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林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30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林政管理
分类号:
F307.2
页数:
3
摘要:
第五节林政管理管理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县政府设建设科兼管林业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县级人民政府先后设立建设科、农林水利科、农林水利局、森林管理局、农林垦殖局、森林工业局、林业局,兼管或专管林业工作。1956年,地县农林水利局在境内莲花、大桥、海会设林业工作站,负责管理林区生产和竹木出口检查。
关键词:
林木资产
林业管理
内容
第五节林政管理管理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县政府设建设科兼管林业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县级人民政府先后设立建设科、农林水利科、农林水利局、森林管理局、农林垦殖局、森林工业局、林业局,兼管或专管林业工作。1956年,地县农林水利局在境内莲花、大桥、海会设林业工作站,负责管理林区生产和竹木出口检查。 1980年,原庐山农林垦殖局从庐山迁至山下,管理全区林业工作。1981年,成立九江市郊区林业局,与原农林垦殖局合署办公,下设林政股、营林股和人秘股。1984年,农垦局分设,郊区林业局改称庐山区林业局,下设办公室、营林股、林政股、野生动物保护站和莲花、海会、大桥3个林业工作站,负责全区ll个乡(镇)、庐IIJ山顶、庐山农林垦殖场、金鸡坡和茅山头垦殖场的林政管理和营林工作。1990年,成立区林业公安局,与林业局合署办公。1994年,庐山成立林业局,庐山山上林地管理划出,金鸡坡、茅山头也随区划变更划出。1998年,林业公安局进行重组,并在莲花设林业派出所。至2000年,区林业局管辖11个乡(镇)、1个国营林场、1个垦殖场和庐山植物园、白鹿洞书院、市林科所、市茶科所、庐山水产场、原海会师范等19个有林单位。
山林权属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山林多为私人所有,地主、富农、族祭山和庙宇所有山林占较大部分。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及族祭山林,征收富农和寺庙出租的山林,分给无…或少山的农民,颁发山林权证.归农民所有;不便农民个体经营的山林,留归乡有。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农民私有山林作价入社,山林归高级社集体所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山林所有权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经营和管理。1962年,贯彻落实《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以原高级社入社山林为基础,适当照顾无山或少山地区,…林所有权一部分_F放到生产队,同时划定社员自留山,规定房前屋后和自留山上的零星树木归社员私有。“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山林权属不清。
1981年始,根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区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林权属、划定社员自留山、确定林、业牛产责任制)工作。1983年底,全区山林权证发放1.9万余亩。1984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1984)1号文件,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贯彻“林权归己,谁造谁有,林术允许继承,允许折价转让”的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全区形成国有林场、乡村集体林场联户承包或户包国有,集体山林、农民自留山自主经营等几种经营形式和承包责任制。1989年经过区政府、区林业局与庐山垦殖场协商,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解决了庐山垦殖场与威家镇积余村山林权属纠纷,将原属北山林场2000亩山林划归积余村,并发给山林权证。是年,区政府通过协调,解决了赛阳镇赛阳村与国营化城茶场林地纠纷,双方通过签订协议书,将化城茶场70亩茶园落实给赛阳村,并发给山林权证。
森林采伐建国前,政府保护不力,滥采滥伐严重。1950年始,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保护森林的通令规定,公有林由林业主管机关、私有林由业主进行合理采伐更新,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采伐。1951年,实行木材统一管理,采伐木材须经县、乡人民政府批准。1956年,实行计划采伐,计划内的用材由县下达计划,任务落实到乡;计划外民用材,由乡批准,并指定地点,做到有组织采伐。1964年,政府义规定,凡集体修制农具、用具需要小量用材,由本人申请,生产队、大队审查,报公社批准,未经批准而砍伐予以罚款或作其他处理。
建区后,全区上下认真贯彻《森林法》,严格源头管理,坚持申报一设计一批准一发证一采伐一检查一验收·条龙的采伐程序,落实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实行限额采伐。1998年,林木采伐限额13442立方米,实际采伐1587立方米,占与采伐限额11.8%;毛竹采伐限额2.5万根,实际采伐1.98万根,占采伐限额79.1%。1999年,林木采伐限额12265立方米,实际采伐1811立力‘米,占采伐限额14.8%;毛竹采伐限额5.22万根,实际采伐9650根,占采伐限额l8.5%。建区以来,全区森林资源消耗总量始终控制在采伐限额之内。
在森林采伐管理中,根据《森林法》之规定,森林公安人员和护林人员全力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盗伐森林和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行为。1998年l1月- 1999年1月,全区开展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百日专项整治。1999 - 2000年,共查处各类破坏森林案件52起,其中破坏森林刑事案件9起,林政案件43起,处理各类违法人员50余人,刑事拘留和治安拘留10人,逮捕、起诉3人。收缴无证木材7.79立方米,木炭2000余斤,行政罚款10500元。同时,制止在庐山修静庵乱占林地建房1起,拆除毁林违章建筑2处。
竹木出口检查境内自1956年实行木竹计划采伐后,严格竹木出口检查制度。莲花、海会、大桥林业工作站负责境内竹木出口检查工作,凡经批准在境内采购木材(包括木棍)、毛竹或小山竹、木制品或半成品及其他林副产品(含木炭),须由县级林业局计征育林费,开据放行证,方可调运。凡远离产地,须凭县级林业局准运证,运出地(市)须换取地(市)林业局准运证,运出省须换取省林业厅准运证。1979年后,竹木市场逐步放开,但外省、外县木竹出口过境须持有效运输证。
林地保护实行用地单位必须有用地单位申请,林业局实地勘查确定地类,凡用林地5亩以上者,由区林业局向市林业局报批,市林业局签意见后报省林业厅审批,同意后发放林地使用证。1992年,九江发电厂二、三期工程征用虞家河、五里乡林地800亩建煤渣地。1993年,九江化纤厂修公路,征用周岭乡蔡岭村林地70亩。
野生动物保护境内受保护野生动物约15种,其中鸟类6种,兽类4种,两栖爬行类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华南兔。省级保护动物8种,鸟类有鸿雁(俗名铁咀鹅)、赤麻鸭(俗名军鸭、黄鸭)、苍鹭(俗名老鹰)、灰胸竹鸡(俗名竹鸡)、山斑鸠、文山雀;兽类有野猪、红毛狗;两栖爬行类有王锦蛇(俗名大王蛇)、菜花蛇、乌梢蛇(俗名乌风蛇)、大蟾蜍(俗名癞蛤蟆)、黑斑蛙(俗名青蛙)、泥蛇(俗名水蛇)。1990年以来,全区开展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中心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每年进行一次“爱鸟周”和“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同时,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1999年7月20日,区野生动物保护站执法人员在九湖公路破获一起非法收购、贩运野生动物案,共收缴各种獾、小野猪、刺猬、乌梢蛇等活体野生动物200多只(条)。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