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08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新闻
分类号: G206
页数: 4
摘要: 报纸信报:进步党机关报,1915年创办。不定期,每期石印一大张,发行量不详。出版未久,停刊。1924年6月,成为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机关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被孙传芳部查封。革命军攻占九江后,由中共九江地方组织接管,1927年大革命失败停刊。1928年,国民党九江县党部组织复刊,旋因党务纠纷停办。九江日报:1919年,由万静涵、罗文质、李守冰等创办,因宣传革命,出版不久即遭地方军阀封闭。副刊称《浔声》。日出报两大张,发行500份。国民新闻:又名《九江国民新闻》,中共九江地方组织机关报,1926年12月创刊。1927年8月5日,被国民党九江警备司令部封闭。名为日报,常有间断或隔日印行,后因内部纷争终刊。
关键词: 大众传播 网络传播

内容

报纸信报:进步党机关报,1915年创办。不定期,每期石印一大张,发行量不详。出版未久,停刊。
  江声日报:1919年,饶翼儒创办,社址初设省城,1922年迁浔。1924年6月,成为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机关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被孙传芳部查封。革命军攻占九江后,由中共九江地方组织接管,1927年大革命失败停刊。1928年,国民党九江县党部组织复刊,旋因党务纠纷停办。 九江日报:1919年,由万静涵、罗文质、李守冰等创办,因宣传革命,出版不久即遭地方军阀封闭。1927年9月,由九江警备司令部谭佑斋、九江县长张育东及报界胡亦人、李汉华等发起,从商界募捐组织重办。1928年,重组报社,址设庾亮北路。1936年,有工作人员16人。副刊称《浔声》。日出报两大张,发行500份。停刊年月不详。
  国民新闻:又名《九江国民新闻》,中共九江地方组织机关报,1926年12月创刊。中共党员汪仲屏、卢森堡、向锡暄、于圣定等曾任编辑。1927年8月5日,被国民党九江警备司令部封闭。
  民国日报:国民党九江县党部机关报,1927年9月创办,经理吴崇惠。1932年6月1日改组,由国民党江西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委员范争波接办,改称《九江民国日报》,址设丁官路慎德里,范任社长。副刊称《庐山》。1936年,有工作人员12人,日出报一大张,发行80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赣北日报:又名《赣北民国日报》。1928年,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党务改组委员会创办。名为日报,常有间断或隔日印行,后因内部纷争终刊。
  浔阳日报:1928年创办,许秋伯任主编。1931年12月30日,该报曾载九江县长蒋彝《江州牧——自责》诗一首。停刊年月不详。
  浔报:1929年间,陈步海、刘杰、严虚中等创办。社务管理实行委员制,陈为主席。未久停刊。 九江晚报:1929年,徐道成等人创办,徐任经理。副刊称《暮鼓》。未久停刊。
  浔阳晚报:1930年,李守冰创办,自任主笔。1931年,李因事离浔,改由陈永南接办,兼任经理、主编,日出版一张。原拟1932年6月1日扩充篇幅,后因经费、资料不足未果,旋因事务纠纷停刊。
  新闻日报:1930年1月,张国芳等创办,张任主编,张辞职后由刘安远、吴剑秋、刘钝等接任。1932年,改由吴剑秋、陈琛默分任经理和总编辑,日出版一张。终刊年月不详。
  九江新闻日报:1931年元旦创刊,址设环城路赓和里。1936年,有工作人员12人,社长朱翼龙,编辑主任陈德松,日出报一小张,发行41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商报:1932年秋,原《民国日报》编辑陈德松,邀集晚报记者钟木斋等创办。限于经费,日出一小张,然“对于商业情形记载较详,内碎谈文字及社会写真、小报告中水标气候,颇受读者欢迎”。停刊年月不详。
  九江晨报:1932年12月创刊,址设丁官路德馨里,官商合办。1936年,有工作人员8人,社长钟衡,日出报一小张,发行30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大道日报:1935年11月创办,址设李家巷,社长范放群。1936年,有工作人员6人,日出报一小张,发行320余份。终刊年月不详。
  型报:1945年11月12日,创刊于江西永丰县,初为不定期8开小报,期发500份。1947年3月迁大中路,社长余天问。5月改为日报,日出对开一大张。1948年5月,在湖北黄梅县孑L垅镇设办事处,办理发行业务。发行总量为5 000余份。1949年6月,由九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0月改为《九江日报》。
  江州日报:1947年,国民党九江县党部办,董事长徐树兰、社长袁定华。停刊年月不详。
  九江县报:中共九江县委机关报。前身为《党的生活报》,1955年5月创办周刊,油印8开1版。1956年5月1日,改称《新生活报》,5日刊,铅印8开2版。同年6月20日,更名《九江县报》,3日刊,铅印4开4版,发行4 200余份。1957年元旦又改名《九江报》,因经费和新闻用纸供给不足,4月1日停刊。
  九江日报:原为中共九江地委机关报。1949年5月31日,九江军管会接管“型报”成立《九江日报》社,6月10日,发行创刊号。初为日刊,后改周六刊,社址大中路467号。1951年6月停刊,创办《新农村报》,6月7日出刊,初为周三刊,后改为隔日刊,对开4版。1958年4月1日,《新农村报》复名《九江日报》,为4开4版,日刊,省长邵式平题写报头。1968年11月30日,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刊。1982年7月1日,恢复出版为《九江报》,4开4版,周三刊。1983年九江撤地设市,改为中共九江市委机关报。1986年1月1日,更名为《九江日报》,4开4版,周六刊。1990年7月18日起,实行电脑照排,胶印印刷,面向全省发行。报社原址在军分区干休所,1992年5月8日报社大楼竣工,10月迁至南湖支路17号。同年副刊《周末世界》试刊。1993年5月1日《九江日报》扩版,改为对开4版,2002年年底,《九江日报》、《周末世界》改为彩印。2003年11月,《周末世界》改版为《长江周刊》。2010年,《九江日报》发行量4.2万份。
  浔阳晚报:1958年年底,九江市、县合并。1959年5月1日创刊,为新建的中共九江市委机关报,4开4版,发行3 000 -4 000份。实行采编合一的总编负责制。1961年9月停刊。1996年作为《九江日报》子报复刊。后2次扩版,3次改版。2002年由黑白印刷改为彩色印刷。2010年,发行量4.3万份。
  刊物青年爱:清光绪三十年( 1904)九月创办,半月一期,罗大俭一度任该刊主编,并将其作为九江开化阅报社主要读物之一。停刊年月不详。 学生生活:九江学生联合会刊,1919年6月5日创办。初为旬刊,后改不定期,大量刊登反对日货及时事文章。未久停刊。
  白话周刊:1919年6月,九江学生联合会创办。以宣传新文化为主要内容,每周一期,出版42期停刊。
  九江潮:1916年6月,九江学生联合会创办,不定期。1923 - 1925年间,汪仲屏曾为该刊撰写多篇文章。停刊年月不详。
  浔光:1921年九江进步青年组织创办。1923年,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九江支部机关刊物,并以“浔光社”名义在武汉设立办事处。停刊年月不详。
  九江学生:1924年12月,江西青年学生总会九江分会创办。以反映当时形势、宣传进步思想为主要内容,初为周刊,后改不定期,出版50期停刊。 红专:中共九江县委机关刊物,1954年10月创办。周刊,油印16开。1955年4月停刊。
  红星:1964年九江县文化馆创办,文艺季刊。每期印数850份,向县内外发行或交流,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停刊。
  柴桑:1983年九江地区文艺站和九江市文化馆合并后,将九江地区文艺站的《文艺作品》刊物与九江市文化馆的《浔阳文艺》刊物合并,定名《柴桑》,为不定期综合性文艺刊物,内部发行。
  浔阳江:1985年4月创办,为省内发行文艺季刊,九江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1987年9月5日,经出版总署批准,为全国发行文艺刊物,双月刊。1989年12月,全国调整文艺刊物,《浔阳江》停刊。
  浔阳文史资料:1992年9月创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九江市浔阳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有32开本、16开本2种,先后由星子印刷厂、江西新华九江印刷总厂等承印。该刊以记述浔阳人、地、事、物为主,阐述乡土历史及其经历沧桑,借鉴往古,策励来兹。至2010年,共出4辑。其中,第1、2期为《名人与浔阳》,第3辑为《百年西园》,第4辑为《政协委员风采录》。
  第二节广播电视广播网点:1950年初,成立九江市收音站,从九江大戏院借来1台10瓦收、扩音机,1只2米长的号筒式高音喇叭和1只励磁式纸盆喇叭,挂在西门口建筑物上。未几,从大连购1台25瓦功率收、扩音机,替换原旧机;设2名兼职收音员每晚收转和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新闻。1952年,成立九江市广播站,每天3次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58年10月后,相继购置2台500瓦扩音机和2台钟声牌录音机,配有5名工作人员,始办“九江新闻”和文艺节目。同年,市建厂矿广播站20余个,安装扬声器1 500只。1965年后,尤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广播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为宣传、普及毛泽东思想服务,提出“传达毛主席指示不过夜”口号,使各级党政部门更为重视发展有线广播。至1973年,境内建公社广播站9个,街道广播站2个,厂矿广播台20个,安装各种扬声器2万余只。
  1983年撤地设市后,在原九江市广播站基础上,筹建九江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7月1日建成开播。台址在交通路14号。发射机房在九江实验台内,架设高48米天线塔1座,设置中波、调频发射机各1台,频率1485千赫和88.1兆赫,全天播音8小时30分,对境内用中波广播覆盖,人口覆盖100%。1998年始,全天播音累计40小时。2001年7月,引进音频工作站系统,实现采、录、编数字化,播出自动化。
  节目:1952年,市广播站每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3次。日播时数为7小时40分钟至8小时30分钟。新闻类节目,1958年7月1日至1988年4月12日,设《九江新闻》《简明新闻》《九江各地》节目,每周播出6小时5分钟。1988年4月14日新辟《来自兄弟电台的消息》节目。社教类节目,1985年7月1日至1988年4月17日设《对农村广播》《五讲四美三热爱专题节目》,每周播出1小时30分钟;1988年4月18日至1990年4月16日,辟《学习园地》《九江风貌》《少儿节目》《青年之友》节目。社教节目每周播出时间3小时。1990年4月17日辟《对青少年广播》《热门话题》节目。文体类节目,先后设《音乐》《每周一版》《艺海拾贝》《诗园集锦》《曲艺》《戏曲》《小说连播》《愉快周末》《请您录音》《甘棠奏鸣曲》等节目,每周播出31小时30分钟至34小时25分钟。服务类节目有《天气预报》《听众之友》《为您服务》等节目。经济节目,每周播出2小时55分钟。综合类节目,1998年4月18日起辟《星期综合》板块节目,内设《本市新闻》《今日风貌》《听众论坛》《知识天地》《名人轶事》《法庭内外》《老年生活》《银屏介绍》《大众菜谱》《请您欣赏》等栏目,每周播3次(其中重播2次)共1小时30分钟。
  2009年,对新闻、交通、城市3个频率全新改版,每天播出时间19小时,更加贴近生活,可听性强,推出《教育导航》等节目;突出资讯立台,新闻和交通频率每天6-7档正点新闻,增加新闻播出量。
  电视境内电视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10月在九江电视差转站的基础上建九江电视台,台址在丁家场,有50瓦电视差转机l台,2频道差转湖北电视节目。1983年9月撤地设市,1984年9月,安装100瓦电视发射机l台,自办节目每周2次。1985年,在女儿街扩建、新建发射机房400平方米、高108米天线铁塔1座。1986年2月,在新台址1 1频道播出自办节目,每周3次,计7小时;8月,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建成开通,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9年,新增1千瓦分米波发射机l台,17频道交叉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每周播出40小时。
  《九江新闻》节目,初为周一、四晚上播出,每次10分钟。1988年7月,改为周一、三、五晚播出,并增加周日1次的《一周新闻选播》。专题节目《赣北纵横》,1988年11月初开办,不定期播出;《新闻特写》《热门话题》《社会透视》等栏目,备受观众喜爱。此外,还开办《赣北大市场》《点歌台》《节目预告》《广告》《天气预报》等服务性节目。2009年,公共频道推出新栏目《今日生活》,为观众提供“衣食住行”等城市生活资讯服务;科教频道引进《阳光在线》娱乐节目,提高频道吸引力和收视率;旅游频道推出《走遍九江》系列专题片,宣传各地旅游风光、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蓬勃景象。每天播出时间18小时。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