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伊斯兰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80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伊斯兰教
分类号: I199.4
页数: 1
摘要: 唐中叶传人中国,先后在回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中传播。清道光卜年,因回族迁徙,传人九江。清道光二十年,钱宝昌等人发起集资,在江边矶湾盖起两问平房做清真寺,以供宗教生活需要。清真寺,从前至后有四进。民国24年因修环城路,城外清真寺迁至滨江路69号。在处理教务上,发展成河南与安徽两派,城里寺董事会由安徽回民掌握,信仰老教;城外寺由河南回民掌握,信仰新教,并引发教派纷争,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初。1958年12月,两寺合并,城里寺撤销,改为“清真食堂”和回协办公室。1980年,市政府拨款维修。1984年,经省批准九江清真寺为省重点开放宗教活动场所。1987年7月,成立九江市伊斯兰教协会。1993年开斋节,成立寺管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宗教文学

内容

唐中叶传人中国,先后在回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中传播。清道光卜年(1830),因回族迁徙,传人九江。清道光二十年,钱宝昌等人发起集资,在江边矶湾盖起两问平房做清真寺,以供宗教生活需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扩建。清光绪二十八年,安徽人杨遐年和古董商马寿田领头捐款和募款,在城里四码头建…清真寺,从前至后有四进。民国24年(1935)因修环城路,城外清真寺迁至滨江路69号。两寺都有董事会,负责筹集资金和聘请教长,由于执教的阿訇在传教的仪式上不同,渐形成新教与老教。在处理教务上,发展成河南与安徽两派,城里寺董事会由安徽回民掌握,信仰老教;城外寺由河南回民掌握,信仰新教,并引发教派纷争,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初。1958年12月,两寺合并,城里寺撤销,改为“清真食堂”和回协办公室。1980年,市政府拨款维修。1984年,经省批准九江清真寺为省重点开放宗教活动场所。1987年7月,成立九江市伊斯兰教协会。1993年开斋节,成立寺管会。
  据1990年7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境内回民428人。回族属杂散居,未形成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但其民族特色鲜明。伊斯兰教规定一年三大节即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每年一个斋月,每7日一次聚礼戒。在饮食上,不吃猪肉、狗肉和无鳞、无鳍的鱼蟹,不吃自亡的家畜家禽。境内有回民信此教,为数甚少,饮食从规者革简。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