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治城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治城变迁
分类号: K901.9
页数: 3
摘要: 城垣柴桑县治:区政府驻地曾为柴桑县治地域。柴桑县,汉高祖六年(201)置,原属武昌郡,治于区境鹤问寨(今八里湖)。晋永兴元年(304),立寻阳郡,辖寻阳、柴桑2县。东晋咸康六年(340),将寻阳郡治由江北寻阳迁至江南的柴桑县。义熙八年(412),省寻阳县入柴桑县。咸康年间(335 - 342)又将江州治所移驻柴桑。至此,自咸康,历经宋、齐、梁、陈,常为州、郡治所。隋开皇九年(589),省柴桑、汝南……
关键词: 地理沿革 变迁

内容

城垣柴桑县治:区政府驻地曾为柴桑县治地域。柴桑县,汉高祖六年(201)置,原属武昌郡,治于区境鹤问寨(今八里湖)。晋永兴元年(304),立寻阳郡,辖寻阳、柴桑2县。东晋咸康六年(340),将寻阳郡治由江北寻阳迁至江南的柴桑县。义熙八年(412),省寻阳县入柴桑县。咸康年间(335 - 342)又将江州治所移驻柴桑。至此,自咸康,历经宋、齐、梁、陈,常为州、郡治所。隋开皇九年(589),省柴桑、汝南县复置寻阳县,时因水患,州、县同治湓城(今瑞昌清湓街)。
  湓口城:汉高祖六年(前201),车骑将军灌婴于湓水入口筑土城戍守,并凿井斯地,号浪井。
  浔阳县(区)治:唐初始建,因县以名,先后曾作江州和九江府治,故又名江州城或九江城。据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唐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三县”;浔阳“自州东移于今所,”表明浔阳是由湓城析置。武德八年(625),省湓城入浔阳县后,州治亦迁入,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云:“江州治德化,盖近湓口古城处”。以浔阳各县,取义浔水至此入江,县名“寻”字加“氵”亦始此。唐起,历为州、郡、军、路、府、道和浔阳、德化、九江县(市)治所,城池初期状况无考。“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到唐元和年间颇具规模。宋元之际,渐趋衰落。元末一度为南方红巾军都城。明洪武六年(1373),于城东北隅列木为栅,引水为濠,增筑木栅、土夯城。永乐十年(1412),环城用砖包砌,建五门,覆以楼,城趾开水窦6处。正德、嘉靖年间,几遭兵燹、雨圮,几事修葺。万历、天启年间,增启城门,清乾隆年间,加修月城,规模渐蔚。全城东西纵5里,南北宽4 里,周围12里224步,高2丈2尺。城上设炮楼4 座、警铺28个,宽广可容骑射。下启7门,依次称东作门(即小东门,初称磐石门)、迎春门(大东门)、南薰门(小南门)、文明门(大南门)、迎恩门 (西门,初称湓浦门)、望京门(九华门)、福星门(岳师门),各门置兵马司2所,配汛房营兵守之。咸丰三至八年(1853 -1858),太平军扼守九江城,清军屡以炮击,掘地道埋炸药轰炸,致使城垣周身膨裂,东南和东北共崩塌103丈,城根陷入淤泥10余丈,炮台、月城、营房全圮,门楼荡然无存。八年六月,九江府及所辖5县捐资复修,费时半年,共用工料银17 500余两,添设兵房、更楼47所,置大、小炮台46座和垛口l 840个。民国期间,随着市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墙渐次被拆除。1924年,始拆城修路,城内东西大街渐与西门外光绪年间初步形成的正街连成一体。1925年,九江商埠督办谢远涵为扩大城区,特命拆除南城墙并就墙基修环城路。1927年,修建龙开河铁桥,大街直达大经路到火车站,至此,西门口以西的滨兴洲、官牌夹、沙子墩,南门口以南的甘棠湖、南门湖、山川岭等皆纳人为城区。1928年扩建大街,改石板路为水泥路,街面扩宽到12米,取名为“大中路”,自此东大街、西大街、西门外正街等名称未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迎春门(大东门)及左右城墙还基本保存完好;60年代后,全部拆毁。
  1980年置区,区委、区政府机关驻浔阳城,以城名区。
  街巷城区街巷既多又密,蜿蜒曲折。一些街巷远近闻名,以名称含义分,有商贸集市、方位地貌、民间传说、名人轶事、古建名物等。
  明之前期街巷不详。明中后期主要街巷包括十字东街(通福星门)、十字西北街(通九华门)、十字南街(通德化县)、十字西门(通湓浦门)、十字西南街(通迎恩门)、城外丁字街(通湓浦门)、十字西街(通钞关)、南市街(通龙开河);及宣化坊、丰储坊、永安坊、泰宁坊、玄妙坊、崇儒坊、育民坊、清平坊、通惠坊、揽秀坊、湓浦坊、迎恩坊、福星坊、白莲坊、世德坊、经武坊、新民坊等。
  清时街巷包括东大街、棋盘街、西大街、县前街、南前街、时雍街、书院街、实政街、兴隆街、长福街、清平街、揽秀街、通惠街、福寿街、康宁街、湓浦街、南门街、新街、关部街、四铺街、肖家街、北脊街、军大街、鱼苗街、左所街、避嫌街及宝莲坊、永平坊、元妙坊、八角市(街)、太宁坊、古井巷、县巷、莲花池(巷)、丁宫营(巷)、御史坊、白仁坊、六鳌坊、观巷、塔岭巷、文集坊、世泽坊、仓巷、中路巷、罗师巷、宜阳坊、陆家巷、郭家巷、火巷、小学巷、都府巷、彩霞巷、清平坊、许家巷、批验所巷、江家巷、龙王墩巷、揽秀坊、东小巷、祝家巷、张官巷、范家巷、花桥巷、馆驿巷、功叙坊、龙池寺巷、王道士巷、官火巷、外郎巷、浮桥巷、湓浦坊、短巷、魏家巷、徐家巷、草库巷、司口巷、水巷、永济坊、石灰巷、小水巷、小巷、官巷、水府巷、官水巷、世德坊、新民坊等。
  民国时期,坊、巷改称街为多。1925年,拆除西北、西、西南城墙,增辟滨江路、环城路。1928年,扩建大中路。1934年统计,街巷总长近1 0千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整原有街巷道,并逐年增建一批主次干道。1950年街巷道总长36.52公里。1958 - 1962年,增建滨江路(东段)、跃进大道(今十里大道)、浔阳路等主干道。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按照当时,“破旧立新”的要求,更改一些路名(附表)。“文化大革命”后,相继复称部分原名。1982 - 1983年,修竣浔阳东路,扩宽十里大道,改变城区东、南狭窄状况。1987年,长虹南路和西二路先后增建,进一步拉开城区框架,疏通城区东西向过境交通,形成新的街巷道构成的城区境域。
  [=此处为表格(1966 - 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改的部分路名一览)=] [=此处为表格=] 说明:文化大革命后,多数已恢复原名,仍有少数路名沿用。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