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91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人民生活
分类号: F126.2
页数: 7
摘要: 职工明清时期,浔阳近代工业很少,多为手工作坊和工场,手工业工人靠出卖体力和技艺为生,收入微薄,度日维艰。民国时期,城区产业工人深受厂家剥削,工资仍然偏低。《江西年鉴》载,1936年,九江机器业和棉纺织业劳工月薪最多30元,一般20元,少则10元;电灯业劳工月薪最多30元,一般15元,最少10元;火柴业女工月薪最多18元,一般12元,最少5元,且日达10 - 12个工时,生老病死无人过问。
关键词: 人民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

内容

职工明清时期,浔阳近代工业很少,多为手工作坊和工场,手工业工人靠出卖体力和技艺为生,收入微薄,度日维艰。民国时期,城区产业工人深受厂家剥削,工资仍然偏低。《江西年鉴》载,1936年,九江机器业和棉纺织业劳工月薪最多30元,一般20元,少则10元;电灯业劳工月薪最多30元,一般15元,最少10元;火柴业女工月薪最多18元,一般12元,最少5元,且日达10 - 12个工时,生老病死无人过问。1948年II月,物价飞涨,薪水变动更加频繁,南浔铁路职工人均月支工资30元不够买两斗米,百余工人齐集站台举行阻车请愿。城乡广大小手工业者,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1949年职工人均供给费用为350元。1950年供给制大部分改为“包干制”,发给个人一定的实物和货币。1952年后,国营企业工人大多数实行八级工资制。1954年3月,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调整工资和津贴等级。1955年供给制和包干制均改为“工资制”,一般月工资18- 30元;并对部分无工资级别的工作人员重新评定级别。1956年进行工资改革,月平均工资由原29. 52元增加到39. 01元。195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工资437.28元,1964年444. 92元,比1952年分别增长19.38%、21.47%。“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多数职工未加工资,并一度将企业奖励工资和奖金当作“物质刺激”取消。1977年后,分别对工资过低职工、手工业和信用社职工、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数次部分和全面调资。
  1980年后,职工工资分别采取计时、计件或计件加奖励、津贴等多种形式。1980年年工资总额59.5万元,年人均收入483元。1985年,年工资总额235万元,年人均收入889元。1990年,年工资总额198.8万元,年人均1 234元,同时实行超产奖,发放各种津贴,如高湿、高空、夜班、出差、特殊工种、岗位、副食品津贴等。1990年升级面达25%,1991年升级面达40%。1992年企业工资普调,1994年实行调标。1995年全面调查,年工资总额1160.8万元,年人均3 205元。1999年,年工资总额4458.3万元,年人均5 986元。2000年,年工资总额4 833.2万元,年人均7128元。2006年,年工资总额6 863.7万元,年人均17 505元。2011年,年工资总额10 725.9万元,年人均30 919元。
  农民区境郊区居民致力农田,然农民长期受封建剥削,很少占用土地。民国时期,境内经济萧条,农民生活贫困。自耕农丰收年景尚能自给,半自耕农破产日甚,降为佃农者日多,佃农一遇天灾人祸,生活即濒于绝境。据《石门乡土改调查》记录,1945 - 1949年间,一般5口之家纯佃农,户均租种土地10亩,正常年景可收稻谷1700公斤上下,扣除地租(按四成计算)和牛力、种子、肥料投资及各种苛捐杂税,实得稻谷仅700公斤,人均140公斤,屡青黄不接,入不敷出,只好流入城镇作坊打工,以劳力换取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195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 38元,比1949年增长1.01倍。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及受严重自然灾害和“共产风”瞎指挥影响,社员劳动工日虽然增多,但实际收入有所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发展缓慢,人均年收入徘徊在80元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有了自主经营权,从事家庭种植业、养殖业渐多。国家在流通,价格、购销等方面实行改革,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服务,给农民带来诸多利益。农村平均每个劳动力提供的总收入1982年为313元,1983年为340元,1984年为510元,1985年489元,1990年为l 089元。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措施逐步到位。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390元,2010年人均收入9 376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10 497元,比2010年增长11.96%,净增1 121元。
  [=此处为表格(2000年区居民家庭基本收入情况一览)=][=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消费积累消费水平职工:新中国成立前,手工业作坊雇工和手工业者生活水平低下,月薪入不敷出,难求温饱。商店职工稍优于作坊雇工,本人伙食由店方供给,月薪可供家。
  20世纪50年代初期,城镇职工生活消费仍然很低,收入大部分用于吃食、少量用于衣着及日常必须品,只是温饱基本得到保证。60 - 70年代,城镇职工主要生活消费品(包括粮、油、棉布及日常工业),实行定量凭票供应,基本上维持吃饱穿暖水平。进入80年代,随着收入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除日常食品外,在子女教育、房屋、家具、衣着、通讯工具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渐多。
  农民:民国时期,占农户80%以上贫苦农民,收入微薄,生活极度困难。1945年后,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物价一日数涨,米珠薪桂,农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有了田地,生活有所改善,但消费重点仍是解决温饱。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大幅度增长。据对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生活费支出222. 32元,1985年326.3元,1990年589.3元,1993年789.3元,1996年1 425.8元,2000年l 578元,2006年1752元,2011年2 108元。
  [=此处为表格( 2009 - 2011年区居民消费水平一览)=] 衣食住用衣着:新中国成立前,城乡居民多穿粗布制衣,唯求遮身暖体,耐穿耐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衣着消费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收入增加,生活改善,除吃食外,衣着成为消费重点。1956年,户均购棉布29. 45米,人均6.9米。据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衣着支出24.5元,1985年30. 25元,1990年45. 11元,1993年59.3元,2000年72. 54元,2006年102.3元,201 1年151.2元。
  衣着面料,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棉布为主,部分棉混化纤布。80年代中期以化纤布为主,绸缎、呢绒消费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化纤布品种不断翻新,各种仿毛、仿麻、仿丝织品及混棉、混毛、混麻纺织品相继代替棉布、化纤布。同时皮革、各种针织面料、羊毛衫成为时尚衣着。进入90年代,各种真丝绸成为时尚品种。衣着消费趋向成衣化,居民添置服装多在成衣市场选购。
  饮食:区内居民素以植物性食物米、面为主食,辅以麦类、红薯、芋头、高梁等杂粮。新中国建立前,一般农民多一日两餐,主食品有一半是杂粮。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有所改善,多数能基本满足口粮需要。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城镇人口用粮标准,均按特重体力劳动者、重体力劳动者、机关工作人员或居民,分别供应大米指标25公斤、20公斤、14.5公斤左右。农业人口用粮标准,则视粮区、非粮区和非歉年而异。1960 - 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饮食水平骤降,营养不良者甚多。1963年后,逐步恢复到20世纪50年代生活水平。70年代,食品消费基本上以解决温饱为主。
  80年代始,饮食消费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化,逐步注重营养,提高饮食质量。一些城乡居民为迁居新房、除夕团圆饭、老人庆寿、小孩生日、青年人上大学、参军、结婚等时兴在大酒店、宾馆承包,每席菜肴20 - 30余盘,价格在200 - 800元之间。 居住:新中国成立之前,城镇居民多租屋居住,有三代同室拥挤不堪者。普通农家大都住平房,土墙草顶、土墙瓦顶、少数青砖瓦顶,也有竹结构草房。
  新中国成立后,在土改和土改复查中,无房或少房的贫佃农分得住房。城镇职工及其家庭多数居住公房或租赁私房,住房享受“高补贴、低房租”政策,房租价格低而稳定。随着生产发展,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居民迫切要求。20世纪50年代,草房逐步翻建为平房瓦屋。60 - 70年代,部分居民新建和翻建楼房。
  1978年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发展迅速,住房建设成为区民家庭建设的首选。住宅质量亦成为区民家庭建设的头等大事,砖木结构渐少,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建筑层次由l层到2层、3层、城郊、集镇4层、5层亦不鲜见,住房装饰也日趋讲究。一些乡镇还出现个人兴建西式别墅楼。据全区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住房面积14. 25平方米,1985年14. 52平方米,1990年25.12平方米,1996年26. 32平方米,2000年31. 42平方米,2006年45.3平方米,2011年62. 31平方米。城市居民90%以上亦置购或置建新住宅。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 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 87平方米。
  用品:新中国成立前,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及家具简陋,部分农户则床、灶同间,甚至人畜同住。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生活虽有改善,但重点在解决温饱问题,一般只购买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70年代开始,购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的渐多。80年代,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相继进入普通居民家庭。90年代,彩色电视机、录音(像)机、空调机、照相机、电话机等有部分家庭添置,且生活用小汽车、摩托车、移动电话机.计算机亦有购置。据全区百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1983年人均购买日用品支出12.3元,1985年12.9元,1990年15.5元,1993年54.3元,1996年119.8元,2000年148.3元,2006年200.3元,2011年290.3元。
  [=此处为表格(1999 - 2000年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食品消费支出一览)=] [=此处为表格=] [=此处为表格(1999 - 2000年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非食品消费支出一览)=][=此处为表格=] 家庭积累储蓄:“节约储蓄,必备凶灾”,乃城乡居民之习。1949年前,城内虽有当铺和钱庄,但贫苦市民无钱可存。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居民很少有余钱存储。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存款出现新的上升趋势。1984年城乡居民储蓄415万元,1987年2 899万元,1990年3 265万元,1993年16 127万元,1997年26 658万元,2000年23 687万元,2006年30 225万元,2011年39 223万元。
  债券、股金:20世纪80年代起,债券、股票投资逐步成为家庭资产积累一种新手段。至2000年,全区城乡居民持有保值公债、国库券等债券510万元;投资股份合作企业资金6 757万元。
  企业厂长(经理)个人股金最多者100万元以上。随着证券股市发展,部分居民涉足股市,购买上市股票。
  生产性固定资产:新中国成立前,贫穷农民只有简单再生产手工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分得土地,部分农民购置耕牛及犁、耙、耖、水车等农具。合作化时期,大中型农具折价入社,农民仅自备一些小农具。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又逐步添置一些机械化、半机械化工具。据百户农民家庭调查,1983年末,平均每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534.8元,1985年877.3元,1990年974.1元,1996年1 289元,2000年15 987元,2006年20 789元,2011年25 785元。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