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浔阳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56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928.5
页数: 4
摘要: 九江市浔阳区北濒长江,南倚庐山,东望鄱阳湖,是九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西省之最北端门户。全区国土面积50平方千米。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达40. 28万人。
关键词: 九江市浔阳区 概述

内容

九江市浔阳区北濒长江,南倚庐山,东望鄱阳湖,是九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西省之最北端门户。全区国土面积50平方千米。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达40. 28万人。
  浔阳古称寻阳,其名称源于汉初所设之寻阳县(治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浔阳之为城市,亦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于区西境鹤问寨(今八里湖)设柴桑县。同年,汉大将灌婴又于湓水入长江之口即今区治所,筑湓口城以扼江戍守。迄今均逾越2000余载历史风雨,世间沧桑。西晋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之寻阳、武昌郡之柴桑2县置寻阳郡,及东晋,郡治南移设柴桑县治,城市之名与实,自此合二为一。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改寻为浔,并一直沿用至今。
  “九派寻阳郡,分明似画图。”唐代诗人权德舆《送孔江州》诗中名句,精准描绘出古城浔阳的自然风韵。浔阳集名江、名山、名湖于四围,大气而不失隽美,风流而不失雅致。烟波浩淼,峰峦叠秀,流光溢彩,凝翠载红。古往今来,曾惹得无数鸿儒大师、骚人墨客钟情于斯,或游历、或隐逸、或建寺繙经、或设馆授徒,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尤其公元4世纪晋室南渡,中国经济、文化随之南移,浔阳顿成江南政治、经济、文化汇聚地,更是让中国文人至此若过江之鲫。时在此地及其周边活动过的陶渊明、慧远、陆修静,已成为中国儒、佛、道3家里程碑式人物。自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成为中国文化永久的符号之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刘长卿、韦应物、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唐寅、王守仁、康有为等,无不把此地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将理想与灵魂安置其间。主张“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新乐府运动主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所著,十分之一即源于此间山水风情所带来的精神震撼,其叙事长诗《琵琶行》,更是将“浔阳”永久注入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记忆之中。浔阳城中诸多景点,如浪井、庾亮路、小乔巷、能仁寺、李公堤、思贤桥、琵琶亭、天花宫、浔阳楼、岳师门、烟水亭、锁江楼……迄今依然可将现代人带到与历朝历代军事、政治、文化、宗教界名士时空对语的无限遐思中去。
  浔阳据长江中游,处赣、鄂、皖3省交汇,上控蜀楚,下扼吴越,南连粤桂,北承秦燕,自古以来,被称之为六朝重镇,江湖锁钥,七省通衢,商埠码头。
  由于地处要津,扼江控湖,每逢社稷危难或改朝换代,古城便硝烟弥漫,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灌婴,筑城凿井而戌守;三国周瑜,佩剑造船而演兵;晋温峤、庾亮于此会陶侃而领军勤王;唐李磷于此邀太白而发兵争权。以至元末汉王陈友谅与吴王朱元璋决斗,清末太平军林启容与湘军曾国藩血战,无不令古城鼓响角鸣,血殷火红。尤其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屯兵于斯,填《满江红》一词述怀,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语豪言,激励无数国人奋力反抗侵略的悲烈情愫。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武昌起义方十余日,浔阳金鸡坡便于江西首先响起反清的隆隆炮声。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汇聚浔阳,谋划南昌起义,掀开无产阶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首页。直至1949年5月,中国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浔阳为界横渡大江之后,古城方为和平安祥的一方乐土。
  在水路为交通命脉的年代,地处中国第一大江、第一大湖交汇点的浔阳,自然而然成为川、陕、桂、湘、鄂、皖、赣7省货物交易地与集散地。晋代始,即系江南“来商纳贾”之都会,其时,江州漕运已掌控京都命脉。至唐宋,更是商贸繁荣,“贮粮尖仓,酿酒盈缸,行商坐贾,积贮倍息”。明清时,浔阳“帆樯蔽江,人货辐辏,几乎日夜不绝”,并因之与福建闽侯(福州)、湖北夏口(汉口)名入“三大茶市”,与安徽芜湖、江苏无锡、湖南长沙名入”四大米市”而享誉海内。至晚清,浔阳城内,已是商号如云,店铺鳞次栉比,有茶行、米行、瓷行、货栈、码头、钱庄、会馆600余家,不仅南北货物汇集,且华洋商行杂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觊觎江西腹地及邻近地区丰富的经济资源,为掠夺原料、倾销洋货,逼迫清政府将九江辟为通商口岸,浔阳便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第一扇窗口。随着开埠,列强在浔辟租界、控海关,设轮船公司、电报局、邮局、洋行、报送转运栈、烟草公司、石油公司、砖茶厂,建医院、学校、教堂……外来资本的涌入和商业贸易的影响,亦使浔阳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
  毋庸讳言,开埠带来西方文明的同时,也给浔阳人带来了无穷耻辱和悲哀。为反抗侵略与压迫,不屈的浔阳人奋起抗争,其间涌现了诸如张世膺、徐秀钧、蔡公时、许德珩等民主斗士,张谋知、陈中瑞、许鸿模等工商精英,或通过鼓吹革命,或采取创办实业,为振奋民族精神和振兴民族工业而不懈努力,成为古城浔阳现代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的拓荒人。尤其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浔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展开反帝反封建斗争,争民权、争民主,1927年1月,发出中国“收回租界”的第一声呐喊,并于同年3月成功收回九江英租界。经济繁荣必赖政治清明,跟着中国共产党,浔城人民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血雨腥风而前赴后继,1949年5月17日,随着九江市区解放,古镇浔阳终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迎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喷薄红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60余年,浔阳这座古城,大体经历两个重要的时间段,即前30余年,为县级九江市的主体;后30年,则独立设区,成为地级九江市的中心城区,均以城市面貌展示于世。
  前30余年,古城从累年战火遗留的断壁残垣中走来,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经济变革,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工业、交通、商贸、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在解放初只有棉纺、印刷、面粉、火柴等几家小厂和一些手工作坊的基础上,逐步打造出具有纺织、服装、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众多门类工业格局,商贸经营也随着城区扩大、交通扩容而日渐繁昌。至1980年,全区社会总产值达到946. 9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2. 36万元,建筑业总产值200万元,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47.4万元,商业、饮食业营业收入135.6万元,财政总收入93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万元。为建区后经济快速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1980年5月20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自此,浔阳人民借助水运得长江之利,上溯武汉、重庆,下达南京、上海,取鄱阳湖之便,辐射全省81个县市,九江港为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可直航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年客、货运量分居长江各港口第二位和第四位;铁路有京(北京)九、武(武汉)九、合(合肥)九、铜(铜陵)九4条相交;公路有昌九、九景2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九江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4条航线,距昌北机场也仅1个小时车程等区位和交通优势,将经济建设迅速推入快车道。
  浔阳的快速发展,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尤其在浔阳前行遇到困难的时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第一时间亲临浔阳,与浔阳人民共度危艰。1998年,百年难遇的洪灾威逼九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纷至浔阳,指挥、调遣4万余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成功堵截浔阳城4—5号闸口,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建区30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区位优势,做强第三产业,狠挖工业潜力,打造文化品牌,在江西崛起的大潮中,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各项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至201 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 901 357万元,与建区初年相比,增长2632倍;固定资产投资407 900万元,增长946倍;财政总收入134 466万元,增长10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207 956万元,增长79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1 1元。
  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区建设同步跟进,民生保障健全有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如今浔阳,高楼摩天,小桥流水,树绿花红,莺飞鸥翔,处处歌舞升平,当年白居易所感叹“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岁月一去不返,成为位居全国前列的宜居城市。
  历尽2 000余年风风雨雨,几度兴衰,几度沉浮,浔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终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洗濯出最靓丽的色彩。但是,必须清醒看到,浔阳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空间有限,随着工业“退城进园”,这些问题和矛盾将愈见显现。因此,作为九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浔阳区,肩负全市经济发展领头雁重任的浔阳人,务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优化环境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社会和谐为主题,着力壮大综合实力,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生活,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使这颗镶嵌于长江之滨和京九线上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知识出处

浔阳区志

《浔阳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实事求是原则出发,广泛采集资料,慎重取舍,去伪存真,精心编纂而成。志书涉及内容广博,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浔阳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不仅为浔阳今后的发展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九江人及各方有识之士了解浔阳、认识浔阳、投资浔阳、传承历史提供真实与永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