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名士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1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名士传
分类号: K827
页数: 28
摘要: 第二节名士传周访 ( 259-320) 周访,宋士达,其先本汝南安城人,汉末避地江南,至周访已四世矣。三国归晋后,因家居寻阳,后亦称其为寻阳人。将门之后,祖父周纂,东吴威远将军;父周敏,为左中郎将。周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早年任县功曹,陶侃为散吏,知侃有才,力荐侃为主簿,二人结为挚友,后又将其女许配侃之子陶瞻为妻。升任上甲(今湖口)令后,从不以官欺人。
关键词: 革命烈士 名人传记

内容

第二节名士传周访 ( 259-320) 周访,宋士达,其先本汝南安城人,汉末避地江南,至周访已四世矣。三国归晋后,因家居寻阳,后亦称其为寻阳人。将门之后,祖父周纂,东吴威远将军;父周敏,为左中郎将。周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早年任县功曹,陶侃为散吏,知侃有才,力荐侃为主簿,二人结为挚友,后又将其女许配侃之子陶瞻为妻。升任上甲(今湖口)令后,从不以官欺人。有乡人盗得周访家牛,牵至坟堆中杀死,周访知晓后,密命掩埋,不让人知。西晋末,匈奴、羯族统治者,以反抗西晋统治转而掠夺百姓,破坏生产,中国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纷扰割据局面。永嘉五年( 311)六月,洛阳陷,时周访任参军东军事,后升扬烈将军,受命与王敦、甘卓等合兵击叛将江州刺史华轶,斩轶,以功升振武将军,寻阳太守。永嘉六年(312)t二月,奉命镇压荆湘间巴蜀流民杜弢部,大胜于庐陵,以功进龙骧将军,迁豫章太守加征讨都督,赐爵寻阳县侯。建兴元年( 313)八月,又配合陶侃攻陷湘州,大破杜军。三年( 315)八月,配合陶侃平杜弢,杜弢死后,率8 000军士进军沔阳,进讨杜曾,平定汉、沔。以功迁南中郎将督梁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屯兵襄阳(今湖北襄樊)。周访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智勇过人,威风远著,被时人誉为中兴名将。大兴三年(320),周访卒于任所,享年61岁,诏赠征西将军,谥日壮。长子周抚,字道和,晋元帝时官至征虏将军,都督梁州诸军事,后迁镇西将军,赐爵建城公;次子周光,字疆毅,晋咸和三年(328)从温峤击破苏竣、祖约,以功赐爵曲江男。
  周罗喉 ( 542-607) 周罗喉,字公布。南朝寻阳郡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善骑射,仕陈为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令,屡与齐军、周师战,勇冠三军,除右军将军,封始安县伯,总检校扬州中处诸军事。擢晋陵郡(治今江苏常州)太守。进爵为侯,都督豫章10郡诸军事、豫章内史。陈后主至德(583 - 586)中,除持节都督南州诸军事,迁太子左卫率。隋伐陈时,都督巴峡沿江诸军抗隋。陈亡,遂归隋。拜上仪同三司。开皇十八年(598),任水军总管,受命征辽东,泛海至平壤。十九年( 599).征突厥,进大将军。仁寿元年(601)为东宫右虞侯率,转右卫率,爵义宁郡公。炀帝大业元年(605),授右武侯大将军,进上大将军。二年( 606),任豳州(治今甘肃宁县)刺史。三年(607),迁泾州(治今甘肃泾川县)刺史,行晋、绛、吕3州诸军事,随即奉命率军平汉王杨谅之乱,临阵中流矢卒,时年65岁。部属扶柩还长安归葬,隋炀帝追赠周罗喉为柱国右翊卫大将军,谥日壮,赠绸锦千段。子周仲安官至上开府。周罗喉从军从政之余,好经史,工文学,才思敏捷,雅有文采,陈后主曾赞其“诗每先成,文士反落其后”。
  舒元舆 ( 791-835) 舒元舆,字升远,唐中晚期大臣、文学家。江州(今九江)人(《新唐书》谓为婺州东阳人)。出身寒微,自幼颖悟过人。15岁即通儒经。客居江夏(今湖北鄂州一带)时,节度使郗士美就对其才华感叹不已,多次推荐赞赏。元和八年( 813)举进士,唐文宗大和初(827),入朝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其纠察官吏,不避权贵,坊州刺史汪某贪污受贿,其力排阻碍,秉公处理,并赋诗曰“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恢恢布疏网,罪者何由逃。”疾恶如仇,跃然纸上。大和五年(831),上书八万言,论述治国安邦,富民定藩,唐文宗颇为赞赏,然宰相李宗闵觉其轻浮躁进,委其著作郎闲职,参与编撰国史,修整文章。在洛阳,与李训相遇,结为知己,同时,与因谏被贬之白居易相友好。大和九年(835),舒元舆再迁右司郎中知台杂,七月,权知中丞事。九月,拜御史中丞兼判刑部侍郎。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训同时拜相。其时,宦官仇士良专权,李训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以图消灭宦官集团。十一月二十一日,以“左金吾大厅后石榴树夜降甘露”为由,诱宦官仇士良前往察看,仇中计前往,不料左金右卫大将军韩约临阵畏缩,计谋败露,因兵力悬殊,舒元舆单骑出走,为仇士良神策军生擒,两日后,舒元舆等被腰斩于长安,其亲属亦不论亲疏,全数被诛。大中八年( 854),唐宣宗亲布诏书昭雪故相舒元舆,敕文“杀身成仁,忧国忘家,雪其极冤,以报忠直。”《全唐文》收其文1卷16篇、《全唐诗》收其诗1卷6首。
  李中 (约920-974) 李中,字有中,五代杨吴江州浔阳(今九江市浔阳区)人。南唐升元六年(942)年,于白鹿洞庐山国子监攻读并博取功名。南唐保大十二年(954),任淮西某县令。旋因后周世宗南伐,受陷归周,受新命。后周显德六年(959),以兄弟亡故,双亲在堂,上表请归故里养亲,得世宗柴荣恩准,弃官回归南唐。入宋,复出仕,宋太祖乾隆元年(963),任吉水尉,后历任新喻、安福、晋陵等县令。太祖开宝五年(972),任新淦县令。其一生多任县级小吏,加以连年战乱,亲人离散,政治抱负难以实现,遂于诗词创作成痴入魔。其诗多为思乡、漂泊、感叹人生立意,侧重雕琢字句,刻意求工,形成一种清幽淡远、峭拔瘦硬风格,故世人评其诗崇贾岛之风,甚至称其“如方干贾岛之徒”。“有贾岛苦涩风味,而峭深不及”。因居家湓城,宦游间诗作多为怀念故乡旧居、湓城旧友之作,如《思故居》《思湓渚旧居》《江行晚泊寄湓城知友》《和浔阳宰感旧绝句》等。其名篇《庐山》云:“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运用工巧对仗,比兴手法,精练概括了庐山人文地理。开宝六年(973)于淦阳宰任内,将其诗310余首自编成集日《碧云集》,水部郎中孟宾于为之序,赞其诗“缘情人妙,丽则可知。出示全篇,备多奇句。” 李仲宁 (?一?) 李仲宁,北宋著名碑工,浔阳人氏。其刊刻刀法谨细,尤重神韵气力,赋局制形,皆创新意。原家境贫寒,因其数为苏轼、黄庭坚诸名家词翰勒刻,上乘诗文配以精湛刻工,一时名震江南,黄庭坚为之题门额日“琢玉坊”,益致乡间求刻者络绎不绝,朝廷官吏丧葬之仪,亦多聘其为之镌刻,家境始渐宽裕。李仲宁性情爽直,不苟权势。崇宁初(1102),诏令各地刊元佑党籍姓名,以撒天下势,太守命其刻之,李仲宁对朝廷之党争十分不满,婉辞日:“小人家旧贫,只因刊苏内翰、黄学士词翰,遂致饱暖。今日以奸人为名,诚不忍下手。”所言“奸人”托词也,当太守之面示拒绝之意,诚非奴颜辈所能为。太守见其如此,惊异而呼:“贤哉,仲宁,上大夫之所不及也。”遂不再勉强,敬重有加,馈酒食而从其清。李仲宁常于名山胜迹间镌刻名家诗词,其作品于当时影响甚大,然多不留姓名,于今则难辩。1970年,北宋文学家曾巩墓志铭在南丰县南郊源头村崇觉寺侧出土,为林希撰文、沈辽江书,李仲宁刻石,堪称联璧,亦为今之能辩能识刻工技艺者。该墓志铭今藏江西省博物馆。
  黄泽 (1260-1346) 黄泽,字楚望。原籍长安,后迁资州(今四川内江),先父仪可,始迁浔阳。自幼资质不凡,好学深思。元成宗大德年间( 1298 - 1307),江西中书省相臣知其学识渊博,特授江州景星书院山长。其于景星执教,“一切经解史义,常能往复辩难,穿穴揭微,得古人所未见。”此后,又任东湖书院山长,求学者盈门。其间,一面教学,一面著书立说。10载后归家研究经学,创办私塾以养双亲。对从学众徒,因材施教,不留空谈,提倡“必积诚研精,有所悟人。”其精研程、朱,揭示六经中疑义千余条,修正朱子门人所沿成说。元代理学家吴澄谓“平生所见明经士,未有能及之者。”黄泽家境清贫。常以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自慰。晚年遇荒岁,随家人以木实草根为食,亦不改初衷,坚持著述,为经学失传而忧心。至正六年(1346)卒,享年87岁。《元史》入《儒林传》。遗著有《思古吟》《十翼举要》《忘象辩》《象略辨同论》《三传义例考》《笔削本旨》《元年春王正月辨》《诸侯娶女立子通义》《鲁隐公不书即位考》《殷周诸侯褅袷考》《周太庙单祭合食说》《丘甲辨》《易经滥觞》《春秋指要》等。
  张羽 (1333-1385) 张羽,字来仪,后改字附凤。元德化城(今九浔阳区)人。幼随父居江浙任所,因战乱兵阻不得归,后寓居吴兴。元末中举人,任吴兴安定书院山长。明初举为贤良,不出。洪武四年(1371)被强行征召至京师,垂问政事,所对不合旨意,被遣还。后再征,明太祖朱元璋重其文才,授太常司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亲自述滁阳王事命张羽撰写庙碑。不久,因事获罪放逐岭南,未至半道召还,自知不免,于洪武十八年(1385)投龙江死,年53岁。《明史》人《文苑传》。其为元末明初文学家,诗文画均有名,尤以诗见长,与高启、杨基、徐贲并称“吴中四杰“。著有《静居集》4卷(附卷l卷,补遗l卷,校勘记2卷),《张来仪先生文集》1卷。《四库全书》《豫章丛书》《四部丛书》《盛世百家诗》均收有其作品。《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律诗意取俊逸,诚多失之平熟。五言古体低昂婉转。”“至于歌行,笔力雄放,章节谐畅,足为一时之豪。” 劳堪 (1529-?) 劳堪,字道亭,号庐岳。明九江府德化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科进士,万历六年(1578)十一年,明朝廷“以福建田粮不均,偏累小民,令抚按官著实清丈明白具奏”。福建布政使劳堪被任命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奉旨稽核,履亩丈量,均匀摊补。万历八年(1580)九月,度田事竣,闽人以为便”,劳堪福建丈量田亩成功。同年十一月,户部根据内阁首辅张居正建议,拟定《清丈条例》,在清丈田亩的同时,在全国推广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一条鞭法”。期间劳堪作出突出贡献。劳堪不仅吏治颇为朝廷赏识,文才亦甚高,写下众多诗词,著有《栗里尘谈》《柴桑子》《宪章类编》《诗海湘源》《词海遗珠》等传世。其中《宪章类编》42卷。劳堪家乡情节颇浓,有关烟水亭的来历,即是后人依据劳堪诗文《烟水亭记》中的内容获悉的。锁江楼塔底壁嵌有《劳堪碑记》。
  赵光忭 (1595-1643) 赵光忭,字彦清,号石谷,明德化(今九江县城门乡)人,幼随祖父迁至府城(今浔阳区),为市区西园赵家花园第三代主人。赵家花园乃其祖父赵应聘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始建。其父赵赞化,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任知县、知州、知府、户部郎中。赵光扦于天启四年(1624)乡试中举,五年(1625)又联捷进士及第,为工部都水主事,历兵部职方司郎中。喜谈兵,才气雄豪,得大司马杨昌龄赏识,屡次上疏保荐,崇祯十年(1637)秋,受命赴蓟辽巡察边务,不久,擢升密云巡抚,上任未久,告发密云监军邓希诏奸媒,朝廷命宦官孙茂霖前去核实,不料孙茂霖为邓开脱,赵光扦反而坐罪,充军广东。其罢官期间,曾于崇祯十一年(1638),欲效陶渊明做隐士,一度归家将赵家花园旧宅扩建,修“木笔斋”造“放眼楼”,命其园日“甓山园,”撰联云“笑前贤许多祥麟威风,乃所愿作个战马耕牛”悬于门。十五年(1642),边境战事又起,经朝中大臣力荐,召回授兵部右侍郎兼右检部御史,总督蓟州、永平诸镇军务,兼督诸路援军。十六年(1643)孟夏,清军北旋,与唐通、白广恩等欲组织螺山大战,惜临时拼凑之伍无法挽救败局,仇家攻讦,柄臣索重贿不得,遂夺职候勘,系狱数月,终与范志完同日被杀于北京西市。南明福王时,太仆少卿万元吉为之申诉,言其受任于败军之际,身先被创,竟与误国督师范志完同骈首西市,迄今无论文武贵贱,均为之抱冤,遂为其昭雪,并复其官,遗骨迁葬乡里,其墓至今尚存。赵光忭勤于治事,著述甚丰,有《船政录》《边情考藏》《职方奏议》《御虏疏稿》《集思录》《存堂集》《木笔斋诗文集》和批订《陈龙川集》。
  文德翼 (?一?) 文德翼,字用昭,一字镫岩,晚号石室老人。文天祥第十三代裔孙。其十世祖于明永乐初由吉安富田迁瑞昌九都源,七世祖再迁红罗障。至其祖父始迁九江府城(今浔阳区),遂占籍德化。明崇祯三年(1630)中南监乡试,七年(1634)举进士,授浙江嘉兴府推官。居官清正,勤政事而疏权要。莅任后,着力甄别积年冤狱错案,深获士民赞誉。时有当地富户吴中彦父子,贿结朝中宦官,于乡间为非作歹,经其查实,严罚不贷。府丞戴澳与吴家同党,自恃有权宦撑腰,上疏弹劾文德翼,并欲置其死地。官司打到崇祯处,崇祯遣人核查,结果戴澳因诬告反坐,文德翼擢升吏部稽勋清吏司员外郎,旋因父故归里守孝。崇祯十五年(1642),明末农民起义军破黄梅后渡江南下,文德翼身着孝服于九江领兵护城,并配合左玉良师镇压义军。明亡后,隐居不出,闭户著述,著作甚丰,有《宋史存》及《雅似堂文集》10卷、《雅似堂诗集》3卷(存目于《四库全书》别集类);《庸吹录一集》20卷、《庸吹录二集》21卷(存目于《四库合书》类书);《读庄小言》1卷(存目于《四库合书》道家类);另还有《讼过录》等。
  文行远 (?一?) 文行远,字樵庵,一字允言。清初九江府(今浔阳区)人,文德翼之子,清康熙贡生,曾任新淦训导。自幼师承家学,贯通经史,长于诗文,著有诗集《靖庐》《愧临》;文集《石室庭闻》《浔阳蹠醢》等。《浔阳蹠醢》凡6卷,按类目分为27小类,是九江被收入《四库全书》的一部私家志书,其“发山川之光彩,展前人之遗轶,网罗放失之旧闻,可备乐酋轩之采择者乎”“浮屠之必收,而怪仙之必不弃”。卷一为纬象、方舆、书院、祠庙;卷二为官室、丘墓、服食、器用、玩好、鸟兽、虫鱼;卷三为人物、栖逸、流寓、忠节、孝义、闺闱、交游、器局、方技;卷四为真仙、僧宝;卷五为诗文、书画、典籍、名胜、游览;卷六为象教、灵异、感应、果报、鬼神、灾祥、妖异。对浔阳乃至九江府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科技、军事、人物等方面史料均予收录,可补正史官志之不足。所录取材广泛,多取之于《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异闻录》《太平清话》等野史、笔记、志怪、杂史,甚至俗谚俚语。尤重视九江地方经济科技文化方面资料收录,如服食器用玩好类,就有浔阳酒的资料,记录了古代浔阳所产之湓水酒、桑落酒。又如唐代九江产云兰纸,宋代九江即为鱼苗产地等,亦有描述。《浔阳蹠醢》成书付梓于康熙十二年(1672),有是年壬子明堂刻本。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又为黄风楼重利。该书被《四库全书》收录,列入《四库全书·史部》。中有崇祯进士严沆、黎元序为之序。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浔阳蹠醢》也有专门介绍。
  蔡瀛 (1776-1857) 蔡瀛,字小霞,又名惠瞻,号蒿蔚。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世居甘棠湖畔。青年时考中贡生,此后屡试不第,一生未仕,专心著述。据《德化县志》载,其著书达25种之多,有《心易笺异》《易学纂要》《元包捃译》《易镜窥天》《易海珠尘》《三易纂编》《乾坤易象钥》《易传丛监》《易爻微史》《金华易录》《逸四书》《庐山小志》《烟水亭志略》《古蹠》《砚录遗珠》《兵法要览》《阵书图说》《心经衬解》《大洞经笺注》《灵惠真铃》《历朝名媛诗醢》《名媛文醢》《嫏嬛别馆诗钞》《韵府遗珠》《二十二史译》等。其《庐山小志》凡24卷,卷1至卷12,为山川胜景;卷13至卷14,为诗词赋,其中卷17为列女诗词;卷20至卷21,为碑刻;卷22,为杂文;卷23,为杂记及庐山书目;卷24,为神异轶事。《庐山小志》资料考订,为其自嘉庆十六年(1811)至道光四年(1824),费时13年,参校各类文献资料达146种,其于《庐山小志》自序中称:“余家甘棠湖岸,门对匡庐。幼见崖谷灵奇,阴晴变幻,心正契之。既长,游庐山南北,有所得,辄登记备参考也。暇日,检校毛志,帙累文繁,证以耳目所经,类多同异,爰据鄙见删补,汇为若干卷,颜日《庐山小志》道光四年天庆节浔阳蔡瀛小霞叙。”蔡瀛善书法,今庐山石门涧存有其所书“天阙”2字。又据《德化县志》载,蔡瀛热心公益,曾于九江创办婴幼堂、救生船队,并经营宾兴庄,以资贫生。
  范淑 (1821-1846) 范淑,女,字性宜,号种菊秋农,清末九江府(今浔阳区)人,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祖夫明德,曾任湖南武陵县丞,有政声,升桃源知县。父正衍,早年中秀才,后屡试不第,居家课子。范淑自幼聪颖,受父母钟爱,随父研读经史及诸子百家。尚未成年,父母相继病故,遂与兄范元亨、妹范润相依为命,利用家中藏书自学不辍,兄成人后以乡试副贡被人延聘为幕宾,妹出嫁不久则因婚姻不美满忧郁而死,遂一人厮守于家,以吟诗自我慰藉。其诗充满对人生遭际不平的哀恻与激愤,若“盲风吹落太堪怜,更此纷飞意惨然。已算一年花事过,几回珍重到窗前。”(《暴雨吹桃花落地》);“断坎终不断清娱,积雪无尘未忍除。最喜柴扇人迹绝,庄门三日尚如初。”(《残腊即事》)。其作诗不尚虚名,惟兄妹间唱和而少示于人,然诗名于九江府城不胫而走,为文人瞩目。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科翰林蔡寿祺散馆后归里,与数同好拟编《国朝闺阁诗钞》,欲征其诗稿,被婉辞。道光二十六年(1846),范淑于贫病交加中含恨离世,年仅25岁。留下《忆秋轩诗钞》1卷,后被同治十三年(1874)续编《国朝闺阁诗钞》收入。此外,还有《忆秋轩诗续钞》1卷、《忆秋轩词钞》1卷、《忆秋轩尺牍》l卷,光绪十七年(1891),均被其侄范履福于北京良乡知县任内刊行。
  罗大佑 (1846-1889) 罗大佑,字谷臣,清九江府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人。同治六年(1867)乡试举人,十年(1871)辛未科进士,历任福建建安、惠安、永安、晋江、闽县知县。光绪十年(1884),法军入侵福建,闽江口、马尾等要塞频频告急,清廷派张佩伦统军抵御,数十万大军云集闽垣,然张轻敌寡谋,方与敌军对垒,15艘战船即被击沉9艘,马尾五虎山炮台基地亦遭摧毁,省垣自巡抚大吏到杂役小吏均煌煌不可终日,惟时任闽县县令罗大佑置生死于度外,衣不解带,马不卸鞍,日夜奋战在抗敌一线。十一年(1885),从战功擢迁福建海防同知,十二年(1886)又摄理沙县。十四年(1888)春,巡抚刘铭传召罗大佑任台南知府,时其正痛失爱妻,值七期悲恸之中,然仍以国事为重,应命赴台行前,兼顺道抽查彰化、嘉义2县清赋事。罗大佑居宦长于听断,勤于剔弊,时值盛暑,闽道多积水,其于炎温交蒸中亲履阡陌,按图抽丈,纵横奔疾两月全,恐丈量不确贻累民生。八月,清丈事竣,方履台南府任。赴任之初,台南吏治不整,廪库空虚,学馆荒废,社会动乱,其到任后,即从整饬吏治人手,理积案,白冤屈,除恶扬善,仅半年,悍吏恶霸销声匿迹,治域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市井商贩、荒村山民均称其“罗青天”,还自发为其府署挂上“青天白日”横匾。因政绩卓著,未几进升道衔。光绪十五年(1889),罗大佑又在台南大兴道德教化之举,拨专银办学馆,以教育兴邦。是年正值府考,为端正考风,其亲自主考。因积劳成疾,同年四月逝于任所,年仅43岁。清廷追赠太仆正卿,台南民众深感其德,专建八角罗公亭以供四时瞻仰。罗大佑宦游近20载,外育腴之地而不自阔,家无尺土寸椽之地,囊无一文半缁私蓄,所至书箧自随,惟嗜书画,搜集宋、明名家真品甚丰;乐吟咏,与台湾进士施士洁、丘逢甲、唐景崧日夕酬唱,有《四进士同咏集》问世,另著有《栗园诗钞》。
  罗大俭(1857-1923) 罗大俭,字惺予,号钝庵。
  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光绪十四年( 1888)举人,参与公车北上活动失败后,致力于教育及公益事业。曾任九江师范学堂监督。九江劝学所长。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痛心疾首,对孙中山提倡之民族主义、民主政治极为赞赏,时九江有识之士若林森、吴铁城、徐秀钧、张世膺等,皆与之交往甚密。为开通民智,传播新思想,于九江创办浔阳阅书报社,组建商团,联络新军。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挺身而出,联合新军53标标统马毓宝及林森等人于10月23日在九江起义响应,被推任驻浔军政府政务部部长。此时,清军舰游弋湖口、彭泽间,既将为清军之应援,且直接威胁九江。因海军舰长、水兵多为福建籍人氏,遂与闽籍之林森商议,同赴兵舰,利用桑梓之情,晓以民族大义,使之与革命合作。清军失去水兵援助,革命之势大震。未几,冯国璋率北洋兵南下,镇压武昌起义,九江岌岌可危。此时,政务部驻市区塔公祠,僚属多惊散,罗大俭独力镇守,出面联络商会,劝谕居民,守望相助,地方秩序安定,军队士气振奋。后马毓宝调任江西都督,罗大俭功成告退。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电邀罗大俭赴南京议事。及至南京,礼遇有加,被聘为临时参议院咨议,参与制订《临时约法》。孙中山曾劝其游历欧美,其以年老不谙外语i辞。1912年10月,孙中山应江西都督李烈钧之邀到江西视察,途经九江,29日,出席了罗大俭等国民党人举行的招待会。晚年,罗大俭致力于地方公益事业,曾与罗屯光等筹办南浔铁路,开采城门铁矿,修筑庐山及市区马路,开辟滨兴湖州商埠,兴办城乡学堂,经营十余年,“所办之事,不染分文”。著有《钝庵诗集》,林森为之作序,述及“九江起义时,因其宿望,让主政务,而躬为之副”,称其“致力革命,功在民国”。故居位于白鹿宾馆后双峰路12号。
  刘廷琛 (1867-1932) 刘廷琛,字幼云,晚号潜楼志人,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自幼聪慧,操笔成文,年16岁,补弟子员,学使陈宝琛目为书器。清光绪癸巳( 1893)举人,甲午(1894)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光绪三十二年( 1906),授陕西提学使,先派赴日本考察尔后赴任。刘廷琛经细察日本国情,对日本政府推行的对华政策深感忧虑,莅事之初,即呈奏日本外交有6条可虑之处,宜速采取对策。三十三年(1907),任学部右参议、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等职。当时大学章程经张之洞等奏定,分为经、政法、文、医、格致、农,工、商8科,因属草创阶段,仅设高等师范及大学预科,大学分科尚未研究。刘廷琛到职时,师范及预科学生即将毕业,大学分科已属刻不容缓。刘廷琛根据本堂毕业及各省升学者实情,先设数科,即选拔各省举贡入经、文2科,京外各学堂毕业生分别人其他各科。其中经科设毛诗、左传、周礼3门,政法科设政治、法律2门、文科设中国文、中国史2门,格致科设算学、地质2门,农科设农学、农艺2门,化学工科设应用化学、土木工程学2门,商科设银行、贸易2门,医科因无合格学生而暂缺。中国大学分科即自此而始。宣统元年(1909)设经筵,特派荣庆、陆润庠等14人轮班进讲,刘廷琛亦亲自参与授课。宣统三年(1911)八月,武昌革命军兴,不久,摄政王退位,各亲贵均辞职,刘廷琛挂冠去青岛。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逊位诏下,袁世凯设礼制馆,聘刘廷琛为顾问,遭其痛责。袁世凯称帝,刘廷琛斥为“叛三百年之天下,自谓功臣;叛年余之总统,尤为乱贼。”评为一时名言。1932年6月,刘廷琛病逝于青岛,享年65岁,清逊帝谥文节。刘廷琛治学,于程子易传致力最深,诗则于陶靖节、杜工部尤有深契。书法端庄丰润,朴茂雄劲,刚中带柔,自成一体,与其父云樵堪称浔阳“双绝”。晚年于青岛致力书翰,尝集汉唐各碑字为联数百,以应求书者。迄今烟水亭尚有其手书1联。著有《奏议》4卷、《贞观政要讲义》4卷、《潜楼文集》4卷。
  张谋知 (1869-1949) 张谋知,祖籍吉安,出生于德化县城郊十里垅(今浔阳区白水湖)。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九江经营建筑业,盛名一时,其于学洲桥头兴办九江营造厂,加工生产建筑材料,承接各类工程,如九江生命活水医院(今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文、儒励学校、金鸡坡美孚、亚细亚石油公司加油池、码头、水塔、办公楼、姑塘海关、庐山日照峰3号、7号别墅、九江一、二、三马路公寓等,这些西式或中西合璧式建筑物,虽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仍隐约可见当年的宏大气派和别致。1915年,创办九江“大同汽车运输所”,从上海买进“福特”牌汽车4辆,在九(江)莲(花洞)公路上营运,运载登庐山游览客人,首办九江汽车客运业务。张谋知从商不忘回报社会,承办诸多修桥、修路等公益事业和慈善救济。民国初,担任庐山牯岭地方自治组织董事会成员,多次商同在山多数居民利用空暇,将街市逼仄处拓宽,将高低不平者整治,新筑菜场,安设电话,创立保安队。当年,九江城外龙开河口与长江之间建有闸门,为控制船只进出,实行早晚关闸,张谋知厚待看守闸门者,故龙开河闸门管理良好。九江城外西郊原地势低洼,每年都会遭受洪水侵袭,影响市民生产与生活安宁,张谋知捐资承建从龙开河口至原琵琶亭码头地段的防洪堤,长达6华里。虽防洪标准有限,但其为民谋利之心可鉴。张谋知家教有方,子女亦多成材。二子张远西曾任九江市市长,主政期间拓宽大中路、修建龙开河铁桥;三女张乐怡嫁国民政府要员宋子文。
  陈中瑞 (1872-1919) 陈中瑞,字蔼亭,号芝荪,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少年丧父,废学就商,辛亥革命时,任九江总商会副会长。陈中瑞自幼勤奋好学,清末民初,接受孙中山革命学说,与徐秀钧、蔡公时、吴照轩、余醒更、张世膺、沈元龄等一道参加革命活动,尤与林森、吴铁城等闽粤籍革命党人、进步人士过从甚密,创浔阳阅书报社于八角石,秘密与外省联络,传递宣传反清革命消息,辛亥武昌起义,发动商界人士积极响应,在同盟会领导下,联络新军于10月23日宣布九江独立。时有清舰11艘因缺乏煤、米、盐,自汉口退至九江。遂随林森、吴铁城等一同登舰劝说舰队官兵与起义军合作,并表示商会将负责筹发薪饷,慷慨陈词,义形于色,诸舰官兵为之感动,遂加入起义军。九江军政分府成立,公推马毓宝为军政部部长,舒先庚(九江总商会会长)任军政分府财政部部长,陈中瑞任各属宣抚及财政委员,协助马毓宝筹措军饷,应对当时紧急局面,保持军心、民心和市场稳定。陈中瑞平时洞悉时变,热心公益,深知非教育无以兴治,非建设无以图存,曾牵头筹资创办通津小学和马回岭农林学校,为地方培育建设人才。还与舒先庚一道,筹划经费,开垦荒山,填平龙开河两岸低洼荒洲。以投资押签方法,计亩投资,分营土地,高挖低填,开辟滨兴洲。经数年努力,于九江城区修建马路6条,纵横经纬,沿路招商设店,并建起1座总商会大厦。不久,舒先庚病逝,其主持商会工作,继续建设滨兴洲,并支持许鸿模、姚肇之等人士筹建映庐水电公司,使九江市区从此有电灯照明。陈中瑞还主持于龙开河上建铁桥1座,以便利行人,桥下可行驳船,又利于物资流通。1913年李烈钧在湖口发动“二次革命”,陈中瑞不辞辛劳于九江筹款济饷。1916年,当选九江总商会会长。次年,被推选为全国商联会代表。其为社会公益南北奔走,席无暇暖,终积劳成疾,1919年英年早逝,年仅47岁。
  康爱德 ( 1873-1931) 康爱德,女,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幼年丧父,孤苦无靠,被美国传教士吴格矩收养。光绪六年(1880),随昊格矩去美国旧金山读书。光绪八年(1882),考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在美10余年,学会英、德、日语,并被授予博士学位。光绪二十二年(1896)六月学成归国,于九江市行医,不久,又转赴南昌创办医院,行医同时,致力培训女医生,一时名声远播,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二十五年(1899),康爱德代表中国妇女出席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之后,留英、美等国继续深造,在医术上取得新的成就。宣统三年(1911),重返南昌主持医务。1931年在南昌病逝,享年58岁。其医德与为人,深得社会各界赞赏,医务界人士普遍称其“见识渊博,热爱祖国,是一位美的使者,在她的培育下,花朵开放,春色满园”;“有一颗博爱的心,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论富足与贫穷,困难求助者,有求必应。”梁启超曾于《时务报》撰文《记江西康女士》,介绍康爱德的身世,高度赞扬其学业成就。
  石美玉 ( 1873-1954) 石美玉,女,祖籍湖北黄梅县,清同治十三年(1873)出生于德化县城(今浔阳区)。童年时,入美国传教士昊格矩创办的基督教卫理公会儒励女子学校就读。光绪元年(1888),与康爱德一道随昊格矩同往美国旧金山读书,两人均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女学生。八年(1882),与康爱德双双考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成为该校优秀学生,并被授予博士学位。光绪二十二年(1896),学成归国,留九江行医。后在美国医生但福德帮助下,购置医疗设备和药品,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二月七日,正式成立但福德医院,设诊室15间,病床96张,石美玉任院长。医院还附设护士学校,由石美玉自编教材,或翻译医学书籍,供学生学习,先后培训护士500余名。以后,还另办1所伤残诊所,为残疾人治病提供优待服务。其医术高明,以内外双科医师闻名于长江中游,身为院长,仍坚持亲自出诊看病,深受当地民众和医院工作人员好评。但福德对其医术医德赞扬日:“在手术方面,没有一个芝加哥的外科医生能比她做得更好。”光绪三十三年(1907),石美玉因病赴美治疗,休养期间,仍积极为九江但福德医院募捐,以充实和发展医院。1918年,得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前往美霍普金斯大学进修。1920年归国,定居上海,与美国修女休斯合作,成立上海伯特利医院和伯特利传道会,石美玉任医院院长,并主持传道会工作,成为华东地区授有圣职的第一名妇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将传道会迁往香港后转赴美国,寓居于加利福尼亚巴沙得纳。抗日战争胜利,曾一度返回上海。1954年12月3日,石美玉病逝于巴沙得纳,享年82岁。
  许鸿模 ( 1880-1939) 许鸿模,字楷廷,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博物(电学)系,曾任江西省教育厅科长,省立一中教育长,后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被通缉,逃亡外地,直至袁倒毙方返九江。1916年,九江尚无电力照明与生产,许鸿模立意创办电厂,以利国民和推展实业。其奔走呼吁,动员亲友姚肇之、唐翊之、许森、黎子固等集资人股,于1917年在九江龙开河西滨兴洲创办“九江映庐电灯公司。”许鸿模既为股东,又通晓电学知识,被大家推举为首任经理。自“映庐”发电成功,九江城夜间始告别油灯。随后,“映庐”扩大发电能力,供应工业生产。久兴纱厂、裕生火柴厂等多家民族工商业因用“映庐”电力赖以扩展繁荣。许鸿模任“映庐”经理20余年,并于电厂基础上扩建水厂,合称为“映庐水电公司”。1938年日军侵占九江,许鸿模被迫逃离,次年客死赣南。抗战胜利后,“映庐”恢复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改造成九江发电厂。
  蒋群 (1886-1949) 蒋群,清末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居丁官路德馨里。早年入江西武备学堂,为中国同盟会会员。191 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次日即由云南返故里,秘密串联商团罗大俭、海关林森、驻浔新军刘世钧等革命党人,策动九江起义。10月16日,九江革命党人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分头发动新军、警察及进步社团。会后,蒋群与其江西武备学堂校友、驻浔新军第五十三标刘世钧,前去策动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率部起义,岂知马举棋不定,左右摇摆,“没有坚决反正的思想”,遂联络其江西武备学堂同学,该标第1营管带范增福、第2营管带黄焕章及炮台徐世法等,共同逼迫马接受革命官兵志愿。随后,又联合清廷临时调至浔阳防堵武昌起义部队之二十七混成协五十五标1、2营管带范绍先、何振达等倒戈。10月22日,湖南起义成功消息传到九江,进一步振奋了九江的革命者。蒋群即刻邀聚林森、吴铁城、罗大俭、陈中瑞等革命党人紧急密议,定于10月23日晚发动起义。是日22时,新军控制的金鸡坡炮台发信号炮3响,随即各起义官兵臂佩“同心协力”白布标号,一起向道署发起进攻。及24时,起义部队攻占道、署衙,迫使道尹保恒经租界乘隆和轮潜往上海,九江知府璞良、提法使张检等亦仓皇逃窜。10月24日,蒋群与部分起义将领范增福、刘世钧、徐世法等于五十三标标部驻地九江仓巷召开紧急会议,宣读由蒋群所拟《九江军政分府组织大纲》,于原道署宣布成立九江军政分府,并推举马毓宝为都督。其时,蒋群等为“绝其模棱两可之心”,强将马之辫发剪去,以逼其就范。蒋群任军政分府之帮办军务兼总参谋长,同时宣布李云峰为驻浔民军司令、刘世钧为参谋次长、吴铁城为总参议官、徐世法为炮台司令、赖世璜为九江要塞司令部参谋兼炮台官、林森负责海关兼对外交涉、罗大俭为民政部长、舒先庚为财政部部长,于招商局(今港口公寓)码头竖起中华民国大旗,正式宣告九江独立。是时,总参谋长下设九江镇台、交涉部、财政部、政务部(下辖警务部、交通部)、九江海关、军司令官及各炮台、水师统制,系仅次于都督之最高行政长官。尤其是时马就任后不理政务,军政大权实系蒋群1人之手。10月26日,李烈钧自上海抵浔,因其既系蒋群之学长,为江西武备学堂一期毕业,革命经历亦早于蒋,蒋群遂主动让贤,将总参谋长一职交付于李,改任政事参谋官、学生义勇队大队长。10月底,蒋群、刘世钧等拥李赴南昌,31日宣告江西独立。经蒋等力促,11月1日,江西军政府成立,举江西第二十七混成协协统吴介璋为江西第一任都督,蒋群亦就任军政府参赞。随后,蒋返浔阳。此间,因驻昌原巡防统领冯嗣鸿居心叵测,欲夺都督一职,却又慑于吴介璋旧部力量,伪造大总统孙中山任命状,委任彭程万为都督,而彭无统一江西之实力,为此,蒋群及刘世钧再度进省,与彭等紧急商议,召开江西各界联席会议,决定推举马毓宝为第三任都督,12月7日,马就职。惜马不堪重任,又力举李烈钧。1912年3月12日,李烈钧正式就任江西都督,赣省革命大局方成定局。此后,蒋群急流勇退,一直以社会革命家身份出现。并参加李烈钧发动的倒袁二次革命,1915年12月,李烈钧任云南昆明“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曾委蒋群为司令部参议。1946年7月31日,蒋群以上将军衔于上海退役作寓公。
  吴铁城 1888-1953 吴铁城,祖籍广东香山。清光绪十四年(1888)出生于德化县城(今浔阳区),吴铁城早在九江同文中学读书时,即成为校内外活跃分子。宣统元年(1909),革命志士林森到九江从事革命活动,便与吴铁城结为挚友,共同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创办浔阳阅书报社,传播革命书刊,以商团名义成立军事训练班。宣统三年(1911)与林森等策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同年10月23日,成功发动起义,宣布九江脱离清政府。24日,九江军政分府成立,被九江各界公推为军政分府总参议官。后以江西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国民代表大会。1913年,参加李烈钧发动的湖口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人明治大学学习法律。1916年回国,继续在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反袁活动。1921年任孙中山总统参军,后历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广东省警务处长、广东警卫军司令、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17师师长等职。1932年,任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卫军司令。1937年,任广东省主席。1940年,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次年,任中央秘书长。1948年,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部长。1949年去台湾,后任“总统府”资政等职,晚年写有《吴铁城回忆录》。1953年病逝,终年65岁。
  许德珩 (1890-1990) 许德珩,字楚生。祖居九江府德化县城(今浔阳区),其曾叔祖许振兴,原系清朝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派赴广西任候补知县,颇不得志,于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天京奠都后擢升军帅。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许全家受到株连,遂由城内迁至城郊虞家河沈家冲。许德珩1890年10月17日生,6岁随长兄德琛在家馆启蒙,后入私塾8年,既打下深厚国学基础,又接受其父许鸿胪民主革命思想熏陶。16岁始,每日徒步20公里进城求学,风雨无阻,日不间断。宣统元年(1909),考入九江中学堂,期间,颇受杨秉笙、王恒2位曾留学日本的老师器重。后经2老师介绍参加同盟会,剪去辫子,立志变革。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其以许础之名,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被时任宪兵司令的革命党人廖伯琅聘为秘书处秘书。次年,九江中学开学,返校续读。1913年,李烈钧在湖口发动二次革命,其二度投笔从戎于李烈钧部,参加讨袁之役。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李大钊介绍,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和邓中夏等人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座团,以扩大新文化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的影响。1919年1月1日,由李大钊任导师,邵飘萍任顾问之全国学生统一组织学生救国会创办《国民杂志》,许德珩作为杂志负责人之一,写了题为《吾所望于今后之国民者》的代发刊词,从“感受、耻辱、痛惜、知耻、力行、勤奋、毅力”等方面,阐明了杂志宗旨。同年5月4日,北京爆发反帝反封建学生爱国运动,其为著名学生领袖。运动中,受北京学联委托,起草《五四宣言》,揭露日、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强盗行径,呼吁国民“能下一大决心,作最后的愤救”。后在参加组织集会、游行示威中被捕入狱。经营救出狱后,遂与黄日葵赴上海筹备全国学联,拜会并邀请孙中山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讲。是年,天津学会为驱逐军阀曹锐,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京请愿,许德珩担当接待工作,并陪同周恩来会见蔡元培。1920年,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赴法国勤工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译有《社会方法论》,蔡元培为之审定和作序,并推荐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入《万有文库丛书》。1927年春归国,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博军校第五期政治教官。后又应恽代英之邀转赴武汉,任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政治教官、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同年9月,大革命失败后,偕学成回国的夫人劳君展离开武汉转至上海,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翻译工作,先后翻译了马克思的《哲学之贫困》、布哈林的《唯物史观社会学》。其间,还编著《共产主义之路与工农联合》,在任暨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时,又自费创办社会科学院,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被暨南大学辞退。1931年,应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之聘,赴北平任教。“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往返北平各校演讲,强烈谴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责,抗议蒋介石南京政府不抵抗政策。为之于1932年12月13日凌晨,遭南京国民党政府北平军政当局秘密逮捕,后经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营救,迫于社会压力,北平当局才不得不将许德珩等爱国师生释放。此后,更加旗帜鲜明地抗议国民党政府对外屈服,对内镇压的行径,为争取人民权利,保障人民言论自由和人身安全奔走呼号,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公开斗争。1935年,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同杨秀峰、马叙伦、韩幽桐、彭道真、张晓梅等组织和领导“华北文化劳动者协会”、“北平文化界救国会”等革命团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卖国投降行径。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周恩来建议,回原籍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动员民众参加抗日。1944年底,与文化、教育、科技界爱国人士共同组织创建“民主科学座谈会”,又名“民主科学社”,讨论民生与抗战问题,主张继承“五四”民主与科学的传统,“团结民主,抗战到底”。次年,日本投降,在毛泽东指导下,“民主科学座谈会”发展为中国的一个民主党派,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9月3日,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许德珩被推选为理事长。解放战争时期,于北平以其北京大学著名民主教授之影响,密切联系一批进步与中间教授及其他高级知识分子,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北平地下组织领导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人民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前夕,许德珩作为九三学社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代表,第四、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一届至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1979年3月,89岁高龄的许德珩,由邓颖超、乌兰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0月99岁寿诞,江泽民、邓颖超送花篮庆贺,李鹏、万里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亲往贺寿。1990年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骨灰存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徐宝璜 ( 1894-1930) 徐宝璜,字伯轩,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居西园鸿轩里。1912年18岁毕业于北京大学。1913年考取官费留学,入美国密芝根大学攻读经济学、新闻学。1916年学成归国。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校长室秘书。于北京大学哲学、政治等学科开设新闻学课程,由此成为中国最早的新闻学家和新闻教育家。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徐宝璜作为发起人被推为副会长兼导师。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创办报学系,任系主任。此外,还先后于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执教,并曾一度代理民国大学校长,兼任北京盐务学校、京华美术专业学校校长等职。徐宝璜力主民主政治,反对军阀专制。“三一八”惨案后,以有攻诋军阀言论,被皖系军阀段祺瑞政府列入通缉名单,脱险后,又竭力支持由北京记者于1927年组成的新闻学会,并指导该会出版《新闻学刊》。1930年6月1日,因患风寒病于北京英年早逝,年仅36岁。徐宝璜著有《新闻字》一书,后改名《中国新闻纲要》重新出版,列为新闻学丛书之一。蔡元培为之作序,称“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邵飘萍在《京报》发表文章,谓“《新闻学》之前,中国无专门研究新闻之书籍,有之自先生始,在中国新闻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陈礼江 ( 1896-1984) 陈礼江,号逸民,清德化县(今九江市)人。早年于九江南伟烈大学毕业后,先后留学美国普尔度大学、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获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武昌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1927年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其间,发表《论地方教育》《论民众教育》《论师范教育》《论社会教育》等多篇论文。为解决教育经费独立,清准从盐税项中每月拨支教育经费,使全省大中小学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工资得以按月发放。积极推广小学四二制,中学三三制,将公立中学改为省立,还创办省立乡村师范5所。在教育厅内,增设编审处,延聘名家,编译1批新教材,还附设智力测量所,实行全省数千余名中小学生智力测验。为筹办江西大学,聘请吴有训、胡先辅等专家组成筹备委员会。1930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教授,翻译斯特尔《普遍教学法》。1932年,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务长兼教授,创设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所,著有《民众教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并译有《成人学习兴趣》,均先后于商务印书馆出版。该院还为其编辑出版《陈礼江民众教育论文集》。1936年,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兼参事,大力推行电化教育与扫盲教育。经其请准,教育部及各省始设立社会教育督导员,并创办督导员训练班,加强对社会教育检查与督促;主持、颁布大、中、小学兼办社会教育规程,促使多方出力,兴办社会教育;主编《教育通讯》,报道、交流、研讨各地抗战时期教育概况、经验与问题。1940年,创立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院长,设立教育行政系、社会教育行政系、图书博物馆系、新闻学系、电化教育系科、社会艺术教育系科、国语专修科等;延揽名师许德珩、俞颂华、汪长炳、许杰等,并设立研究部、社会教育实验区、国民教育实验区、实验社会教育工作站、教育电影编辑委员会及推广委员会,把教学与研究、实践结合起来,使该校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完备的成人教育最高学府。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密令教育学院迁台,陈礼江拒不接受,完整地把该校保存下来,交予人民。解放后,由于“左”倾思想影响,其一度蒙受不公正待遇,但仍本着爱国爱民之心,在家乡从事英语教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得以彻底平反,当选九江市政协委员。1984年逝世,享年89岁。
  高凌云 (1898-1986) 高凌云,名立志。清德化县(今九江市)人。自幼学习中医,1920年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回浔开业后活命无数,声名鹊起。九江解放后,创办大众联合诊所,任所长。1952年任九江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1954年,江西省中医实验院成立,调任中医实验部主任。1962年,江西省中医院成立,受命为首任院长。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坚持当班看病,并致力于医学研究。1957年,被选拔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成员,随团去苏联、捷克、意大利、东德等国考察访问。其从医数十年,于内、妇、儿、外各科均有丰富经验,对肝病尤有较深造诣,曾多次受邀赴京、沪等地会诊,曾撰写《黄疸的分类和治疗》《元黄疸型肝炎、肝郁之我见》《膨胀病的分类论治》《元黄疸性慢性肝炎的四型八法》《中医对阳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论文,曾获卫生部颁发的“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和奖状。
  孙墨千 ( 1900-1944) 孙墨千,又名埙,原籍江苏吴兴,幼时随父孙芙初迁至九江,定居于庾亮北路四埠头巷清真寺附近。自幼习画,年方17岁,即以工笔人物称著于九江画坛,上门索画者络绎不绝。1930年,其幼时画友蒋彝由当涂县长改任九江县长,孙墨千即同蒋彝及九江山水画家彭晓山、金石篆刻家黄雪桥等人合组“匡社”,每月一聚,或论艺谈诗,或联笔作画,诚为浔阳文艺界一时之盛事。1938年7月,九江沦陷前夕,孙墨千全家8口仓促从九江逃难去吉安,沿途目睹难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之凄惨景象,借风晨雨夕,绘制一幅《难民图》长卷,抗战胜利及建国初期,该画曾多次在九江展出,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由于多种原因,孙墨千画作存世极少。1942年,应东林寺僧人请,其以慧远大师专心修行,“影不出户,迹不入谷,送客不过虎溪”故事为题,创作一《虎溪三笑图》,后刻为石碑立于东林寺,石碑右上首镌有行书题款,日“甲子年浴佛前七日吴兴孙埙画”云云。1943年,其取材历史故事,用白描手法绘制《明妃出塞图》,作品构图严谨,线条匀称,用笔圆润流畅。是图为绢本,高106厘米,宽57厘米,藏九江市博物馆。
  曾昭庆 (1900-1971) 曾昭庆,1900年6月,出生于江西省德化县小池(1914年改名九江县小池,1936年划归湖北省黄梅县),自幼随叔父曾象全习“岳家拳”及骨伤诊疗。1933年,举家迁居县城龙王墩(今浔阳区)。进城后,又请山东籍武术名家张俊德至家为师,苦练少林拳术、少林气功及少林器械,并广交武林朋友如周海波、邬传风、余隆昌、李华山、董财喜、余昌泉、马之友等,交流切磋,博采众家之长,以致徒手、器械,均有独到功夫,终成九江武术界一代宗师,从其习武者不计其数。设馆授徒之余,因擅长推拿,常义务为九江港码头搬运工人中受伤者推拿诊疗,送医送药,不仅赢得广大市民由衷敬戴,还积累了丰富的骨伤科临床经验。1940年始,随着其步入壮年,为谋求生计,便正式挂牌行医。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于1950年参加九江市大众联合诊所,1955年又加入九江市中医联合诊所,成为享誉九江城乡骨伤科名老中医,并于1959年调入九江市医院。在数十年骨伤医疗实践中,其总结出一整套中医伤科骨折复位法,尤擅根据不同部位骨折采用不同手法复位。如肱骨骨折手法复位时,其嘱患者仰卧,令第一助手将患臂外展,掌心向上,两手分别握住腕部及肘部;再令第二助手立于患者背后,双手拇指紧按住肱骨头(肩部),其余四指紧按住腋窝调正位置,作相对拔伸,力量由小而大,同时医者用双手在局部及周围进行端正,内托外推捏平,细心将断骨捺正,待骨对位线对齐后,两助手作相对拔伸、牵引姿势,以便包扎。股骨头骨折手法复位时,则让患者平卧于木板床上,然后令一助手两手紧按住患者双侧髌骨,固定不动。断骨经正复之后,再投以药物,促使骨折愈合。由于技艺精湛,经其诊疗之伤患人员无一不得到及时恢复并未留任何后遗之症。1962年,曾昭庆应邀出席江西省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会。1964年,又出席江西省中医伤外科经验交流会议。在会上,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骨伤复位手法及多种验方献给国家,传授后人,以服务社会大众。为此,曾连续两届出席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从医之余,曾昭庆依然热衷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武术,1951年出任九江市武术协会首届副主席,1962年出任江西省武术裁判。在其培育之下,女曾宪萍、子曾宪国、曾宪龙,均在国家、省武术赛事中多次获奖,为九江赢得重要名次。曾宪萍、曾宪国还分别代表国家出任国际武术赛事裁判。同时3人又都是曾氏骨伤科传承人,分别就职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1971年7月,曾昭庆因病逝世,享年71岁。
  许德瑗 (1900-1972) 许德瑗,许德珩弟,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1925年考入北京外交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时,曾参加北京市学生、市民反对段祺瑞政府的“三一八”请愿斗争。1928年赴法国巴黎帝维大学法学院学习。1931年毕业,旋即去德国柏林政治大学财经研究院深造。“九一八”事变后加入旅德华侨反帝大同盟,参与发起旅德华侨抗日救国会。1935年加入德国共产党。同年回国,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任副教授,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其间,经许德珩、杨秀峰介绍,加入华北救国会文化界救亡协会,任常委。1939年,任江西保安司令部政训处处长。1946年任浙江金华国立英士大学教授。1948年6月,加人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4月返江西从事民盟地下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民盟江西省委主任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江西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教厅厅长、教育厅厅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2年8月病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江西省委为其平反冤案,恢复名誉。
  吴保泰 (1900-1985) 吴保泰,出生于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曾用名吴宝泰。少年时代就读于九江师范(今九江市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婚后不久就去北京,寄居江西会馆,进入俄文专修馆学习,期间与瞿秋白、潘跃辰、吴丽实等进步人士来往密切,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9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公费生。1925年春,和高诚儒在哈工大组织12名同学,成立旨在追求进步的“群进社”,讨论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同年夏,由吴丽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名中共党员。1926年6月,中共哈尔滨地委成立,为主要成员。同时地委决定派其到大连协助南满地委书记邓鹤皋领导开展大连各项工作。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中共哈尔滨党组织先后遭到破坏,吴保泰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当年10月回哈工大继续学习。1928年11月9日,参加多达8 000人的大规模学生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修筑五路运动。后离开哈工大,在哈尔滨法院从事俄语翻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离哈尔滨去上海,先后在律师事务所、报社工作。两年后回九江,在清真小学任教,一年后又去武汉教书。1937年至1948年,曾在武汉防空部队、长沙陆军大学、苏联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任俄语翻译。新中国建立后,经黄华推荐到中央军委四局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建院后,刘伯承点名调其任教(二级翻译)。工作期间,院长刘伯承多次与其探讨军事问题。1954年由于出色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授予其毛泽东头像金质奖章1枚,并荣获二等奖状。1957年,由于身体原因申请退职,次年1月份回九江居住。1960年,受安徽大学校长李东光聘请,到该校教授外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审查、批判,1970年8月再次返回九江。1978年8月,受中国科学院江西庐山植物园聘请,到庐山植物园图书馆从事书刊资料翻译整理工作。1985年12月逝于居所。
  魏道明 ( 1901-1978) 魏道明,字伯聪,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早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一中学,继入北京法文学堂,后赴法国留学,1925年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6年归国,在上海从事律师工作,并兼理国民党上海党务。常为维护国家权益,与英法领事据理力争。1927年,先后任国民政府司法部秘书长、次长。同年冬,任司法部代理部长兼建设委员会常委。1928年,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部长。1930年,任南京特别市市长。1932年受命赴欧洲作国际宣传。1935年,任《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3报总经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中央政府西迁,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1941年任中华民国驻法国大使,1942年改任驻美国大使,其间,于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回国出任立法院副院长。1947年,出任台湾省政府首任主席,后又受命赴美国及南美洲考察,至1954年方返回台湾。1964年,任台湾政权驻日本“大使”。1966年回台任“外交部部长”,后为“总统”资政等职。1978年5月18日在台湾逝世,享年77岁,著有《使美回忆录》等。
  陆宝凤 (1901-1981) 陆宝凤,祖籍湖北黄梅,寄籍九江市浔阳区,毕生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诊治。其自幼读私塾,并随父陆登珍学习正骨推拿按摩诸技。稍长,拜当地名医王岐山习中医内科,旁及儿、妇、外科。随后又拜伤科老中医曹茂能为师5载。1918年于九江正式行医,以骨伤科见长,誉满城乡,周围地区以及沿江之湖北黄梅、广济、安徽宿松等慕名前来就诊者络绎不绝。1930年受聘健康药号坐堂。解放后,任新新联合诊所骨伤科医师。1952年参与发起成立九江市中医学会。70年代末,被列为江西省名老中医。陆宝凤于骨伤诊治病床经验丰富,对头部外伤脑震荡急诊用药尤有独到之处,所研制“回苏丹”,能促使昏迷患者苏醒,苏醒之后用药调整升降,后遗症亦随之减少与消失。对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处理,使用“基参汤”外洗,“生肌散皱贴”治疗,能使创面新鲜,愈合较快。对小儿头颅凹陷骨折,使用“拽骨散”、“续骨散”外贴,能达到陷者复起愈合之功效。以上3方,均被选载于《杏林医选》。
  蒋彝 ( 1903-1977) 蒋彝,名仁全,字仲雅,笔名哑行者,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5岁丧母,越数载,其父又逝,由祖母抚养成人。其父原系九江县税契房职员,收入微薄,业余画扇面以补家用,蒋彝幼时即随父学画,培养了良好的国画功底。1922年,毕业于设九江的省立第三中学后,考入国立南京东南大学化学系。1926年毕业,曾短暂执教于江苏海州第十一中学及九江光华中学。同年底,北伐军攻占南昌,易名怒铁,投笔从戎。1928年年末,受命任安徽芜湖县长,后又改任当涂县长。1930年5月,调任九江县长兼庐山管理局长。任期为整顿九江社会秩序,提出禁烟、禁赌、禁娼、改革赋税、重新丈量土地诸改革方案,遭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严斥,谓其“异想天开”,尤其是蒋彝依法制止美国驻浔之德古石油公司违犯中国规定,私买土地建石油站,被熊勒令“自动辞职”,并宣布从此不允其在江西供职。弃职后,1933年欲“观摩西方政治为将来之用”,赴英留学,并取笔名“哑行者”,以暗喻对官场腐败的痛恨与失望,同时表达其在异国语言障碍的苦恼。1934年,经前香港辅政司洛克·哈特推荐,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教授。是年,伦敦举办“世界树木展览会”,其以墨竹一帧参展。经刻苦自学,1935年始,其已能熟练运用英语教学,同年11月用英语出版《中国绘画》一书,向西方介绍中国艺术。1937年又出版图文并茂之旅英游记《湖滨画记》,并由此在西方文学艺术界一举成名。1938年10月,以其真、行、隶、篆、金文、甲骨书法诸体深厚功底,于英出版《中国书法》(又名《八法南针》),更加引起轰动,相继被英、美、日等国大学列为讲授中国书法之教科书,至今仍被沿用。之后,其又陆续出版配画游记文学《约克郡画记》《伦敦画记》《巴黎画记》《日本画记》等12本之多,合称《哑行者丛书》。上述著作,持续在欧美畅销三四十年,读者由英而美而遍及世界五大洲。西方读者称“蒋彝用中国人的眼光,观察西方的芸芸众生相和生活细节,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针对少数西方人称中国人写不出象《画记》这类好书,断言其为日本人,其又特意出版《儿时琐忆》一书,专以记述自己童年时代在九江的生活情形,以及九江地理环境、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证明自己是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同时,还利用讲演、宴会等公共场合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并在《日本画记》中上野公园插图上题词日:“朝朝多少游春者,我是唐人知不知?”1939年4月,英对日宣战,一度供职英情报局翻译。次年9 -10月,其居住之伦敦公寓楼遭德机轰炸,全部书画衣物均焚烧一空,致很长一段时期生活陷于困境。1955年,应聘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语言教授,由此加入美籍。迄1971年6月退休,仍被授予该校终身教授。1972年,又先后被香港中文大学和澳大利亚塔培拉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75年4月,回到阔别40年的祖国与妻儿团聚,并游览大江南北诸多城市、乡村,详尽了解工农业方面成就,深为祖国日益强盛而自豪,返美后,写出《重访祖国》《哑行者访华归来话今昔》诸文,热情讴歌新中国的成就。1977年秋,第二次扶病回国访问,拟创作《中国画记》及修改充实已起草之《中国艺术史》,为之两月内先后走访II个省市,参观了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宋陵、秦始皇陵、马王堆、殷墟、大汶、仰韶等文化遗址,因病体衰弱,加之劳累过度,不幸结肠癌复发而医治无效,于同年10月17日在首都医院逝世,享年75岁。10月26日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追悼会后,遵其遗嘱,骨灰安葬于庐山马宿岭公墓。蒋彝集学者、画家、诗人、作家、书法家于一身,行迹遍及五大洲80多个国家,并先后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美夏威夷大学东西文化中心高级专家及被世界多数著名大学授予文艺和艺术博士学位。一生著述丰厚,其中英文著作25种,中文诗集有《蒋仲雅诗》《重哑绝句》《蒋彝诗集》等。
  蒋去病 (1906-1983) 蒋去病,清德化县城(今浔阳区)人,出生于10代岐黄世家。1921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三中学。后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校曾参加《中国医学大辞典》编辑工作。1930年毕业,同年受聘于上海广益中医院。1933年,在湖北汉口德润里12号悬壶行医。1937年至1945年,先后在南昌、吉安、泰和、景德镇行医。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故里,在市区梅花庵开诊。1951年,由其首倡,组织九江大公联合诊所,1955年转为湓浦卫生院。1966年,调甘棠医院。曾先后当选九江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浔阳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区第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其医术好、医德高,在上海某中医院代诊时,曾因治愈2例虚劳重危病人而名重一时。返九江行医后,市郊区常有血丝虫病患者前来就诊,其闻患者称乡村多烧茅柴煎药,很不方便,希望能有丸剂服用,遂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大量资料,走访各地患者,结合临床体会,精心研制成功“灭丝丸”。从医50余年,尤长于内、妇、儿科,1982年6月,编写《去病医话》12篇,作为浔阳区卫生系统医务人员技术交流读本。1983年12月14日病逝,享年77岁。其学生所辑《蒋去病学术举要》,1987年选人江西省卫生厅编印之《杏林医选》。
  谭旦同 ( 1906-1996) 谭旦同,原名义翰,号墨缘。江西九江市人。1924年从省立三中(今九江市一中)毕业,考入北京外交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其自幼酷爱绘画,在京攻读课余,兼任《北京晚报》编辑,后任该报总编辑。1927年于北京大学法商学院毕业,一度回九江与蒋彝、孙墨千创办“瘦麻疯画会”并举行画展。1928年,又于北京创办《霞光画报》。同年又赴法国,先后于帝雄艺术学院、巴黎国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1933年毕业归国,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员,兼《北京晚报》撰稿人。后又创办《新光画报》和在北平《世界日报》之《大众公仆》专版任主编。随之又接替挚友萨空了编辑《世界画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返九江,不久西迁四川,任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员。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湾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设计委员、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私立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等职。在台湾出版著作有《中国艺术史论》《涂鸦拾遗录》《冰雪忆旧》《偷闲猎影集》《浔阳江头》《神京滞留》等。
  蔡若虹(1910-2002) 蔡若虹,原名蔡雍,笔名张再学、雷蒙、雷萌。出生于清末德化县城孝子坊(今浔阳区)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1917年至1922年就读于九江市立第二国民小学,1923年考入驻浔之省立第六师范。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占九江,以其绘画天资,追随共产党人,创办《火炬画报》。为此,1927年大革命失败尤其同年“8-7”九江大屠杀后,遭国民党反动派追捕而逃亡南昌等地,迄1928年方重返九江,任县立国民小学教师。1930年秋,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其边读书边创作,先后在《大众生活》《新生》《永生》等进步报刊发表作品,并由此结识共产党人洪叶、张谔等人。1931年上海法租界发生清道夫大罢工,其创作漫画《红背心的罢工》(其时上海清洁工人均穿红背心为标志)以示支持。同年秋,经美专同学洪叶、张谔介绍,加入上海左翼美术家联盟。1935年,受《大众生活》主编邹韬奋聘请,为该刊漫画征稿人,每周定期交稿4幅。1936年至1937年,又受《自修大学》刊物主编李平心约,为该刊创作政治讽刺漫画。矛头直指德、意法西斯。期间,经张谔介绍,还承担教育家陶行知所主编的《生活教育》半月刊漫画插图工作。1938年上海沦陷,11月,随张谔赴香港,与廖承志接洽,经廖承志安排,携女友夏蕾,与张谔等结伴赴延安。1939年5月到达延安后,任延安鲁艺美术系教员。1940年8月,经王曼硕、胡蛮介绍,于鲁艺加人中国共产党。1942年4月,毛泽东于枣园约见其与张谔、华君武等美术家,毛泽东闻其为济南惨案遇难的爱国志士蔡公时之侄,特留其同桌吃饭,席间饭后共同讨论讽刺漫画应避免片面性等问题,使其深受教益。尤其同年5月23日在延安听取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更加坚定了绘画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决心。是年冬,受命任延安鲁艺美术系主任。抗战期间,发表大量抗日救国漫画作品,尤以《全民抗战的巨浪》为代表。1946年,调北平《解放三日刊》报社任美术编辑,报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后,又转赴张家口任《晋察冀日报》美术编辑。同年6月,奉命到山西平定县荫营村上堡参加土地改革,期间创作组画《苦从何来》发表于《晋察冀日报》,在解放区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受命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1949年11月,其根据毛泽东对文化部指示,起草一份题为《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同月27日该文稿用文化部长沈雁冰名誉署名发表后,遂转行从事新中国美术理论研究和美术活动组织工作。1953年,调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持会务。1957年8月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不公正批判,1969年9月下放至文化部“五七”干校参加劳动。1974年结束审查后,回北京到文化部文艺研究所工作。1976年任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院领导小组成员。1978年成立恢复中国美协筹备组,任组长。1981年11月,中国画研究院成立,任副院长。1984年任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5月18日,首都文艺界150人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座谈会,为其祝贺80寿辰和从艺60年,其发表《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工作》即席讲话以示答谢。2002年5月2日,蔡若虹逝世于北京,享年92岁,有《若虹诗话》《灵犀小唱》《蔡若虹文集》《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上海亭子间的时代习俗》《赤脚天堂》《昨日的花朵》等著作和画集行于世。
  钮先钟 (1913-2004) 钮先钟,九江浔阳人。南京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毕业,理学学士。抗战时任《扫荡报》记者,后任《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军事译粹社发行人、台湾“国防计划局”编译室主任、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等职。曾任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译作近90种,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西洋世界军事史》《战争艺术》《战争论》等等;著作涵括战史与战略,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略漫谈》《现代战略思想》《中国战略思想史》《西方战略思想史》《孙子三论》等书。《国家战略论丛》由台湾麦田出版公司出版,计12册,1985年获中华战略学会学术著作奖。大陆军事研究领域亦对钮先钟的战略译作和著作关注,解放军出版社曾翻印其部分作品。
  杜宣( 1914-2004) 杜宣,原名桂苍凌,又名桂长镳,江西九江市人,居德化城郊老马渡(今属浔阳区)寿宣别墅。1928年入九江光华中学。是年冬,通过《九江日报》闻悉国学大师古直于庐山东林寺设帐课徒,遂转师古直,打下扎实国学功底。1931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预科。1932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领头创建三三剧社,并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同学9月,赴日本留学,人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系。在校期间,继续从事左翼文学和戏剧活动,并发起组织杂文社,编辑出版《杂文》(后更名《质文》)月刊。1937年毕业,适抗日战争爆发,毅然归国参加新四军,任战地服务团秘书,赴江西前线组织江南流亡青年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秋,奉调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西省乡村抗战巡剧团任团长,率团至赣西南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40年奉命去广西桂林,与田汉、夏衍等创办《戏剧春秋》月刊,任编辑。1941年,于桂林组建新中国剧社,任社长,由于叛徒告密,被当局追捕,经周恩来安排转移至重庆。1943年受命至昆明,先后任《群报》《评论报》总编辑。后经中共南方局批准,赴印缅美军司令史迪威处配合盟军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随美军抵香港、广州2地参加与日军谈判受降事宜,之后作为盟军顾问,随军进入香港。在香港期间,任大干出版社社长,开书店进行地下工作。1949年,奉调自香港进入华北解放区,参加北平南下工作团,投入解放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相继在华东军管会和文化部门从事统战工作。1950年任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1957年始,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委员、亚非团结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以及中国与非洲、日本、印度尼西亚、锡兰等友好协会理事。1961年始,任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中国代表,期间遍访亚、非、欧、美30余个国家。“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并入狱8年。1976年后,历任上海市文化局顾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复旦大学分校兼职教授、上海市人大代表及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81年在上海创办《文学报》,任总编辑。同年出席国际笔会召开的第45届年会及之后的46、47届年会、非洲文学讨论会,并任国际笔会中国中心理事。此外,还先后出任上海市文联常务副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兼职教授等职。杜宣自1935年始发表作品,文艺生涯70余年,著有话剧剧本《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上海战歌》《彼岸》《杜宣剧作选》《抗美援朝大活报》《欧洲纪事》《梦迢迢》《世纪的悲剧》《沧海还珠》,散文集《西非日记》《五月鹃》《杜宣散文集》《飞絮·浪花·岁月》《芳草梦》《桂叶草堂漫笔》,电影文学剧本《兰兰和冬冬》《长虹号起义》《先驱》等。2004年8月23日,在上海逝世,终年90岁,葬上海“宋庆龄陵园”。
  廖济彪 (1915-2008) 廖济彪,九江市郊人。16岁由族叔廖泗贤引荐入市区(今浔阳区)振兴菜馆学艺,师事晚清御厨朱正炳,学得其师“玉带海参”“刷把海参”“凤尾鸡”“叉烧桂鱼”“龙戏珠”等苏、徽名菜及宫廷菜肴制作工艺。抗日战争爆发后,浔阳沦陷,遂随师南迁吉安、赣州等地,继续经营振兴菜馆,进而将浔城传统名菜与赣菜系列揉合,研制出“双层肚丝”“鸳鸯荷包鸭”“永新狗肉”“白玉黄峰肉”“竹芦鱼卷”“菊花绣球羹”“双烧桂鱼”等一系列特色菜肴,既保持振兴菜馆擅长炖、焖、蒸、烧、炒,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之特色,还融合粤、闽、湘、鄂、川诸菜系于一体,形成浔菜特色风味。1945年抗战胜利后,振兴菜馆重返浔城,由廖济彪及朱老大、朱老二、曹明富、李雨生、蔡时先、廖泗贤、叶志燮、罗德球等名厨合股经营至九江解放。1953年,响应中共九江市委、市人委号召,廖率该店参加公私合营,于甘棠湖畔、烟水亭旁建浔庐餐厅,任餐厅经理兼主厨,主持工作期间,浔庐餐厅年年赢利,其亦多次被评为九江市甲等劳动模范。1954年,廖济彪以高超技艺,成为九江市第一位获高级厨师职称者。1959年,又成为九江市第一位获得江西省劳动模范的厨师。同年7-8月,受命率名厨宋功德、曹俊新、余自应等上庐山为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服务,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掌厨。60年代起,廖济彪除本职工作外,长期担任江西省烹饪名师评审委员会主评。1970年8 -9月,又受命率宋功德、曹俊新等为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服务。是年会后,周恩来及夫人邓颖超会见廖济彪等并与之合影留念。周执其手日:“饮食这个行业很重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中国菜有中国菜的特色,你们要继承传统遗产,不断创新,更要毫无保留地将你们的高超技艺传给下一代。”廖牢记这一嘱托,将其一生从事厨艺60余年所得,毫无保留的传承给下一代,一生带徒无数,遍及海内外,其技艺仅用鱼虾为原材料,即可制作菜肴600余种,形成浔阳鱼席名菜系列。廖的烹饪技艺和从业经历,曾被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及香港《大公报》等宣传报道过,在九江市乃至全省餐饮界均有其较大影响。2008年,廖济彪无疾而终,享年93岁。
  黄鹏云 1916-1998 黄鹏云,祖籍九江姑塘,自幼随作杂货生意的父兄生活于九江县城(今浔阳区),因父亲早逝,6岁便进酒坊学徒,坊主熊明六喜其勤奋好学,为人老实,遂定下娃娃亲,将小女儿许配之,并传授其“绿醅酒”酿造技艺。1925年,其三哥黄鹏飞创办黄利源酱园酒坊,遂追随其兄学做生意。1941年,黄鹏飞、黄鹏云兄弟以5000元资金与孔庆章、茆长义、杨松青合伙开办“新利源”酱园酒坊,前店后厂。因加工精良,所产蚕豆酱、五香豆豉、酱萝卜、醋蒜头等酱菜系列,不仅在九江独占鳌头,还逐步销往本省赣州、吉安、景德镇及湖北鄂城、阳新、黄石等地。其间,黄鹏云在其岳父酿制“绿醅酒”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改进,醅酒时兑入白烧酒,将酒度由原10度提高到16 - 17度,解决了该酒口感虽好,但不耐贮存,时间一长易变酸易沉淀等问题。尤其该酒经封缸贮酿后,色泽橙红,风味独特,从而形成一新型酒类品种“封缸酒”。经长年探索,黄鹏云发现封缸酒经4-5年封酿,酒浓度高,且色泽最为悦目,口感亦佳,由于封酿期长,遂取名为“陈年封缸酒”。1945年,新利源散伙,兄弟俩又重新恢复黄利源,并于酱园酒坊外增营食油及桐油、秀油等油行生意。其兄黄鹏飞主要精力放在油行经营后,黄鹏云则主营酱园酒坊。1956年,黄利源酱园酒坊与义顺坊等13家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黄鹏云作为私方代表出任九江封缸酒厂副厂长,并将自己酿酒秘方献给国家。1959年封缸酒厂转为国营企业,所产酱油、酱菜、封缸酒都有发展与提高。同年,九江陈年封缸被周恩来总理亲定为人民大会堂宴会指定用酒,此后又多次作为国宾酒招待外宾。1963年,九江封缸酒被评为江西名酒。1964年出口外销,深受国际市场欢迎。1979年又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3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酒。1984年在全国酒类大赛中获金杯奖。
  徐邦裕 (1917-1991) 徐邦裕,九江市人。1936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明兴工业大学热力机械系并获特许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重庆中央工业试验所工程师、江西农业专科学校、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上海人人企业公司技术顾问部主任等职。建国初期,任上海一机部主任工程师。1957年,调任黑龙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1958年始,致力“制冷工程”研究,并编写出符合中国国情暖通空调专业教材,于高校开设中国第一个制冷专业课,建立中国第一个除尘研究室,第一个人工冰场,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热泵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第一台二次加热能源新型空调机组(比日本专制早10年),第一台水平流动无菌净化空调机组,第一台房间空调器热卡计算式试验台,成为中国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奠基人。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委员,国家科委建筑工程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六届理事兼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副会长,中国制冷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兼黑龙江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第十五、十六届国际制冷学会委员(唯一的中国委员),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会员。曾发表《热泵与空调》《低位热能与热泵》《中国的空气——空气热泵季节性能系数的研究》等论文数十届,专著有《热泵》等。
  李水英 ( 1917-1977) 李水英,女,九江县永安乡人。因家贫,自幼被湖北黄梅县二套口一潘姓农户抱养。1930年,为谋生随家迁九江县城(今浔阳区)西园浪井旁居住。1949年5月九江解放后,积极参与街道民主建政,热心协助人民政府维护社会治安,手执梭镖,臂佩袖章,通宵达旦走街串巷巡逻值勤。其间还通过到夜校读书识字而粗通文字。1952年市区街道居委会组建试点,经居民一致推选,担任西园片区浪井居民委员会主任。是年,正值九江开展创建卫生城活动,浪井一带,人口密集,巷道窄小,为全城工作难点,李水英不畏困难,挨门挨户宣传发动,带领居民男女老少齐动手,短时间内即将浪井一带整治得不仅户户室内“六面光”,而且街头巷尾都实现了无垃圾、无杂草、无污水、无蚊蝇,受到前来参观者一致好评,被中南行政管理局授予奖章,为当年九江市被评为江西省模范卫生城做出重大贡献。1954年,李水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街道居委会建设之中。是年,九江遭遇特大洪灾,为抗洪抢险,没日没夜巡堤护坝,累月浸泡于洪水之中,以致落下气管炎、肺气肿等病根。为解决居民就业,1958年始,发动群众先后创办服装厂、制鞋厂、纸盒厂等街道企业,办厂期间,即劳心、又劳力,并将家中桌椅板凳和门板都无偿搬到厂里使用。自是年起,李水英连续当选九江市第三至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多次评为市劳动模范。“文化大革命”期间,抵制少数人的过激行为,使浪井等一批古文物得到妥善保护。担任居委会主任25年来,除20世纪70年代末得到政府少量生活补贴外,长年累月均系义务为居民服务,甚至连吃饭、睡觉时,得知居民遇上急事难事,都立即放下筷子,掀开被子赶往现场帮助解决。由于对辖区居民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甚至旁及到住户的亲戚朋友,以至居民一旦发生家庭或邻里纠纷,只要其介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于长期不懈忘我工作,积劳成疾,1977年6月,终因老病复发,经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60岁。
  夏宝林 (1920-1993) 夏宝林,别号“六四”,乃因其出生之时恰逢祖父64岁生日,故名。原籍九江市郊人,自祖父始迁至城内孔家巷,并置房产。夏宝林少时勤于读书,人称小少爷。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只身赴重庆,并于1945年在当地当兵。在一次高烧病危中致使双目失明。失明后决心从艺,在重庆拜师学习四川滑稽戏,学徒3年后,1949年初回九江,又拜师学说鼓书。夏宝林记忆力超人,常靠用钱请人念小说来了解书中内容,如《薛仁贵征东》《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等多部古典小说,皆过耳不忘,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等说得有板有眼。同时在说唱中能临场发挥、插科打诨,因此喜听其说书者越来越多,名声远播,九江城内大街小巷,城郊的新港、周岭、十里一带和永修县城都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在实践中,他的才艺不断提高,说古书、唱小调、打莲花落、拉二胡全都在行。夏宝林不仅会演唱,且能根据社会发展自编演唱资料,惩恶扬善。抗美援朝时期,编出众多鼓舞人心、蔑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笑话,在破除迷信活动中,编《道士现形记》揭露道士的骗人伎俩。同时,还说《王秀鸾》《罗汉钱》《小二黑结婚》等新故事,自拉自唱《一贯道害人》《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到咱村》《江西是个好地方》等新歌。1980年九江市成立盲人协会,当选首任会长。不久,率九江市代表团出席在南昌举行的江西省残疾人文艺会演,夏宝林自编自演的快板书《新旧社会一百多》获优秀奖。
  许杰夫 ( 1922-2007) 许杰夫,江西九江市人,1922年5月生。1943年毕业于江西省农林学校,受聘至江西省难民接待站工作。抗日战争胜利,难民接待站撤销后,于九江组织成立电灯专修合作社,后应国民政府要求,主持恢复映庐电灯公司,任该公司第四任经理。1947年经许德瑗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0月,成立民盟九江联络组,任组长。九江解放前夕,以映庐电灯公司经理合法身份,在白色恐怖环境下,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成功策反九江县自卫大队副大队长陈文彬与庐山管理局局长吴仕汉,使九江县、市及庐山得以和平解放。同年5月,受省军管会指派,前往浙江宁波,接管宁波发电厂。年底,返九江任市各界人民代表政治协商会副主席。1950年7月,在九江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52年,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许杰夫将映庐电灯公司的个人资本计5万元贡献给国家,并将该资本用于新建人民大礼堂1栋、水塔1座以及为九江电瓷厂恢复生产注资。许杰夫在50年代任副市长期间,主管除政法、财经以外所有工作,并兼任市规划委员会主任。曾参与十里铺工业区、城东工业区规划建设,形成九江市工业发展“东油、西纺、南游、北港”新格局。50年代末,城区西部八里湖受血吸虫病危害严重,许杰夫经实地勘察,提出从“飞机坝”向南,经市建材厂(十里河)至螺丝墩,再拐向城区建设长达16华里的堤坝,此报告经省长邵式平批准兴建。1958年,其在被错划“右派”后,仍以该工程技术员身份主持八里湖改造工程,为彻底解决九江城区受血吸虫病侵害和城区扩展奠定了扎实基础。1982年5月,在九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许杰夫再次当选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职期间,先后主持滨江大道、长虹大道、浔阳大道、西二路等城市规划中重要主干道的兴建工作,并担任工程总指挥。1995年,许杰夫以73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离职休养。2007年5月23日逝世,享年85岁。
  第三节寓贤传灌婴 (? -前176) 灌婴,西汉初大臣,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初以贩卖丝绸为业。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刘邦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反秦,灌婴遂以“中涓”(类似今军事参谋)投刘邦,并以“太仆”(九卿之一)随刘邦征战各地,陷阵却敌,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为夺取天下,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因而深得刘邦赏识,赐号“文昌候”。刘邦称帝,灌婴任车骑将军。汉高祖五年(前202),从刘邦击项羽于垓下,追项羽至东城,破之。随后,率将吏破吴郡,得吴守,定豫章,会稽郡,旋又平定淮北凡52县。灌婴南征抵豫章时,下九江,于湓口择地筑城,使民得安居。据《九江府志》之《古迹篇》记载,灌婴在修筑湓口城垣时,曾开凿一井,因井水应江浪而动,名日“浪井”。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有诗云:“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宋代著名诗人苏辙亦曾为之题咏:“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胡为井中泉,浪涌时惊发。”后由于垒石护江岸,江岸加宽,井底与大江隔绝,方不能闻井中浪声。浪井现位于西园茶楼与庾亮楼间,并建护井亭,李白、苏辙诗文亦勒石刻碑嵌于亭壁。原有“浪井”字尚立井旁。高祖六年(前201)正月,灌婴以显赫战功被刘邦授以颖阴侯。后与陈平、周勃共同平定吕氏叛乱,于公元前179年迎立文帝刘恒,文帝立位后,授灌婴为太尉管理全国军事。汉文帝三年(前177)又授以丞相之职。四年(前176),卒于任所,谥懿侯。
  周瑜 (175-210)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孙权部将。庐江舒(今安徽庐江东南)人。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击败江夏太守黄祖,并生擒其部将邓龙于柴桑。十三年(208)冬,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亲率水、步兵20余万(号称80万),将自江陵顺江东下,试图灭吴。时吴主孙权拥兵柴桑,广造战船,分兵把守江岸;周瑜教习水军于番阳(今鄱阳湖水域)以备攻战。权急召瑜还,并会诸将于柴桑城,共商御敌大计。长史张昭等怯操主降。谋士鲁肃审时度势,力主联刘抗曹。瑜附肃议,极陈操用兵之弊,且愿领兵战而胜之。旋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东吴大军与刘备联军5万,大破曹军于赤壁,创造寡敌众、弱胜强的兵争范例,为魏、蜀、吴鼎足之势奠定基础。在吴、蜀荆州之争中,周瑜反对借荆州予刘备,而且提出扣留刘备,分割关(羽)、张(飞),欲消灭刘备集团。孙权出于当时形势考虑,未予采纳。周瑜随即又进见孙权,建议攻取西蜀,当其回返江陵作西上准备时,中途病故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境),时年36岁。其本传日其“性度恢廊,大率为得人”;孙权评价“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江表传),“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貌焉难继”(吕蒙传)。陈寿认为:“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周瑜曾率部驻九江,建有都督府、梳妆楼,留下小乔巷、点将台等地名,今烟水亭内有周瑜战迹陈列馆,正中有携书佩剑周瑜塑像。
  温峤 ( 288-329) 温峤,字太真。东晋太原祈县(今山西祈县东)人。咸和初年(326),任江州刺史,平南将军,镇守武昌。咸和二年(327),历阳内史苏峻拒绝庾亮征调,联合豫州刺史祖约举兵反晋。温峤闻讯,率部至寻阳,谴监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内史纪瞻率领水军勤王。及京师沦陷,中书令庾亮乘小舟至寻阳,宣读其娣庾太后诏令:“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其断然拒绝,谓:“今日之事,灭寇为先,未建功而受荣宠,将何以服天下?”接着向庾亮建议,联合征西大将军陶侃组织联军平定苏祖之乱。并以陶侃位重兵强,推侃为盟主,统率6万大军,直奔京师讨伐叛军。初,联军屡战失利,且军中缺粮,陶侃着急,与温峤日:“使君前云军中一切均有安排,今交战不久,即已缺粮,若复无食,便欲西归,更思良算。”温峤回答:“今日之计,决在迎战,一举破敌,安可骑兽中下,舍垂立之功,设进退之计。”陶侃从其议,峤遂立行台布告天下,凡故吏2 000石台郎御史以下皆令赴台,于是至者云集,终于平定苏祖之乱。朝廷复拜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定叛乱后,朝臣提议留温峤辅政,温峤以王导乃先帝所命重臣,以峤取代,违背先帝遗愿不妥,于是坚决辞谢,仍返武昌。途中因中风,至武昌未及一旬而卒,年仅42岁。噩耗传至江州,士民莫不相对哭泣。朝廷追赠侍中大将军,谥忠武,葬南京建平陵北。
  庾亮 ( 289-340) 庾亮,字元规,东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少年英俊,喜好庄、老,善言谈,年16岁,东诲王司马越欲辟不就,随其父庾琛于会稽岿然自守。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镇东时,聘其妹为太子司马绍妃。后随元帝讨华轶,以功封都亭侯转参丞相军事掌书记,大兴初(约319),授中书郎领著作侍讲。323年,司马绍即位晋明帝,立其妹为皇后,欲授其中书监,庾亮上奏坚辞日:“人皆有私则天下无公矣。”太宁二年(324)六月,明帝发动讨王敦之战,领左将军,督苏峻等追击沈充,不足一月便平定王敦之乱,遂以功封护军将军。太宁三年(325)秋,明帝病重,受命辅太子司马衍,拜中书令。四年(326)明帝病逝,太子即位为成帝,改元咸和。由于成帝年仅5岁,庾太后临朝称制,以司徒王导隶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壶参辅朝政,军中大事,遂皆由庾亮决断。东晋自王导辅政以来,宽和为政,颇得人心,及庾亮,用事专政,任法裁物,甚为人不满。苏峻、祖约曾随其平定王敦之乱,但未被重用,遂对庾亮不满,随着势力扩大,苏峻野心日益膨胀。咸和二年(327)十月,庾亮召苏峻入朝为大司农,欲夺其兵权,王导、卞壶皆以为不可,认为这将促成苏峻反叛,庾亮不听。结果苏峻拒绝征调,并密结祖约反晋,三年(328)春攻人京城,尚书令卞壶等战死。庾亮率部与苏峻战于京城建阳门,士兵尚未成列,即弃甲而走,京都陷落。庚亮乘小舟西奔寻阳,与江州刺史温峤商议,共推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帅师共赴国难。五月,陶侃至寻阳,庾亮因曾亦戒备陶侃,心中有愧,不敢面陶,经温峤力促方放下包袱见陶侃,并主动引咎自责,使陶侃释嫌,及进餐,在生吃薤菜时庾亮留下一截根茎未吃,生性节俭的陶侃问其留下何用,庾亮称还可再种于地,陶侃认为庾亮不仅有风度,且有治理实事之能,遂改变对庾亮的看法,出师勤王,平定了苏祖之乱。庾亮以苏峻之乱自责,求外镇自效,被出任为都督豫州扬州之江西宣城内史,镇芜湖。咸和四年(329)十二月,据守湓江的后将军郭默反叛,庾亮上表请求亲征,成帝诏令以本官加征讨都督,率兵2万,会同太尉陶侃征讨。乱平,辞爵赏不受,还镇芜湖。咸和九年(334)陶侃病故后,庾亮受命都督江、荆、豫、益、梁、雍6州军事,领江、荆、豫3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庾亮坚辞开府,迁镇武昌。其于咸和年间,时至江州,遂于江州建有居所,号庾楼,后几经兴废,演化成为古江州之名胜,引起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吟咏不已,如唐朝诗人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诗中便多次提及是楼,若“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云云。咸康六年(340),庾亮卒,追赠太尉,谥文康。
  李白 ( 701-762)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唐安西部护府所属的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幼年随其父李客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湖南、湖北而至浔阳,并首次登临庐山,留下《望庐山瀑布》《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林寺夜怀》《别庐山东林寺僧》等诗。天宝元年(742),应诏征赴长安,供奉翰林,因生性傲岸,遭宦官高力士谗谤,天宝三年(744)被玄宗“赐金还山”。天宝九年(750),李白偕妻宗氏夫人二到浔阳,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十五年(756),李白避乱,再次由北而南,经宣城携妻三至浔阳。肃宗至德元年(756)冬,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磷奉诏引水军东下经营长江流域,途经浔阳,慕李白之才,三次聘其为幕府随军参议,不意李璘受其兄肃宗李亨猜忌,以至兵戎相见,永王兵败于丹阳,李白功业未就,反而卷入政治旋涡,无端成为李氏兄弟权力争夺的牺牲品,自丹阳南奔,逃至彭泽,至德二年(757)以“附逆”罪被捕入浔阳狱而四至浔阳。因御史宋若思定其罪较轻,上书从轻处治,坐牢半年余出狱。乾元元年(758)秋,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只得抛妻别子,自浔阳出发,走上流放之途,行至白帝城,适遇朝廷大赦,遂经江夏、岳阳返回浔阳,时值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5至浔阳,寓浔阳前后约6年,并留下大量诗篇。此后,李白南下豫章,后去金陵。宝应元年(762)卒于其族叔安徽当涂县令李阳冰家,葬于采石矶。著有《李太白集》。
  韦应物 (737-790) 韦应物,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乃世胄子孙,出身显宦之家。高祖父韦挺为唐太宗御史大夫,曾祖父韦待价为武后时之宰相,祖父韦令仪曾任司门郎中、宗正少卿,父亲韦鉴为颖王司马。韦应物少时崇尚仪义,早年曾充唐玄宗宫廷三卫郎,受到玄宗的恩宠和偏爱,于是一度有恃无恐,行为放纵,不受法度。玄宗死后,因无所恃,屡遭人欺,才悔恨当初不学无术,乃发愤读书,应举登第,并成为著名诗人。代宗永泰元年(765),任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槽。大历十四年(779)任鄂县令、栎阳令。不久因病辞归。德宗建中二年(781),拜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调任江州刺史。任内3年,为政清廉,关心民疾,正如其《始至郡》中所写“湓浦古雄郡,横江千里驰。高树上迢递,峻堞绕歌危。井邑烟火晚,郊原草树滋。洪荒荡北阯,崇岭郁南圻。斯民本乐生,逃逝竞何为?早岁属荒歉,旧逋积如坻。到郡方逾月,终朝理乱丝。宾朋未及燕,简牍已云疲。昔贤播高风,得守愧无施。岂待干戈戢,且愿抚茕嫠。”诗中对江州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人民困苦以及其到任月余的作为、昔贤的高风、守郡的艰难等表露无遗。另在《登郡守京师诸季淮南子弟》中写道:“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徙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表明了其忠于职守,心系百姓的情怀。韦应物诗作甚丰,尤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简淡秀朗,真而不扑,华而不绮,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一定影响。唐人即已将其诗与陶渊明并举,称之陶韦。白居易后于韦应物任江州司马,在《题浔阳楼》中便日:“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仰俯愧江山。”对韦应物的崇敬有加。贞元四年(988),韦应物调任苏州刺史。后人据此称其韦江州或韦苏州,有《韦苏州集》亦日《韦江州集》传世。
  李渤 ( 772-831) 李渤,字澹之,河南洛阳人。贞元年间(785 -805),与其兄李涉远游至庐山南麓栖贤寺驻足,借僧舍读书,期间曾养一白鹿,时人遂称其读书处为白鹿洞。李渤弟兄闭户读书,学养俱深,声闻京都。元和九年( 814),唐宪宗下诏李渤为右拾遗,坚辞不就。后因国子监博士韩愈致书于其,方应诏赴京。长庆元年( 821),调任江州刺史,到任未久,户部张叔平呈奏补征贞元二年(786)逃卢欠款4410贯钱,其即上书谓:江州管田2197顷,今年已旱死1900多顷,尚欲追缴30年前拖欠,黎民实难负担,并于奏中称,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轻持符印,特乞放臣归田。”江州治署城南有一湖,东抵北风嘴,西连龙开河,南接山川岭,北依浔阳城,年久淤塞,汛时泛滥,致南来北往行人诸多不便。长庆二年(822),遂主持疏导该湖。先于湖中筑堤长700步(1步5尺),约1.5公里,南接山川岭,北京南门口,沟通南北交通,使行人免于涉水。随之又造桥建闸,控制和调节水位,使之兼有灌溉农田之利。从此,该湖逐一分为二,一称南湖,另一引西周召公南巡时于甘棠树下办理公务不扰百姓之典,称甘棠湖,以喻李渤善举,因怀其德,并将是堤称李公堤,堤间之桥谓思贤桥,迄今其称未有变易。李渤在江州期间,还修缮了栖贤寺,建造了九叠桥、快靓亭、高远亭。长庆二年(822)冬,调返长安,任职方郎中,外迁谏议大夫。宝历元年(825),敬宗即位,转给事中。因仗义执言,抨击太监专权,又出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丞。太和五年(831),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59岁,赠礼部尚书。《旧唐书》对李渤的评价是:品德高尚,不随便附和,势利之徒谓其矫情求誉,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终人息言,以挽救时弊。
  白居易 ( 772-846) 白居易,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因曾官太子少傅,被后人称作白少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本人则出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自幼聪慧过人,五六岁能懂声韵,15岁能吟诗作赋。青年时期,家境贫寒,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疾苦,有较多接触和了解。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考中进士,授校书郎。宪宗元和元年(806)调任周至(今陕西省境)县尉,其脍炙人口的《长恨歌》即作于此时。元和二年( 807)十一月,授翰林学士,三年( 808)五月拜左拾遗。五年(810),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814)授太子左善赞太夫(太子侍读)。其以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为处世哲学,曾提出“善贤能以澄清吏治,薄税敛以安民生,罢兵革以苏民困”等主张,并经常运用诗歌来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尤以“讽喻诗”名震天下,矛头直指贪官污吏,致使朝中权贵对其极为不满。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与王承宗合谋派人暗杀,白居易激于义愤,率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当朝权贵遂借口其“越职言事”,将其贬为江州刺史,尚未到任,中书舍人王涯又奏其“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改授其为江州司马。至十三年(818)白居易在江州作闲官4载,自谓“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无言责,无事忧”。无所事事,政治上逐渐走向消极,镇日问月山中,望水湖亭.以诗酒自娱。期间写下诗文370余首(篇),占据其一生所写诗文的十分之一。其中名篇众多,尤其《琵琶行》及《大林寺桃花》为千古传颂。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借一被遗弃的歌女形象,来抒发其沦落之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白居易离开江州不久,即有人于浔阳江头仿其诗意建琵琶亭以资纪念。元和十三年(818)冬,白居易离开江州后,调往四川任忠州(今忠县)刺史。长庆元年(821),穆宗即位,召回长安,拜司门员外郎。次年,转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因目睹宦官擅政,朋党倾轧,政治混乱,自请外任,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文宗时,曾官太子少傅。武宗会昌二年( 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以诗酒咏佛为事。武宗会昌六年( 846)卒,终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在文学上,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在江州所写《与无稹书》是其诗论纲领,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白乐天长庆集》。
  岳飞 (1103-1142)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应募从军,参与伐辽战争。建炎二年(1128),隶宋泽部,以500骑大败金军于汜水(今河南荥阳),擢升统制。宗泽死后,隶杜充部,杜充时欲弃汴京(今河南开封)退守建康,岳飞坚决反对。建炎四年(1130),韩世忠为阻止北归金军,组织黄天荡(今南京市东北)之战,岳飞率部由宜兴尾追金军,配合韩部大获全胜。金军南犯江淮时,宋派大将刘光世屯驻江州(今九江),拱卫洪州(今南昌),然该部纪律废弛,士无斗志,致江州、洪州相继失守。绍兴元年(1131),金军退兵北去,洪州以北地区尽为李成所率乱军占领。李成为“且宋且和”之徒,一度为金军利用,成为叛军,南宋王朝派张俊率军入洪州整理防务,进剿李成部,岳飞以江淮招讨副使为先锋,于楼子庄(今江西奉新县境)与李成部相遇,岳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大败李成部,随后乘胜尾追李成至江北黄梅,斩李部骁将马进,尔后收复洪州以北地区及江北淮南部分地区,乃驻军洪州。绍兴二年(1132),岳飞出任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奉命征讨游弋于江西湖广之流寇曹成,一举大破曹兵10余万之众,岳飞以平安江淮功授武安军承宣使。是年,又发生蕲、黄2州镇抚使孔彦舟叛降伪齐事件,宋廷为防伪齐南侵,急令岳飞屯戍江州。在江州屯戍3年期间,岳飞先后于江州购置田7顷88亩,地II顷96亩,水磨5所,盖造或购置房廊、草屋、瓦屋共498间,其中38间建于江州城内(今九江市浔阳区),作为自己私宅,其余房屋主要建于庐山西麓“岳家市”,用以收容前来投奔之岳氏宗亲。绍兴四年(1134),岳飞于江州上书宋高宗,建议进攻伪齐刘豫,四月,请命获准,遂率军由江州向鄂州进发,大败伪齐军,收复襄阳(今湖北襄阳)、信阳(今河南信阳)、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唐县)、郢州(今湖北钟祥)、随州(今湖北随州),又以军功擢升靖远军节度使,晋封武昌开国侯。岳飞在领军作战时,其母随军俸养,因水土不服,成年卧病,绍兴六年(1136)三月病故于鄂州军营,归葬江州株岭山(今属九江县)。此间,岳飞多次上表高宗请辞官为母守墓终丧,未获准,重返防地,并与杨沂中联军击败进犯藕塘(今安庆定远东南)之伪齐来敌。以功进拜太尉。绍兴七年(1137),升任河北京西宣抚使。同年四月,辞官归江州为母守墓。绍兴十年(1140),金废除和约南侵,岳飞再次奉命北伐且节节获胜,然秦桧力主投降求和,命岳飞停止抗金,宋高宗从秦桧,以12道金牌召还岳飞。绍兴十二年(1142),以“莫须有”罪名在临安(今杭州)御赐毒酒将岳飞害死,时年仅39岁。岳飞被害后,其江州所置家产多遭丧失,或抄没或被人强占,及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禅位孝宗,追复岳飞原官,发还家产,谥武穆侯,追谥忠定侯。宁宗后,又追封其为鄂王。有《岳忠武王集》行世。岳飞屯军江州前后长达10年,留有大量历史遗址或遗迹,如岳母墓、岳妻墓、岳家市、岳司门、岳王庙、报国寺、岳飞名园等。
  吴秀 (?一?) 吴秀,字越贤,南直隶吴江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万历间(1573 -1619)出任九江知府。治郡多有建树,政绩显著。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明王朝曾将吴秀列为郡守8名臣之一。吴秀抵郡治后,深人民间,体察民情,为民解困。某日出访,遇一少妇在路旁啼哭,问明是一“贫生之妻,新寡”,深表同情,亲往吊唁,并捐银帮助办理丧事。其时,九江府城之南甚为偏僻,盗贼多出没其间,便开辟南熏门,迁移百姓前往居住,使盗贼无藏身之地。又在城之东南建甘棠湖闸,调节水位,开浚河道,使商船畅通。城西通瑞昌之路,因一河之隔,交通阻塞,令造舟12艘架设浮桥,以便行人。万历十四年(1586),于回龙矶筹资兴建江天锁钥楼(俗称锁江楼)及文峰塔(又称回龙塔)。楼高3层,周边铸铁牛4以护卫;塔高25. 26米,6面7层,为石雕砖结构。以祈锁江镇水,消除水患和保一方文风昌盛,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亦见其爱民之心拳拳。
  江殷道 (?一?) 江殷道,字九同,湖北汉阳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九年(1670)任九江知府。刚到任,适遇荒年,四乡饥民甚多,即捐俸禄设粥厂,支锅以济灾民。然杯水车薪,难饱众人饥饿之腹,遂带着蕨根、糠粑面谒上司,泣请放粮拯民。获准后,动用库存公帑2.2万余贯,仓谷7 400余石,使大批灾民幸免于死。又详请九南卫屯田银4 700余两,修学宫,辑郡志,筑李堤,加固城墙,建陶白祠,修龙开河浮桥,百废俱兴。当地百姓,为其立碑,以志其事。
  唐英 (1682-1756) 唐英,字俊公,自号蜗寄老人、陶成居士。关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清乾隆四年(1739)奉命调任九江榷关关督兼监理。清代榷关始于顺治元年(1644),为长江、运河征税机关,负责征收过往船只通关税。雍正元年(1723),九江榷关还于鄱阳湖滨大姑塘设立分关。唐英到任后,勤政尽职,往返府城及姑塘间,自谓“忙忙垂老不知闲”,每年为朝廷征收关银达35万两以上。虽乾隆十五年(1750)短暂调离年余,十七年(1752)又复返九江。二十一年(1756)病逝于任所关署,先后在九江榷关任职达16年。唐英除处理关督事务,还负责监理景德镇陶务,每年来往景德镇两次,为朝廷监督官窑生产,督陶期间,深研制瓷冶陶技艺,并推行较为进步的陶务政策,使景德镇瓷器釉色、花绘、造型及烧制各方面均有创新,被世人誉为集“瓷器烧造之大成”、“泄造化之秘”、“佑文明之瑞”、“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完备”,生产御用瓷之官窑亦被后世谓之“唐窑”。其于九江榷关任内,关注地方文化教育,延聘名师课士于烟水亭,又于古承天院(今能仁寺)右建施公书院。乾隆六年(1741),捐修能仁寺山门及罗汉堂。十一年(1746)起,历时数载,捐俸银修复琵琶亭,“新其亭、培其基、筑其堤,构以楼榄廊庑,留先贤之遗韵,供后贤之游观。”十四年(1749),又捐修烟水亭、五贤阁等名胜。唐英公务之余,于诗词、绘画、书法、戏曲均有涉猎,且具较深造诣。著作丰厚,现存有诗文集《陶人心语》5卷、《陶人心语续选》9卷、《可姬传》l卷、编辑《问奇典注增释》6卷、辑制《琵琶亭诗》1卷。绘画山水、人物、马匹、松鼠、家禽之类,被《绘境轩读画记》称之“其画无体不工”,书法善隶书,风格笔法与清初郑簋略同。戏剧集有《古柏堂传奇》,收有剧本17个,并多于九江创作或改编,如《笳骚》《芦花絮》《清忠谱正案》《梁上眼》《女弹词》《佣中人》《面缸笑》《转无心》《巧换缘》《无缘债》等。作品得到时任九江知府董榕、清著名戏剧家蒋士铨等赞誉。唐英逝世后,九江士民为纪念其功德,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于能仁寺右侧建造唐公祠以祀。
  昊格矩 (? -1928) 吴格矩,女,美国米希根州兰馨县人,基督教美以美会(后称卫理公会)女性布道西渡第一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夏,大学毕业时,昊格矩接美以美教会商请电报后,取消去印度布道计划,与宣教使一道,启程西渡太平洋,当年秋抵浔。经数月筹划,于同治十二年(1873)初,在城外江边土桥租赁民房数间,创办了1所半日制女子学校,并亲主校政,宣告办学宗旨为“造就女子文明资格,养成女子高尚程度,使其学识足于服务社会,得与男子同享权利,不复有轻重之别也。”然因封建积习,其虽采取“学费不收,衣食均仰于学校”等优惠措施,亦仅招得2名学生,且均系该校中国员工亲属。但吴氏毫不气馁,仍坚持办学。光绪二年(1876),学校迁至城内南门口,改名“桑林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改办为“儒励女子中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始,吴格矩又在浔城先后创办“化善堂日学”、“后街福音堂小学”,还在二马路南端创办l所完全小学。这3所小学,连同宣统二年(1910)由女道部和日学部联合在龙山路办起的女子日学,后来均由美以美教会日学顾问傅义德女士接办,先后改称“翘志小学”、“翘材小学”、“翘秀小学”和“翘德小学”。日军侵占九江期间,上述学校均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复校,4小学改称“私立四翘联合小学”。新中国成立后,翘志、翘材分别并入柴桑、东风小学、翘秀、翘德则分别改造为滨兴、龙山小学。吴格矩在浔活动56年,先后创办1所中学、4所小学,对发展九江近现代教育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吴格矩精心选择与安排校址,努力筹措办学经费,注重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于后世教育发展亦不乏借鉴之处。
  俞德生 ( 1866-1919) 俞德生,字惠臣,回族,浙江宁波人。早年经商,1904年于上海加入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在革命活动中,结识同盟会会员林森并成为挚友。1909年,林森自上海海关调九江海关任常关文牍。同年,俞德生亦被聘任日清汽船会社九江支店帮办(经理),自此举家迁九江府城(今浔阳区)居住,并于府衙南端(今双峰路)购地建宅名“承德里”。由于帮办一职薪水丰厚,1910年林森、吴铁城、罗大俭、陈中瑞等组建浔阳阅书报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俞德生将其收入大部分用于支持书报社订购各地报纸书刊。受其影响,其子俞兴根亦成为林森之得力助手。俞德生还热心九江社会公益,1919年曾与张谋知等知名企业家集资创办股份有限公司,拟兴建莲花洞至庐山牯岭钢绳挂车,只因德籍工程师葛尔乐有欺诈行为而未果。同年,俞德生因病去世,享年才53岁,殁后葬九莲南路口黄土岭南端,墓地谓俞氏山庄,墓碑系挚友林森所题。
  林森 (1868-1943) 林森,字长仁,号小超,福建闽侯县尚干乡风港村人。光绪三十一年( 1905)参加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到九江海关工作,秘密于九江从事革命活动,组织浔阳阅书报社,自任社长。吴铁城任副社长,以之为据点,广泛联络革命志士,传播反清革命思想,社员涉及面极广,涵盖商人、缙绅、新军官长、钱庄老板、洋行职员、教育界人士。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九江后林森即将武汉寄来的报纸张贴于浔阳阅书报社门口,并在报上载有宣传起义目的之“推翻帝制,创建民国”字旁画上了红圈。其时,江西省巡抚冯汝骥奉清廷之命,派出军队前往武汉镇压起义,途经九江候船,一些下级军官和士兵在浔阳阅书报社门前看到报纸所报道的消息,又听了林森等人宣传介绍,得知武昌起义真相,全军动摇,不愿登船赴汉。冯汝骙无奈,只得将部队带回南昌。在这种形势下,林森于浔抓紧联络新军,时驻浔之新军第52标标统马毓宝、九江警察所所长李曾先倾向革命,林森等同盟会员商定,分头策动新军、警察及各进步社会团体,准备响应武昌起义。宣统三年即1911年10月23日晚10时许,在林森等策动下,九江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24日,九江军政分府成立,公推马毓宝为军政部长,蒋群为帮办兼参谋长,罗大佐任政务部长,林森因主持同盟会工作,兼副部长,吴铁城任总参议官。旋李烈钧到九江,蒋群慨让参谋长一职与李烈钧。同年11月11日,清“海筹舰”舰长黄钟瑛任长江舰队临时司令,率海筹、海琛、海容、江贞、飞鹰等舰11艘及湖鹰、湖鄂等艇驶抵浔阳江面,撤清帜悬白旗以示同情革命,林森闻清海军率舰来归,与罗大俭、吴铁城等登舰与海军军官会晤。林森是闽籍人,海军又以闽人居多,所以谈得十分融洽,当时商定海军官兵于九江宣布起义。正当此时,金鸡坡炮台司令戈克安奉马毓宝之命,暗中将舰上炮闩拆下,海军官兵获悉,勃然大怒,形势突然紧张,双方剑拔弩张。在这危急关头,林森会同龚永和、魏子浩等闽籍人员,挺身而出,登台演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气氛浙趋缓和。吴铁城很快查明原因,李烈钧立即命送回炮闩,戈克安亦应召而至,双方疑忌顿消,捐弃前嫌。为表彰林森贡献,九江商会特制“功在民国”匾额。1912年12月,林森被江西省政府推举作为江西代表赴南京参加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成为江西4代表中唯一不是赣籍的代表。1924年,林森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1932年起任国民政府主席。1943年8月,因车祸死于重庆,享年75岁。
  朱仙舫 ( 1887-1968) 朱仙舫,名升芹,清江西临川县长乐乡百源朱村(现为进贤县长晏乡)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取官费生,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纺织专业。宣统三年( 1911)学成归国,进上海恒丰纺织新局,历任技师、工程师、厂长等职。期间,创办纺织技术养成所,并亲自任教与编写讲义。所著讲义《理论实用纺织学》,成为中国首次出版的纺织科技书籍。后又著《纺织合理化工作法》、《改良纺织工务方略》和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丛书》编《纺织》(上、下册)。1919年,赣籍军、政、工、商界知名人士集资创办久兴纱厂,公推朱仙舫为经理,负责该厂规划、设计和选址。经实地考察,1921年10月于九江官牌夹动工建厂。1922年厂房建成后,又亲自经理机器设备安装。1926年久兴纱厂投产后,有工人1300多人,生产“九江”牌棉纱,年销1.5万包以上。次年,因董事长陶家瑶私自抽走资金活动个人官职,致使资金周转困难,朱仙舫负气辞职,转赴上海就任申新二厂、五厂、七厂厂长,成为享誉全国的第一代纺织专家。1930年,发起组织中国纺织学会,并当选为理事长,任职达19年之久。1935年,得知久兴纱厂在抵偿债务,便重返九江,与江西同乡、汉口商会会长黄文植合作,发起组织利中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集资40万银圆,向债权人慎昌洋行租办“久兴”,更名为利中纱厂。复工之后,生产日盛,所产“庐山”牌棉纱畅销国内。1936年,汉口第一纱厂因业务不振停产,又主动与黄文植合作,在江西、湖北商界集资100万银圆,组成复兴实业公司,接办汉口第一纱厂。从此,利中、复兴2厂经济效益显著,连年获利。抗日战争爆发,一度受命任国民政府军政部纺织厂少将厂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朱仙舫就任上海申新五厂厂长,期间,在沪与赣沪政界、金融界、工商界人士商议,集资10万美元,组成兴中纺织公司,向慎昌洋行购回原久兴纱厂全部产权。公司推举朱仙舫为兴中纺织公司董事长兼经理。朱仙舫再度亲赴九江,经数月努力,即使该厂形成了200锭的生产能力。1946年中秋节前,生产出第一批20支“庐山”牌棉纱供应市场。至1948年年底,该厂已达18000纱锭生产规模。临近解放,朱仙舫自沪到函嘱九江兴中纱厂负责人要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团结工友,保护工厂以迎接解放。1949年5月九江解放仅数日,兴中纱厂就整机完毕,复工生产。同年12月,兴中纱厂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私合营,成为全省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新中国成立后,朱仙舫受命任国家纺织工业部计划司司长,并被选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曾当选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始,历任江西省轻化工业厅第一副厅长、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参事室参事等职。1968年7月20日病逝,享年81岁。转载《中国名人传》、《中国科学家传》。
  陆德 (1891-1949) 陆德,字配三,因自幼就读教会学校,按校方规定,另取英文名Amos Lo。安徽省怀宁县人。由于家贫,12岁方于安庆入基督教圣公会所办免费小学,继升圣保罗中学,民国初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随即受教会委派来九江圣约翰中学任校长。该校为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创办于光绪年间,一切受命于美国,任职不久,校监督美国人高达德推行奴化教育,将其降为副职。1925年3月,该校师生不满美帝国主义者对华文化侵略,步上海圣约翰大学“光我中华”之举,电请中央教育部明令收回教育主权,决定脱离教会控制,在九江另办由中国人掌握教育之权的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九江光华中学。受爱国师生推选,是月陆德率学生代表赵冶赴上海光华大学学习考察,返浔后,即着手办校,同月26日,于九江张家大屋宣告光华中学成立,并于成立大会上公开张贴“收回教育权”“反对文化侵略”“打倒帝国主义”等爱国标语。为与圣约翰中学抗衡,陆德广聘名师,除2名教古文的秀才外,其余教师均具备大学学历,如蒋彝、方应尧、洪锦义、罗晓峰等,创校之初即开班8个,将原圣约翰学生大部分吸引了过来,招生达百人之多,使得圣约翰所招学生不及其一半。同年11月北伐军光复九江,对陆德爱国之举赞誉有加,称其为“革命先锋”。由于生源匮缺,圣约翰中学于1个学期后即于1927年宣告倒闭。1928年,九江光华中学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案并报教育部备案。此间,陆德为创建新校园,上下奔走,终取得官方支持和社会赞助,获官方拨给锁江楼东西两块场地和批准拆取岳师门至小东门间城墙墙砖为建材,于30年代初建成设施较为齐全的新校舍。随后又于西门外正街南侧租赁1幢民房,创办了附属初小,聘赵冶为校长,学生毕业后,直升中学预科。1938年,又于庐山开办牯岭分校,招收初一至高一共4个班。是年6月,日机轰炸九江,学校被迫疏散,陆德率教职员工押运图书、仪器,辗转迁往吉安水东及南康县康江镇,于唐江设校本部,水东设分校。同年9月,两地同时开学。光华中学南迁后,在赣南办学达10年之久,高峰时学生达700余人。抗日战争胜利后,陆德多次返浔筹划复校,因校舍已毁于战火,难以如愿。直至1947年其再度到浔,终感化九江各界人士支持其复校,使光华中学于1948年冬由唐江迁返九江。其时。陆德因奔波劳累,身患重病,为不耽搁复校开学事宜,遂嘱其子将校印先行带回九江,交与继任校长方应尧,自己则扶病乘民船押运图书、仪器返浔。1949年1月,船行至万安,不幸病逝于旅途,年58岁,噩耗传来,光华中学师生无不恸念至极。
  李如春 (1912-1998) 李如春,天津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自幼师从李桂春(艺名小达子,京剧演员李少春之父)。1935年又拜周信芳(艺名麒麟童)为师,工麒派老生。麒派代表作《四进士》《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义责王魁》等均为其传承之精华。解放后1951年至1953年曾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创下连续演出100场,场场爆满的票房纪录。因戏路宽,角色全面,在京剧《群英会》中一赶三,《龙凤呈祥》中一赶四。《全本包公》《狸猫换太子》《全本岳飞》中均为头牌主演。1956年前后,李如春系上海新中国京剧团特约演员。1958年10月应邀率上海新中国京剧团部分演职员赴庐山为中央会议服务演出,会议演出结束后,遵照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建议,留九江组成庐山京剧团,任团长。1959年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庐山京剧团再度奉调为大会服务,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59年建国10周年期间,率剧团赴北京汇报演出。1960年又奉命为中央工作会议服务。李如春在九江工作10年之久,声名远播,尤擅演包公戏,有“江南活包公”之称。1969年8月庐山京剧团改称九江专区京剧团。其间,因“文化大革命”禁演古装戏,被迫离开浔阳,一度流落民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先后应聘到南昌、上海等地京剧团挂牌演出。1998年病逝于上海,享年86岁。
  朱寿楠1913-1989) 朱寿楠,字长鲁,1913年4月生,江西省临川县长乐乡(今进贤县长晏乡),百源朱村人,中国纺织工业家、实业家朱仙舫之子。中国民主建国会九江市委员会主任委员。童年时,随父在上海读书。1930年考入南通纺织学院,攻读棉纺织工程专业,自幼受父亲熏陶,立志发展民族工业,迫于战乱,以至1935年至1945年改学经商而未能如愿。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助其父到九江创办兴中纺织公司,任兴中纱厂工程师,负责复工工作。1949年年初,江西面临解放,资方老板惊惶万状,谋划将工厂资金转移香港、台湾,再三劝其同行。朱寿楠听从父训,严正拒绝。为表示自己决心,把妻子儿女一道搬进工厂,并与工厂护厂队一道与散兵游勇作斗争,使工厂免遭破坏。同年5月17日浔阳解放,在其主持下,5月24日兴中纱厂即复工生产。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对资本家的改造政策,协同工厂资方负责人向江西省人民政府提出“公私合营”申请。12月,兴中纱厂成为江西纺织企业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此后,一直在兴中纱厂工作.历任工程师、工务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任职期间,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1950年至1951年,在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中,对工厂前纺并粗的操作规程提出全面整改意见,促进了前后纺的棉纱质量提高。1952年至1954年,在主持制定和实施4万锭的老厂重新安装中,先后完成往复络筒机、梳棉小漏底等一系列技术革新。1955年至1966年,在老厂改造和工艺改进工作中,完成多项技术改造,缩短了流程,减少了电力消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在配棉工作上,经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完整规程,使棉纱质量一直保持稳定。“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下放在国棉一厂(兴中纱厂更名)车间当工人,直到1972年方逐渐落实政策,恢复技术干部身份。1980年调任九江纺织工业公司总工程师。1981年被授予高级工程师职称。期间,主持制定《九江市纺织工业整顿验收试行细则》、《九江市纺织工业“七五”发展规划》,为九江市纺织工业振兴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朱寿楠先后担任过江西省纺织工程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第六、七届副理事长,九江市纺织工程学会首届理事长和第二届名誉理事长,中华全国工商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工商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常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顾问,江西省政协委员,九江市政协常委。1982年5月,在九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九江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12月,在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9年12月20日逝世,享年76岁。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