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主党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92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民主党派
分类号: D665
页数: 5
摘要: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浔阳地方组织工组织建设1951年10月,民革江西省分部筹委会委员廖超伦来九江,会同辛焕镒、曹绍琼筹建民革九江市筹备委员会。1952年8月3日,正式成立民革九江市支部筹备委员会,有党员30人。民革九江市组织成立后,贯彻民革中央的政治路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积极参政议政,广泛联系社会人士,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开展促进祖国统一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政治组织 民主党派

内容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浔阳地方组织工组织建设1951年10月,民革江西省分部筹委会委员廖超伦来九江,会同辛焕镒、曹绍琼筹建民革九江市筹备委员会。1952年8月3日,正式成立民革九江市支部筹备委员会,有党员30人。民革九江市组织成立后,贯彻民革中央的政治路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积极参政议政,广泛联系社会人士,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开展促进祖国统一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3年8月23日,民革九江市支部筹委会召开党员大会,成立民革九江市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产生委员会委员5人,候补委员3人。郑丹、曹绍琼为正、副主任委员,下设组织、宣传、秘书组3个办事机构,有党员45人。1955 - 1965年,按章程选举产生民革九江市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委员会,各届委员会先后设置组织处(组)、宣传处(组)、秘书处(组)、社会联络委员会等办事机构。至1965年年底,有机关直属小组、社会支部、机关综合支部、企业支部等基层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遭冲击,活动停止。1979年9月27日,中共九江市委召开九江市各民主党派有关人员会议,宣布恢复各民主党派组织活动。民革即成立临时领导小组,曹绍琼、吴健农任正、副组长。1980年3月,基层组织恢复活动。1989年6月,成立民革九江市浔阳区支部,成员11人,姜农瑞任支部主委。1992年,民革九江市浔阳区支部撤销,其成员列入市内各行业支部。2007年12月,民革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程便峰。2010年,浔阳区有民革成员9名。
  2011年,民革九江市委共辖15个支部、1个总支和1个直属小组。其中,浔阳区境有机关支部、一支部、二支部、老年支部、民生支部、文艺支部、卫生支部、教育支部、九江学院支部与炼油厂小组。共有党员308名。
  主要活动民革九江市地方组织自筹建开始,组织党员学习民革史、党章,以加强党员对民革历史、性质、任务的了解;学习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加深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理解,认识民革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957年年底反右斗争基本结束后,民革党员严惠铎、方秀峰、姜尧天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郭剑萍等12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爱粮积极分子、爱国储蓄积极分子、扫盲积极分子。1958年4月,郑丹、吴健农、刘光仪当选九江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至“文化大革命”前,民革党员被选为省、市、区人大代表,人民政府委员有17人次,被推荐省、市、区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有47人次。曹绍琼、陈烈还分别担任市文化局、卫生局正副局长实职。
  2011年,浔阳区支部获全省参政议政先进基层支部。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 1935年秋,九江爱国青年许杰夫在南昌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许返回九江后,以映庐水电公司经理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地下活动。发展熊渭(商会会长)、李群化(兴中纱厂厂长)、郑丹(老同盟会会员)、潘荣秋4名盟员,于同年11月建立民盟九江地下联络点。1948年初秋,李柱受省“临工会”委派,到九江与许杰夫联系,11月正式建立民盟九江联络组,许杰夫任组长。
  1949年9月,根据民盟江西省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关于盟员重新登记,整顿组织工作”的指示,九江参加重新登记盟员共5人,即许杰夫、郑丹、李群化、潘荣秋、陈文彬,另有民盟南昌市支部委员会转入九江市的李鸿怡。完成组织整顿后,根据民盟一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从“以整顿巩固为主”,改为以“发展为主,同时巩固”,民盟九江联络组开始了发展盟员和健全机构工作。至1951年2月,发展杨光辉、朱克文、周忠等14人人盟。在整顿和发展基础上,经民盟江西省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九江民盟于1951年2月23日召开民盟盟员大会,正式成立民盟九江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临工会)。经过一年多工作,至1952年5月,新发展盟员49人,并组建一中、二中、九师、小教、机关企业5个区分部。同年6月30日召开市第一次盟员大会,出席大会盟员54人,选出民盟九江市分部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郑丹,市分部下辖5个区分部。1956年8月,民盟九江市分部改称为民盟九江市委员会,基层组织分部改为支部委员会。
  至1989年12月,民盟九江市委员会共召开了11次盟员大会(其中第十一届为盟员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了各届委员会。市委会机关设置组织部、宣传部,第十一届委员会增设秘书长、文教科技工作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至1990年年初,市委会下辖15个基层支部,有盟员239人,成员遍及文艺、教育、科技等部门,其中文教界盟员占81%,75%以上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有副厅级干部2人,副处级以上干部5人,科级以上干部27人,安排特邀检察员、监察员各1人。浔阳区建区时就已有民盟成员。20世纪90年代,民盟在浔阳区又发展了部分成员,至1998年年底,浔阳区有民盟成员6名。1999年12月,民盟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瞿畅。
  2005年,民盟浔阳区有一、二、三、四支部和机关支部、九江学院支部。总称浔阳总支。是年,浔阳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
  2011年,民盟九江市委共有2个总支、17个支部。其中,在浔阳区境内有九江学院总支1个,支部14个。
  主要活动1948年11月,民盟九江联络组秘密成立后,便设法与中共取得联系,争取中共的支持与帮助。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准备强渡长江,国民党九江当局趁机增加“戡乱捐”税,九江城人心浮动。盟员许杰夫以映庐水电公司经理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地下活动,率领盟员油印散发《新民主主义论》《关于工商业政策》等书刊,宣传中共政策,消除市民的疑虑,发动工商界进行抵制,由商会邀请税务局长徐广今商谈,组织几百名工商界人士围徐住处,提出反对增税要求,迫使徐当场签字取消“戡乱捐”。
  1949年5月上旬,九江解放前夕。驻守九江的九江县自卫大队300余人的武装及国民党军警部队,企图在逃离九江之前炸毁码头、电厂、龙开河铁桥、赛城湖大桥。民盟九江联络组闻讯后,经商议,由盟员郑丹利用亲戚关系做九江县自卫队实权人物副大队长陈文彬(陈为郑的外甥)的工作,争取陈弃暗投明,获得成功。又以商会的名义,宴请国民党驻浔军警头目韩蒙轩,与其周旋,重金收买,取得积极效应,保全了电厂、大桥等设施。5月16日晚,一伙打着中国人民革命军皖鄂赣前进指挥部牌子的武装分子,突然出现在九江城内,勒令许杰夫等把自卫队员、武器及映庐水电公司、兴中纱厂、商会都交出去。民盟九江联络组予以坚决拒绝,并顶住了他们对“映庐”、“兴中”的武装袭击。与此同时,民盟九江联络组筹集银元1700多块,囤积了充足的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积极为解放军进城做物资准备。5月17日清晨,得知解放军已到市区外围,即将进城,联络组通过商会发出告示,通知全城商店开业营业,组织市民夹道欢迎解放军。许杰夫代表民盟九江联络组到东门口迎接,至此九江城区解放。
  九江民盟在进行组织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对盟员的思想教育。解放初期,民盟九江支部边整理业务,边组织盟员学习盟史、章程,以及中共有关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民盟的性质、业务,自觉接受中共的领导;推动盟员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盟员受到教育,得到锻炼。1951年,为欢迎志愿军伤员来九江疗养,13名盟员参加了献血,20名盟员捐献价值160万元人民币(旧人民币,下同)的慰劳品;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市盟员共捐人民币1 439万元。盟员许杰夫动员映庐水电公司资方捐献人民币5 000万元,盟员李群化动员兴中纱厂捐献飞机1架。1952年,民盟九江地方组织积极组织盟员参加文教界思想改造运动,贯彻政治与业务密切结合的方针,通过业务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推动盟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强自我改造,提高思想觉悟。1956年,有5名盟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3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3人被评为九江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提升到领导岗位。1957年6月至1966年6月,民盟组织与其他民主党派一样,历经“反右…‘三面红旗”运动的考验与洗礼。这一时期,民盟九江地方组织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组织盟员政治学习,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的自我改造工作中去。“文化大革命”期间,民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均受冲击,民盟九江地方牌子被摘,房子被占,印信收缴,干部下放,被迫停止了活动,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盟组织恢复活动,民盟九江地方组织在恢复整顿组织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盟员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及其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盟员提高思想认识,配合中共九江市委、市政府为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18名盟员平反昭雪,恢复盟籍,撤销处分;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为“地主”“反革命”的2名盟员平反,恢复名誉;为在“文化大革命”中私房被挤占、财物被查抄的31名盟员按政策发还原房,退还原物,或作经济赔偿。
  解放初期,民盟九江地方组织在中共九江市委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民主改革、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和肃反等一系列重大政治运动,当时参加民主改革的有7人,参加土地改革的有19人。1951年,民盟九江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共九江市委指示,协助宗教界开展“三自”(即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在深入开展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协助有关部门破获了九江天主堂的反动组织——圣母军。1957年,协助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当时市盟员担任市人大代表的有9人次,市政协委员7人次,省人大代表3人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盟九江市委更加努力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中发挥参政党作用。第三节中国民主建国会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1956年,九江万兆彩等10人由民建南昌市委吸收人会,随即筹建了民建九江市支部,隶属民建南昌市委会。
  1959年9月,经民建江西省委批准,召开九江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7人,候补委员2人,主委欧阳学京,副主委钱信梅,时有会员30人。1962年、1965年,先后召开2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民建九江市二、三、四届委员会。有会员98人。2005年9月,民建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李军。2007年支部换届,主委徐爱林。区支部曾获民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江西省先进支部称号。2010年,民建九江市委共有12个支部,1个总支。浔阳区境内有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四支部、机关支部、九江学院支部6个支部,合称浔阳总支部。至2011年,民建浔阳区支部会员19人。
  主要活动民建九江市地方组织,自筹建之日起,将“推动会员及民族工商业者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参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参政议政”作为主要任务。“文化大革命”前,侧重抓推动会员投入“五反”“整风反右”“三面红旗”及“比学赶帮超”等项政治、大生产运动,从中经受锻炼,接受教育,提高认识,自我改造。1979年,民建九江市地方组织恢复活动后,着力开展平反昭雪工作,为在“整风反右”中错划为“右派分子”的20名会员平反,落实“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房屋、财产退还和赔偿。
  第四节中国农工民主党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与全国农工党的建立与发展同步进行,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市党员发展达1 800人,并建有民主自卫军2个纵队、5个支队,武装人员近3 000名,枪械约1000支,在歼击九江的国民党县政府和警察局的反动武装及和平解放修水县等斗争中,贡献了力量。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夏,根据中央和省指示,全市各县先后进行组织整顿,1950年冬完成整顿任务,只保留九江、永修、修水3个县的组织,重新登记的党员为47人。1950年10月,农工党九江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徐上达为主委。
  1951年,根据农工党中央关于党的组织工作今后以“大中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为主,以工程技术员为主的”指示,农工党九江市重新发展组织,而永修和修水县则以巩固组织为主,停止了组织发展工作。市区先后建立人民银行、石油公司、九师附小、第三小学、机关直属5个支部。1953年,党员由6人发展到33人,并交叉有中共党员2人、共青团员2人,为农工党增添了新的血液。1955年,根据中共中央统战的分工,农工党中央指示,党的组织工作,发展对象由原以工程技术界为主,改以医药卫生界为主。至1957年反右前,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党员发展到65人,其中,医药卫生界25人,占党员总数40%。1957年夏开始“整风反右”运动,组织工作以巩固为主,基本停止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农工党九江各地方组织,均停止了一切活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79年9月,农工党九江市委员会恢复组织活动。
  2007年12月,农工党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唐平钧。
  2011年,农工党九江市委共有17个支部(总支),其中浔阳区境内有浔阳区支部、机关支部、文教支部、一医院支部、三医院支部、中医院支部、妇幼保健院支部、卫生综合支部、电厂支部、经贸支部、九江学院支部、老干部支部12个支部。
  主要活动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解放前侧重在从事地下的政治斗争和策反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救国的方针政策。在九江将要解放的前夕,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利用党的《政治通讯》期刊,揭露反动派诬蔑共产党“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的反动谣言。永修县伪教长吴迁枢、伪电台台长周自清、九江县大恶霸张起滔乘机制造混乱,扰乱人心,该县农工党地方组织得知后,积极开展政策教育,使之渐安,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与此同时,先后策反了时驻九江的国民党第十七纵队中的1个大队、1个迫击炮队,德安县的县大队,九江县的高良、荆林、兰桥、惺予、远康、沙河6个乡公所起义,为迎接九江解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主要抓党员参与中共各项政治运动,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城市的民主改革、“对资产阶级工商业改造”“整风反右”等。在运动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则以面向社会,服务四化,积极参政议政活动为切人点,发挥农工党多高级医务人员优势,在市区先后办起新村医疗站、湓浦特约名医专家门诊部、医专附院医疗服务中心及洗心桥中医咨询门诊部等,共接待患者29 365人次,送医下乡8次,街头义诊11次。201 1年,送5万元非处方药到区福利院等机构。
  第五节中国民主促进会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于1945年12月30日,是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科技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
  2011年止,民进九江市委共有15个支部、1个总支,其中浔阳区境内有一中支部、二中支部、三中支部、浔阳区支部、八中支部、直属支部、文化支部、医卫支部、浔东附中支部、职业技术学院支部、九江学院支部1 1个支部和九江学院总支。
  主要活动民进九江地方组织自成立之日起,把会员的自身建设放在首位,适应形势发展,及时组织会员学习时事政治、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投身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调查,借以锻炼自己,提高思想认识,达到自身建设的目的。
  民进会会员中,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7人(其中常委3人),区政协委员4人(其中常委3人),区人大代表2人。在政协、人大会议期间的书面提案和建议,仅1989年至1990年就有《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议电视台增加教学内容》《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对浔阳区管中学的看法》第16件。
  1990年,会员吴光才为庆祝亚运会在中国举办,先后在浔阳楼、翠竹园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将20幅书法作品赠送给亚运会。此外,民进会还积极开展“三胞”联谊活动。会员姚剑云去美国、加拿大探亲访友之余,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侨胞回国投资办厂,支援祖国建设。
  第六节九三学社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民主党派,1944年由许德珩等人发起爱国文教科技界人士创立。1987年开始在浔阳区发展成员,共有九三学社成员3名。
  2011年,九三学社在九江有10个支社,其中浔阳区境内设有石化支社、电厂片区支社、师专支社(又称九江学院支社)、城东支社、城西支社、医药卫生支社、机关支社8个支社。12月,九三学社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何盛杉。
  主要活动九三学社九江地方组织还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协助将原昌港中医学校移至九江,办成九江专修学院,促成学院开办全省首家中专层次的春蕾班,并资助贫困女孩20余名继续升学。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