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7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地貌
分类号: P5
页数: 4
摘要: 区域的地貌,是由远古时代的洋盆,受地壳的运动、古大陆板块碰撞以及受印度板块与中国华南板块的碰撞,产生上升、隆起,于1万年左右,多次因冰碛物及古长江沙砾层的堆积,形成岛状地与湖泊分布地。区域就处在这一地质构造的典型板块上。
关键词: 地理 地貌

内容

区域的地貌,是由远古时代的洋盆,受地壳的运动、古大陆板块碰撞以及受印度板块与中国华南板块的碰撞,产生上升、隆起,于1万年左右,多次因冰碛物及古长江沙砾层的堆积,形成岛状地与湖泊分布地。区域就处在这一地质构造的典型板块上。
  全区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汇处(至湖口,即为长江下游)。区域及周边地区属于中山低丘区地貌,地貌形体以低丘岗地为主。由断裂抬升而成的断块山——庐山,耸立于东南面,是幕阜山脉的东延分支,滨鄱阳湖,紧靠长江。在庐山周围,呈带状分布的丘陵地势起伏不平,坡度较缓,一般海拔高程100 - 200米。区域总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狭长带状地形。西起长江九江段南岸的赛城湖阎家渡泄洪闸口,沿江而下东至乌石矶国家粮食储备库,长15.9千米;南北走向最宽处为4.75千米,其中西部官牌夹有一段东西走向、长2.8千米的狭长地带紧靠长江岸边,最窄处宽度不足百米。
  区域内地势平坦,20世纪80年代初期,平均海拔高度32.2米。经过多年开发建设,进行大面积削坡整平,地势趋于平缓,平均高度有所降低,为25米。其中大中路、浔阳路、庐山路等市区中心街道路面平均高度为20米,比1998年长江九江段最高水位23. 03米低3米多。区域东南部及中部受庐山余脉影响,间有低矮丘陵,地势较高。其中,东部金鸡坡街道游岭村、曹家山村的丘岭最高,近49.5米;中部的矮丘近30米,有痕迹处为三里街等至庐山木器厂;塔岭南路、塔岭北路的路面均在原山岭上;另有延支山至丁官路(原称高坡)一带路面还稍有坡度,梅绽坡及西园内的缓坡大体消失。南部丘陵连绵起伏,高低不平,其中桑树岭(又名山川岭)、女儿街、黄土岭一带地势偏高。西北部滨江濒湖,地势低平,其中官牌夹一带为16米,龙开河口一带仅15米。
  境域内多湖,西傍八里湖。中部有甘棠湖、南门湖,两湖面积1. 87平方千米。东部有白水湖、老鹳塘、琵琶湖、金安湖,分别纳庐山之清溪,近郊丘垄水脉,山湖辉映,碧水笼烟,使城区独具一派明媚诱人之秀色。西有龙开河,源于瑞昌青盆山,东经八里湖,穿滨兴、湓浦两街道之间,北入长江,1995年,因市区整体规划需要而填塞。
  第二节山丘延支山位于城北,东界都天巷,南止大中路,西至李家巷及浔阳区委、区政府机关大院,北临滨江路。因系城东龙山支脉西经马王坡、柴桑支路岗埂延伸至此的分支岗地,故名。清咸丰初年(1851 - 1854),此处驻扎太平军女兵营同清军作战,全部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太平军女兵,又称胭脂山。山顶海拔高42米,有清光绪间建揖庐亭。清末民初始,四周皆相继建宅,今为居民区,山体仍存。
  龙山位于龙山小学之东,南接浔阳东路,正对原行署大院,北连北司路。因山形似龙状得名。清咸丰间太平军将领林启容镇守九江,有兵驻此,并挖一深水井,以供食用。清末民初以来,市民傍山(坡)相继建宅,形成居民区,今山体形势依稀可辨。
  琥珀山位于甘棠湖南,又因建湖北会馆而名湖北山。北麓为普润路、沙子墩,西邻老马渡,南近姚家洼。1956年8月,在此创办九江市初级中学(即今九江市第三中学)。1959年庐山路扩宽,平山填路,今山体仍保留部分。
  乌龟山位于原西园西北中部,为梅绽坡丘岗的延伸,东至庾亮北路,与龙王墩相连,北界滨江路。2003年,对老城区西园片进行拆迁改造时夷为平地,建信华城市购物广场。
  曹家山位于白水湖东岸,九江第二发电厂西南面,与庐山区五里街道三垅村相邻,为浔阳、庐山两区在城东的分界点之一。清咸丰初年曹姓从庐山石门涧迁此,故名。今山势尚存。
  万杉山位于城东,三里街东南段东侧,海拔高程30米,传为山有万棵杉树而得名。今主要为九江学院(东区)生活区。地势尚依稀可辨。
  山川岭位于甘棠湖小坝(李公堤)南侧,此丘岭因傍湖临川,原多植桑树,故又称桑树岭。海拔高程36米,南北走向。岭脊原为九(江)莲(花洞)公路的一段,名女儿街。1916年九江籍著名反袁(世凯)志士徐秀钧在岳师门就义后葬于山川岭衣钵庵后。今依势修筑路面与街市,地势尚存。
  塔岭位于市中心区,北起浔阳东路,南至庐峰与庾亮南路交汇处,以岭傍能仁寺大胜宝塔,故名。岗岭东、西两侧为民宅,南侧有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部分市直单位。今地势尚遗存。
  坪岭旧称黄泥塘,因境内原有一塘(在九棉三厂宿舍区,已填塞)终年浑浊不清,故名;今称三里街。东西走向,海拔高程47.5米。岭脊原为九(江)星(子)公路的一段,经寡妇牌、八里坡与马宿岭相连。新中国建立前系小丘地,人烟稀少,建国后发展为工业区。
  梅绽坡位于市中心区,相传清初有梅姓商人种多株梅树,梅花绽开引路人驻足观赏而得名。此坡东、西走向,经新华书店后直抵环城路边孤溪埂,南北走向穿过大中路达西园与乌龟山交合。清末民初已逐渐平整为路面街市,地势遗存不明显。
  黄土坡位于市中心区,西起白鹿宾馆,经宋家巷界妇幼保健院北部,穿甘棠南路至港务局宿舍区向东与扑虎山的能仁古寺相连。以坡高土黄色得名。清末民初始,市民依势建宅,今已形成居民区,地势依稀可辨。
  关帝坡位于市中心区,以建有关帝庙而得名。北接龙山分支线,自北向南延伸过浔阳东路,大校场在其坡下,九江军分区干休所、长途汽车站、庐峰中学均建于此地域。清末民初始,已渐平整为路面街市,无遗存。
  马王坡位于市中心区,又名马巷坡,因经此去马场而得名。此为龙山延伸的一支脉,东西走向,西自九江军分区南大门,经昭忠祠路向东延伸,直至市肉联厂、小校场,达马狮商城。清末民初始,渐依势修筑路面与住宅,尚有地势遗存。
  第三节河湖长江位于城北缘,西一东流向,经城区段(上起赛城湖新开河口,下至鄱阳湖口),史称扬子江或浔阳江,系长江中游之一段,长28.5千米,中水位江面宽1.2-3千米,均宽1.58千米,年平均水位14. 91米,极端最高水位23. 03米(1998年8月2日2时),极端最低水位6. 51米(1929年3月28日)。平均流量24 300立方米/秒,极端最大流量58 800立方米/秒,极端最小流量4 800立方米/秒。6-8月为汛期。河床地质结构为泥沙、岩石,一般航道平均深度13米,常年通航,可行驶5 000吨级货轮。境内的龙开河、湓浦港、甘棠湖、南门湖、老鹳塘、白水湖诸水注入。1973年,在位于白水湖地段江面建九江长江大桥。
  龙开河位于城西。汛期水面宽75.1米,可通航中小型机帆船,为避风良港。枯水期水面宽4米,不通船只。河床为泥沙。据清同治《德化县志》载:“相传古有龙开之,故因为名。其水自西南来,为两条:其南条源发庐山之北,自甘泉口北流至蓝桥。南受金宫坂水,至沙河,南受石门涧水,会白鹤洞水东流,为陶港;径毛家围至青山嘴,南受东林坂、太平宫、盘塘湾诸水。曲折行至赤水,西受赤松乡诸水,东流至螺蛳港出口,名长港。径金鸡嘴,南受仙居乡之水。稍北流至鄱湖渡,折而东流,至何家渡,西南受白鹤乡诸水。由鹤问寨出口,东会陶港水,南受涂家坂、濂溪港诸水,会甘棠湖水,注龙开河人大江”。龙开河两岸原无堤坝,与八里湖、甘棠湖、滨兴洲毗邻,在汛期受长江高水位控制,河、湖洲连成一片。唐大和三年(829)江州刺史韦珩修河东断洪堤(庐山路前身),明嘉靖间(1522 - 1565)九江知府钟卿重修断洪堤新坝。1970年、1978年相继扩宽加高土堤,与长江大堤联为一体。
  宋、明、清之际河面有浮桥,1925年建木桥,1927年建铁桥,1959年建钢筋混凝土三孔朝阳桥,1971年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东风桥。1994年,为减轻城区防洪压力,九江市城市防洪规划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次年,龙开河口至经济开发区交汇处(向阳闸)河道被填塞为平地,建房成街道,即今九龙街一带。其余故道(即陶港支港)则成死水港。2005年,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开通龙开河故道,连通八里湖与甘棠湖,使甘棠湖、南门湖有充足的补给水源,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市政府投资2.5亿元完成龙开河故道疏浚工程。
  湓浦港城区内河。旧志记述湓浦港在城西半里许。昔有人于此洗盆,忽水暴长,盆坠浦中,遂投取之,见一龙衔盆而去。发源瑞昌清盆山,故又呼为盆水,通龙开河。旧时水深,经冬不竭,民居两岸,风高水静,长如曳练。后为居民积秽壅塞,仅余1沟。原河面有土桥(赵公桥)1座。清光绪十八年(1892),河沟被填塞为平地,建房成街道,即今湓浦路一带。
  护城河位于城东,明永乐十年(1412)绕城开凿,为弧形,全长1千米,宽30.5米,深5.1米。河南端连南门湖,北人老鹳塘。1935年建九(江)星(子)公路,将河道截断,分为南、北两段。20世纪90年代末,河道被填塞为平地,建房成街道,即今南湖支路一带。
  甘棠湖位于市区中部,与南湖一堤之隔,东穿思贤桥与南湖相连,西吐余水于龙开河人长江,湖面积700亩,常水位深2米,汛期3.2米。湖岸均高20米,湖面年平均水位17.5米,汛期长江水位超过19米则闭闸排涝。此湖原与南门湖为一湖,唐长庆二年(822),江州刺史李渤鸠工筑堤,以利行人,南门湖一分为二,后人怀其德,称北湖为甘棠湖。又因李渤曾于湖畔建书院谓景星书院,故部分古籍又谓之为景星湖。
  南湖位于市区中部,与甘棠湖一堤之隔,南纳市郊刘家垅、陆家垅下泄之水,西穿思贤桥与甘棠湖相连,面积800亩,常水位深2米,汛期3.2米。此湖与甘棠湖原系一湖,名南门湖,李渤鸠工在湖中筑堤后,南门湖一分为二,其南部水面,位于九江府城南门外,仍沿用旧名,今简称南湖。东南台地均在40米以下,南湖公园制高点37米。
  白水湖位于城东缘,九江长江大桥南引桥由南向北从湖正中通过,南北长1.5千米,东西宽0.8千米,面积0.6平方千米,常水位深2.5米。原与长江连通,滨江路建成后与江隔断,堤中段有涵管排水入江。湖中有一沙滩,名“歇尔墩”,面积100平方米。清同治《德化县志》云:白水湖即白水港,四季水位起落明显,涨为湖,落水为港,纳7垄之水,流人长江。湖名由来有三说:一说白水港南端源头有白龙潭,湖因潭名;一说湖纳百垄水,白由“百”字谐音之衍;一说此湖原少鱼虾,唯一湖清水。深究后二说皆不确,今从一说。
  老鹳塘位于城东北,曾因湖中有过大量菱角,而称过“菱角湖”。南北长1千米,东西宽60米,常水位深1.5米,面积0. 12平方千米。旧时与长江连通,曾为清军水师营的军港,驻额编官兵248名,康熙初年编配虎船30只,河船30只。
  1928年拆城修路后,与长江隔断,堤西段有涵管排水人江。1972年九棉三厂建成后,大量污水流入,水质受到污染。水塘面积也在逐年缩减,终填塞。2005年,九江市政府在此建一污水处理厂。相传元末朱元璋战陈友谅破江州时,曾失落公文箱于湖中,有虎入水衔起,故又名老虎塘。老鹳塘名之由来尚无考。
  琵琶湖位于中心城区东6千米,九江炼油厂西,东岸是大王庙、游家岭。汛期水面4平方千米,枯水期水面2平方千米,水深3米,通长江。湖形似琵琶而得名。1976年九江炼油厂兴建后,湖区相继征用填塞,今为浔阳区城东工业园区。
  姬公庵湖位于市中心区东10千米长江边,鸦丫垄尾端,因湖旁原有姬公庵古刹,故名。面积0.2平方千米,水深2米,通长江。新中国建立后曾围垦种植水稻,称产粮湖。1981年改为养鱼,年产鱼万余斤。1976年九江炼油厂兴建后,湖区相继征用填塞。
  七里湖位于市中心区西南3千米,九(江)瑞(昌)路南1.2千米。东邻茅山头垦殖场,南靠庐山区十里、莲花街道(镇),西至南(昌)浔铁路与赛城湖一堤之隔,北为七里湖围垦区,面积13平方千米,常水位深2.5米。此湖原与八里湖为一个大湖的两个部分,并和赛城湖、龙开河相连通。新中国成立后,周围筑起圩堤,遂同长江、赛城湖隔断,湖水通过向阳闸排入龙开河。旧时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经过30多年的综合治理,钉螺现已消灭,病疫得以根除。七里湖本因东西宽7里得名,今之湖面,实含八里湖尚未围垦部分,统称七里湖。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