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浔阳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93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浔阳地方组织
分类号: D422.6
页数: 2
摘要: 组织建设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与全国农工党的建立与发展同步进行,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市党员发展达1 800人,并建有民主自卫军2个纵队、5个支队,武装人员近3 000名,枪械约1000支,在歼击九江的国民党县政府和警察局的反动武装及和平解放修水县等斗争中,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 农民组织 地方组织

内容

组织建设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与全国农工党的建立与发展同步进行,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市党员发展达1 800人,并建有民主自卫军2个纵队、5个支队,武装人员近3 000名,枪械约1000支,在歼击九江的国民党县政府和警察局的反动武装及和平解放修水县等斗争中,贡献了力量。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夏,根据中央和省指示,全市各县先后进行组织整顿,1950年冬完成整顿任务,只保留九江、永修、修水3个县的组织,重新登记的党员为47人。1950年10月,农工党九江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徐上达为主委。
  1951年,根据农工党中央关于党的组织工作今后以“大中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为主,以工程技术员为主的”指示,农工党九江市重新发展组织,而永修和修水县则以巩固组织为主,停止了组织发展工作。市区先后建立人民银行、石油公司、九师附小、第三小学、机关直属5个支部。1953年,党员由6人发展到33人,并交叉有中共党员2人、共青团员2人,为农工党增添了新的血液。1955年,根据中共中央统战的分工,农工党中央指示,党的组织工作,发展对象由原以工程技术界为主,改以医药卫生界为主。至1957年反右前,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党员发展到65人,其中,医药卫生界25人,占党员总数40%。1957年夏开始“整风反右”运动,组织工作以巩固为主,基本停止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农工党九江各地方组织,均停止了一切活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79年9月,农工党九江市委员会恢复组织活动。
  2007年12月,农工党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唐平钧。
  2011年,农工党九江市委共有17个支部(总支),其中浔阳区境内有浔阳区支部、机关支部、文教支部、一医院支部、三医院支部、中医院支部、妇幼保健院支部、卫生综合支部、电厂支部、经贸支部、九江学院支部、老干部支部12个支部。
  主要活动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解放前侧重在从事地下的政治斗争和策反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救国的方针政策。在九江将要解放的前夕,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利用党的《政治通讯》期刊,揭露反动派诬蔑共产党“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的反动谣言。永修县伪教长吴迁枢、伪电台台长周自清、九江县大恶霸张起滔乘机制造混乱,扰乱人心,该县农工党地方组织得知后,积极开展政策教育,使之渐安,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与此同时,先后策反了时驻九江的国民党第十七纵队中的1个大队、1个迫击炮队,德安县的县大队,九江县的高良、荆林、兰桥、惺予、远康、沙河6个乡公所起义,为迎接九江解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主要抓党员参与中共各项政治运动,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城市的民主改革、“对资产阶级工商业改造”“整风反右”等。在运动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则以面向社会,服务四化,积极参政议政活动为切人点,发挥农工党多高级医务人员优势,在市区先后办起新村医疗站、湓浦特约名医专家门诊部、医专附院医疗服务中心及洗心桥中医咨询门诊部等,共接待患者29 365人次,送医下乡8次,街头义诊11次。201 1年,送5万元非处方药到区福利院等机构。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