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17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场所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5
摘要: 第二章场所第一节寺观寺观变迁境内道、佛史上,通常是道士居宫观,僧尼居寺庵。后戒律突破,有僧居宫,道居庵,亦有僧道同居神庙各持信仰,孰寺孰观不易分辨,故以寺观统括。
关键词: 宗教问题 宗教场所

内容

第二章场所第一节寺观寺观变迁境内道、佛史上,通常是道士居宫观,僧尼居寺庵。后戒律突破,有僧居宫,道居庵,亦有僧道同居神庙各持信仰,孰寺孰观不易分辨,故以寺观统括。
  境内佛寺创自东晋,据史志查考,慧远建龙池寺。南朝寺庵又有增加,尤以梁代居多,其中重创承天院(能仁寺前身,本滥觞于东晋,经毁无考,俗谓“肇自梁武”成习,姑且从之)。晋至南朝时,道观即在萌生。隋至北宋间,区境僧侣曾遭大业“因僧毁寺”、会昌“勅毁佛寺”和开宝“翰兵屠城”等厄运,然风波过后,官府和社会对寺僧的资助尚优厚,使之不仅对承天院屡毁屡修,且新建一批中小寺庵和大胜塔,成为境内佛寺史上的鼎盛期。据可考的资料载,唐建兴果寺、佛母寺;但自建炎至绍兴年间,因遭金兵和流寇李成的焚掠,境内毁坏寺观不少。终南宋之世,仅建舍利寺。唐宋时的宫观稍有创建,如紫极宫(天庆观前身)、洞庭顺利之祠(后改寿圣观)等。元、明、清三季,境内寺观历经由衰转兴再败落的曲折。元建寺观寥寥无几,而元末兵乱竟将境内寺庵、宫观毁去十之七八。明洪武和万历年间曾两度复兴,有明一代新建佛寺海天寺、兴隆庵、观音阁、太保庙、大王庙等。道观方面,先是元末明初建南门观;明清之际境内城乡建三宫殿、三官庙、吕祖庙、许真君庙多处。清代前,中期亦修复部分寺观,但咸丰年间又在多毁于战火。据清同治十一年(1872)《德化县志》辑录,境内寺观(不含单纯祭祀性祠庙和无年代、地址可考寺观)达22所,多为咸丰后期与同治年间重修,规模远逊于前。
  清末至民国初年,民建香火神庙多,佛寺、道观亦有。据民国19年(1930)5月九江市政府调查统计,城区有僧道活动的寺观(含神庙)共43所,其中僧尼居住40所,即关帝庙、关帝坡庙、东岳庙、府城隍庙、五帝药王庙、火帝庙、水府庙、三王庙(有二,疑三圣庙和大王庙之误)、康王庙、灵官庙、吕祖庙(在烟水亭)、九顶娘娘庙、广娘娘庙、都天庙、白马庙、相公庙、紫云庙(有三,一在九华门、一在雷家塘、一在西园巷后),万寿宫、天后官、既济官、天花宫、龙池寺、能仁寺、舍利寺、普润寺,西佛庵、观音庵、慈孝庵、清平庵、一钵庵,地藏林、慈航阁、观音阁、观音堂(有二,一在关帝坡,一在梅花巷)、念佛堂、降福亭、杨泗庙等。
  民国时期,区境先后遭国民政府军和侵华日伪军破坏,不少寺观沦为废墟。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于进行正常佛道活动的寺观实行保护政策,不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拆毁,并将各宫古刹列为重点人物保护单位。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观念形态的更新,人们对于寺观大都采取凡濒临倒塌的不复修,被水火灾冲倒或焚毁的不再建,保存较好而又空无僧道的则利用其作仓库存放杂物;但在激烈的群众运动中人为地“拆庙毁菩萨”亦有之,故境内寺观日趋减少。据1978年统计,仅存能仁寺、天花宫、吕祖庙、菩提园、普润庵。 现有寺观能仁寺:位于庾亮南路市二中学对面,旧名“承天院”。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在位时(公元500年左右),元时遭兵火焚。元至正九年(1349)危素写《江州路能仁禅寺三门记》:江州城南隅有浮图,东魏天平二年(535)沙门祖道佛舍利其中,贮以水精瓶金银铁石函护唯谨。南唐李舁时(937 - 943)军师威烈公何洙乃作佛寺号日福圣。宋遣曹翰取江州,屠其城。寺以舍利所在独免于兵烬。
  天圣( 1023 - 1031)间赐额承天,沙门智聪大加修葺。尚书礼部郎中祖士衡实记之。已而名师有若白云守端佛印元铁面感宏智觉皆相继主斯寺,号为丛林之盛。政和七年(1127)改日能仁。” 明洪武十二年(1379)重建。该寺院历代甚受官方重视,虽屡遭天灾、战火之毁,皆能重建,香火延燃,梵乐久响。先后有智聪、杨岐宗二世白云守端、云门宗五世佛印了元、曹洞宗十世宏智正觉、南康府沙门师严等高僧住持。民国后相继有修一、静修、禅静、惠禅、如相等执掌法席,率众维护香火,19年秋,法天主教九江总铎罗望达,侵占寺内名胜,翌年2月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寺西空基强划为建书院之用,僧人数陷冤狱,寺产被蚕食。抗战期间,又遭日军抢劫、占领。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寺院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并开展正常佛事活动;37年,寺院启坛传授三坛大戒,由住持光明主持,为数百名戒子圆具员戒,印光、太虚等曾先后来寺礼佛敬祖。
  新中国成立后,佛光主持寺务。1953年夏,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在果一、觉民等陪同到寺礼佛,并应四众弟子请求,在寺升大座开讲《楞严经》,武汉、安庆、扬州等地有人慕名前来听讲。1966 - 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寺院又遭劫难,僧众被逐,佛经被焚,宋代3尊铁铸佛像被砸,道场被一些单位及个人占据。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寺院收回作宗教活动场所。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能仁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云安等僧回住,次年占用寺院的单位全部迁出,交寺僧管理,并由省宗教处安排,原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印慈主持寺务,云安为首座兼监院,寺中住僧增多。1986年1月,江西省佛教徒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寺院召开,成立省佛教协会,会址设寺内,印慈当选为副会长。1987年上半年,寺内住户26家全部搬出,原市博物馆在寺内兴建的二层办公楼亦移交省佛协使用。1983 -1987年,国务院宗教局和省宗教处先后拨专款用于寺院的修复重建工程。1988年,云安任住持。1996年,释辉悟任住持。
  此寺殿宇建筑,依坡就势,布局整规,主次分明,宽敞幽静,寺内分前、中、后3个院落。前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胜宝塔;中院有铁佛殿、左右禅房、方丈室;后院有藏经楼、法堂等建筑。3个院落面积共15 595平方米,殿宇占地面积为2 986.6平方米。
  普润寺:原名普润庵,又称茶庵,位于甘棠湖西今普润路。清康熙文人查慎行《庐山纪游》“辰刻出九江西门,过龙开闸,从荷叶、稻花中步入普润庵”。据《江西通志》载:“朽木,杭州人,随师埋庵游庐山居之,后建普润庵。勤修胜果,恻念长江往来行人,于九江施茶数年。”朽木施茶之举,为远近所称道。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重建。民国27年(1938),妮宏修购得此庙,之后,此寺为尼姑修行之所。1966 - 1976“文化大革命”时,市36座庙宇之僧人均聚居此处。现有一面积约40平方米之接引殿,内供西方三圣,居比丘尼7人,住持弘慈。
  清静寺:位于九江国棉一厂旁牛奶公司后,内居比丘尼1人,仅初一、十五开门接待香客,现住持惠明。
  广佛寺:位于七里湖火车站与开发区西二路之间,内供西方三圣。现住持普刚。
  降福宫:位于春安里。原为一小土地庙,2002年改为居士林,2005年改名降福宫。现有一排三殿,中敬西方三圣,右为观音殿,左为土地庙,前有一大棚总计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住持常安。
  菩提园:位于新公园路44号。1976年由塔北路(今气象局处)迁此,1987年重修,前后两重,前殿正面供阿弥陀佛,背面敬降魔韦驮,后殿供奉西方三圣,后殿右侧建有斋堂、静室、寮房等,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庙内现藏“衣钵庵”石制横额一方。
  观音寺:原址在南司路,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新建在九星公路八里坡立交桥坎下。住持为比丘尼德金。
  殊胜院:原为娘娘庙,位于九江建材厂门前江边,现因防汛筑堤迁至建材厂后八里湖堤上。前殿兼念佛堂,供释迦牟尼佛、西方药师佛、阿弥陀佛;后重供三花娘娘。现主持印青。
  大王庙:位于金鸡坡九江炼油厂与九江二电厂之间的琵琶湖的尾部,1993年重建,内供大王公及济公等。
  海天寺:位于花果园3组,2003年重建。 水王庙:位于九江炼油厂生活区5区后,1993年重建。
  姬公庵:原名姬公古刹,原址位于九江炼油厂门前,2009年迁船管处东重建,2010年重建开光。 三圣宫:位于滨江东路金鸡坡村,2009年迁建,2010年开光。
  市隐庵:位于南湖公园东门,2010年恢复重建。
  天善宫:原名娘娘庙,位于五里村三堡垅。20世纪90年代重建,改名天善宫。2008年又重建大殿一幢。
  天花宫:位于甘棠湖李公堤南端,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占地面积1 100平方米,有娘娘殿、娘娘阁、禅房等建筑。1986年被列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市佛教协会在此问事。
  关帝庙:位于金鸡坡街道大王庙村2组,旧地名孙家垅。1998年新建,内供关圣菩萨。
  废毁寺观后杨泗庙:位于滨江路82号,西园北缘,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 - 1850),供奉杨泗菩萨。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00平方米。1967年神像被毁。后稍修又毁。
  都天堂:在能仁寺东,宋绍兴年间( 1131 -1162)建,旁有大胜宝塔。观久毁。
  怀端阁:在能仁寺东,清乾隆十一年(1746)改为施公书院,久毁。
  青莲阁:在能仁寺后,久毁。
  关帝坡:在城东,明隆庆五年(1571)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复建关圣殿,乾隆十年(1745)再建后殿,十二年又建五祖殿,咸丰四年(1854)兵毁,复建又毁。
  东岳庙:在城东,明天启三年(1623)在唐景星书院旧址建,清乾隆十七年(1752)僧海龙募修,咸丰四年(1854)兵毁。
  春秋阁:在八角石,久毁。
  太保庙:在城南门,明万历间建,清康熙壬申年(1692)重修,久毁。
  万寿宫:有数处。一在城南,明洪武年间创,永乐年间以旧基狭隘,迁入宫之北,前有祖师殿,后有福主玉皇楼,明崇祯辛末年(1631)重修,清雍正十一年(1733)知府蔡学颢再修,乾隆十九年(1754)知府董榕、知县高植创捐、道纪司胡侣文募捐复修,咸丰四年(1854)兵毁,复建又毁。一在塔忠武公祠隔壁,清同治年间,双钟建,久毁。
  洞宾亭:在大校敞面山之巅,久废。
  关帝庙:有数处。一在演武厅,清顺治乙酉年(1645)建,乾隆十九年(1754)副将凯音布捐修,后增一重,咸丰四年(1854)兵毁,复建又毁。一大小学巷,久废。一在司口街大王庙右,明崇祯元年(1628)建,久废。一在城西门外大马头,兵毁复建又毁。一在城内正街,咸丰年间建。
  三圣庙:在城东北马王坡即马王庙故址,清咸丰年间毁,同治壬戌年(1862)重建,祀关帝火帝马王故改额三圣,乙丑年(1865)重建戏楼。庙、楼久废。
  紫云庙:有数处。一在岳师门外,一在望京门外,一在城西门揽秀坊。
  大王庙:在司口街,明万历四年(1576)建,清康熙癸丑年(1673)重修殿宇一重、房屋三间、戏楼一座,久毁。
  火神庙:在钞关后,清康熙七年(1668)建,乾隆十六年(1751)关督惠色捐修殿宇二重、房屋七间,久毁。
  水府庙:在城西门外新坝,久毁。
  祝融庙:在城南门外罗家墩,久毁。
  龙池寺:在甘棠湖北岸,晋慧远建,宋绍兴年间重建,元末毁。明洪武十一年(1378)复兴;永乐元年(1403)重建后毁,景泰元年(1450)住持深公新建毗庐宝阁、药师佛殿、药师灯塔并大雄宝殿;成化二十三年(1487)又毁,复修;正德三年(1508)又毁。乾隆五十五年(1790)僧广禅募修,咸丰间毁,复建又毁。
  唐公祠:在能仁寺右,公名英,为政深得民心,有传。清乾隆二十二年建,久废。
  寿圣观:在城西,宋庆元年间(1195 - 1200)建,明万历辛亥年(1611)建通天楼,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又毁。
  南门观:在城南,明初建,后迁于宫之北,明末重修。清雍正十一年(1733)再修,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咸丰年间毁。
  舍利寺:在城西北,宋太一禅师建,元毁明初兴复,成化四年复修,后迁于南薰门,明末毁。清顺治四年重建,咸丰间又毁。
  九顶娘娘庙:在城北,久毁。
  广娘娘庵:在岳师门内,曾更名天花宫,久毁。
  都天庙:在延支山左,久毁。
  梅花庵:在城内道署前,久毁。
  县城隍庙:在西门内,久毁。
  龙王庙:有二处。一在矶湾。一在南门内,咸丰年间毁,后重建又毁。
  塔忠武公祠:在城内大街,咸丰八年(1858)李忠武克复郡城遵勅建立专祠。久毁。
  李忠武公祠:在城东,奉勅建立,久毁。
  昭忠祠:有二处。一在塔公祠右,清嘉庆初年建,经乱尚存,同治己巳年(1869)修葺,后毁。一在镇署左,同治七年(1868)建,后毁。
  会子祠:在八角石,咸丰间毁,同治元年(1862)重建,又毁。
  岳王祠:在书院左,咸丰间毁。
  李忠文公祠:在考棚右,咸丰间毁,九年(1870)重建又毁。
  义门祠:在城内大街,咸丰间毁。
  府城隍庙:在考棚东首,咸丰十年(1871)复建,后毁。
  白衣庵:在西门月城内,后毁。
  九华庵:在九华门内,后毁。
  药王庙:在小学巷内,后毁。
  第二节教堂教寺基督教堂基督教传人九江后,在浔城共建立教堂15个。由于教会、学校、医院多为三位一体,故所办的学校、医院皆有教堂。其分布是同文中学教堂、同文小学教堂、儒励女中教堂、儒励小学教堂、诺立神道女校教堂、翘智小学教堂(化善堂)、翘才小学教堂(溢思堂)、翘秀小学教堂、翘德小学教堂、圣约翰中学(含辅仁小学)教堂(1926年后为圣约翰医院教堂)、但复德医院教堂、生命活水医院教堂、仓巷圣公会教堂(含安德烈小学)、柴桑支路勃兰地福音堂、督府巷安息日会教堂。主要教堂例介: 勃兰地福音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英籍人士李思达、耿希光及华人教徒周氏三姐妹集资兴建。位于柴桑支路。因年久失修,于1956年拆除。
  美国基督教勃兰地福音堂圣公会教堂:位于大中路388 - 392号,为九江基督教卫理公会所建。占地900平方米。解放初期,尚有宗教活动。后基督教各派活动合并至安息日会福音堂举行后,教堂被作为他用。
  安息日会教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华中联合会派湖南人柳种广牧师及数名传教人到浔开拓传教事业,待宣教事业有所发展后,便在柴桑路76号(即今督府巷18号)购地建造。该福音堂原建地方狭小,仅容30 - 40人。1985年进行部分改建,可容200余人。现为城区基督教进行活动之主要场所。
  福音堂:位于九威大道西侧,2005年兴建,2006年竣工,建筑面积4 500平方米,可容纳2 000人同时活动。
  天主教堂天主教传人九江后,在浔城先后建南门口天主堂、环城路天主堂、湓浦路天主大教堂、滨江路主教府、及增爵医院教堂、庾亮南路天主教修道院及教堂、湓浦路神父堂。主要教堂例介: 城外天主堂天主堂内厅(摄于1898年) 城外天主堂:清同治十年(1871),九江天主教会转租九江英租界位于滨江路及湓浦路的地基,同时买下盖得洋行的堆栈房屋建天主堂。光绪六年(1880)六月落成,举行首祭开堂。占地1 000平方米(俗称城外天主堂)。建成后即将初设在庾亮南路天主堂的九江教区主教府迁入,成为主教堂。教堂结构为哥特式建筑,门面为红砂石砌面,内为麻石。大厅内有10根圆形麻石柱,每根立柱设有雕花的红砂石底落,底落上方安置12位近2米高的门徒座像。顶部有两个高高的尖顶,分外显目。主教堂的迁入,成为全城天主教中枢机构,也是赣北教区中心教堂。抗日战争期间,遭盟国飞机误炸,主体栏杆以上被炸成两个深坑,从此未举行过弥撒。1949年5月浔城解放后,租赁给市人民医院作托儿所。1966 - 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民政部门作为遣送站。1981年归还天主教会。1985年,市政协机关为建宿舍楼,报作危房拆除。
  城内天主堂:清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 -1863),九江天主教会先后买下南门口和环城路的房产建造圣堂(今庾亮南路天主堂,俗称城内天主堂)。主体为砖木结构,是附近教徒进行圣事活动的场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关闭。1984年经修复后正式开堂。
  味增爵医院教堂:位于湓浦路85号(今市二医院处),清光绪十三年(1887)建,今已拆。 天主教修道院及教堂:位于庚南路167号(今船舶工业公司处),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建,今已拆。
  祖父堂:位于湓浦路(今港务局内),清宣统三年(1911)建,今已拆。
  伊斯兰教寺城外清真寺:又称矶湾清真寺,因位于江边矶湾(今滨江路)故名。原寺由明景泰年间(1450 - 1456)由九江总兵马哈直修建,有阿訇3入主持教事活动。自是以后“几经兴衰,有时焚于火,有时毁于内乱”。清道光三十年(1850),德化知县钱宝昌和安徽籍著名人士马宁森等倡导回民集资,在江边矶湾购地一块,比原寺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再次对寺内大殿、水房、客厅和住房进行改建和扩大。1935年因修滨江路,再行在滨江路6号重建。新中国建立后,1957年政府拨款维修。1980年又拨款维修和改建。占地面积515.3平方米,建筑面积922.26平方米。将原砖木结构改为砖混结构,建有礼拜大殿、女大殿、男女淋浴室、议事大厅、殡仪室、会议室、办公室、宿舍等,并有锅炉房等设施。1984年,被批准对外开放。2000年寺所在地——西园拆迁改造,新寺于2008年在原址旁落成。
  城里清真寺:又名回教礼拜堂。因位于城内四码头,故名城里清真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著名人士马宁森、古董商杨遐年、马寿田等在浔穆斯林知名人士带头发起建寺义捐活动,并从安徽聘请胡郎初阿訇到浔负责筹建。该寺上下两层,前后厅堂四进,一楼为庭院、大厅、水房、厨房;二楼为主体礼拜大殿、宿舍、会议室等。1958年,市第三届回民代表会议决定将城里、城外清真寺合并,撤销城里清真寺,改作市回民食堂和作回民协会办公场所。
  筠青里女寺:位于柴桑路筠青里(今滨江一支路)。清咸丰年间,居住在柴桑路筠青里一带的江苏南京镇江籍穆斯林较为集中,为适应其宗教活动的需要,由浔“同泰当铺”经理南京籍回民蒋春晖牵头筹资修建,为城内女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抗战时因教徒离散停用。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