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特征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特征类型
分类号: K918
页数: 1
摘要: 区域的地貌,是由远古时代的洋盆,受地壳的运动、古大陆板块碰撞以及受印度板块与中国华南板块的碰撞,产生上升、隆起,于1万年左右,多次因冰碛物及古长江沙砾层的堆积,形成岛状地与湖泊分布地。区域就处在这一地质构造的典型板块上。
关键词: 地貌特征 类型

内容

区域的地貌,是由远古时代的洋盆,受地壳的运动、古大陆板块碰撞以及受印度板块与中国华南板块的碰撞,产生上升、隆起,于1万年左右,多次因冰碛物及古长江沙砾层的堆积,形成岛状地与湖泊分布地。区域就处在这一地质构造的典型板块上。
  全区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汇处(至湖口,即为长江下游)。区域及周边地区属于中山低丘区地貌,地貌形体以低丘岗地为主。由断裂抬升而成的断块山——庐山,耸立于东南面,是幕阜山脉的东延分支,滨鄱阳湖,紧靠长江。在庐山周围,呈带状分布的丘陵地势起伏不平,坡度较缓,一般海拔高程100 - 200米。区域总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狭长带状地形。西起长江九江段南岸的赛城湖阎家渡泄洪闸口,沿江而下东至乌石矶国家粮食储备库,长15.9千米;南北走向最宽处为4.75千米,其中西部官牌夹有一段东西走向、长2.8千米的狭长地带紧靠长江岸边,最窄处宽度不足百米。
  区域内地势平坦,20世纪80年代初期,平均海拔高度32.2米。经过多年开发建设,进行大面积削坡整平,地势趋于平缓,平均高度有所降低,为25米。其中大中路、浔阳路、庐山路等市区中心街道路面平均高度为20米,比1998年长江九江段最高水位23. 03米低3米多。区域东南部及中部受庐山余脉影响,间有低矮丘陵,地势较高。其中,东部金鸡坡街道游岭村、曹家山村的丘岭最高,近49.5米;中部的矮丘近30米,有痕迹处为三里街等至庐山木器厂;塔岭南路、塔岭北路的路面均在原山岭上;另有延支山至丁官路(原称高坡)一带路面还稍有坡度,梅绽坡及西园内的缓坡大体消失。南部丘陵连绵起伏,高低不平,其中桑树岭(又名山川岭)、女儿街、黄土岭一带地势偏高。西北部滨江濒湖,地势低平,其中官牌夹一带为16米,龙开河口一带仅15米。
  境域内多湖,西傍八里湖。中部有甘棠湖、南门湖,两湖面积1. 87平方千米。东部有白水湖、老鹳塘、琵琶湖、金安湖,分别纳庐山之清溪,近郊丘垄水脉,山湖辉映,碧水笼烟,使城区独具一派明媚诱人之秀色。西有龙开河,源于瑞昌青盆山,东经八里湖,穿滨兴、湓浦两街道之间,北入长江,1995年,因市区整体规划需要而填塞。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