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土壤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庐山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32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土壤改良
分类号:
S156
页数:
1
摘要:
新中国建立前,多为冬翻晒田,后灌水冰冻。新中国建立初至50年代,每年冬闲时均开展积肥运动,挑塘(湖、沟)泥增加层厚,广种红花草,施行稻草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60年代组织深耕埋肥,对低产田开挖深沟,多施农家肥。70年代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在丘陵地区重点治理“三跑”(水、肥、土)田为“三保”(保水、保肥、保土)田。平原地区则按农田水系,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相通的要求大搞园田化。
关键词:
土壤改良
土壤管理
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多为冬翻晒田,后灌水冰冻。新中国建立初至50年代,每年冬闲时均开展积肥运动,挑塘(湖、沟)泥增加层厚,广种红花草,施行稻草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60年代组织深耕埋肥,对低产田开挖深沟,多施农家肥。70年代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在丘陵地区重点治理“三跑”(水、肥、土)田为“三保”(保水、保肥、保土)田。平原地区则按农田水系,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相通的要求大搞园田化。
建区后,针对土壤缺磷少钾、偏酸、冷浸等问题,完善农田排灌系统,消除渍害;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改革耕作制度,合理用地养地;因土施肥、测土施肥、缺素补肥,广辟有机肥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增施磷钾肥,注意三要素,合理配施、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技术,土壤肥力得到改善。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