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党派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914
颗粒名称: 第四篇 党派团体
分类号: D05
页数: 28
摘要: 中国共产党九江小组 1925年7月,中国共产党九江小组成立,为中共南昌特别支部第二小组,组长温眷血。
关键词: 民主党派 党派团体

内容

中国共产党九江小组 1925年7月,中国共产党九江小组成立,为中共南昌特别支部第二小组,组长温眷血。
  中国共产党九江特别支部 1926年4月,中共九江党小组改组为中共九江特别支部,书记帅古侬,8月,由曾延生担任。
  中国共产党九江地方委员会1926年11月,中共九江特别支部改组为中共九江地方委员会。同月5日,在中共九江地方委员会配合下,北伐军光复九江。6日,以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为主的中国国民党九江党部挂牌办公。此后,中共九江地委以该党部为统一战线组织,公开领导九江人民开展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活动。
  1927年,九江码头工人和市民在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支持下,拥进租界,成立九江市民对英外交行动委员会,迫使英政府不得不于同年3月15日宣布九江英租界正式交还中国政府管理。
  正当九江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共产党力量迅速壮大。蒋介石把九江作为进行反革命政变的一个重要基地,授意反动头目高佰涵、王若渊组织国民党九江县党部,分裂革命队伍。同年3月17日,国民党九江县党部组织流氓地痞包围市党部,杀害工人纠察队队长曹炳元,杀伤20余人,制造震惊全国“三一七”反革命惨案。案发后,中共九江地委以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名义迅速发动群众强烈反击,5月5日,国民党武汉中央政府被迫处决制造“三一七”惨案的王若渊等6名歹徒。但不久,随着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遭到国民党右派当局残酷镇压,党的工作被迫转入地下。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 1927年6月,中共九江地委改称九江市委,书记袁玉冰。市委除领导市区5个城市支部,1个南浔铁路支部,还下辖星子、彭泽、湖口、修水4县党组织和黄老门、马回岭、小阳铺(后改为甘西)、港口、江北5个区委。南昌起义失败后,8月9日,国民党当局将以共党员为主的26名革命者集体枪杀于九江大校场,此后,袁玉冰、温眷血等领导人也先后被害,中共江西省委任命林修杰为中共九江市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赣北特别委员会 1927年9月底,遵照省委指示,九江市委撤销,成立中共赣北特委,林修杰任特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九江(中心)县委员会1928年6月,省委决定撤销中共赣北特委,以九江为中心区域成立九江(中心)县委,由沈建华负责,华鄂阳、贺俊任等先后担任九江中心县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赣北工作委员会1932年10月,中共赣北工作委员会成立,辖九江、德安、瑞昌边区办事处和6个区委,书记喻照光,同时组建赣北军游击大队,大队长刘为泗,政委喻照光。在红军主力北上之后,继续在九江市郊及九江、星子、德安、瑞昌边界地区领导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赣北工委遵照中央指示,领导九江人民转入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7月,日军大规模进攻九江,26日,九江市沦陷。为适应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形势的需要,9月,中共赣北工委改组,书记刘为泗。10月,赣北工委将赣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游击大队,先后在九江株岭山等处伏击日军,一举击毙日军500余人。正当赣北游击队对日作战屡获胜利时,江西省国民党保安18团司令钟石磐实行“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政策,企图消灭中共九江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
  中国共产党九江工作委员会 1939年1月,中共赣北工委改称为九江工委,由江西省委直接领导。2月,国民党顽固派阴谋杀害了九江工委和赣北抗日游击队主要领导人刘为泗等人,九江工委遭受重大损失,下属组织包括浔阳境内党组织亦先后被破坏。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委员会 1949年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九江,随即于5月29日建立中共九江市委,隶属中共江西省委。时,工作机构设秘书处、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农村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统战部、民运部。同年9月始,市委改隶中共九江地委。
  市委领导人始由上级组织任命。1958年8月到1963年10月,中共九江市委员会设立书记处,领导职务设有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机构被迫停止工作。1967年1—3月,又先后被造反派组织“夺权”,1968年4 -6月,先后成立了地、市军、干、群三结合革命委员会,1969年4月,市革命委员会设立中共党的核心小组。
  1971年4月,召开中国共产党九江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员会。之后,恢复办公室、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
  [=此处为表格(1949 - 1979中共九江市委员会领导人)=] [=此处为表格=] 中国共产党九江市浔阳区委员会 1980年5月20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九江市浔阳区,为县级建制。6月l7日,中共九江市浔阳区委员会正式成立,王佐良任区委书记,王文敬、马龙成任区委副书记。
  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 1981年7月12 - 15日在滨兴街道办事处礼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31人。马龙成致开幕词,王文敬作中共九江市浔阳区委员会工作报告,李克诚作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6名,候补委员3名;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改进领导作风的决定》。7月15日,王佐良致闭幕词。同日,召开区第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委王佐良、王文敬、马龙成、朴林玉、苏玉荣、陈鹤鸣、黄昌梅、罗永林、李克诚;书记王佐良,副书记王文敬、马龙成。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陈鹤鸣,副书记李克诚、邹德玉。
  1982年4月,书记王佐良调离,由副书记王文敬主持工作,同年8月,常委苏玉荣调离,9月,常委罗永林调离。1984年2月,王文敬任书记,同年5月,副书记马龙成改任顾问,周仰文、黄昌梅增补为副书记;常委朴林玉、陈鹤呜调离,蓝世英、屈章湧、周春才增补为常委。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二次代表大会 1984年11月9 -10日在市公安局消防大队礼堂举行。参加大会正式代表155名,列席代表13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陆桂林代表市委到会祝辞,黄昌梅致开幕词,王文敬向大会作中共九江市浔阳区委员会工作报告,邹德玉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2人;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1月10日,周仰文致闭幕词。同日,召开二届一次委员会议,选举产生常委王文敬、周仰文、黄昌梅、蓝世英、屈章湧、周春才;书记王文敬,副书记周仰文、黄昌梅。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副书记邹德玉。
  1985年2月,增补常委周宝恩。1986年7月,增补常委范序德。1987年5月,增补副书记陶自应、范序德,增补常委傅根保、陈建国、龚爱先(女)。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三次代表大会 1987年9月15 - 17日在浔阳区政府六楼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正式代表150名,列席代表19名,特邀代表9名。市委书记江国镇,副书记余水河、陆桂林,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徐恒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春如应邀出席会议。胡春如代表市委向大会祝辞,范序德致开幕词,王文敬向大会作题为《改革开放,务实创新,团结奋斗,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城区》区委工作报告,邹德玉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3名、候补委员2名;选举产生中共浔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9月17日,陶自应致闭幕词。同日,在三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举产生常委王文敬、陶自应、范序德、傅根保、屈章湧、周春才、蓝世英、陈建国、龚爱先(女);书记王文敬;副书记陶自应、范序德。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邹德玉,副书记伍林玖、柳生银。
  1989年6月,王文敬调离,增补书记刘荣喜。1990年2月增补副书记陈建国。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 1990年5月8 -10日在浔阳区政府六楼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正式代表151名,列席代表16名,特邀代表18名。范序德致开幕词,刘荣喜向大会作题为《励精图治,团结进取,为振兴浔阳努力奋斗》区委工作报告,邹德玉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7名、候补委员2名;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5月10日,陶自应致闭幕词。同日,召开四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常委刘荣喜、陶自应、范序德、陈建国、蓝世英、龚爱先(女)、朱来泉、刘爱琴(女);书记刘荣喜,副书记陶自应、范序德、陈建国。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邹德玉,副书记柳生银、夏海初。
  1991年1月,书记刘荣喜调离,增补书记陶自应,增补副书记冷绪河,增补常委冷绪河、邹德玉。1992年10月,增补副书记曹林淼,增补常委涂义宁、尹雪秀。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五次代表大会 1992年12月16 -18日在区政府六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50名。陶自应在会上作了题为《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为实现我区经济建设的新飞跃而奋斗》区委工作报告。尹雪秀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9人,候补委员2人;选举产生中共浔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8日,召开五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常委陶自应、冷绪河、范序德、曹林淼、朱来泉、刘爱琴(女)、涂义宁、尹雪秀、杨朱记;书记陶自应,副书记冷绪河、范序德、曹林淼。同日,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尹雪秀,副书记潘亦生、任惠萍。
  1995年12月,书记陶自应改任调研员,增补书记吕明,增补副书记王原平。1996年5月,增补副书记尹雪秀,增补常委余策恩、张宇、段传林。1997年5月,增补副书记王金林,8月,书记吕明调离,增补书记曹林淼,增补副书记余策恩。11月,增补常委杨朱记、洪华。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7年12月23 -25日在区政府礼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200名。会上,曹林淼作题为《高举旗帜,扎实工作,为实现浔阳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区委工作报告,杨朱记作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六届委员会委员27人,候补委员4人;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纪律检查委员会。25日,六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常委曹林淼、余策恩、王原平、尹雪秀、刘爱琴(女)、张宇、杨朱记、洪华、段传林、刘建;书记曹林淼,副书记余策恩、王原平、尹雪秀、王金林。同日,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杨朱记,副书记何宗清、柳火秀、李献春。
  1997年12月,增补常委陈忠祥,增补督导员范序德。1999年10月,增补副书记刘爱琴。2002年3月,书记曹林淼调离,6月,增补书记傅云生。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七次代表大会2002年12月23 - 25日在区政府综合楼10楼召开。出席代表213人。傅云生作题为《与时俱进,再创辉煌,为全面建设小康城区而努力奋斗》区委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27人,候补委员5人;选举产生纪律检查委员会。25日,七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常委傅云生、尹雪秀、刘爱琴(女)、余修德、李亚东、罗小茶(女)、张燕萍(女)、孙亚平、胡吉、邵丹波、李青、张长勇、张显旺、陈永江;书记傅云生,副书记尹雪秀、余修德、李亚东、刘爱琴(女)、罗小茶(女)、张燕萍(女)。同日,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张燕萍(女),副书记何宗涛、周晓明。
  2005年2月,副书记余修德调离。4月,常委李青调离。2006年5月,常委陈永江调离。7月,常委胡吉调离。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八次代表大会2006年6月23 -25日在九江少儿活动中心召开。出席代表200人。傅云生作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提升执政能力,为建设和谐小康浔阳而努力奋斗》区委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了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浔阳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6人;选举产生纪律检查委员会。25日,召开八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常委傅云生、李广欣、李亚东、邵丹波、张显旺、李露萍(女)、严盛平、周衍军、徐贵阳;书记傅云生,副书记李广欣、李亚东。同日,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
  2006年6月增补常委曹应发。2007年1月常委邵丹波调离。2008年5月增补常委李冬生,8月,书记傅云生免职,增补书记朱汉浩,增补常委贾治曾。2009年7月常委孙亚平调离,增补常委文建华。同月,副书记李亚东病逝,增补副书记曹应发。2010年5月常委周衍军调离,9月增补常委张林。2011年6月,书记朱汉浩,副书记李广欣调离;增补书记戴晓慧,副书记左延。
  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九次代表大会201 1年7月26 -28日在九江少儿活动中心召开。出席代表256人。戴晓慧作题为《坚持率先发展,立足真抓实干,为建设美丽、实力、文化、幸福的新浔阳而努力奋斗》区委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九江市浔阳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37人,候补委员8人;选举产生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人。28日,召开九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产生常委戴晓慧(女)、左延、曹应发、贾治曾、刘武爱(女)、李露萍(女)、张林、范初芳、徐用兵、郑观兴、梁少清;书记戴晓慧(女)、副书记左延、曹应发。同日,召开纪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书记刘武爱(女)、副书记黄修勇、聂秋斌。
  [=此处为表格(1981 - 2011年中共九江市浔阳区委员会领导人)=] [=此处为表格=] 说明:1982年4月,王佐良调离后,由副书记王文敬主持工作至1984年2月。2002年3月,曹林森调离后,由副书记余策恩主持工作至2002年6。
  第三节组织机构区委办公室1980年5月设置。
  区委组织部1980年5月设置。
  区委宣传部1980年5月设置。
  区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0年5月设置。
  区委档案馆1981年12月设置。 区委统战部1984年2月设置。
  区委政法委员会1984年2月设置。
  区委信访办公室1984年9月设置,区委、区政府各设一办公室,1986年9月归口区委领导。
  区委党校1986年8月设置。
  区委老干部局1986年9月设置。
  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1986年9月设置。
  区委直属机关工委1984年7月设置区委直属机关党委。1996年9月,更名为区委直属机关工委。
  机关党组(党委)1981年12月,设置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区公安局党组。1982年7月,设立区人民法院党组,区人民检察院党组。1985年5月,设置区人民政府机关党组。1986年6月设置区人民武装部党委。1987年5月,设置区政协党组。
  街道办事处党工委1980年5月,原中共九江市白水湖、甘棠、湓浦、滨兴、十里铺5个城市人民公社委员会划归为九江市浔阳区管辖。1980年11月1日,根据《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并报经中共九江市委同意,将原九江市白水湖、甘棠、湓浦、滨兴、十里铺5个城市人民公社名称改为九江市浔阳区白水湖、甘棠、湓浦、滨兴、十里铺街道办事处,并建立党委。1981年2月,增设九江市浔阳区金鸡坡街道办事处,并建立党委。1992年,中共十里铺街道办事处委员会划归庐山区委,同年9月,增设人民路、西二路2个街道办事处,并设立党委。1999年,街道党委更名为街道党工委。
  第四节组织建设发展党员中共浔阳区委初建时的党员,主要来源于原市属单位,共有6个基层党委,40个支部,642名党员。按照积极慎重的发展方针,1981年发展党员2名。
  1982年年底始,根据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加强生产一线业务骨干发展工作,特别是在优秀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1985年贯彻中组部《关于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决定》,是年,发展25名知识分子入党,占全年吸收新党员总数的71. 4%。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至1985年,共发展党员79名。
  1986 - 1997年,共发展党员604名。1998年是“发展党员质量年”,加强在35岁以下、高中文化以上、工农业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发展党员111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80名。1999年发展党员114名,其中35岁以下54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98名。2002年发展党员107名,其中35岁以下84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98名,生产一线发展党员15名。2003年发展党员103名,其中35岁以下73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96名,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77名。2004年发展党员92名,其中35岁以下74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89名,生产一线92名。2005年发展党员98名,其中35岁以下70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94名,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34名。2006年发展党员70名,其中35岁以下48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66名,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58名。2007年发展党员78名,其中35岁以下56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73名,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45名。2008年发展党员68名,其中35岁以下56名,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68名,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35名。
  在发展党员中,坚持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制度。迄2010年,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1期,培训积极分子1 183人,每期时间5 -7天,旨在提高他们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坚持发展对象预报预审、考察制度。对所有建党对象,由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衡量考察,确保党员质量。
  组织整顿1985年6月- 1986年6月,全区各单位分二批进行整党。参加的党支部共116个,党员1 179名。这次整顿分学习文件、统一认识;对照检查、深入整改;组织处理和党员登记三个阶段。开展“三比三查”活动,即与入党前后比,查共产主义信念是否坚定;与革命英雄比,查革命献身精神是否具有;与革命标准比,查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否牢固。在整党过程中,把清理“三种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参与打、砸、抢人员)”作为纯洁组织的关键问题来抓,先后派出182人次赴外地调查,发函调68份,索取证明材料224件。对“文化大革命”中有问题,不适合在领导岗位和要害部门工作的坚决调离。全区第一批整党的463名正式党员中,有460名被审定为合格党员标准,给予登记。有2名因违犯党纪给予缓期登记,1名因违法犯罪不予登记。
  通过整党,全区共登记党员1 172名,缓期登记4名,不予登记仅1名。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意见,全区12个村委会都建立党的组织。1995年,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995 - 1997)三年规划,认真组织实施“1355”工程,即一个整顿,三个教育,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五个好目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1997年,制定浔阳区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意见。1998年,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98 - 2000)三年规划,采取“区抓街道、街道抓村”,实行部门帮扶,确定优惠政策,强化督促检查等措施,开展“三级创建”活动。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村村都建立规范标准的村务公开栏。1999年,直接选举村支书12名,支部委员33名,村委会成员54名。同年,根据中组部《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城区基层组织建设(1999- 2001)三年规划。通过加强支部建设、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开展社区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等措施,促进城市稳定和发展。年底,全区126个居委会建立居民区党支部38个,其中独立支部8个。迄2011年,街道、机关、企业按照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党组织建设整体得到推进。
  2003年,浔阳区委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在全区推行“三级联创、三会共商、四大工程”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得到上级的重视与肯定,引领了社区的健康全面发展。
  2009年创新实施了社区“一休化”主题党建工程,通过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等四大体系,着力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其中“六联六互”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老干部工作 1985年,区委成立浔阳区老干部局,当时管理服务对象是49名离休老干部。老干部局下设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
  老干局自成立以来,每年坚持区长向老干部通报一次辖区全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每逢春节,区委六套班子领导都要看望离休、退休(处级)老干部;遇重大问题征求老干部意见,邀请参加有关会议及重大庆祝、纪念活动;老干部生病住院时都去探望已经形成制度化;对区直各单位老干部工作检查评比,规范管理;对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每年进行培训并组织外出考察活动。
  1997年12月,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设有台球厅、棋牌室、健身房、会议室等6个活动室,占地700平方米。老干部局为每位老干部办理活动证,提供舒适、良好的活动环境。老干部活动中心已成为老干部退休生活的活动基地和联系老干部的纽带。经常举行象棋、钓鱼、射击等形式多样、适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并组建老干部艺术团、老干部门球队,老干部艺术团和门球队在省、市及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2003年,成立老年大学,2009年获“全省老年大学示范校”称号。2011年,成立老年大学湖滨社区分校,老年大学共设有8个专业,13个班级,学员482名。全区离退休干部工资均能按时足额发放,医疗费按政策规定报销。并经常开展保健、健康咨询等讲座活动,每隔一年为老干部进行一次体检。认真做好老干部信访工作,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发挥离退休老干部优势,广泛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建立区、街、居(村)3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网络92个。指导基层关工委开展思想教育、帮教失足青少年、帮助就业和帮困活动。
  2000年,老干部局工作对象497名离休和退休干部,12个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迄2011年,工作对象为971名离休和退休干部。
  第五节宣传教育党员教育 1981年,组织全区党员进行学习《决议》的问卷测验。
  1982年,举办了全区副局长以下党员干部轮训班。
  1983年,举办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读书班。
  1984年,举办中层领导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培训班。
  1983年,举办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读书班。
  1984年,举办中层领导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培训班。
  1986年,分两期对全区副局级以上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基本常识的学习。
  1987 -1995年,举办科级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31个,培训干部1 550人次。
  1988年11月,对全区党员干部集中教育,25天分4个阶段进行三大专题学习。截至1989年,10年共轮训党员9 969人次。举办1985年以来入党的新党员轮训11期。
  此后,从区直机关干部中先后5批选派110名中青年干部到街道、企业挂职锻炼,期限一年;选送6名青年干部分别到省院校、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等地学习,选派29名中青年干部到沿海县区跟班挂职学习。
  1996年,制定全区1996 - 200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实施教育培训。是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培训干部894人次。
  1997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培训干部1244人次,选送9名干部到党校学习。截至是年,通过举办脱产、不脱产培训,培训党员12 868人次。
  1998年始,广泛开展党员争创“五个一流”和“争做表率”活动,至1999年年底,评出“五个一流”达标党员175名。两年来,举办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干部455人次,后备干部364人次。抽调300名年轻干部到居委会锻炼。同年,培训1996年以来入党的新党员1 436人次。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坚决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件》和相关规定,积极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按照组织考察和民主测评相结合原则,1997年,考察科级班子45个,考察科级领导干部177人。
  1998年3月,制定加强领导干部管理七项制度,把廉洁勤政、遵纪守法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与公检法、纪委等执法执纪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定,在选拔使用干部上,认真听取纪委、司法机关的意见。推行对党政职能部门部分领导干部实行公开选拔。至1999年,共考察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354人次,对49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同年7月,根据中央在党内抓紧处理和解决邪教“法轮功”问题的部署,在全区党员中集中开展了教育活动。
  2000年3月14日始,至同年5月15日,历时两个月,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并成立“三讲”教育办公室,组成6个调查组深入到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单位召开座谈会,听取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共组织座谈300余人次。收集到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意见163条。经认真摆查,形成了班子和个人初步剖析材料。后又进行大范围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班子材料满意度平均为95%,班子成员材料满意度也达到93.2%。
  理论学习 1981年5月,区委就全区党员干部学习提出指导意见,12月,对全区机关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测验。1982年,组织全区科以上的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10月,安排中共十二大有关文件集中学习。
  1983年7-9月,举办两期《邓小平文选》读书班,全区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学习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10月,组织全区党员学习《整党》决定。
  1984年12月,组织学习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 1985年12月5日起,在全区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活动。
  1986年1月,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人在中央机关干部大会上重要讲话,并将讲话精神落实到认真抓好全区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上来。4月始,尤其8月中共浔阳区委党校成立后,采取集中办班和分散办学两种方法对全区在职干部进行正规化理论教育,开办两期,哲学、法律常识学习班,每期6天,共有200多名干部参加学习,较系统地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9月至1987年2月,举办全区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十二届六中全会文件的培训班,采取分散读书、专题辅导、举办讲座、培训骨干、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全区党员、干部进行轮训。
  1987年2-5月,在全区开展生产力标准学习讨化,为加强学习效果,组织30余名干部下到各行政村开展工作。9月10日至10月20日期间,集中40天的时间在全区全面开展“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深入学习讨论生产力标准”活动;12月,中共十三大召开后,组织全区党员、干部通过初读、精读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系统地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
  1988年8月中旬,在全区开展“深化改革、开放”理论研讨活动,领导干部撰写文章,阐述观点,随后又集中40天时间在全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活动,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地解放思想,鼓足工作干劲。
  1989年11月,举办3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轮训以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结合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搞好干部正规化理论学习。
  1991年1 1月,继续举办全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专题培训班,对考试合格者颁发学习证书。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发表后,在全区开展“四个一点”即:思想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发展更快一点学习讨论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和专题学习等形式对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进行深入学习,并将讲话的精神落实到实践中;10月19日,区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的通知》,全区各单位班子成员通过采取中心组或短期轮训形式集中学习,其他党员、一般干部以自学为主,利用每周“二、五”学习日或党、团员活动日,集中组织座谈讨论,使中共十四大精神深入到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
  1994年10月,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全区进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基本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
  1996年年初,全区开展“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经济大发展”三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努力地更新自我,摆正位置,强化敬业精神,开拓主人翁意识,使全区工作有较大起色;10月,全区开展深入贯彻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在全区努力营造精神文明创建良好氛围。
  1997年3月,组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江泽民致悼词》、《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3篇重要文献,以此深切缅怀邓小平;10月,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学习中共十五大报告,领会精神实质,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工作中去。
  2011年,全区共组织各类宣讲20余场,受教育干部群众达6 000余人(次)。
  第六节统一战线政治教育20世纪50年代初,市委经常举办政治讲习会,邀请工商、宗教界和无党派知名人士参加,学习研讨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时事,帮助他们认清形势,提高政治觉悟,促进自我教育。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又动员各级工商联组织工商界反复学习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增强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至1956年顺利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中期,还先后选送工商界代表和党外知名人士10余人,分别参加省工商业者讲习班和省、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借以提高统战知识水平。
  人事安排新中国成立后,市委十分重视培养选拔党外人才,吸收安排各界代表人物参加政权、政协组织,发挥其参政议政作用。1949年10月到1953年9月召开的一至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均有工商、宗教界代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1954年3月至1965年11月选举产生的一至六届市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共有非中共党委15人,先后或连续拉任三届以上的有7人;其中1956年12月选举的第二届市人民委员会,非中共委员有8人(内副市长1人),占38.1%。
  落实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5年年底,区委全面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复查并全部改正错划“右派”147人、“中右”46人,其中恢复党籍12人,恢复公职68人,工资明显偏低给予提高工资标准28人;对受株连失去工作或城镇户口的家属给予重新安置,对生活特困的4户发放补助费共计1 800元。复查平反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误处分的知识分子111人,其中判刑劳改2人改判无罪,开除公职22人恢复工作、补发工资。落实原工商者政策23人,其中恢复本人及其家属城镇户口87人,重新安排工作14人,补发被扣发工资29 361. 45元和定息296. 44元,退赔被查抄财物折价5 003. 08元;对已故4人按规定发给安葬费、抚恤金和生活困难补助费,其中享受定期抚恤遗嘱1人,每月25元。落实起义投诚政策11人,全部取消政治运动中所戴的“反革命分子”帽子,同时纠正错误判刑劳改4人,重新安排失去公职5人,恢复城镇户口2户共11人,发放定期定量困难补助4人、一次性补助4户共2 400元(有关落实“三胞”政策情况,详见《民政》“综合政务”章)。
  第七节纪律检查党纪教育1980年5月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迄2010年共发放知识读本5000余册,组织7次全区党员干部党纪政纪条规知识测试,参测党员干部3千人次,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参测率达100%。
  案件查处 1983年以来,截至2011年年底,共处理违纪案件89件,其中大要案24件,涉及科级干部16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 000余万元。89人受到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19人,留党察看8人,党内严重警告33人,党内警告29人。所办每一案件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定性准确,无一起冤、假、错案出现。
  第八节来信来访建区初期,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由区委办公室指定专人兼管。1984年9月,成立浔阳区信访办公室,区委、区政府各设一办公室,1986年9月归口区委领导。1998年中共九江市浔阳区委下发《关于区委、区政府领导成员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每月1日和15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候接待来访群众,解决或解答来访群众所提问题。
  1980 -1998年,共受理群众来信1 083件,来访1 117人次。其中,省委、省政府交办29件。
  1980 - 1985年,受理群众来信371件,来访160人次,大部分是要求平反、落实政策,解决“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1986 - 1991年,共受理群众来信405件,来访307人次。
  1992 - 1995年,共受理群众来信209件,来访335人次,其中集体上访22批249人次,主要反映城市卫生管理方面问题,如厕所和垃圾清扫、清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商品市场竞争激烈,工商、企业发生重大变化,信访工作也发生新的变化,群众反映的问题由一般生活琐事,转向要求重新就业和社会保障,上访形式由单一型走向多人集体上访。
  1996 - 1998年,共受理群众来信98件,来访315人次。主要是城市建设、拆迁、安置,企业不景气,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环境污染及管理中的问题。 1999 - 2005年,共受理群众来份2 225批4 105人次,主要涉及企业社保、医保、退养费,办理房产证,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
  2006 - 2011年,共受现群众来信来访807批2 351人次,主要涉及城镇房屋拆迁,行政执法活动,农村土地征用,城市居民生活困难等问题。第二章中国国民党浔阳地方组织第一节组织中国国民党九江市党部1922年6月10日,在国民党江西临时省党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赵醒依(中共党员)的指导下,中国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成立,严燕僧(中共党员)为党部常委,易虚(中共党员)为组织部主任,曾宪明为农工部主任,王子平、胡骏龄、饶柳门为党部委员。1926年秋,为遏制国民党右派势力,在中共九江特别支部书记曾延生支持下,改组九江市党部,严燕僧任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张如龙任宣传部部长,严运生任青年部部长,王子平任主任秘书,饶伯勋任商民部部长,周逸樵任妇女部部长,饶柳门任监察委员。至1927年春,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在小池口、港口、黄老门、马楚等地成立7个区党部,在辖区各乡成立25个分部。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8月15日,九江警备司令部出动军警查封国民党市党部,市党部被迫解散。
  中国国民党九江县党部 1927年1月底,于阎家渡成立国民党九江县党部,李鸿翥为主任委员,许德瑗为副主任委员,李振时、高伯翰、高传贤、孙墨千、王若渊、陈亚民、程孝安为委员。2月,县党部四处征集党员,强迫市党部所属乡村区党部、区分部摘下牌子,以县党部牌子取而代之,又拼凑“九十三乡农民代表团”进城请愿。3月17日欺骗数百农民进城示威游行,捣毁市党部和总工会。4月4日,国民党右派所把持的九江县党部被九江工人纠察队取缔,另行组建以左派为骨干的九江县党部。8月5日,组建后的县党部被九江警备司令部查封,右派再次把持县党部领导权。
  1928年秋,县党部设党务指导委员会,重新登记党员。1929年,全县设区党部3个,直属区分部1个,党员580人。同年11月,改指导委员会为执行委员会,汪树人等18人当选为执行委员。
  1931年8月,国民党江西省委执委指派余省吾等组成国民党九江县党部和整理委员会,次年委员会改组,主要任务是“清共”。1933年,县党部由委员制改为干事制,干事为负责人,下设助理干事。1937年春,对全县党员进行总登记。1938年秋,九江沦陷,县党部不宣而散。1939年年底,将干事负责制改为书记长负责制。1940年10月,张明春任书记长。以后,朱子昌、施竹三、沈香泉、吴仕伟相继任书记长。 1945年8月15日军投降后,县党部先后由张伦淇、熊开化、周炜文任书记长。
  1947年10月,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县党部设执行委员会,任英华任书记长。1948年,辖区党部3个、区分部174个,党员1 653人。
  1949年5月1日,张国忠任书记长。5月17日九江解放,县党部及下属组织瓦解。
  第二节党务中国国民党在浔阳的活动,均受制于中央党部和省党部,通过九江县党部及区党部、区分部进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辛亥革命前,中国同盟会在九江设立分部,进行秘密活动。九江爱国青年蔡公时、徐秀钧、张世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九江开展革命活动,组建浔阳阅书报社传播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运动新军起义。李烈钧、时倚芳、杨赓笙先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宣统三年(1911)8月19日,武昌革命党人首义胜利的消息传到九江后,九江同盟会员联络驻浔新军,于9月2日夜间发难,响应武昌起义,宣布脱离清政府。并于9月3日成立中华民国九江军政分府,李烈钧任九江军政分府参谋总长。策动南昌光复,驰援皖鄂革命。1912年2月,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李烈钧为反对袁世凯,特邀孙中山来赣拟建大本营。同年10月29日,孙中山到达九江,出席各界民众欢迎大会,发表演说,并乘船视察了九江至彭泽的长江水域。
  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李烈钧在孙中山和各省革命党人的支持下,于1913年7月11日通电讨袁,率起义军占领湖口,宣布江西独立。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境内九江市党部根据“改善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容纳革命分子”的宗旨,与共产党合作。在九江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参与国民党活动,使九江的国民党组织迅速发展。广泛发动民众,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响应北伐,炸沉军阀孙传芳征作军用的“江永”轮。同时,积极开展工农活动,成立工会、农会,宣传反军阀混战,反贪官污吏,反封建礼教;发动妇女放小脚,剪长发;提倡婚姻自主,争取解放;开展禁吸鸦片、严禁赌博活动;兴办国民小学,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国民党在九江的活动进入反动时期。为紧急应变,按中共中央军事部长周恩来的部署,共产党人吴玉章、林伯渠以国民党员身份于同年7月中下旬在浔阳建立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办事处,先后接待国民党左派人士宋庆龄和中共中央领导多人,并成功策划了南昌起义。
  1928年以后,国民党坚持整理党务,查封工会、农会,清共反共,迫害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越发走向反动。直至1949年5月九江解放,其在浔阳境内的组织瓦解时止,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第三章民主党派第一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浔阳地方组织工组织建设1951年10月,民革江西省分部筹委会委员廖超伦来九江,会同辛焕镒、曹绍琼筹建民革九江市筹备委员会。1952年8月3日,正式成立民革九江市支部筹备委员会,有党员30人。民革九江市组织成立后,贯彻民革中央的政治路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积极参政议政,广泛联系社会人士,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开展促进祖国统一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3年8月23日,民革九江市支部筹委会召开党员大会,成立民革九江市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产生委员会委员5人,候补委员3人。郑丹、曹绍琼为正、副主任委员,下设组织、宣传、秘书组3个办事机构,有党员45人。1955 - 1965年,按章程选举产生民革九江市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委员会,各届委员会先后设置组织处(组)、宣传处(组)、秘书处(组)、社会联络委员会等办事机构。至1965年年底,有机关直属小组、社会支部、机关综合支部、企业支部等基层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遭冲击,活动停止。1979年9月27日,中共九江市委召开九江市各民主党派有关人员会议,宣布恢复各民主党派组织活动。民革即成立临时领导小组,曹绍琼、吴健农任正、副组长。1980年3月,基层组织恢复活动。1989年6月,成立民革九江市浔阳区支部,成员11人,姜农瑞任支部主委。1992年,民革九江市浔阳区支部撤销,其成员列入市内各行业支部。2007年12月,民革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程便峰。2010年,浔阳区有民革成员9名。
  2011年,民革九江市委共辖15个支部、1个总支和1个直属小组。其中,浔阳区境有机关支部、一支部、二支部、老年支部、民生支部、文艺支部、卫生支部、教育支部、九江学院支部与炼油厂小组。共有党员308名。
  主要活动民革九江市地方组织自筹建开始,组织党员学习民革史、党章,以加强党员对民革历史、性质、任务的了解;学习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加深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理解,认识民革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957年年底反右斗争基本结束后,民革党员严惠铎、方秀峰、姜尧天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郭剑萍等12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爱粮积极分子、爱国储蓄积极分子、扫盲积极分子。1958年4月,郑丹、吴健农、刘光仪当选九江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至“文化大革命”前,民革党员被选为省、市、区人大代表,人民政府委员有17人次,被推荐省、市、区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有47人次。曹绍琼、陈烈还分别担任市文化局、卫生局正副局长实职。
  2011年,浔阳区支部获全省参政议政先进基层支部。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 1935年秋,九江爱国青年许杰夫在南昌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许返回九江后,以映庐水电公司经理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地下活动。发展熊渭(商会会长)、李群化(兴中纱厂厂长)、郑丹(老同盟会会员)、潘荣秋4名盟员,于同年11月建立民盟九江地下联络点。1948年初秋,李柱受省“临工会”委派,到九江与许杰夫联系,11月正式建立民盟九江联络组,许杰夫任组长。
  1949年9月,根据民盟江西省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关于盟员重新登记,整顿组织工作”的指示,九江参加重新登记盟员共5人,即许杰夫、郑丹、李群化、潘荣秋、陈文彬,另有民盟南昌市支部委员会转入九江市的李鸿怡。完成组织整顿后,根据民盟一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从“以整顿巩固为主”,改为以“发展为主,同时巩固”,民盟九江联络组开始了发展盟员和健全机构工作。至1951年2月,发展杨光辉、朱克文、周忠等14人人盟。在整顿和发展基础上,经民盟江西省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九江民盟于1951年2月23日召开民盟盟员大会,正式成立民盟九江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临工会)。经过一年多工作,至1952年5月,新发展盟员49人,并组建一中、二中、九师、小教、机关企业5个区分部。同年6月30日召开市第一次盟员大会,出席大会盟员54人,选出民盟九江市分部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郑丹,市分部下辖5个区分部。1956年8月,民盟九江市分部改称为民盟九江市委员会,基层组织分部改为支部委员会。
  至1989年12月,民盟九江市委员会共召开了11次盟员大会(其中第十一届为盟员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了各届委员会。市委会机关设置组织部、宣传部,第十一届委员会增设秘书长、文教科技工作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至1990年年初,市委会下辖15个基层支部,有盟员239人,成员遍及文艺、教育、科技等部门,其中文教界盟员占81%,75%以上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有副厅级干部2人,副处级以上干部5人,科级以上干部27人,安排特邀检察员、监察员各1人。浔阳区建区时就已有民盟成员。20世纪90年代,民盟在浔阳区又发展了部分成员,至1998年年底,浔阳区有民盟成员6名。1999年12月,民盟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瞿畅。
  2005年,民盟浔阳区有一、二、三、四支部和机关支部、九江学院支部。总称浔阳总支。是年,浔阳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
  2011年,民盟九江市委共有2个总支、17个支部。其中,在浔阳区境内有九江学院总支1个,支部14个。
  主要活动1948年11月,民盟九江联络组秘密成立后,便设法与中共取得联系,争取中共的支持与帮助。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准备强渡长江,国民党九江当局趁机增加“戡乱捐”税,九江城人心浮动。盟员许杰夫以映庐水电公司经理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地下活动,率领盟员油印散发《新民主主义论》《关于工商业政策》等书刊,宣传中共政策,消除市民的疑虑,发动工商界进行抵制,由商会邀请税务局长徐广今商谈,组织几百名工商界人士围徐住处,提出反对增税要求,迫使徐当场签字取消“戡乱捐”。
  1949年5月上旬,九江解放前夕。驻守九江的九江县自卫大队300余人的武装及国民党军警部队,企图在逃离九江之前炸毁码头、电厂、龙开河铁桥、赛城湖大桥。民盟九江联络组闻讯后,经商议,由盟员郑丹利用亲戚关系做九江县自卫队实权人物副大队长陈文彬(陈为郑的外甥)的工作,争取陈弃暗投明,获得成功。又以商会的名义,宴请国民党驻浔军警头目韩蒙轩,与其周旋,重金收买,取得积极效应,保全了电厂、大桥等设施。5月16日晚,一伙打着中国人民革命军皖鄂赣前进指挥部牌子的武装分子,突然出现在九江城内,勒令许杰夫等把自卫队员、武器及映庐水电公司、兴中纱厂、商会都交出去。民盟九江联络组予以坚决拒绝,并顶住了他们对“映庐”、“兴中”的武装袭击。与此同时,民盟九江联络组筹集银元1700多块,囤积了充足的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积极为解放军进城做物资准备。5月17日清晨,得知解放军已到市区外围,即将进城,联络组通过商会发出告示,通知全城商店开业营业,组织市民夹道欢迎解放军。许杰夫代表民盟九江联络组到东门口迎接,至此九江城区解放。
  九江民盟在进行组织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对盟员的思想教育。解放初期,民盟九江支部边整理业务,边组织盟员学习盟史、章程,以及中共有关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民盟的性质、业务,自觉接受中共的领导;推动盟员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盟员受到教育,得到锻炼。1951年,为欢迎志愿军伤员来九江疗养,13名盟员参加了献血,20名盟员捐献价值160万元人民币(旧人民币,下同)的慰劳品;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市盟员共捐人民币1 439万元。盟员许杰夫动员映庐水电公司资方捐献人民币5 000万元,盟员李群化动员兴中纱厂捐献飞机1架。1952年,民盟九江地方组织积极组织盟员参加文教界思想改造运动,贯彻政治与业务密切结合的方针,通过业务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推动盟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强自我改造,提高思想觉悟。1956年,有5名盟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3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3人被评为九江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提升到领导岗位。1957年6月至1966年6月,民盟组织与其他民主党派一样,历经“反右…‘三面红旗”运动的考验与洗礼。这一时期,民盟九江地方组织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组织盟员政治学习,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的自我改造工作中去。“文化大革命”期间,民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均受冲击,民盟九江地方牌子被摘,房子被占,印信收缴,干部下放,被迫停止了活动,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盟组织恢复活动,民盟九江地方组织在恢复整顿组织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盟员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及其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盟员提高思想认识,配合中共九江市委、市政府为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18名盟员平反昭雪,恢复盟籍,撤销处分;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为“地主”“反革命”的2名盟员平反,恢复名誉;为在“文化大革命”中私房被挤占、财物被查抄的31名盟员按政策发还原房,退还原物,或作经济赔偿。
  解放初期,民盟九江地方组织在中共九江市委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民主改革、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和肃反等一系列重大政治运动,当时参加民主改革的有7人,参加土地改革的有19人。1951年,民盟九江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共九江市委指示,协助宗教界开展“三自”(即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在深入开展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协助有关部门破获了九江天主堂的反动组织——圣母军。1957年,协助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当时市盟员担任市人大代表的有9人次,市政协委员7人次,省人大代表3人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盟九江市委更加努力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中发挥参政党作用。第三节中国民主建国会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1956年,九江万兆彩等10人由民建南昌市委吸收人会,随即筹建了民建九江市支部,隶属民建南昌市委会。
  1959年9月,经民建江西省委批准,召开九江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7人,候补委员2人,主委欧阳学京,副主委钱信梅,时有会员30人。1962年、1965年,先后召开2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民建九江市二、三、四届委员会。有会员98人。2005年9月,民建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李军。2007年支部换届,主委徐爱林。区支部曾获民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江西省先进支部称号。2010年,民建九江市委共有12个支部,1个总支。浔阳区境内有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四支部、机关支部、九江学院支部6个支部,合称浔阳总支部。至2011年,民建浔阳区支部会员19人。
  主要活动民建九江市地方组织,自筹建之日起,将“推动会员及民族工商业者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参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参政议政”作为主要任务。“文化大革命”前,侧重抓推动会员投入“五反”“整风反右”“三面红旗”及“比学赶帮超”等项政治、大生产运动,从中经受锻炼,接受教育,提高认识,自我改造。1979年,民建九江市地方组织恢复活动后,着力开展平反昭雪工作,为在“整风反右”中错划为“右派分子”的20名会员平反,落实“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房屋、财产退还和赔偿。
  第四节中国农工民主党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与全国农工党的建立与发展同步进行,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市党员发展达1 800人,并建有民主自卫军2个纵队、5个支队,武装人员近3 000名,枪械约1000支,在歼击九江的国民党县政府和警察局的反动武装及和平解放修水县等斗争中,贡献了力量。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夏,根据中央和省指示,全市各县先后进行组织整顿,1950年冬完成整顿任务,只保留九江、永修、修水3个县的组织,重新登记的党员为47人。1950年10月,农工党九江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徐上达为主委。
  1951年,根据农工党中央关于党的组织工作今后以“大中城市为主,以中上层为主,以工程技术员为主的”指示,农工党九江市重新发展组织,而永修和修水县则以巩固组织为主,停止了组织发展工作。市区先后建立人民银行、石油公司、九师附小、第三小学、机关直属5个支部。1953年,党员由6人发展到33人,并交叉有中共党员2人、共青团员2人,为农工党增添了新的血液。1955年,根据中共中央统战的分工,农工党中央指示,党的组织工作,发展对象由原以工程技术界为主,改以医药卫生界为主。至1957年反右前,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党员发展到65人,其中,医药卫生界25人,占党员总数40%。1957年夏开始“整风反右”运动,组织工作以巩固为主,基本停止发展。
  “文化大革命”中,农工党九江各地方组织,均停止了一切活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79年9月,农工党九江市委员会恢复组织活动。
  2007年12月,农工党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唐平钧。
  2011年,农工党九江市委共有17个支部(总支),其中浔阳区境内有浔阳区支部、机关支部、文教支部、一医院支部、三医院支部、中医院支部、妇幼保健院支部、卫生综合支部、电厂支部、经贸支部、九江学院支部、老干部支部12个支部。
  主要活动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解放前侧重在从事地下的政治斗争和策反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救国的方针政策。在九江将要解放的前夕,农工党九江地方组织利用党的《政治通讯》期刊,揭露反动派诬蔑共产党“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的反动谣言。永修县伪教长吴迁枢、伪电台台长周自清、九江县大恶霸张起滔乘机制造混乱,扰乱人心,该县农工党地方组织得知后,积极开展政策教育,使之渐安,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与此同时,先后策反了时驻九江的国民党第十七纵队中的1个大队、1个迫击炮队,德安县的县大队,九江县的高良、荆林、兰桥、惺予、远康、沙河6个乡公所起义,为迎接九江解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主要抓党员参与中共各项政治运动,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城市的民主改革、“对资产阶级工商业改造”“整风反右”等。在运动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则以面向社会,服务四化,积极参政议政活动为切人点,发挥农工党多高级医务人员优势,在市区先后办起新村医疗站、湓浦特约名医专家门诊部、医专附院医疗服务中心及洗心桥中医咨询门诊部等,共接待患者29 365人次,送医下乡8次,街头义诊11次。201 1年,送5万元非处方药到区福利院等机构。
  第五节中国民主促进会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于1945年12月30日,是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科技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民主党派。
  2011年止,民进九江市委共有15个支部、1个总支,其中浔阳区境内有一中支部、二中支部、三中支部、浔阳区支部、八中支部、直属支部、文化支部、医卫支部、浔东附中支部、职业技术学院支部、九江学院支部1 1个支部和九江学院总支。
  主要活动民进九江地方组织自成立之日起,把会员的自身建设放在首位,适应形势发展,及时组织会员学习时事政治、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投身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调查,借以锻炼自己,提高思想认识,达到自身建设的目的。
  民进会会员中,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7人(其中常委3人),区政协委员4人(其中常委3人),区人大代表2人。在政协、人大会议期间的书面提案和建议,仅1989年至1990年就有《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议电视台增加教学内容》《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对浔阳区管中学的看法》第16件。
  1990年,会员吴光才为庆祝亚运会在中国举办,先后在浔阳楼、翠竹园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将20幅书法作品赠送给亚运会。此外,民进会还积极开展“三胞”联谊活动。会员姚剑云去美国、加拿大探亲访友之余,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侨胞回国投资办厂,支援祖国建设。
  第六节九三学社浔阳地方组织组织建设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民主党派,1944年由许德珩等人发起爱国文教科技界人士创立。1987年开始在浔阳区发展成员,共有九三学社成员3名。
  2011年,九三学社在九江有10个支社,其中浔阳区境内设有石化支社、电厂片区支社、师专支社(又称九江学院支社)、城东支社、城西支社、医药卫生支社、机关支社8个支社。12月,九三学社浔阳区支部成立,主委何盛杉。
  主要活动九三学社九江地方组织还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协助将原昌港中医学校移至九江,办成九江专修学院,促成学院开办全省首家中专层次的春蕾班,并资助贫困女孩20余名继续升学。
  第四章人民团体第一节工会组织机构浔阳向为九江治所,是长江中游汉宁间重镇和经济活动中心,也是产生近代工人最早处所,建立工会组织亦最早。1926年1 1月5日,北伐军光复九江不久,即建立以彭江为委员长的市总工会。随后,相继组建码头总工会、南浔铁路总工会、职业总工会、产业总工会、洋务总工会、店员总工会和邮务、瓷业、建筑等30多个行业工会。工会会员由2 000余人迅速发展到万余人。大革命期间,工人运动以浔阳为基地,虽有挫折,但延续不断,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1949年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浔阳,7月16日,成立以王泽民为主任的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2月31日,九江铁路车务段工会,招商局九江分局海员工会相继成立。1950年5月14日,市纺织工会成立;15日,市搬运(码头)工会成立;6月4日,市店员工会成立;8日,市机关工会成立。6月10日,市总工会成立,主席王泽民。1953年11月1日,市总工会改名市工会联合会,主席王培元。
  1980年区总工会成立。1987年,区职工物价监督检查分站成立。1989年5月,区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成立;1989年5月,区送温暖基金委员会成立,办公室设在区工会。20世纪90年代初,区工会开始在金鸡坡街道进行建立乡镇企业工会组织的试点工作,收到良好效果后,于90年代末开始全面建立乡镇企业工会组织。1997年12月,区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成立。
  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89年5月29日召开九江市浔阳区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工会主席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区工会委员15名,其中常委7名,选举产生经费审查委员5名,女职工委员会委员10名。
  第二次代表大会:1994年10月13日召开九江市浔阳区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工会主席作《动员和团结全区职工,为加快浔阳经济建设步伐作出新贡献》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区工会委员17名,其中常委6名,选举产生经费审查委员5名,女职工委员会委员6名。
  第三次代表大会:1999年10月29日召开九江市浔阳区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工会主席作《高举旗帜,坚定信心,团结依靠全区职工,为建设二十一世纪繁荣富强的浔阳而奋斗》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区工会委员17名,其中常委7名,选举产生经费审查委员5名,女职工委员会委员6名。
  主要活动维权工作:1987年,区职工物价监督检查分站成立。主要工作是抑制哄抬物价、缺斤少两,配合、参与物价部门检查市场物价。
  1994年开始建立特困职工档案,定期走访、帮助困难职工,为特困职工生活排忧解难;同时成立职工互助会,鼓励职工互相帮扶,并对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重大困难进行帮扶。
  2003年起草制定区劳模管理办法,完善劳模评选、奖励、宣传等方面规章制度。成立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劳动争议的调查仲裁。
  2005年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进城务工人员帮扶中心。同年在过去评选劳模管理办法基础上,出台劳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劳模评选和管理工作。
  慰问走访:2001年春节前夕,区总工会走访慰问全区特困职工97人,发放慰问金21 856元,期间,区委区政府领导亲自带队对部分劳模和特困职工进行走访慰问; 4月29日,召开区劳模座谈会。
  2002年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特困职工180余户,发放慰问金2万多元。7月29日至8月2日,组织劳模赴庐山疗养。
  2003年春节前夕,区总工会经过多方筹集,向132户特困职工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23 750元; 2004年春节前夕,向77户特困职工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17 660元。6月28日,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和区进城务工人员维权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并正式投入运行。区总工会在全区倡导“我为困难职工献爱心”每人捐助1元钱活动,在揭牌仪式现场共收到工会会员9 000余元个人捐款。9月,浔阳区总工会、浔阳区人事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最低工资规定》宣传咨询周活动,并于6日在区劳动力市场广场开展现场咨询,活动现场以政策咨询和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进行。
  2005年春节期间认真做好送温暖活动,走访120余户困难家庭,发放慰问品、慰问金13 000多元。 职工文体活动:2001年9月29日,与区体委联合举办区职工拔河比赛及“同舟共济”比赛;12月31日,与区体育局合作举办元旦环湖长跑。 2002年2月28日,举行庆“三八”法律知识竞赛;5月1-7日,举办浔阳区第三届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览;7月19日,举行浔阳区职工游泳比赛。
  2003年7月18日,举办浔阳区第三届职工游泳比赛。
  2004年4月29日上午,组织百人合唱队参加在白水湖公园举行的“激情的五月,崛起的九江”合唱比赛,区合唱队获“特等奖”;5月1日,参加全市在烟水亭广场举办“劳动、创造.奉献、崛起”主人翁风采展,区总工会制作“朝阳喷薄春无限”展版,经过市民和评委评选获一等奖;5月10日,在农工商超市广场举行“火红的五月、奋进的社区”文艺汇演,来自17个社区业余表演队160余人参加演出;6月12 -13日,区总工会和区体育局举办区全民健身棋类比赛;7月28日,浔阳区总工会和体育局在二电厂游泳池举办区第四届职工游泳比赛;12月30日,由区体育局、总工会联合举办迎元旦环湖长跑比赛在南门湖畔举行。
  2005年5月20日,区体育局和区总工会在庐山好汉坡联合举办区全民健身周登山比赛;6月12日上午,区体育局、区妇联、区总工会共同举办健身周家庭趣味运动会,来自全区130余个家庭代表队参加活动。
  2008年3月,组织区职工参加迎奥运庆“五一”全市职工书、画、摄影展;4月,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增强职工迎奥运和健身意识,举办全区职工迎奥运、庆五一“新太子”杯拔河比赛。
  2009年8月,筹集资金3万元,对15名家庭困难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9月,举办区“职工杯”拔河大寒。
  2010年5月,参与建区30周年活动,举办有500多名职工参加的“安康怀”环湖走比赛。 2011年,重点延伸非公企业工会建会,从48家增至l 347家,非公企业工会会员从8 000人增至6万人。
  第二节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机构 1980年5月,共青团浔阳区委员会成立,内设组织、宣传、少先队等部门。设立18个区属团组织。其中,基层团委6个,直属总支7个,直属支部3个,全区共设立67个基层团支部,全区共配备团干89名。
  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82年4月12- 15日在滨兴街道办事处礼堂召开。大会正式代表107名,列席代表4名。其中女代表51名,占代表总数47. 660-/0。大会听取团区委书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建设“两个文明”贡献青春》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浔阳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3人、候补委员2人,14日,第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团区委常委5人,刘爱琴当选团区委书记。
  第二次代表大会:1986年11月27 - 28日在区政府六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正式代表126名,列席代表4名,其中代表中女代表54名,占代表总数43%。大会听取团委书记《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改革信念,为振兴浔阳贡献青春》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浔阳区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7名、候补委员2名。二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团区委常委5人。
  第三次代表大会:1989年1 1月22 - 23日在区政府六楼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正式代表101名,列席代表4名,其中女代表47名,占代表总数47%。少数民族代表2名。大会听取团委书记作《坚定信念跟党走,艰苦创业建浔阳,为培养下一代“四有”新人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浔阳区委三届委员会委员17名、候补委员2名,三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团区委常委6人。
  第四次代表大会:1993年11月9-10日在区政府六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正式代表91名,列席代表12人。代表中女代表39名,占代表总数43%,大会听取团区委书记《把握机遇,奋力开拓,为全区经济建设超常规发展建功立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浔阳区委四届委员会委员17名、候补委员2名。四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团区委常委5人、团区委书记1人、区委副书记1人。
  第五次代表大会:1999年10月26日在区综合楼十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正式代表1 15名。其中女代表56名,占代表总数48.7%,大会听取团区委书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浔阳跨世纪辉煌腾飞而奋斗》工作报告。选举出共青团浔阳区五届委员会委员17名、候补委员2名。五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团区委常委7人、团区委书记1人、团区委副书记1人。
  主要活动1980 - 1982年,组织全区团员青年学习中共六中全会精神和决议,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组织劳动竞赛,帮教失足青少年,在市总工会举办集体婚礼,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送温暖”活动。针对青年特点,开展各项活动。如举行儿童联欢游园大会,组织植树造林,组织春游、祭扫烈士墓,举办歌咏比赛,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环湖赛跑等比赛。
  1983 - 1986年,举行朱勇烈士事迹报告会,广泛开展“前线战士流血牺牲,后方青年怎么办”大讨论;举办“向老区人民表心意”捐献活动,共捐衣物18 072件,粮票18 797斤,现金2 556元,学习用品500余件。1986年6月,开展10法l条例学习,1月学l法,学完1法考l法的活动;学雷锋,树新风,广泛开展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创办浔阳区青年婚姻介绍所及《浔阳团讯》。在城市创“三优”活动中,组织团员青年走上街头宣传城管规定,设立街头宣传岗进行义务宣传,义务服务活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50周年纪念日,举行火炬环城赛跑,请老红军作报告,举行纪念会师演唱会。同年,参加由团市委在南湖宾馆举办的100对青年集体婚礼;举办振兴中华百题竞赛,振兴浔阳读书会、演讲会、祖国颂文艺汇演、篮球赛、新年冬季长跑等活动,调动广大青少年大干四化热情;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常识百题有奖竞赛,培训普法宣传员,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1987 - 1989年,为提高团员青年拒腐防变能力,举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辅导报告;组织团员青年听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徐洪钢和老山前线二等功臣、特等残疾军人胡卫华事迹报告,广泛开展寻查革命史迹,咏唱革命歌曲,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成立“城管宣传队”和“青年治安巡逻队”走上街头宣传《六个城管暂行规定》、《市民公约》,维护社会治安;组织开展“五小”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经推荐,本区团干汪建设获“全国第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单项第一名。
  1990 - 1993年,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举办“我爱中华”“党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向八一献礼”等主题活动;举办青年周末俱乐部活动、国际交谊舞大赛、1992浔阳青春时装大赛等活动;组织青年参加“百家团组织爱国储蓄”活动,完成任务2万余元,之后,为希望工程捐款4 000多元,为灾区捐款7 000余元,衣物2万余件;开展“双增双节”“五小”竞赛和“提合理建议”等活动,增创经济效益近l8 100元,取得”五小”成果15项;利用“双杯”龙舟赛在本市举行的契机,广泛开展劳动创造活动,通过代售灯会、龙舟赛入场券,创活动经费2 000余元。参加团市委举办“双杯”赛礼仪小姐竞选,湓浦街道团员张冬梅入围并参加大会期间礼仪服务。组织少年儿童制作千份精美贺卡悬挂主席台两侧,得到中外嘉宾赞誉;创办“爱之桥”婚姻服务部,解决大龄青年婚姻大事,为团组织筹集部分活动经费。
  1994 - 2010年,组织举办少儿百米长卷绘画活动喜迎香港回归;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组织青年自编自演适合农村文艺节目,送至金鸡坡街道;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送温暖等活动;举办“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万人签名活动;配合市区创建文明城,广泛开展创青年文明社区、青年文明号等活动;举办“寻红军足迹,树革命理想”读书作文演讲等系列活动。
  少年先锋队工作1980年,组织全区各学校开展“双爱”教育活动,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1981年“六一”儿童节,对在少先队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4个少先队大队部,37个红花中队,102个红花少年,25名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组织少先队员在街道及交通路上设立宣传监督岗,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教育。至1982年,全区建立185个少先队中队,740个小队,配备大队辅导员13人、中队辅导员185人。
  1983 -1986年,组织龙山小学四㈠中队读报组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少年儿童读书读报会”;遵照团中央“把少年儿童都组织起来”精神,把“全团带队”工作作为一次重要任务来抓,全区实现“红领巾区”;围绕张海迪赠送全区少先队100条红领巾,在全区少年儿童中开展“争戴海迪姐姐红领巾”活动,“六一”儿童节,全区召开佩带海迪姐姐红领巾大会。
  1987 - 1989年,组织开展“争做振兴浔阳小星星”“我为城市三优添光彩”“红领巾读书读报”等系列活动。1987年“六一”儿童节,举行全区各小学鼓号队大巡游活动。
  1989 - 1993年,成立“小交通警察”中队,广泛宣传交通法规,增强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柴桑小学获“全国交通法规宣传活动先进集体”;成立红领巾理事会、红领巾储蓄银行,促使少先队工作更加规范化;为办好龙舟赛,组织少先队员争当文明小市民,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打扫,为大赛创造优美环境。
  1993 - 1999年,普遍开展创“五星雏鹰行动”“手拉手”“雏鹰假日小队”等活动。
  199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2002年,举办“体验教育成果展”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制作“红领巾110主人”“环保护绿小队”“禁赌先锋”“科普博士”“快乐文娱”“我帮妈妈洗脚”“当一天家”“小播音员”“少年军姿”“小交警”“卖报员”等系列体验图片在市区中心广场展出,给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印象。2003年,举办“体验教育成果展示会”活动。柴桑小学获全国体验教育三等奖,希望小学荣获全省体验教育二等奖。
  2003年8月,组织少先队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红领巾心向党”为主题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对全区广大少先队员进行公民道德、民族精神教育。
  2004年5月始,在全区开展“爱心助成长”活动。在东风小学举行“爱心助成长”活动启动仪式。
  2005年9月,在全区各校以主题队会、给家长写一封信、与家长进行交流等形式开展活动。13日,在湖滨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仪式上,500多户家庭和8名少先队员被评为首批“市容监督志愿家庭”及“红领巾监督员”,仪式结束后,雏鹰少年志愿者和家长们一起在市区主干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月,以争创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试点单位为契机,在龙山小学举行创建试点单位启动仪式。仪式上,成立浔阳区青少年维权工作站,开通维权热线。
  2006年2月,召开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3月12日,团区委得知湖滨小学及柴桑小学曹开诚和江明民2同学因患白血病急需医疗费,立即组织全区少先队员捐款人民币44 264元。4月,以少先队有形化建设为重点,开展创建“红领巾示范学校”活动。柴桑小学被评为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湖滨小学、龙山小学、东风小学被评为市“红领巾示范学校”,都昌团县委组织少先队工作者两次到浔观摩少先队有形化建设。同月,组织全区大队辅导员赴南京中山小学参观学习少先队工作。同月28日,在东风小学启动“浔阳区彬彬有礼过马路宣讲团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彬彬有礼平安行活动。“六一”期间,联合团市委等6家单位举办“圆六一心愿”活动。帮助来自全市61名少年儿童完成心愿,并在医专大礼堂举行文艺汇演。9月,结合《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在全省率先制作并推行《中队辅导员工作记载簿》,进一步规范少先队工作。10月,举办“人人行动,美化浔阳”主题队会比赛,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带动家长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共同建设美丽浔阳。12月,联合区文教局对区属14所学校少先队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2007年3月20日,召开全年工作会,总结2006年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部署2007年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表彰2006年度少先队优秀集体。5月29日,举行“我们的六一,我们的红领巾”少先队礼仪文化展演活动。市委副书记刘德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远秀等参加活动。6月,在柴桑小学举办“践行清洁袋,难忘清洁袋,传承清洁袋”文明接力活动,市区主要领导,各校少先队员代表千余人参加活动,新华网进行现场直播。7月,组织部分大队辅导员赴广西实地考察、交流,学习掌握少先队工作先进典型经验。9 -12月,面向全社会开展为“清洁娃娃”征名活动,将征集到的50个候选人在中国浔阳网上进行网上投票,全市少先队员、家长、市民积极参与,共收到选票576 733张。九龙网、九江日报、浔阳晚报等媒体跟踪报道。萍乡等6个市(县)到浔参观学习,签订合作协议,并在本地区进行推广使用。10月,浔阳区“鼓号齐鸣雏鹰飞,我与队旗共成长”少先队礼仪鼓号大赛隆重举行。来自全区14支鼓号队、仪仗队参加。
  2008年3月始,开展“美丽生活袋”创意设计活动。全区14所学校15 000名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共制作近6 000个“美丽生活袋”。经过层层挑选产生264个优秀作品,集中进行广场展示,开展社会评选及赈灾义卖活动。现场义卖1 885元,全部捐给四川灾区。10月,团区委举办“星星火炬,代代相传”少先队礼仪文化展演活动,全区500多名少先队员代表,以少先队主题队会形式,共同欢庆节日。
  2009年6月,开展“歌唱祖国庆六一”诗歌朗诵比赛。8月,组织社区少先队员现场旁听法院庭审。9月,开展“革除陋习,倡导新风,争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拉大手文明行为传递卡活动。10月,开展“庆祝少先队建队60周年”主题队会活动。市委副书记张学军,团省委副书记梅亦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吴锦萍,市政协副主席陈晖出席会议。
  2011年3月,开展“心手相牵、爱在浔阳”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6月,参加“九银杯”青年辩论赛,获第四名。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组织机构区妇女联合会成立于1981年,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20世纪80年代中期编制有6人,工作人员最多时有7人。1998年11月26日,妇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将领导职务名称改为主席、副主席。
  代表大会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1982年7月26 - 28日在市政工程公司礼堂召开,会议代表146名。会议听取和审议区妇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妇联第一届主任1人、副主任1人、常委9人、执委17人。
  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1989年6月15 - 16日在区政府六楼会议室召开,代表138名。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和省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听取和审议区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妇联第二届主任1人、副主任1人、常委6人、执委22人。
  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1998年11月26日,在区综合楼十楼会议室召开,代表159名。会议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和全国妇联“八大”会议精神;听取和审议区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区妇联第三届主席1人、副主席1人、常委7人、执委19人。
  主要活动1981年,结合“五讲、四美”活动,开展创“五好”家庭和“五好”个人活动。评出“五好”家庭和“五好”个人170个(名)。成立区托幼领导小组,开展全区托幼工作大检查两次,评出先进集体1 1个,先进个人19个。
  1982年,评出“三八”红旗手144名、“三八”红旗集体4个、“五好”家庭320名。4月份,在“文明礼貌月”期问,组织“五好”家庭活动积极分子宣讲团到各街道巡回宣讲5场,听众达1 000多人次。“六一”前夕,组织独生子女健美比赛,评出出席市表彰健美儿童12名。
  1983年6月12日,举办区首次幼儿运动会。
  1984年12月- 1985年2月,在全区范围5万户家庭中开展创评“五好”家庭活动,评出“五好”家庭8 854户。
  1985年11月18 - 23日,在全区街道开展妇女工作“百分赛”活动,湓浦街道妇联获103分,评为先进集体。
  1986年1月,成立区幼儿教育研究组,定期研究和指导全区幼儿教学工作。3月,开展“提高妇女素质月”活动。5月,举办幼儿智力竞赛。
  1987年,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周慧琴荣获全国、省“合格家长”称号。
  1988年,区妇联获省、市“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共创“五好家庭”29 658户,文明家庭1 1 455户,文明楼院186栋。
  1989年,开展“四自”教育,组织11场演讲报告会。3月8日,举办“妇女儿童服装表演赛”。1989年,妇联协助有关部门创办61个饮食店、开水店、小商店、医疗站服务网点。全区建立12个党政机关妇委会,19个企业妇代会;建立区、街、居委会三级信访组织138个,配有维权干部384人,接待处理84起群众来访。
  1990年,区妇联开展学雷锋做“四有”新人活动,组织打扫卫生、送温暖、文艺表演等39次,有2223名妇女参加。9月,开展“妇女工作最佳活动”评选。是年,区妇联被评为省托幼工作先进集体。 1992年,全区各妇女组织开展“为龙舟大赛添彩,为九江人民争光”系列活动。举办演唱赛,组织儿童上街“迎双赛、当好小主人”宣传活动。
  1993年,区妇联兴办“九江市富豪家具厂”、“华丽时装店”2个经济实体。
  1994年,区妇联借“国际家庭年”契机,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并组织迎“世妇会”环湖跑、知识竞赛。是年,全区80%以上职业妇女参加“巾帼建功”活动。
  1995年,下发《浔阳区个体园所管理办法》,对个体幼儿园所实行妇代会、街道妇联、区妇联“三级”管理制度。
  1996年,区妇联到市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并组织全区妇女捐衣服2 114件(套)、鞋80双、帽30顶、袜子70双、奶粉食品等。是年,全区70%以上妇女干部通过党校学习获大专学历。
  1997年,开展迎香港回归游园、大合唱等系列活动。全区创建五好文明家庭25 551户,文明楼345栋。在文明楼中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奉献日活动”和“家庭周末志愿者活动”。在全区112个妇代会(100个城区妇代会,12个村妇代会)中开展基层妇代会分类达标工作,经过评比、检查、验收,一类妇代会80个,二类妇代会29个。
  1998年抗洪抢险期间,湓浦街道抢险突击队娘子班在九江长江大堤决而复堵作出重大贡献。被省委书记舒惠国和九江抗洪部队总指挥董万瑞中将誉为“七朵金花耀江堤”,“娘子班”班长张先荣被评为全国妇联抗洪英模。在抗洪抢险同时,浔阳街头掀起自渡江战役以来“双拥”热潮。居委会干部万文娟和沙福兰分别被评为“全国抗洪先进个人”和“全军拥军模范”,受到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1999年,区妇联开展迎澳门回归,庆“六一”家庭游戏等各类活动;成立浔阳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合议庭”;成立“浔阳区《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评估领导小组”。
  是年底,全区人大代表中,女代表50人,占29.6%;区政协女委员34人,占25%;全区各条战线女干部787人,占干部总数49%;其中4人进入区级领导班子,占县级干部15.2%;全区科级女干部50人,占科级干部24%。有65名妇女被全国、省、市、区分别授予“三八”红旗手,8名妇女获劳动模范,226名妇女加入中国共产党。区妇联先后被评为省、市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总评工作一等奖,市调查报告一等奖,市妇女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托幼工作、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区先进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2000年,区妇联以“巾帼创新业”为主题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庆“三八”女子健美操比赛、多次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等活动。
  2001年,区妇联召开区“下岗女工再就业”事迹报告会,6位女同胞报告下岗后再就业历程;举办一期新《婚姻法》知识讲座,有260名妇女干部参加,各基层妇委会也举办相关学习28次,共计1062人次,挂横幅63条,宣传标语1 368条,板报276期。出台《(2001-2010年)浔阳区妇女发展规划》。
  2002年,区妇联举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型知识讲座,共300多人参加;率先拉开“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帷幕,并制订活动实施方案细则,经过努力,全区五好文明家庭总数达42 990户。
  2003年,区妇联将区二轻局、商业局妇女组织合并,成立区经贸委妇委会;组织全区女子拔河赛、“迎新春”联欢会、“秋之恋”专场舞会等活动;建立余家垅社区等5个区级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示范点。
  2004年6月,为推进“全民建设周”活动,区妇联举办区第一届“家庭趣味运动会”。11月,承办市“绿色家庭才艺表演大赛”。
  2005年,区妇联联合浔阳晚报、仁爱医院开展为万名贫困妇女免费体检活动。
  2006年,在远洲大酒店举办女性心理知识讲座。 2007年,与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家庭和谐”论坛,并在浔阳网上开辟专题专栏。
  2008年,在少儿活动中心举办“迎奥运·庆三八”全区健身舞蹈大赛。
  2009年,区妇联连续两年开展“妇女面对面预防艾滋病”项目工作,并通过省妇联验收。
  至2011年,全国和省、市妇联先后在浔阳区开展妇联基层状况、社区妇女维权、社区家庭教育等调研工作,区妇联先后获得省、市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总评工作一等奖,市调查报告一等奖,市妇女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江西省妇联授予“全省妇联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妇联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妇联调研文章比赛三等奖、九江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第一名等荣誉。
  第四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机构1982年10月,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下辖有街道科技协会、老年科技协会和青年科辅学会、医学会等机构。
  1985年4月24日,白水湖街道科技协会成立;4月29日,甘棠街道科技协会成立;5月2日,湓浦街道科技协会成立;8月31日,金鸡坡街道科技协会成立;9月12日,人民路街道科技协会成立。
  同年,还于5月成立区青年科辅学会,会员188人;理事长1人、会长1人。8月,成立区医学会,会员16人,理事长1人、会长1人。
  2005年1月,成立区老年科协,会员300人,会长1人、副会长1人。
  主要活动科普宣传:1985年,创办《浔阳科协》,后改为《浔阳科技》,共印发5 500多份。此外,全区各居委会科普小组共办102个科普宣传黑板报,每月一期,由科普宣传员负责,至2010年,共出9 500多份。板报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精神文明宣传。
  主题活动:2004年,区科协在白水湖公园开展以“崇尚科学,关注未来”为主题的红领巾科普游园主题队日活动,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55周年。
  2007年5月18日,区科协在柴桑小学与市科协、区文教局、区关工委联合举办以“科学、文明、健康、快乐”为主题“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启动仪式。全区15所小学与受聘科普工作者结成“大手拉小手”活动对子。有近2 000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2008年4月13日,在山川岭社区联合举办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九江市“科普之春”暨“节能减排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和动员社区居民自觉参与“节能减排”行动。行动中,向街道各社区居民代表赠送“环保购物袋”、“节能减排三十六计”科普读本以及节能减排科普知识宣传资料1 800册。向山川岭社区授予“九江市节能减排科普示范社区”牌匾。
  同年,10月31日,区科协组织有关社区居民代表100余人参加九江电视台市民议事厅“全民节能,您做到了吗”活动。科普展览:1985年3月,区科协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进行“破除迷信”图片展览,观看者达3万余人。
  1986年8月,与南昌市郊区科协在浔阳城内举办为期3天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优生和老年长寿图片、实物、标本展览。
  1999年8月,区科协与甘棠街道联合主办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揭批邪教“法轮大法”科普图片展览。在为期两天展览中,共有5 000多人次参观展览,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好评。《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和九江有线电视台对展览情况予以报道。
  2007年12月,在区少儿活动中心以“崇尚科学、热爱自然、保护生态”为主题,与浙江省珍稀动物保护协会共同举办2007“科普之冬”大型世界濒危动物展览。
  专题讲座:自1985年以来,组织科普报告会共16次,参加人数达2 894人次。其中较大活动有“企业管理”、区教育学会、医学会的“教育学”、“护理知识”等报告会,听众达684人次。1990年区、街科协举办“科技兴农”“企业管理”“财务税法”等4次报告会。
  2003年,在全国大范围爆发非典型肺炎情况下,区科协组织一场大型预防非典活动讲座,参加人数达500余人,活动受到新闻媒体广泛关注,江西广播电台予以报道。
  2006年9月,区科协邀请国家粮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何再庆到浔为全区干部群众举办《饮食与健康》科普讲座。
  2007年4月,组织科普大使到白水湖街道就淡水养殖、鱼病防治进行科普讲座。参加听讲座渔民300余人。
  2008年5月14日,区科协与九江石化总厂联合邀请市农业局高级农艺专家到金鸡坡街道大塘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当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与农民需求,举办《蔬菜施肥技术》讲座,现场技术咨询。其间,向村民发放科技图书、宣传资料100余本,并送去1吨化肥。
  2009年3月27日,区科协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报告会。区委中心组成员、各单位负责人、社区(村)书记、主任、机关干部职工代表等近200余人参加。
  科技培训:1985年- 2010年,科技培训工作共进行315次,参加培训者达569人次。1985年与区企业局联合主办为期3个月会计培训班,考试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1986年和1987年在金鸡坡街道举办“蔬菜保温育苗”“水稻育秧”技术培训班。1988年对街道企业厂长和经理举办“如何当好厂长、经理”及“精养鱼”培训班。1990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5次,培训人数达359人次。如对农业进行“79601”“821”“秦油”2号油菜栽培技术培训班,工业方面有电烤工艺、低压开关柜安装、服装裁剪等。
  2009年4月10日,区科协在金鸡坡街道姬公庵村成立农函大分校,开展返乡农民工、返乡党员创业技能培训。
  学术、调研活动:1988年5月,为总结从医50余年、江西名老中医蒋去病多年医疗临床经验,组织老先生弟子黎世平、郭承鹤、卢大林等,在先生口述指导下,整理编写《去病医话》一书,共12篇。
  主治医师卢大林《中国传统性医学对不射精症的治疗与分析》一文,于1990年5月被亚里士多德国际组织在香港主办的亚注入学术研讨会审收,编入论文集。
  1990年11月19日,区科协对各学会成立以来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表彰优秀会员、优秀学会干部28人、优秀论文5篇。
  2006年4月,成立首家省级青少年社区科学工作室“庐峰花园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馆两年来受到广大青少年欢迎,接待近万名青少年。
  2008年6月14日,区科协以座谈会形式就如何提升城区安全指数、关心民生、抓好项目建设以及在新形势下更好发挥老科协工作者作用等问题征求意见。8月19日,市科协主席副主席到浔阳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金鸡坡街道景海良种猪科普示范基地进行调研。
  区科协在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狠下工夫,每年都组织全区各学校参加全省计算机信息学奥赛以及创新大赛,并且取得好成绩。
  教育学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并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评奖。医学会组织会员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1990年止,各学会共撰写论文259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的97篇(其中省级24篇、全国性】2篇、国际交流】篇),获各级学会优秀论文奖150篇;获省级奖6篇,在各级报刊发表108篇(国际刊物l篇,全国性刊物19篇,省级刊物54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研究会共35次,参加人数达3 298人次。
  第五节工商联合会组织机构 1985年6月,区工商业联合会成立,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1996年6月,区总商会成立(商会和工商联是同属关系,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设会长1人,副会长5人,设常委、执委若干人。总商会下设分会,以行业为单位,分别成立各种行业商会:甘棠商会、京九副食品批发市场商会、九江名优产品商会、九江摩托车行业商会、汽车美容装饰商会、太平洋电脑行业商会。商会会长均为义务职务。
  代表大会第一届代表大会:1984年- 1985年4月,为浔阳区工商联筹备期,其间,筹备会先后召开5次小组会议。1985年6月28日,区工商联合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区人武部会议室召开,会员代表60人(包括地、市合并时分流到区工商联10名老会员)。选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
  第二届代表大会:1989年8月15日,区工商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人武部会议室召开,会员代表58人。选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4人为兼职)、执委11人。推荐市政协委员3人,区政协委员7人。
  第三届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日,区工商业联合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政府6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代表54人。会议选举主任委员1人。
  第四届代表大会:1999年10月22日,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综合楼10楼会议室召开,会期1天。会员代表100人。选举产生浔阳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执委27人,常委13人,副会长6人,会长1人。
  第五届代表大会:2007年6月20日,区工商业联合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区综合楼10楼会议室召开,会期半天。会员代表100人。选举产生浔阳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五届执行委员37人、副会长16人、秘书长1人、会长1人。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各级工商联(总商会)会长、副会长统称为主席和副主席。2008年6月增补副会长1人,增补执行委员2人。
  主要活动1988年至1989年,在省、市工商联安排下,先后3次选派5家企业会员单位参加在南京、上海、武汉等地商品展销会。为迎接全国“双杯”龙舟赛在九江举行,1991年12月开始向全国各地工商界同仁发出邀请信100余封,与上海市杨浦区工商联等达成经贸合作事宜。在区委支持下,区五交化公司具体承办上海14个厂、店、几十种名优产品。1992年10月,区百货四店赴福州参加全国工商联工商业会员交易会,成交额达15万余元。1998年,九江遭受百年不遇洪涝灾害,商会组织会员向灾地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
  1999年10月份,在区综合楼3楼会议室,由区工商联组织举办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参加税务、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班,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授课。
  2000年,商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与温州鹿城区总商会、上海杨浦区总商会、市总商会、福建商会、浙江商会建立友好商会。8月,庐山旅游节期间,松柏茶叶有限公司举办庐山云雾茶茶道表演,受到省委书记舒惠国赞扬。11月,市政府牵头举办“中国·九江首届农副产品精品展”,展销会上,推荐区8家客户参加。12月底,在区文明办、市场管理局联合举办“浔城消费者最喜爱的商品展”,推荐15户商家参加。
  2001年,为全面倡导“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会员周先明为家乡湖北广济失学儿童捐款3 000元。端午节,部分副会长、执委自愿向区敬老院、孤儿院献爱心,送去3 000余元节日礼物。
  2002年,区工商联常委、区政协委员《关于强化城市环境管理、美化城市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对城区摊点饮食卫生管理》等提案,获得区政协优秀提案奖。
  2003年5月,成立中共浔阳区工商联党组及党支部,随之积极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就区属“非公”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专题调查。10月,“非公”企业大明眼镜店、京九大市场等中共党员人数较多商会建立支部。
  2004年3月5日,浔阳区总商会口腔门诊在烟水亭广场为市民举办义务咨询、义务诊治各类牙科疾病,深受九江市民好评。5月,按照区委统一安排,成立由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总商会)会长为组长的“爱心储蓄”活动小组,并在甘棠街道南司社区开展试点工作。10月,商会组织会员代表10余人,赴中国港、澳,东南亚等地学习考察,加强区工商联对外联络职能。12月份,成功推荐京九天马建材家居城为“讲诚信、树形象”先进单位;九江新太子、九江川王、一博良子等单位总经理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荣称号。
  2005年,会员企业向希望工程、区福利院、残疾人事业、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近60万元。 2006年,会员胡骏赣捐资2万元为新港村修建公路。会员赵为捐款100万元在都昌开办富农超市。
  2007年,副会长胡骏赣捐资10万元给星子温泉镇修建公路;副会长潘炳生捐资2万元给都昌大港村修路;副会长毛求捐资20万元为彭泽县杨梓镇双峰村修路和建设休闲广场。
  2008年,会员在抗震救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200万元。3月15日,全国工商联会员部组织处长李书兵到区工商联视察调研。5月份,为会员维权服务举办《物权法》知识讲座。10月份,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反映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商会成功组建1支60人非公有制经济合唱团,参加区红歌大赛并获优秀组织奖。
  2009年,商会成功推荐九江金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九江川王餐饮公司为九江第二届( AA)“价格诚信单位”。副会长潘炳生出资7万余元帮助都昌县太阳村盐田中学购置办公用品;副会长胡骏赣帮扶6名贫困高中生,另外拿出2万元资金,举办贫困大学生“圆梦行动”。
  第六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机构1990年10月30日,成立“浔阳区残疾人联合会”,为区属副局(科)级机构,定事业编编制5人,撤销“浔阳区聋哑人协会”和编制。
  1991年根据省残联文件精神,以浔阳区滨兴街道为试点,对各街道残协进行组建。残联组织基本形成网络体系。
  1994年,区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批准成立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站。至此,基层残联组织已组建完毕。
  1995年1月,经区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成立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管理与领导。
  1996年10月,区残联升格为正科级单位,配备专职副理事长。
  1997年,区委、区政府批准浔阳区残联“三定”方案。并决定将残联归口区委管理。
  至1998年,区完成“四位一体”(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站、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建设目标。同时,各街道相应地完成了“三位一体”组织建设。区残联组织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991年10月30日区残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7人,其中残疾人代表46人。大会明确残联“代表、服务、管理”的性质与任务,并选举产生第一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设主席团主席1人、副主席12人、理事长1人。时为区民政局下属二级单位。从此,代表当时8000名残疾人利益的浔阳区残联正式成立。
  第二次代表大会:1993年7月20日,区残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0人,其中残疾人代表42人。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执行理事会,设主席团主席1人、副主席9人、理事长10人。同时,4个街道残协更名为街道残联,由负责民政工作街道干部兼任理事长。
  第三次代表大会:2001年8月29日,区残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0人,其中残疾人代表4人。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设主席团主席1人、副主席9人、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并正式从区民政局单列出来,成为独立正科级单位。内设办公室、康复股、就业服务站。
  第四次代表大会:2007年9月27日,浔阳区残联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0人,其中残疾人代表50人。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及执行理事会。设主席团主席1人,副主席8人;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下设5个专门协会(肢残人协会、聋人协会、盲人协会、精神残疾亲友会、智力残疾亲友会),亦通过选举产生。
  主要活动残疾人调查:1998年4月区残联组织专门人员上门入户进行残疾人调查工作,经过40天调查统计,浔阳区共有残疾人13 275人,占全区总人数的5%。2007年9月复查,浔阳区有残疾人13 011人,占全区总人数4. 8%,同时,对残疾类别、致残原因、康复需求以及残疾人从业、文化、婚姻、经济状况和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等情况进行调查,为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至2008年12月,区残联为残疾人登记发放第一代残疾人证3 292份,其中视力残疾356份、听力言语残疾501份、肢体残疾1 575份、智力残疾299份、精神残疾437份、多重残疾124份。2009年9月起按照新的《评残标准》开始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
  2011年,浔阳区共有残疾人15 011人,占全区总人数5.6%,其中:视力残疾2 437人、占16.41%;听力言语残疾3 456人、占23.2%;肢体残疾4 512人、占30%;智力残疾1 350人、占9%;精神残疾1169人、占7.79%;多重残疾2051人、占13. 66%。
  残疾人康复:以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开展实用、易行、受益对象有效康复服务。至2011年12月,全区共建立龙山、湖滨等47个社区康复点;组织各种医疗、康复培训班、函授班,进行康复训练、教育共计180余次,直接培训各类残疾人及家属596人次;累计完成小儿麻痹矫治手术364例;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 788名;为115名下肢严重残疾进行假肢装配,给368名肢残人赠送专用轮椅车;为18名肢残人装配矫形器;用品用具站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专用工具(拐杖、盲杖、助听器、矫正眼镜等器具)3 950件;为42名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为90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基本免费治疗药物,为8名重度精神残疾患者提供住院费;为残疾人免费体检910名,为11 000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1997年,被评为全市康复工作优秀单位,2002年,湓浦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全省“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7个社区获“全省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先进社区”称号。
  残疾人就业:区残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江西省《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为法律依据,依法推进全区分散按比例就业、巩固集中就业、指导和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帮助残疾人实现自强自立。
  1991年始,先后创办民政福利企业4个,由民政、劳动部门推荐安置残疾人60人;2005年成立聋协社区服务队,安排76名残疾人走上擦鞋工作岗位。
  至2008年,全区先后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 082人,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60万元。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和有偿扶持集体就业或个体从业,给予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奖励,添置改进、开发残疾人生产、工作所需辅助工具和设备,残疾人就业管理机构经费开支及有关开支。
  2011年止,与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协调,先后鼓励和扶持3 020名残疾人走上个体从业和自谋职业道路。
  残疾人文艺活动:1981年8月纪念“国际残疾人年”,组织238个盲人参加市区开展的盲人曲艺会演、盲人、聋哑人工艺美术展览。印发“国际聋人节”简介等活动。
  1990年3月,九江市残联成立石松艺术团,区残联配合市残联选出聘用残疾人演员20人,分音乐、舞蹈、魔术、相声、哑剧,经过创作和短期排练,在市区公演4场,都昌、彭泽县公演3场,观众达1.2万人次。
  残疾人体育活动:1984年江西省举办首届盲人聋哑人体育运动会,区青年盲人王超雄选拔参加全国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获跳高、跳远两个第6名;1987年7月,江西省举行第二届伤残人运动会,王超雄再次人选省队,同年8月,赴唐山参加全国第二届伤残人运动会,获金牌2枚;1989王超雄经省体委推荐,吸收为国家队,同年9月,赴日本神户参加第五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伤残人运动会,一举获得盲人B1级男子田径100米、立地三级跳金牌2枚,田径400米铜牌l枚。1990年5月,赴昆明参加全国伤残人运动会,夺得田径100米和400米两块金牌。
  区残疾人运动员周建潮在多次国内外赛事中取得1993年获全国伤残人运动会金牌;1994年获远南运动会(东南亚及南太平洋伤残人运动会)金牌;1997年获全国伤残人运动会金牌;1998年获远南运动会(泰国)67.5公斤级铜牌。2000年获全国伤残人运动会金牌。
  区残疾人运动员张丽萍在多次赛事中取得2000年上海全国锦标赛获银牌,破世界纪录;2001年新西兰世界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1年全国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2年上海全国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2年韩国世界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3年山西全国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3年马来西亚世界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3年马来西亚世界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4年世界第12届雅典残奥会女子67.5公斤级举重,以135公斤成绩获银牌;2005年南京全国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6年非州世界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7年雅典世界锦标赛获金牌,破世界纪录;2008年北京残奥会举重项目铜牌。
  残疾人宣传活动:1990 - 2010年,每年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宣传资料6万余份,印发省、市、区有关文件2.86万份,办宣传栏、黑板报138期,放映幻灯片46场次,广播、电视、报刊宣传160次,出动宣传车19台次,悬挂宣传横幅330条,张贴宣传标语9 800张,印发宣传图册960份。开展扶残助残先进事迹和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宣传。
  残疾人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应实施义务教育。残联与区文教部门进行协商,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区内各学校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截至2011年12月,已有21 1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学校就读,残疾人人学率由60%上升到92%以上。逐步形成人人关爱残疾学生、个个帮助残疾学生新风尚。
  残疾人帮扶活动:利用“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残疾人节日,广泛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营造关爱残疾人氛围,引起社会关注;广泛开展特困残疾人摸底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实施特别关爱。在社会优抚、扶贫就业、享受低保、医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诸多政策方面实行倾斜;广泛开展领导干部“一帮一”帮困助残活动。明确帮扶对象,逐一落实到人;开展送温暖活动。每年春节和助残疾日,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特困残疾人或有特殊贡献残疾人累计1 082户次,慰问金达28. 68万元;累计为160名特困残疾学生、特困残疾人子女就学提供22. 34万元资助;走访慰问在校学生89人、在训贫困聋儿33人,送去慰问金6.6万元。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经常性开展免费为残疾人体检,为特困残疾人送医、送药活动。
  1995年、1996年、1998年,先后为69名残疾人及其家属解决户口“农转非”问题。
  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区、街残联均设立残疾人就业、康复、法律咨询等信访服务窗口,至2009年12月,累计接待残疾人及其家属来电来信来访8 800余人次,为198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社会捐赠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广泛开展为残疾人事业捐赠活动。截至2011年12月,募集捐赠款27.6万元。全部用于爱心扶残济困和“三助(助听、助行、助明)工程”。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