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404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计划
分类号: F2
页数: 4
摘要: 1981年11月改名为浔阳区经济计划委员会。1996年9月,区经济计划委员会撤销,同时成立浔阳区计划委员会和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年7月机构改革,区计划委员会更名为浔阳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区统计局、区物价局为归口管理单位。2005年底,又更名为浔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办公室、社会科、综合科、重点办和重新划归的农办(副科级)。2010年机构改革,区物价局并入区发改委,为副科级内设机构,区农办从区发改委划出。1980年建区后,设立区计划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下达年度工农业生产及主要产品产量计划、主要生产资料供需汁划及其调配,审批和下达限额内基本建设计划。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经济计划

内容

1980年12月,浔阳区计划委员会成立。1981年11月改名为浔阳区经济计划委员会。1996年9月,区经济计划委员会撤销,同时成立浔阳区计划委员会和经济贸易委员会。1997年,原属内设机构的统计局、农办从区计委划出。2003年7月机构改革,区计划委员会更名为浔阳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区统计局、区物价局为归口管理单位。2005年底,又更名为浔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办公室、社会科、综合科、重点办和重新划归的农办(副科级)。2010年机构改革,区物价局并入区发改委,为副科级内设机构,区农办从区发改委划出。
  第二节体制演变新中国建立后至建区前,区域的经济计划管理由九江市计划管理机构负责。1980年建区后,设立区计划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下达年度工农业生产及主要产品产量计划、主要生产资料供需汁划及其调配,审批和下达限额内基本建设计划。
  1982年,国民经济汁划改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纳入汁划管理范围。
  1984年改革经济体制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以“计划任务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全面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计划项目逐渐减少,指导性计划范围逐渐扩大,计划工作职能开始转变,主要是通过对各街道、各经济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协调服务和升级达标管理,对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
  1994年后,继续转变计划管理职能,加大计划体制改革,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计划工作着重于确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目标,搞好经济预测,从市场信息和产业政策方面引导企业调整结构,促进全区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物资供应计划取消,实行市场调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逐步实行双向选择。
  1996年机构改革,撤销区计划经济委员会设立区计划委员会,计划工作宏观调控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2003年,着眼于宏观调控,工业和交通生产指标改为预测指标,企业投资审批改为登记备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计划改为就业指导计划,“农转非”计划取消,计划工作主要职能向调结构促增长的方向转变。
  2005年后,为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资管理的重点转到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抓好重大项目、防止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上。缩小投资审批范围,对企业符合产业政策、非政府投资、非重大项目和非限制类项目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企业投资建设凡核准的项目,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程序,只需批准项目申请报告环节。对必须经行政审批的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时限为:项目建议书即立项在3个有效工作日内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在5个有效工作日内批复,初步设计文件及投资总概算在12个有效工作日内批复,开工报告在2个有效工作日内批复,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在1个有效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备案的决定。随着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区发改委投资管理审批权限不断扩大,凡是不需要上级配置资源和平衡建设条件的区政府投资项目,凡上级没有明令禁止的辖区内企业投资建设的核准项目,凡是辖区内企业投资建设备案的项目,均由区发改委审批、核准和备案。
  历经几次机构改革,区发改委工作职能不断转变和完善,其主要职能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汇总和分析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贯彻落实国家、省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提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控措施,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调控体系;提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关措施、建议、编制全区固定资产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审批限额以下或不需区以上平衡建设资金的项目,转报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加强对国家投入资金建设项目的稽查工作;监测、预测第三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组织研究第三产业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计划编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两个种类。计划的编制,首先由区计划管理机构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在对上一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然后对下一轮计划进行预测,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出计划草案,报区委、区政府审议修改,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最后由区人民政府下达执行。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国家同步,2006年后改称五年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至第五个五年计划均由九江市政府计划管理机构编制。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 - 1985年)因区行政机构刚成立,未及时编制。1986 - 2010年,历经编制并执行的有: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 - 1990年),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 - 1995年),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 - 200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 - 2005年),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 2010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 - 2015年)。
  第四节计划实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确保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每年初,计划部门将国民经济计划分解下达给各街道,各经济主管局(公司)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一手抓生产调度和主要生产资料调配,一手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并通过实行经济工作目标升级达标管理来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实现计划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不再单纯靠生产调度来促进国民经济计划的实施。1998年国家实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后,分解下达全区经济计划指标的做法逐步取消,仅保留招商引资、财政收入两项硬性指标。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目标主要是依靠多渠道筹资金上项目扩总量并以年度考核为手段来实现。如1995年组织实施以“上项目、上规模”为突破口的经济工作攻坚战,完成了八角石工贸综合楼、大明工贸综合楼、华泰综合楼、新桥村综合楼等一批项目,当年社会总产值是1990年的4. 16倍。1996 - 2001年间,在全区对各街道、各经济主管局分年度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和新上项目考核,促使以浔阳蔬菜批发大市场、黄氏干菜批发市场、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五金电器批发市场为主体的一批市场相继建成,活跃和繁荣了城区三产经济。从2002年起,区人民政府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重奖重罚,致使到浔投资创业者日渐增加,道达尔、麦当劳、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洪客隆、沃尔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浔阳。2009年强化了对协税护税的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当年实现财政收入59 400万元,增幅高达31. 9%,是建区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11年,全区实现区域生产总值290亿。
  [=此处为表格(1981 - 199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此处为表格(1999 - 2011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