993年8月,撤乡设建制镇。镇政府驻下九号,西南距县城35千米、九江市区19千米。
  江洲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域,地势自西向东平缓倾斜,地表水流经河网通过扬水设备注入长江。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灌溉便利,适宜棉花、油菜、花生等农作物种植。2005年,有耕地2932.2公顷,均为旱地,林地266.6公顷,养殖水面286.7公顷。
  1986年,辖九号、九洲、团洲、江洲、蔡洲、槐洲、柳洲、后埂、前埂、洲头、六号、联洲、同兴、官场村委会14个和园林场、益民场2个。有村民小组196个,主要自然村54个。全乡人口6237户、30764人,其中非农人口606人,均汉族。1995年,撤园林、益民场,合并设镇良种场。2003年9月,撤前埂、后埂村,并人洲头村;撤九洲村设九洲场。2005年,辖洲头、江洲、九号、六号、槐洲、同兴、官场、联洲、柳洲、蔡洲、团洲村委会11个和九洲场、镇良种场2个,村民小组201个,主要自然村54个(1999年对大堤决口处居民村庄实行整体迁移,建新村1个,69户,315人)。全镇人口10737户、36726人,其中非农人口1341人,汉族以外有回族1人。
  江洲植棉历史悠久,是赣北重点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国百强产棉乡镇之一。油菜、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棉花。蔬菜种植从2000年起迅速扩大,以洲头村居多,其中大棚面积20公顷。2005年,皮棉总产3354吨,油菜子总产3330吨,花生总产56吨,蔬菜总产30795吨,生猪年度出栏4263:头、年末存栏2709头,水产品总量2200吨。工业生产立足本地资源,2005年,有轧花、油脂等加工企业9家。
  200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10400万元,其中工业435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1.8%,财政收入2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6元。
  1997年,镇政府至长江大堤码头渡口3.3千米沙石路改建成水泥路。2004 - 2005年修建镇政府至新洲垦殖场10.2千米水泥路。2005年全镇通车总里程142千米(水泥路42千米,沙石路100千米)。水上设有九洲、洲头、官场、向阳站等渡口码头9个,全部轮渡过江。新港渡口至江洲码头是主要过江通道,客货车辆经此乘渡轮直达九江市城区和九江县城。2004年,该渡口车渡更换为200吨大型船舶;翌年,人渡船舶载客量为238人。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使用率达96%。2000年,开通闭路电视,2005年用户覆盖率70%。2001年,创建江洲革命烈士陵园,成为江洲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2年,国家投资架设高空过江高压电缆线路,解决过去电缆江底穿越长期故障多、维修难、常停电问题。
  2005年,全镇普通全日制中学有江洲中学及团洲私立中学各1所,有镇中心小学1所、各村小学及蔡洲私立小学共15所;镇设中心卫生院1所,各村卫生所13个;镇建成自来水厂日供水量2120立方米。
  历任乡镇党委书记方长春、喻方安、叶淦泉、张钦能、倪国泉、何庆普、李照培、叶珍奇,乡镇长黄振应、杨克富、涂宜文、高品林、赵大刚、梅守国、潘照平、李照培、桑昌明、叶珍奇、潘华东。
  城子镇镇位于县境西北边陲,东和东南与县内永安乡相邻,西以赤湖大山西缘至白马湖大嘴西一线与瑞昌市连界,西北与瑞昌市码头镇长嘴村接壤,北和东北与湖北武穴市龙坪和黄梅县新开区隔江相望。1993年8月,撤乡设镇。区域总面积46. 91平方千米(含赤湖场18. 17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城镇街,东南距县城47千米。
  境内襟江带湖,陆地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水汇入赤湖后直接注入长江。域内江湖纵横,水网密布,黄沙资源丰富,赤湖大山等处有金和铁矿。2005年,有耕地703.1公顷(旱地634.3公顷,水田68.8公顷),林地64公顷,养殖水面79.5公顷。
  1986年,辖城镇、火龙、春光、龙江湖、彭湾、赤湖村委会6个和乡农科所1个,村民小组76个,主要自然村50个。全乡人口2346户、11842人,其中非农人口172人,均汉族。1987年,春光村更名白马湖村。2003年9月,撤乡农科所并人城镇村。2005年,辖赤湖、彭湾、城镇、火龙、龙江湖、白马湖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78个,主要自然村54个(1998年洪灾后建新村增加自然村4个)。全镇人口4612户(含赤湖场1161户)、15844人(含赤湖场2359人),其中非农人口312人。均汉族。
  平原洲地以种棉花和油菜为主,丘陵山地以种杂粮、林果为主。2005年,粮食总产1882吨,皮棉总产440吨,油菜子总产551吨,花生129吨。生猪年度出栏1650头,年末存栏720头。水产养殖以租赁承包赤湖水产场水面养鱼为主,水产品产量1900吨,珍珠蚌500万个。水果总产量128吨。工业生产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有轧花厂、油脂厂等小型企业7家,均由个人承包经营。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00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1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 9%。财政收入1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7元。
  2002年,境内乡级公路东起赤心堤老坝头、西至白马湖齁子岭(县界)全长11千米的沙石路改建成柏油路面,2004年再改建成水泥路面。村级公路通车总里程8.6千米,其中水泥路6.5千米。自然村公路已成网络。水上有过江船渡一处,是县境西北与湖北往来主要过江通道。客班车每日往返县城12趟次、九江市城区4趟次。
  1991年,开通程电话,2005年用户安装使用率91%。1993年,接通闭路电视,2002年开始大面积覆盖,2005年用户收视率92%。2005年,有公立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5所,私立学校1所;镇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5所。
  历任乡镇党委书记文学坤、熊再田、徐元伙、赵经焰、何庆普、张国安、桂贤艾、张炳忠,乡镇长朱汉启、陈尚斌、汤善西、陆龙凤、何庆普、桂由清、李广焰、张炳忠、曹德军。
  港口街镇原名洗心桥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因堤名桥,以桥名乡。1992年,洗心桥更名港口街。1993年8月,撤乡设镇,因街以名。东起省棉科所,南临新塘乡紫荆村、赛城湖水产场,西至安城桥与瑞昌赛湖农场接壤,北东沿小江与永安乡长河村、永安村为界。镇域总面积57. 6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港口街,东至九江市城区21千米,东南至县城29千米,西至瑞昌市区12千米。
  全境属半丘陵半滨湖地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地表水分别汇人赛城湖和赤湖。2005年,有耕地1417.9公顷(水田469.1公顷,旱地948.8公顷),林地915.3公顷,养殖水面231公顷。境内丁家山一带蕴藏着丰富的铜硫矿、金矿和其他稀散矿床。
  1986年,辖洗心桥、港口、花园、合桥、傅塘、麒麟、丁家山、生机林、刘仓、茶岭村委会10个和集镇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68个,主要自然村154个。全乡人口4916户、23782人(含省棉科所人口),其中非农人口2534人,汉族以外有苗、壮族共15人。2003年9月,傅塘、麒麟、合桥村合并,称富塘村。2005年,辖洗心桥、港口、花园、富塘(原傅塘)、丁家山、生机林、刘仓、茶岭村委会8个和集镇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71个,主要自然村154个。全镇人口6631户、25838人,其中非农人口1722人,汉族以外有苗、壮、满、蒙古、土家族共21人。
  农业生产历来是粮、棉、油三分天下各占其一,林业、水产亦有优势。粮食种植因产业结构调整和退田还湖而有所减少。莲藕种植扩大到333公顷。龙虾等水产品养殖水面100多公顷。旱地种植棉花面积减少,新增蔬菜、草莓、花卉种植项目。2005年,粮食总产7872吨,皮棉总产865吨,油菜子总产1200吨;莲藕总产9150吨,草莓总产60吨,蔬菜总产15562吨,花卉总产120万支,水产品总量1300吨,其中鲜鱼总产1200吨,龙虾、螃蟹、珍珠等100吨;生猪年度出栏6186头,年末存栏450头。境内丁家山金矿于1989年先由乡政府开采,1993年并人县铁门坎金矿开采经营。2005年,有镇粮油加工厂、轧花厂、自来水厂等企业。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6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13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2.8%。财政收入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
  省道九瑞公路境内全长9千米,由镇向东直达九江市城区、向西直达瑞昌市,中途连接洗心桥、富塘、丁家山、生机林、茶岭村。2004年,建成生机林至坪头山水泥公路。2005年,全镇水泥路通车总里程27千米。每天有客班车通达县城和瑞昌市等地。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3500户安装使用。1995年,接通有线电视,2005年收视覆盖面560户。2005年,全镇有公立中学2所、私立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9所;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3个。有自来水厂1个,日供水量900立方米,1450户用上了自来水。移民建新村2个,共安置滨湖低水位地区移民87户。
  历任乡镇党委书记喻方安、汪和放、徐元伙、毕卫星、王方荣、周升锋,乡镇长汪和放、胡木林、周升保、徐义宇、毕卫星、王方荣、周升锋、张训凯。
  狮子镇位于县境中部,因山以名。东邻沙河街镇及沙河经济开发区,南接岷山乡,西连新合镇,北止城门乡。1993年8月,撤乡设建制镇。区域面积50. 66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住岭街,东距县城6千米。
  境内有蔡桥村王家墩遗址,商周至春秋便有先民聚居。牌楼村高家是享誉千年的“江州义门陈”发祥地。三桥村有岳飞夫人李氏墓和明皇室安国郡主朱妙善(朱元璋之孙女)墓。龙岗村有著名旅游景点狮子洞。
  全境属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地表水由蔡桥河,三桥河分别汇人赛城湖、七里湖。2005年,有耕地863.5公顷(水田716.6公顷,旱地146.9公顷),林地2343公顷,养殖水面87公顷。境内石灰石资源丰富。
  1986年,辖住岭、蔡桥、龙岗、黄金、鸡岭、朗山、煤山、三桥、牌楼、青山、雨淋村委会11个,村民小组156个,主要自然村162个。总人口3942户、19301人,其中非农人口467人,均汉族。
  1987年,青山村改称仲山村。2003年9月,撤黄金村,并人朗山村;撤雨淋村,并人仲山村;撤住岭村,设住岭居民委员会。2005年,辖朗山、仲山、煤山、蔡桥、三桥、牌楼、鸡岭、龙岗村委会8个和住岭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56个,主要自然村160个(农民建新村5个,弃旧村7个)。总人口6051户、22711人,其中非农人口635人,汉族以外有满族1人。
  农业种植以粮为主,兼种棉花、油料。2000年后,山坡地改种水果207公顷,其中早熟梨140公顷。2005年,全镇粮食总产5140吨,皮棉总产127吨,油菜子总产397吨,水果总产51吨,生猪年度出栏2517头,年末存栏2750头。水产品总量455吨。工业生产有石灰烧制、石料开采,私营采石场9个,各种运输车辆600多部。有九江新瑞玻纤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345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9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7. 6%。财政收入3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1元。
  2001年,省道双瑞路狮子段改道裁直拓宽,途经境内龙岗、住岭、鸡岭、黄金村,柏油路面全长6千米。2005年,全镇通车总里程31千米,其中水泥路10千米、柏油路6千米、沙石路15千米。
  1996年,开通程控电话,用户使用率85%;接通闭路电视,用户收视率30%。2005年,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l所、村级小学8所;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8个。
  历任乡镇党委书记殷成长、黄家国、叶明桥、倪国泉、余菊生、梅守国、陈义淼、张子洪,乡镇长聂济国、熊耀林、熊六才、孙家松、齐桦、洪飞、王事建、刘宏、张周应。
  新合镇位于县境中西部,东邻城门乡、狮子镇,南接岷山乡,西毗新塘乡,北连城门湖、马桥湖,区域面积43. 31平方千米。1994年4月15日,撤乡设建制镇,镇人民政府驻易家埂,东距县城14千米。是近代中国著名新闻记者黄远庸故乡。
  全境为丘陵山地与滨湖垅畈交混相连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略平。地表水通过蚂蚁河、江新河流入城门湖。2005年有耕地768.1公顷(水田503公顷,旱地265.1公顷),林地2058公顷,养殖水面65公顷。境内竹木、石灰石储量丰富。
  1986年,辖游狮、杨桥、关山、涌塘、小石、址坊、利民、尖山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127个,主要自然村118个。总人口3079户、14411人,其中非农人口281人,均汉族。1999年,对低水位村民进行迁移,建新村11个,废弃旧村32个。2003年9月,撤关山村,并人杨桥村(后又改设关山农场)。2005年,辖尖山、利民、爱国(原游狮)、址坊、小石、涌塘、杨桥村委会7个和关山农场1个,村民小组127个,主要自然村97个。全镇人口4517户、16353人,其中非农人口434人,均汉族。
  水利自流灌溉条件优越,适宜粮棉种植。2000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改种水果面积300公顷。生猪养殖起步早、大户多。2005年,粮食总产5698吨,皮棉总产97吨,油菜子总产304吨;生猪年度出栏6800头,年末存栏5810头,水产品总量600吨,水果总产70吨,以“桑梨”牌早熟梨为主。1986年,乡有陶瓷颜料、建材、制衣、农机、针织等企业9家。2002年,镇制衣厂由福建老板租赁经营,更名九江米迪服装制衣有限公司,2004年末,产值3600万元;陶瓷颜料产品销往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曾高雨”豆条已成为九江市名优产品。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27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34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6. 7%。财政收入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8元。全镇有6000余人外出务工,年纯收入计5398万元。
  境内有武九铁路、双瑞公路穿越。1999年,尖山村登山沙石路贯通。2003年,镇至涌塘新村3.2千米水泥路建成。2005年,全镇公路通车总里程38.2千米,其中水泥路17.2千米,并拓宽“五一”大桥,兴建蚂蚁河、冯家河桥。每天有20多趟客班车经镇东抵县城,并开通新合至南昌和至福建厦门、石狮等地长途客运班车线路。
  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装机2480户。2002年,接通有线电视,2005年用户810户。2005年,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7所、镇幼儿园l所;镇中心卫生院l所、村卫生所7个;自来水厂1个。新建的涌塘中心村是全市文明小康示范村。
  历任乡镇党委书记洪育梅、张贤松、吴从彬、张钦能、聂志平、熊支炎、李金梅(女)、饶开炎、饶思梅,乡镇长张贤松、黄汉林、熊克兴、杨书淼、张子洪、饶开炎、洪飞、冯美昭。
  马回岭镇位于县境南端,东和东南分别与星子县隘口、泽泉乡为邻,西与德安县高塘乡接壤,北与本县岷山乡连界,南端蛟田村插入到星子县境内。1990年3月20日,撤乡设建制镇,2002年10月撤县农科所并人马回岭镇。镇域面积92. 1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马回镇集镇,按铁路里程北距县城21千米,公路里程30千米。
  全镇属低山丘陵地区,岗地垅畈纵横交错。地势东西偏高,南北豁平,地表水流经德安人鄱阳湖。境内资源丰富,石灰石和青石板储量大。2005年,有耕地1518.5公顷(水田1439.7公顷,旱地78.8公顷),林地5016公顷(人工林1420公顷,自然林1415.5公顷),养殖水面213.6公顷。
  1986年,辖秀峰、蔡桥、长垅、杨溪、马头、红桥、富民、杨柳、铭山、排山、蛟田村委会11个,集镇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67个,主要自然村184个,总人口4713户、23498人,其中非农人口1859人,汉族以外有回族13人、满族3人。1987年,蔡桥村改称蔡家桥村。2002年10月,撤县农科所,并人马回岭镇,增设颜家畈村。2003年9月,撤秀峰村、马回岭居委会,设秀峰居委会;杨溪村与长垅村合并,改称朝阳村,撤颜家畈村,改设镇良种场。2005年,辖朝阳、马头、红桥、富民、杨柳、铭山、排山、蛟田、蔡家桥村委会9个和秀峰居委会、镇良种场各1个,村民小组171个,主要自然村187个。总人口8746户、29035人(含九江市农科所20户、289人),其中非农人口2134人,汉族以外有苗、回、满、蒙古、土家族共27人。
  境内土地广阔,水利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捷,适合粮棉生产和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素有全县“第一粮仓”之称。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西瓜等。唯西瓜皮薄、子小、瓤丰,味甜而享誉省内外。1990年起产业结构调整为粮棉各半。2000年,桃、梨、苗木、花卉生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全镇苗木(种子)、花卉产品交易总额1.7亿元,有“江南苗木第一镇”之美誉。2005年,粮食总产8154吨,油菜子总产589吨,皮棉总产571吨,水果总产985吨,瓜果总产4400.吨;生猪年度出栏2205头、年末存栏2741头,水产品总产750吨。全镇有民营企业75家。第三产业主要是汽车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修理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至初六为庙会日(又称墟日),来商纳贾数以万计,是县内与周边县市乃至南昌、武汉等物资交流要地,每年交易额达200万元以上。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65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6. 6%。财政收入3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
  京九铁路和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经镇东穿过。庐山机场坐落在镇蔡家桥村和岷山乡青岗村。环庐山南路穿越富民、杨柳两村。2005年,全镇公路通车总里程30千米(不含国道、省道),其中乡道水泥路通车总里程21千米,并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客班车可通达县城和九江市城区及南昌市和德安、星子等地。
  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装机6200部。2001年,接通有线电视,2005年用户460户。2005年,全镇有公立、私立全日制中学各1所,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9所;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含集镇个体诊所)36个。镇自来水厂日供水量500立方米。集镇建设规模位列全县乡镇之首,面积0.7平方千米,居民人口2135人,各类商业门点172家。
  历任乡镇党委书记杨海林、欧阳礼彬、蒋武、梅秀文、赵大刚、毕卫星、凌杰、梁先进,乡镇长余章庆、汤善庆、涂泽群、董祖真、程大新、管卫华、李照培、黄永进、熊家寿、梁先进、但传捷。
  永安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东起赛城湖闸口,西止城子镇赤湖村,南沿小江(史称小江,实则小港)与港口街洗心桥村、省棉科所、赛城湖水产场为邻,北界长江,与湖北二套口、陆家嘴、团洲隔江相望。区域总面积58. 65平方千米(含省棉科所3. 91平方千米)。2002年1月,撤白华乡并入永安乡。乡人民政府驻大树下,东南距县城36千米。
  全境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襟江带湖,地势平坦,海拔平均20米,最低处人造河旁的滨江村地段14.3米高程。四周大堤环绕。地表水圩内经河网注入长江;圩外西北角200公顷面积余水排人赤湖;南堤外沿九瑞路一线的100公顷面积余水流人赛城湖。2005年,有耕地1749.7公顷(旱地1425公顷,水田324.7公顷)、养殖水面214.7公顷。
  1986年,永安乡辖明闸、大树、新民、滨江、官湖、爱国、爱民、永安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91个,主要自然村23个。总人口3745户、18274人,其中非农人口334人,汉族以外有回族3人。同年,县棉花原种场辖分场4个、生产队21个、主要自然村11个。总人口1266户,6104人,均汉族。1987年5月,场改设乡建制,称白华乡。因境内有白华寺,因寺名乡。下辖长河、白华寺、王家堡、幸福等分场同时改称村委会。2002年,合并后的永安乡辖明闸、大树、新民、滨江、官湖、爱国、爱民、永安、长河、幸福、白华寺、王家堡村委会12个。2003年9月,撤幸福村,并人王家堡村;撤明闸村,设乡农科所。2005年,辖大树、新民、滨江、官湖、爱国、爱民、永安、长河、白华寺、王家堡村委会10个和乡农科所1个,村民小组106个,主要自然村34个。总人口7972户、30524人(含省棉科所1963人),其中非农人口2146人。汉族以外有回族4人。
  全乡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水源丰富,很适合棉花、油菜、花生、蔬菜、瓜果、豆类种植,水产养殖也极具优势。是九江县第二大产棉乡,全国蔬菜安全科学用药示范区,江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示范园。2005年,粮食总产1515吨,皮棉总产1300吨,油菜子总产1921吨,蔬菜总产48620吨;水产品总量1410吨,以鲜鱼为主,河蚌、珍珠、鹅鸭次之,爱民村有精养鱼池73.3公顷,已成九江市长江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生猪年度出栏3084头、年末存栏2069头,家禽出笼37600羽。乡内工业企业立足本地资源,依托九江市区位优势,有油脂加工、日用化工、新型建材、棉花加工等企业18家。
  2005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12980万元,其中工业471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6.3%。是年,全乡财政收入2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8元。
  2000年,沿长江堤顶原沙石路改建成水泥路。南堤一线爱国至长河村全面建成水泥路。2005年,全乡各村公路全面硬化,通车总里程36.7千米,每天分南北两线有客班车往返九江市城区和九江县城沙河街,并有大树下、徐家湾、爱国村3处过江渡口,全部机动船运输。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4500户安装使用。1999年,接通有线电视,2005年用户率600-/0。2005年,有中学2所(原白华乡驻地、爱民村各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9所,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9个。全乡修建自来水塔14座,(其中官湖村安装高压无塔送水设备1套),日供水量3000立方米,可供6000户、24000人饮用水。
  历任永安乡党委书记徐隆凤、项长春、陈德松、田绍仁、聂志平、余菊生、刘晓来,乡长刘诗火、张纯记、余金火、田绍仁、陈锋、吴必胜、费卫国、刘晓来、桂贤艾、王水龙。
  原棉花原种场、白华乡历任党委书记陈德松、熊家福、冯德垠、张圣才、卢则琦,场长和乡长徐元伙、赵经焰、冯德垠、张圣才、卢则琦、桂贤艾。
  城门乡位于县境中部,因湖以名。东邻沙河街镇,南接狮子镇,西连新合镇,北为赛城湖环绕。区域面积48. 91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徽州铺,东距县城12千米。乡政府驻地前有城厢墩遗址,为商周时期先民聚居地。
  全境属滨湖丘陵,地势南高北低,地表水汇人赛城湖。城门矿山属国家18个大型铜矿山和9大稀散矿床之一,白家畈陶土可烧制陶器。2005年,有耕地1362公顷(水田690.4公顷,旱地671.6公顷)、林地1140公顷、养殖水面194公顷。
  1986年,辖金桥、金兰、白畈、白鹤、石桥、红旗、红星、立新、联盟、兴联村委会10个,村民小组177个,主要自然村199个。总人口4926户、23252人,其中非农人口433人,汉族之外有壮族1人、满族2人。1999年,设集镇管理委员会。2003年9月,撤红旗村并入红星村,撤立新村并入联盟村。后又改设立新农科所。2005年,辖金桥、金兰、白畈、白合(原白鹤)、石桥、红心(原红星)、兴联、联盟村委会8个和集镇管委会及乡立新农科所各1个,村民小组179个,主要自然村177个(“九八”洪灾后迁址建新村27个,废弃旧村49个)。全乡人口7061户、24961人,其中非农人口642人,汉族以外有壮、满族共3人。
  境内水田、旱地兼有,水稻、棉花、油菜、花生、小麦、玉米、红薯、黄豆、芝麻等杂粮皆宜种植。2005年,粮食总产7363吨,皮棉总产171吨,油菜子478吨,生猪年度出栏4790头、年末存栏5012头,水产品总产1200吨,水果总产25吨。工业企业有乡日化厂、自来水厂、液化气站等8家。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2391万元,其中工业60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5.1%。财政收入2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元。
  1991年,江西铜业公司将南接双瑞路、北止城门矿山的原沙城矿山铁路专线改建成沙石公路,全长12.6千米,2000年建成水泥路。村级公路均在2000 - 2005年相继建成水泥路。从城门矿山至乡集镇每天有客班车往返县城。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装机6100部。2002年,接通有线电视,用户收视率达45%。同年,建成乡自来水厂,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2005年,全乡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l所、村级完小6所、初小3所,幼儿园1所;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1个。
  历任乡党委书记陈世银、徐海龙、喻方安、熊修帮、徐保淦、蔡卓光、孔祥明、卢则琦,乡长黄家国、徐海龙、赵宋金、吴宜洲、张早煌、蔡卓光、胡忠法、孔祥明、刘安乐、凌学金、曹俊明。
  新塘乡位于县境中西部,东毗新合镇,南连岷山乡,西接涌泉乡,北临长河与瑞昌市区及其赛湖农场一衣带水,东北止城门矿山。2002年1月,撤长山乡并人新塘乡。区域面积77. 38平方千米。乡政府驻新塘铺,东距县城18千米。
  全境大部分属丘陵山区,小部分属滨湖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经蚂蚁河、杨桥河、长河分别流人赛城湖。境内蕴藏石灰石、煤炭和木竹资源,滨湖地区养殖资源占有优势。2005年,有耕地1111.7公顷(水田652公顷,旱地459.7公顷)、林地3600公顷、养殖水面272.9公顷。
  1986年,新塘乡辖岷山、前进、坡峰、富源、青山、向阳、赤山、光辉村委会8个和乡园林场1个,村民小组113个,主要自然村99个。总人口2568户、12039人,其中非农人口518人,汉族以外有回族1人。同年,长山乡辖紫荆、胡桥、铜泉、西河、四华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65个,主要自然村74个。总人口1363户、6522人,其中非农人口114人,均汉族。1987年,岷山村更名外岷山村。2003年9月,撤坡峰村,并入前进村;撤光辉村,并人向阳村;撤西河村并入四华村;撤园林场并人前进村17组。2005年,辖外岷山、前进、青山、富源、向阳、赤山、紫荆、胡桥、铜泉、四华村委会10个,村民小组178个,主要自然村173个。总人口5361户、19933人,其中非农人口744人,汉族以外有苗族3人。
  山地、湖田、水面适合种养业发展,粮、棉、油兼而有之,猪、鸡、鱼亦具优势。2005年,粮食总产5835吨,皮棉总产208吨,油菜子总产503吨,生猪年度出栏4520头、年末存栏3200头,水产品总产1228吨。宋茂火养猪大户6年时间共出售肉猪2200头。“桑蓠”牌早熟梨为江西无公害产品。江西博莱大药厂在紫荆村租地40公顷,投资3000万元建现代农业生态园和休闲度假别墅。工业有石材开采、粮油加工、砖瓦烧制等企业12家。
  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713万元,其中工业313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6.5%,财政收入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6元。
  2003年,长(山)一新(塘)建成水泥公路,全长6千米。2005年,全乡公路通车总里程66千米,178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公路,8个村委会通水泥路。紫荆、四华、前进等边远村和革命老区外岷山村均有客班车直通县城。
  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装机5110部;2002年,接通有线电视,用户达520户。2005年,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2所、村级小学8所;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8个。
  历任新塘乡党委书记廖祥木、文学坤、徐保淦、余章庆、杨绍民、高茂木、刘友柱、徐从金、曹达银,乡长徐保淦、黄贤湘、吕龙林、周平松、孙家松、王军、熊玉红、吴仁江。原长山乡历任党委书记黄世和、陈世生、徐保淦、罗其春、熊支炎、刘友柱、徐从金;历任乡长李飞建、杨绍民、余菊生、杨书平、刘英勇、刘友柱、徐从金、刘水桃(女)。
  涌泉乡位于县境西部,域内有多处常年不涸、流淌不断地清泉涌出,因泉以名。东南接岷山乡,西南至西北与瑞昌市九源、红岭、桂林连界,北顶新塘乡。区域面积49. 62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李家铺,东至县城27千米,西北距瑞昌市区5千米。
  全境属丘陵山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略平。戴山最高峰海拔388.1米。地表水经横港、长河汇入赛城湖。森林及地下水和矿产资源丰富,溶洞密布,已探明溶洞9处,有“洞府之乡”之称。已开发的涌泉洞风景区即坐落在涌泉村。2005年,有耕地742公顷(水田471.5公顷,旱地270.5公顷)、林用地3337公顷、养殖水面42公顷。
  1986年,辖跃进、长岭、泉塘、涌泉、黄洞、枫树、铁炉、戴山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111个,主要自然村103个。总人口2682户、13913人,其中非农人口128人,汉族以外有回族3人。1987年,跃进村更名锣鼓岭村;泉塘村更名泉塘畈村。2003年9月,长岭村与锣鼓岭村合并,复称跃进村。2005年,辖跃进、黄洞、涌泉、铁炉、枫树、戴山、泉塘畈村委会7个,村民小组116个,主要自然村103个。总人口3767户、16620人,其中非农人口380人,均汉族。
  境内农业种植品种多,以粮为主、棉花、苎麻、油菜次之。苎麻曾在1990年前后种植多、产量高、价格好。1995年后苎麻市场疲软、利用山坡地改种药材、柑橘、山药、葡萄、早熟梨等。2005年,粮食总产3297吨,皮棉总产76吨,油菜子总产426吨,水果总产1 1吨;生猪年度出栏3100头、年末存栏3650头,水产品总产301吨,生猪、土鸡、牛蛙、成鱼、肉鸭、山羊在戴山及水库区域形成立体养殖,长岭葡萄园初具规模。全乡有工业企业15家。
  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69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6.8%。财政收入2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5元。
  境内武九铁路、双瑞公路穿越长岭村、泉塘畈村。2001年,长岭村至涌泉洞建成水泥路,全长7千米。2004年,长岭埂经周家地至瑞昌市水泥路及跨河大桥建成通车,解决历史以来制约九江县西部乡镇及县城至瑞昌市因河水阻隔交通不畅的瓶颈问题。2005年,全乡各自然村均有公路通达,有多趟客班车往返九江县城和瑞昌市区。
  1995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有3550户装机使用。1999年,接通有线电视,2005年收视率达60%。1998年洪灾后,周家地建移民新村1个。2002年,建成乡自来水厂,供集镇居民使用。2005年,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7所;有乡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8个。同年,新拓展的乡集镇李家铺有居民150户、900多人。
  历任乡党委书记熊修邦、陈忠符、文建华、刘英勇、高茂木、倪国泉、黄训沐、刘和平、桂由清、张光海、何仁友,乡长吕照柱、陈忠符、文建华、高茂木、胡均松、刘和平、凌学金、李丽娟(女)、胡求春。
  岷山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东倚庐山通远,西南与马回岭镇和德安县林泉乡接壤,西北与新合镇、新塘乡、涌泉乡和瑞昌市九源乡相邻,北毗狮子镇、沙河经济开发区。区域面积112. 71平方千米。2002年1月,撤黄老门乡并人岷山乡,乡政府驻黄老门集镇新街。按铁路里程北距县城15千米,公路里程16千米。
  地势西与北偏高,东和南略平,株岭山横贯全境,大岷山雄居西南,处庐山、岷山、株岭山间夹带,庐山延伸境内的大步尖为全县最高点。地表水大部分南流经德安入鄱阳湖,小部分东流经三桥河人七里湖,北流经蚂蚁河人城门湖。土地革命至抗日战争时期是赣北革命根据地。境内石灰石、竹木资源丰富。2005年,有耕地1599.9公顷(水田310.7公顷,旱地1289.2公顷)、林地7452公顷、养殖水面195.6公顷。
  1986年,合并前岷山乡辖文桥、岷山、金盘、花盘、株岭、小阳、民主、孙家垅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69个,主要自然村86个。总人口1625户、7911人,其中非农人口202人,均汉族。同年,原黄老门乡辖春华、分水、中岭、株岭、红峰、通田、青岗、红光、团山、大塘村委会10个和集镇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19个,主要自然村146个。总人口3261户、15938人,其中非农人口549人,汉族以外有回族3人。1987年,岷山乡株岭村更名西株岭村;黄老门乡株岭村更名东株岭村。2002年,岷山乡辖文桥、岷山、金盘、花盘、西株岭、小阳、民主、孙家垅、春华、分水、中岭、东株岭、红峰、通田、青岗、红光、团山、大塘村委会18个和居委会1个,乡农科所1个。2003年9月,撤中岭村,并入分水村;撤通田村,并人青岗村;撤西株岭村,并入花盘村。2005年,辖文桥、岷山、金盘、花盘、小阳、民主、孙家垅、春华、分水、红峰、大塘、红光、团山、青岗、东株岭村委会15个,居委会和乡农科所各1个,村民小组171个,主要自然村230个。总人口9115户、27451人,其中非农人口2738人。汉族以外有回族1人。
  全乡地域大,土地阔,水源足,是县内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宜种水稻、棉花、油菜、生姜、茶叶、水果、苗木等,黄老门生姜颇具盛名。2005年,粮食总产9658吨,皮棉总产800吨,油菜子总产1713吨,生猪年度出栏4558头、年末存栏5998头,水产品总产807吨,水果总产1374吨,茶叶总产5吨,甘蔗总产6000吨。年采伐杉杂木约800立方米、毛竹10万根。工业以采石、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20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4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4. 8%。财政收入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6元。
  庐山机场位于境内青岗村与马回岭蔡家桥村,京九铁路纵贯全境,昌九高速公路擦肩而过。1995年,飞机场至大塘水泥路贯通,全长9.8千米。1997年,黄老门火车站撤销。2005年,全乡公路通车总里程69千米,其中水泥路39千米。客运班车南线由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北线由岷山至狮子公路均可通达县城。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月户装机率78%。2002年,接通有线电视,2005年用户收视率21%。1995年,原黄老门乡通过“引农造城”、“招商引资”举措,在黄老门老街后新建一条2千米长街道的新集镇。1997年,投资80万元建成日供水量500立方米的镇自来水厂1座。2005年,乡设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5个;中学2所、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13所。江西武术学校在分水村建有训练基地,曾荣获江西省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历任岷山乡党委书记杨弟荣、柳存信、陈尚斌、梅秀文、聂志平、黄承淼、饶思梅、王事建,乡长陈尚斌、梅秀文、聂志平、黄承淼、龚安刚、黄泽民、刘宏、王事建、徐教伍。原黄老门乡历任党委书记潘龙林、熊家福、蒋武、胡进宝、倪荣焱、凌兴铎,乡长熊支富、任开真、黄玉琪、倪国泉、倪荣焱、熊家寿、黄永进。
  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沙河乡,2003年10月28日,撤沙河乡建制,成立九江县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开发区)。位于县境中东部,因河以名。东邻庐山区赛阳镇,南接岷山乡,西毗狮子镇和沙河街镇,北与七里湖相连。区域面积42.2平方千米。开发区管委会驻沙河街刘八碗。县沙城工业园、九江市出口加工区坐落境内。
  全境属丘陵垅畈区,地势自南向北平缓倾斜,地表水通过蛟滩河、冯河、沙河、甘家河汇入七里湖。2005年,有耕地445.3公顷(水田404.5公顷,旱地40.8公顷)、林地1461公顷、养殖水面117.7公顷。
  1986年,辖毛桥、蓝桥、天坡、冷水、石门、泉塘、蛟滩村委会7个和乡农科所1个,村民小组114个,主要自然村126个,总人口2900户、14051人。均汉族。2003年8月,蛟滩村及泉塘村的三、四、五、六、八、九、十四、十五、十六组划归九江市开发区。9月,撤石门、冷水村委会,设石门、冷水居委会;撤农科所,设刘八碗社区;增设庐山南路、庐山北路居委会。2005年,辖毛桥、蓝桥、天坡、泉塘村委会4个,刘八碗社区1个;庐山南路、庐山北路、石门、冷水居委会4个,村民小组84个,主要自然村74个,总人口3028户、11769人,其中非农人口4800人,汉族以外有侗族1人。
  全境属县城近郊,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1990年前,以粮为主,棉花、油料次之,瓜果、蔬菜辅之。1991年后,粮棉种植减少,油料、生姜、土豆、大蒜、蔬菜、苗木、花卉、林果、药材全面发展,生猪、奶羊、肉鸡、肉鸽养殖快速兴起。2005年,粮食总产3382吨,皮棉总产54吨,油菜子总产221吨,蔬菜总产量1580吨;生猪年度出栏2480头、年末存栏2527头,水产品总产量1200吨。工业依托沙城工业园,共有落户企业II家。
  200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34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7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1. 50-/0。财政收入14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7元。 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沙(河)黄(老门)公路南北向贯穿全境。京九铁路在天坡设庐山站,昌九高速公路在石门设进出口通道,沙黄公路可直达庐山机场。2005年,全乡公路通车总里程21千米。火车、汽车可直达九江、南昌等地。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装机3330部。1995年,接通有线电视,用户收视率32%。2005年,有中学1所、小学5所;区卫生院1所、村和社区医疗室7个。境内香樟花园是刘八碗、石门、甘泉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 历任乡党委书记高大启、张贤松、吴明建、熊耀林、赵大刚,乡长朱汉启、蒋武、吴明建、叶明锋、熊耀林、凌兴铎、桂由清。开发区党委书记赵大刚;管委会主任先后有胡凡钊、周理平。
  国营新洲垦殖场位于县境东北边陲,地处赣、鄂、皖交界的长江中心,东、南、北三面长江环绕,西与江洲镇毗邻,东南与湖口石钟山、庐山区新港镇杨家湾一衣带水,东北与安徽宿松江口镇隔江相望。区域面积19. 12平方千米。场部驻大湾洲,南距县城43千米。
  全境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洲地,成洲约于光绪五年(1879)。地势自西向东平缓倾斜,境内三角洲为全县最低点。地表水通过河网东流人江。土壤以沙土和粘土为主,普含氮、磷、钾三要素。土质肥沃,日照充足,灌溉便利,适宜棉花、油菜、花生等旱作物种植。2005年,有耕地690公顷(全部旱地)、养殖水面31公顷。
  1986年,辖农业分场8个、棉花良种场1个,生产队39个,居民聚居点10个。总人口1168户、5466人,非农人口112人,均汉族。2003年3月,调整部分分场,即二、八分场和良种场合并,称二分场;三、五分场合并,称三分场;七分场改为五分场;一、四、六分场不变,2005年,辖分场6个,生产队41个,居民聚居点10个。总人口1656户、6266人,均汉族。
  棉花、油料生产在全县占有优势。棉花生产坚持精选良种、科学种植,1990年12月获农业部授予“丰收奖奖杯和陆地棉花最高单产奖”称号。2005年,皮棉总产990吨,油菜子总产1170吨,花生总产40吨。生猪年度出栏200头、年末存栏152头,水产品总产600吨。工业以油菜子、棉花加工为主,供水、供电、建筑业次之。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0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7%。财政收入51万元,农工家庭人均纯收入2800元。
  1988年,四分场至五分场简易公路改建成水泥路。2003年总场至江洲镇界贯通水泥路。通过江洲至新港轮渡,汽车可直达九江市城区和九江县城。
  1987年,首建自来水厂,1990年,经扩建后全场居民100%用上自来水。2005年,有初中1所,小学2所;卫生院1所,卫生所4个。
  历任场党委书记黄昌金、叶淦泉、张早煌、赵大刚、高品林、龚安刚、曹达银、刘宏,场长叶淦泉、余金火、高品林、龚安刚、徐锦标、胡育刚。
  国营赛城湖水产养殖场位于县境北部,九江市西郊,东与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毗连,由南而西及至西北与沿湖的沙河街和城门乡、新合镇、新塘乡紫荆村、港口街及江西省棉科所一衣带水,北界小江与永安乡为邻。区域面积53.2平方千米,其中湖泊37.5平方千米。场部驻罗家渡,距县城18千米、九江市城区3千米。
  全境属半丘陵、半滨湖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地表水经赛城湖大闸注入长江。辖内水面宽阔,土质肥沃,适宜水产养殖,蔬菜种植。2005年,有耕地43.3公顷,养殖水面3620.1公顷(其中精养水面55.3公顷)。是县内主要水产养殖场和鱼苗、鱼种繁育基地。每年有大量天鹅、野鸭等候鸟迁徙来此越冬,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仅次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1986年,全民部分辖农业、鱼种、水产、茶林分场4个,农业生产队21个。集体部分辖赛湖、五峰村委会2个,村民小组19个,主要自然村36个。全场共有居民1499户、6202人,其中非农人口659人。汉族以外有回、满、白族共11人。2003年8月,赛湖、五峰2个村委会划归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茶林分场划拨九江市财政局。2005年,辖农业、水产、鱼种分场3个。总人口1829户、4155人,其中非农人口2919人。汉族以外有回、白、土家族共18人。有退休职工597人。
  水产业中盛产青、草、鲢、鲫、鳊鱼,兼有虾、蟹、蚌。尤以虾、蟹养殖发展快,规模大,产品远销武汉、南昌、上海等地。2005年,水产品总量3500吨,鱼苗冬片50万尾,夏花彭泽鲫7亿尾。生猪年度出栏1000头,年末存栏600头。蔬菜总产2610吨。工业生产以建材、建筑、运输等为主。
  2005年,全场工农(渔业)业总产值3628万元,财政收入231万元,农工家庭人均年收入3350元。
  场东首阎家渡,经跨河立交桥上西二路直达九江市城区;北邻九江外贸码头,永安大堤沿江公路,南通沙阎公路,省道九瑞公路在此交汇。
  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2005年,用户装机使用率37%。1996年,接通有线电视,2005年,用户收视率46%。1995 -1999年共建新村6个,安置448户、1921人。2003年,九江市河西水厂管道通达境内,800余户用上自来水。
  2005年,有初中1所、小学2所;场卫生院并入县人民医院,更名九江县人民医院赛城湖分院。 历任场党委书记聂济国、陈世银、罗会林、蔡云保、余菊生、黄振勇、叶洪谭、凌学金、周理平,场长张国勋、徐泽普、黄振勇、叶洪谭、魏清泉、刘凯。
  国营岷山林场位于县境西南岷山乡边陲,因山名场。全场散处于西冲垅畈和黄公岭、瑞明垅、邰阁垴、傅公山等地。区域面积16. 27平方千米。场部驻饶家畈,东北距县城22千米。
  全境属山区。峰峦起伏,林木茂密。地势分别向南、向东方向倾斜,地表水大部分经德安流入鄱阳湖,小部分经三桥河流人七里湖。2005年有耕地11.6公顷,林地1428公顷。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树种有三尖杉、白玉兰、白楠、南酸枣、豹皮樟、香樟等;主要药材有木灵芝、黄精、玉竹、丹参、白合、天南星、明党参等,珍稀野生动物有野猪、獐、麂、獾、白鹇及蛇类等。
  1986年,辖林业分场5个,生产队18个(其中集体挂钩3个),主要自然村5个。总人口192户、808人,其中非农人口674人,均汉族。2005年,辖林业分场5个,贮木场1个,集体生产队3个,主要自然村5个,总人口248户、991人,均汉族。
  林业生产以营造杉木用材林为主,兼营松杂木、毛竹、油茶和茶叶。2005年,有活立木蓄积量7. 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是年,茶叶总产2吨。场至岷山乡政府和狮子镇均为水泥公路,客班车每天往返县城6趟(次)。
  历任场党委书记徐会清、杜荣金、宋增华、熊书考、张光海、陈政、高修勇,场长李忠炎、孙全龙、凌家生、熊书考、黄凯、何仁友、于成林。
  附:驻县场(所)选介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位于县境西北九瑞公路14 -19千米区间。东起赛城湖水产场西端,南连赛城湖水域,西与港口街镇洗心桥村接壤,北与永安乡爱民村相邻。区域面积3. 91平方千米。2005年,有耕地225.8公顷,养殖水面1.2公顷。所部驻九瑞公路16千米处,距九江市城区8千米,九江县城21千米。
  1986年,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称江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88年改今名。是全省唯一省级棉花专业科学研究机构。该所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排灌方便;土壤为潮土型,土质疏松,通透性好,加之地属新垦区,不带枯萎病菌,四周环水,隔离条件好,有利于棉花试验和良种繁育。2005年,研究所下辖棉花生产队3个,有情报、育种、栽培、植保、土化研究室等生产和科研机构。全所人口585户、1963人,其中非农人口1560人。汉族以外有苗族1人。有科研人员21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
  1986—2005年,共获科研成果25项。先后培育出赣棉5、6、8、11、13号和赣杂1、106、3、108号新品种。2005年,赣杂106号新品种有偿转让江苏省“苏农种业公司”,从而改写江西棉花品种只靠引进,不曾出境的历史。同年,赣杂1号品种与省科隆公司签订合作开发项目。科研成果中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5个,国家科技进步奖1个,优秀新产品奖5个。所内主编的《江西棉花》期刊,是全国唯一省级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棉花科研专刊。
  历任所党委书记丁俊、刘东平(副所长主持工作)、田绍仁;所长吴济森、刘碧堂、田绍仁。
  九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位于九江县马回岭镇秀峰居委会,东靠京九铁路,北邻庐山机场。所部驻秀峰上畈。距九江市城区28千米,九江县城21千米。
  该所是九江市属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2005年,所内设有人秘、科研、综合治理等科室和良种繁育场。下设旱作室、水稻室、综合治理室。综合实验室是2001年由农业部立项建设的5个重点地(市)农科所的实验室之一。室内设有培养室、土壤肥料检测室、农药残留检测室、全自动智能温室等。全所有干部职工289人,其中科研人员35人(高级农艺师7人)。
  1986 - 2005年,先后获30项科技成果奖。其中鄱阳湖综合考察与治理研究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生态平衡良种繁育专业户设计方案获国家农业部设计奖,中国农作物种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历任所长燕忠华、陈光荣、叶为松(副所长主持工作)、沈新乐。
  九江市赤湖水产场位于九江县西北郊,东与永安乡相邻,东南与港口街镇相连,南与瑞昌市武山相望,西与城子镇接壤,北倚长江。区域面积18. 17平方千米。总场部驻长江大堤脚下的赤湖老闸旁。距九江市城区42千米,九江县城43千米。
  该所是九江市水产局属企业,历来以渔为主,渔、工、农、副结合。2005年,有养殖水面4902公顷。(其中人工养殖水面235公顷、大型湖泊围栏400公顷、精养鱼池128公顷、小型湖泊港汊养殖119公顷,赤湖大水面天然养殖4020公顷),耕地8.5公顷,果园林地7公顷,场内有常住人口1161户、2359人,汉族以外有回族5人。有在职职工1020人,退休职工500人。
  水产养殖以赤湖为依托,以养殖常规“四大家鱼”为主,亩产最高750千克。特种水产品有彭泽鲫、鳜鱼、河蟹、青虾、黄颡、斑点叉尾鲴、淡水珍珠等。2003年,水产场被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基地”。2004年,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05年,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是年,水产品总量5300吨,其中赤湖水产场1500吨,赤湖大水面散养3500吨。
  场办工业有九江市赤湖啤酒厂,属江西省国有中(一)型企业。1992年,烟水亭牌啤酒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5年,珍珠牌啤酒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生产规模5万吨,年生产总值达1亿元。
  历任场党委书记程世银、黄其珍、李耀明、欧阳次兴;场长李耀明、洪许泉。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经九江县志全体编撰人员辛勤工作,历时六年,《九江县志(1986~2005)》终于付梓了。该志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九江县二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是九江县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