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灾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9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自然灾异
分类号: X43
页数: 4
摘要: 明中叶以来,有记载的水灾年份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嘉靖元年(1522)、二十九年(1550);隆庆六年(1572);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一年(1613)。其中弘治十七年六月大雨如注,平地水高丈余;万历三十六年(1608)大水,县城水深数尺,以舟楫往来。清顺治四年;康熙二年(1663)、七年(1668)、四十七年(1708)、五十五年(17……
关键词: 环境影响 自然灾害

内容

明中叶以来,有记载的水灾年份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嘉靖元年(1522)、二十九年(1550);隆庆六年(1572);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一年(1613)。其中弘治十七年六月大雨如注,平地水高丈余;万历三十六年(1608)大水,县城水深数尺,以舟楫往来。清顺治四年;康熙二年(1663)、七年(1668)、四十七年(1708)、五十五年(1716);雍正四年(1726);乾隆八年( 1743)、二十九年(1764)、三十一年(1766)、三十二年(1767)、三十三年(1768)、三十四年(1769)、三十五年(1770)、四十四年(1779)、五十三年( 1788)、五十七年(1792)、五十八年(1793);嘉庆九年(1804)、十三年(1808)、十八年(1813)、二十二年(1817)、二十三年(1818);道光三年(1823)、十一年(1831)、十三年(1833)、十四年(1834)、二十一年(1841)、二十三年(1843)、二十八年(1848)、二十九年(1849)、三十年(1850);咸丰八年(1858)、十一年(1861);同治六年(1867)、八年(1869)、九年(1870);光绪二年(1876)、四年(1878)。其中清康熙四十七年江水暴涨,九江郡城西门出入行船,府辖5县分别对灾民设施粥场。乾隆八年春,苦雨郡城入水。道光二十八年夏秋间,江水险涨,郡城西尽被水淹。道光二十九年积雨,街道水近屋檐,唯东门、八角石一隅无水。同治八年府城遭水。
  民国时期遭受水灾9次,平均4年一遇。1924年汛期降雨量960.1毫米,7月长江水位达20. 17米,内涝成灾。
  1926年5 -6月大水,市区西门外正街全淹,水深4尺。7月10日(农历六月初一)九江洪峰水位达20. 32米,为当时查有记载的最高水位。
  摄于1931年8月 1931年7月,霪雨兼旬,尤汛猛涨,适遇川湘洪峰急湍直下,7月28日长江水位达20. 71米。20米高水位自24日起连续达3个月,为60年来的罕见。据8月6日《申报》载:浔关浩渺,火车、飞机、电报均停。
  1935年大水中,粮食奇缺,灾民以树皮、草根、观音土为食,赖以度命。1937年、1938年又连续大水,境内田地淹没,受灾甚众。
  1949年7月上旬,长江水位高达20. 69米,市区入水。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入春始,长江流域大范围的降雨,境内从4月14日至7月19日共降雨1375.3毫米,超过正常年份的雨量;6月5日,市区水位突破警戒线19. 16米,17日超过20米。7月16日21时,最高水位达22. 09米。其中20米以上水位,从6月17日持续到9月25日,长达102天,10月12日水位才退出警戒线。由于大水冲击,南浔铁路中断通车120余天。
  1962年,在连续3年自然旱灾后,又遭水灾。 1973年,自春分至芒种,久雨低温,5 -6月份集中暴雨,7月初长江水位高达21. 28米。
  1980年,以秋洪为重,9月4日,长江水位高达21. 17米。
  1983年,连降暴雨,7月13日,长江水位达22. 12米,部分地段出现外淹内涝。
  1988年8月下旬,连续20多天大雨,9月3日凌晨1-4时,雨量达138.7毫米。
  1989年7月18日,长江水位达20. 27米。
  1995年7月9日,长江水位达22. 20米,1996年7月23日,水位达21. 78米。
  1998年,从6月12日起,连续遭特大暴雨袭击,至6月27日,平均降雨量达410毫米,超历史同期年平均值45%。7月18日后又受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北抬的共同影响,7月18 - 30日平均降雨量达400毫米。至8月2日凌晨2时,长江水位达23. 03米,超警戒线3.53米。8月7日13时40分,城区4-5号闸之间堤段决口40米,洪水进入九江经济开发区,国家、集体和人民财产遭受损失。
  1999年7月21日,长江水位达22. 43米,超警戒线2. 93米。
  2005年,受台风低气压影响频繁,先后有台风“海棠”“珊瑚”“泰利”“龙王”减弱的低压影响,造成局部性的大暴雨,9月2日-4日,平均降雨量达307毫米,导致部分地段内涝。
  第二节旱灾明中叶以来,境内遭受旱灾年份有:明嘉靖五年(1526)、二十三年(1544);万历十六年(1588);崇祯九年(1636)、十三年(1640);其中嘉靖二十三年夏四月至秋九江不雨。清顺治三年(1646)、九年(1652);康熙元年(1662)、八年(1669)、十年(1671)、二十八年(1689)、三十二年(1693)、四十七年(1708);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十三年(1778)、五十五年(1790);嘉庆七年(1802)、二十五年(1820);咸丰六年(1856);同治二年(1863)、三年(1864)、十年(1871);光绪十七年(1891)、二十四年(1898)、二十六年(1900)、二十八年(1902)。其中康熙十年连续5月不雨,至十二月始雪,泉涧皆枯,道殣相望,民鬻子女无数,流亡者十之七。嘉庆七年连续4月未雨,豆谷无收,当局蠲免部分钱粮,并给灾民酌借口粮。民国时期主要是1925年、1928年、1934年、1935年。其中1934年70余日亢旱不雨,田地多无收,灾民以野菜、秕糠、蕨根、观音土充饥,或外出乞食。
  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7月10日至8月14日,持续35天不雨,至秋又连晴45天。
  1964年6月底至10月上旬,连续94天不雨,城郊作物受灾减产。
  1966年7月13日至10月3日,83天未下透雨,田地缺水。
  1968年5月26日起,连续晴121天,城乡旱情严重,水塘干涸。
  1971年7月初至9月中旬,70天未下透雨,影响农作物生长。
  1978年6月21日至10月25日,126天少雨,城乡受灾特别严重。
  1990年又旱,其特点出现在霉期,又是秋旱接伏旱,自7月开始至9月下旬,长达80余天,再就是自7月2日起,连续24天晴热高温,总蒸发量达227.5毫米,致使田地大量缺水,多数塘堰干涸。
  2007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平均降水量为36.7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6.7成,是年春、夏、秋季均出现阶段性干旱。
  第三节冰雪风雹灾明清以来,境内冰雪风雹灾间有发生,有史料记载的有:明成化元年(1465)六月暴风,全城屋瓦皆飞,弘治四年(1491)六月,雹大如桃李。正德十五年(1520)九月,大风,龙开河、小港坏舟数百,溺死商人无数。嘉靖二十四年(1545)七月,雨雹。天启元年(1621)正月始,大雪40日,虎兽多冻死。三年五月,大雨雹。崇祯元年(1628)十月十八日,湖鱼池鱼多冻死。二年(1829)十月二十四日夜,大风拔木,折屋覆舟。四年(1831)八月二十七日,大风拔木,墙垣皆颓。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大风拔木,城内石坊多颓,民庐倾者无算。五十七年(1718)正月,冰冻厚数尺,竹木摧折,鸟兽多冻死。六十-(1722)年二月,雹大如桃李。乾隆十一年(1746)三月,大雨雹;三十三年(1768)三月,大雨雹,又大树多被风拔。嘉庆十九年(1814)正月,大冻,树木多折,十一月长江皆结厚冰。道光五年(1825)三月初二,暴风陡作,长江覆舟无数,府署头门倾断;二十三年(1843)正月初四,狂风陡起,江船多被损坏;二十四年(1844)正月十四日,庾楼一古槐被风折倒;二十八年(1848)七月十七至十九日,暴风3日,民房多被折毁,船民淹死无数;十月十五日又陡起暴风,大江上下覆舟无算,次晨雾瘴漫天。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一日大江风,损舟无数;四年(1865)三月暴风大作,吹折圣庙两庑、关署屏墙、大江覆舟甚多。六年(1867)九月六日,雨雹如砖。
  民国时期,1913年4月7日,全城暴风,浮桥尽折,撞毁轮船2艘,沉船、毁帆船极多,船民死伤甚众。1915年1月12日,江面陡起大风,坏船数十艘,溺民数十人。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2月,雨冰,竹木多折断。1955年7月,雹大如鸡蛋,有住房屋瓦被打碎。1973年1月始,积雪月余,深数尺。1973年2月、1978年3月各降冰雹1次。1979年3月29日,遭9 - 12级大风和2.5 -3厘米大雹,城郊豆麦被刮断。1983年1月冰雨数日,树木多摧折。1985年6月雨雹,农作物受损。
  1987年3月,风雹带雨,局部范围受涝。2005年3月12 -13日,出现本区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降雪最广、积雪深度最深的寒潮天气过程;9月2~4日第十三号台风“泰利”在境内滞留近40小时,给部分地区带来8级以上偏北大风。2008年1月12日至2月2日,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降雪4次,以1月28日晚至29日降雪为最大,深度超4厘米,积雪日数12 -17天,出现4-8天的雨凇天气,影响人民生产生活。6月3日晚,出现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的局地强雷雨、冰雹(直径为4毫米)等剧烈强对流天气,并伴有8级以上雷雨大风。
  第四节地震明正德十四年(1519)春某日地震,震级3.75,震中烈度5度,全城黑气弥月,远视如烟罩。万历三十六年(1608)六月某日地震,回龙矶岸崩塌,锁江楼阁俱废,铁牛2只沉入江中。崇祯四年(1631)七月十八日丑时,十月十六日夜地震;七年(1634)三月地震。
  清顺治九年(1652)三月某夜,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六日地震有声。道光七年(1827)三月某日巳至午时,地震3级;十五年(1835)七月某日,地震5级。咸丰八年(1858)四月某日,地震3级,有声。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十七日7时,城西郊发生4级地震,居民床、桌椅无不震动,片刻即止;二十二年(1896)十二月初一,“始闻大声隆隆,旋见窗钩帏带振动不止,屋片尘土尽落厨中,碗盖及门上钩环亦均有声”。二十七年(1901)三月二十五日晚子时,地震约1分钟。宣统三年(1911)正月初八寅时5.4级地震,房屋内器物多倾倒。
  民国间,1932年4月6日酉时地震,行同摇摆约4秒钟。
  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发生在周边地区并波及浔城的主要地震有1972年9月12日瑞昌与湖北广济4.2级地震,1973年II月12日九江县黄老门2.1级地震;1981年3月8日沙河1.9级地震,1985年9月10日马回岭4级地震,1995年4月15日瑞昌与九江县交界处4.9级地震,2005年11月26日8时瑞昌与九江县5.7级地震。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