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普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07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普通教育
分类号: C40
页数: 21
摘要: 教育部门幼儿园:清光绪三十三年,美国教会办儒励女校附属模范小学设幼稚园,定名“培知幼稚园”,招收富家子女。1940年春,迁于宁都石上的九江女师为向新开幼师班提供实习基地,继于随迁附小内增设幼稚园,人园幼儿一度达200余人,复员时移交当地教育部门。抗战胜利后,浔阳镇3所中心国民学校均附设幼稚班。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主管部门1951年始,接管教会在境内主办的和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幼托机构,各幼稚园改称幼儿园或班。1958年“大跃进”时期,教育部门相继办起独立建制的幼儿园。配备园长1名、教养员8名。“文化大革命”中,幼儿园被撤销,保教人员多下放农村,幼儿教育遭到破坏。1951年10月市人民政府予以接管,改名育幼院。
关键词: 教育组织 教育机构

内容

教育部门幼儿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美国教会办儒励女校附属模范小学设幼稚园,定名“培知幼稚园”,招收富家子女。
  1928年秋,省立第四中学为适应前期师范班实习需要,于其附属实验小学(地设文庙,在今朝阳小学至新华书店一带)内添设幼稚园,后因学校调整,相继改称省立九江乡师附小和九江女师附小附设幼稚园。1937年12月,附小随女师外迁,幼稚园停办。1940年春,迁于宁都石上的九江女师为向新开幼师班提供实习基地,继于随迁附小内增设幼稚园,人园幼儿一度达200余人,复员时移交当地教育部门。抗战胜利后,浔阳镇3所中心国民学校均附设幼稚班。据1946年4-5月统计,二小有幼稚生48人(其中女生18人),三小有幼稚生9人(其中女生4人),一小不详。1947年,翘秀小学、培根小学附设幼稚园。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主管部门1951年始,接管教会在境内主办的和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幼托机构,各幼稚园改称幼儿园或班。1952年,小学附设幼儿园9所,附设幼儿班17个,入园儿童216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教育部门相继办起独立建制的幼儿园。1959年,九江市(地辖市)教育局将所属的公益小学(校址庾亮路)改办为全地区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全日制幼儿园。配备园长1名、教养员8名。设2个大班、2个中班、1个小班,首批人园幼儿180人。1961年开始,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简称“八字方针”),教育部门对其所属幼儿园进行适当整顿。“文化大革命”中,幼儿园被撤销,保教人员多下放农村,幼儿教育遭到破坏。
  1978年后,教育部门所属幼儿园(班)得到恢复和发展,境内先后建立区、街道级中心幼儿园,多数小学开设幼儿班(学前班)。1985年,第二十四次市长会议决定,同意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在市区兴建l所全日制示范性幼儿园的请示报告,并经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列入1986年政府工作23件实事之一。随即从地方财政拨专款32万元,从九师附小划拨土地为园址。1988年8月,市中心幼儿园正式招收幼儿入园。1998年,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1所,班级50个,在园幼儿1 596人,教职工91人。2010年,教育部门办幼儿园8所,入班儿童2 248人。
  机关厂矿幼儿园:1948年,兴中纱厂(今九棉一厂)在厂职工子弟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1950年6月,创办“九江专员公署保育院”,招收行政17级以上干部子女,人院儿童实行供给制。1952年,九江地区商业局办幼儿园。1980年5月,按照中共九江地委、行署要求,工矿企事业单位要办“一条龙”的托幼组织,在1982年内工矿企事业单位儿童入园(托)率达90%以上。至是,各厂矿企事业单位提高认识,改变办幼儿园单纯为干部职工谋福利的偏向,坚持按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办园。据1998年统汁,区企业办幼儿园10所,班级18个,在园幼儿948个,教职工117人。
  集体幼儿园: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施公办、民办并举“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鼓励街道居民区自办幼儿园(班),境内幼儿保教事业发展掀起高潮。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条例》和调整的“八字”方针,视情压缩、合并一些街道集体和农村集体幼儿园。20世纪80年代,辖区内一些单位、企业和部门自办托儿所或幼儿园10所,90年代后,集体幼儿园渐由私立幼儿园取代。
  私立幼儿园:清末、民国时期,境内私立幼稚园均附设在小学内,且多为教会办。清同治二年(1863),法属天主教为增强传教的诱惑力,在城南(今市建设银行、财政局、歌舞团一带)创办仁慈堂(又称孤儿院),接收弃婴或孤儿,始由天主堂或医院兼管事务。光绪十三年(1887),巴黎派5名法籍修女专管仁慈堂,主持人胡培德于南门口购置地产房屋设立孤儿院。1918年,法籍修女布雷斯接任院长,设义务小学、办托儿所。1933年,法籍修女董静修继任院长,直至解放初期。1949年5月浔城解放后,天主教为巩固和扩展其势力,擅自在孤儿院内开设幼稚园,向外招收幼稚生54人,收取学杂费,由修女担任教师。1951年10月市人民政府予以接管,改名育幼院。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政府教育部门收回儿童教育,社会福利事业主权。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至70年代,私立幼儿园停办。1980年,全区将幼儿教育事业纳入当地政府综合发展规划,增加投入,扩建园舍,改善办学条件。区、街道配备幼教辅导员,建立区、街道、社区幼教辅导网。有私立幼儿园30个,入园儿童l 212人,教职工126人。1983年,民主建国会九江市委、农工民主党九江市委、工商联合会联合创办“爱民幼儿园”。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境内出现私人设立之家庭幼儿班(园)。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私立幼儿园不断涌现,1998年,境内有私立幼儿园42所,班级67个,入园儿童4808人,教职工488人。2010年,境内有私立幼儿园58所,入园儿童6696人,教职工808人。
  学制民国时期,境内幼儿(稚)园为整日制,招收3岁以上7岁以下合格男女幼儿。学制为l -2年。教会办幼稚园还规定:“幼稚生在园二年而年龄不及七岁者仍需留园学习。俟其年龄及格,知识稍开方可毕业,升人初级小学”。校历全年分2学期,一律走读,暑假约3个月,寒假约3个星期,星期日放假。每日上午9时到园,1 1时离园;下午14时入园,15时半或16时离园。 新中国建立后,幼儿园为整日制,实行走读。为便利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农村办有季节性幼儿园。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为照顾机关妇女干部工作,曾办有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园招收3 -7足岁儿童,学制为3年,分大、中、小3个班。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学制为1年或2年。校历全年分为上下2学期,星期一至星期六,幼儿在园活动,星期日放假,每日上午8时入园,11时离园;下午14时人园,17时离园。幼儿作业活动,小班每周6-8节,每节10 -15分钟;中班每周10 - 12节,每节20 - 25分钟;大班每周12 -14节,每节25 - 30分钟。寒暑假,教育部门办幼儿园,比照小学学历。其他类幼儿园原则上不放寒暑假,但假期对幼儿以“保育”为主或酌情变更教学活动,并采取轮休或经济补偿方式,解决保教人员待遇问题。
  1991 - 2010年,采用3年学制,分小班(3-4岁)、中班(4 -5岁)、大班(5-6岁)。条件不具备的实行1年制,即学前幼儿班或混合班。公办幼儿园全年分上下2个学期,其间有寒暑假;民办幼儿园基本不放寒暑假。幼儿园实现1周5天工作日,每日8时入园,下午5时离园。
  课程民国时期,课程设置按1929年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开设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公及自然、劳作等课业,教材由幼稚园自行编写和选用。教会办幼稚园,增加圣经、赞美诗等课目。
  1949年解放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根据1952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学纲要(草案)》,开设语言、计算、音乐、体操、图画、常识、手工等课目。1960年,根据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关于在幼儿园教学汉语拼音、汉字和算术的联合通知》精神,以教育部门办幼儿园为主,增开汉语拼音课目。这段时期,幼儿园尚无统一教材。一般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的幼儿教材,或自行编制。1966 - 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园原有课程多改动,以学《毛主席语录》,唱《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我们永远忠于您》等歌曲,跳“忠”字舞,“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现场,对他们进行活的教育”。1981年,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开设语言、常识、计算、音乐、体育、美工6门课目。体育课目中增加游戏、娱乐、韵律操等内容。学前班增设汉字、汉语拼音和算术。教材均使用全国统编教材,适量补充乡土教村。
  1991年后,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小班开设健康、音乐、美术、录像、手工、科学、社会、语言、计算、特色等课程;中班增设游戏课程;大班开设识字、拼音课程。具备省、市级示范幼儿园资质的开设英语课程。
  [=此处为表格(1990年市中心幼儿园每周总课时安排)=] [=此处为表格(甘棠街道延支山中心幼儿园每周课程安排)=] 教学方法1980年前,幼儿园教学方法基本沿用“注入式…‘填鸭式”,且带有小学化、成人化偏向。1978年后,各类幼儿园,尤以示范性中心幼儿园,改革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模式,树立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发展儿童个性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幼儿通过多看、多听、多摸、多做、多想等活动,激发其求知欲望,主动地增长知识。具体教法有游戏法、观察法、讲述、讲解法、演示、示范、范例法、模仿练习法等。变单一的课程结构为分科教学与综合主题教育相结合方法,变封闭式室内教学为室内外结合的方法,教师每上一节课,必须备有教案。为配合教学活动,各幼儿园分别备有自然角、游戏场地、脚踏风琴、手风琴、钢琴、彩电、收录机、单放机、磁铁教具、磁性计算器、转盘火箭、双层爬龙、金鱼滑梯、晃晃船、荡船、秋千、转亭、多功能游戏架等教学设施。九棉一厂幼儿园投资1.8万元,建可供40名儿童游泳的游泳池。
  1984年后,为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家庭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相继办起“家长学校”。幼儿园有计划地对家长函授或面授幼儿心理学、营养学、幼儿生理特点和幼儿智力发育等科学育儿知识,使家长教育子女方式日趋科学化。与此同时,“家长学校”结合园所教育,经常开展“家庭趣味性游戏”“母子运动会”“家庭演唱会”“座谈会”“家长园地”“家长信箱”等活动,使园所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效提高幼儿园办学水平。
  园(所)例介九棉一厂幼儿园:1948年建,为驻区厂矿企业主办的第一所幼儿园。1949年后一度停办。1954年4月重建。园址设于一马路厚元里,园舍占地面积507平方米,时称“一厂保育所”,同年10月,更名“九江兴中纺织厂保育院”,在园幼儿42人,保育员14人。1957年7月,改名“家属保育院”。1970年9月迁至厂子弟小学原校址内,在园幼儿210人,保育员34人,教师8人。1982年8月,重建园舍,占地面积3 286平方米,建筑面积2 991平方米,定名“九棉一厂幼儿园”,1983年获省人民政府授予“托幼先进”称号,省卫生厅、省妇联授予“先进保育院”称号。1986年又获省政府授予“先进保育院”称号。1987年、1988年获省妇联、省总工会“托幼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市政府“少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89年,在园幼儿386人,教师23人,保育员20人,且始办全托班。1991年,设13班,在园幼儿483人,教职工57人。
  市政府机关幼儿园:1950年6月建,始名“九江专员公署保育院”。首批招收幼儿18名,设2班,教师1人,保育员5人。1957年与地区商业局幼儿园合并,名“九江地区保育院”,园址在现市冷冻厂宿舍一带,园舍占地4 000平方米,设5班,在园幼儿150人,教师5人,保育员19人,1966年迁往九江军分区招待所内。1968年撤销。1975年在行署大院内重建,称“地革委保育院”,设4班,有教师5人,职工5人。1980年改名“九江地区行署保育院”。1981、1982年被市妇联、市托幼办、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1983年地市合并后称”九江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延支山中心幼儿园:1976年建,属街道民办性质,初名“延支山托儿所”,创办人时为延支山居委会主任邓向萍,租用李家巷17号8平方米私房为所址,在园幼儿7人,保育员1人。1978年,迁至延支山居委会院内,改称延支山幼儿园,设3班,在园幼儿100余人,保教员5人。1981年改称中心幼儿园并集资20万元建新园舍。1984年新园舍竣工,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被省妇联列为重点联系幼儿园。1986年始,连续7年被区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87年5月,创办示范性“家长学校”,聘请专家讲授“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知识。9月,被省儿童协会、省妇联授为“托幼工作先进集体”。1989年,分别被省、市、区妇联验收定为“一类幼儿园”。1991年冬,自筹资金1.2万元,首创全市幼儿园安装暖气设备的先例。
  九江石化总厂南区幼儿园:位于石化总厂第二生活区,1978年建,初设班8个(包括婴儿班),正式教职工2人。园舍占地面积2 808平方米,建筑面积1 824平方米,活动室使用面积196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1 602平方米。1998年,获省教委命名的“省级示范幼儿园”称号。至2011年,设班7个,在园幼儿223人、教师】6人、保育员1 1人。先后被市妇联、石化总厂授予“幼教工作先进集体…‘先后总厂文明先进单位”“九江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被总厂教培处列为对外开放单位,先后接待过中央、省、市专家及澳大利亚外宾参观。
  九江市中心幼儿园:系教育部门主管的1所全日制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研究中心。1988年9月建,位于甘棠南路162号。园舍占地面积1 823平方米,建筑面积1 763平方米。首批招收幼儿252人,设6班,教职工21人。1989年获市“少儿先进集体”“市文明学校”称号。1990年全省幼儿教师技能技巧比赛中,1名教师获钢琴比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美工比赛二等奖。1993年,在园幼儿363人,教职工33人。1999年,设立湖滨分部,位于湖滨小区北区65栋。200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园,获“全省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总部有教学班15个,在园幼儿663人;分部有教学班9个,在园幼儿365人,教职工280人。
  第二节小学教育类别布局教会办小学:清同治七年(1868),基督教美国卫理公会(又称美以美会)传教士赫尔利在城外土桥口(今湓浦路)创设第一所教会小学埠阆小学,光绪七年( 1881)改由美籍传教士库思非常管校务,学校迁至南门口,并扩办中学,原小学易名同文附小.,后美国卫理公会又在市区陆续开办半日女学、化善堂日学、后街福音堂小学和龙山女子日学等。至宣统三年(1911),市区共有公私立小学12所,其中教会小学6所。
  1912年,美以美会日学顾问傅义德在二马路122号创建翘秀小学,并接办化善堂日学、后街福音堂小学,将其分别改称翘志小学、翘材小学。同年,天主教在原义学旧址建益智女子小学。此后,不仅美国教会继续在境内增设小学,英、德等国教会也都开办,“内地会”“弟兄会”“美圣公会”等均设规模不等的小学。1922年,境内基督教教会小学初等小学学生614人,高等小学学生271人,占在校小学生45. 5%。1928年,龙山女子日学改称翘德小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翘秀、翘材、翘志、翘德及诺立附小相继停办。1945年后,除少数学校无力续办外,其他各校均先后恢复。1948年,翘秀、翘德、翘志、翘材等校呈请九江县政府立案,合称为四翘联合小学。1949年初,教会小学9所,占小学总数42. 9%;在校学生1748人,占小学学生总数60. 5%。 [=此处为表格(1949年5月区境教会小学基本情况一览)=] 1951年1月3日,九江市人民政府遵照1950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六十五次政务会议通过的“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方针,成立接受美国津贴及美资经营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处,限令各教会小学于1月14日前办理登记手续。同年5、6月间,开展全面收回教育主权运动,各教会小学先后由人民政府接办。至1952年2月,境内所有教会小学接办工作结束。
  [=此处为表格(1951 - 1952年区境接管教会小学情况一览)=] 教育部门办小学:嘉靖初,明廷准礼部所请,令各地重建小学,以复古“小学之教”。九年(1530),知府马纪遵制于府治东半里许兴建小学1所,前创习礼堂3间,中为句读堂和书算堂各3间,后设听乐堂5间;四堂之西,两翼相连,共置厢房6间;习礼堂之前建以3门,门外左右为东西塾,各3间;临街竖l大门,匾日“小学”,后改曾子祠。万历四十一年(1613),兵备道葛寅亮在城内续建小学12所,日久陆续废圮。又县治东里许原有小学l所,兴废年代不详,仅存小学巷口之名传世。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绅罗统成奉府命在八角石老考棚旁五邑宪公所(即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等5县联合办公机构内),创办德化高等小学堂,当年九月即颁发章程,对学堂编制、教师职责、经费开支、学规、课程、考试、奖惩及读书纲领等均作出规定,全文64条,约4 000字。宣统三年(1911),德化县劝学所接收民立第一小学堂,改为县立模范小学堂,继迁都天巷。1914年,两学堂分别改名九江县立高等小学校和九江县立模范小学校。1917年,在已毁城隍庙(今大中路柴桑小学院内)废墟上,新建1幢面积千余平方米的2层教学楼,将县立高等小学校迁入。同年,经县教育会议决议,将县立模范小学校改办乙种工业学校,校长张小宋抗议,赴省控告;次年春,省派视学到浔,会同县知事妥筹解决办法。于是,保持县立高等小学2所,将模范小学校改称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原高等小学校改称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21年,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为便利学生实习,初于莲花池旁丁官营,借用萧氏民宅创办附属初级小学。后因省立中等学校调整,随之更名省立九江中学或省立第四中学附设实验小学,并迁址于文庙(今朝阳小学院内),增设高级班,成为四、二分设制的完全小学。
  1928年,调整学校布局,先后在城乡增设公立小学,开始实施第一期初小义务教育。原县立第二高小一至六年级各设1个单式班,学额充足,课程设置符合部、省规定,定名县立六角石小学校(后改县立第一区六角石中心学校);而第一高小生源缺乏,尤其高小开班困难,一度停办,故利用其校舍重设县立八角石初级小学(后改县立第一区第四保联中心学校)。1933年,省立第四中学附设实验小学改称省立九江乡村师范附属小学。1934年秋,省立九江乡师为扩大乡村教育实验区,推广农事、教育、卫生事业,在山川岭创办甘棠附属小学;将原设文庙的附小移交省立九江女子师范,易名女师附小。1935年,奉令推行保学,先后制订县《第一期保学整理办法》及《城区推行义务教育办法》等法规,开始实施第二期初小义务教育。要求每保设立l校或2-5保联合设立1校,并将原有公、私立小学初级部和初级小学改办保学班,鼓励公、私立小学兼办短期小学,对6 - 15周岁未受初小教育的儿童分期征派入学。是年,在官牌夹增设初级小学l所。1936年后,除继续发展保学外,遵照《江西省各县设立中心小学办法》,调整增设区和保联中心小学。1938年秋,城区沦陷,除女师附小随女师迁徙吉安老屋下和宁都石上外,城乡公立小学陆续停办。抗战期间,日伪政府在城区设县立小学4所,实行奴化教育。抗战胜利后,在接管日伪小学和恢复原有小学的同时,按行政区划重建镇、乡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开始实施普及国民教育。但因国民政府热衷“内战”,境内财政经济困难,小学教育事业受到影响,至1949年年初,城区仅有公立完全小学4所(省立l所、县立3所),占小学总数的19. 1%。在校学生990人,教职员工7人。
  新中国成立后,属地人民政府遵照《江西省教育改革方案》精神,接收改造原中心国民学校、国民学校、教会小学及部分私立小学。1953 - 1957年间,小学教育稳步发展,教育部门办小学逐年增加。至1957年,境内公立小学数、在校学生数分别占是年小学校总数及学生总数的560-/0和84.8%。1958年,教育工作“大跃进”中,民办小学大发展。自1962年起,为调整公办、民办小学比例,境内陆续将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1963年秋,专区文教处根据学校领导力量、师资质量、学校设备、教学质量和生源等情况,确定九师附小、柴桑小学、双峰小学为地区重点小学。通过树立先进榜样,带动全面工作。1964 - 1965年,由于调整国民经济取得成效,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在办好全日制小学的同时,发展半日制、隔日制、早班、晚班、牧童班和巡回班等多种形式的耕(工)读学校。据1965年统计,境内全日制学校14所(其中初小2所),班242个,在校学生12 124人,教职员工448人;耕(工)读学校学生168人,兼职教师28人。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部门办的学校全部更名,如双峰小学改称红卫小学,柴桑小学改称红旗小学,九师附小改称跃进小学,滨兴小学改称红星小学,学洲小学改称育红小学,湓浦小学改称东风小学,龙山小学改称东方红小学,女儿街小学改人民小学等等。同年,多数学校先后停课或半停课闹“革命”。次年,虽陆续复课,但在“彻底砸烂旧的教育制度、旧的教育方针”口号下,一些学校由工厂、街道或农村人民公社接办。大批教师被揪斗,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民办教师增加,工农兵登上讲台。教育质量下降。随后,在师资力量削弱情况下,违背客观经济现实,盲目追求教育的发展速度,扩大办学规模。 1978年后,对教育进行拨乱反正,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常轨道。1980年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充实加强小学。生产大队办小学均撤销戴帽初中,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教育体制与学校布局。4月,除东风、朝阳、人民、育新小学外,其他则恢复原校名。5月浔阳区成立,下辖柴桑、育新、朝阳、龙山、东风、学洲、滨兴、新村、延支山、人民、金鸡坡等11所小学,双峰、九师附小由市教育局直属管理。1988年6月,延支山小学撤销,师资、学生分别并入柴桑、育新、朝阳等小学。1993年,接管白水湖、三里小学。
  [=此处为表格(1993年区中心小学基本情况一览)=] [=此处为表格=] 至2000年,区直小学14所,教学班级213个,在校学生10 899人,教职工788人,校园占地面积75 365平方米,建筑面积56 163平方米。2004年,撤销育新小学,成立区幼教中心;学洲、滨兴小学移交经济开发区管理;5月,朝阳小学更名外国语实验小学。2009年9月统计,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所,其中:完小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在校学生14 155人,教职工863人。
  集体办小学:原为农村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乡)、生产大队办的小学,现为自然村或街道集体办的小学。
  1949年后,人民政府为满足工农子女入学要求,首先将民国时期的国民小学、私立小学和部分私塾改为村办小学,同时鼓励群众办学。1951年,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小学教育经费应采取政府统筹与发动群众办学相结合的原则”,境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方法,鼓励和发动群众自筹经费办学,集体办小学有较大发展。1952年,贯彻教育部《关于整顿和发展民办小学的指标》,集体办小学在整顿中减少。1958年教育工作大跃进,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发展民办小学。1962年,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本着“谁读书、谁出钱”的原则,依靠群众办学,按照群众居住条件,小型分散,就近入学,方便群众,有利生产,开办速成班、识字班、简易小学。同年,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民办小学有了发展。从1964年起,发展半日制、早班、晚班、牧童班、巡回班、一揽子学校等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逐步推行半耕(工)半读教育制度,民办小学进一步得以发展。1965年,境内集体办全日制学校14所(其中初小7所),班83个,在校学生4 114人,教职工110人;耕(工)读学校34所,在校学生399人,教职工5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沿浔小学、向阳小学等由公办下放到公社管理,学校经费按社办学校民办公助处理,主要由公社负担。
  1978年后,境内调整网点布局,教育事业内部比例趋于合理。1985年始,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一般小学属生产大队或街道管理。
  厂矿企业办小学:1947年2月,兴中纱厂创办私立兴中纱厂员工子弟学校(今国棉一厂职工子弟学校),是为境内首所厂办小学。设初级班3个,学生不足百人。翌年,交通部设立扶轮小学,招收铁路员工子弟入学。至1949年,有厂矿企业职工子弟小学2所,教学班级10个,在校学生274人。
  1949年后,兴中纱厂员工子弟学校、扶轮小学,贯彻“勤俭建国”方针,开展勤俭办校活动,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参加建校义务劳动,利用校办工厂收入添置教学设备,修理校舍,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尽可能增设班级,优待普通工人子女入学。至1955年,两校有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658人。同年6月,教育部颁发《关于机关、部队、厂矿、企业部门办理小学、幼儿园所需师资、教养员供应问题的通知》,厂矿企业小学教师始由教育局统一调配。1957年,地区航运局、航运公司根据国务院《关于工矿、企业自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定》,为满足单位职工子女上学的要求,相继办起小学。年底,厂办小学业4年,教学班33个,在校学生1 513人。1958年始,九江化工厂等大中型企业亦陆续办学。
  1963 - 1965年间,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规模稍大的厂矿企业均设立小学,一些不能单独设校的单位,则采取联合形式办校,或承担办学经费,委托教育部门统一办校。1965年统计,境内全日制厂办小学18所(完小8所,初小10所),教学班78个,在校学生3 728人,分别占市区总数的39. 1%、19. 4%和18. 8%。颇具规模的九棉一厂职工子弟小学设班20个,教职工241人,在校学生1 017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路小学、永红小学由厂矿企业单位派“工宣队”管理,改办成“五·七”学校。1971年,市革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城市要进一步搞好厂矿企业和街道办学”指标,作出《关于放手发动群众,进一步搞好工矿、企业办学的决定》,具体下达工厂办学任务,厂办小学盲目增长。至1976年,境内厂矿企业职工小学58所,在校学生11 580人,占全市小学校数、学生总数68. 2%和45. 9%。厂办小学规模普遍较小,有30%的学校仅设l -2班,平均每班学生不足30人,低于同期教育部门办小学的平均成班人数。
  1978年后,调整厂办学校网点,有计划地停办一些规模过小、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厂矿小学。1980年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提倡厂矿企业办学,在新建厂矿的同时亦建学校,规定厂矿企业办学所需教师,并有计划地吸收大中专毕业生到厂办学校任教,厂矿学校迅速发展,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期,加强对厂办学校领导,境内划分成市区、白水湖片区,做到国家办学、工厂企业办学和社队办学合理布局。招生部门根据各工厂企业办学条件和职工发展情况,逐年下达各校招生计划;大厂设教育科,小厂由政治处管理,并配1名书记或厂长兼管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负责20所驻区厂办小学的教学业务管理。
  自1985年以来,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部分规模小和单位办学有困难的企业,与市区学校联系挂钩,采取集资的方法委托市区小学为本单位职工子弟安排入学,工矿企业办学的形式渐向多元模式发展。为巩固、完善工厂办学体制,加强对厂矿企业办学校管理,1987年,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各县厂(场)、矿办学校业务隶属关系的通知》,加强所辖区内厂、矿学校教育行政、两个文明建设、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学籍、招生考试、电教、教学仪器、师资培训、教学业务的管理与指导。
  1996年,九棉三厂子弟小学移交区,易名“浔东小学”。1998年,畜产厂子弟学校移交区,将原金鸡坡中心小学所属张家垅小学并入重建,定名“区硬骨头六连希望小学”。2002年,九江针织总厂子弟学校移交区。2003年,赣北化工厂、九江化工厂、九江啤酒厂、九江建陶总公司、钢铁公司、国棉一厂、长江毛纺织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第五公司、第七公司等9所企业学校移交区。2006年,九江发电厂学校移交后。2004年,将九棉一厂、九江建陶总公司、长江毛纺织有限公司、钢铁公司等企业学校移交九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同年3月,化工厂学校、赣北化工厂学校、针织总厂学校分别更名为庐峰、琵琶亭、新星小学。2007年8月,硬六连希望小学迁至发电厂学校,保留硬六连希望小学校名;10月,撤销啤酒厂、琵琶亭学校。2008年6月,金鸡坡中心小学迁至大桥七公司学校,保留金鸡坡小学校名,9月,金鸡坡小学更名金鸡坡学校、大桥五公司学校更名为琵琶亭学校、硬六连希望小学更名硬六连希望学校。
  民办小学:清末,境内有识之士、乡贤,如徐庭兰、刘家瀛、杨振铎、王盛春、胡昌鹤、林继芝、徐秀钧、蔡茂兴等人,受“废科举、兴学堂”之风影响,开始筹集资金,租赁民房或利用祠堂、庙宇,相继独立或联合开设民办(私立)小学堂,至宣统三年(1911),境内个人私立小学堂已有民立励志小学堂、文华高等小学堂等5所。占是年城区小学堂总数的41. 7%。
  1929年秋,私立小学执行部颁规定到县教育局立案,并接受教育局监督指导。各私立学校以校董事会为设立代表,学校行政由校董事会选聘校长完全负责,校董事会不直接参与行政,所选的校长必须经过教育局认可。职员只有会计、书记等,多由校长自兼。教员有级任、主任、正教、助教之分,均负责管理责任。教员任课负担普通较重,每周有超过1 200分钟者。1931 - 1934年间,按照《繁盛都市推广小学教育办法》及《小学规程》等条例,市区各商帮、工会,摊认捐款,兴办私立小学,同时鼓励私立中学节省费用,附设小学。是时,个人私立小学发展较快,至1934年,境内小学校中公私参半。
  1935年起,推行保学制度。是年秋,整理私校,将私人特捐基金充足私立学校,除办有高级部的学校仍保存“私立”名义外,所有初级小学和完全小学的初级部均改办为保学;将一部分或全部分利用公款的私立学校,除办有高级部者,仍准其在原利用的公款内,酌拨部分经费继续办理外,所有私立初小或完全小学的初级部一律改办保学。
  续办学校近照省公私立小学充实学额办法,每学级以满足40人为标准,不足40人不能成班。至次年,境内仅保留私立通津、辅仁等小学3所。1937年后,私立学校相继停办。1945年后,多数私立小学重新开办,按照规定的学制、课程、规章进行教学。同时还新设立一批个人办私立小学,且办学形式颇有不同,有以同乡会名义办学的,如岭南小学;有个人捐资兴办以资纪念其亲属或自身留名者,如通津小学;有工厂资本家所办的,如兴中纱厂员工子弟学校;有私人斥资或集资兴办的,如甘棠小学。各校办学目的不同,质量参差不齐,校舍与设备简陋者多。1949年5月前,境内有私立小学18所,占小学总数的2/3。
  [=此处为表格(1945年5月前区境私立小学调查一览)=] 1949年9月,各私立小学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私立学校必须遵照规定办法,向主管政府机关办理立案手续》通知精神,陆续到市人民政府教育科申请立案。市教育科指示仍办私校,多招学生,增设免费学额。1950年上半年,境内仍有个人办私立小学2所(其中初小、完小各1所),在校学生707人,教师18人。1956年,工商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剩私立学校全部改为公立。
  学制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清廷修订“壬寅学制”,重颁“癸卯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女子小学堂初、高等各4年,春秋季均可始业。亦有少数学校例外,如德化高等小学堂修业期为3年。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发布《学校系统令》,实行学制改革,翌年又补充一些改革令,合称“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修业4年,属义务教育;高等小学校修业3年。1922年11月,教育部又颁《学校系统改草案》,被称为新学制或“壬戌学制”,规定小学校修业6年,分初、高两级,初级4年,高级2年,简称“四二”分段,可合设一校,也可分段设校。境内公、私立小学遵制施行,如县立模范小学校(后改称第二高等小学校)1912年实行初小4年,高小3年的七年制,1925年改为“四二”分段6年制。是学制后作过一些修改,主要是1928年公布的“戊辰学制”(又称现行学制),但小学仍为“四二”制,仅统一春季始业,20世纪30年代改秋季始业,直至1949年未变。
  新中国成立初,境内小学沿用“四二”制,春、秋皆可始业。1951年10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小学入学年龄以7周岁为准,修业年限5年,实行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1952年春,按照上述决定精神,选择市第一小学和市第三小学为改革试点学校,先在一年级新生中试行5年一贯制,共8班425人。同年秋,境内小学始从一年级起普遍推行5年一贯制,共31班1507人。1953年秋,因教材和师资条件准备不足,奉命停试5年一贯制,复行“四二”分段6年制,同时改春、秋两季招生为秋季招生。
  195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试验改革学制的规定”。境内于1960年秋,确定柴桑小学试行4年一贯制,兴中纱厂职工子弟学校试行中小学9年一贯制。年底,10年公立小学中,4年制秋季始业学生102人,5年制秋季始业4 712人,5年制春季始业238人,6年制学生4 05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小学缩短学制,造成学制一度混乱。1969年7月,由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1973年,全面试行5年一贯制,并恢复秋季始业。1976年后,仍为5年一贯制,标准入学年龄改成6周岁至6周岁半。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规定的决定》,“小学学制可以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均实行一贯制),城市小学可先试行六年制,农村小学学制暂时不动。”翌年,根据《决定》精神,各小学(包括国家办和厂矿企业办学校)五年级学生仍按期毕业,合格者升人初中,余下部分与四年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合编为六年级,其他年级学生按级晋升,读至六年级毕业。此后入学的学生均为6年制。
  1984年3月,扩大6年制小学规模,安排各小学从一年级新生起分3批在3年内全部改成6年制。1986年,为防止1989年出现因改制无5年制毕业生,同时又要招收一年级新生,小学的容量压力大,初中则因无生源而轮空断线,并影响1990 -1992年初升高招生问题,决定将1984年区直小学招收的第一批改6年制的学生(教学班38个,学生2 120人)中的19个教学班1 000余名学生改为5年制。同年9月,市直双峰小学、九师附小因校舍不足,将1984年后改为6年制的一、二、三年级班全部恢复为5年制。
  1989年,各小学普通改回5年制,执行1981年公布的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
  2001年,据《九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制由5年过渡为6年实施方案》,秋季启动学制改制,至2003年,小学五改六完成。实行六年制后,入学年龄改为6周岁。
  课程清末,境内各公、私立小学堂一般均按《奏定小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设置课程,初等小学堂开设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图画、手工等科;高等小学堂开设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手工、商业、农业等科,其中初等小学堂的图画、手工和高等小学堂的手工、商业、农业为随意科)。条件较好学堂尚自行增设科目,如县立高等小学堂增开作文、习字、西学、舆地图、读古文等,刘家瀛等私立高等小学堂加开英文课;也有师资缺乏的学堂未按规定的课程开齐,多半停开格致、体操、手工等科。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暂行课程标准》,废除小学读经和清颁所有教科书。同年及次年,发布并补充颁布《学校系统令》(即《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科,女子加设缝纫科,手工、图画、唱歌可暂缺一科或数科;高等小学校设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科,男子加农业、女子加缝纫,有条件的可开英语科。执行时多有变通。1915年1月,袁世凯制订《教育纲要》增加小学读经课,次年6月袁死即废除。1922年,部颁《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改修身为公民,改国文称国语。翌年,实行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社会(包括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包括园艺)、工用艺术(手工科改)、形象艺术(图画科改)、音乐、体育;高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等。
  1926年,公民课改为党义课。1928年,又改设三民主义公民课,并增设童子军课。1932年,施行教育部《小学课程标准》取消党义课,另设公民训练课;改工艺科为劳作科,单设卫生科。1933年,将初级小学的社会、自然、卫生科合并为常识课,低年级的美术、劳作科合并为工作科。1935年,推行保学,儿童班一般只设国语、算术、常识、劳作、体育等科目。翌年,小学课程改为: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童体;高级小学设公民、国语、算术、珠算、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图画、劳作、童子军训练等。部分学校未按规定开齐课程。1946年秋起,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音乐、体育(低年级音、体二科合并为唱游);高小增设公民、历史、地理、自然、珠算、劳作,童子军训练多未开设。
  1949 - 1950年年初,废除民国时期的公民和童子军课,在高年级增开政治课,其余科目仍旧,并将学校课程设置改称教学计划。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第一个5年一贯制的教学计划,将国语改称语文,规定一至三年级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5科,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3科;语文包括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四、五年算术包括珠算;劳作在各科教学实验、实习和课外活动中进行,不列入教学科目。1953年秋,各小学均按部颁《试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设置课程,与上述5年一贯制科目基本相同。1955年9月,实施部颁《小学教学计划》,音乐改称唱歌,各年级每周增加手工劳动课1节。1957年秋,根据教育部本年度教学计划的要求,各年级每周增设周会1节,手工劳动一般不设。1958年秋,从小学语文第一册起,教读汉语拼音字母,用普通话教学。在此后一段时间,教育工作“大跃进”,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过多,任意减课、停课现象常有发生。1961年,贯彻调整“八字”方针,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将周会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停开农业常识课,改从四年级起每周安排劳动2 -3小时。1962年,复将社会主义教育课改为周会课,并在一年级每周增加手工劳动l节。1963年,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小学分别执行三类不同教学计划。一类教学计划开设周会、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农业常识、体育、音乐、图画、手工等科;二类教学计划除数学改称算术、珠算单列,其余科目与一类计划相同;三类教学计划设周会、语文、算术、珠算、体育、唱歌、图画科,而珠算仅在四年级开设并停开其体育、唱歌、图画。1965年,对二类教学计划适当调整,珠算在四、五年级开设,六年级增设记账常识,每周均为2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课程设置各行其是,多轻视书本知识,一般只设毛主席语录、算术、革命文艺、军体等科,后渐增开语文、常识等课程。1973年,普通开设政治、语文、算术(包括珠算)、常识、音乐、美术、体育7科,同时实行“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
  1978年,贯彻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1年秋,执行部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先后将算术改称数学、常识改称自然、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劳动与课外活动(包括自习、科技文娱、体育和周会、班队活动)均列入教学计划,外语暂缺。1983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学按三种类型学校设置课程精神,各小学执行第一类教学计划,即1981年部颁计划。1984年秋,改为六年制的小学一年级,按部颁《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有条件的学校,把地理常识和历史常识合并为社会常识。各校教学计划在一、二年级增设唱游课,在五、六年级增设外语课。1986年10月,按照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规定,开设思想品德课以及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和劳动等课程。1991年起,开设学科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2001年秋季开始,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
  教学方法清末,推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大多采用注入式,强调死记硬背。
  辛亥革命后,受外地影响,部分条件好的学校,相继试用海尔巴特五段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等,注意运用启发式。多数小学教师却仍是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对未完成作业或违反校规学生,常有罚站、罚跪、关学等体罚处分。成绩测验通常分临时、学月、学期3种。1928年后,教学方法有所改善,但也有因袭陈法,鲜有改进,课堂授课多是“教师站读,学生坐听”。所谓辅导,不过是循例视察,缺少方法指导。1940 - 1941年,一些学校教学情形尚佳,中年级采用问题法、启发法;低年级采用问题法、物观法,善于利用环境引起学习动机,如各处标语字旁备注国音符号;注意举行家庭访问,以补教学不足;举行各科竞赛,改进各科教学,如国语分缀法、习字、阅读和说话四项,按年级订定分数。为改进教学,省立小学演示,召集附近小学教师参观研究,并组织教师辅导、举行示范教学。1948年,一些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改革,如女师附小低年级采用分科设计、大单元混合、按各周各节设计问题等方法;中年级采用设计问答,大单元混合设计、自觉辅导等方法;高年级采用启发式、自学辅导和大单元混合设计等。
  1949年后,废除体罚,实行民主管理,提倡理论与实际一致,教与学一致的教学方法,反对“填鸭式”。1950年,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中心小学意见》,将各校划分教学辅导区,实行由中心小学对完小进行业务辅导制度。是年,各完小教师运用启发教学和实物教学;九师附小同时采用大单元教学法。1951年始,强调教学目的性和计划性,规模稍大学校先后设立各学科教学研究组,如高年级的国语组、算术组、史地组,中、低年级的国语组、算术组等。同科教师采取集体备课。1952年,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开始实行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系统,结合儿童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自然实际,应用实物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启发儿童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1953 -1954年,学习苏联普希金的《教育学讲演录》,运用5个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5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采用“谈话法”,改进各科课堂教学。1958年,教育事业“大跃进”,中小学发展过快,教学水平较高的小学教师,被提拔到中学任教。学生劳动过多,任意砍、并课程,随意停课,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这种片面强调劳动而忽视课堂教学现象,直至1961年后才逐步扭转。
  1963年,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坚持“少而精”教学原则,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强调“启发式”教学方法。】969年,落实毛泽东“十大教授法”,根据学生年龄和各门学科特点,采用自学和讨论、课堂和现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三年级以下,除劳动课外,以课堂教学为主,适当走出课堂。政治、语文课还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数学课教学,中低年级突出直观教学(实物直观、图片直观、语言直观);高年级紧扣“三个面向”走出课堂,学以致用。
  20世纪70年代,小学算术推行“三算结合”教学法,语文推行汉语拼音教学和推广普通话教学。红卫、红旗、朝阳小学、九江磷肥厂子弟学校、九师附小等率先开展“三算结合”(珠算、口算、笔算)教学实验。1978年,建立小学语数三级教研网(即市教研室、片区教研站、学校教研组),分三角线、白水湖、红旗、红卫等片区开展教研活动。1978年起,在改革语文教学中开始识字教学的试验。次年,各校教学教师学习教学大纲,备好每一节课,有的还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
  1982年秋,区文教局教研室下发《九江市浔阳区小学一至五年级“作文教学要求与训练内容”(试行草案)》,各校语文教师根据《草案》精神,注意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增加作文次数;批改作文,注意看到学习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对作文中带有普遍性问题,则联系阅读教学进行讲评。1985年始,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采用六因素单元教学法(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并针对各门学科及每个学生实际情况,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教学法、阅读指导法、课堂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注意开辟第二课堂,以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1988年,按照市《关于小学复式教学三年规划提纲》,围绕备课、课堂教学、自动作业、小助手等方面,制订可行的教学常规,开展“复式教学的管理”“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复式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估”“课堂自动作业设计”“发挥小助手作用”等专题研究活动,发挥复式教学潜在优势,提高复式教学质量。
  1998年,据《九江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案》,取消百分制,实行分项考核、等级评价试验。
  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就基础教育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试验。
  学校例介区柴桑小学: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罗统成创办的德化高等小学堂,校址设老考棚旁五邑公所内。1927年迁旧府城隍庙(今址),改称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后因生源少一度停办。1939年,将第二高等小学堂并入。1945年冬,改名县甘棠镇中心国民小学。1946年春,又改名浔阳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5月,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九江市第一完全小学。1955年10月,易名柴桑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红旗小学。1978年复原名。1984年,定名浔阳区柴桑小学。1987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1988年获省实验室和仪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评为省教改实验先进单位,1994年,被全国少工委授予“雏鹰大队”。同年4月与日本国冈山县冈山市立兴除小学建立友好学校。1995年11月,与北京市崇文区翟家口胡同小学建立“手拉手”学校。2000年,被省教育厅列入义务教育阶段示范学校。至2010年,学校占地面积10 794平方米,建筑面积13 458平方米,设班42个,学生2 445人,教职工117人。
  区东风小学:位于浔阳路26号。原为1948年5月由安徽会馆创办的新安小学。1949年6月,由市政府接管改名市第三小学。1951年9月,原翘材小学部分校产并入。1956年,改名九江市湓浦小学,1966年8月,又改名东风小学。1968年,改名九江国棉四厂“五七”中小学,旋即复原名。1980年,定名浔阳区东风小学。1985年,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部”。199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中心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会命名为“尝试教育”实验基地。2004年后,相继获“全国少儿计算机培训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新世纪教材研究基地实验学校”等称号。至2010年,学校占地面积3 864平方米,建筑面积7 000平方米。设班38个,教职工61人。
  区龙山小学:原为清宣统二年(1910)九江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妇女服务部女传道部与日学部创办的女日校。1928年,改称“翘德初级小学”。1951年9月,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市龙山初级小学。1956年升完全小学。1966年8月,改名东方红小学。1980年,定名浔阳区龙山小学。至2011年,学校占地面积3 982平方米,建筑面积3 726平方米。设班27个,学生1 439人,教职工75人。
  市双峰小学:原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九江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后称卫理公会)传教士昊格矩在庐山路创办的“半日制女校”。光绪二年(1876)迁至庾亮南路,改办完全小学。三十二年(1906),扩充为儒励女子中学,原小学部改称儒砺女子中学附属小学。1938年10月,因九江沦陷、停办。1946年复校,并始招男生。1948年,改名儒励小学。1949年后,经市政府立案获准续办,改称私立儒励完全小学。1951年8月,由市政府接管,易名市第五小学。1952年10月更名双峰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称红卫小学。1978年,被确立为省、市重点学校,成为一所担负多学科实验任务和对外接待的示范性小学。1979,出席全国第五次“推广普通话”成果观摩会。1980年1月,被评为全国文教的先进单位,获得国务院嘉奖。同年4月,复名“双峰小学”。1984年,被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获省、市德育先进学校称号。1991年,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少儿活动中心授予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学校分为南、北两院。至2010年,学校分南北两院,占地10 667.7平方米,建筑面积13 120平方米。学生2 100人,教职工120人。
  市九江师范附属小学:原为1921年创办的江西省第六师范附属小学。1927年更名为省立第四中学附设实验小学,校址由丁官营移交文庙。1933年,改名省立九江乡师附属小学。1934年秋,移交给九江女子师范学校,易名九江女师附小。1937年,随女师撤离九江迁至吉安老屋下和宁都石上。1946年搬回原址。新中国建立后,定名九江师范附属小学。1964年迁南门口。“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跃进小学。1979年复原名。为省、市重点学校之一。1983年后,先后被评为全省少儿工作先进集体、市、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少先大队誉为全国红旗大队。1991年,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少儿活动中心授予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1993年,参加全国小学教学奥林匹克赛总分全市第一、全省第五,获团体奖。至2010年,学校占地755.9公顷,建筑面积16 038平方米,学生2 643人,教职工144人。
  第三节中学教育类别布局教会办中学:多是在小学基础上发展而成,中学建成后,小学则为其附属。 同文中学,原为美以美会传教士赫尔利等创办埠阆小学。清光绪八年(1882),初步建成中、小学两级连体学校;十一年,设立中学部,改名九江同文书院,美籍德人库斯非任院长(时称监督)。三十一年,穆思堂大楼建成,增办大学部,取名南伟烈大学,中、小学为其附属。1917年,库氏涉嫌奉命回美接受审查,大学停办,改为南伟烈中学,专办“三三”制完全中学和附小。1928年,全国收回教育主权,学校以私立名义续办并报省教育厅备案,翌年2月经批准改名同文中学。1938年九江沦陷前夕,小学停办,中学西迁四川璧山县丁家坳。1946年7月,复迁回浔。1949年6月,在校学生354人,教职工37人。1950年6月,由人民政府接管。
  同文中学同文书院楼(摄于1910年) 诺立神道女校,原为美以美会传教士胡遵礼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创办的诺立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增设中学部,实行“六·六”式学制,即小学、中学各6年,以高中为正科,初中、小学为附科,改名诺立神道女校,简称诺立女中。九江沦陷前夕停办。
  儒励女子中学,原为美以美会传教士吴格矩创办的桑林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建成4年制女子中学,定名儒励女子中学,并附设7年制小学和幼稚园。1925年,中、小学改为“六·六”制,即初中、高中各3年,初小4年、高小2年,师生达400余人。193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立案,并报教育部核准备案。1938年九江沦陷前夕,迁往四川,辗转资中、遂宁等地,与当地教会所办女中联袂办学。1946年7月,复员回浔。1949年6月,在校学生173人,教职工32人。1950年6月,由人民政府接管。
  儒励女子中学(掇于19333) 儒诺联中,1938年九江沦陷,诺立停办,儒励外迁后,原两校留在庐山避难的几名教师,陆续返浔,利用儒励校舍,开办儒诺联中及附属小学。1942年停办。
  圣约翰中学,1916年由美基督教圣公会华籍牧师柳钟广等人创办。校址初设仓巷,首任校长陆德。数年后,迁址关帝庙(今171医院宿舍区)新校舍,教会派美国人高达德任校长,陆降为副校长。1926年3月,因学校当局禁止学生参加爱国运动,撕毁中国国旗,激起华籍师生愤慨,毅然脱离“圣约翰”,开创私立九江光华中学。半年后,圣约翰停办。
  辅仁中学,20世纪20年代由辅仁小学改办,址设甘棠南路。其时,圣公会为与在浔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他西差会争夺思想文化阵地,故有此举。后改为初级园艺科职业学校。
  济世中学,由培德男校、益智女校初中班合并而成。1946年9月,九江天主教徒为逢迎新任南昌总主教周济世,将两校合并的初级中学,以周氏之名命名为济世中学,但男女两部仍异地上课。1947年5月,经一年试办获省教育厅批准立案。1949年后,济中男女两部奉命合校,在校学生262人,教职工34人。1951年10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甘棠中学”。翌年,调整市区中、小学网点布局,停办。私立中学:民国时期,境内先后有私立中学7所,但此办彼停,至1949年6月仅存2所。
  私立中学:江州中学,1918年由邑人胡昌鹤创办,址设北司路。初仅招初中一年级1个班,后每年增招1个班,至1924年在校学生达180余人。
  1925年,因驻军骚扰而停办。
  培基学院,1923年由粤广旅浔人士李鲁侯创办。初借洪都会馆作校舍,后迁仓巷(今甘棠南路)。1926年,因驻军占用房屋和经费困难停办。 九江光华中学,1926年春,圣约翰中学师生因不满学校当局禁止学生参加爱国运动,毅然脱离圣约翰,推举原副校长皖籍陆德为领导自创学校,取“光我中华”之义定名。3月21日借用张家大、小屋举行开学典礼,同年秋被北伐军誉为“革命先锋”,1928年秋获省教育厅批准立案。由于办学认真,负笈来学者日增,张家旧式民房不敷所用,请准九江官府拨来锁江楼东西两侧空地,允其拆用岳师门与小东门间城墙,还在厘金项下划拨一笔建筑费,兼之社会各界资助,遂于1930年建成新校园,开设高、初中和预科(高小)共8个教学班,并在西门外开办附属小学1所。1938年九江沦陷前夕,奉命迁往赣南南康县唐江锁。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锁江楼校舍被日军炮火摧毁,延至1949年春方租得“荫园”复校开课。在校学生22人,教职工24人。同年6月,由九江军管会接管。
  九江行健中学,20世纪30年代中由罗伯诚创办。抗日战争爆发后,九江中等学校组成战时服务团,该校校长任第八分团团长。日军进逼九江,遂迁校峡江、莲花等县。1940年年初,设初中教学班13个,学生589人。后不知所终。
  九江复旦中学,1947年秋创办,初名宏智中学,1948年改名复旦中学。名誉董事长于右任,董事长刘寿明,校长先为冯任民,后为徐侠成。翌年,初中在省立案,校址迁至郑家花园(今属九江第一干休所一带)。1949年6月,在校学生54人,教职工13人。并由九江军管会接管。
  九江大道初级中学,1948年由浔“国大代表”万芳发起创设,初拟名浔庐中学。7月16日,举行首次董事会,定名“大道中学”,推雷勉亭为董事长,熊?胃、罗劲松、万芳为常务董事,张正光任校长。址设庐山路沙子墩,暑期招收初一学生2个班。是冬,因校舍设备简陋,学风不良,校长无力,延误学生课业,遂令停办。
  教育部门办普通中学:民国时期,公立中学分省立、县立两种。抗战时期还有区县联立。省立九江中学为清末九江府中学堂改办,余为县公立。 1912年春,民国政府将九江府中学堂改名“九江中学校”。1914年秋,收归省办,经费拨自省库,按全省中学次序更名“江西省立第三中学”,学制4年。1923年秋,按照教育部所定“三·三”新学制,省政府准将八角石旧试院(今龙山小学附近)改作该校高中部校舍。1927年春,与省立第六师范合并称“江西省立九江中学”,增设女子部,是年秋,全省中学改组,更名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校”。同时女子部分分出建立“江西省立第三女子中学”,校址仍设濂溪书院。省立第四中学分高、初中两部,高中设普通、师范两科,并改附设初级小学为实验小学,增设高小,成为“四二”制完全小学。1928年秋,增设幼稚园1所。1930年秋,在南门湖岸原邓如琢私人庄园中兴建新校园,初中高中两部迁入,原初中校舍供附小和幼稚园用。1933年秋,改称“江西省立九江乡村师范学校”,停招高中普通生,改招高级乡村师范生。1934年12月,增设农事试验场(十里铺)、棉场(黄梅小池口)。1938年,日军进逼,学校奉命迁抵铅山县河口镇。是年秋,乡村师范停止招生,高中恢复普通科,同时附设国民义务教育师资训练班甲乙组,其时在校学生达840人。1939年秋,河口镇遭日机轰炸,学校再迁至杨村。1941年秋,奉命改称“江西省立九江中学”。1945年秋,筹划回迁。1946年春,正式复员九江校园。1949年6月,由九江军管会接管。
  除省立九江中学,民国时期境内县立中相继有五邑中学、九江县中学。五邑中学,1927年,经九江旅省同乡陈赞贤、蔡漱芳等人商定,原九江府所辖的湖口、彭泽、德化、德安、瑞昌5县利用沙河农业学校公产,创立五邑中山公学(初级中学),称“五邑中学”。校址初设北司路,后迁至八角石考棚(原省立第四中学高中部旧址)。学生来自上述5县,有初一至初三年级各1个教学班。1934年,因各县办学经费难以筹集而停办。
  九江县中学,1945年11月,地方人工发起募资240余万元,在原日伪省立九江中校产基础上,创办县立初级中学。学校初设教学班4个,招生200余人。1945年11月1日开学。1947年增设初中和简易师范各1班。设8班,在校学生454人,教职员18人。1948年2月,增设4年制简易师范班。
  1949年5月,浔城解放。军管会逐步接管各中学。是时境内公、私立中学经调整、合并,有普通中学5所,即省立九江中学、私立同文中学、私立儒励女子中学、私立济世中学、私立光华中学。此后几年间,学校数无大的增加,但教学班亦有增加。1958年,全国进行“大跃进”,境内中学教育急速发展,学校数量增长迅猛,民办中学的发展尤为突出;中学教育由城区向乡村发展,城区原有中学多由初级中学发展为完全中学。由于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结果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配套,教育管理跟不上,教学质量下降。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学教育受到冲击。8月,部分学生、教师外出串联,学校一片混乱。随后,在未经过试点情况下,普遍办起“五七”中学,即所谓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农、兵进驻学校,管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1969年起,按照“高中不出公社,读初中不出大队”办学要求,形成公社办完中,大队办完小暨戴帽初中的局面。由于师资、教材、设备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再度大幅度下降。1978年起,对各类中学进行调整、压缩,重点压缩完中,撤销完小戴帽初中。1985年,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中学教育才走上平稳健康发展的道路。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采用,教学管理、教材配备日臻完备。1986年起,境内中学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93年,境内省属重点中学有九江市第一中学、九江市第二中学、九江市第三中学。市属普通中学有九江市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七中学,九江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市第八中学、市第十一中学、市第十二中学。厂矿企业中学有九江国棉一厂子弟学校、九江化工厂子弟学校、九江锁江楼电厂子弟学校、九江磷肥厂子弟学校、九江畜产制革厂子弟学校、九江水泥船厂子弟学校、九江建材厂子弟学校、九江铁路子弟学校、九江炼油厂子弟学校、九江发电厂子弟学校、九江国棉四厂子弟学校、大桥船管处学校、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五处九江中学等。
  [=此处为表格(1993年驻区市直中学一览)=] 学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行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学制为4年。次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学制为5年。九江府中学堂为5年制。
  1912年,教育部制订新学制,规定中学修业4年。1923年改为初中3年,高中3年。自此,中学修业年限为“三三”6年制。
  1951年10月,政务院规定:“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为三年”。“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其时,社会正处在新旧制度更替的过渡时期,公、私立(含教会办)学校并存,学制一时难以统一。1952年秋,省立九江中学成立,标志着旧私立中学的终结,1953年秋季起,各中学实行统一学制,即“三三”6年制。1968年,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精神各中学相继改为“二二”4年制。1976年秋,初中学制复又改为3年。1980年秋季,高中学制改为3年。至此,各完全中学(含高级中学)高中实行3年制,初中亦为3年制(指完中)。
  1995年秋至1999年8月,九江石化总厂学校实行五四学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2001年始,初中恢复3年制。至2008年,五四制恢复为六三制。
  课程清末,中学堂开设的科目有:修身、读经讲经、国文、外国语、算学(含代数、几何、三角)历史、地理、物理及化学、博物、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民国年间,中学堂改称中学校,算学改称算术,法制及理财分立为法制、经济两科。另添设手工、乐歌等科目;女子中学增加家事、园艺、缝纫。20世纪30年代,儒励女校开设新课程有:道学、公民、历史、地理、国语、中西文字、英语、算学、理化、音乐、生理卫生、体育。1932年8月,省教育厅通令全省公私立中等以上学校施行根据部颁课程暂行标准商订之初高中普通科高中师范科课程标准,以资统一。
  普通初级中学开设课程:党义、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 高中普通科必修课程:党义、国文、外国语、数学(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生物、化学、自然科(植物、动物、化学、物理、矿物)、生理卫生、图书、音乐、体育工艺、职业科目、童子军。
  高中普通科选修课程:伦理学、心理学、哲学概论、健康教育、社会学及社会问题、政治学、经济学、教育概论、中国文化史、西洋文化史、文字学、中国文学史、国学概论、英文选读、工具书、立体几何微积分大意、分析化学、电学、力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科学概论、军事训练(或家事)体育。
  1925年6月,儒励女中(高级中学校)开设课程:国文(国语、文法、作文、习字)英文、道学、算术(平面几何)、公民(研究新闻)、科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拉丁文、音乐、体操。
  1928年,省颁《中学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部必修科目为:言文科(国文、外国语),数学(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初中选修课:艺术科(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童子军训练、军事训练、职业指导、社会科(中国史、中国地理、外国史、外国地理)、自然科(植物、动物、地质、矿物、物理、化学)。1932年,《中学课程标准》改“党义”为“公民”,改“工艺”为“劳动”。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废除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课程,增开政治课。1950年,执行部颁《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中学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生物(高中)、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高中)。1952年,部分初级中学停开外国语课。1954年4月,停授初中外语,高中停授英语,改授俄语,同时开设劳动教育课,每周增开2节农业基础知识课(简称农知或农基)。1958年,依据教育部“缩短年限,提高程度,减少课时,增加劳动”精神,调整教学计划,增开生产劳动课。1959年,原开英语的初级中学改开俄语课。1962年,数学增珠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以毛泽东著作为基本课程。1969年,取消物理化学,改开工业基础知识(工基)和农业基础知识(农知)。1972年恢复开设物理、化学,工基、农知为选修课程,历史、地理合称史地,音乐改称“革命文艺”,仍开设“毛泽东著作”(毛著)选读。1978年后,相继停授工基、农知,毛著选读不再单列为课程。
  1983年后,执行部颁全日制6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执行草案)和全日制5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草案)的修正意见。1985年起,省属重点中学、市直中学,开设人口教育讲座课,同时举办“人口教育”师资培训班。1987年秋季,省重点中学、市直中学及九江炼油厂学校开设《人口教育》课(共50课时)。学期结束不要求考试和测验,但学生需写l篇人口理论学习体会或社会调查。未开该课的完中,一般要求开设“人口教育”讲座课,教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口教育》。
  1992年,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初中阶段必修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思想品德)、物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美术、信息技术、体育、音乐;初二下学期生物、地理进行结业考试,初三不再学习。普通高中开设课程有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
  教学方法清末,教学方法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少讲解,偶有讲解,提纲挈领,按书的类别,重要程度分别提出要求。重经史,尤重《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次之。诸子百家知其大意即可。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书院为学堂,改“耳聆面命”式个别教学为班级集体教学,先生先讲授文章的思想要点或历史背景,然后解释字词含义。讲解深浅视学生的年龄、程度而定。学生听课笔录,强调练习和运用。课堂教学不再停留在说文解字上,始注重接受知识,探讨问题的相互结合。
  1912年,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及其施行规则。要求教学注重讲解,提倡启发教育,反对死记硬背。稍后,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为部分学校变通采用。国文课除要求学生掌握文章思想和词义外,还强调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党义课要求联系社会实际讲授,灌输三民主义思想;历史课侧重中国历史,尤重讲述历史上的名臣和英雄事迹,融人爱国思想教育;其他如三角、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图画等,能借助一些近代仪器设备进行教学,如九江中学、同文中学均有幻灯机,理、化实验药剂、仪器等。1936年,省督学强调教学方法灵活性与多样性统一。教学被视为双边活动,既要善于讲授、讲解,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动手能力,反对注入性教学。
  1950年后,学习和引进苏联教学理论与方法。1953 - 1954年,学习《普希金教授讲演录》和凯洛夫《教育学》,运用“五项教学原则”(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进行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改进各科课堂教学。至1956年,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自习、学生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均已形成制度。
  1957年,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学校风行勤工俭学。兴办学校工厂、农场,目的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1965年,毛泽东指出:“课多书多、死教死考,学了也无用,建议在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各学校贯彻这一指示,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学时和考试次数,不出偏题怪题,不搞突然袭击,考前给一周的复习时间。区分主要课程和一般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政治课则开卷考试。“文化大革命”期间,倡行“开门办学”。学校教学深入工厂、农村,把学习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轻视基本知识的积累。1977年后,全国恢复高校入学统考制度,社会又急需合格人才,对学校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各校重视教学方法改革。1979年4月,市教育部门提出《迅速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意见》,以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各科教学方法改革。5月,再次提出《关于改进中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将教学方法归纳为“读、议、讲、练”4字。
  1984年8月,市二中提出打通教学的2个平行渠道,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实行“三级管理、层层负责、相互补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设选修课、劳动技术课,建立第二课堂。市一中、市三中以及市属各普通中学、厂矿中学都相继制订各自的教学改革方案。
  2002年秋季开始使用新修订的课程计划和大纲,使用试验修订本教材。配合2003年起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的改革措施,2008年,执行高中新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上,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构成。在课程设置上,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制为3年。
  学校例介九江市第一中学:初为濂溪书院改办的九江府中学堂。民国年间,先后名江西省立第三中学、省立九江中学、省立第四中学、省立九江乡村师范、省立九江中学等。1949年6月,学校由九江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科接管。1952年,改名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1955年,初中停止招生,专办高中,学校随之更名江西省九江第一高级中学。1957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60年,划归九江市领导,改名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1967年,复招初中生,又改名九江市第一中学。1978年首批恢复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起,面向各县(区)招收农村班(每届2班,计80余人)。1983年地、市合并,学校由市领导,恢复今名。1991年,由市政府定为示范性重点中学。2010年,在校学生3 300人,教职工219人。学校向以治校谨严、校风朴实、纪律严明而享誉省内外。许德珩、蔡若虹、陶博吾、梅白、黄祖洽、孙越座、孙耿、朱伯芳、蒋彝、李昆等均毕业于该校。
  九江市第二中学:初为埠阆小学,后相继名同文书院、南伟烈中学、同文中学、桑林女学、儒励女子中学。1950年6月,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翌年更名江西省立浔阳中学。9月,改名九江市第二中学。1959年2月,在校址改办九江大学,中学为其附属。1962年,九江大学停办,复改名九江市第二中学。“文化大革命”前后均为省重点中学。2010年,在校学生4 100人,教职工237人。学校以“欲成才,先成人”为校训,素以教学严谨著称。毕业生遍及国内外,不乏著名人士。方志敏、傅烈、谢贤庆、饶漱石、石美玉、康成、熊菊贞、杨叔子、徐鹏航、杨千里、王贤才、熊明等均在该校就读过。
  九江市第三中学:初为九江市初级中学。1960年改名九江市第三中学。1961年,九江县、市合并,改名九江市第二中学,次年复名九江市第三中学。1971年始招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1968 - 1972年,先后易名九江市红旗中学、九江市动力机厂“五七”中学。1979年,列为省重点中学。2011年,在校学生5 000人,教职工272人。于全、谢茹、蔡涛等均毕业于该校。
  第四节高校教育南伟烈大学境内普通高等教育肇始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教会办九江同文中学增设大学部。次年,该部定名“九江南伟烈大学”。分预科、专科两类,毕业承认学历,并保荐深造或介绍工作。毕业该校而服务于军队、外交、教育、邮政、铁路、海关及商厂公司者,实繁有徒,影响遍及长江南北。学校开办12年,于1917年停办。民国中、后期,境内高等教育空缺。
  九江大学 1959年2月,中共九江地委决定将九江师专、工专和医专合并为九江大学。9月,撤销永修大学、武宁大学、修水大学3所大学部分学生并人。校址市二中校园内,二中改名九江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开设3科7个专业。工科设化工、机械、纺织专业;师范科设文史、数理专业;医疗科设医疗、中医专业。1959年12月,撤销医疗科,单独成立九江医学院。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工科建立机械厂、化工厂作为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的“三结合”基地。各专业分别与有关工厂、学校建立挂钩联系点,结合专业课组织学生到工厂、学校见习和实习。至1962年春,在校学生336人,其中工科194人,师范科142人,教职员工40人。图书10万册,仪器设备较齐全,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1962年8月,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奉令停办。
  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位于三里街(九湖路2号)。1977年10月,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有关指示精神,江西师范学院九江分院获准在原九江师范三里街农场的基础上组建,初设中文、外语(英语)、艺术(美术)、数学、物理、化学6个专业。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师范专科学校。同年增设体育专业。1981年艺术科停办。1985年随着学校建制变化,教学科改为教学系建制,增设政史系政治专业和历史专业、生物系生物专业;市七中划入,改制为九江师专附中,为师专见习与实习教学基地。1986年,重建艺术教研室,后组建艺术系,分别于1988年、1989年开设美术专业和音乐专业。1993年增开文秘、实用英语、应用物理3个非师范性教育专业和夜大美术专业,筹建计算机应用、应用化工、保安体育、法律、实用生物5个非师范专业,并列入招生计划。所设专业,从77级至83级学制为3年。1986年,各专业学制均改为2年制。1988年始,各专业陆续改回3年制。新设的非师范专业学制均为3年制,夜大美术专业为2年制。2000年,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批准,国务院侨办九江华文教育基地在九江师专建立,学校成为全国首批22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
  学校学生主要从九江地区范围内招收。毕业后,主要分配在全市乡村、城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2003年,共招收学生27届,计21 130人,有24届学生毕业,计15 344人。2004年,并入九江学院,为浔东校区。
  九江医学专科学校位于庐峰路段,原为1951年创办的江西省第三医士学校。1958年6月,经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在医士学校基础上筹建成立。1959年,纳入九江大学体制,改为医疗科。同年12月,撤销医疗科单独成立九江医学院(属大专体制)。1961年10月,宜春医专部分学生、教师并入。1962年8月,改名九江医学专科学校(接收赣东北大学医疗系学生和部分教师)。次年,加强教学和临床力量,成为国务院认可的全国14所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之一。1968年10月,学校撤销。1969年10月,由地、市合办(以市为主)九江卫生学校,校址设于庐山,将原脱钩下放的医专教师陆续调回。1972年9月,学校迁回医专原校址。1978年,以江西医学院九江分院的名义恢复大专招生。1984年8月,恢复九江医专,并代管九江市卫生学校。
  学校设临床医学、儿科医学、骨创伤医学、医学检验和麻醉学等5个专业,学制3年,其中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市属各县(区)招生,其他专业面向全省招生。1989年起,先后为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承担协作代培任务。2004年,并入九江学院,为庐峰校区。
  九江职业大学位于九瑞大道91号。原为1985年1 1月创办的九江东方职业大学。1986年3月更名。创办初期,租赁市职业高中招待所办学。同年10月,职业高中农场划拨该校建教学楼,1987年8月竣工。学校初设管理工程(文科)和计算机应用(理科)2个专业,学制3年。1986年3月,增设文秘和政史2个专业。学校在以招收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考生为主的前提下,实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固定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教育相长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办学形式,与有关部门联合办学。2006年,九江师范成建制整体并入,为长虹校区。2009年,庐山旅游中专整体划入;同年,对院系进行重组,设立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中专部、公共教学部。2010年增设护理学院。至2011年,设置专业53个,在校学生1.3万人,教职工576人。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位于人民路女儿街。1988年3月,在江西省财务会计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名江西财经学院九江分院。初设财政、税务、财务会计专业。1992年增设定向分配的乡镇企业会计专业。各专业按照财政部颁发的财经专科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安排组织教学。学生在校3年中,完成27门以上课程学习。课程分政治课、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4大类。各专业共同开设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财务原理、计算技术、微机、经济法等基础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会计制度、税收政策改革及新科学新技术发展,学校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先后增开股票、股份制、市场营销学、证券公司会计、房地产经营、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电算化、公共关系学、保险学等选修课。2002年,更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2010年,在校学生13 600人,教职工776人。
  江西省广播电视大学九江市分校 1986年创设,简称九江电大。至1988年,设文史、理工、财经3大类10个专业。不同专业学制、年限有所区别。中文、电脑会计为2年制,其他专业为3年制。办学形式,一是分校自办,二是利用地方综合教育资源,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原则,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和普通中专设点办班。1993年,开设机电一体、电脑会计、计算机应用、财会等地方经济发展急需专业,为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提供竞争优势。1999年,全部为专科专业。2000年秋,免试招收本、专科学生,开设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年,在校学生6070人,教职工53人。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