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7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山丘
分类号: K928
页数: 2
摘要: 延支山位于城北,东界都天巷,南止大中路,西至李家巷及浔阳区委、区政府机关大院,北临滨江路。因系城东龙山支脉西经马王坡、柴桑支路岗埂延伸至此的分支岗地,故名。清咸丰初年(1851 - 1854),此处驻扎太平军女兵营同清军作战,全部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太平军女兵,又称胭脂山。山顶海拔高42米,有清光绪间建揖庐亭。清末民初始,四周皆相继建宅,今为居民区,山体仍存。
关键词: 专类地理 山丘

内容

延支山位于城北,东界都天巷,南止大中路,西至李家巷及浔阳区委、区政府机关大院,北临滨江路。因系城东龙山支脉西经马王坡、柴桑支路岗埂延伸至此的分支岗地,故名。清咸丰初年(1851 - 1854),此处驻扎太平军女兵营同清军作战,全部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太平军女兵,又称胭脂山。山顶海拔高42米,有清光绪间建揖庐亭。清末民初始,四周皆相继建宅,今为居民区,山体仍存。
  龙山位于龙山小学之东,南接浔阳东路,正对原行署大院,北连北司路。因山形似龙状得名。清咸丰间太平军将领林启容镇守九江,有兵驻此,并挖一深水井,以供食用。清末民初以来,市民傍山(坡)相继建宅,形成居民区,今山体形势依稀可辨。
  琥珀山位于甘棠湖南,又因建湖北会馆而名湖北山。北麓为普润路、沙子墩,西邻老马渡,南近姚家洼。1956年8月,在此创办九江市初级中学(即今九江市第三中学)。1959年庐山路扩宽,平山填路,今山体仍保留部分。
  乌龟山位于原西园西北中部,为梅绽坡丘岗的延伸,东至庾亮北路,与龙王墩相连,北界滨江路。2003年,对老城区西园片进行拆迁改造时夷为平地,建信华城市购物广场。
  曹家山位于白水湖东岸,九江第二发电厂西南面,与庐山区五里街道三垅村相邻,为浔阳、庐山两区在城东的分界点之一。清咸丰初年曹姓从庐山石门涧迁此,故名。今山势尚存。
  万杉山位于城东,三里街东南段东侧,海拔高程30米,传为山有万棵杉树而得名。今主要为九江学院(东区)生活区。地势尚依稀可辨。
  山川岭位于甘棠湖小坝(李公堤)南侧,此丘岭因傍湖临川,原多植桑树,故又称桑树岭。海拔高程36米,南北走向。岭脊原为九(江)莲(花洞)公路的一段,名女儿街。1916年九江籍著名反袁(世凯)志士徐秀钧在岳师门就义后葬于山川岭衣钵庵后。今依势修筑路面与街市,地势尚存。
  塔岭位于市中心区,北起浔阳东路,南至庐峰与庾亮南路交汇处,以岭傍能仁寺大胜宝塔,故名。岗岭东、西两侧为民宅,南侧有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部分市直单位。今地势尚遗存。
  坪岭旧称黄泥塘,因境内原有一塘(在九棉三厂宿舍区,已填塞)终年浑浊不清,故名;今称三里街。东西走向,海拔高程47.5米。岭脊原为九(江)星(子)公路的一段,经寡妇牌、八里坡与马宿岭相连。新中国建立前系小丘地,人烟稀少,建国后发展为工业区。
  梅绽坡位于市中心区,相传清初有梅姓商人种多株梅树,梅花绽开引路人驻足观赏而得名。此坡东、西走向,经新华书店后直抵环城路边孤溪埂,南北走向穿过大中路达西园与乌龟山交合。清末民初已逐渐平整为路面街市,地势遗存不明显。
  黄土坡位于市中心区,西起白鹿宾馆,经宋家巷界妇幼保健院北部,穿甘棠南路至港务局宿舍区向东与扑虎山的能仁古寺相连。以坡高土黄色得名。清末民初始,市民依势建宅,今已形成居民区,地势依稀可辨。
  关帝坡位于市中心区,以建有关帝庙而得名。北接龙山分支线,自北向南延伸过浔阳东路,大校场在其坡下,九江军分区干休所、长途汽车站、庐峰中学均建于此地域。清末民初始,已渐平整为路面街市,无遗存。
  马王坡位于市中心区,又名马巷坡,因经此去马场而得名。此为龙山延伸的一支脉,东西走向,西自九江军分区南大门,经昭忠祠路向东延伸,直至市肉联厂、小校场,达马狮商城。清末民初始,渐依势修筑路面与住宅,尚有地势遗存。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