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72
颗粒名称: 第二篇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12
摘要: 地层浔阳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有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和第四系沙砾石层、泥砾、网纹红土和残坡积黏土等。
关键词: 区域环境 自然环境

内容

地层浔阳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有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和第四系沙砾石层、泥砾、网纹红土和残坡积黏土等。
  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仅区境东部九江炼油厂一带有出露。该组地层在江西地层划分上被称为武宁群。主要指修水流域红层分布区,自渣津盆地、武宁盆地,经安义盆地、南昌——星子谷地(古赣江河床),到浔阳区都有分布,构成浔阳区盖层基岩,这套紫红色砂砾岩地层,往北穿过长江,往东过鄱阳湖,西达赤湖东岸,厚百余米。第三系紫红色砂砾以下为上古生界至早三叠系的基底岩系。由此说明浔阳区在地质时期内地势一直较低,是九岭和大别山南北山地之间的低地,也是出现古彭蠡泽和长江东流人海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世纪90年代五万分之一的区域调查资料,浔阳区第四系地层全为河湖沉积型地层。自老至新:有下更新统九江组沙砾石层,中更新统新港组黏土;全新统联圩组沙砾石层和赣江组沙砾石层、细沙质亚沙土,浅黄、黄褐色含粉沙质黏土等。
  下更新统九江组地层仅白水湖南部及十里铺一带有出露,在锁江楼下部地层中也有发现,顶板标高在O-40米,底板标高60米左右。岩性为浅紫红色砂砾石层和黄白带浅紫红色砾石层。中更新统进进贤组地层广泛出露于浔阳区范围内,岩性为棕红、黄红色砾石层和棕红色网纹状红上。九江市粮食局五丰宾馆基础施工中,遇到的就是此类地层。
  上更新统新港黏土仅出露于东部鄱阳湖湖滨和西南部八里湖沿岸,不在浔阳区范围内,岩性为褐黄色黏土和土黄色含粉砾之黏土,为泛湖泊相沉积。
  全新统地层为联圩组和赣江组地层,岩性主要为沙砾石层和粉沙砾质黏土,分布于区内的龙开河、南门湖沿岸和长江右岸的七里湖等地,厚度自几米至70米左右。
  第二节构造构造单元根据板块理论,江西省北部,以浙赣铁路为界属欧亚板块中的扬子古板块。浔阳区位于其中的扬子凹陷带九江凹陷之瑞昌一九江坳褶断束之东北部。北以长江断裂为界,西与八里湖漫滩为邻,东部以靖安一九江大断裂为界,与湖口一彭泽凹陷断束构成长江断陷带的两个次级单元,南接冰碛物或冰水碛物为主的庐山前平原。
  自元古代以来,赣北大地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即元古代的地槽向地台发展的过渡阶段,震旦至早三叠世时期的地台发展阶段和中三叠世至新生代的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晚三叠世以后,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多次作用,遂奠定了现今构造一地貌格局,以赣江为主体的各水系向北经鄱阳盆地注入长江。九岭山、庐山等进一步隆起上升,部分地区达雪线以上发育了第四纪山岳冰川及相应的冰碛物,人类开始出现。到全新世,始而洪水泛滥,继之鄱阳湖萎缩并向东迁移,现代水系和山脉逐步形成。
  褶皱浔阳区域基底褶皱为九岭一高台山巨型复式背斜中的九宫山复背斜,其西端为幕阜山花岗岩基所吞蚀,东端为瑞昌一九江凹陷盆地覆盖。盖层褶皱属瑞昌一彭泽复式向斜中的长江断陷带。
  断裂与浔阳区有关的断裂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北北东向的靖安一九江大断裂,该断裂北段从庐山西麓经过,至长江岸滨被第四系覆盖;断裂沿线硅化破碎带极为发育,该断裂发生于晋宁运动时期,后来逐步得到加深、扩大,性质为压剪性为主的斜冲断层。另一条是广济一九江断裂,为一条未切过地壳的第四系掩覆断裂。
  第三节地层发育元古代大陆地壳海洋距今25 - 18亿年前的早元古代,境内及周边处于陆间海或陆内海槽环境,海槽中沉积了数千米厚的碎屑岩夹基性火山熔岩。在距今18亿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中海槽封闭而为山地。
  距今18 -10亿年的中元古代,境内再次成为海洋,在大陆斜坡的浅海至半深海中沉积了数千米厚的碎屑岩,地壳活动较为强烈。
  距今10 -8.5亿年前晚元古代早期,境内为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具有沟——弧——盆古地理特征。在距今8.5 -8亿年间的晋宁造山运动中,火山岛弧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洋消失,大陆地壳形成。
  地台陆表海距今8 -2.27亿年前晚元古代至古生代,境内进入地台陆表海发展阶段,出现了准平原。陆表海面积广阔,海水较浅,地壳活动微弱,沉积了一套细粒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其中常含有海相动物化石。在震旦纪南沱冰期(距今7.2 -6.8亿年)之前,海水中仅有一些菌藻类低等植物;冰期之后,全球海水中突然出现大量动物。4亿年之后陆地上也出现了植物。在距今2亿年前的印支造山运动中,区境上升为陆地,海水从此一去不返。
  大陆盆岭构造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区境地壳活动又再度增强,进入大陆盆岭构造发展阶段。古鄱阳湖断陷盆地、长江断陷盆地、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庐山断块山、现代鄱阳湖盆地、七里湖八里湖盆地等,都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第四系河湖相堆积晚三叠世以来,地壳以上升为主,白垩、侏罗纪未见沉积,第三系仅见于九江炼油厂和长江断陷带内。晚第三纪以来,由于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地壳活动频繁,在上升的基础上相继出现断块式的地壳升、降运动,周边的庐山、丁家山等地壳以上升为主,形成中低山、丘陵区,赛湖、赤湖、鄱阳湖、九江、长江等处以下降运动为主,接受第四纪堆积,其堆积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晚第三纪大侵蚀期:区域地壳上升,以剥蚀、侵蚀作用为主,其东部为古赣江河床(即南昌一星子谷地),沉积有第三系红色砂砾岩。晚第三世末,包括浔阳区在内的古侵蚀地势,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倾向长江,以今高程衡量,当时浔阳区标高约在-80 - -100米之间,东、西、南各方的地表水流分别汇集向东、北东,然后流人长江,形成今所见到的瑞昌河、柴桑河等古河道的雏形。
  更新世堆积与第二次侵蚀期: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长江、古赣江及其支流纵横于崇山峻岭之间,侵蚀堆积作用活跃,于河床及浸滩区堆积了冲积相杂色黏土及砂砾卵石,由于上、下游高差大,堆积物主要保存在下游及古长江交汇处,如龙开河一带地层保存就很明显。
  中、上更新世,本地区出现了间歇性升降,河系有退缩现象,堆积物以残坡积、坡洪积和冲洪积为主,当时气温升高,处于湿热化气候环境中,由于强烈的风化淋滤作用,铁锰物质高度氧化,硅铝酸盐矿物及有机质分解,高岭土富集成白色网状,形成了中更新统特有的网纹状红土、红土砾卵石。
  上更新统后期,地球处于冰期,海平面较今天下降150 - 160米,长江出口东移到冲绳海槽,由于江水朔源下切,本地区河口处(如城防堤4 -5号闸口一带)标高相当于今天的- 40米左右。
  全新世堆积期:本期特点是长江水系向平原型河流发展,长江河床南移20公里以上,市内长江I级阶地消失,局部地段江岸高陡。
  第二章地貌第一节特征类型区域的地貌,是由远古时代的洋盆,受地壳的运动、古大陆板块碰撞以及受印度板块与中国华南板块的碰撞,产生上升、隆起,于1万年左右,多次因冰碛物及古长江沙砾层的堆积,形成岛状地与湖泊分布地。区域就处在这一地质构造的典型板块上。
  全区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汇处(至湖口,即为长江下游)。区域及周边地区属于中山低丘区地貌,地貌形体以低丘岗地为主。由断裂抬升而成的断块山——庐山,耸立于东南面,是幕阜山脉的东延分支,滨鄱阳湖,紧靠长江。在庐山周围,呈带状分布的丘陵地势起伏不平,坡度较缓,一般海拔高程100 - 200米。区域总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狭长带状地形。西起长江九江段南岸的赛城湖阎家渡泄洪闸口,沿江而下东至乌石矶国家粮食储备库,长15.9千米;南北走向最宽处为4.75千米,其中西部官牌夹有一段东西走向、长2.8千米的狭长地带紧靠长江岸边,最窄处宽度不足百米。
  区域内地势平坦,20世纪80年代初期,平均海拔高度32.2米。经过多年开发建设,进行大面积削坡整平,地势趋于平缓,平均高度有所降低,为25米。其中大中路、浔阳路、庐山路等市区中心街道路面平均高度为20米,比1998年长江九江段最高水位23. 03米低3米多。区域东南部及中部受庐山余脉影响,间有低矮丘陵,地势较高。其中,东部金鸡坡街道游岭村、曹家山村的丘岭最高,近49.5米;中部的矮丘近30米,有痕迹处为三里街等至庐山木器厂;塔岭南路、塔岭北路的路面均在原山岭上;另有延支山至丁官路(原称高坡)一带路面还稍有坡度,梅绽坡及西园内的缓坡大体消失。南部丘陵连绵起伏,高低不平,其中桑树岭(又名山川岭)、女儿街、黄土岭一带地势偏高。西北部滨江濒湖,地势低平,其中官牌夹一带为16米,龙开河口一带仅15米。
  境域内多湖,西傍八里湖。中部有甘棠湖、南门湖,两湖面积1. 87平方千米。东部有白水湖、老鹳塘、琵琶湖、金安湖,分别纳庐山之清溪,近郊丘垄水脉,山湖辉映,碧水笼烟,使城区独具一派明媚诱人之秀色。西有龙开河,源于瑞昌青盆山,东经八里湖,穿滨兴、湓浦两街道之间,北入长江,1995年,因市区整体规划需要而填塞。
  第二节山丘延支山位于城北,东界都天巷,南止大中路,西至李家巷及浔阳区委、区政府机关大院,北临滨江路。因系城东龙山支脉西经马王坡、柴桑支路岗埂延伸至此的分支岗地,故名。清咸丰初年(1851 - 1854),此处驻扎太平军女兵营同清军作战,全部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太平军女兵,又称胭脂山。山顶海拔高42米,有清光绪间建揖庐亭。清末民初始,四周皆相继建宅,今为居民区,山体仍存。
  龙山位于龙山小学之东,南接浔阳东路,正对原行署大院,北连北司路。因山形似龙状得名。
  清咸丰间太平军将领林启容镇守九江,有兵驻此,并挖一深水井,以供食用。清末民初以来,市民傍山(坡)相继建宅,形成居民区,今山体形势依稀可辨。
  琥珀山位于甘棠湖南,又因建湖北会馆而名湖北山。北麓为普润路、沙子墩,西邻老马渡,南近姚家洼。1956年8月,在此创办九江市初级中学(即今九江市第三中学)。1959年庐山路扩宽,平山填路,今山体仍保留部分。
  乌龟山位于原西园西北中部,为梅绽坡丘岗的延伸,东至庾亮北路,与龙王墩相连,北界滨江路。2003年,对老城区西园片进行拆迁改造时夷为平地,建信华城市购物广场。
  曹家山位于白水湖东岸,九江第二发电厂西南面,与庐山区五里街道三垅村相邻,为浔阳、庐山两区在城东的分界点之一。清咸丰初年曹姓从庐山石门涧迁此,故名。今山势尚存。
  万杉山位于城东,三里街东南段东侧,海拔高程30米,传为山有万棵杉树而得名。今主要为九江学院(东区)生活区。地势尚依稀可辨。
  山川岭位于甘棠湖小坝(李公堤)南侧,此丘岭因傍湖临川,原多植桑树,故又称桑树岭。海拔高程36米,南北走向。岭脊原为九(江)莲(花洞)公路的一段,名女儿街。1916年九江籍著名反袁(世凯)志士徐秀钧在岳师门就义后葬于山川岭衣钵庵后。今依势修筑路面与街市,地势尚存。
  塔岭位于市中心区,北起浔阳东路,南至庐峰与庾亮南路交汇处,以岭傍能仁寺大胜宝塔,故名。岗岭东、西两侧为民宅,南侧有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部分市直单位。今地势尚遗存。
  坪岭旧称黄泥塘,因境内原有一塘(在九棉三厂宿舍区,已填塞)终年浑浊不清,故名;今称三里街。东西走向,海拔高程47.5米。岭脊原为九(江)星(子)公路的一段,经寡妇牌、八里坡与马宿岭相连。新中国建立前系小丘地,人烟稀少,建国后发展为工业区。
  梅绽坡位于市中心区,相传清初有梅姓商人种多株梅树,梅花绽开引路人驻足观赏而得名。此坡东、西走向,经新华书店后直抵环城路边孤溪埂,南北走向穿过大中路达西园与乌龟山交合。清末民初已逐渐平整为路面街市,地势遗存不明显。
  黄土坡位于市中心区,西起白鹿宾馆,经宋家巷界妇幼保健院北部,穿甘棠南路至港务局宿舍区向东与扑虎山的能仁古寺相连。以坡高土黄色得名。清末民初始,市民依势建宅,今已形成居民区,地势依稀可辨。
  关帝坡位于市中心区,以建有关帝庙而得名。北接龙山分支线,自北向南延伸过浔阳东路,大校场在其坡下,九江军分区干休所、长途汽车站、庐峰中学均建于此地域。清末民初始,已渐平整为路面街市,无遗存。
  马王坡位于市中心区,又名马巷坡,因经此去马场而得名。此为龙山延伸的一支脉,东西走向,西自九江军分区南大门,经昭忠祠路向东延伸,直至市肉联厂、小校场,达马狮商城。清末民初始,渐依势修筑路面与住宅,尚有地势遗存。
  第三节河湖长江位于城北缘,西一东流向,经城区段(上起赛城湖新开河口,下至鄱阳湖口),史称扬子江或浔阳江,系长江中游之一段,长28.5千米,中水位江面宽1.2-3千米,均宽1.58千米,年平均水位14. 91米,极端最高水位23. 03米(1998年8月2日2时),极端最低水位6. 51米(1929年3月28日)。平均流量24 300立方米/秒,极端最大流量58 800立方米/秒,极端最小流量4 800立方米/秒。6-8月为汛期。河床地质结构为泥沙、岩石,一般航道平均深度13米,常年通航,可行驶5 000吨级货轮。境内的龙开河、湓浦港、甘棠湖、南门湖、老鹳塘、白水湖诸水注入。1973年,在位于白水湖地段江面建九江长江大桥。
  龙开河位于城西。汛期水面宽75.1米,可通航中小型机帆船,为避风良港。枯水期水面宽4米,不通船只。河床为泥沙。据清同治《德化县志》载:“相传古有龙开之,故因为名。其水自西南来,为两条:其南条源发庐山之北,自甘泉口北流至蓝桥。南受金宫坂水,至沙河,南受石门涧水,会白鹤洞水东流,为陶港;径毛家围至青山嘴,南受东林坂、太平宫、盘塘湾诸水。曲折行至赤水,西受赤松乡诸水,东流至螺蛳港出口,名长港。径金鸡嘴,南受仙居乡之水。稍北流至鄱湖渡,折而东流,至何家渡,西南受白鹤乡诸水。由鹤问寨出口,东会陶港水,南受涂家坂、濂溪港诸水,会甘棠湖水,注龙开河人大江”。龙开河两岸原无堤坝,与八里湖、甘棠湖、滨兴洲毗邻,在汛期受长江高水位控制,河、湖洲连成一片。唐大和三年(829)江州刺史韦珩修河东断洪堤(庐山路前身),明嘉靖间(1522 - 1565)九江知府钟卿重修断洪堤新坝。1970年、1978年相继扩宽加高土堤,与长江大堤联为一体。
  宋、明、清之际河面有浮桥,1925年建木桥,1927年建铁桥,1959年建钢筋混凝土三孔朝阳桥,1971年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东风桥。1994年,为减轻城区防洪压力,九江市城市防洪规划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次年,龙开河口至经济开发区交汇处(向阳闸)河道被填塞为平地,建房成街道,即今九龙街一带。其余故道(即陶港支港)则成死水港。2005年,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开通龙开河故道,连通八里湖与甘棠湖,使甘棠湖、南门湖有充足的补给水源,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市政府投资2.5亿元完成龙开河故道疏浚工程。
  湓浦港城区内河。旧志记述湓浦港在城西半里许。昔有人于此洗盆,忽水暴长,盆坠浦中,遂投取之,见一龙衔盆而去。发源瑞昌清盆山,故又呼为盆水,通龙开河。旧时水深,经冬不竭,民居两岸,风高水静,长如曳练。后为居民积秽壅塞,仅余1沟。原河面有土桥(赵公桥)1座。清光绪十八年(1892),河沟被填塞为平地,建房成街道,即今湓浦路一带。
  护城河位于城东,明永乐十年(1412)绕城开凿,为弧形,全长1千米,宽30.5米,深5.1米。河南端连南门湖,北人老鹳塘。1935年建九(江)星(子)公路,将河道截断,分为南、北两段。20世纪90年代末,河道被填塞为平地,建房成街道,即今南湖支路一带。
  甘棠湖位于市区中部,与南湖一堤之隔,东穿思贤桥与南湖相连,西吐余水于龙开河人长江,湖面积700亩,常水位深2米,汛期3.2米。湖岸均高20米,湖面年平均水位17.5米,汛期长江水位超过19米则闭闸排涝。此湖原与南门湖为一湖,唐长庆二年(822),江州刺史李渤鸠工筑堤,以利行人,南门湖一分为二,后人怀其德,称北湖为甘棠湖。又因李渤曾于湖畔建书院谓景星书院,故部分古籍又谓之为景星湖。
  南湖位于市区中部,与甘棠湖一堤之隔,南纳市郊刘家垅、陆家垅下泄之水,西穿思贤桥与甘棠湖相连,面积800亩,常水位深2米,汛期3.2米。此湖与甘棠湖原系一湖,名南门湖,李渤鸠工在湖中筑堤后,南门湖一分为二,其南部水面,位于九江府城南门外,仍沿用旧名,今简称南湖。东南台地均在40米以下,南湖公园制高点37米。
  白水湖位于城东缘,九江长江大桥南引桥由南向北从湖正中通过,南北长1.5千米,东西宽0.8千米,面积0.6平方千米,常水位深2.5米。原与长江连通,滨江路建成后与江隔断,堤中段有涵管排水入江。湖中有一沙滩,名“歇尔墩”,面积100平方米。清同治《德化县志》云:白水湖即白水港,四季水位起落明显,涨为湖,落水为港,纳7垄之水,流人长江。湖名由来有三说:一说白水港南端源头有白龙潭,湖因潭名;一说湖纳百垄水,白由“百”字谐音之衍;一说此湖原少鱼虾,唯一湖清水。深究后二说皆不确,今从一说。
  老鹳塘位于城东北,曾因湖中有过大量菱角,而称过“菱角湖”。南北长1千米,东西宽60米,常水位深1.5米,面积0. 12平方千米。旧时与长江连通,曾为清军水师营的军港,驻额编官兵248名,康熙初年编配虎船30只,河船30只。
  1928年拆城修路后,与长江隔断,堤西段有涵管排水人江。1972年九棉三厂建成后,大量污水流入,水质受到污染。水塘面积也在逐年缩减,终填塞。2005年,九江市政府在此建一污水处理厂。相传元末朱元璋战陈友谅破江州时,曾失落公文箱于湖中,有虎入水衔起,故又名老虎塘。老鹳塘名之由来尚无考。
  琵琶湖位于中心城区东6千米,九江炼油厂西,东岸是大王庙、游家岭。汛期水面4平方千米,枯水期水面2平方千米,水深3米,通长江。湖形似琵琶而得名。1976年九江炼油厂兴建后,湖区相继征用填塞,今为浔阳区城东工业园区。
  姬公庵湖位于市中心区东10千米长江边,鸦丫垄尾端,因湖旁原有姬公庵古刹,故名。面积0.2平方千米,水深2米,通长江。新中国建立后曾围垦种植水稻,称产粮湖。1981年改为养鱼,年产鱼万余斤。1976年九江炼油厂兴建后,湖区相继征用填塞。
  七里湖位于市中心区西南3千米,九(江)瑞(昌)路南1.2千米。东邻茅山头垦殖场,南靠庐山区十里、莲花街道(镇),西至南(昌)浔铁路与赛城湖一堤之隔,北为七里湖围垦区,面积13平方千米,常水位深2.5米。此湖原与八里湖为一个大湖的两个部分,并和赛城湖、龙开河相连通。新中国成立后,周围筑起圩堤,遂同长江、赛城湖隔断,湖水通过向阳闸排入龙开河。旧时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经过30多年的综合治理,钉螺现已消灭,病疫得以根除。七里湖本因东西宽7里得名,今之湖面,实含八里湖尚未围垦部分,统称七里湖。
  第三章气候物候第一节气候特征春季3 -5月份,平均时间64天。逢春后,冷暖气流进退交绥,由于北方冷空气逐渐减弱,南方暖湿空气开始加强北上,气温明显回升,4月初即可断霜,平均气温10 - 22℃。
  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时冷时热变化无常,寒潮入侵之际,两三天内降温幅度可达100C以上。春雨连绵,雨量增多,季雨量为390毫米,仅次于夏季。
  夏季6-8月份,平均时间119天。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季降水量为500毫米。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暴雨集中,易引发洪涝。7月中旬后,因南方暖湿气流较强,导致雨带北移,境内处于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热天气为主,气温22℃以上,易发生伏旱,光照充足,蒸发量大,8月份蒸发量则大于降水量。
  秋季9 - 11月份,平均时间59天。初秋时有闷热天气,俗称“秋老虎”。随着冷空气活动增强,气温逐渐下降,如遇偏早年份,即为寒露风,10月上中旬出现初霜,个别年份出现早霜冻。降水量明显减少,易出现秋旱,季降水量238毫米。
  多数年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个别年份严重,亦有出现秋季洪涝和秋季低温连雨天气。
  冬季11月至次年2月份,平均时间123天。气温最低,平均温度低于IOoC,年极端最低气温亦出现在本季。由于冷空气活动强而频繁,常伴有偏北大风、雨雪寒潮和冰冻天气。降水量最少,季降水量仅196毫米,不足全年降水量的二成。
  1985年农业自然资源调查,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气温为增暖趋势,其中1915年前后和30年代初有较明显的短暂趋冷,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气温为下降趋势。1969年和1977年的1 -2月出现持续低温,1954年、1956年、1963年、1971年出现明显冷冬。进入80年代后气温又为增暖趋势,暖冬现象较多。90年代比70年代气温增高0.2℃。
  降雨变化和干温气候是交替出现的,没有一直变干或一直变湿的趋势。1915 - 1921年、1930- 1933年、1935 - 1939年、1948 - 1955年、1969 -1975年、1995 - 1999年是湿期,降雨量明显偏多;1924 - 1928年、1940 - 1946年、1958 - 1968年、1978 -1982年是干期,降雨量明显偏少。
  [=此处为表格(四季起止日期一览)=] 第二节气候要素日照区内全年日照时数平均1983.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3%,全年平均每日有日照5.2小时,以2月份最少为96.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1%。7-8月份日照最多,分别为250.1和247.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和61%,平均每天日照为8.2小时。全区气温大于100C,其间的平均日照时数为1 440小时。
  辐射量1月份5 529卡/平方厘米,4月份8820卡/平方厘米,7月份14 110卡/平方厘米,10月份8 192卡/平方厘米;全年107 510卡/平方厘米;气温大于10℃期间的总辐射量为83 673卡/平方厘米。
  气温年平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300C。极端最高气温40.2℃(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00C(1971年1月),极端最高与最低之间的较差为50.2℃。
  据计算区内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lO℃、15℃、20℃的50%和80%保证率的初终日期,其间的积温见表2 -3 -2: [=此处为表格(区境稳定通过若干气温保证率及积温一览)=] 从表看出气温稳定通过1O℃,而80%保证率的日期是4月2日,即从4月2日起气温多在IO℃以上,从气候角度看,此间蔬菜、早稻播种较安全。
  无霜期长达266.8天,一般农历十月上中旬初霜,次年2月上中旬终霜,大于100C积温达5200 -5 500℃,热量丰富。
  降水年平均雨量1 412.3毫米,由于季节关系,年雨量集中在4-6月,雨量为608毫米,占全年雨量44%,并常出现暴雨天气,易造成灾害。5-7月受西风带的低槽、低涡、切变影响,冷暖空气在江南汇合形成的潭面降水,降水较为集中。7月以后由于副热带高压抵制,天气转为炎热,降水转为地方性雷阵雨,雷阵雨雨量较小,影响范围不广。5~8月,常受台风影响,月雨量多接近500毫米或以上。
  全年月平均雨日14天,降水日月平均在9天或以上,以3~5月最多,达16天;6月是全年出现暴雨最多月,平均暴雨日1.4天。日最大降水量209.6毫米(1969年6月24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50.5毫米(1969年5月4日)。
  蒸发量蒸发量与气温、湿度密切相关,随气温升高而量大。12月至次年2月,由于日照短,气温低,蒸发量小,1月仅56毫米,4月112毫米,7月241毫米,10月13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36毫米。
  第三节灾害性气候低温冷害(温度在OoC以上为低温冷害天气) 春寒:春寒亦分春分寒和清明寒。据1951 -1980年的资料统计,3月中旬至4月出现春寒25次,其中出现在3月中旬有16次,约每2年一遇。1年出现2次的有9年,约3年一遇。1年中出现3次的仅1年;出现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初的有15次,平均每2年1次。
  小满寒:1951 - 1980年的30年中出现小满寒15次,每2年一遇,其中在5月中旬有11次,每3年一遇;5月下旬有3次,为10年一遇;6月上旬仅1次。小满寒维持时间最长的达11天,出现在1958年和1973年。
  寒露风:轻度寒露风(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小于220C)平均出现日期为9月22日,最早为9月11日,最晚为10月6日。重度寒露风(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小于20C)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1日,最早为9月19日,最晚为10月20日。
  低温冻害(温度在0℃以下为低温冻害天气) 霜冻:初霜冻最早出现在10月27日,最迟在12月22日;终霜冻最早在2月14日,最迟在4月3日,初霜平均日期是11月15日,终霜冻平均出现日期是4月3日,霜冻期平均为96天。
  冰冻:一般是在12月到次年3月之间,而以l~2月较多。“积雪”主要在11月到次年3月,而以1-2月较多。2008年出现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冰冻日达19 - 21天,大的降雪过程4次;1月25—28日,出现连续性的雨凇天气,电线积冰直径在4-6毫米之间,累计最大积冰重量每米1.5公斤。
  干旱分为夏旱、秋旱、夏秋旱3类。从干旱天数又分为轻旱、中等旱、重度旱3种。干旱日数维持20 - 30天为轻旱,31 - 60天为中等旱,60天以上为重度旱。1951 - 1980年30年中无干旱年份有5年,占16%;轻度干旱有11年,占37%;中等干旱有6年,占20%;重度干旱有8年,占27%。在干旱中,有伏旱17次,占57%,约2年一遇;秋旱有20次,占20%,约1-2年一遇;伏旱连秋旱7次,占23%,约5年一遇。新中国建立后共遇特大干旱2次,第一次是1968年,伏旱连秋旱,维持121天;第二次是1978年,108天未下透雨。春旱仅出现1次,即1963年。
  洪涝1954 - 2010年,洪涝主要集中在6至7月中旬。新中国建立以来,出现大洪水年份有1954、1955、1962、1967、1974、1983、1988、1995、1998、1999、2005、2010年,平均5-7年一遇。1998年水位高达23. 03米,为历史之最,造成城防堤多次渗漏水,4-5号闸口处决口。
  高温 1951 - 1980年30年中出现了59次,平均1年出现近2次,其中出现在7月中旬的最多达35次,出现在7月上旬有23次,高热逼热维持时间最长达12天,出现在1978年7月。2005年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lO℃ -12℃,日极端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均超历史极值。
  大风区内以东北风和南风居多,下半年主要是东北风,盛夏以西南风为主,大风(瞬间风力达8级,风速每秒717米以上)每年都有出现,年平均约13天。
  冰雹区内出现冰雹概率小,即有冰雹,体积也不大。2008年6月3日晚,市区出现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的局部强雷电、冰雹剧烈强对流天气,冰雹直径为4毫米。
  第四节物候植物候 1月,上旬,腊梅花开。2月,上旬,杉初萌动。3月,上旬,柳吐絮,桃花现蕾;下旬,梨花开。4月,上旬,油桐始花;中旬,桑树抽叶。5月,下旬,枣花旺。6月,上旬,乌桕开花;中旬,桃李成熟。7月,下旬,荷花盛开。8月,上旬,枣红熟;下旬,梨成熟。9月,上旬,枣叶黄,桂花香。10月,中旬,菊花盛开;下旬,油茶开花,苦楝落叶。11月,上旬,柳叶变黄。12月,中旬,宿草枯黄,树木落叶;下旬,梅花初开,梓叶落尽。
  动物候 1月,中旬,野鸡初叫。3月,中旬,青蛙初鸣,蛇出洞,4月,上旬,燕子飞来,蟋蟀初鸣;中旬,蜜蜂春采;下旬,鹧鸪啼,雁北飞。5月,上旬,布谷叫;中旬,蚯蚓出。6月,下旬,蝉始鸣。7月,上旬,布谷停叫;中旬,萤火虫出。8月,下旬,秋蝉和鸣。10月,上旬,蝉终鸣,燕飞光,雁南飞。11月,中旬,蛇冬眠;下旬,蚯蚓结。
  第四章自然资源第一节土地资源耕地 1987年10月至1993年12月土地资源普查,全区土地面积3 144.3公顷。其中耕地29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460-/0。耕地类型以旱地、灌溉水田面积比例最大,旱地123.5公顷,灌溉水田115.4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1.5%和38. 7g%;望天田113.3公顷,占4.47%;菜地45.3公顷,占15. 24%。
  林地23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61%。 工矿、居民用地 1 01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2. 12%。其中城区公用面积472.7公顷,居民及工矿企业用地414.5公顷,分别占工矿、居民用地的46. 81%和41. 04%。
  交通用地8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8%。 水域1 495.2公顷,占总面积47. 55%。 未利用土地1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46亩。
  第二节水资源 1985年调查,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年径流深700毫米,年总水量为44 309. 23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总量6 886.6万立方米。人平均年有水量1 206.6立方米,亩平均年有水量3 869.9立方米,其中平水年(P=50%)有水总量44 030.3万立方米,人平均年有水量1 252.6立方米,亩平均有水量3 869.8立方米。偏枯年(P=75%)有水总量34 214. 65万立方米,人平均有水量973.4立方米,亩平均有水量2 988.2立方米。特枯年(P=95%)有水总量23 601.7万立方米,人平均有水量671.5立方米,亩平均有水量2 061.3立方米。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等,境内地下水含水岩多为松散堆积层孔隙含水岩组。
  金鸡坡沿江一带,含水岩组由全新统冲积层组成,上部为亚砂土、粉砂,下部为细中砂、沙砾石层,岩性均一、稳定,结构松散,总厚度大于50米。水位埋深1-2米,年水位变幅约l米。单井涌水量每日为1 000 -3 000吨。
  老马渡至长江边一带,上伏地层为含水极贫乏的中更新统冲积网纹状红土,一般厚16—25米,最大达35米,为相对隔水层。含水层由下更新统冲积、冰水堆积的黏土沙砾石层组成,岩性较均一,结构松散,富水性好,一般厚9 - 40米。地下水主要受其他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其次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水位埋深8 - 20米,承压水头最大20米,单井涌水量每日为1000一1600吨。
  原九江火车站至市牛奶场一带,含水岩组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层组成,上部由亚黏土、亚沙土和淤泥质亚黏土等构成含水层相对隔水顶板,下部含水层为细至中沙砾石层,内夹少量黏土、粉沙土,结构松散,厚度8 - 30米,比较稳定,富水性好。地下水埋深2~3米,承压水头最大18米。含水层底板为第三系粉沙岩、灰质砾岩和二迭三叠系灰岩。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以侧向补给和岩溶化灰岩含水层底板补给为主,次为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单井涌水量每日为100 - 300吨。
  第三节野生动植物兽类獐、麂、狼、野兔、野猪、灵猫、狗獾、狐狸、刺猬、猪獾、水獭、果子狸、黄鼠狼、穿山甲、松鼠、蝙蝠、田鼠等。
  鸟类喜鹊、乌鸦、八哥、白头翁、麻雀、燕、山鸡、雁、黄雀、布谷、画眉、杜鹃、野鸭、啄木鸟、猫头鹰、斑鸠等。
  蛙类青蛙、癞蛤蟆、雨蛙、黑斑蛙等。
  介贝类乌龟、平胸龟、甲鱼、螃蟹、河蚌、田螺、虾等。
  鱼类鲤、鲫、青鱼、草鱼、鳜、鲇、鲢、鳙、鳊、鳗、鲟、河豚、黄鱼桑头、乌鱼、黄鳝、泥鳅等。 昆虫类萤、蝇、蝉、蝴蝶、蜂、蚊、蚂蚁、白蚁、蜻蜓、蚱蜢、螳螂、蜘蛛、蜈蚣、蟋蟀、蚜虫、金龟子、天牛、地蚕、蛾、蟑螂、蚯蚓、蚂蟥、蜗牛、纺织娘、臭虫、毛虫、跳蚤、虱等。
  蛇类金环蛇、银环蛇、水蛇、郎中蛇、鸡公蛇、猪婆蛇、蜥蜴、壁虎等。
  竹类毛竹、桂竹、水竹、箬竹等。
  木类杉、松、株、樟、栎、楠、槠、枫、檀、椿、桑、柳、槐、泡桐、油桐、棕榈、乌桕、皂荚等。 果类桃、梨、李、枇杷、梅、野柿、葡萄、菱角、莲藕、蒿芭等。
  菜菌类马齿苋、椿苗、水竹笋、马兰芹、地皮菇等。
  花类野菊花、野玫瑰、兰花、荷花、栀子花、山茶花、杜鹃花等。
  草类萍、蒿、苔、藻、艾、茅、蒲、稗、席草、水浮莲、水花生等。
  第五章自然灾异第一节水灾明中叶以来,有记载的水灾年份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嘉靖元年(1522)、二十九年(1550);隆庆六年(1572);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一年(1613)。其中弘治十七年六月大雨如注,平地水高丈余;万历三十六年(1608)大水,县城水深数尺,以舟楫往来。清顺治四年;康熙二年(1663)、七年(1668)、四十七年(1708)、五十五年(1716);雍正四年(1726);乾隆八年( 1743)、二十九年(1764)、三十一年(1766)、三十二年(1767)、三十三年(1768)、三十四年(1769)、三十五年(1770)、四十四年(1779)、五十三年( 1788)、五十七年(1792)、五十八年(1793);嘉庆九年(1804)、十三年(1808)、十八年(1813)、二十二年(1817)、二十三年(1818);道光三年(1823)、十一年(1831)、十三年(1833)、十四年(1834)、二十一年(1841)、二十三年(1843)、二十八年(1848)、二十九年(1849)、三十年(1850);咸丰八年(1858)、十一年(1861);同治六年(1867)、八年(1869)、九年(1870);光绪二年(1876)、四年(1878)。其中清康熙四十七年江水暴涨,九江郡城西门出入行船,府辖5县分别对灾民设施粥场。乾隆八年春,苦雨郡城入水。道光二十八年夏秋间,江水险涨,郡城西尽被水淹。道光二十九年积雨,街道水近屋檐,唯东门、八角石一隅无水。同治八年府城遭水。
  民国时期遭受水灾9次,平均4年一遇。1924年汛期降雨量960.1毫米,7月长江水位达20. 17米,内涝成灾。
  1926年5 -6月大水,市区西门外正街全淹,水深4尺。7月10日(农历六月初一)九江洪峰水位达20. 32米,为当时查有记载的最高水位。
  摄于1931年8月 1931年7月,霪雨兼旬,尤汛猛涨,适遇川湘洪峰急湍直下,7月28日长江水位达20. 71米。20米高水位自24日起连续达3个月,为60年来的罕见。据8月6日《申报》载:浔关浩渺,火车、飞机、电报均停。
  1935年大水中,粮食奇缺,灾民以树皮、草根、观音土为食,赖以度命。1937年、1938年又连续大水,境内田地淹没,受灾甚众。
  1949年7月上旬,长江水位高达20. 69米,市区入水。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入春始,长江流域大范围的降雨,境内从4月14日至7月19日共降雨1375.3毫米,超过正常年份的雨量;6月5日,市区水位突破警戒线19. 16米,17日超过20米。7月16日21时,最高水位达22. 09米。其中20米以上水位,从6月17日持续到9月25日,长达102天,10月12日水位才退出警戒线。由于大水冲击,南浔铁路中断通车120余天。
  1962年,在连续3年自然旱灾后,又遭水灾。 1973年,自春分至芒种,久雨低温,5 -6月份集中暴雨,7月初长江水位高达21. 28米。
  1980年,以秋洪为重,9月4日,长江水位高达21. 17米。
  1983年,连降暴雨,7月13日,长江水位达22. 12米,部分地段出现外淹内涝。
  1988年8月下旬,连续20多天大雨,9月3日凌晨1-4时,雨量达138.7毫米。
  1989年7月18日,长江水位达20. 27米。
  1995年7月9日,长江水位达22. 20米,1996年7月23日,水位达21. 78米。
  1998年,从6月12日起,连续遭特大暴雨袭击,至6月27日,平均降雨量达410毫米,超历史同期年平均值45%。7月18日后又受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北抬的共同影响,7月18 - 30日平均降雨量达400毫米。至8月2日凌晨2时,长江水位达23. 03米,超警戒线3.53米。8月7日13时40分,城区4-5号闸之间堤段决口40米,洪水进入九江经济开发区,国家、集体和人民财产遭受损失。
  1999年7月21日,长江水位达22. 43米,超警戒线2. 93米。
  2005年,受台风低气压影响频繁,先后有台风“海棠”“珊瑚”“泰利”“龙王”减弱的低压影响,造成局部性的大暴雨,9月2日-4日,平均降雨量达307毫米,导致部分地段内涝。
  第二节旱灾明中叶以来,境内遭受旱灾年份有:明嘉靖五年(1526)、二十三年(1544);万历十六年(1588);崇祯九年(1636)、十三年(1640);其中嘉靖二十三年夏四月至秋九江不雨。清顺治三年(1646)、九年(1652);康熙元年(1662)、八年(1669)、十年(1671)、二十八年(1689)、三十二年(1693)、四十七年(1708);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十三年(1778)、五十五年(1790);嘉庆七年(1802)、二十五年(1820);咸丰六年(1856);同治二年(1863)、三年(1864)、十年(1871);光绪十七年(1891)、二十四年(1898)、二十六年(1900)、二十八年(1902)。其中康熙十年连续5月不雨,至十二月始雪,泉涧皆枯,道殣相望,民鬻子女无数,流亡者十之七。嘉庆七年连续4月未雨,豆谷无收,当局蠲免部分钱粮,并给灾民酌借口粮。民国时期主要是1925年、1928年、1934年、1935年。其中1934年70余日亢旱不雨,田地多无收,灾民以野菜、秕糠、蕨根、观音土充饥,或外出乞食。
  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7月10日至8月14日,持续35天不雨,至秋又连晴45天。
  1964年6月底至10月上旬,连续94天不雨,城郊作物受灾减产。
  1966年7月13日至10月3日,83天未下透雨,田地缺水。
  1968年5月26日起,连续晴121天,城乡旱情严重,水塘干涸。
  1971年7月初至9月中旬,70天未下透雨,影响农作物生长。
  1978年6月21日至10月25日,126天少雨,城乡受灾特别严重。
  1990年又旱,其特点出现在霉期,又是秋旱接伏旱,自7月开始至9月下旬,长达80余天,再就是自7月2日起,连续24天晴热高温,总蒸发量达227.5毫米,致使田地大量缺水,多数塘堰干涸。
  2007年9月15日至11月15日,平均降水量为36.7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6.7成,是年春、夏、秋季均出现阶段性干旱。
  第三节冰雪风雹灾明清以来,境内冰雪风雹灾间有发生,有史料记载的有:明成化元年(1465)六月暴风,全城屋瓦皆飞,弘治四年(1491)六月,雹大如桃李。正德十五年(1520)九月,大风,龙开河、小港坏舟数百,溺死商人无数。嘉靖二十四年(1545)七月,雨雹。天启元年(1621)正月始,大雪40日,虎兽多冻死。三年五月,大雨雹。崇祯元年(1628)十月十八日,湖鱼池鱼多冻死。二年(1829)十月二十四日夜,大风拔木,折屋覆舟。四年(1831)八月二十七日,大风拔木,墙垣皆颓。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大风拔木,城内石坊多颓,民庐倾者无算。五十七年(1718)正月,冰冻厚数尺,竹木摧折,鸟兽多冻死。六十-(1722)年二月,雹大如桃李。乾隆十一年(1746)三月,大雨雹;三十三年(1768)三月,大雨雹,又大树多被风拔。嘉庆十九年(1814)正月,大冻,树木多折,十一月长江皆结厚冰。道光五年(1825)三月初二,暴风陡作,长江覆舟无数,府署头门倾断;二十三年(1843)正月初四,狂风陡起,江船多被损坏;二十四年(1844)正月十四日,庾楼一古槐被风折倒;二十八年(1848)七月十七至十九日,暴风3日,民房多被折毁,船民淹死无数;十月十五日又陡起暴风,大江上下覆舟无算,次晨雾瘴漫天。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一日大江风,损舟无数;四年(1865)三月暴风大作,吹折圣庙两庑、关署屏墙、大江覆舟甚多。六年(1867)九月六日,雨雹如砖。
  民国时期,1913年4月7日,全城暴风,浮桥尽折,撞毁轮船2艘,沉船、毁帆船极多,船民死伤甚众。1915年1月12日,江面陡起大风,坏船数十艘,溺民数十人。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2月,雨冰,竹木多折断。1955年7月,雹大如鸡蛋,有住房屋瓦被打碎。1973年1月始,积雪月余,深数尺。1973年2月、1978年3月各降冰雹1次。1979年3月29日,遭9 - 12级大风和2.5 -3厘米大雹,城郊豆麦被刮断。1983年1月冰雨数日,树木多摧折。1985年6月雨雹,农作物受损。
  1987年3月,风雹带雨,局部范围受涝。2005年3月12 -13日,出现本区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降雪最广、积雪深度最深的寒潮天气过程;9月2~4日第十三号台风“泰利”在境内滞留近40小时,给部分地区带来8级以上偏北大风。2008年1月12日至2月2日,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降雪4次,以1月28日晚至29日降雪为最大,深度超4厘米,积雪日数12 -17天,出现4-8天的雨凇天气,影响人民生产生活。6月3日晚,出现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的局地强雷雨、冰雹(直径为4毫米)等剧烈强对流天气,并伴有8级以上雷雨大风。
  第四节地震明正德十四年(1519)春某日地震,震级3.75,震中烈度5度,全城黑气弥月,远视如烟罩。万历三十六年(1608)六月某日地震,回龙矶岸崩塌,锁江楼阁俱废,铁牛2只沉入江中。崇祯四年(1631)七月十八日丑时,十月十六日夜地震;七年(1634)三月地震。
  清顺治九年(1652)三月某夜,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六日地震有声。道光七年(1827)三月某日巳至午时,地震3级;十五年(1835)七月某日,地震5级。咸丰八年(1858)四月某日,地震3级,有声。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十七日7时,城西郊发生4级地震,居民床、桌椅无不震动,片刻即止;二十二年(1896)十二月初一,“始闻大声隆隆,旋见窗钩帏带振动不止,屋片尘土尽落厨中,碗盖及门上钩环亦均有声”。二十七年(1901)三月二十五日晚子时,地震约1分钟。宣统三年(1911)正月初八寅时5.4级地震,房屋内器物多倾倒。
  民国间,1932年4月6日酉时地震,行同摇摆约4秒钟。
  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发生在周边地区并波及浔城的主要地震有1972年9月12日瑞昌与湖北广济4.2级地震,1973年II月12日九江县黄老门2.1级地震;1981年3月8日沙河1.9级地震,1985年9月10日马回岭4级地震,1995年4月15日瑞昌与九江县交界处4.9级地震,2005年11月26日8时瑞昌与九江县5.7级地震。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