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区教会医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110
颗粒名称: 浔阳区教会医院
分类号: R197.3
页数: 1
摘要: 教会医院天主堂医院:清光绪三年(1877)法籍神父董若望在湓浦路创办施诊所,后更名圣味增爵医院。八年,改称天主堂医院,设病床40张;十八年,增设免费病房;二十五年,开设为华人看病收费治疗处。1937年,设门诊部、病房、药房、药库,有病床72张。1938年7月后,日军逐渐侵占其大部分院舍,1943年3月迁至城内教会院内。
关键词: 医院 医院文化

内容

教会医院天主堂医院:清光绪三年(1877)法籍神父董若望在湓浦路创办施诊所,后更名圣味增爵医院。八年,改称天主堂医院,设病床40张;十八年,增设免费病房;二十五年,开设为华人看病收费治疗处。1937年,设门诊部、病房、药房、药库,有病床72张。1938年7月后,日军逐渐侵占其大部分院舍,1943年3月迁至城内教会院内。1947年复回原址,有工作人员37人,其中医生6人,设内、外、眼、妇产、传染科和化验、X光、手术室及药房,分设男女病房,有病床30张。1951年11月,由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九江市人民医院。
  但福德医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初,美籍传教士吴格矩在儒励中学内开办医疗诊所;是夏,石美玉从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毕业回国就职于该所;二十七年十二月,由美国芝加哥医生但福德捐款,在甘棠南路建但福德医院,石美玉任院长,设诊室15间、病床96张,以诊治妇、儿科疾病为主。1943年3月,因日军强占院舍被迫停业。1945年11月,美国卫理公会收回医院,始收治成年男性病人,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医院。1949年年初,有工作人员53人,其中医护人员29人,设病床89张。1949年后,人民政府接收,1951年8月并入省立九江专区人民医院,11月分出更名九江专区妇幼保健医院。 九江红十字会医院: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中国同盟会会员、九江红十字会长蔡蕙在九江军政分府支持下筹办,址设都天巷。1923年,县红十字会医院设丁家场柴桑支路,院长洪伟良,有工作人员10余人,免费施种牛痘及为贫病者施诊,多半是外科敷、换药。1932年迁址市府北路。
  生命活水医院:1915年,美国卫理公会创办,裴敬思任院长。院址初设马王坡,次年迁至大校场,设内、外、眼科和化验、手术室,有病床10张,不对一般民众开放。1925 - 1926年,扩建医疗用房和宿舍,病床增至70张,始收治一般男性病人,并对灾民免费治疗。1932年,再迁塔岭南路新院。1935年,亦始收治女性病人。1937年,病床达110张。日军占领浔城后,医院遭到破坏,1940年被迫停办,1947年复业。1949年,有工作人员85人,其中医护人员41人,设病床130张。1950年12月,裴敬思等美籍人回国。1951年10月,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九江专区人民医院。
  圣约翰医院:址设城东关帝坡。1926年秋,美国圣公会所属圣约翰中学停办后,利用其资金和部分校产创建此医院。1938年7月,浔城沦陷,侵华日军在此设177兵站医院。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由国民政府接收,改为陆军第19后方医院,1948年,更名第23后方医院。1949年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门所接收,改造为部队医院,即今171医院。
  同仁医院:前身为天主堂医院,1938年7月日军侵占浔城后,初借天主堂医院少量病房,供诊治伤病员用。1941年12月,占领该院舍3/4,开办同仁医院。1943年3月,为避免同盟国飞机轰炸,又强占但福德医院作其院舍。院长高田之幸,设医疗、防疫两班(防疫班分驻城内和小池口2处),共40余人。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同仁医院停办。同年10月,省卫生处派技正邢大春赴浔接收同仁医院,创办江西省立九江医院,初于环城路设门诊部,分内、外、小儿、妇产、皮肤、眼、耳鼻喉科,病床10张,后增至21张,有工作人员50余人(多为日籍留用人员)。1949年,新建门诊部、病房、办公室。1950年4月,更名省立九江专区人民医院,1951年10月移交九江军分区作后勤医院,后并人人民解放军171医院。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