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学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07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文学艺术
分类号: G0
页数: 11
摘要: 文学寻阳(浔阳)自东晋陶渊明发轫以迄于清,文风绵绵,儒林、文苑人才辈出,经史、诗文代有名著。民国时期,文学研究会会员罗象陶,短篇小说集《醉里》《春日》风靡一时。美籍乡贤蒋彝《哑行表丛书》,熔诗、书、画、文、史、印于一炉,独树一帜,对沟通中西文化发挥桥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文艺创作,动员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写作能力的在职干部、学校师生和知识青年,利用业余时间“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小说《桃花妹子》载入1980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佳作》,同年又载人《小说年鉴》,并获省政府优秀作品奖。新中国成立后,浔籍画家继承传统,佳作迭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购置相机者亦逐渐增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文化理论

内容

文学寻阳(浔阳)自东晋陶渊明发轫以迄于清,文风绵绵,儒林、文苑人才辈出,经史、诗文代有名著。民国时期,文学研究会会员罗象陶,短篇小说集《醉里》《春日》风靡一时。美籍乡贤蒋彝《哑行表丛书》,熔诗、书、画、文、史、印于一炉,独树一帜,对沟通中西文化发挥桥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文艺创作,动员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写作能力的在职干部、学校师生和知识青年,利用业余时间“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一些对文学稍有爱好者,自觉配合中心工作,各挥所长,创作出不少文学作品,分别刊登于街头巷口黑板报,或由广播站播出。作品固多粗浅,然质朴真率,为群众喜闻乐见。市文化馆办有一大型墙报《花径》,发表各种文学作品。1958年,全市首个铅印文学刊物《红花》创刊;王一民诗集《鄱湖渔歌》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王贤才中篇小说《没有说完的故事》在《文艺红旗》上发表。至1965年,市区文学作品在全国性报刊发表102件,在省级报刊发表546件,有417件作品入选《江西十年新诗选》、《江西文艺创作选》。其间,江西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发行境内作者《赣北歌谣》《补前褡》(获省创作一等奖)《夺枪记》《贤惠大嫂》《整社前后》《凤凰》《我的教师》《党员名册》《扁担痛打英租界》《痛打江湖子》等作品。市群艺馆编辑出版小说集《鄱阳风情》、诗歌集《庐山风云》、故事集《太平军威震江西》《赣北民间故事》《龙宫洞》。小说《夜闯鞋山湖》《家属主任》并被译成英文,向国外发行。“文化大革命”初,文艺刊物停办,辅导干部下放,有的作者被错误定为“文艺黑线爪牙”,作品受到批判;业余创作园地一片凋零。1969年后,九江专区群艺馆曾举办绘画学习班,创办《工农兵文艺》刊物,但创作活动被政治运动干扰,强调“三突出”,少有生活气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创作重获生机,产生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品。境内作者所创作民间故事《思贤桥》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又被北京文艺出版社、《长江旅游报》转载。小说《桃花妹子》载入1980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佳作》,同年又载人《小说年鉴》,并获省政府优秀作品奖。诗歌《关于战争》获省“金彩杯”诗歌大赛一等奖,诗歌《我多想》、组诗《拾穗集》等获市人民政府颁发优秀文艺作品奖。中篇小说《生活第二乐章》《漩涡》获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中篇小说《木楼人家》、中篇小说体《父亲的船歌》获省级奖和市人民政府颁发优秀文艺作品奖。散文集《山清水秀九江美》《万水千山都是情》《旋之恋》《可爱的九江》《大海和白云》《庐山风景线》《匡庐情思》《金陵血泪》相继出版,其中《山清水秀九江美》被中国散文学会评为二等奖。市文化馆还相继完成《黄庭坚的传说》《秀峰的传说》《鄱阳湖的传说》《石钟山的传说》等专集组稿出版。
  1992年,境内作者文艺理论论文《试论中国民间剪纸是女性艺术》获江西省首届剪纸理论研讨会、江西省第二届民间文学理论研讨会优秀奖,编人《江西民俗民艺论文集》并获省三等奖;1993年,论文《民间剪纸——女性的天地》入选中国剪纸学会理论研讨会暨全国剪纸大赛优秀论文集;1994年,论文《瑞昌民间非镂空剪纸和它的朦胧美》获国家文化部社文司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学术研讨会”优秀奖。1995年,论文《在市场经济中文化馆如何增强自身活力》入选10月召开的“全国32城区文化馆长研讨会”优秀论文。同年II月,获江西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二等奖;1997年,论文《浔阳城区群众文化建设浅析》获江西省“京九沿线城区文化工作研讨会”三等奖;论文《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馆工作的思考》人选文化部社文司编辑出版的《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论文集》并获优秀论文奖。
  美术境内画坛自唐以降,人才济济,不少大家,画艺卓绝,深为后世所重。民国时寄籍浔阳的孙墨千,擅长人物画,花鸟山水亦颇见长,至今尚有花鸟扇画、山水册页一二小品流传于民间。谭旦同擅写意山水,用笔含蓄有力,自然生动。蔡若虹尤善国画,继攻西画、漫画,为画坛培育新人作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浔籍画家继承传统,佳作迭出。1984年,水彩画《冬》入选第22届亚洲现代画展(日本);年画《鸟语花香》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油画《金舟》获第六届全国开卷有益展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与庐山区、瑞昌市、彭泽县、九江县联合举办“首届扬子江画展”,参展作品400件。1987年9月,宣传画《我们希望和平》在联合国大厦展出。1988年,举办两省横向联谊书画展,同年11月,由区文化馆承办“第二届扬子江画书展”。1989年,油画《湖畔》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漆画《向日葵》参加亚洲艺术节美展。1990年,举办少儿美育成果街头展览和室内成人书画展。1993年,宣传画《闻鸡起舞》人选第三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国画《春花》人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1994年,年画《祖国在我心中》人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同年8月,举办“八一”军民共建书法美术作品展。1997年,油画《红腰带》人选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油画《黎明之前》、国画《牡丹》、素描《静物》入选江西省美展,油画《山林印象》参加“江西省第三届色彩静物风景人物写生作品大赛”,获优秀奖。
  书法境内书法艺术历史久远,众多书法家在书艺上成就丰硕。清代,刘蟊祺不仅任有政声,且是九江近代著名书法家。其子刘延琛受父影响,尤喜书法。年幼时,因家道贫困,则用烧过的木柴炭屑,坐地苦练,其字体多为楷书,端庄丰润、朴茂雄劲,自成一体。晚年归里,求其字者趋之若鹜;一些店肆商号以能得到刘廷琛所书招牌为荣,“刘道生”、“杨万泰”等商号招牌均出自刘廷琛之手。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书法艺术有较大发展和提高。其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有本籍作者书写《欧阳修醉翁亭记》。本籍作者曹晓作品先后人选第2 -6届全国书法展,1-5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及参加与台湾、日本的书法交流展,有“滕王阁”“三清山…黄河碑林”等风景名胜处收藏或碑刻。
  境内群众性书法活动兴盛,中青年书家群体涌现,少年儿童中学书成风,亦不乏少年书家。区文化馆开办小学生书法培训班;在“浔阳文化”艺术橱窗展出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作品。1989年,九江市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在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展出,参展作品130件。截至2011年年底,境内小学生书法作品,在历届江西省少儿艺术节中多次得一、二、三等奖。
  摄影境内摄影始于19世纪末,时尚属商业照相。《九江老照片》《湓浦港》《小巷》《临江城墙》等均为其时所拍摄。人民国,1932年有大中华、荣昌、维妙等9家照相馆。1938年增至12家。新中国建立后,随《九江日报》等报刊相继创办,新闻摄影兴起。至20世纪60年代,因政治活动之需,时有摄影图片展览举办。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购置相机者亦逐渐增多。70年代以后,艺术摄影崛起。1975年,“九江市工农兵业余摄影艺术展”在江西省展览馆举办,参展作品100余幅。1979年“九江地区纪念周恩来总理”专题摄影作品展在浔展出。同年,《大地奏鸣曲》《路》等作品分别获“富士杯”全国摄影公开赛金杯奖和“尼康”摄影比赛银牌奖。1982年,区摄影协会成立,有会员30余人。1983年,《小书法家》获中国摄影协会《大众摄影》年赛奖。1985年,《山寨花沸腾》获“庐山杯”全国黑白摄影大赛特等奖,《月之恋》获江西省第十届摄影展铜奖。1986年,区摄影者参加在安徽合肥举办的全国部分城区摄影展,获2个一等奖。1987年《雨游点将台》获中国城市摄影艺术大奖赛优秀奖。1988年,《虎口拔牙》获全国《小柯达杯》体育摄影比赛优秀奖;《春到了》获全国《人口与家庭》摄影比赛优秀奖;《锦绣山河》参加省摄影展。1989年,《江南之春》获香港《摄影画报》217期优秀奖;《博》《上帝之手》获亚运杯优秀奖;《山乡之晨》发表于《中国旅游报》并人选北京《九江秀色可揽撷》摄影艺术展;《修江秀色》《千年茶乡创国优》《小丁之光》等作品分别在全市和北京摄影展上获奖。1990年,《小虎登台》获第七届亚太地区摄影作品优秀奖。1998年,摄影者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拍摄数以千计反映军民团结一心与洪水搏斗,决战决胜,及军民鱼水情深珍贵照片,参加市、省和全国抗洪抢险摄影展。至2010年,境内作者在全国性报刊发表作品1 000件以上,省级报刊发表作品3 000件以上。
  音乐唐宋间,随中原文化传人,民间艺苑,绚丽多彩。丝竹吹打,备受欢迎。城乡乐队涌现,少则三四人,多至10余人。明清时,境内道教音乐兴盛。其斋醮仪式且由社会活动而转化为家庭习俗。斋醮时所用乐器除鼓、铃、木鱼、磬等法器,尚有锁呐、堂鼓、板鼓、大小锣、中小镲等乐器。此外,民间音乐班社清音班,亦于其时兴起,演奏者能兼事演唱,曲目丰富,备受欢迎。
  民国初,音乐在民间仍有所继承。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境内各界曾创作不少歌曲节目,以鼓舞群众斗志。亦有采用《四季歌》等民间小调,赋予抗日内容,在各地广为传唱。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歌咏活动大盛。《解放区的天》等歌声响彻全境。1953年,省文化局编辑出版《九江民间音乐和民歌》一书,1956年,徐嘉琪参加全国首届职工文艺会演,演唱九江民歌。1965年,《毛主席派来医疗队》获全国优秀歌曲奖。《毛主席登上庐山顶》获省职工会演优秀创作一等奖。1969年,市群艺馆编辑出版组歌《大江东去》;1980年,《庐山迎宾曲》在《江西歌曲》第4期发表获全省歌曲创作一等奖。1981年,《科技花儿惹人爱》获省征集青年歌曲一等奖。市群艺馆完成《九江地区民歌集成》资料收集工作。1982年,《农家笑从哪里来》获全省农村歌曲一等奖。1984年,《桃花渡口喜事多》获省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奖。《共青的夜多美好》获“全国职工建设者之歌”二等奖。1985年,《农忙时节》获省首届音乐节作曲一等奖。1986年,《人民警察之歌》获公安部“人民警察之歌”全国征歌一等奖。《大海和白云》获全国“杜鹃奖”征歌一等奖。1988年,《江南雪》获“江南杯”歌曲大赛一等奖;1989年,《山美,水美,人更美》获建国40周年空中文艺大联播一等奖;1992年,《哥在河中架竹排》获国家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三等奖;《心灵的呼唤》获中国成都国际熊猫节音乐大赛一等奖。1996年,九江市“十佳歌手”比赛中,区内有6名进入十佳。1998年,境内歌手在南京军区业余歌手比赛中获二等奖。1999年,《将军紧握士兵的手》获文化部全国第九届群星奖铜奖。2004年,《社区的笑容》获第三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银奖。2006年,《社区是美好的家》获第三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银奖。2009年8月,区代表歌手参加第五届中国(苏州)太湖开捕节开幕式音乐晚会,演唱《鄱湖放歌》特色鲜明,颇受欢迎。《鄱湖浪》在加第七届江西音乐舞蹈艺术节演出。
  影视戏剧境内影视、戏剧创作始于20世纪50 - 60年代,但少有成功作品问世。70年后,境内作者胡春潮与省文联周杰合作电影剧本《决裂》拍摄后,使九江作者打破对电影创作的神秘感,进而掀起电影创作热潮。于80年代,创作电影文学剧本30余部,相继摄制成影片有《庐山恋》《她爱谁》《乡情》《赛虎》《远方的星》《岳家小将》《破雾》《乡音》《家庭琐事录》《乡思》《钢锉将军》《密令截击》《一个冒险的美国女人》等。其中王一民所创作《乡情》、《乡音》分别获1982年和1984年的百花奖和金鸡奖,同时获优秀影片一、二等奖,《乡情》被选送参加国际电影节,毕必成所创作《庐山恋》获意大利蒙塔纳第三届国际青年优秀影片奖。
  摄制成电视者有《铁血共和》《啊!父亲》《归去来兮》《黎明行》《失落的流浪者》《虎将外传》《等外公民》《施耐庵梦断浔阳楼》《花王子罗曼史》《苍耳之谜》《生活不是谜语》《督陶官唐英》《情与仇》《聊斋》等。《戏剧与电影》刊物发表电视剧本《寻找自己的太阳》。宣传片《中国一绝》在国际比赛中获上海奖。《匡庐一好汉》分获市、省、中央一等奖。
  其间,还配合有关单位拍摄影视片《奉献者的足迹》《静静的鄱阳湖》《挚爱》《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天音》等。《孤立》获全国煤矿题材乌金奖,《皮旅——中原东路突围记》获华东“银燕奖”。 挖掘整理、改编及创作戏剧剧本有《杨驼子讨亲》《卖杂货》《钓蛤蟆》《火炬》《卖花》《一袋米》《打差抗粮》《金印记》《林启荣》《琵琶行》《一把钥匙》《妈妈的心》《红色山林》《七仙女游记》《锁门》《做嫁衣》《平凡60奇绩》《向前看》《办嫁妆》《秦琼表功》《白云崖畔有人家》《鞋山湖上》《爱粮嫂》《装灯》《在风浪里成长》等。其中《卖花》《楚三怪娶亲》获省人民政府一等奖,《铅山遗恨》《黑森林》获省文化厅创作奖。
  第二节戏剧剧种采茶戏: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明代,境内盛行,上元佳节,灯火如昼,延绵数里。浔城素有“赣北门户”之称,由于商业往来,经济繁荣,赣江演唱的茶灯戏随之传人。一水之隔湖北连年洪水泛滥,黄梅采茶戏三角班逃荒至此,长期以演戏谋生,使得赣北采茶戏与之接合。清道光间,又发展为“半班”。光绪间,境内艺人不断从汉剧和花鼓戏中吸取养料,对于剧目发展,行当增多起到推动作用。
  采茶戏唱腔可分为平板、花腔、汉腔、杂调4大类。平板有平板、倒板、叠权、慢板、简板、火攻、垛子板、数板、对板、摇板;而生、旦、净、丑的调式和旋法又各不相同;花腔有仙腔、采腔、花腔、快花腔、丑花腔、情腔;丑花腔为宫调式,余为微调式;汉腔有叹腔、汉腔、还魂腔、慢哭腔、快哭腔;此类唱腔速度慢,甩腔长、善于表达悲伤哀痛情绪;杂调属于小戏专用,为民歌牌体,有100余首。
  采茶戏传统剧目,素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说。大戏多为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有《白扇记》《卖水记》《乌金记》等。小戏多为反映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故事,有《卖鞋》《秧麦》《借银》《苦媳妇》《游春》等。
  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剧目和唱腔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剧目有《滚乡红火》《麦良风云》《北京来信》等。采茶戏表演简练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如小旦的手帕功,抛高旋转,前后耍花;还有碎步、扇花等。
  文曲戏:俗称“曲子”、“文词调儿”,境内清代流行。初为坐唱形式,后仿汉剧的分行和表演,并吸取其音乐,配上锣鼓登台演出,渐成剧种。1981年出版《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确认为“文曲戏”。曲调有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及其他常用曲牌小调。旋律优美清新,音调柔婉中见深沉,伴奏力求渲染乡土气息。道白初期使用普通话,后期现代戏用九江官话加工提炼;古装戏则分大白与小白,大白为戏曲韵白,小白为九江方言,使之更加地方化。
  黄梅戏:为湖北、安徽优秀地方剧种之一。湖北又称为“黄梅采茶戏”、“采茶”、“采子”,安徽安庆地区称“黄梅戏”。黄梅戏萌芽于明万历年间,源于地方民歌小调和“山歌畈腔”,流行于湖北黄梅、安徽安庆周围、长江南北50余县。黄梅戏传统剧目繁多。大本戏有《天仙配》《珍珠塔》《白扇记》《山伯访友》《金钗记》等本。小戏剧目有《吃醋》《二姑娘观灯》《双想》《讨嫁妆》《绣荷包》等出。
  黄梅戏唱腔丰富多彩,既有高昂、豪放、欢快的山区茶歌特点,又有悠扬、轻松、宛转的湖区渔歌特色。传统曲牌将近200个。表现正本戏的曲牌叫主调。小戏的唱腔统称为花腔小调。黄梅戏表演特点,比较接近生活,动作朴实、粗犷。如划船、砍柴、推车、挑担、纺纱、推磨等基本上是生活再现。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在境内流行,尤以电影《天仙配》《女驸马》放映后,影响特盛。
  班社剧团戏曲班社:1937年前,境内三马路设有“清音稚”专业演唱班子,日军入侵时解散。1945年后复兴,地设环城路颐和园酒楼,教授平剧(京剧),研究国乐,间或应歌妓邀请,为之操琴。此外,亦有积极筹建剧社者,如1946年11月,由蔡锦江、蔡报禧等发起成立“星火剧社”,董琳、范平洪等成立交通部九江电信局“益群社白话剧组”(址设交通路顺丰船行楼上),王建业、陈鸿章等成立“群乐清音茶社”(址设青年电影院),皆因国民政府以禁娼为借口,未准办下去。
  九江市越剧团:驻区单位。1952年3、4月间,由浙江省衢州市私营培福剧团改名的劳工剧团在浔演出。8月,经九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剧团留在九江。同年剧团创作剧目《琵琶行》奉调上庐山为外宾演出,受到邓子恢、邵式平接见并合影留念。1953年,改名艺锋实验越剧团,属大集体编制。1956年1月,改称九江市越剧团,转为国营编制。1960,周凤艳、罗雪莲参加江西省首届青年戏曲会演,获优秀演员奖;陈鸿声以市文教系统劳模身份出席全国群英会。1968年10月,剧团被解散。1978年,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剧团重建。1989年,商见樱、王淑芬、裘亚飞、张秀萍获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1990年,华东6省、市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中,邓亚萍获优秀奖。1993年12月,与市歌舞团合并。
  九江专区采茶剧团:驻区单位。原为武宁县采茶剧团,1953年调九江改称九江专区采茶剧团,隶属九江专署文教科。1965年5月,与九江农村文化工作队合并,组建九江专区歌舞话剧团。
  九江市京剧团:驻区单位。原名江西省庐山京剧团。1958年10月,上海新中国京剧团部分演职员在著名京剧演员李如春率领下,响应政府援外号召来到庐山,组成全民所有制江西庐山京剧团。庐山京剧团曾为中央在庐山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服务,并赴北京汇报演出,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毛主席并给剧团主要演员洪云艳取艺名为“红云艳”。1968年12月,庐山京剧团调往九江,组建九江专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京剧演出队。1969年8月专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撤消,成立九江专区京剧团。1975年改名为地区京剧团。1984年又更名为九江市京剧团。1993年12月,市京剧团与市话剧团合并。
  九江市歌舞团:驻区单位。原为九江专区歌舞话剧团,1965年5月组建。同年演出歌剧《江姐》,话剧《阮文进》《首战平型关》《焦裕禄》等大型剧目。1966年1月,在全省农村文化工作调演会演出《大桥赞》获得好评。4月,朱德视察江西,《大桥赞》奉调专场演出。1971年,改称九江地区歌舞话剧团,曾演出《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草原女儿》《闪闪的红星》等剧目。1978年,改称九江地区歌舞团,上演《江姐》《洪湖赤卫队》《货郎与小姐》等剧目。1983年九江地、市合并,改名九江市歌舞团。1985年始,分轻音乐演出队和歌舞演出队,分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上海等省、市巡回演出,全团每年演出场次均在300场以上,最多达449场。其间创作现代舞剧《路》、民俗风情歌舞《赣傩的表情》参加江西省首届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演出。1993年12月,市越剧团并人。2004年,应邀赴香港演出7场民间歌舞。2005年,创作舞蹈诗《春江花月夜》;同年应韩国邀请参加韩国傩文化艺术研讨交流会。2010年,创作演出《等你回来》、《我的1977》等剧目。
  2010年,舞剧《路》获江西艺术节14项大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舞剧大赛“特别剧目”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舞蹈诗《春江花月夜》获江西艺术节编导、音乐、表演3个一等奖。群舞、单项舞蹈《山汉》《牛歌》《琵琶行》《鄱湖口》《牧衣裳》《芝麻开花节节高》《落叶代春泥》等均获省级创作、表演一等奖。《等你回来》《我们的时光》分别获华东6省1市舞蹈大赛群舞表演二等奖、单项组三等奖。《我的1977》获第七届荷花奖现代舞展演十佳作品奖。
  九江市话剧团:驻区单位。初为九江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筹备组,成立于1970年。1972年2月,在宣传队筹备组基础上,建立九江市文工团。1979年8月,改名九江市话剧团。剧团主要创作改编剧目有:话剧《美女蛇》,儿童剧《王子与乞丐》,电视剧《苍耳之谜》,小品剧《荒秃岭趣闻》《紧急承包》。演出主要剧目有:《姜花开的时候》《霓虹灯下的哨兵》《最后一命》《特别代号》《雷雨》《少帅传奇》《甜蜜的生活》《可口可笑》等。同其他单位联合拍制电视剧《苍耳之谜》《她从炮火中走来》《督陶官唐英》《情与仇》。
  1989年,话剧《黑森林》获省第二届“玉茗花”戏剧节演出一等奖。1990年,小品剧《卖鸡蛋》《生命之歌》《湖畔》分别获省“桑海杯”戏剧小品大奖赛单项一、二、三等奖。1993年10月,舞蹈《春萌》获省音乐舞蹈艺术节表演二等奖。1995年11月,话剧《大山情仇》获省第四届“玉茗花”戏剧节演出、编制、导演、舞美一等奖,另外分别获单项一、二、三等奖;同年底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2002年12月,儿童剧《飞啊飞》获省第六届“玉茗花”戏剧节剧目奖,编制、导演二等奖,舞美一等奖。2006年1月,小品《小门卫》人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特别节目并现场直播。
  剧场九江大戏院:1933年,由湓浦路西侧一座旧货栈改建,条件简陋,但有座位,可接待来往剧团演出。
  九江连城戏院:1934年建立,位于庾亮南路(原城建局礼堂旧址),可接待剧团演出。戏院条件简陋。抗日战争期间,被大风吹倒。
  九江市人民影剧院:驻区影剧院。位于区中心甘棠湖畔,1951年建,始名文化俱乐部,主供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开大会用(又称人民大礼堂),节假日不定期举办业余文娱晚会。1953年起,开始接待剧团演出。1959年,更名为九江市人民剧院。1977年增放电影,遂改名九江市人民影剧院。1988年4月改建,观众厅面积948平方米,门厅面积1 536平方米,舞台面积686平方米,休息廊481平方米,观众席位1 250个;设有楼座、跌座和包厢及多功能厅、电子游戏室、录像放映厅。剧院接待来自全国除西藏、海南、台湾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其中许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2007年8月,通过对外招商引资1 000万元,将影剧院改造成为文化、休闲活动中心。
  九江剧院:驻区剧院。1957年建,原前门为双峰路。面积2 000平方米,座位960个。1960年新辟朝阳大道,经改建将前门改向朝阳大道。1978年,增加电影放映,改名“九江影剧院”。1984年,九江市文化服务公司与广东深圳罗湖区文化服务公司在影剧院基础上合资改建经营,更名浔深乐园。 九江大众剧场:驻区剧院。大众剧场原为私营大众商场的游乐园。演出形式是请民间艺人清唱,并兼营茶水。1951年由大众商场集资改建成剧场,有座位60个。为市越剧团演出场所。1955年,剧场和市越剧团同时转为国营。1960年年初,剧场与市越剧团合并,1962年复分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场被市蔬菜公司接管,改为第三菜市场。
  第三节电影放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湘报第174号“各省新闻”栏载:“九江城内,近到有美国电光影戏,假化善堂开演,每人戏资百文……”,《近年社会风俗变化漫话》载:“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江西九江城内放映美国电影戏,配以留声机,观者……莫不鼓掌称奇。”此为浔城最早的一次无声电影放映。
  1933年,在湓浦路西则“九江大戏院”放映《十三妹大破能仁寺》《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等神怪武侠片。同年夏,以孤溪埂湖滨广场,靠湖筑围搭棚,名为“九江游艺乐园”,露天放映电影。1934年后,始方有声影片,有胡蝶、高占非、王献斋、黎灼灼等主演的《桃花江》《一夜豪华》等影片。随后放映的有赵丹、白杨主演的《十字街头》,袁牧立、陈波儿主演的《桃李劫》等影片。连城戏院隔壁一家影院放映过《济公活佛》等影片。1946年5月,“青年电影院”在“三青团文化宫”(现环城路)大厅开业,多为战争片和古装戏曲片,尤以《千里送京娘》轰动全城;年底因故停映。1947年1月,“青年电影院”改名“唯一电影院”,从上海请来放映师,业务短期回升,随又清淡,四五月间,遂关闭;下半年,大中路化善堂侧“大光明影院”,放映《描金凤》,青年电影院放映《忠义之家》。1948年12月,九江邮电局为纪念邮电节,在庐山路口“海员俱乐部”放映《八千里路云和月》。1949年3月,“连日第八绥区政工处为筹募军中文化基金,假九江大戏院放映电影。” 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省、县电影工作队多放映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题材的国产故事片《白毛女》《赵一曼》《翠岗红旗》《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1951年8月,公私合营中苏友好电影院首映国产故事片《团结起来到明天》。1952年,举办首届“苏联电影月”,展映《难忘的1919》《攻克柏林》《金星英雄》《列宁在十月》《夏伯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放映的影片主要有《党的女儿》《万水千山》《永不消失的电波》《回民支队》《狼牙山五战士》《兵临城下》《英雄儿女》《李双双》《五朵金花》《雷锋》等。
  自1966年发生“文化大革命”,其间,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影片(包括建国前的进步影片)一概不准上映,放映单位只得以《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等新闻纪录片取而代之,或根据上面安排放映。此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多放映《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8个“革命样板戏”影片。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大批长期禁锢的优秀影片被释放出来,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重现在观众面前。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新的国产故事片、科教片、纪录片和译制片逐年增多,影片拷贝利用率、观众上座率不断提高。先后放映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片。
  1980年后,还先后放映本籍作者创作的影片《庐山恋》《赛虎》《被告山杠爷》《乡情》《乡音》《乡思》等。1982年,天鹅电影院首映国产立体宽银幕影片《魔术师的奇遇》。1990年,红旗、天鹅、朝阳电影院试行举办城市周末通宵电影专场。是年统计,境内放映35毫米影片单位53个,放映16毫米影片单位6个。后因电视渐次进入千家万户,电影上座率逐步降低。至2010年,境内大型影院仅红旗电影院放映外,余则改建为综合文化娱乐场所。
  发行1949年年前,境内电影院向私营电影公司派驻在南昌、汉口的代表租片。结算办法有“分账”、“包租”及“包底分账”3种。 1949年底,在省注册开业的九江民众电影院是南昌大戏院(即儿童电影院前身)转供上海“大中华”等私营电影公司的旧影片。每部影片公映前,要经过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政府文教科、市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联合看片审查。1951年8月,中苏友好电影院开映前,报请省办事处派代表来院视察放映场所,检查机器设备,考核放映人员后批准供片。在境内电影公司未建立时,放映16毫米影片亦由省直接发行。1960年1月,专区电影公司成立,开始发行16毫米影片。1963年起35毫米影片发行权下放到专区电影公司。
  1971年2月,九江市电影管理站成立,发行市直和工矿农村16毫米、8. 75毫米电影队影片。1981年5月,由省辖市电影公司发行各类放映单位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影片。1983年,地、市电影公司合并,定名九江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6毫米影片发行权下放至县(区)。发行原则是根据不同影片内容、不同地区、不同观众对象、不同季节、不同形势任务,用不同调度方法,安排给放映单位,以充分发挥每部影片拷贝使用率,达到较好效益。境内影剧院放映人员参加市电影公司举办的放映技术培训班、铟灯电影讲座、电影技术比武和电影宣传画创作(临摹)展览等等活动117人(次)。
  放映场所红旗电影院:驻区影院。1949年冬建,位于湓浦路,时为私营民众电影院,因上座率不高.营业不振,亏损严重。1952年初,由《新农村报》投资接办,改名文教电影院。当时省中苏友好协会拨款,并吸收私人投资,办公私合营中苏友好电影院。1952年6月,文教电影院并人中苏友好电影院,改为地方国营。1953年4月,市房产部门在环城路51号建成新电影院,租给中苏友好电影院使用;1963年,新电影院无偿调给中苏友好电影院。1966年3月,中苏友好电影院改名红旗电影院。1969年11月,影院发生火灾,屋顶、舞台及座椅均烧毁。1970年重建,恢复放映。1979年,翻修前厅、放映室,并扩建观众厅。1990年,全年放映电影4 405场,观众241.9万人次,放映收入69万元。1995年停业。2005年与私营企业合作投资,建2个中型放映厅,2007年8月放映。2010年,投资100万元改设数字放映设备,更新其他设备,全年放映2 815场,观众12.9万人次,营业收入488万元。
  朝阳电影院:驻区影院。原为南湖电影院。
  1963年5月,始借大校场的九江专区展览馆大厅放映电影,1966年1月,迁往朝阳路原九江面粉厂旧址。1966年7月,改名朝阳电影院。1967年5月,新建观众厅,面积624平方米,坐席1 170个。1973年6月,在影院地下开挖人防工程,连通主干道。1976年,安装鼓风机管道,利用地下冷降温。1990年,放映电影4 270场,观众196.1万人次,放映收入60万元。2002年4月,加入中国电影集团“星美”院线。7月,由自售自支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性质。2007年11月,因影院设备老化、消防设施不合格等因素,经上报批准停止营业。
  公园电影院:驻区影院。位于甘棠公园地下人防工程中,1978年6月建,初名地下电影院。供放映用的主洞长43米、宽10米、高6米,基础深1.5米,墙身厚75公分,顶棚厚50公分,安装铁脚木条翻椅688张。当年10月1日放映电影。1984年5月,改名公园电影院。1990年,放映电影1775场,观众7l万人次,放映收入18万元。1992年7月,租赁合同到期,影院撤销。
  天鹅电影院:驻区影院。初名新桥电影院。1983年9月竣工,10月20日放映。1984年5月,改名天鹅电影院。占地面积3 285平方米,建筑面积3 034平方米。观众厅安装半软席座椅1 072席,有恒温湿柜式空调,使用松花5505型大功率风冷,氙灯新光源35毫米坐机,金属银幕,立体偏光镜,立体音响设备。1985年后,先后开办露天滑冰场、音乐茶座、电子游戏、桌球、放映录像。固定资金逾百万元。1990年,放映电影4 049场,观众199万人次,放映收入55万元。1991年,与私营企业合作将影院放映厅改建成迪士高舞厅。1998年停业。2000年,与九江信华集团合作对影院进行整体改造,2001年竣工。
  第四节民间艺术民歌劳动号子:码头号子,有起肩号子、抬跳号子、抛油桶号子、推火车箱号子、抬杠号子等。起肩号子也称打仓号子,四二节拍,每句两小节,一唱众和,以句传接。全曲无实词,仅句尾常呼出“起”或“哈起”,作起肩提示。号首,有一短小呼唤句,起发号施令作用。中间部分的音调色彩为“羽”,强调主音上方四五级,句间由高向下横进,雄健有力。该部分依物量酌情反复,反复中,领唱者常翻高壑低,着力渲染,调动情绪。随着货物输空,终止在“征”音上,多上一下,圆满毕曲。起肩号子有快号、慢号两种速度变化,物量少,时限宽用慢号,物量多、时限紧用快号,常以“促号”加快劳动进度。起肩号子一号多用,抬跳号子、抛油桶号子、推火车箱号子与其大同小异。抬杠号子系抬重物转场时用,亦为一唱众和,以小节间相互传接,节奏感极强,情绪铿锵,似拼力向前。慢号为四三节拍,节尾频于下滑,多用在上坡时,有极度沉重感。人平地时用快号,四二节拍,稍显平和。音调色彩为“羽”,强调主音上方四级,结束时,用稍松的节奏终止在主音上方四级音上,有如释重负之感。劳动中,根据场景的变化,慢号与快号交替使用,号声震天,感情跌宕,步伐一致,配合默契。码头号子一度流传于港口码头、城区货场、米厂、油库、火车站。20世纪70年代始,码头物流已渐由机械化代替体力劳动,码头号子由强转弱,承接旧业者少。
  锯木号子,也叫解板号子,两人拉大锯时相对而作,为协调劳作和调节精神而哼唱对答。曲调简单,深沉内含,多无实词。
  打硪号子,沿湖沿江地区,每逢涨水季节均要修固堤防,以拒洪水之患。固堤时,应先将新挑的土地粑平,再用“硪”压牢,俗称“打硪”。“硪”为正方形石料制成,约0. 25平方左右,四角系绳,由6人操作。其中4人分持四角绳端,另两人相对而立,左右手分持绳间,掌握平衡,以歌号协力助兴。号子曲体为上下两句式。一唱众和,领者唱正词,众人呼号接应。每领、呼一句后,将“硪”高高抛起,重重落下,致使圩堤平整结实。
  打夯号子,系兴修水利和基建打夯时的歌唱。夯为硬木制成,高约1米,重约百斤,四方有把手,多为4人操作。为协力和减轻疲劳,一人领唱,余人相和。
  山歌:泛指劳动人民在山野和田间劳动时抒发感情的歌唱。境内山歌分别有插秧山歌、车水山歌等。山歌有高腔山歌、平腔山歌、低腔山歌。高腔山歌定调高、句幅宽、拖腔长;声腔华丽,感情奔放,七言二句式多见。平腔山歌定调低、句幅窄、拖腔短;旋律流畅,刻画细腻,富于歌唱性,常用演唱多段唱词。低腔音量细小,旋律低回婉转,富于叙事性,农闲季节,油灯下常用来演唱长篇故事,情意宜人,有的地方俗称“读歌本”。山歌的唱词多为情歌,民间有“山歌不离郎和姐,离了郎姐不成歌”之说。
  插秧山歌,多在插秧、耘禾时唱,由两人合唱或一唱众和;有时甲喝句头,乙紧接句尾,你丢我接,相互猜歌,此起彼落,十分热烈。车水山歌,即旱季用水车汲车灌田时唱,歌词内容广泛。
  小调:可分生活小调和坐唱两类。生活小调,以反映人们的劳动生活和爱情生活为主,感情朴实,歌唱性强;以独唱为主,曲式多样,有七言二句段,七言四句段,五、七言三句段及长短句式,多为分节歌形式。坐唱小调,又称丝弦小调或流行小调,内容较复杂,由于有丝弦伴奏,刻画细腻,富于多变;以独唱为主,有时有对唱并唱中夹白,曲式与生活小调大体相同。
  风俗歌:龙船歌,共分6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专用曲调。“拜社”曲调为上下句重复段,每领唱一句,众齐声“哟嗬”,紧接“冬匡”两击锣鼓。每唱一段,众高喊“喔呼呼”,紧打锣鼓,使曲调既庄严又活泼。“船开头”曲调节奏较自由,其结构是上下句式,不伴锣鼓,不打“喔呼”。“划船歌”虽短,在呼唤式的音调中,松紧交替,显示出划龙船赛紧张气氛,有助威作用。“拜客”曲调为船游岸边接受亲戚友事先摆好的菜点,以表谢意。“谢茶”曲调紧接“拜客”之后唱的。“船回程”曲调,龙船赛结束时,各路船员分手告别,以歌传情达意,互祝万事大吉。
  哭嫁歌,昔日婚嫁,母女、姐妹和亲戚间用来表达难舍之情,有“越哭越发”之意。姑娘出嫁的当天多“哭嫁”,内容为女儿叙述父母养育之恩;母亲叮嘱女儿要孝敬公婆之类。旧社会,姑娘受尽包办婚姻带来的痛苦,哭嫁中也常有骂媒的内容。各种哭嫁的腔调与方言相吻合,似说似唱。
  撒帐歌,在结婚闹新房时唱和。领唱者手托一个装有炒米、红枣、糖果的盘子,一边唱,一边把炒米向新娘身上撒去,以表示祝贺。唱词以古人作比,从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唱到上、下、中为止。每段尾有段衬腔,众人和之,锣鼓伴奏,和唱部分还加唢呐烘托。撒帐完毕,所有参加演唱的人都排坐在一起,由新娘为每人敬糖水一杯,以示谢意。
  丧事歌,为出殡前歌唱。一领众和,其音调与当地的山歌腔近似,悠扬嘹亮;抬丧者齐声着力应和,节奏鲜明。
  儿歌,可分启蒙歌、游戏歌、生活歌及摇儿歌。幼儿初学说活时,大人都随之教唱“红公鸡,尾巴拖……”,以学会唱歌为乐;学龄前儿童乐于做游戏,常以歌相伴,从而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如《拍腿歌》《过江歌》《放风筝》《打铁歌》《打哑谜》等,内容为唱古人、地名、农时、物产、节令等。摇儿歌是大人摇幼儿入睡的催眠曲。“啊嗬嗬,啊嗬嗬,我摇的伢儿要睡哕……”,低声哼唱。
  生活音调,旧时私塾先生吟诗作对时,兴诵“吟诗调”,其音调接近山歌腔。酒席上的“猜拳歌”,卖鱼、卖菜、收清食、卖冰棒、磨剪铲刀等一类生活音调,其语调旋律,有深厚的地方特点民舞龙灯舞:又称“玩龙灯”。龙灯用竹篾制成龙体,以彩纸剪贴鳞片,再用色布连接而成,可制成红、黄、蓝、白、黑五色龙。躯体内能燃烛者称“火龙”,不燃烛者称“沙龙”。“龙灯舞”套路甚多,常见为一手举红(黄)色龙珠,在龙首头戏其作舞。“龙”随龙珠或腾越、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使观众目不暇接。龙灯所到之处,土铳隆隆,三节号(铜或白铁制)嘀嘀嗒嗒作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唱彩不绝,热闹异常。“玩龙灯”兴打歌,多为恭贺、祈祷和赞谢主家之意。
  狮舞:又称“玩狮子”“狮子滚绣球”。凡春节及重大喜庆,均玩耍,以威镇邪。狮舞一般和民间武术在一起表演,故又称“打灯”。狮子一般由2人合扮,l人扮狮头,1人俯身。2人披戴用布或麻做成的狮形皮。表演时,引狮者手舞绣球逗引,狮子则随绣球做各种姿势和动作,或登上高台表演绝技。锣鼓的伴奏,随着动作和神态的变化而变化,显得惟妙惟肖。玩狮子时一般只表演不唱,但也有以伴唱助兴。唱词多为祝愿国泰民安,期望风调雨顺,祝贺新春之类。
  彩莲船:又名“采莲船”。是用竹篾和彩纸扎粘而成的花船,以模拟采莲的情节和行船动态而得名。船宽约l米、长3米,船中底空,船周装有彩架,架上饰有莲花、莲蓬及彩带等,船帮下方四周一浅蓝色手布,以示绿水和便于表演。一少女(渔妇)站在船中间,双手提船,一老翁(渔翁)在船边划桨撑篙。两个作船行水上动作,有时加一丑旦在旁打趣逗笑。夜间表演时,在船的四角和顶篷上的莲花内点燃蜡烛,故又名“船灯”。彩莲船表演形式是一唱众和,一般渔翁领唱,打击乐伴奏者和众人应和,唱中夹白,生活气息浓,唱词多为采莲、捕鱼、爱情及逗笑之类。
  蚌壳灯舞:蚌壳由竹篾和彩绸扎裱而成,2介壳可开闭。表演时一少女扮蚌壳精,张合介壳逗引老渔翁,渔翁张网屡撒不得,身手时常被蚌壳夹住。
  多以锣鼓伴奏,有时也以男女对唱和独唱助兴。
  马灯:又称“跑马灯”“跑竹马”“跑马儿”。用竹篾扎成前后两截的马形,再用布或彩纸祷贴而成。颈部柔软有弹性,可使马头自由晃动。表演时将马灯前后两截分别系于表演者齐腰前后,执鞭拉缰,载歌载舞。夜间表演,在马的胸和臀部点燃蜡烛,灯火如流。花灯,用竹篾和彩纸扎贴成各式各样花篮,由少女表演,结队而行,载歌载舞,走场穿插,亦有用唢呐锣鼓伴奏。花灯多随龙灯、狮灯、彩莲船队表演。
  健身舞:新中国建立初,来自老解放区的秧歌舞、打莲湘、腰鼓舞一度盛行。其中腰鼓舞已成为城区中、小学文娱活动的传统节目,亦为中、老年妇女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
  20世纪80年代后,境内时兴迪斯科、交谊舞,全城有舞厅、舞场10余处。斯时,由体育与舞蹈结合的木兰拳、术兰扇等舞蹈,深受市民喜爱和接受。1990年后,校园舞在28所中小学推行,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广场集体舞亦为市民青睐,参加者日增,早晨、傍晚街头、湖边、江畔广场处处可见。2009年4月,区总工会举办全健排舞培训班5天,来自街道、民营企业基层工会共19人参加培训,着力普及推广全健排舞。
  曲艺浔阳曲子:又称九江清音。明清时,由赣、鄂边境葵山、蒋家营一带传人浔。曲目可分为曲子戏文类、小调民歌类、地方戏曲类。曲子戏文类在说唱中多用“文词、南词、平板、四板、数板”等套曲结构来叙说戏剧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其叙事性强。小调民歌类一般是用以名称曲的分节歌体,反复地演唱,以独唱为主,也有以对唱、和唱的方式出现,多用在戏文的开篇和套曲连缀中,借以变换曲目色彩,活跃气氛,相当于戏剧中“闹台”和“间奏”;有时供人选曲,也专唱此类小调。地方曲艺类由于此曲目内容和表演形式方面都有不少地方戏曲元素,虽曲调风格不同,但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大同小异。清末民国初,境内唱曲艺人由原十几人发展到五六十人,分为10多班,茶酒馆店、旅馆餐楼、车船码头均有演唱者。多以简洁优雅、点唱坐唱为主。其表演形式轻便,曲调悠扬婉转,颇受市民欢迎。新中国建立后,民间艺人曾新编配合中共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在各个时期方针政策的演唱曲目,如《土地改革好》《歌唱婚姻法》《妇女翻身歌》《人民公社是金桥》等等。此曲未纳入专业行列,演唱者多改行就业,年轻者不愿学习,现濒临失传。
  九江鼓书:俗称“说书”。曲调原以淮腔为主,结合汉腔,后演变为以九江地方民间小调为唱腔的地方曲种。表现形式以九江方言说为主,以唱为辅,以鼓板为引点。鼓分小鼓、高脚鼓、短鼓,板为轧板,又称摇板,以庭堂坐唱形式,说书人多为盲人,以师承关系为主。鼓书曲目有龙头本、虎头本、侠义本和民间传说,1949年浔城解放初期,龙开河、铁桥头、西园朱姓茶馆都设有固定书场。九江鼓书艺人夏宝林(艺名“六四”),曾到四川拜师学习滑稽戏和说快板书;同时吸收四川、湖北等地板书特点,形成自己演唱风格。其曲凋通俗易懂,还可据曲目或现场状况即兴编唱。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鼓书被禁唱,唱本多半被烧毁。1976年后,鼓书演唱恢复。1980年始,区文化部门组织艺人到工厂、街道、农村演唱,、1981年,以夏宝林等艺人组成的市盲人曲艺队赴南昌参加省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创作奖4个,优秀节目奖3个、优秀演员奖1个。1982年,新桥头、三马路、工人文化宫、龙王墩、尊余里等地没有书场。1985年后,老艺人相继去世,鼓书演唱渐少。 民间乐器九江丝弦锣:流传于长江一带,创始人为九江人井家兴,现传承六代。民国初,浔城有锣鼓班子“三星园”。丝弦锣最初组合形式为吹打乐,有文、武场之分。武场有堂鼓、大锣、钹、马锣、小锣、云锣等。文场有胡琴、三弦、笛、箫、唢呐、三节号等。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丝弦锣渐由坐堂演奏变为行进中演奏,因管弦乐要求高,行进演奏不便,到第三代传人时,便放弃胡琴、笛、箫、三弦。丝弦锣演奏通常为13人,以堂鼓为主,大锣、钹为骨架,小锣融合各种音色,与锣点缀,三节号及唢呐增添欢乐气氛。1949年后,丝弦锣的使用场合和组合形式遂有变化,除逢年过节外,红白喜事,企业开张,各种重大庆典活动都有演奏。丝弦锣原有曲牌几十个,现已收集整理20个。1965年,刘诗保参与丝弦锣的创新改编,在全省职工业余文艺表演中获优秀节目奖。1992年,九江国棉一厂组织70余人的丝弦锣队,在“全国屈原杯暨庐山国际龙舟邀请赛”的欢庆活动中,演奏由王庆华创作的大型打击乐合奏曲“闹端阳”,受到各界好评。2010年,境内相继成立丝弦锣队6支,参加人数300名。
  郎马锣鼓:同丝弦锣鼓在风格上有明显区别,使用的锣鼓有单编制和双编制。郎马锣是乐队总指挥,可向空中抛击(抛出高度可达3米)。大铙或钹、大筛锣或中低虎音鼓,中、低音现锣,同其配合的管乐一般用1支或2支三节铜号。讲究气势的,用双倍编制可在打击乐数量上再加1倍。这种乐队用于喜庆、灯彩,也用于婚、丧。用于娶亲抬花轿时,多用2面大筛锣鸣锣开道,后面唢呐。讲究排场的,用4面大筛锣、4支唢呐。用于丧事的,多只用l副大铙、1面大筛锣开道,后面用丝弦乐队和郎马锣乐队以造气氛。
  堂会锣鼓:近似丝弦锣鼓,但加进说、唱,也可用郎马锣鼓班,管弦均可穿插应用,不过曲牌不同,多用于办堂会。
  道教锣鼓:多用1幅在铙、1面大筛锣。大铙由道士指挥,边念经边唱边打,有时中间穿插用木鱼、罄,大筛锣一般由会锣鼓一人配合。
  工艺美术剪纸:浔阳剪纸最初是作为绣花和用各色布角拼花的依托,成为帽饰、枕饰、衣饰、鞋饰、被饰、帘饰的装饰品。后发展作为逢年过节、新婚嫁娶、小孩满月、生诞寿辰、死亡丧葬的工艺品。剪纸以宣纸作材料,再以黑(红)色纸作衬,使之黑(红)色分明。艺人凭一把普通剪刀,随意而用。起初多以剪花样、挂乐、窗花为主。题材有花卉、鸟兽、鱼虫、人物、喜庆图案及相关内容。境内剪纸创作活动频繁,参与者广泛。1995年,钱寒樱《一代女皇》获世妇会首届“巧女杯”二等奖。1997年8月,区文化馆举办《浔阳少儿剪纸艺术展》,展出作品105幅。l1月,由区文化馆、九江港务局工会、省剪纸学会联合在九江港务局工会俱乐部举办《浔阳首届剪纸艺术展》,展出作品366幅。1998年初,在浔城街头举办“迎春剪纸作品为民服务”活动;4月成立“浔阳剪纸学会”,每月开展活动;6月,在浔阳楼举办《1998浔阳之夏剪纸艺术展》,并决定剪纸作品长期陈列,不定期更换展品。1999年3月,举办《浔阳剪纸名家剪纸技法展示会》,9月30日至10月3日,在九江书画院举办《第二届浔阳剪纸艺术展》,共展出以龙为主题的剪纸作品100幅。2000年1月,与南昌民俗博物馆、南昌市民间艺术协会联合举办《“龙之韵”民间剪纸、根雕艺术展》,送展作品60幅。3月,选送优秀作品参加《江西省民间艺术之乡作品展》。同年,在全国剪纸艺术世纪回顾展中,境内作者所创作《选彩龙形》《浔阳楼》《鲤鱼跃龙门》均获二等奖;《团龙》获三等奖;《古龙》《伟大的领袖》获优秀奖。2005年,《滕王阁》获全省民俗艺术节最佳优秀奖;《飞天》《黄鹤楼》《四美图》获优秀奖。
  刺绣:早期民间妇女皆善刺绣。刺绣多用于枕套、衣裙、鞋帽、头巾、腰围、肚兜、荷包等,内容多是花鸟龙风等。今民间刺绣鲜见。
  纸扎: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的祭祀活动,后渐成为节庆的一种装饰艺术。明清时,每逢节日或喜庆之际,民间艺人则扎制寓意诙谐的“老鼠攀葡萄灯”,喜得贵子的“麒麟灯”,望子健康的“鸭(压)子灯”,祝贺新婚的“鸳鸯灯”,祈求丰收的“金鱼灯”,以及各种花草、鸟兽等。纸扎晶均取竹、木、线、纸为主要材料,色泽艳丽,造型拙朴,寓意明快,为喜庆欢乐活动平添几分色彩。同时也为哀丧、祭祀场面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今境内尚有少数纸扎店,有市民据情购所需纸扎品。
  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和《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境内分阶段、分步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普查工作,挖掘、整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档案和数据库,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做好申报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准备。
  2008年,传统技艺“桂花茶饼技艺”“九江清真梁义隆桂花茶饼制作技艺”,传统医药“九江王万和中医药疗法”入选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9年,民间文学“浔阳八景传说”,传统音乐“九江码头号子”入选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0年,民间文学“浔阳八景传说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