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贸易市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06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贸易市场管理
分类号: F713.56
页数: 3
摘要: 1980年建区之初,工商部门坚持开放、搞活、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关系,先后吸引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河南、福建、广东、黑龙江等11个省40个县商品常年到九江交易,沟通市区与外地农副产品交易信息,成为辐射全市各县及周边省区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重要农副产品流通集散地。20世纪80年代,浔阳区较有影响的集贸市场有:西门口(堤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双峰农贸市场,二马路农贸市场,甘棠公园农贸市场等。其中,西门口市场是市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场内有固定摊位240多个,长期参加贸易交流,每天人流量1万余人次。产品来源于各地,在此集散。市场管理人员经常进行检查,有效保护合法交易,防止私商的投机倒把活动。贸易市场划归直属分局管理。
关键词: 市场管理 营销管理

内容

1980年建区之初,工商部门坚持开放、搞活、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关系,先后吸引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河南、福建、广东、黑龙江等11个省40个县商品常年到九江交易,沟通市区与外地农副产品交易信息,成为辐射全市各县及周边省区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重要农副产品流通集散地。
  20世纪80年代,浔阳区较有影响的集贸市场有:西门口(堤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双峰农贸市场,二马路农贸市场,甘棠公园农贸市场等。其中,西门口市场是市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场内有固定摊位240多个,长期参加贸易交流,每天人流量1万余人次。市场经营品种有特产,山货、海味、蔬菜、鱼、肉、禽、蛋、水产、水果等上千品种。产品来源于各地,在此集散。
  90年代,市场建设从以半封闭向以室内市场建设的方向发展,先后建起10多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市场。1996年1月18日,浔阳蔬菜大市场(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市场建设跨出省门,走向全国。1997年5月前后相继建成的江洲市场,月亮湾市场,京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九江黄氏(香港)干菜副食批发中心成为九江集市贸易经济发展的主干。
  2000年后,九江京九蔬菜批发市场成为赣北地区最大的龙头市场,批发品种、数量、成交额大幅增长,集贸市场年成交额达数10亿元。
  市场建设民国初,九江有农贸而无市场,有集市而无建设。菜农走街串巷,叫喊兜售,日晒雨淋,备受艰辛。1937年前后,九江城区仅有4个菜市场,第一菜市场在八角石,第二菜市场在四码头,第三菜市场在西门口,第四菜市场在德润里。场内既无建筑,也无任何经营设施,菜贩们大多不愿入场,多数仍沿街叫卖。
  解放后,1953 -1957年先后建成第一(甘棠南路)、第二(庾亮路)、第三(徽州会馆前)、第四(一马路)、第五(飞机坝)菜市场。1972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开始对集贸市场进行建设,先后建成双峰农贸市场、二马路农贸市场、九棉一厂农贸市场、三里街农贸市场等。20世纪80年代建设堤外市场,将西门口的江岸加宽填高,建成长371米,宽20米,总面积3 000平方米的顶棚市场。90年代,建成江洲菜市场、万家市场、月亮湾农贸市场等,2000年代建成京九批发大市场,城区共有大小集贸市场30多个。
  [=此处为表格(1973 - 2011年区市场建设情况)=] [=此处为表格=] 市场监管民国时期,市场秩序由警察局负责维持和管理。
  解放后,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公布《菜贩管理办法》,在城区划定4个蔬菜市场,不准许就地经营,肩挑手提菜贩须到指定地点销售。为加强市场管理,整顿经济秩序,城区先后设立粮食交易所、油盐交易所、棉花土布交易所、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交易所。市场管理人员经常进行检查,有效保护合法交易,防止私商的投机倒把活动。
  1953 - 1956年,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城乡集贸市场基本做到“管而不死,松而不乱”。1962年,规定无固定门面的坐摊和流动商贩及出售农副产品的农民均应到集贸市场和偏僻巷内进行交易,禁止在主要道路和繁华路口摆摊设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废除一些过时禁令,放宽管理和交易品种,交易的对象,允许长途贩运,加快发展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90年代后,体制改革,原浔阳区工商局分为直属分局和浔阳分局。贸易市场划归直属分局管理。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